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认知理论(下)

合集下载

空间隐喻认知视阈下《一个小时的故事》的主题解读

空间隐喻认知视阈下《一个小时的故事》的主题解读

空间隐喻认知视阈下《一个小时的故事》的主题解读作者:周密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1期摘要:认知语言学将隐语视为人类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而空间隐喻在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的,空间隐喻亦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

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空间隐喻理论为基础,从隐喻认知模式来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出现的不同场景,解读作者的意图和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一个小时的故事》 ; 空间隐喻 ;认知 ;主题引言《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短篇小说。

故事精炼地讲述了在短短一个钟头里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对一偶发事件的情感反应和心路历程。

患有心脏病的马拉德夫人在听到丈夫丧生于一场车祸后,先是痛彻心扉,在失声痛哭后独自回到自己的卧室里,关上门后她很快就从痛苦中缓过神来,透过卧室的窗户看到了雨后的蓝天,闻到了清新的气息,听到了悦耳的声音,她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过的自由和解脱。

正当她走出房间,走下楼梯准备去拥抱新生时,恰巧逃过一劫的马拉德先生出现在门口,主人公心脏病发,竟猝死在地。

整篇小说语言简洁精炼,巧妙的空间结构设计内涵意味深长。

故事中出现的客厅、卧室、楼梯、门和窗都生动细腻地再现了主人公一系列的感情变化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在空间隐喻认知视阈下来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发生的不同场景,以揭示故事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小说的深刻主题,以期为读者更好地领略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提供新的视角。

一、空间隐喻认知模式隐喻认知模式就是将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上,而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所以可以联系起来的原因是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似的认知结构和模式,也就是Lakoff和Johnson在其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的意象图式,而后Johnson在1987年出版的《The Body in the Mind》一书中探讨了意象图式的体验基础以及意象图式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
众所周知,在某种意义上语言学的发展可分为 三个阶段:规范,描写,解释。因此,当今世界 许多语言学文献都涉及到解释语言学。实际上, 隐喻研究也经历了描写和解释两个阶段。
过去我们对隐喻进行描写,就是在认定它就是隐 喻的基础上进行的。至于它为什么是隐喻,隐喻 的成因是什么,换句话说,隐喻的意义从何而来, 则很少论及,但现在国外许多学者却在集中研究 这个问题。
3、相互作用说(Interaction View):这种理论主 要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 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认为隐喻是把隐喻次项的 联想含义应用于隐喻的主项。从这个观点看,可以 认为隐喻创造相似性;相互作用不仅涉及到始源 和目标的名称,而且也涉及到它们的指称对象。创 造相似性的隐喻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变了 人们所熟悉的观察目标(所指对象)的角度,从而 创造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所以创造相似性是一 个认知问题。
总体来说:
以上的理论主要是从语言结构方面讨论隐喻的成因, 其它学科的专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主 要代表有Cohen,Gluckberg和Keysar。他们都是从 语义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研究,把隐喻看作是各种各 样系统破坏语义规则的结果,即语义异常、语义破格。 另外,以Sreale 为代表的语用学家认为只从语义角度 出发而不考虑使用隐喻的语境,那就无法理解隐喻, 甚至无从确定某表达式是不是隐喻,所以他们提出语 用学的解释理论。Searle 在“隐喻”一文中提出八项 解释隐喻的原则,该文因此成为语用解释理论的重要 文献。
例如:争论是战争
隐喻 产生
他向我争论中的每个弱点发起进攻。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又叫空间隐喻,是通过空间方位概念如上下、内外、 前后、深浅、远近、中心、边缘等来理解非空间方位概念所构成 的隐喻。是以不断发生的经验为特点,以连接隐喻两部分的经验 为基础,连接动词“is”为隐喻句的一部分应被视为同时发生不同 经验的连接。例如:“多是向上”。这句隐喻基于同时发生的两 种不同的经验,物质数量的增加和物质水平的增长.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理论[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理论[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摘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隐喻是想象力和修辞的一种手段方法,是一种华丽的语言。

此外,隐喻通常被视为一种单独的、关于词汇而不是思维或者行为的语言特征。

出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他们也可以很好的处理一切事物。

相反,我们发现,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不仅仅在语言方面,它也渗透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思考和采取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隐喻性。

