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名师教案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0dfcd4ccbff121dc36839e.png)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学习目标:识记: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重点: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完成以下问题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内部危机:_________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____________的开展 .新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强烈要求改变日本现状 ,深受封建剥削的________和_______不断起义 .2.外来危机:______年 ,______舰队入侵日本 ,随后 ,迫使日本签订____________ ,日本关闭的国门被翻开 ,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二、明治维新1.时间:从______年起 .2.领导人:明治天皇、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等3.口号: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 "____________〞 ,全国分为3府72县 ,由(中|央 )直接治理 ,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__________________国|家 .(2)经济方面:废除重重______和______制度 ,兴办____________ ,引进____________;允许土地____________ .(3)文化教育:采用______学制 ,设立____________ ,实行____________ ,开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4)社会生活:生活上____________ ,提倡____________ ,穿______ ,吃______ .(5)军|事方面:废除____________ ,实行____________ ,建立效忠天皇的 "______〞 . 5.评价(1)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改革 .(2)意义:它使日本走上了____________道路 ,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3)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 ,保存了大量的___________ , "_________〞也被保存下来 . 合作探究课本106页思考与讨论达标测试1.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 ,能够以这些国|家为典范 ,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开展道路 .〞文中的 "社会变革〞指 ( )A.武装倒幕 B.明治维新 C.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D.迁都东京2.以下措施与日本明治维新无关的是 ( )A. "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提倡 "文明开化〞 D.解放农奴3.?大国崛起?中说: "日本 ,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 ,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 ,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 .但是 ,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防止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 .〞以下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 "弃旧图新〞指明治政府的改革 B. "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C.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4.论及明治维新 ,有学者指出 ,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 ,只要能够适应形势 ,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 ,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明治维新中日本向欧美等国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 )①建立天皇制度②开展近代工业③提倡 "文明开化〞④实行义务教育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 "大凡国之强弱 ,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那么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 (治|国 )思想是 ( )A.开展近代工业B.文明开化C.学习西方(政|治)平等6.以下关于明治维新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明治政府在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的改革B.明治天皇发布了 "五条誓文〞和 "维新政体书〞C.经济上的措施包括禁止土地自由买卖D.生活上革除旧习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7.明治维新的措施中 ,加强(中|央 )集权的内容是 ( )8.工业革|命后 ,民主(政|治)继续开展 ,有的国|家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这些国|家有 ( )①俄国②日本③美|国④法国A.①②B.③④C.②⑧D.①④9.在九年级||(1)班的历史复习课上 ,同学们根据复习要求 ,将发生在十九世纪60年代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归类、在他们排好的以下选项中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是 ( ) ①美|国南北战争②俄国废除农奴制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中|国洋务运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0.19世纪60年代 ,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稳固与扩大 .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公布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11. (2021·广西百色 )?全球通史?评述 "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 ,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局部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 ,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即〞在明治维新中 ,最||能表达 "增强了民族力量〞的是( )A.开展近代工业B.允许土地买卖 C.加强(中|央 )集权D.生活习俗西化12. (2021·广西河池 ) "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威迫下 ,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退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为 "弃旧图新、迎头赶上〞 ,日本实施了( )13. (2021·海南省 )明治维新使日本一跃而为亚洲强国 .其改革内容中 ,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目光的举措是 ( )A.废藩置县B.加强(中|央 )集权C.推行义务教育D.允许土地买卖14. (2021·湖南娄底 )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 .以下列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局部要点 .据此判断 ,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 )时间:1868年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性质:资产阶级||改革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15. (2021·河北省)28.阅读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 (9分 )材料一: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 ,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处封建地主的阻力 ,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 ,立即使农奴改革进入公开化 ,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 ,负责农奴制改革 ,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 ,主持改革事宜 .可见 ,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明治维新局部史实列表时间内容1868年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 .