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合集下载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盛鸣分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 n/Q N≥1式(3-1)式中q1、q2、…、q 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量(t),Q1、Q2、…Q n为与各种危险物相对应的临界量(t)。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所在区域重大危险源辨识、分布及监控情况表备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为一个单元。

计算∑qi/Qi =(600+600+20+0.5)/300+39.5/200+4/5000=4.27>1 根据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该地面站生产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2.1 分级方法(1)分级指标采用单元内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3-2)式中: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α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附表2.1和表2.2: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2.3:(4)分级标准(记录)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3.2.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陕西中汇煤化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对我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我公司的化工生产实际只有化产车间。

对化产车间生产和储存的粗苯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粗苯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辨识结果:粗苯装置区为重大危险源二、重大危险源分级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2)R 的计算方法⎪⎪⎭⎫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2111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 1,Q 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1)
q1,q2,… ,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 (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 吨(t);
三 物质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及结果
本项目原料及产品中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8)中规定的物质有液氨、甲醇、一氧化碳、甲烷、 氢气等,根据各生产、储存单元涉及的物质将本项目划分为如下危
R值
4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4)R 的计算
R≥100 100>R≥50 50>R≥10
R<10
R
1
q1 Q1
2
q2 Q2
n
qn Qn
=2.0×(3.626×2+0.06715×1+0.034×1+0.0125×1+0.0448×1+0.0749
×1.5+0.0006×1.5+0.00024×2+0.1048×2+0.0161×1+0.00081×1+0.00155 ×1)
10
1.048 0.1048
10
0.161 0.0161
胺基化
11
甲/乙吗啉 115.4/138 常温-2
胺基化
12

80
常温-110
10 0.01548 0.00155
工艺
14 甲醇制
氢气
S1=q1/Q1+ q2/Q2+……+ qn /QN=3.11825>1
3
R 作为分级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
R
1
q1 Q1
2
q2 Q2
n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一、重大危险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一)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的危险物质,以GB 18218所列临界值为基准,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

(二)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以外的危险物质(场所和设施)以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所列临界值进行辨识和分级(毒性物质除外,毒性物质分级按照《湖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项和第三项之规定实施)。

二、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治理的隐患。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以及标准,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重大事故隐患可分为四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在工业生产、化工、建筑等行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这些危险源是对员工身体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

因此,对这些危险源进行科学辨识和分级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指生产、使用、运输和储存等活动中可能引起事故的物质、设备、工艺、场所、环境等因素,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可能引起事故2.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和环境破坏3.可以被科学合理的辨识与分类如何辨识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通常采用“风险评估”的方式进行。

1.了解企业工艺流程和作业场所。

2.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评估危险源引起事故的风险等级。

4.列出可能的控制措施,进行方案制定和跟踪实施。

危险源的分级危险源的分级可以优先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建立不同级别的管理制度,常见的危险源分级体系有以下方法:等级划分法按危险源可能带来的损失的不同定义不同等级,通常分为三级:特别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

风险评估法把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结合起来进行评估,得出不同等级的危险源。

行业标准法按照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分类。

例如在石化行业,按照《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程》的规定进行分类。

未来危险源分级的趋势未来危险源分级的趋势是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分类。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分级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完善,对于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结论危险源的辨识和分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员工身体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采用科学合理的辨识和分类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应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2.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当划分出来的生产单元或储存单元内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临界量,就辨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依据新标准,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要按设计的最大量来确定。

2.2.1 生产厂房单元(1)单元划分起止点:液化石油气出站区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出料管道:Φ168/140/114/76mm ;设计压力:0.4MPa ,最大工作压力0.25MPa ;长度:350m 。

最大设计量:0.036t 。

(2)单元划分起止点:氧气入厂管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在用氧气管输:Φ168/114 mm ;设计压力:0.8MPa ,最大工作压力0.4MPa ;设计温度:60℃,最大工作温度:常温;长度:237m ;最大设计量:0.036t 。

(3)单元划分起止点:氧气出氧气站/氮气站至用气点。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储罐出料管道:Φ168/140/114/76 mm ;设计压力:0.8MPa ,最大工作压力0.4MPa ;长度:395m ;最大设计量:0.033t 。

2.2.2 液化石油气罐区单元单元划分起止点:卸车点至用气设备。

危险化学品存在情况:(1)地下;卧式储罐:2×60m 3;液态;充装系数0.85;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0.85MPa ;设计温度:50℃,最大工作温度:常温。

(2) (地下储罐)进料管道:Φ80mm ;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0.85MPa ;长度:55m 。

(3) (地下储罐)出料管道:Φ80mm ;设计压力:1.77MPa ,最大工作压力1.5MPa ;长度:10m 。

0 引言近年来,相继发生了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响水3·21爆炸等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恶性重特大工业事故,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分级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物 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设备设施危险性和 人员操作危险性等因素,对重大危险源进行 科学分级。
评估结果呈现与解读
评估结果呈现
将评估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包括 重大危险源的位置、性质、等级等信息。
评估结果解读
对评估结果进行解读,分析重大危险源的特 点和规律,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同时,将评估结果与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比 对,为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油库的油品类型、储存方式、 消防设施等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火 灾事故的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加强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评估结 果的可靠性。
加强危险源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 的安全隐患。
完善危险源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和水平。
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
关键环节
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关键环节,如重大危险源、高风 险作业等。
注意事项
在辨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同时,要结合实际 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保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03
评估分级体系建立
Hale Waihona Puke 评估指标设定物质危险性
根据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评估其引发事故的 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
法规与标准要求
法规要求
我国政府对重大危险源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对重大危险源 进行辨识、评估、监控和管理。
标准要求
国家和行业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管理标准,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 。
0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天津海钢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有液氨储存区一个单元。

