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摘要: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快,中职计算机教学也要跟着变。

本文就如何改善教学现状,从模式与方法的角度,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现状策略探讨计算机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修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深入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学生既不能很好地运用软件,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的计算机硬件问题。

如何改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已成中职的难题。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1、内容更新慢。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突出中职特色,与高职差不多,内容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

另外,教材的选择过于理论化,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过于简单的教材学生学不到东西,过难的教材学生又接受不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也是同一教材;教材和软件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常常出现教材与上机试验软件不配套的现象。

2、条件改善难。

一边是计算机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一边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设施如实验机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由于资金不足而不能及时配备,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无法进行深入的教学工作。

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而且最方便的手段,会不会使用、维修计算机,熟练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常规设计与制作,已经成为将来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风向标。

学校应该在硬件设施方面给以财力、物力的支持,迅速改变目前各校硬件设备水平参差不齐、网络教学落后的被动局面。

3、理实常脱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一门以理论为基础、实践操做性又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

目前,部分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计算机配置低,保养不到位,实训开出率有限,操作技能得不到强化。

另外,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已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要求,也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所以,教学方式需要做出调整。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论文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论文针对于当前“互联网+”模式的日益发展,在中职学生就业岗位中计算机基础操作的能力要求越来越严,目前,教育部已把计算机基础课列入必修课范畴,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与其他各专业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1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高校的不断扩招促使中职生源的专业素质逐年下降,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文化课水平极低的现状,教师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80%—95%的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只片面于玩游戏,对计算机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普遍缺乏扎实的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项高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学科,它的学习比我们想象的难,它的理论知识比较专业、抽象,具体操作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比较高的专业知识。

因此,计算机学习的难度就无形中加大了。

我们学生只有通过不断辛勤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1)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是以“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依托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尝试中实践,在实践的发散和聚合中,实现教学目标和岗位技能目标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有:明确技能目标、学生尝试技能、教师示范技能、学生练习技能、巩固学生技能、测评技能达标。

针对该教学模式,适合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再现法等。

2)教学要结合“互联网+”模式,突出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趣激法是传统教学中的典型思路。

结合“互联网+”模式,创新教育方法,将“互联网+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阶段教学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阶段教学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阶段教学探讨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媒体,为当代教育注入了生机,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多媒体计算机以其优越的性能得到教育界广大人士的注目与青睐,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由此发展得很快,各门学科的教学课件出台亮相,一时间对媒体教学成为教育界的新宠儿,大有要一举代替传统教学的趋势。

我校作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展硬件环境建设,创建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在全校每个班开设计算机课程,配备专职的计算机学科教师,在学校中掀起了“学电脑热”。

在实践中,我们对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由传统的教学向电教化、信息化、网络化转变,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把计算机当作学习对象这一阶段是最基础的部分,一般形式为计算机教学,即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普通的计算机,学习操作计算机的方法。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正逐步发生改变,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计算机,不会使用和操作计算机,将会成为信息时代的“文盲”。

因此开展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这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的前提部分。

计算机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即培养其现代人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之一。

在我校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计算机。

因此,首先要建立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掌握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输入输出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的学生,在关机时,总是将显示器的电源开关一按就完事了,其余的一概不管。

因为他们只注意电脑的显示器部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电脑跟电视机一样的,所以就用对付电视机的方法来使用电脑。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当前,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信息化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中职教育从招生到就业面临的巨大压力,结合教学实践,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岗位的需求,本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计算机知识及应用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和推广,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任务,教学重点应放在“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教材应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新探索和改革创新。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认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所需的信息能力的培养及其信息素养养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与职业岗位实际相脱离,理论课过多,学生眼高手低;实践课过多,学生往往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因此,要合理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建构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发掘潜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上机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需要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1摘要: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并和其他的专业技术共同的进行融合渗透,社会逐步走向了信息化,电子商务、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政务以及数字化校园等被广泛应用,国家也制定了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计算机成为思想政治、体育以及英语之后的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大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其起了启蒙、奠基的作用。

本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条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促进其各方面素质水平的提高[1]。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通常情况下都是在第一线进行具体的工作,而社会上的许多行业和计算机的联系也愈发紧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成为必备。

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让每个人逐步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和简单维护,还让其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和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分析出了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经过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过程,首先进行实践的是少数理工科专业,然而逐步在所有高校内的非计算机专业中都设立了有关课程,计算机教育发展[2]。

计算机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计算机的专业教育,一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这种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让全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获得了知识、素质以及能力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熟悉掌握了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计算机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以后工作中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5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5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5篇)第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中职技术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方面的教育教学应该更加符合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对此,本文针对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探讨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改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公共必修课,可以在中职各项专业教学中都有所渗透,所以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授过程中,要贴近专业课学生的特点,既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又能将所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更好的服务于专业。