从此 ,日本励精图治 ,开始了近代化进程1871年政府宣布 "废藩置县〞 ,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 ,把全国划成3府72县 ,由(中|央 )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这样 ,统一的(中|央 )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1871年政府下令改革币制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随后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确认土地私有 ,准许土地买卖 ,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开展1871年政府成立文部省 ,统一全国的教育 ,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 ,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 ,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 ,教育改革为经济开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政府公布地税改革的法令 ,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 ,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开展;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 ,为国|家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 -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材料一中的 "他〞是谁 ? (2分 )(2 )据材料二 ,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4分 )(3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上述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达标测试答案1 -15. (1 )亚历山大二世 (2分 )(2 )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 (4分 )(评分说明:每2分 ,共4分 .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假设考生对 "一系列的改革〞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具体作答可酌情给分 )(3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 (使资产阶级||统治稳固和扩大 ) (3分 )(评分说明:3分 .意思相近即可 )知识梳理:第|一个用炮舰翻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国|家:1853年 ,美|国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幕府统治下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开展明治维新的领导人物: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等倒幕派领袖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1868年明治维新的口号: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明治维新的内容 (措施 ):(一 )在(政|治)上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 )集权 .(二 )在经济上 ,大力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推行殖产兴业的政策 .(三 )改革教育 .采用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 ,在日本开设新式学校 ,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开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四 )学习西方文化 ,革除传统旧习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穿西服 ,吃西餐 .(五 )建立效忠天皇的武装 - -皇军 .7.明治维新的性质: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8.明治维新的影响 (意义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开展 .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 .由于这次改革不彻底 ,保存了大量封建剩余 .。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2680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0.png)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教案标题: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以便评估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长期影响。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向学生简要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意义。
2. 提问:你们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了解吗?你们认为它对日本有什么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幕末时期的日本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
2. 解释明治维新的主要事件:黑船来航、五箭之战、明治宪法的颁布等。
3. 阐述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现代化改革、国家建设、西化运动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长期影响。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几个与明治维新相关的案例,例如教育改革、工业化进程等。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评估明治维新对该领域的影响。
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案例分析结果。
2. 教师总结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长期影响,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2. 教科书、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
3.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工作表。
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成果展示。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3. 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专家或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明治维新的历史和影响。
2. 组织学生参观与明治维新相关的博物馆或历史遗迹。
3.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与明治维新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注意事项:1. 教案中的时间分配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3.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并对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2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f0eb7ad0941ea76e58fa043f.png)
3)派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过去的“四民”
天皇
将军
士
大名
武士
封建等级制度森 严,不能逾越; 主从关系、从属 关系明确,限制
人民自由。
现在的四民
皇族
二、明治维新的过程
1、时间、人物、文件 1868年、明治天皇、
《五条誓文》----明治维新的施政纲领
明治天皇名睦 仁,1867年继承皇 位。1868年改年号 为明治元年,在位 时期实行一系列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日本完成了从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的过渡。
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
《五条誓文》
民族危机 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 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 冒着黑烟,所以日本历史
美国司东令印佩上船度里把事舰队这件一”事。件称之为浦“贺黑港
1853年
《日美亲善条约》
惊
几
破
只
太
蒸
平
汽
梦
船
佩里登陆图(1853年)
