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视制作的术语
影视圈名词专业术语
![影视圈名词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f2aafca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e.png)
影视圈名词专业术语
抽帧:严格意义就是逐帧播放单幅画面,利用肉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对视觉产生连续动画错觉。
抽帧,就是从这些画面中抽出单幅画面。
起幅抽帧:严格意义就是逐帧播放单幅画面,利用肉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对视觉产生连续动画错觉。
抽帧,就是从这些画面中抽出单幅画面。
运动镜头开始的场面。
要求构图讲究,有适当的长度。
具体长度可根据情节内容或创作意图而定。
由固定画面转为移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
落幅:
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要求由移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其重要的是准确,即能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
落幅的画面构图要精确,
定格摄影:又称逐格摄影。
开动电影摄影机,每次只摄取一格画面的摄影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形态渐次变化的图画或静物表现在银幕上。
动画、木偶、剪纸影片或电视片中活动字幕等,都用这种方法摄制。
降格摄影:拍摄时片门每秒通过的画面格少于标准数字“每秒24画格,速度24画格/秒。
这样,银幕上的活动就比实际活动快,出现快动作现象。
快速摄影:又称升格摄影。
即电影摄影中以高于正常(24格/秒)摄影速度的摄影法。
一般可根据需要,采用48、64、72、96……以
至240格/秒的摄影频率。
运用这种方法摄取的景物运动过程,以正常频率(24格/秒)放映出来就可以得到较实际动作慢的视觉效果。
一般用于摄取某些特技模型或使某动作(如跳高、赛跑)以缓慢的过程现于银幕。
影视制作中的专业名词对照解释
![影视制作中的专业名词对照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7eb7d0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6a.png)
影视制作中的专业名词对照解释如今,胶片已离开了我们的生活,柯达又把文稿进行了重新规整,并翻译了多种语言,其中包含中文版本。
柯达在以对待人类文明的方式在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在这背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品牌对于电影行业深深的热爱,这不是柯达的广告,而是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实在在的全部传递给在这个行业里的从业者。
专业名词对照表1D LUT:一种一维度的对照表,它是静态色彩转换表,将一个输入值转成另一个输出值。
16 mm 毫米: 画面是 35mm 画幅的四分之一并且为1.33:1 的电视画面比例。
其软片可以有单边齿孔或双边齿孔。
当跟35mm 对照,颗粒比较明显。
2K:一个有 2048 图元宽的影像。
标准全画幅35mm的2K 扫图有着2048x1556 图元。
3:2 Pull-down: 过带将软片每一格转换为视频。
软片以每秒24 格转换成每秒30 格,每格软片画面对应到3 画场/2 画场交替的NTSC 格式。
3D LUT:一种三维度的对照表,它是静态色彩转换表,将一组三个输入值转成另一组三个输出值。
35 mm 毫米: 标准专业电影规格,也是主流的戏院发行规格。
4K:一个有 4096 图元宽的影像。
标准全画幅35mm的4K 扫图有着4096x3112 图元。
65 mm 毫米: 机底片的宽银幕规格,例如 IMAX。
70 mm 毫米:发行用拷贝片的宽银幕规格,例如 IMAX。
AA Wind 卷(绕)片: 当您手持一盘16 毫米或者其他单齿孔的软片,使软片前端向右时,齿孔会在朝向观察者的一边。
Abrasion Marks 擦(刮)痕:由污物、不正确的处理、砂砾、乳剂堆积和特定类型的软片损伤导致的软片擦(刮)伤(例如:齿孔磨损)。
Academy Aperture 学会标准片格(标准银幕片窗):在放映过程中,按照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会的标准,该学会为银幕影像提供大约1.37:1 的比例,也叫做“有声片窗”。
Acetate-Base Film 醋酸片基软片∶任何由三醋酸纤维素酯作为片基的软片;又称安全软片。
关于影视制作的术语
![关于影视制作的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444c41f22cc58bd63186bd58.png)
关于影视制作的术语一、特殊效果按照电影的类型和风格可使用不同的特殊效果技法,大体分类如下。
1 特殊化妆(Special Make-up)从简单的老人化妆到狼人,“拯救大兵瑞恩”,“星舰骑兵”等影片中的伤员和弥留之际的士兵都是用特殊化妆手法来表现的。
传统的特殊化妆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因为特殊化妆用的材料价格高昂,而且熟练的化妆师也很少。
可参考的网络站点有最近拍摄完成的电影“从黄昏到黎明”里扮演Sex Machine的Tom Savini的主页和叫Joeblasco的教育机构站点。
2 电子动画学(Animatronics)Animatronics是Animation和Electronics的合成词,是利用电气、电子控制等手段制作电影需要的动物、怪物、机器人等的技术。
一句话就是制作机器人演员的技术。
“星球大战”中的R2D2,“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勇敢者的游戏”中的狮子和蜘蛛,都是用Animatroni cs制作的演员。
在Animatronics领域中,最有权威的人士当数费尔·提贝,他在电影“侏罗纪公园”和“星舰骑兵”中担任过电子动画效果监督。
目前Animatronics在Motion Capture(运动捕捉)领域里也在跃跃欲试。
要用电脑图形非常自然地表现人体不可能表现出来的形态,靠Key-Frame Animation(关键帧动画)是不容易得到自然移动的效果的。
结果就要靠机器人演员来做需要的动作,然后在电脑里利用机器人演员的数据制作出很自然的动作。
如果想想Stan Winston制作的Mouse Hunter就容易理解了。
3 计算机图形(Computer Graphics)从1977年制作的电影“星球大战”开始,Computer Graphics在电影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如今电脑特技技术有了相当的发展。
卢卡斯原以为因电脑特技技术的落后,他所策划的9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了。
影视名词解释大全
![影视名词解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fd395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c.png)
影视名词解释大全1. 镜头(Shot):指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一组连续画面。
镜头可以用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场景的氛围等。
2. 剧本(Screenplay):电影或电视节目的文本,包括对话、场景描述和角色动作等内容。
3. 演员(Actor/Actress):参与电影或电视节目表演的人。
演员通过扮演角色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4. 导演(Director):负责指导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并协调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5. 制片人(Producer):负责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筹集资金等工作。
6. 编剧(Screenwriter):负责创作并撰写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剧本。