关键词:语言学隐喻理论认知语言学提出,隐喻是一种正常的语言使用方式。

隐喻的使用不局限于文学、修辞和艺术中。

事实上,我们的日常交流都离不开隐喻。

据估计,70%的英语词汇意义都是隐喻性的。

例如,waste time,head of state, face of a watch, foot of a mountain, warm color, holes in our argument等等。

我们对于这些用法习以为常,甚至有时不会意识到它们是隐喻性的。

然而,他们不仅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对于隐喻的功能有两种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通语言的装饰,是使语言变得丰富的一种修辞手段,这种观点强调了隐喻的美学功能;另一种观点就是将隐喻看做一种认知方式。

lakoff和johson(1980)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修饰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概念体系,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之一。

它植根于语言、思维、文化和概念体系中,是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的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

隐喻是无处不在的。

因此,所有的语言也都具有隐喻性。

根据这种观点,我们的语言学知识是普通认知的一部分,而语言学分类就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隐喻就是我们对于世界的分类以及我们思维过程的基本要素。

从日常对话到文学作品和科学理论的语篇当中,我们以相似而又创新的方式来使用隐喻谈论这个世界。

隐喻认知理论下的流行语研究

隐喻认知理论下的流行语研究

的 “ 某 人” 。于是便有经典Hale Waihona Puke 台词 : “ 躺着都中枪 !”。躺
由于 隐喻 的存 在,使得一句话或 者一个词语 因认 知个 着够低 了吧,居然都能被子弹 打中,表达 了当事人~种无
体 的经 验 和 认 知 能 力 的不 同而 具 有 成 千 上 万 的意 义 。 流行 可奈何 的 自嘲心理 。这种意思基本 上类 似于伤及无辜 。在 语 之 所 以 流 行 ,之 所 以被 那 么 多 的 人 热 捧 ,或 许 是 因 为 隐 这 里 仅 就 字 面 意 思 理 解 是 躺 着 还被 枪 打 中 ,在 作 为 流 行 语 喻 的认 知 方 式使 得 它 们 获得 了富有 吸 引 力 的意 义 。 的 使 用 过 程 中 , 已经 不 再 是 它 的 本 义 ,而 是 它 的基 础 隐 喻
编辑 部发 布 了 “ 2 0 1 2 年 十大 流行 语 ”,按顺 序排 列分别 体 ” ,它 以2 5 0 多万 的 讨 论 量 ,雄 踞 微 博 话 题 榜 首 。 当 人们
是: “ 正 能量 ” “ 元 芳 ,你 怎 么看 ? ” “ 舌尖上 ” “ 躺 着 在 听 到这 一话 语 的 时 候 ,第 一 反应 就 是 : “ 嗯 ,某 件 事 有 也 中枪 ” “ 高富帅 ” “ 中国式” “ 压力 山大 ” “ 赞” “ 最 什 么蹊 跷? ”至于是什么样蹊跷 ,就看听话人 的 自身体验
美” “ 接地气”。 了 , 基 于 不 同 的体 验 会 有 不 同 的 理 解 。有 人 说 , 这 是 一 场 隐喻 的研 究 由来 已久 ,传统 的隐喻 理论 仅仅 把 隐喻 自娱 自乐 的 网络 狂 欢 , 也有 人 说 ,它 体 现 了广 大 网 民 表 达 看 作是语言的一种修 辞手法,仅仅属于语言表达 的范畴 。

认知视域下莫言作品《蛙》的隐喻研究

认知视域下莫言作品《蛙》的隐喻研究

认知视域下莫言作品《蛙》的隐喻研究作者:毛晶晶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9期摘要:随着认知语言学逐步发展成熟,隐喻理论成为其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蛙》是一部高度隐喻的作品。

本文试图在认知隐喻视域下,从认知隐喻的本质、结构、分类等方面对《蛙》的文本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

本文是抛砖引玉之作,以期今后可以更多更好地利用认知隐喻理论剖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蛙》一、认知隐喻与文学以Aristotle为代表的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辞格,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隐喻与明喻、借喻统称为“三级譬喻”。