但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生计算机素质的培养,改革创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方式方法迫在眉睫。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是培养中职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重要教学课程,也是未来中职生就业岗位的基础技能需求,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

但是在现实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不必参与笔试考试,所以很多中职学校学生对这门课程忽视,在课堂上出现上网、打游戏之类的娱乐活动更是屡见不鲜。

同时,计算机不属于专业课,大部分同学对系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对计算机课程中娱乐性较差的办公辅助以及工具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兴趣不大,能主动学习教材及相关资料并将所学技能用到平时的学习中的学生更少。

种种不良教学效果反映出大部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不理想,直接影响着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升,更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更好的培养出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中职生自身特点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具体分析如下:(一)教学理念陈旧我国很多中职学校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公共课,所以在教学上并不注重,忽视了计算机与其他专业课的衔接,面对新课改的大力推广背景下,专业性的课程都相继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但是却忽视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改革,教学设备不完善,计算机软件不更新,没有迎合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着《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质量。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探讨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以学生掌握初步计算机知识为目标,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全面掌握这门课程的全部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一般在刚进入职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中开设,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使得刚入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普遍较低。

一是由于普通高中招生过多,致使职业学校的入学门坎较低,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造成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相对较差。

二是长期以来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都安排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三个阶段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得不够合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与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交叉重叠,使得学生进入中职前水平参差不齐,造成计算机知识存量的个体差异性,对中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开展和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是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偏远的乡村学校,这些学校计算机教学设备配备不完善,使得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对计算机了解较少,上机操作和应用水平较低。

四是职业学校的不少学生以前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解决,久而久之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越来越低,也有个别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以上几点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既能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又能让基础薄弱学生听的懂学的好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重视对教材的再创新,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对教材进行处理(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做到因材施教计算机软技术发展很快,硬件不断升级、软件推陈出新,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更新不断加快。

所以学生开玩笑:“学校里学的没有用,社会上用的学校都没教”,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统编教材开发校本教材。

在编写时重视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上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打破传统教材的知识结构,按照模块化知识体系进行,同时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看的懂、学的会、做的好,做到够用、实用、能用。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论文_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2000字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论文_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2000字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论文_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2000字第一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论文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仍然较低,未能使学生深入掌握到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因此还积极应加强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制定出可行的教学方案,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情境教学方法属于当下教学方法中较为有效的一种,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积极应用该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但如何有效应用该教学方法,仍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对此开展相关探讨:1.创设实物演示情境教学方案在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使得学生很对计算机学习难以提起兴趣,这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因此,教师应不断扩展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活跃性,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创设实物演示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硬件组成”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打开计算机机箱,向学生展示其中的硬件实物,并向学生具体讲解内存条、显卡及主板等部件的知识;然后再进行计算机现场安装操作,以使学生能够一一了解计算机机箱内所有部件及其组成原理,从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2.创设讨论情境教学方案3.创设分工合作情境教学方案增强教学活动的多样性,通过各种各样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使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内容[3]。

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分工合作情境教学方案来开展教学,其能够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加入到堂教学活动中,让其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能够增强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5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5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的现状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该课程学习为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奠定基础,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

传统意义的课外活动侧重于对所学知识内容的预习梳理和复习巩固。

课前学生对照教材学习知识点,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预习的进度和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普遍采用誊抄重要知识点、完成练习等作业形式巩固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后还以教师书面批改或口头讲解为主,呈现出形式单一、思路狭窄、评价简单等特点,而忽略了知识的外延性、拓展性、综合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笔者对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15级各专业学生进行了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现状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

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较少进行该课程的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

学生反馈的课外学习活动:23%的学生基本能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预复习,61%的学生漫无目的,无从下手。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利用好时间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外学习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值得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

二、基于云班课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实践应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移动教学技术的变革。

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即时反馈互动教学APP,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

教师邀请学生加入自己创建的班课,通过手机端或PC端向学生推送课程信息(通知、调查问卷)和资源(微视频、音频、图片、导学案等),为学生课前预习搭建支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适合电脑初学者的基础课程。

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这门课程存在什么样的现状是本文探讨的关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word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teaching discussion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coursezhang yingchun,zhang peng(henan finance and economics school,zhengzhou450012,china) abstract: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is a basic course for computer beginners.teachers in teaching this course adopts what kind of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as well as the course of what i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key.keywords: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teaching content;word一、课程现状和问题(一)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的分析。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等。