7. 拍摄(Shooting):指通过相机将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画面记录下来。
8. 剪辑(Editing):将拍摄好的素材进行剪辑和处理,形成最终的电影或电视节目。
9. 配乐(Soundtrack):为电影或电视节目创作的音乐,用于增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10. 特效(Special Effects):通过计算机技术或实物制作,用于创造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奇幻场景或特殊效果。
11. 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拍摄完成后,对电影或电视节目进行音频、音效、视觉效果等方面的后期处理工作。
12. 录音(Sound Recording):将影视作品中的声音进行录制,包括对话、音效和音乐等。
13. 服装(Costume):演员在电影或电视节目中所穿的衣服,用于展现角色的特点和时代背景等。
14. 布景(Set):用于电影或电视节目拍摄的场景道具,包括建筑物、家具、装饰等。
15. 画面比例(Aspect Ratio):指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画面的宽高比例,常见的有4:3和16:9等。
16. 音效(Sound Effects):用于增强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声音效果,如枪声、爆炸声等。
17. 分镜(Storyboard):用图示的方式将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剧情按照时间顺序分解成一组画面。
影视摄影术语
![影视摄影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9974e3755270722192ef7b6.png)
• 矛盾:即戏剧冲突。 • 冲突:矛盾在文艺作品中一种比较尖锐的 表现形态。有性格冲突、意志冲突、思想 冲突等多种形式。
• 悬念:处理情节结构的手法之一。悬而未 决的矛盾现象。 • 伏笔:叙述手法之一。潜藏在剧情前面部 分,为将要出现的人物性格、命运变化或 事件发展所作的一种预示。其作用是加强 剧情前后之间的必然联系。 • 伏线:在一条情节线索的发展中间,为其 他情节线的出现所作的预示或铺陈。类似 “伏笔”。
4.分镜头剧本:是剧本编写的最后一步。把 分场景(主场景)剧本中布景、演员、台 词和动作按以不同的拍摄角度、位置和移 动分解成一个个镜头。有连续编号,每场 标题及说明,台词,拍摄角度、机位、移 动方向等特殊内容。还包括有关镜头之间 或场之间转换的要求如淡入、淡出、切出、 化出、叠化等。
• 5.故事板:分镜头剧作的另一种形式。故事 内容的图解图示,画上布景和摄影机机位 图。
影视摄影基本术语
• 电影摄影:电影摄影师运用摄影机、镜头、胶片 把对象及其动作记录下来的过程。电影摄影基于 视觉暂留原理,采用24格/秒拍摄速率,通过正确 曝光,把现实对象的形状、体积、颜色、质地及 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动记录下来。主要是造型 处理,主要内容有:光线处理,色彩处理,构图 处理,运动处理。 • 电影摄影艺术:具有时、空性质的运动着的光色 造型艺术。
• 事件: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加工出来用以 表现人物之间感情纠葛、矛盾发展的一件 件大大小小的事情。一系列相互有联系的 事件构成情节。事件是动作的依据,动作 又引发出事件,要在事件中写出人物性格。
• 故事: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 服务的生活事件的梗概,是基本事件自然 联系和顺时序的叙述。在叙述故事时,事 件和人物是并列的,如某人在某时某地参 与了某一事件,而不象情节那样和人物性 格互相融汇。故事体现时间顺序,情节则 体现因果关系。从故事到情节,是一个艺 术加工的过程。
#影视制作的术语
![#影视制作的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e785dc7f69eae009581becc7.png)
影视制作的术语一、特殊效果按照电影的类型和风格可使用不同的特殊效果技法,大体分类如下。
1 特殊化妆(Special Make-up)从简单的老人化妆到狼人,“拯救大兵瑞恩”,“星舰骑兵”等影片中的伤员和弥留之际的士兵都是用特殊化妆手法来表现的。
传统的特殊化妆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因为特殊化妆用的材料价格高昂,而且熟练的化妆师也很少。
可参考的网络站点有最近拍摄完成的电影“从黄昏到黎明”里扮演Sex Machine的 Tom Savini的主页和叫Joeblasco的教育机构站点。
2 电子动画学(Animatronics)Animatronics是Animation和Electronics的合成词,是利用电气、电子控制等手段制作电影需要的动物、怪物、机器人等的技术。
一句话就是制作机器人演员的技术。
“星球大战”中的R2D2,“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勇敢者的游戏”中的狮子和蜘蛛,都是用Animatr onics制作的演员。
在Animatronics领域中,最有权威的人士当数费尔·提贝,他在电影“侏罗纪公园”和“星舰骑兵”中担任过电子动画效果监督。
目前Animatronics在Motion Capture(运动捕捉)领域里也在跃跃欲试。
要用电脑图形非常自然地表现人体不可能表现出来的形态,靠Key-Frame Animation(关键帧动画)是不容易得到自然移动的效果的。
结果就要靠机器人演员来做需要的动作,然后在电脑里利用机器人演员的数据制作出很自然的动作。
假如想想Stan Winston制作的 Mouse Hunter就容易理解了。
3 计算机图形(Computer Graphics)从1977年制作的电影“星球大战”开始,Computer Graphics在电影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如今电脑特技技术有了相当的发展。
卢卡斯原以为因电脑特技技术的落后,他所策划的9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了。
电影专业术语一览表
![电影专业术语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eb0c773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8.png)
1. 蒙太奇:源自法语词“montage”,指的是将各种不同的镜头剪辑在一起以产生新的意义或感觉的技术。
这个术语是苏联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2. 长镜头:一种拍摄技术,其中的特点是镜头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没有剪辑。
这种技术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多的环境细节,也能增强情节的连续性和紧张感。
3. 场面调度:也称为场面布置或导演调度,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演员、道具、场景等元素进行组织和布置的过程,以创造最佳的视觉效果。
4. 音响蒙太奇:是指通过声音的剪辑和重组,产生新的听觉体验。
这可能包括对话、背景音乐、环境声音等。
5. 对比蒙太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蒙太奇,其中两个或更多的镜头被剪辑在一起,强调他们之间的对比或差异。
6. 平行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两个或更多的故事线并行展开,但最终可能会在某个点交汇。
7. 隐喻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镜头之间的关联可能不那么明显,需要观众通过联想或解读来理解他们之间的隐喻关系。
8. 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的一种,通常用于展现两个或更多事件的发生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9. 最后一分钟营救:这通常指的是电影或电视剧中常见的情节,就在主角似乎要失败或遇到危险时,通常会有一个转机或者援救,使得情况有所好转。