20世纪下半叶,认知语言学逐步发展成熟,其中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学两大研究领域相对完备,而在认知语义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即为概念隐喻理论。

该理论在Lakoff与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得以具体阐述。

隐喻是我们概念化世界的一种有力的认知工具。

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它们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

Lakoff认为,隐喻的映射有所不同,有些是普遍性的,有些是范围较广的,有些则是带有文化特色的。

而这种文化的概念,会因为作者自身的经历而受到影响,形成其相应的观念,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作者在文本中的表达。

所以,如果能借鉴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探究文学隐喻的特征,无论是对于理解具体的文学文本,还是对语言学学科的开拓,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蛙》与认知隐喻莫言的作品《蛙》被认为是其获得诺奖的主要依据之一。

《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它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以及东北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60年间发生的一系列传奇故事。

认知隐喻视角下的“风马牛不相及”

认知隐喻视角下的“风马牛不相及”

认知隐喻视角下的“风马牛不相及”[摘要] 本文运用G. Lakoff、M. Johnson以及M. Turner等人的认知隐喻理论,分析中西文化语境下人们对“风马牛不相及”的理解差异,并指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基本原因在于运用的事件结构隐喻框架不同。

[关键词] 风马牛不相及;英译;认知隐喻;事件结构一、“风马牛不相及”训释及其英译“风马牛不相及”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典出《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现在这个成语已经收录到《现代汉语词典》、《新华成语词典》等大中型规范性辞书中。

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历代学者,如贾逵、服虔、贾逵、孔颖达等,都对这句话,尤其是其中的“风”字有着不同理解。

李玉平(2000)在前人考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以下七种说法:(1)“风”通“放”,义为走失说;(2)“牝牡相诱而相逐谓之风”说;(3)马牛不同类而不至相诱说;(4)两国之马牛因相隔太远而无法相诱至接触说;(5)牛走顺风,马走逆风,两不相及说;(6)风的急速,马牛所不及说;(7)“风”通“放”,义“放牧”,“及”义相诱说。

目前学术界大体上趋向于取第1种以及第2种说法,如《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2012:389)将其解释为“(风:雌雄相引诱)比喻两者全不相干”。

作为对中国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的记录,《左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与《榖梁传》、《公羊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属儒家“十三经”之一。

由于《左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早在17世纪就有欧洲人将其翻译成拉丁语(Nicolas Trigaut 1610)。

之后比较有影响的英译本则应属James Legge(理雅各)的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n(以下简称理本)、Burton Watson 的The Tso Chuan(以下简称华本)以及湖南出版社出版,胡志挥英译,陈克炯今译的《汉英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左传》(以下简称胡本)这三本。

隐喻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精读词汇教学

隐喻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精读词汇教学
[ 关键词 ] 认 知语言学 ; 读; 精 隐喻 ; 汇教 学 词
[ 中图分 类号 ] H 1 3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 9—12 ( 0 1 0 0 0 o 12 2 1 )4— 16一 2 认知语言学给研究语言教学提供 了新视角 , 使人们加 深 了对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 的认知过程和规律的 了解 , 对 教师探寻新 的词汇教学方法 , 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 的意
源 自概 念隐喻所体现 的隐喻思 维过 程。因此 , 我们可 以说 隐喻思维直接影 响着词语 的理解 和使用及其相互作用 , 每 个事物都 可以通过 隐喻来表 达 , 每一个词语都可能拥有 隐喻意义。没有 隐喻 , 没有条 理化 的理性 思维 ; 有隐 就 没

喻, 疲乏 的初始语言符号就不 能表 达丰 富的思想 , 所以 , 我 们赖以进行 的思 考和行 动的 日常概念系统 , 在实质上是 隐
汇、 形态学 、 句法形成 了一个连续体 , 他们之间没有本质 的 区别 , 都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 。从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 的 角度来说 , 词汇是学习第 二语言 的基础 , 少的词 汇量会 过 影响第二语言的听 、 、 、 说 读 写等 各方 面的能 力 , 习者 自 学
己认为词汇错误 是所 有错误 中最 严重 的。大量 的错误语 料也表明词汇错误在二语学 习者中最为普遍 , 与语法错误 相 比, 词汇错误的后果更严重 , 会导致误解 , 妨碍交流。
师必须科学地 引导学生学 习词 汇 , 前提是精读教师必须 但 具有其 理论基础 ,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 词汇 的 性质和特征 , 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


