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铜矿资源的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铜矿资源分布规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铜矿资源的分布对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如电子、机械、建筑等行业都需要铜作为 原材料。
铜矿资源的分布不均会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某些地区铜矿资源丰富,经济 发展较快,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因为缺乏铜矿资源而发展缓慢。
铜矿资源的分布规律也会影响国际贸易,如某些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可能会成为铜 矿出口国,而其他国家则需要进口铜矿以满足国内需求。
湖北铜矿资源丰富,主 要分布在大冶、黄石、 十堰等地
铜矿资源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地 壳运动、板块 碰撞等形成的 地质构造对铜 矿的形成和分 布有重要影响
岩浆活动:岩 浆活动可以形 成铜矿床,岩 浆的性质和活 动方式对铜矿 的分布有影响
地下水:地下 水可以溶解和 搬运铜元素, 形成铜矿床
气候条件:气 候条件可以影 响铜矿的氧化 和侵蚀,从而 影响铜矿的分 布
加强铜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非法开 采和盗采
推广绿色采矿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铜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加强铜矿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资源 浪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铜矿资源可持续 发展的挑战
铜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展望
铜矿资源的重要性:铜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铜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实现铜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铜矿资源的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铜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铜矿资源的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铜矿资源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铜矿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铜矿资源的类型:硫化物 型、氧化物型、碳酸盐型 等
氧化物型铜矿的特点:品 位低、难选、储量小
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本文所研究 的矿产 区域位 置为大兴安 岭中北段 , 这个地方 主 钼矿床 。在南蒙古一 兴安成矿带中 , 蒙古 国境 内还发现了纳林 呼都 克铜矿床 、 洪古特一 黑德铜矿床等几 十个铜矿 床 , 同样类 型的矿床 在古亚洲成矿域 东段 的大兴安岭地 区却 刚刚开始发现 , 预示着大 兴安岭地区找矿潜力巨大。初步测算 , 全区平均 每 3 6 0 0 0 k mz 有超 大型矿床 1 处, 平均每 9 0 0 0 k m z 有 大型 以上 的矿床 1 处。 3 找矿方 向 3 . 1 大 兴 安 岭 地 区找 矿应 以 铜 、 钼、 铅锌 、 银 为 主攻 矿种 , 兼顾金 、 钨、 锡、 稀有稀土 、 铀、 萤石 等 其 他 矿 种 。主 攻 矿 床 类 型 : 燕 山 期 大 型矽 卡岩型 、 斑岩 型 、 矽 卡岩型+ 斑 岩复合型铜 钼矿 、 与浅成 侵入 岩 和火 山一 潜火 山有关 的热 液型铜 、 铅锌 、 银 多金属矿床 , 浅 成低 温热液 型金银铜 多金属矿 床 , 古 生代斑岩 型铜( 金) 多金属 矿床 。 近年来 , 大 兴安岭成矿 带新发现 了多处燕 山期斑岩 型钼矿 , 突破 了以 往 单 一斑 岩 型铜 矿 找 矿 局 限 , 扩 展 了找 矿 方 向 。 3 . 2 与大兴 安岭成矿带相接 的南蒙古 欧玉陶勒盖世 界级超 大型 斑岩型铜金矿和俄罗斯加积穆尔矽卡岩+ 斑 岩复合型铜金多金 属 矿集 区的发现 , 多宝 山斑岩铜矿 成矿时代 的确定 , 表 明中 国境 内
该成矿带 内有铀 、 铅锌 、 钨锡 、 萤石 、 铜、 钼、 金等矿产数百处 , 形 成 了一系列 矿结 ( 或矿 田) : 计 有萨 拉努尔 矿结 、 德勒 格雷 赫矿 结、 河伦湖矿 结 、 德勒格 尔罕含矿 区 、 北 肯特矿点 群 、 克鲁伦 矿点 群、 乌利札成 矿区 、 甲乌拉一 额仁 陶勒 盖成 矿区 、 八大关一 乌努 格吐 山成矿 区、 古 宁一 三河 成矿区等。东乌旗一 大兴安岭北段成 矿带 向 南延入南蒙古 , 是南蒙古一 大兴安岭 中北段成矿带 的一部分 。该成 矿 带主要受南蒙古一 兴安岭褶皱 系的控制 ,已发现矿床有 阿荣旗 斑 岩型钼矿 、 多宝 山斑 岩型铜钼矿 , 嘎仙镍钴矿 , 东乌旗朝不 楞铁 多金属矿床等大 中型矿床 。在蒙古 国境内 , 该 成矿带 中已经 发现 的重要矿 床有著名 的奥尤 陶勒盖斑岩铜 金矿床 和查干 苏布尔 加 斑岩铜钼矿床等 。
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究

大科技2015年4月2.3预测组网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形成地震预测组网技术,也是实现地震预测的可行方式之一。
如我国台湾的公司建立了基于通信网络技术的地理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信网络及系统中心,能够对接收到的监控资料加以整合判断;无线感测的模组,能够对地震预测需要的资料加以搜集,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将相应的搜集资料传输到系统中心,由系统中心加以分析判断;当系统中心对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后,得出监控区域可能会有地震发生时,警报发布站就能够经由通信网络向外界发布警报;相应的地震救援组织及单位,通过通信网络获取系统中心发布的警报后,就可以及时做好地震预防及后续救援工作。