这种技巧常常被用来增加紧张感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你所提到的电影术语的解释:1. 累积剪辑:一种剪辑方式,通过将多个相似的镜头或情节串联在一起,以强化或强调某种情绪或概念。
2. 无缝隙剪辑:剪辑手法,旨在使镜头切换时尽可能不被观众察觉,以保持故事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3. 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景深镜头:广角镜头提供更广阔的视野;长焦镜头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产生压缩空间的效果;景深镜头则关注于画面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4. 正反打镜头,过肩拍:正反打镜头是指剪辑中交替出现的两个镜头,通常是对话中的两个人;过肩拍是指摄影机从一位角色的肩膀或头部旁边拍摄另一位角色的镜头。
影视名词术语
![影视名词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91f8e34ffe4733687e21aae2.png)
影视表演台词术语●NG:演员在现场拍摄时,表演出现失误,或表演不到位。
●表现人物:演员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将所扮演人物的性格、思想、行为,按照导演的意图、设想,正确表现出来。
它是理解人物的成果。
●表演动作:它是一种表演心理动作,指演员扮演的人物流露出内心活动,表达思想感情。
并能对观众起到影响的作用。
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和面部活动及姿态。
●表演技能:指演员运用各种表演技术和手法。
创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表演派:演员不把体验作为重要的表演元素。
而是冷静周密而理智地表现自己所设计的人物形象,去寻找自然流露的外部形式,并按照确定下来的理想范本在表演中体现出来。
●表演情绪:指演员在创作时的一种心理反应。
演员受到某种刺激时便会产生这种心理反应,引起动作表现,形成一系列的有逻辑的行为动作。
演员的表演正是通过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刺激,产生某些情绪及行为动作来体现人物形象。
●大动作:演员在表演时走动、坐起、立、卧等幅度较大的动作。
●单位和任务:一种演员对人物进行分析研究的方式。
一个任务的发展是由许多紧密联系的单位组成的,这一单位都含有一个人物,即人物的动作的意图。
演员在阅读剧本得通过这种辅助手段,使演员注意细节的体现,重视人物动作的表演,在任务的动作中产生新的思想感情和动作冲突,创造性的完成对人物的塑造●动力:能将各种表演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产生表演效果的力量。
情感、智慧和意志是三种不可分割动力。
三种动力中情感是最重要的,是表演创作的结果。
智慧提供了想象力,假使,规定情境等表演元素去刺激起情感。
意志则推动这些元素工作。
从智慧开始经由意志而达到情感,是整个创作的过程。
●动作线索:人物为演员提供的内在逻辑性的发展规律。
动作线索在有对话或无对话的场面中都应该是连续不断的。
演员在表演中至始至终都保持动作线索的完整,使人物的行为具有思想性、完整性和连贯性。
●对象点:演员在某一动作中集中注意的对象。
表演中演员对镜前的一个对象点集中注意较容易,而对较远的一个对象点集中注意较困难。
影视制作名词解释
![影视制作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c58e50003d8ce2f006623d6.png)
线数用摄像机拍摄的影音信号需要在电视上播放时,需要换算成与电视画质相同的单位。
而电视的画面清晰度是以水平清晰度作为单位。
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电视上的画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条”,分得越细,这些画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线数的数码就越多。
这个单位是“电视行(TV Line)”也称线.线的数量就称为线数.线数越多,表明图像越清晰。
高清电视开放分类:科技、生活高清晰度电视(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是一种电视业务下的新型产品,原ITU-R 给高清晰度电视下的定义是:“高清晰度电视应是一个透明系统,一个正常视力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三倍距离上所看到的图像质量应具有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印象”。
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的高清标准,高清平板电视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清晰度要高于720线,简单来说就是真正的高清平板电视机必须要满足分辨率高于1366×768这一条件。
标清电视SDTV标清电视SDTV(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也是数字电视DTV的一种,其图像质量与普通DVD光盘(分辨率720×576,画面比例4:3)等同。
线性编辑开放分类:技术、制作、编辑、磁带概念:线性编辑,是一种磁带的编辑方式,它利用电子手段,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将素材连接成新的连续画面的技术。
通常使用组合编辑将素材顺序编辑成新的连续画面,然后再以插入编辑的方式对某一段进行同样长度的替换。
但要想删除、缩短、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抹去重录,这是电视节目的传统编辑方式。
传统的磁带和电影胶片的编辑方式是由录像机通过机械运动使用磁头将25帧/秒的视频信号顺序记录在磁带上,在编辑时必须顺序寻找所需的视频画面。
线性编辑的优点及不足:1.线性编辑的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相对于非线性编辑来讲比较简单。
线性编辑是使用编放机、编录机,直接对录像带的素材进行操作,操作直观、简洁、简单。
影视术语
![影视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32489dad15abe23482f4da3.png)
1.视觉节奏:影片中通过画面形象表现出来的节奏。
影片中导演的场面调度、演员的表情和动作、摄影机的升降推拉摇移、蒙太奇组接中镜头的长短等,一切诉诸视觉的张弛、徐疾、远近、长短等交替出现的合乎规律的运动,构成影片的视觉节奏。
(来自《电影艺术词典》166页)2.时空转换技巧:又称“段落转换技巧”。
影片中用来表现时间或空间的变换,以达到某种特定艺术效果的手段。
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有以下几种:1.利用光学技巧,包括渐隐渐显、化、划等传统的技法;2.利用景物镜头,在两个段落之间插入能够表现时间、季节、地点变换的景物镜头;3.利用字幕来说明时间、地点的变换;4.“无技巧剪辑”。
即不用任何附加的光学技巧,完全利用画面内容本身来说明时空的转换,划分段落。
这实际上需要在设计画面、运用镜头方面发挥更高的技巧。
)来自《电影艺术词典》162页)3.叠印:电影语言中特有的一种形式,电影剪辑技巧手法之一。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时空中不同景物或人物的画面重叠起来,复印在一条胶片上,相互重叠的各个画面的内容之间有内在联系。
例如:在故事展开前,出现叠镜头作为序幕来说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起到概括、省略叙述的作用;以转动的地球仪为主体镜头(固定),叠印旅行者不断转换地点的场景镜头(化),说明时空的流程;一双贪婪的眼睛与一箱珠宝叠印,可使观众产生此人觊觎珠宝的联想;而一个人在回忆或梦幻中重叠交替隐现多种不同景象,可使人物的潜在意识形象化,表现出情绪纷繁时的精神状态。
影片的片头字幕和唱词字幕也常用叠印方法与画面衬底合成。
(来自《电影艺术词典》418页)4.跳切:切的一种。
打破一般切换时所遵循的时空和动作连续性,以动作的跳跃式突出某些必要内容,省略时空过程。
跳切常常以观众欣赏心理的能动性和连贯性为依据,并非毫无逻辑的随意性组接。