对本公司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液氨、乙炔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1、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我厂的危险源为单一品种液氨,存量14.2吨大于临界量10吨即q>Q,所以我厂的液氨站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1)分级原则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式: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β见表22 1.51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毒性气体名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环氧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β2222334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β551010202020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通过计算: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与临界量之比为0.7336,小于1。

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通过计算: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与临界量之比为68.92,大于1。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记录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来确定的。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3-1)式进行计算,若满足式(3-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 n/Q N≥1 式(3-1)式中q1、q2、…、q 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量(t),Q1、Q2、…Q n为与各种危险物相对应的临界量(t)。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确认储罐区储存的甲醇列入标准中表1的易燃物质甲醇,属重大危险源物质。

(1)生产装置区生产装置区布置1个60m3的甲醇溶液中间储罐,按充装系数80%,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中间储罐贮存量为37.92t。

高位槽及装置管道内甲醇液体的最大储量约为5t,甲醇过滤器、气化器内甲醇以气态存在,相对高位槽储量可忽略不计。

故生产装置甲醇总贮存量为42.92t。

(2)储罐区储罐区共设有4个400m3甲醇储罐,充装系数按0.8,甲醇密度按0.79kg/m3计。

甲醇的最大可能储量为:4×400×0.79×0.8=1011.2t辨识结果见表1.1.表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单元危险物质临界量Q(t)最大可能存量q(t) 结果是否重大危险源生产场所甲醇500 37.92 q/Q<1 否储罐区甲醇500 1011.2 q/Q>1 是备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为一个单元。

按(3-1)式计算得:∑qi/Qi =2.09>1因此,福州市闽侯县宏业化工有限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一、重大危险分级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一)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的危险物质,以GB 18218所列临界值为基准,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

(二)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范围以外的危险物质(场所和设施)以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所列临界值进行辨识和分级(毒性物质除外,毒性物质分级按照《湖北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项和第三项之规定实施)。

二、重大事故隐患分级标准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治理的隐患。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以及标准,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重大事故隐患可分为四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指导意见一、目的为规范重大危险源辨识、估分级工作,通过现场辨识、评估,确定其危险等级,为实施相应的安全监督措施提供依据,现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定义1、重大危险源是之长期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却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2、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工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申的保存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4、存区专门存危险物质的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进行辨识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评估重大危险源时均按单元进行。

1、贮存区2、生产场所(包括工艺装置或设施)。

因此,以下所称的重大危险源均指重大危险源单元,所有的评估均针对单元进行。

四、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划分规定按照可能大声的最严重事故后果,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大于或等于30人或者重伤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以上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大于或等于10-29人或者重伤30-49人,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元以上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9人或重伤10~2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的)。

4、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死亡1~2人或重伤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其中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GB67210-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进行计算,事故可能造成的死亡或重伤人数按死亡半径范围内正常人员数百分之五十计算。

五、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分级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采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公共设施等地理馆息及生产经营单位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生产和贮存设施、设备、装置、场所的现场信息并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以重大危险源单元为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进行模拟,以死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为主要指标,按照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分级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原辅料: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中间产物:1、牛磺酸事业部: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副产品: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其中储罐装填系数均取0.85,乙醇比重0.79、乙烯比重0.61、液化气比重0.58、环氧乙烷0.87.因此,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储量为:乙醇储罐:2370×2×0.85×0.79=3180吨;乙烯储罐:3000×0.85×0.61=1555吨;液化气储罐:200×0.85×0.58=98吨;环氧乙烷储罐:200×2×0.85×0.87=295吨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大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单元危险化学品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为:乙醇、液化气、乙烯及环氧乙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化工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 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的生产实际化分为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

对本公司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的氯、氢气、氯化氢、乙炔、氯乙烯等危险物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1、烧碱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 q2/Q2 + ... + qn/Qn ≥1 (1)
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计算结果:151.15/5+0.3/5+0.5/20=30.315≥1
辨识结果:烧碱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2、PVC装置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计算结果:396.3/50+1.54/20+2.95/1+1000/100=12.95≥1
辨识结果:PVC装置区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最终辨识结果**化工烧碱装置区和PVC装置区两个单元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分级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
系数。

(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
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4)、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3:表3 校正系数α取值表
(5)、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2、重大危险源分级
1、碱烧装置区重大危险源分级
计算结果:R=120.92+0.09+0.075=121.085>100…一级
烧碱装置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为一级
2、PVC装置区重大危险源分级
计算结果:R=11.928+0.231+4.425+10=42.609 50>42.609≥10…………………………………三级PVC装置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为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