《日美亲善条约》的影响?(西方资本 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2))政经治济上 上: : ③①日社日本本会成的关为国系列家上强主销:售权激市化受场了损和日害原本料,社产会内地的政。矛遭盾干,进涉,
1、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并发展 2、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统治,导 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表现: 1、农民起义,大盐平八郎起义 2、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 3、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 4、天皇力图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统治权;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29b913d28bd63186bcebbc96.png)
九年级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初稿恩乐镇中周德清【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重点难点】一、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作用及性质。
二、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日本历史上曾借助两次成功的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日本又借助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那么,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有哪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哪些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出示课题)学习新课:(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一、明治维新的背景(课件显示)㈠幕府统治的危机(课件显示)(指导学生粗读教材103页,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中华书局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中华书局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4827061e16fc700abb68fc3f.png)
1
2
3
4
5
6
7
1.日本明治维新前,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 A.天皇 B.幕府 C.大名
D.武士
关闭
B
答案
1
2
3
4
5
6
7
2.德川幕府统治日本时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友好 B.扩张侵略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
)
关闭
C
答案
1
2
3
4
5
6
7
3.19 世纪 60 年代,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是( ) A.征夷大将军 B.亚历山大二世 C.明治天皇 D.林肯
经济 社会 生活 军事
富国强兵”。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常备 “ 军和警察制度
一
二
4.影响 (1)积极:是近代亚洲国家 工业化 的一次成功尝试,使日本逐步由封建 社会转变到 资本主义 社会。它不但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 命运,而且成为亚洲 强国 。 (2)消极:使日本一步步走上了 对外扩张 的道路。改革保留了大 量 封建残余 。
关闭
C
答案
1
2
3
4
5
6
7
4.明治维新在土地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保留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C.农民可以有偿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宅园地
)
关闭
A
答案
1
2
3
4
5
6
7
5.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就是要( A.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 C.学习欧美生活方式,努力发展教育 D.推行中国礼仪
)
关闭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和导学案 文档 (2)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和导学案 文档 (2)](https://img.taocdn.com/s3/m/511058aa8762caaedd33d4c0.png)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和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和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时间、代表人物及内容;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解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2.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内容、性质和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巨大影响的学习,教育学生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国家要进一步对外开放。
重点: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难点: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及改革的局限性。
导入新课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个条约签订的时间?(答1689年)同一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大帝开始改革。
俄国的近代历史的发展状况又是怎样?以及日本的发展情况又怎么样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自主学习:1、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实权掌握在手中。
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明治维新内容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教育:④生活:⑤军事:(3)影响:(4)局限性:思考:1、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着怎样的状况?四个字概括并阐述观点。
内忧外患——内忧: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外患:美国扣开日本大门,出现民族危机2、比较: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
(P84)同: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临民族危机异: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3、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哪个阶层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他们是如何做的?倒幕派;发起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支持明治天皇改革。
4、此阶层的活动是否成功了?与中国维新变法时期的维新派相比有何不同?成功了;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和部分实权派支持,通过武装推翻旧政权;中国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无兵权财权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1、回忆大化改新内容,结合图二思考:日本两次向外学习的目标有何不同?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说明日本民族有什么样的特点?不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制度,明治维新学习欧洲先进技术文化原因: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大都市,文化先进,近代中国落后,遭受外来侵略特点: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2、日本“天皇制“刚开始是一种中央集权制度,那么明治维新内容中,哪一点反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3、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迈入了近代化。
17课日本明治维新 九年级历史 中华书局版
![17课日本明治维新 九年级历史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ca116e1ed9ad51f11df201.png)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一中 邮政编码:655003
幕府统治下的封建等级
天 皇 (傀 儡) 将 军(实权)
士
大 名
武 士
农 工 商
想一想: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 有何异同?