认 知语 言学对 词汇 教学 的影 响

英语隐喻认知论

英语隐喻认知论

英语隐喻认知论摘要: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意义和认知的本质作一论述,并且分析了隐喻认知的构建离不开社会文化,因此隐喻研究与文化研究不可分离。

关键词:隐喻;认知;意义;本质;文化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以欧美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为首的学术界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传统上被视为一种修辞格的“隐喻”。

1980 年,在Lakoff和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他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隐喻概念,即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人们用一种事物认识、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

如今隐喻研究已超越语言本身的范围,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本质。

一、隐喻认知的研究意义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处理的认知过程,以及语言和思维的操作过程。

隐喻的语言学研究涉及概念系统、语言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体现关系。

因此,在宏观平面上,隐喻研究的认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隐喻涉及述谓结构及其句法体现。

研究述谓结构的有早期的格语法(Fillmore 1968,Gruber 1965)、形式主义的论元结构、题元结构(Grimshaw 1990),有框架语义(Fillmore1982),也有功能主义的表义过程(Halliday 1994)、义位结构(Lamb 1999),还有功能和形式之间的认知语义结构(Jackendoff 1990)。

这些理论对语义结构的研究或多或少是接受动词中心论的,他们都注意动词语义和作谓元的语义之间的功能关系,甚至有些理论模式还将功能关系延伸到概念关系。

但是,这些研究模式很少涉及隐喻,而语言和思维过程中却饱含隐喻。

因此,隐喻的研究为认知系统和认知操作的构拟提出了新的课题,开辟了新的领域。

二、隐喻的认知本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隐喻的基本作用就是把一个事物(始源域Source Domain)的某些特征将推理类型映射(Mapping)到另一事物(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认知过程。

论认知隐喻观及其翻译

论认知隐喻观及其翻译

论认知隐喻观及其翻译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采用认知隐喻相关研究材料,借助定义和分类法,从认知角度就认知隐喻的理解和翻译策略展开讨论,旨在探索认知语境对隐喻及其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境;翻译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一、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概念。

他们认为:“认知语境是人民互明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

它包括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

”[2]学者彭建武在其《认知语言学研究》一书中补充说:“这种语境,亦可称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是语言交际双方共享的前提,它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交环境,还包括双方的各种期待、设想、信念、记忆等。

”[5]所以说,认知语境始终是在不断的变化更替着。

在话语交际的过程中,随着交际对象、内容、时空、场景等信息的变更,人们会选择某种的认知语境。

也就是说,在特定的话语交际环境中,特定的相关的信息或知识才在交际者的大脑中被激活并提取出来,用以理解当前的话语。

而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者在听到说者的话之后,在自己的认知语境中选择出与说者的交际意图相关联的信息或假设,从而推导出说者真正的信息意图。

也就是说隐喻的理解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认知语境的选定过程。

[3]二、认知隐喻观正因为有了认知语境的变化和选择,对隐喻的认识也不再停留在表层概念,而深入到认知体系。

在认知学界,从认知角度对隐喻的理解和定义被称为隐喻的认知观。

很多当代认知学家对此持有大相径庭的观点,其中,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对隐喻认知观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其基本观点为: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我们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有两个基本认识:(1)隐喻是语言中的非正常现象;(2)作为一种纯语言现象,隐喻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说话人想要表达什么,他总可以找到不用隐喻、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如果他选择使用隐喻,那仅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修辞或交际效果。

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并不是没有反对者,除了以I.A.Richards和Max Black为代表的持互动观(interactionist)的学者很早就摒弃了上述两个基本认识、开始强调隐喻的认知价值以外,尼采、雪莱(见Cooper1986),Werner, Cassirer(见Dirven 1985)和Reddy等也分别从哲学、文学批评、心理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将隐喻视为一种认知现象来进行研究。