有部分内容专业性很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感兴趣。

对有些较多使用的应用,如:office,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表现的比较轻松,但往往操作的不是很熟练。

(二)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在我校每个专业都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因学生的专业不同,在教学内容上的深度也是不同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个关键的学科,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好坏。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篇一《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进行学习的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可以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其它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高职教育,多媒体教学一、基本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既注重基础理论,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它是所有计算机课程的先行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相关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2003、Internet等软件的使用方法,达到考试大纲要求,并为后继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水平较高的学生感觉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缺乏学习积极性;水平较低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自信心骤减,开始自我放弃。

这对教师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即在保障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如何兼顾并提高以上两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

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考试情况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期末要参加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书。

教师在设置教学环节等方面,既要应试,保障考试的通过率,又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实用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四、教学情况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的特点,因此高职教育的模式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在确保基础知识扎实稳固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四川省南溪县南溪区职业高级中学校644100)【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进行操作。

由于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很难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演练,由此我想寻找一些适合当前教学境况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254.3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75-01一、教材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进行操作,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的设置要紧贴社会的要求,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职业中学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所以教学的设置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中职计算机中大部分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

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

在设计和制定项目的教学任务时,把知识点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

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2.1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

课件能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

计算机硬件组装这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种部件的分类、性能、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软件安装、相互联系和作用,并能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简单故障的维修方法。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在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成为人们职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和满足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意义重大。

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1、学生素质的先天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近几年,由于生源流失过大,普通高中的扩招等原因,迫使中职学校对于生源入学门坎的要求过低,导致大部分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被父母逼着来学校消磨时间、混日子混文凭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本人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基本每位同学都具备一台电脑,但他们平时很少用来学习,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真正了解的寥寥无几。

学习基础的薄弱,学习积极性的缺乏,势必对计算机的教学造成困难,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再者,学生对未来社会发展与计算机应用普及认识不足,思想准备不够,意识不到计算机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盲目、被动的学习中,没有自己的创新,缺乏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那么,如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也是值得中职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2、“模仿式”教学模式,制约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而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只能以演示法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去完成任务,课堂上只注重教,一味地灌输,学生听多练少,而忽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中职学生的记忆力很强,但抽象及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拘泥于具体的对象,不善于综合使用和自主性探究。

显而易见,单纯的“模仿式”教学,会直接削弱教学效果,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严重制约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能逐渐多元化,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博客等社交网络的兴起,使中职学生每天的生活行为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迫使中职教师决策越来越依靠数据分析。

大数据正以一种庞大的信息力量影响着中职教学的发展,从教育角度来看,教育管理、思维方式、学习行为、教学评估等方面,无不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因此有理由相信大数据将掀起新的教育革命。

1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BigData)从字面含义理解,即是大的数据集。

作为一个较为抽象且新兴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

从狭义上讲,大数据是指庞大的数据量,即人们不能在短时间内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数据集,也就是大数据的字面含义;从广义上来讲,大数据是应对庞大数据集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工具的集合。

归纳起来大数据有四个特征,分别是:1.1大量性(VolumeBig)大数据的数据量巨大,TB的数量级已经不能满足其数据的需要,而是延至PB以及ZB、YB级别。

1.2多样化(VariableType)数据的结构类型从单一的结构类型变为多样化类型,包括网页、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等半结构或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料。

1.3高速化(VelocityFast)数据产生的节奏与生活的快节奏如出一辙,因此需要高效、及时的数据监测、处理方法。

1.4价值高和密度低(ValueHighandLowDensity)连续不断的监控数据流,实现360度监测,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2用大数据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信息的获取方式直接影响技校生对知识的掌握。

如何能与时俱进,适应大数据时代,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并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机遇。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社会判断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范文一: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各个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今后的其它计算机课程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如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现在各大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

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使学生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那么,如何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呢?笔者做出以下分析和建议: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1.1 学生层次差异大,影响教学效果刚入校的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大,来自城市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已经非常熟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偏远地区学生对计算机一无所知,也存在部分学生学过一点但不熟。

把这些学生放在同一班级,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容易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丧失学习积极性;基础差的同学又感觉学习吃力,丧失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好虽然现在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以教师为中心,更多的只是注重教的过程,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听、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

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1.3 实验和教学不能配合紧密,教学效果难尽人意在实际教学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有着重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的倾向,理论和实践不能同步进行,结果造成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做好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论文随着时代发展,计算机早已成为一种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通用工具,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从根据学生专业安排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平台教学、以考促学三点来做好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和个人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将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人作为教育目标,而计算机正是中职学生要学会的重要知识。

因此,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结合学生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很多中职院校都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作公共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但相对于比较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任务来说,却不一定是由专业的'计算机学科的老师来教学。