同:因—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目的—防止外部 势力的侵入,维护统治,影响—防碍了自身的发 展。导致落后挨打。
异:日:害怕地方藩国在对外贸易中发展壮大威 胁其统治;中: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对 外国商品缺乏兴趣;害怕外国商人与代 背 景 国 列强入侵激化了国 内 内矛盾;统治阶级 内部分化,幕府陷 于极端孤立地位, 倒幕派形成。 国 世界处于自由竞争 际 资本主义时期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 下级武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 大农民和市民、商 人、手工业者
戊戌变法
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 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 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 力很强大。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 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 子、士大夫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 合少数官僚
2、前提条件: 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3.时间: 1868 年 4.目的: 富国强兵
5.主要人物: 明治天皇
6.内容
A.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经济: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企业 C. 社会生活 “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 育。 D.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7、性质:
明治维新 主要 人物 性质 明治天皇 都是资产阶级改革
戊戌变法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方式
结果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成功 失败
原因
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 后,手中握有实权, 帝,不敢发动群众,仅以 得到人民的拥护。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 知识分子为核心。没有基 地,也无兵权和财权。
初中历史日本的明治维新教案
![初中历史日本的明治维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d3863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7.png)
初中历史日本的明治维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 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过程;3. 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2.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1. 探讨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2. 思考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二、讲授(15分钟)1.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介绍日本幕府时代的衰落和对外侵略,以及明治维新的意义和目的。
2.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过程:讲解明治维新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措施,以及其对日本国家建设的影响。
三、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和影响;2. 班级讨论:每组代表进行汇报,整合各组讨论结果,分享不同看法和观点。
四、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撰写小结性文章,总结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展示对日本现代化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反馈:1. 教师定期进行课堂互动,检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思考,促进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2. 探讨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等现代化改革的异同点及其影响。
教学评价:采用问答、讨论、小结等形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日本明治维新》(中华书局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日本明治维新》(中华书局出版社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fe8462327d3240c8447efe1.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双辽三中陈明雪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世界历史上册第六单元23课的内容,主要内容是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基本上扫除了封建制度的严重障碍,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评价明治维新,学会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但是明治维新在历史上是一次较为集中的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历史事件。
教学重难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以及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日本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标志是什么?12世纪末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教师:大化改新后,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此后,幕府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那么幕府统治为什么被推翻?之后明治天皇进行了哪些改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47d88f54312b3169a451a41f.png)
相同点:
外部环境 遭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外来侵略 改革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的变法图强运动 改革内容 都推出促资本主义収展的内容
改革方式 都是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
不同点:
改革时间 外部环境
日:19世纪中期; 中:19世纪末 日:西方工业革命,国际环境宽松 中:西方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日:依靠统治阶级实力派 中:依靠无实权的光绪帝
明治初期的小学
明治时期兴办的小学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吃火锅
剪发
穿西装的 政府官员
日本的西洋舞会
明治维新有 什么意义?
明治年间东京的情况
产业革命后的大阪纺织工厂
二、明治维新的意义
1.作用
①是近代亚洲国家工业化的一次成功 尝试,是日本逐步由封建社会转变为 资本主义社会。 ②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 族危机,开始对外扩张。
阅读教材,找一找 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 面临的哪些严重危机?
资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但幵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已 我是一个生意人,我腰缠万贯,但是我 富裕的生活,那怕是冒着杀头的危险我也愿 所有的国家大事都由我说了算,我直接管理 我真想有一天能亲自管理我的国家,让我的 却一点政治地位也没有,而且我想扩大我的 成 经济状况恶化 意赌一把。 武士 着全国四分乊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我 百姓过上好日子。 生意,却受到各种政策的限制,真是令人气 为 众 不满情绪增强 把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藩”, 愤啊。 我是大名,就像你们中国古时候的诸候, 矢 生活日益贫困 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必须听 农民、城市平民 我只需要对幕府将军忠诚,我在藩地上拥有 之 进行反抗斗争 命于我们将军。由我们幕府来管理这个国已 至高无上的权力,我的藩地可以世代相传。 的 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的目标就是要维护 经济实力增强,政 新兴地主、商人 治权利较少 好我们幕府的统治,让日本永远都是我们德 川幕府的,哈哈…… 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复习名师教案中华书局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复习名师教案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f0ea9fc850ad02df804122.png)
