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马哲历年考试大题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1a00f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a.png)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论答案: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A. 抽象的概念B. 客观存在的实体C. 思维的产物D. 社会关系的总和答案:B3.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A.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 因果律、必然律、偶然律C. 形式逻辑规律、辩证逻辑规律、数理逻辑规律D. 经验规律、科学规律、哲学规律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①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切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②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即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辩证法的规律;③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即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强调哲学应当服务于社会变革。
2. 什么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精神现象,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并说明它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实践观强调了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提倡人们在实践中探索真理、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2. 论述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并说明它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答案: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我们应当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通过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历届自考马哲试题及答案
![历届自考马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44ba7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8.png)
历届自考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B.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实证主义C.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唯物主义D.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观点是()。
A. 辩证法B. 唯物主义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
A.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B.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C.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观D.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自然观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在于()。
A. 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B. 它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指导C. 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批判D. 它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批判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唯心主义答案:ABC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理论来源包括()。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实证主义答案:ABC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ABC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
A.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B.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C.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观D.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自然观答案:ABC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表现在()。
A. 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B. 它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指导C. 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批判D. 它强调实践对理论的批判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0e63ccf7a58da0116c17497c.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3347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5.png)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ce8b7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d.png)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能量答案:A2.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原因B. 动力C. 结果D. 条件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体现了()。
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
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历史唯物主义D. 历史唯心主义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表明()。
A. 个人作用不重要B.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C. 历史是偶然的D. 历史是必然的答案:B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体现了()。
A. 经济决定论B. 政治决定论C. 文化决定论D. 社会决定论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体现了()。
A. 个人主义B. 集体主义C. 历史唯物主义D. 历史唯心主义答案:C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的过程,这体现了()。
A. 认识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史观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体现了()。
A. 社会决定论B. 自然决定论C. 历史唯物主义D. 历史唯心主义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和集体的矛盾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A. 世界是物质的B. 物质决定意识C. 意识决定物质D. 世界是精神的答案:AB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观点属于辩证法()。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5f085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5.png)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 自然界B. 人类社会C. 人的思维D.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运动性D. 规律性答案:A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 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D. 人们使用工具的活动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变革D. 社会进步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所有上述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即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以及建立在辩证法上的唯物主义。
-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即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都遵循同样的辩证法规律。
-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即强调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革命实践。
2. 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答案: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和反映,包括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观念和理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则可能阻碍社会存在的进步。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科学实验、社会变革等多种形式。
实践对个人而言,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通过实践,个人能够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b681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d.png)
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多样性B. 客观性C. 实践性D. 物质性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
A. 它的实践性B. 它的科学性C. 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
A. 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B.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成熟C. 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变D. 哲学研究方法的转变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
A. 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 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C. 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D. 一种抽象的客观存在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
A. 人脑的机能B.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 人脑自生的D.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C.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答案:B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是指()。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B.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C.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D. 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答案:C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是指()。
A.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B. 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C.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D.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和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革命D. 改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ABCD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具有以下特性()。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6829b3cbee06eff9aff807ee.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
宝鸡文理学院考试卷A
![宝鸡文理学院考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a1bc175358fb770bf68a556c.png)
宝鸡文理学院考试试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适用年级:2014级计算机专升本考试时间:2015年7月8日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的内在联系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问题C.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7、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8、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9、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0、“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1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带答案及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178d5310a6f524cdbf854c.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哲学就是()的世界观。
A、理论化、系统化B、规范化C、理想化D、社会化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精神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3、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D、宗教唯心主义4、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缺陷表述错误的是()。
A、辩证性B、机械性C、形而上学性D、不彻底性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存在即合理)。
A、宗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B、王守仁的“心外无物”C、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D、唯我论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D、具体科学与哲学各有侧重、互不相干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的辩证法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星云假说8、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资本论》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最显着的本质特征是()。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辩证性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多样性D、系统性11、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运动B、静止C、发展D、矛盾1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A、是否承认矛盾B、是否承认运动C、是否承认发展D、是否承认物质13、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
A、社会运动B、生物运动C、化学运动D、机械运动14、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社会实践B、生物进化C、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1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其正确含义是()。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1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3e7c8f1f61fb7360b4c6521.png)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1-4套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宝鸡文理学院马哲历年考试大题答案
![宝鸡文理学院马哲历年考试大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bd11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5.png)
宝鸡文理学院马哲历年考试大题答案1、意识是怎样产生的?答:(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过程精力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2)意识也是社会的劳动产物。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无线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有着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有个本原。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4)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
3、什么是辨证的否定观?答: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它有两个特点: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着感性认识,其次是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时间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6、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答(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组织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那个决定的。
其次,这是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宝鸡文理学院2011年马哲大题答案
![宝鸡文理学院2011年马哲大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b8283c5727a5e9856a61f2.png)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发展,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又保留。