(来自《电影艺术词典》162页)5.闪回:在某一场景中突然插入另一场景镜头片段或片段的一种电影叙述手法。
闪回内容一般为前一镜头中某个人物的思绪或回忆,以使观众更清晰地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绪。
电影解说术语
![电影解说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f61bb8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5.png)
电影解说术语
电影解说术语是指用来描述和解释电影内容、场景和技术手法的专业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影解说术语:
1. 镜头:指电影镜头的视角和构图。
如全景镜头、特写镜头等。
2. 剪辑:指将不同镜头或场景进行剪切和组合的技术。
如跳切剪辑、融合剪辑等。
3. 特效:指在电影中使用的视觉和声效处理技术,用于创造虚拟的场景和现象。
如CGI特效、爆炸特效等。
4. 剧情:指电影的故事情节和发展。
如起承转合、高潮、结局等。
5. 影片风格:指电影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特点。
如黑色电影、实验电影等。
6. 导演手法:指导演在电影创作中采用的独特技法和表现手段。
如快速剪辑、镜头运动等。
7. 声效:指通过音响技术制作的电影音效。
如背景音乐、配乐、环境声等。
8. 摄影:指电影摄像技术和摄影技巧。
如镜头运动、光影处理等。
9. 配乐:指为电影制作的原创音乐或已有音乐的选取和运用。
10. 插叙:指电影中通过旁白或文字展示来说明情节的手法。
11. 惊悚:指一种以制造紧张、恐怖和不安为目的的电影类型。
12. 喜剧:指一种以幽默和滑稽为主要手法的电影类型。
13. 动作:指以激烈的动作场面和动作演员表演为主要特点的
电影类型。
14. 科幻:指以科学和未来科技为背景的电影类型。
15. 纪录片:指以真实事件、人物和事实为素材的电影类型。
这些术语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影作品,也是电影评论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影视广告镜头术语
![影视广告镜头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5dbdc21dd36a32d73758161.png)
影视广告镜头术语1、三分规则rule of thirds: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分成三等份而不是两半。
2、中景镜头medium shot: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为MS。
3、切入镜头cut–in:某镜头中的人或物是一个镜头的局部元素,前者就叫后者的切入镜头。
4、切出镜头cut–away:某个镜头中的人或物没有在上一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做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的细节或他人的反应。
5、主镜头master shot: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
6、主观镜头point–of–view shot:显示剧中人所看到情景的镜头,缩写为POV。
7、白天拍夜景day–for–night: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像是夜晚。
8、交叉淡入淡出cross–fade:声音(图象)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象)淡出。
9、淡入/淡出fade–out/fade–in:一个清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
10、全景镜头long shot:强调整体环境及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
11、低角度镜头(仰拍镜头)low–angle shot: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
12、高角度镜头(俯拍镜头)high–angle shot: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
13、走位blocking: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
14、近摄macro: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
15、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地点或时间的镜头。
16、长焦镜头long lens:能够放大被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
17、衰减时间decay: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到完全无声所用的时间。
18、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 shot: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肩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缩写为OS。
19、摇滚rock&roll:一场剧刚开始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晃动的全景镜头,好像观众在摇动着看这场戏。
电影行业的专业词汇
![电影行业的专业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15d993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1.png)
电影行业的专业词汇电影行业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技术的领域,其中有许多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不同的电影制作过程、角色和技术。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影行业专业词汇,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
一、制片1. 制片人/制作人(Producer)- 负责电影制作的所有方面,包括筹资、预算、选角、剧本开发和制片团队的组建。
2. 执行制片人(Executive Producer)- 提供资金和资源给制片人,并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提供支持。
3. 导演(Director)- 负责指导演员和团队,实现剧本的视觉呈现,并负责整个电影的创意和表现。
4. 编剧(Screenwriter)- 负责创作和编写电影剧本,包括对故事情节、对话和人物的发展进行规划。
5. 剪接师(Editor)- 负责将拍摄的各个镜头剪辑成一个完整的电影,同时也对音频和特效进行处理。
二、演员1. 主演(Lead Actor/Actress)- 在电影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
2. 配角(Supporting Actor/Actress)- 在电影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演员,通常与主演共同支持故事情节的发展。
3. 群演(Extra)- 在电影中扮演非主要角色,通常出现在背景或人群场景中。
4. 演员(Actor/Actress)- 所有参与电影表演的人员,无论他们扮演的是主角还是配角。
5. 替身(Stunt Double)- 代替演员进行危险或特殊动作场景的表演,保证演员的安全。
三、技术1. 摄影师/导演摄影(Cinematographer/Director of Photography)- 负责控制摄影机和图像的整体创作,包括灯光、摄影机位置和视觉效果等。
2. 录音师(Sound Recordist)- 负责录制电影中的声音和音效,确保声音的质量和清晰度。
3. 美术指导(Production Designer)- 负责电影的视觉设计和艺术指导,包括场景搭建、服装、道具和特效等。
frame 电影术语