美国地震研究领域内,形成了一种参量FK 技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对观测到的地形、重力、地下水等数据加以分析,通过参数计算,可以得出震源的相关参数,然后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关于地震活动的图像[3]。
日本相关的专利文献中,记录了一种地震灾害预测的组网系统,这一系统的原理是,通过设置相应的便于携带的通信装置,对地震灾害来临前的各类异常信号加以探测,通过定位系统,对各个通信装置进行位置实时管理,根据通信装置的位置分布划分灾害整体预测区域,之后根据各个通信装置所收集的信号,对相应的装置所在区位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提高了地震预测的精确度。
3地震预防的措施方法3.1加强建筑抗震等级,建立应急预案作为国家及有关部门来讲,要重视地震预防的重要性,国家可以出台一定的抗震法规,对一些重点项目实施抗震等级设定;建筑及规划部门,要在城乡规划上,制定符合抗震标准的建筑规范,督促相应的建筑施工部门执行;相关的地震预测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预测装置设备,做好地震预测预警工作;社会社区组织加强地震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地震预防水平。
各个部位做好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
3.2借助多种途径,做好震前预防地震发生总是伴随有前兆反应,此时要多加留意,如天气出现各种骤变等异常反应,动物出现骚动等异常行为,另外,震区由于地下板块挤压运动,会造成地下水出现各种变化,如冒泡、色变、混沌、升降等,这些都是地震的前兆反应[4]。
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条件不断的发展,铜多金属矿找矿越来越受重视。
在绿泥石英千枚岩与含炭泥灰岩中较发育的石英细脉是寻找金及其它成矿元素的直接找矿标志;层间断裂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为后期热液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空间;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以及呈明显红褐色的褐铁矿化带,是矿化存在的直接找矿标志。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引言在多种作用下,铜银矿床和矽卡岩铜钼矿床逐渐形成。
不同类型的铜矿床具有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质特征和构造背景,这些特征明显反映了不同地块相互作用过程中增生碰撞构造的建立。
1矿区地质特征1.1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区域银、金、铜、铅、锌、砷、锑、铋及稀土元素等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浓度分带好。
异常主要分布在三类地段,以Au为主的组合异常,多分布在燕山晚期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脉岩出露地段,由接触带围岩蚀变及矿化引起;以Ag、Pb为主的组合异常多分布在断层及层间破碎带比较发育的地段,伴有Au、As、Sb、Bi、Zn、Cu等元素,其空间分布受构造带控制,异常多分布于断裂破碎带发育地段;以Cu为主的组合异常多分布在混合岩化作用强烈,断裂发育的地段,伴有Au、Zn、Cr、V、F、P、Th等元素,异常分布受断裂带控制。
1.2蚀变矿化带特征区内见数条蚀变矿化带,主要位于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上,岩体基本上为闪长岩侵入体,产状与围岩一致。
围岩为寒武系灰岩、泥灰岩、紫色页岩及含云母砂岩。
岩体主体为闪长岩,向边部逐渐过渡为闪长玢岩,在闪长岩体与灰岩接触带上,可见磁铁矿化蚀变带。
磁铁矿体中有浸染状黄铜矿、辉铜矿,内接触带仅有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微弱蚀变,向外出现宽度2~3m的大理岩化和矽卡岩化带。
1.3构造特征虽然晚期形成的逆冲断层很可能与早期的成矿事件没有关联,但在成矿透镜体的定位方面,逆冲断层可能会产生影响。
矿化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富铜矿脉和水力角砾岩,第二类是在构造盆地中分布的层状块状部分区域富集的银黄铁矿,第三类是锌铜矿化,这些矿化展现出高容量、低品味、细脉状和侵染状等特征。
铜矿必备: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铜矿必备: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专业·正版·实惠·神秘福利书籍在运输过程中如有破损请与我们联系矿业界保证每一位买家的权益中国斑岩铜矿的勘查历史十分悠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探明了中条山铜厂峪、江西德兴、黑龙江多宝山等斑岩铜矿床。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斑岩铜矿找矿获得了持续的突破,相继发现了新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云南普朗、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和雄村、甲玛斑岩铜矿(金)矿等超大型矿床。
想知道斑岩铜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吗,阅读此文或点击链接购买此书吧。
精装!彩图!内容简介中国斑岩铜矿复杂的成矿环境,特别是陆内造山带斑岩铜矿及印支期超大型斑岩铜矿的研究和找矿突破,大大丰富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