但是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的著作却是1980年出版的Lakoff &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这本书开辟了一条新的从认知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二十多年以来,沿着这条途径摸索前行的学者们取得了不少成果(Johnson 1987,1991, Kovecses 1986, 1990, Lakoff 1987,1990,1993,1994, Lakoff & Turner 1989, Turner 1991,19931 Yu 1995, 1996,等)。

他们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诗歌隐喻与日常语言中的隐喻没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只是利用和丰富了每一个语言使用者都能创造和领会的普通隐喻。

(2)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是修辞格,不是简单的语言的产物;它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

(3)隐喻是有系统的:一个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会生发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而不同的隐喻概念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我们的言语和思维。

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英语多义词的解释

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英语多义词的解释

第41卷第3期2021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Vol.41No.3Mar.2021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21.03.014王昆芳•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英语多义词的解释[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41(3):95-100.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英语多义词的解释王昆芳(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作为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一词多义是英语词汇习得的重要模块,而一词多义并不是任意产生的,很多情况下它有规律可循。

隐喻的本质是人们通过认知和推理,把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系统、对应地投射,它是词义扩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探究概念隐喻在一些英语多义词中的理据意义重大。

文章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概述了概念隐喻的分类和英语词义延伸的隐喻认知理据,通过相关实例探讨概念隐喻理论的三种类型对一些多义词义项的解释。

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在部分多义词的解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这些多义词的认知方式和记忆提供了有效的语义关联。

关键词:概念隐喻;多义词;解释中图分类号:H31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3X(2021)03-0095-06收稿日期:2020-09-14基金项目: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关联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135240)。

作者简介:王昆芳(1971—),女,浙江绍兴人,硕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E-mail:****************一、弓I言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在和现实世界互动时,产生了感觉、意象和意象图式,进而形成了概念和范畴,最终形成语言。