![frame 电影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7999172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a.png)
frame 电影术语电影术语是指在电影制作和观赏过程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影术语。
1. 镜头(Shot) :电影的最小单位,指连续拍摄并记录在一次按下快门的过程。
2. 镜头语言(Cinematic Language) :通过镜头、剪辑、音乐等手段来传达情感和情节的方式。
3. 镜头规格(Shot Types) :如全景镜、中景镜、特写镜等,用于描述镜头的大小和角度。
4. 剧本(Script) :电影创作的文学基础,包括对话、动作和场景的描述。
5. 导演(Director) :指挥电影的创作过程,负责控制演员表演以及整体电影风格的塑造。
6. 演员(Actor/Actress) :在电影中扮演角色的人。
7. 摄影师(Cinematographer) :负责电影摄影和画面构图。
8. 剪辑师(Editor) :负责将拍摄好的片段进行剪辑和组合。
9. 片头(Opening Credits) :电影开始时显示的演职员名单和制片方信息。
10. 片尾(Closing Credits) :电影结束时显示的演职员名单和制片方信息。
11. 音效(Sound Effects) :用来增强电影场景氛围和视听效果的声音。
12. 配乐(Score) :为电影定制的音乐,用于增添情感和气氛。
13. 主题音乐(Theme Song) :与电影故事相关的歌曲,常在片头或片尾播放。
14. 服装设计(Costume Design) :负责电影人物服装的设计和制作。
15. 美术设计(Production Design) :负责电影场景和布景的设计。
16. 色彩搭配(Color Palette) :指电影中使用的色彩组合和调性。
17. 画面构图(Composition) :指摄影师将画面元素排列组合的方式。
18. 道具(Props) :电影中的物品、装置或道具,用于辅助情节发展和角色塑造。
19. 顺序剪辑(Continuity Editing) :将不同镜头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影片专业术语总结
![影片专业术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daf9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a.png)
影片专业术语总结影片制作过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与技巧需要掌握。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影片制作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影片制作的流程。
1. 镜头术语1.1 近景 (close-up)近景是指镜头将被拍摄对象的脸或身体的一部分从近距离拍摄,突出细节和表情。
1.2 中景 (mid-shot)中景是指镜头将被拍摄对象的全身或大部分身体从中距离拍摄,常用于展示角色的行为和动作。
1.3 远景 (long shot)远景是指拍摄范围较大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场景、环境或人物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关系。
1.4 特写 (extreme close-up)特写是指将被拍摄对象的某个细小部分或特定物体进行特殊突出的拍摄方式,常用于强调细节或传递情感。
1.5 平移 (pan)平移是指摄影机随着被拍摄对象的移动而水平滑动,用于展示周围环境或跟随主角的行动。
1.6 倾斜 (tilt)倾斜是指摄影机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用于改变拍摄对象的高度角度。
1.7 前景 (foreground) 和背景 (background)前景是指镜头的最近距离的部分,背景则是镜头的最远距离的部分。
前景和背景的对比可以产生层次感和景深效果。
2. 音频术语2.1 音效 (sound effect)音效是指通过录音或后期剪辑添加的声音,用于增强电影场景的真实感和氛围。
2.2 配乐 (background music)配乐是指电影中背景中起到衬托、强化情感或增加氛围的音乐。
它可以是原创音乐或从其他音乐库中获取。
2.3 录音棚 (recording studio)录音棚是专门用于音频录制和混音的设备和空间,通过不同的设备和设置来提高录音质量。
2.4 混音 (mixing)混音是指将不同音轨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音频轨道,通过平衡音效和配乐来完成电影的音频处理。
2.5 音频平衡和音量 (audio balance and volume)音频平衡和音量是指调整不同音轨之间的音量关系,以及整体音频的大小和平衡,以确保观众获得良好的听觉体验。
影视专用术语
![影视专用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17812d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3.png)
1、三分规那么rule of thirds: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分成三等份而不是两半。
2、中景镜头medium shot: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为MS。
3、切入镜头cut–in:某镜头中的人或物是一个镜头的局部元素,前者就叫后者的切入镜头。
4、切出镜头cut–away:某个镜头中的人或物没有在上一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做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的细节或他人的反响。
5、主镜头master shot: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
6、主观镜头point–of–view shot:显示剧中人所看到情景的镜头,缩写为POV。
7、白天拍夜景day–for–night: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像是夜晚。
8、穿插淡入淡出cross–fade:声音〔图象〕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象〕淡出。
9、淡入/淡出fade–out/fade–in:一个清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
10、全景镜头long shot:强调整体环境及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
11、低角度镜头〔仰拍镜头〕low–angle shot: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
12、高角度镜头〔俯拍镜头〕high–angle shot: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
13、走位blocking: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
14、近摄macro: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
15、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地点或时间的镜头。
16、长焦镜头long lens:能够放大被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
17、衰减时间decay: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到完全无声所用的时间。
18、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 shot: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肩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缩写为OS。
19、摇滚rock&roll:一场剧刚开场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晃动的全景镜头,好似观众在摇动着看这场戏。
拍片中使用的专业术语有哪些?