本书全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斑岩型铜矿的研究进展,对中国所处的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中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探讨了各斑岩铜矿带的时空分布规律。
在对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硏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岛弧、陆缘弧、碰撞造山带和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等四类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重点探讨了中国独特的碰撞和走滑造山环境斑岩铜矿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指出了找矿方向。
本书中的“斑岩铜矿”,泛指其形成与花岗岩类侵入体有直接成因联系的“斑岩型”铜矿、铜钼矿、铜金矿等。
本书可供从亊矿床学研究和矿产勘査的人员参考。
序中国的斑岩铜矿,不论是成矿理论研究还是地质找矿,近年来都获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碰撞造山带斑岩铜矿的研究和找矿突破,进一步完善了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丰富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
中国的斑岩铜矿形成环境复杂,全球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中的斑岩铜矿成矿带都延入中国,其形成环境多样,除洋壳俯冲形成的岛(陆缘)弧型斑岩铜矿外,山型斑岩铜矿在中国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
《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这部专著,以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项研究项目为支撑,多省区联合,全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在研究和总结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斑岩铜矿形成环境有岛弧、陆缘弧、碰撞造山带和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等四类。
云南景谷正兴铜铅锌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

铅一 锌组 合 , 即为 兰坪 盆地 莫扎 式铅一 锌 矿床 _ 5 ] 。 近 年来 , 普洱 盆地 也陆续 发 现 了一些 与逆 冲推 覆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1 卜0 8: 修 回 日期 : 2 0 1 6 - 0 1 -谷 县 正 兴 地 区 铜 铅 锌 矿 重 点 勘 查 项 目( 编号 : Z DE 2 0 1 2  ̄ 0 5 ) 资助 。
第 3 O卷 第 6期
2 0 1 6年 1 2月
MI N ER A L RESO U RCES A ND G E0 L0G Y
肆 { } I
; i } 、
Vo 1 . 3 0, No . 6
De c ., 2 O1 6
云南景谷正兴铜铅锌矿地质特征 、 矿 床 成 因 及 找 矿 潜 力
胡永 兴 , 杨 清标 , 杨新强 , 李 爽
( 云南 省 地 质 调 查 院 , 云南 昆 明 6 5 0 2 1 6 )
摘
要: 景 谷 正 兴 铜 铅 锌 矿 床 位 于 兰坪 一 思 茅 盆 地铜 铅锌 银 多金 属 矿 富 集 区 南段 , 地 处 兰 坪一 思 茅 盆 地
南 端 。矿 带 内兰 坪 盆 地 已经 发 现 多处 超 大型 、 大型矿床 , 思 茅 盆 地 发 现 2处 ( 思 茅 区萝 卜山 、 宁洱厂硐 )
逆 冲断裂 的平 移断 层控 制 , 矿 体 出现在 与 主逆 冲断裂
呈斜 交 的次级 断裂 带 及 与 主逆 冲断 裂 平 行 的 次 级 断 裂带 内 , 矿 体呈 脉状 、 透 镜状 产 出 , 形成 兰 坪盆地 富 隆 厂式 银一 铜一 铅矿 床 。④东 莫 扎 式 : 受 逆 冲断 裂 上 盘 构 造岩 片 的次级 断裂 控制 , 断层 平行 于 区域逆 冲推 覆 构 造带 方 向 , 总体上 顺 层 发 育 , 但 局 部 可 切层 。矿 床 赋 矿 围岩 为灰 岩 , 矿 体 沿层 间破 碎 带 发 育 , 矿 化 金 属 为
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2023年 5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47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孙 峰(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天水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摘 要:本文研究了某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并对该区域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岩浆岩特征和构造特征进行了介绍。
此外,还讨论了地球物理特征和1∶1万地球化学特征。
