孤残儿童福利工作整改措施(共4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残儿童福利工作整改措施(共

4篇)

丰润区沙流河镇中学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具体措施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学习与生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树立生活自信,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学校的关爱、教师的关怀,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我校全体同志始终把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作为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不断拓宽关爱学生的思路,用我们扎实的工作说服人,用我们真诚的行动打动人,让孤残儿童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友善、学校的关怀,增强他们在逆境中成长成才的信心,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加强领导,我们将爱心助学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中来。学校成立了“爱心助学”领导小组,校长郭瑞华同志亲任工作组组长。鼓励教师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

①建立孤残学生档案,制订各项助学工作制度并对特殊群体学生家庭状况、学生思想、学习情况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进行登记,以便让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够得到帮助。

②建立受资助学生档案,对凡受资助的特殊群体学生在受资助前后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对比登记和其资助人的情况进行登记,便于帮扶对子及时联系沟通。

③建立“爱心手册”,我们将每一位曾经帮助、资助过特殊群体学生的社会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登记,附上他们的照片,并肯请他们留下充满激励与爱心的话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资助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通过爱心手册让师生去感悟仁慈友爱之士爱的情操,弘扬爱心助学的良好风尚和宣传捐资助学的典型事迹。

④建立跟踪调查制度。这项制度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受资助学生成长跟踪,一是资金使用情况跟踪。学生受到资助,他们的成长氛围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是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帮助一个困难学生,就是挽救了一个未来。保存孩子的自信,就是保住了一份希望。保证将资金全部用在孩子学习成长上是深入持久推进的爱心助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将受资助学生学期所产生的费用及时向资助人反馈,向家长宣传“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是家庭社会的希望,挪用孩子的学习费用无疑是在打碎孩子明天的希望。

⑤信息反馈制度:引导受资助学生向资助单位或个人定期汇报学习情况,表达感激之情。教育学生满怀感恩之心,使广大捐助者及时了解受助学生立志奋发学习的情况,增强对爱心助学的了解与信任。爱心助学领导小组还经常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帮扶计划,利用媒体大力弘扬捐资助学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捐资助学典型,动员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统筹规划

注重实效。

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①精神资助与物质资助相结合。一个人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挺起高傲的脊梁。我们在积极帮助孤残生与资助人结成帮扶对子的同时,在学校内大力营造奋发有为的良好学风,教育学生从小立志,努力学习,长大成材。

②受恩与感恩相结合。开展写汇报信、问候卡等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受恩”时坦然,避免学生受到资助时诚惶诚恐,造成极大心理负担,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困难之时,别人的帮助要用心感受,用行动去回报。今天的回报是好好学习,明天是报效祖国。我校的孤残贫困生在资助人的感召下都养成了一颗善良感恩之心。当别人有困难时都能伸出友爱之手,做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之时,总是不忘给帮助他的叔叔阿姨寄去汇报信,分享成长的快乐。

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养护、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帮助,我们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奉献爱心,捐资助学,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为更多的贫困生解决困难,为贫困生解决更多的困难,让每个人都成为爱心助学的支持者、参与者和监督者。

丰润区沙流镇中学

2013年12月

第2篇: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发展的探讨

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发展的探讨

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改善孤残儿童的社会福利服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儿童福利院的

机构一直是政府的慈善组织,主要靠国家政策拨款来运作。服务对象为因自然灾害和不可预知的意外事故失去父母的孤儿,或因精神残疾、肢体残疾等导致重度残疾的儿童。,或因严重疾病被父母遗弃。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孤残儿童社会福利社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如何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新要求的挑战?现结合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方向、管理和决策,以及孤残儿童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化,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现状与问题

(一)基本状况

中国儿童福利工作是中国儿童工作的特殊组成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照料和抚养的儿童主要是因自然灾害和不可预见的意外事故失去父母的孤儿,或因严重疾病难以完全康复或被父母遗弃的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等重度残疾儿童。目前,在医院监护的此类儿童约有2万人,约占中国未成年人总数的十分之五。为此,由地方政府投资的73所儿童福利机构收养了8900名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城市的1200多个社会福利机构和部分农村敬老院也收养了一部分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一部分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被寄养在群众家中或被群众依法收养。此外,全国各地还建立了孤儿学校、康复中心、弱智儿童培训班、残疾儿童康复站和社区康复站等近万个为社区孤儿和残疾人服务的组织,社会个人或组织还建立了数百个社会福利机构。

(二)机构类型

目前,我国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基本分为三类:一类是收养性的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如儿童社会福利院、儿童村等,它们的主要职能是对孤儿进行收养,并使其享有受教育的权

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另一类是康复型的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如各类残疾儿童寄托所、残疾儿童学前班、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性、收养性兼有的孤儿学校等,它们的主要职能是使各类残疾儿童受到足够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使之做出对社会有益的贡献。此外,各地还兴办了康复中心、弱智儿童培训班、残疾儿童寄养站、社区康复站等社区孤儿、残疾人服务组织近万个;个人和单位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已达上百家。目前,全国已形成以国家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分散供养为基础,城乡结合,社会参与的特殊困境下儿童的救助、保护格局。为孤残儿童提供了保育、教育、医疗、保健、康复、国内收养和跨国收养、家庭寄养和助养服务。国家民政部从 2004 年-2006 年的三年内,对社会福利机构适宜康复手术治疗的孤残儿童实施“明天计划”,为他们回归家庭、走向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存在问题

1、资金短缺挑战

中国在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的成就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有关人士的积极评价。同时,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人均收入在世界各国中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儿童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许多方面需要改进。比如,在儿童医疗方面,中国农村儿童的疾病发病率仍然很高,一些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仍然低于正常标准;在子女教育方面,一些边远贫困地区教学条件艰苦,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在残疾儿童保护方面,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来完全满足保护残疾儿童的实际需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的儿童福利院运行良好,有的则因经济困难条件较差。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