虽然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确实不难,但从应用细节以及操作的熟练度来讲,由专业的计算机学科老师来任教,并结合学生专业,教学效果会更好。

在此基础上,计算机专业老师能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还能结合自己曾经学习计算机的盲点来为学生扫清学习障碍,根据学习难度更好地分配教学时长。

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关于Word、PPT和Excel的课时分配中,不同专业对Office各部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计算机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先和各专业老师取得联系,考察一下各专业在职业生涯中对Office各部分应用的能力要求,并针对其他老师的反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人文性、合理的教学重点和课时分配。

比如,农业牧渔类专业的学生,他们所学的主要是农业、中草药、家畜、宠物、淡水养殖等相关专业,在实际的职业生活中应用到计算机时,更多需要通过Word和PPT呈现比较形象化的材料以帮助他人了解相关知识,因此在对这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可以改变课时比重,减少对 Excel的教学课时安排,着重提高他们PPT的制作能力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摘要】作为培养各行各业的技术性人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从事计算机专业教育多年,深知计算机教育在教学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前出现的问题尤为严重,笔者对这门课程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基础的课程,是中职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入门课程,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该课程教学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有些学生和老师甚至对该课程出现轻视、忽视的态度。

要解决这些问题,对教师而言,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于是教学方法的调整、改革和创新摆在从事该课程教师的面前。

以下是个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

一、根据中职学生特点,适当调整教材教学重点和顺序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结构大致上为:计算机简介—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office—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病毒知识。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大部分已经接触过计算机,甚至有些学生对一些简单计算机操作还比较熟练。

根据这种现状,需要适当调整该教材教学的重点,类似计算机的简介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这些内容应该不再是教学重点,否则将很容易导致学生误以为这课程过于简
单,最后轻视甚至忽视这门课程。

应该将整本教材的重点应放在计算机的硬件、常用办公软件office以及计算机网络这几部分内容上,因为这些内容是目前大部分中职学生并未涉及或者涉及比较少的内容,由于对知识的陌生和内容难度稍大,学生不容易产生轻视或者忽视的心态。

同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材教学顺序,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比如,按照教材编排的正常教学顺序,刚开始应该从计算机的简介开始教学,但如果稍作调整先从介绍计算机硬件开始教学,学生对课程产生的兴趣远比按常规教学顺序浓厚,学习热情也更高涨,取得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展现计算机现代特征
有些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由于对课程的认识问题或者是条件限制,在机房上课节数安排和普通教室上课的节数安排比例为1:1,甚至更少,这已经不符合目前计算机教学要求。

在具备一定教学条件的学校,应该多在机房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在机房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和在普通教室教学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记得几年前我们由于条件限制,在普通课室介绍计算机硬件时候,无论怎样努力,但教学效果仍然相当差,甚至有部分学生听完课之后还不知道内存条、cpu是什么样子。

现在介绍计算机硬件时,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电子教案进行授课,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师生互动性强,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学生很快了解并
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知识。

在机房上课的好处还有就是教师演示讲解完之后,学生能立刻操作练习,便于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符合计算机科目教学规律。

所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好,同时充分体现计算机的现代特征,学生亦感受到计算机应用的无穷魅力。

三、合理安排教和练比例,力求教学效果迅速体现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安排教师演示讲解和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的时间的比例不够科学,造成教学不成功现象比比皆是。

有时候教师讲完后,学生不够时间练习巩固,有时候讲完后,剩下很多空余时间被浪费。

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内容,认真研究,合理调配教师演示讲解和学生操作练习的时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等理论性内容时,教师演示讲解时间可以多些,学生理解练习时间可以少些;但在实际操作类型的内容教学中,教师演示讲解时间和学生操作练习时间安排则相反。

比如打字排版、电子表格这些内容在教学时候,教师演示的时间安排应该稍微少点,学生操作练习时间安排多些。

同时,在学生操作练习时候教师必须要到学生机上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演示和讲解。

如果合理调配好演老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的时间比例,教学效果能在课堂上迅速体现出来,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心情都比较愉悦。

四、通过各种技能竞赛,提高学生操作竞技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
作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举行不同内容的计算机技能比赛,这是教学的又一重要手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以举行的比赛有打字排版比赛、计算机硬件知识竞赛、简单计算机组网比赛等。

事实证明,通过这些比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竞技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高,还可以让参赛学生享受到辛苦学习劳动后获到成果的喜悦。

21世纪是一个科技信息时代,是各行各业都渗透着计算机元素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对象改变、教学要求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需要不断的摸索、总结、改革和创新,才能找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才能使该课程教学有声有色,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技术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