在探索该区域的找矿前景时,我们强调了先明确控矿因素,然后确定致矿因素,并结合多项资料精准地选定找矿靶区。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0-0047-3Discussion o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SUN Feng(Gansu Pprovince Nonferrous Metal Geology Exploration Bureau Tianshui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Tianshui 741020,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a certain area are studied, the types of deposits in this area are introduced, and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clud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ag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 1000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discussed, and the prospecting prospects in this area are explore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should be defined first, then the ore-forming factors should be determined, and then the prospecting target area should be accurately selected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data.Keywords: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rospect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孙峰,男,生于1987年,汉族,山东菏泽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勘查。
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董泽伟,杨 智,杨迪(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〇六队,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发展下,各生产领域对铜矿成矿资源的用量逐渐增多,本文讲述矿区地层、构造等主要控矿要素的地质特征与矿体地质,在分析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特征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铜矿成矿;矿床地质;矿床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3-0261-2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copper oreDONG Ze-wei, Yang Zhi, Yang Di(Yunnan non-ferrous Geological Bureau three No. 10 six, Kunming, Yunnan 650000)Abstract: In China's grow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of copper mineralization in all areas of produc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geological strata, this paper tells the structure of the main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th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provide evid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specting further geological work. Keywords: copper ore mineralization, ore deposit geology and deposit characteristics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增大,尤其是铜矿资源,铜矿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能随意替代的重要有色金属,是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对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兴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按其成因类型分为两种矿体类型:一类为沉积砂岩型铜矿体;另一类种为地下水淋滤再造型铜多金属矿体。
其部分保留有原生沉积的层状矿体特征,而裂隙、解理发育地段则出现淋滤再造作用形成的透镜状、不规则柱状、脉状矿体。
标签:正兴铜多金属矿床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无量山普洱中轴断裂带沉积铜矿床淋滤再造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地处横断山脉无量山西南段,以山地高原为主,谷坝镶嵌其中,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总地势呈北西高南东底,渐向东西两翼扩展,最高海拔2151m,最低海拔1000m,相对高度1151m,属中山深切割区。
1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兰坪-思茅陆块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普洱中轴断裂带,位于思茅-勐腊铜铅锌银成矿带,宁洱-白龙厂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本区是扬子陆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的边缘活动带,是一个从古生代末至新生代逐步发展拼合的构造活动区。
区域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形成一系列开阔-紧闭褶皱,大型逆冲及逆冲-推覆构造。
断裂纵横交错,相互拼接,并伴随岩浆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活动,使本区呈现复杂的构造面貌。
区内沉积作用自上古生界至第三系均有发育,沿一些山间断陷盆地或盆地边缘坳陷,沉积了红色河、湖相陆源碎屑建造。