日本明治维新当堂训练1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前的国内形势,不正确的是 (A. 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B. 实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C. 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D.中下级武士和知识分子主张向 西方学习2. 19世纪中期,构成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的根源是4. 1853年,最先打开日本大门,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俄国5.幕府统治被推翻是在哪一年?()A. 1 867 年 B . 1868年 C. 1869 年D . 1873 年A. 农民反幕府统治斗争高潮 C.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3•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 、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 、 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B •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越来越不满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6•明治维新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性质 B .资产阶级性质C .进步性质D .封建性质7.(2014河南)到1899年时,日本已获得对其国土上的所有外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 家,这得益于(A 、日本大化改新的成效B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C 西方国家的 扶持与支持 D、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9、.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8、读右图回答下面问题(1) 图中人物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讣「二工(2) 在他的主持下进行的一次改革名称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 (3) 这次改革对其国家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革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有外国侵略导致国内矛盾激化C.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 .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https://img.taocdn.com/s3/m/d1488a28a32d7375a4178082.png)
1853年
美国舰队登陆日本
日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近来清朝鸦片烟之乱,乃前车之覆辙。”
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 “清儒虽然学问考证精密,但毕竟是纸上谈兵, 没多大实用。”
“中国拘泥于古法,日本应在未败前学习到西 洋之法。”
外国商人检验日本的出口生丝
萨摩藩建立的机械工场旧址
大 政 奉 还 图
美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
英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只 不过一次是政治上的,一次是经 济上的;日本的历史是两次改革 的历史……
亚洲
欧洲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明治维新的原因)
日本(日出之国)的由来简介: 7世纪:大化改新,由奴
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镰仓、室町、德川
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掌握了国家政 权,天皇大权旁落。这些武士自称将军,他们的 统治被称作“幕府统治”。
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 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 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 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 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尊王攘夷”
明治维新
6、内容
国内统一市场
A.政治方面:“废藩置县”
原始资本积累 B.经济面:“殖产兴业” C.社会生活:“文明开化” 生活方式改变 D.军事方面: “富国强兵”。近代常备军队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性质
明治维新
8.评价
①作用: 明治维新使日走从一个闭关 锁国 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 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强大起 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中华书局版九上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中华书局版九上](https://img.taocdn.com/s3/m/f104e3000b4e767f5acfce65.png)
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 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比较:日本历史上两次向外学习
项目 名称 时间 主持者
学习国
第一次 大化改新 7世纪中期 孝德天皇
中国的隋唐 从奴隶社会向封 建社会过渡
第二次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
明治天皇 欧美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 义社会过渡
作用
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的情况下,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什么 改革?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戊戌变法。 失败了。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 不通的。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 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俄:农奴制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日:幕府统治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方式: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作用: 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 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挽救了民族危
机;使日本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日本历史 上的重大转折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 7、局限性: 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1603-1867德川幕府统治
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 掌握了国家政权,天皇大权旁落。 这些武士自称将军,他们的统治 被称作“幕府统治”。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幕府 对内:实行封建专制 统治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幕府禁令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名师教案1 中华书局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名师教案1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e22f82360cba1aa811daee.png)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教学目标历史知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能力培养评价明治维新,学会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但是明治维新在历史上是一次较为集中的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历史事件。
2学情分析对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维新变革运动方面的历史事件,学生在中国历史的学习中已经感受过了戊戌变法的全貌。
这里的内容如出一辙,同样是闭关锁国;同样是被外国的船坚利炮打开国门;同样是像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同样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改革。
不同的是明治维新能够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
3重点难点明治维新在日本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起点。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对比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历史知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能力培养评价明治维新,学会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但是明治维新在历史上是一次较为集中的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历史事件。
4.1.2学时重点明治维新在日本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起点。
4.1.3学时难点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对比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结合中国戊戌变法的史实,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但是日本明治维新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活动2【讲授】课时内容学习一、感受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观看课本中的图片)1、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一方面德川幕府将军大权独揽,另一方面地方藩制独立,再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但闭关锁国政策却阻碍和外界的交流,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列强却屡屡扣关。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名师教案3 中华书局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名师教案3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89f8464431b90d6c85c7ee.png)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1教学目标1、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2、了解日本的幕府统治危机。
3、理解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认识明治维新这场改革对日本历史的推动作用。
4、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2学情分析1、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2、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是日本继大化革新之后又一次较为集中地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历史典型事件。