![拍片中使用的专业术语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70d99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b.png)
拍片中使用的专业术语有哪些?一、前期制作阶段的专业术语1. 剧本:剧本是电影拍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整个拍摄过程的蓝图。
剧本要求具备故事情节、对话内容和角色情感等元素,以便于导演和演员的理解和实施。
2. 故事板:故事板是一种将剧本中的场景和动作转化为图像的手法,通过绘制画面,为片中每一个镜头作出详细的规划。
故事板不仅有助于导演和摄影师的创造力发挥,还能提高拍摄效率。
3. 剪辑:剪辑是后期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是将拍摄好的素材进行编辑和组合,达到最终电影呈现效果的过程。
剪辑能够调整节奏、展现情感、诠释主题,并通过剪辑手法的运用来增加影片的艺术感。
二、拍摄阶段的专业术语1. 镜头:镜头是电影拍摄中最基本的单位,它是指从摄影机镜头所拍摄到的画面。
不同的镜头有不同的焦距和特点,能够呈现不同的画面效果,如广角镜头、中镜头和长焦镜头等。
2. 倒板:倒板是指为了取得理想的拍摄效果而采取的特殊手法,即将影片中的某段画面倒放。
倒板能够使影片中的动作更加生动有趣,给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观影体验。
3. 特效:特效是指通过电脑生成、合成或实物制作等手段,用于创造和呈现电影中无法通过实际拍摄获得的效果。
特效可以营造出丰富的幻象,将观众带入电影的虚拟世界。
4. 追焦:追焦是指在拍摄过程中,通过调整摄影机的焦距来使被摄物体的焦点保持清晰。
追焦能够使观众的目光集中在被摄物体上,突出其重要性,增加电影的艺术效果。
5. 做调子:做调子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而对环境光进行调整。
做调子可以使画面更加柔和或更加明亮,创造出理想的氛围,增加电影的气氛。
三、后期制作阶段的专业术语1. 蒙太奇: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剪辑将不同的画面片段进行组合和拼接,创造出连贯且有意义的效果的手法。
蒙太奇能够通过图像的交错、对比和转换等方式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意境和风格。
2. 配乐:配乐是指在电影中添加背景音乐的过程。
通过恰当的音乐选择和合成,配乐能够加强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创造氛围和营造戏剧性效果。
剪辑手法专业名词
![剪辑手法专业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cbb677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7.png)
剪辑手法专业名词
在影视剪辑中,有许多专业名词用于描述不同的剪辑手法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剪辑手法专业名词:
1. 剪辑节奏(Rhythm):通过对镜头的长度、切换速度和音频节奏的处理,创造出一种视听上的节奏感。
2. 快速剪辑(Fast cutting):使用较短的镜头长度和快速的切换速度,以增加紧张感和动感。
3. 慢速剪辑(Slow cutting):使用较长的镜头长度和较慢的切换速度,以增强情感和戏剧性。
4. 交错剪辑(Cross-cutting):在不同的情节或场景之间快速切换,以展示并比较不同的情节发展。
5. 平行剪辑(Parallel editing):同时展示两个或多个相互相关的情节或场景,创造出紧张和悬念。
6. 快速闪回(Quick flashback):通过突然的剪辑,将观众带回到过去的场景或回忆中。
7. 缓慢闪回(Slow-motion flashback):以缓慢的速度回放过去的场景,以突出重要的细节或情感。
8. 纪录片风格(Documentary style):使用真实的镜头和剪辑手法,以呈现非虚构或纪实性质的故事。
9. 运动剪辑(Motion editing):根据镜头移动或人物动作的速度和方向来编辑镜头,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10. 变焦剪辑(Zoom editing):通过使用变焦镜头或后期特效制作出景深变化的效果,以引导观众的视觉关注。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剪辑手法专业名词,实际上还有其他许多名词和技术,用于描述各种不同的剪辑风格和效果。
剪辑专业术语
![剪辑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e5b7472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c.png)
剪辑专业术语
以下是一些剪辑专业中常用的术语:
1. 剪辑(Editing):将多个片段组合在一起,形成连贯的故事或影像。
2. 剪辑师(Editor):负责剪辑工作的专业人员。
3. 镜头(Shot):一段连续的拍摄录像或电影的画面。
4. 镜头计划(Shot List):列出影片中每个镜头的描述和顺序的清单。
5. 剪辑框架(Editing Timeline):用于安排和编辑镜头顺序的时间线或视觉工具。
6. 剪辑软件(Editing Software):用于编辑和处理视频和音频的计算机程序,如Adobe Premiere Pro和Final Cut Pro等。
7. 转场(Transition):用于衔接不同镜头或场景之间的过渡效果,如淡入淡出、
剪切等。
8. 剪接点(Edit Point):用于指示在何处开始或结束一个镜头或剪辑。
9. 片段(Clip):一小段录像或音频素材,通常是从完整的录像中提取的。