2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有:二叠系上统羊八寨组,岩性为紫红色、青灰色板岩夹薄层变质石英砂岩;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岩性为紫红色绢云母板岩、灰绿色板岩夹变质石英砂岩,局部夹灰色泥质灰岩;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岩性为灰紫色、紫红色板岩夹变质细砂岩;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一段,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变质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紫红板岩;景星组二段,紫红色板岩夹变质石英砂岩。
2.2构造
矿区为一轴向北西-南东,东翼倒转,以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为核部的倒转背斜的东翼,地层呈单斜产出。
区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一级构造单元为早期近南北向无量山-普洱断裂带,是区内导矿构造;二级构造单元为中期北西向的F1、F2断裂,是区内运矿构造;受其影响一组北东、北西向的羽状断裂是本区的储矿构造;晚期近南北向F3、F4断裂为本区的破矿构造。
2.3矿体特征
目前矿区已圈出4条层状、透镜状铜矿体和5条柱状、透镜状及脉状铜多金属矿体,其中④⑤⑥⑦号为主矿体,矿体特征见下表。
该矿床按其成因类型分为两种矿体类型:一类为沉积砂岩型铜矿体;另一类种为地下水淋滤再造型铜多金属矿体。
矿体在空间分布上,因其成因类型不同而异。
沉积砂岩型铜矿体在矿区占主导地位,产在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一段灰白色中厚层变质石英砂岩中,矿体一般呈层状、透镜状沿浅色层断续分布,如①、②、③、④号矿体。
地下水淋滤再造型矿体为矿区高品位铜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一段灰白色中厚层变质石英砂岩中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带中。
矿体外部形态复杂,即使是同一矿体,在不同标高形态也相差甚远,主要有透镜状、柱状及脉状等形式,如⑤、⑥、⑦、⑧、⑨号矿体。
2.4矿石矿物特征
区内主要矿石矿物按其成因不同有较大差异,沉积砂岩型矿体中主要有辉铜矿、黝铜矿和少量的黄铜矿、孔雀石。
辉铜矿、黝铜矿一般呈星点状或浸染状、豆状,极少网脉状分布于含矿层,品位不高,一般为0.20-1.50% 。
地下水淋滤再造型矿体中主要有自然金、辉铜矿、辉锑矿、辉银矿、银锑黝铜矿、少量黄铜矿、孔雀石,另有少量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及等。
矿体的矿化特征主要为致密块状、网脉状是本区最主要的矿化类型,该型矿体品位较高,一般为Au 1.49-3.96 g/t 、Ag 28.21-137.57 g/t 、0.20-2.00% 、Sb 1.26-1.89%。
矿石结构常见他形粒状结构、溶蚀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碎裂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角砾状构、浸染状构造及胶结状构造。
3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3.1成矿规律
正兴矿区位于兰坪-思茅中轴断裂带上,根据管烨、王建安云南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的论述,以无量山普洱中轴断裂带为界,东部为坳陷带,西部为隆起带,预示着深部幔源物质的上涌。
而同时中轴断裂带为深切至地幔的深大断裂带,并均对应于该隆起带,是源于深部岩浆和成矿流体向上运移的良好通道,形成以中轴构造带为中心的水热循环系统。
成矿热液以大气降水为主,在地表水下渗过程中,不断淋滤出各岩层中的金属元素,含卤族元素的地下水在深部加热成热卤水,在压力下沿导矿裂隙运移,随着流体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在适应的场所就会发生矿石的沉淀。
基于上述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可把矿床成因归纳为原生沉积铜矿
床,和后经地下热卤水淋滤再造的铜多金属矿床。
其部分保留有原生沉积的层状矿体特征,而裂隙、解理发育地段则出现淋滤再造作用形成的透镜状、不规则柱状、脉状矿体。
其成矿过程见成矿模式图。
3.2控矿条件和找矿方向
(1)铜矿化与地层关系密切,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一段灰白色中厚层变质石英砂岩是沉积铜矿床的赋矿地层,是寻找沉积型铜矿床的有利部位。
(2)韧性剪切带+近南北断裂带为典型的控矿构造组合,其间的次级断裂为运矿构造,其旁侧的小断裂、解理、裂隙为容矿构造,断裂交汇處矿化集中,是寻找淋滤再造的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部位。
(3)倒转背斜的翼部产生的层间破碎,为矿液的充填提供了有利空间,是寻找淋滤再造的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部位。
(4)化探标志;金、铜异常的高值点是指示矿化的标志。
(5)矿化标志;地表出露的铁帽是寻找深部硫化物矿床的指示标志。
参考文献
[1]陈毓蔚,毛存孝,朱炳泉. 我国显生代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地球化学,1980(3):215- 229
[2]陈小华. 2000. 福建省丁家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福建地质,19(2):57 - 65.
[3]柳贺昌. 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成矿[ J]. 地质与勘探,1995,31(4):1- 7.
[4]赵振华. 1983. 沉积- 改造型层控矿床的元素及元素组合[J]. 中国科学B 辑:化学,13(5):466 - 473.
[5]廖士苞论屡控型沉积改避矿床的表生成矿作用及其机理.贵州地质,1 985,(3):81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