2.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马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答: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实践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意义:(1)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仍然具有调节作用(2)促进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和刺激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也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
全国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c0435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5.png)
全国马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神B. 物质C. 精神D. 能量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客观反映主观C. 客观决定主观D. 主观决定客观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的思想活动B.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C.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D. 人们与自然之间的互动4. 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科学性B. 革命性C. 阶级性D. 实践性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政治力量B. 经济力量C. 文化传统D. 宗教信仰6.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A. 矛盾只存在于自然界B. 矛盾只存在于人类社会C.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D. 矛盾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个人自由的实现B. 社会公平的实现C. 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D.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8.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D. 社会发展的次要动力9. 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平行线永远不相交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A.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B. 多数人的共同认识C. 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D. 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认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E.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包括()A. 社会价值B. 经济价值C. 个人价值D. 道德价值E. 文化价值13.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A. 自然界B. 人类社会C. 人的思维D. 物质世界E. 精神世界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E. 人与自然的矛盾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A. 政治法律观点B. 宗教信仰C. 艺术形式D. 哲学思想E. 科学理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完整word版)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
![(完整word版)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9ac9ba83d049649b6658cf.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覆盖面标识:1、辩证唯物主义——物,2、唯物辩证法——辩,3、认识论——认,4、历史唯物主义——历,5、绪论——绪)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绪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历A、生产力的发展B、科学文化的发展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
历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D、落后的社会意识先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物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矛盾性5、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历A、前进的、上升的B、周而复始的循环C、直线式的连续发展D、不可认识的6、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历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C、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绪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辩A、不起任何作用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决定性作用9、人的本质在于()。
历A、人能够改造世界B、自私自利C、人有思想和理性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人民群众的主体()。
历A、是体力劳动者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11、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观点是()。
宝鸡文理学院_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_试题
![宝鸡文理学院_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_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bfda0890c69ec3d5bb750a.png)
宝鸡文理学院试题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适用时间试卷类别加:第一套适用专业、年级、班全院本科生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B)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
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2.哲学基本问题是(C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笫一性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3.旧唯物主义之所以被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是因为(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脱离 B.不懂得实践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4.“二元论”最终将导致( B)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 D.折衷主义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是通过(A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A.运动性 B.实物性 C.矛盾性 D.客观实在性7。
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C )A.意识是由主体自由创造的 B.意识不受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8.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D )A.相对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9.“时乎时乎不再来”说明了时间的(A )A.一维性 B.有限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10.决定人类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D.阶级斗争实践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D.共性和个性的观点12.“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的实质是(B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相对主义1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 )A.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变化速度的快慢C.事物的变化是否起出了度的范围 D.事物是否发生了某些性质上的变化14.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B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起决定作用1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D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D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辩证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17.“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https://img.taocdn.com/s3/m/2881bcf0856a561252d36fba.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意识是怎样产生的?答:(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过程精力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2)意识也是社会的劳动产物。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无线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有着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有个本原。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4)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
3、什么是辨证的否定观?答: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它有两个特点: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着感性认识,其次是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时间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6、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答(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组织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那个决定的。
其次,这是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意义?答: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共性富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史关于事物矛盾问题额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理解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即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人事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意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激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的发展。
9、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第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第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三: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四: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第五: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0、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答: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第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具有物质性,是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基本特征。
2,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3,实践是人们存在方式。
第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本质:1,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2,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
第三,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很显然,自觉的坚持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13、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该如何是你的正确的价值观?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
我们必须保持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加强大学生价值观:(1)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
(2)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团组织的优势引导青年学生,以党团员模范作用劳动青年学生。
(3)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宣传先进典型,进行共同理想教育。
(5)加强对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4、怎样理解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为什么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答:(1)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2)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即时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从动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有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4)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客观真理,是相对和绝对性真理的统一。
因此,我们对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做到坚持和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更好的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反对真理客观上的形而上学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15、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答: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实践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意义:(1)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仍然具有调节作用(2)促进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和刺激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也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
价值规律决定价格,能起到促进生产指导消费,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作用。
16、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1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动生产资料关系和劳动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2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1)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子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现实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注意的政党对资本主产生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质:(1)当大资本主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支撑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大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
并不意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17、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答:它第一次确定了什么要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么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资本基础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在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18、试述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答:(1)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和构成事物的各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坚持整体性,系统论思想;联系理论也是我国开放思想理论基础之一。
20、矛盾的特殊性有何表现?答:(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2)矛盾的地位特殊性(3)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21、运用辩证否定观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答:(1)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2)坚持辩证否定,要求我们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肯定又要否定,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对待我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反对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2、怎么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反映论,它从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3)它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