10. 蒙太奇(Montage):通过快速剪辑和连续播放多个镜头,以展示时间流逝或
表达情感。
11. 音频剪辑(Audio Editing):对音频素材进行修剪、混音和处理的过程。
12. 多轨剪辑(Multitrack Editing):将多个音频或视频轨道叠加在一起进行编辑,以实现更复杂的效果。
13. 音效(Sound Effects):用于增强视觉素材的音频效果,如环境声、特殊效果等。
14. 配乐(Soundtrack):用于补充和增加影片或视听作品氛围的音乐。
这些术语在剪辑过程中常被使用,熟悉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交流在剪辑领域的相关技术和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影视制作的术语一、特殊效果按照电影的类型和风格可使用不同的特殊效果技法,大体分类如下。
1 特殊化妆(Special Make-up)从简单的老人化妆到狼人,“拯救大兵瑞恩”,“星舰骑兵”等影片中的伤员和弥留之际的士兵都是用特殊化妆手法来表现的。
传统的特殊化妆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因为特殊化妆用的材料价格高昂,而且熟练的化妆师也很少。
可参考的网络站点有最近拍摄完成的电影“从黄昏到黎明”里扮演Sex Machine的Tom Savini的主页和叫Joeblasco的教育机构站点。
2 电子动画学(Animatronics)Animatronics是Animation和Electronics的合成词,是利用电气、电子控制等手段制作电影需要的动物、怪物、机器人等的技术。
一句话就是制作机器人演员的技术。
“星球大战”中的R2D2,“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勇敢者的游戏”中的狮子和蜘蛛,都是用Animatroni cs制作的演员。
在Animatronics领域中,最有权威的人士当数费尔·提贝,他在电影“侏罗纪公园”和“星舰骑兵”中担任过电子动画效果监督。
目前Animatronics在Motion Capture(运动捕捉)领域里也在跃跃欲试。
要用电脑图形非常自然地表现人体不可能表现出来的形态,靠Key-Frame Animation(关键帧动画)是不容易得到自然移动的效果的。
结果就要靠机器人演员来做需要的动作,然后在电脑里利用机器人演员的数据制作出很自然的动作。
如果想想Stan Winston制作的Mouse Hunter就容易理解了。
3 计算机图形(Computer Graphics)从1977年制作的电影“星球大战”开始,Computer Graphics在电影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如今电脑特技技术有了相当的发展。
卢卡斯原以为因电脑特技技术的落后,他所策划的9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了。
但是如今电脑和CG技术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电脑特技能表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阔,“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也可以全部完成了。
电影中的巨大水柱和恐龙等都是利用CG进行再创造的形象。
如今通过这种影像,人们可以感受到Co mputer Graphics技术离我们如此之近,在这些创作中,制作“蚂蚁”的PDI公司和制作“玩具总动员”、“昆虫总动员”等影片的Pixar公司都是不断开发利用新技术、开拓CG应用领域的先锋。
4 影像合成(Compositing)这是影视剧特殊效果制作中占最大比例的部分。
影视剧中的2D效果基本使用Dissowe或Wipe.Pan以及Matte Painting等合成影像。
这对形象的自然表现非常重要。
过去用传统的光学方式进行影像合成,合成的影像越多,画面质量越差。
为了克服画面质量下降,IL M用了Vista Vision摄像机。
而如今因数字技术的应用,影像合成质量和特殊效果等都使电影的表现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阿甘正传”中跟总统握手的场面是展示数字合成技术无限应用潜力的最好的例子。
5 模型(Miniature)把不可能实际拍摄到的布景、建筑物、城市景观、宇宙飞船等做成微缩模型的叫做Miniature。
Miniat ure是电影史上使用历史很长的传统特殊效果。
这种特殊效果将来也会在影视剧中继续使用。
理论上可以用CG来代替Miniature,但是,现在CG比模型摄影质量和真实感都差,比例和细节部分都不够理想。
因此电影制作中还是把Miniature作为首选。
只有用Miniature无法拍摄到的场面才用CG制作。
因此CG的利用还是有限的。
举个例子,影片Lost in Space没有用Miniature 摄影,而把大部分场面用CG来表现。
因此影片的真实感和深度感都很差,看电影的感觉就像玩电子游戏时的感觉一样。
因此,目前业内人士不赞成使用CG模特。
简单举个例子,电影中所有有关纽约市的Miniature都是由Hunter Gratzner来制作的。
而如果用CG来表现纽约市的话,如何管理那么多的数据量,对CG工作者们来说还是难题。
6 爆破效果(Pyrotechnic)爆破效果是利用化工技术表现出的效果,在特殊效果领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一般用爆破Miniature 或用CG合成渲染影像,跟其它部分连起来使用。
因火药的制作方法不同,火焰的形态和颜色也不同。
炸药的安装位置和用量决定爆炸时场面的形态。
因此这是相当依赖经验和理论的专业领域。
在互联网中查找跟Pyrotechnic有关的站点就很容易找到详细说明爆破效果理论的主页。
拍摄真正的爆破场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利用装有Real Motion, Pyromania, Fire Effect等爆破场面的CD-ROM或Max的After Burn, Light Wave的Hyper Boxell等也是一种办法。