3、同时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州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评价,分析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分析日本崛起的原因?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1、老师讲解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2、老师提问明治维新的背景?学生回答:略老师讲解: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
将军手下的封建领主称作“大名”,大名有260多个,其领地叫“藩”。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武士,全国有200万人左右。
所以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3、老师提问:日本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标志是什么?向哪个国家学习?学生回答:646年,大化改新,向中国唐朝学习。
4、老师提问:日本是在怎么样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5、老师提问:幕府为什么成为众矢之的?6、老师讲解 :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但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7、老师提问:在19世纪中叶日本国内矛盾尖锐,而除了国内出现危机以外,日本在国际上又遇到什么危机?(生看书答略)老师提问:内忧外患的日本向何处去?是像中国一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自强起来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生答略)怎样才能自强起来?(生答略)8、倒幕运动:教师讲解:人民群众是武装倒幕的主力,联合组成倒幕派的是中下级武士、资本家和新兴地主,在推翻幕府统治后建立起来的政权是以天皇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他们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推行的改革必然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1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1、明治维新的含义是什么?日本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明治维新的?
2、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性质各是什么?
4、明治维新有什么历史意义?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和概述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明治维新取得的的积极成果和带来的不利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
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2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对明治维新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归纳和概括一般的历史事件,以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本课的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有意识的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想,逐步加强学生这一方面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意义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评价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日本明治维新
导入新课:
(师导)曾经我们也学过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是什么?它是向哪里学习?而今天
呢?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
革)
(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课件显示各类图片)
(一)介绍幕府及统治的危机(课件显示)
(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
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
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
依据:(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课件显示)
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3、前提条件: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二)武装倒幕的开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日本在十九世纪中期也难逃被侵略的厄运?从中我们能又一次受到哪些启示?国际: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殖民扩张、掠夺原料
国内:
统治腐朽、矛盾尖锐、闭关锁国、发展缓慢
启示:
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抓住机遇、发展生产力……
2、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1)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2)激化日本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
(3)冲击旧体制,客观上推动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4)先进思想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倒幕经过进程示意图)
要求改革,形成倒幕力量(拥立明治天皇)T发布讨幕密诏,幕府挑起战争T打败幕府军(乌羽、伏见激战)7推翻幕府统治T迁都东京,消灭残余势力
归纳:幕府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倒幕不可避免。
二、明治维新(课件显示)
(一)、材料展示(了解改革的目的、目标)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
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
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一一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1)说明材料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
(1)政策原因:
锁国政策。
⑵"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
(2)目的:
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
2、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
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目标是什么?
(1)目标:
建立一个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的强大的日本
(二)归纳明治维新的目的
1巩固新政权
2、摆脱民族危机
3、富国强兵
1明治维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口号(课件展示)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师:“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
在这样的口号下,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课件展示内容及目的)
①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②在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③在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④在生活上,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
⑤在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师:明治维新采取了这些措施,结果怎么样了呢?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分析后展示)
(一)、明治维新的结果
结果:成功
(1)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
1、背景:有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列强忙于侵略中国)
2、领导者: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建立明治政府并掌握政府实权。
3、变法阻力: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力量迅速壮大;
4、措施:顺应历史潮流,实施比较适合日本的国情政策
(三)、对明治维新的评价(课件显示)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师: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这次改革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展开的,所以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积极性(作用):崛起为东方强国,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1)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
(3)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4)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步成为列强的一员,为邻国提供启迪和经验。
(1)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3)人民的民主权利没能充分实现•
(4)推行愚民政策,强制民众服从天皇。
(五)(合作探究)明治维新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
6、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7、要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现民族振兴。
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保持了民族独立的国家。
在明治维新30年后,中国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一一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