Hyper Boxell或A fter Burn是应用Volume Metric和Shaer的插件。
因此使用得当,就能得到非常逼真的效果。
特别是Aft er Burn, 在电影“Armageddon(绝世天劫,华纳,1998)”中用过,很有名气。
但是After Burn 的渲染时间比Hyper Boxell慢得多,质量方面因很久没有做过比较,不能断定,可能不相上下。
二、特殊摄影特殊摄影属于专业摄影技法,据说是某位电影制作者在偶然的失误中发现的。
特殊摄影方法可分为四大类。
1.摄像机的操作方式;2.在摄像机上安装光学装置,如摄像机的滤镜;3.在后期制作(Post Production)期间,在显像或光学处理过程中利用特殊处理办法;4.拍摄Miniature时用的Go-Motion, 休诺盖尔,Motion Control等技法。
在制作Block Burster时,如果特殊效果场面很多,除了一般的摄影监督以外还要选一位特殊影像摄影监督,专门负责特殊摄影。
因为特殊摄影本身需要摄影高手,摄影技术也跟一般的剧情摄影完全不同。
IL M著名的丹尼斯·缪伦原先也是特殊效果摄影的监督。
以“独立日”等影片颇有名气的Roland Amorich社团,也聘用了叫Anna Foster的特殊摄影监督。
Ann a Foster虽然是女性,但她忠实地履行许多男性都感到不好做的特殊摄影监督的职责,而且其实力也被业内人士们所认可,因此很有名气。
1 高速摄影要通过操作摄像机摄得Slow Motion Scene或者拍摄Miniature时,为了调整比例,可以采用高速摄影。
这种技法常见于吴宇森执导的电影,如“喋血双雄”中周润发双手拿着手枪以慢动作打枪战的镜头等。
这个电影用操作摄像机的手段,每秒24帧以上的速度拍摄,然后放映机以正常的每秒24帧的速度放映。
这样,被摄体的移动相对于帧数变得慢一些。
一般每秒50/28 帧的速度拍摄,而得到Slow Motion。
Miniature的爆炸场面和戏剧性动作场面主要使用高速摄影。
2 低速摄影这也是通过操作摄像机得到特殊效果的拍摄方式。
跟高速摄影相反,用这种方式可以得到Fast Motio n效果。
每秒24 帧以下的速度拍摄后,以正常速度放映就会得到影像相对于摄影帧速度变快的效果。
要在短时间内给人们展示花开的过程或日出的过程时就用低速摄影。
3 缩影(Miniature)摄影目前,Miniature摄影中普遍使用Motion Control摄像机,有时也用一般的摄像机,而过去用的是休诺盖尔摄像机。
休诺盖尔摄像机利用潜望镜的原理把配有小透镜和反射镜的长管跟TV摄像机和一般摄像机连在一起拍摄物体。
附在休诺盖尔透镜上的反射镜像潜望镜一样把影像反射到附在摄像机透镜上的反射镜,摄像机就把反射到反射镜上的影像拍摄下来。
这样可以得到原始的Motion Control拍摄效果。
这种拍摄方法一般在物体快速进入直接用摄像机无法拍到的狭窄空间时用得比较多。
休诺盖尔摄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星球大战” 第一集中X wing 冲向帝国军的Das Star表面的镜头。
4 Goal Motion摄影Goal Motion摄影跟Clay Animation一样,是Staff Motion Animation技法中应用的Miniature摄影方式。
这种技法是利用人们照相时用的单镜头Reflex Camera,边移动照相机,边一张一张地拍摄Miniature的技法。
这是ILM为了“星球大战”的拍摄开发的技法。
Goal Motion摄影的代表镜头是影片“印第安那·琼斯”里的坑道镜头。
这跟原始的Motion Control技法非常相似。
5 Staff Motion 摄影这里要说的Staff Motion摄影不是像Clay Animation那种Staff Motion摄影技法。
Clay Animation那种Staff Motion是一边一点一点移动被摄体,一边一张一张地拍摄画面的方式拍摄动画的。
而这里要说的是休玛广告里出现过的360°静止场面摄影技法。
当然,像“圣诞节的恶梦”这样的Staff Motion Animation摄影也叫作Staff Motion 摄影。
但休玛广告中出现的Staff Motion摄影是以被摄体为中心,把Still Camera即人们照相时常用的单镜头Reflex Camera按一定的间隔排成一圈或一排,在同一瞬间里进行拍摄的。
这样Still Camera就能制作出从多个角度拍摄的静止画面。
在编辑这些画面时把它们粘在一起,做成相联接的影像。
这是一位英国的特殊效果摄影监督1996年新开发的。
它要求非常精确的摄影技法。
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三个人能使用这种技法。
因此,休玛CF制作费用的35%付给了负责Staff Motion摄影的英国人。
在B lock Burster中可以看到这种技法的是最近拍摄的Lost in Space等影片。
6 Motion Control 摄影Motion Control 摄影是为克服Go Motion摄影和休诺盖尔摄影的缺陷而开发出来的技法。
这是ILM的摄影监督约翰·达益斯特为制作“星球大战”而开发出来的。
Motion Control 摄像机是利用计算机高精度控制装置把摇镜头(pan)等的视点移动精确地拍摄成一个又一个的画面。
因电脑完全控制摄像机的移动,就像用3D program 制作Animation时用path引导摄像机的路径一样可以得到行云流水般自然的影像效果。
因为还可以单独看摄像机的路径,从而可以跟3D Animation 进行准确的同期化合成。
目前Motion Control 摄影在大部分电影里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摄影技法之一。
三、计算机成像(Compu-ter Generated magery)Computer Generated Imagery (简称CGI)是电影里使用的所有CG影像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