这个认知过程体现了人类语言的体验观,世界上的事物对应了名词,感觉对应了动词,而一词多义的出现是为了更生动地表达人们的情感,更积极地与现实世界进行互动。

隐喻认知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隐喻认知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Vol.28No.3M a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3期(下)2012年3月1引言词汇在语言系统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它是构成语言的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词汇知识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M urcia&Rosensweig 曾指出:“掌握了最低量的结构,同时也拥有大量的词汇比掌握了几乎所有全部结构但只有少量词汇的人在阅读理解和最基本的语言交际中更为有利.”[1]因此,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效果.然而,词汇的掌握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却是倍感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师生过多的把注意力倾注于篇章和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上,而在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相对有所疏忽.另一方面,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产生的后果是尽管学生词汇记忆短期效果尚可,但是长期效果欠佳,单词易学易忘,部分学生尽管词汇记忆达到了量的要求,却无法保障质的提高,单词意思和用法掌握片面,在实际阅读和写作时往往束手无策.如何改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使学生准确、高效地掌握英语词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阐述隐喻认知理论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2隐喻认知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Lakoff 和Johnson 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指出了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这是对传统“隐喻修辞观”的一种挑战,Lakoff 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来解释隐喻现象,他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解释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它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比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来揭示认知过程中的逻辑推理.源域和目标域以相似性为基础,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借助已知事物的概念来认知未知的、难以定义的事物,隐喻便产生了.如在An argument is a war.这一句子中,war 为“源域”,argument 为“目标域”,基于二者在进程和攻防策略等过程中的相似性,人们借助对战争这一熟知的事物来认识相对抽象的概念———辩论.因此,隐喻认知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并形成概念的一种感知,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Derrida (1982)所言:隐喻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象征,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和表达活动;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隐喻[2].它贯穿于整个语言系统之中.3隐喻与词汇隐喻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且新奇的隐喻都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因此隐喻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之一与隐喻有着密切的关系.隐喻的认知性、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改变词汇学习的困境,它让学生更多的关注所学词汇的内涵意义和隐喻意义,重视对词语认知理论的观察,不仅能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词汇的深层意思,而且能隐喻认知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张伟香(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衡阳421008)摘要: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将隐喻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探讨价值.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阐述隐喻认知理论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以帮助指导学生高效准确的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关键词:隐喻认知;英语词汇教学;启示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239-02基金项目:本文系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A13)研究成果239--帮助他们掌握词义扩展.Sweetser曾指出隐喻是“一种被忽视的联系一词多义的重要资源”[3].我国学者赵艳芳也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借助隐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4].另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隐喻认知对词汇学习的积极影响,例如Boers通过实验证明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介词学习方面的有效性[5].Chateris-Black也指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在学习经济学词汇上的重要性[6].不难看出,广大研究者们已经意识到隐喻认知对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它在英语词汇教学尤其是在分析多义词、习语、词语以及词汇学习效率关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4隐喻认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人类通过隐喻认识世界,语言通过隐喻构建人的认知.因此,隐喻对语言习得具有独到的影响力,对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也有相当的方法论意义.4.1研究隐喻认知本质,更新教学方法传统的词汇教学过分强调词汇的概念意义.词汇意义的解释是建立在字典定义的基础上的,不足于表达词汇在不同背景中复杂和灵活的多项词义,不利于联想相关的其他词汇,以及词汇的其他方面,如搭配、常用前后缀、近义词等.词汇的宽度和深度之间存在着失衡.宽度是指词汇量.词汇的深度包括知道一个词的多重词义、使用限制、派生形式、语义涵义、该词与其他词汇的搭配和语义联系,等等.学生过多的依赖死记硬背的学习策略,这样就割裂了形式和意义的过程,降低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在传统的词汇教学过程中,隐喻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隐喻认知功能的研究,为词汇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研究词汇习得的认知理论和本质,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不同的技能.外语教师不仅应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更应加强学习语言学理论,尤其是加强对词汇习得的隐喻认知本质的认识,探索出适合外语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2分析隐喻机制,培养隐喻能力国内许多学者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培养学习者隐喻能力的重要性.严世清指出,要解决学习者外语隐喻能力差的难题需以皮亚杰的同化(assimila-tion)和调节(accommodation)两种认知机制为依据.同化指认知主体透过预先存在的概念或图式看到所有的情景或环境的过程,调节则指认知主体在外部环境差异的影响下改变或重组原有的图式的过程.[7]Lazar等指出培养学生对隐喻模式的了解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把词汇按一定的隐喻模式归类,有助于提高扩大词汇量的技能.[8]Laufer认为掌握词汇的隐喻扩展意义是学习新词汇的一项重要内容[9].因此,教学实际中,教师要结合隐喻认知理论,时刻重视学生隐喻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明白词汇是如何按照隐喻的组织方式反映概念和概念编码过程的,最终能像本族语者一样拥有隐喻式的思维.5结语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隐喻的认知理论引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必将会产生更为符合认知规律,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隐喻理论,使学生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隐喻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词汇与词义的关系,以达到灵活运用和掌握词汇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参考文献:〔1〕J Cele—Murcia M,Rosensweig F.Teaching Vo-cabulary in the ESL Classroom.Newburg House,1979.〔2〕Derrida,J,Margins of Philosoph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982.〔3〕SWEET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e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000,(4):553-571.〔6〕Charteris-Black,J.Metaphor and vocabulary teaching in ESP economics[J].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2000,(19):149-165.〔7〕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2):60-64.〔8〕陆全,贾启鸿.利用隐喻概念提高对词汇的理解[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2(9):106-108.〔9〕Laufer B.What’s in a word that makes it hard or easy:Some intra-lex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arning of words[M].Cambridge:CUP,1997:141.240 --。

认知隐喻视角下对《好了歌》英译文的研究

认知隐喻视角下对《好了歌》英译文的研究

认知隐喻视角下对《好了歌》英译文的研究【关键字】认知;隐喻;《好了歌》;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1 前言1.1理论依据和意义本文的理论依据是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

该理论认为,语言和隐喻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概念隐喻是语言隐喻性的表现,语言中的常规表达本质上就是以前的概念隐喻。

隐喻经过历史地使用后演变为如今的常规表达。

隐喻是思维中的深层结构,涵盖个人、民族、文化、环境、价值观等许多方面。

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和使用隐喻的能力。

这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如人生经历和想象力有关。

语言使用者不同的记忆力、文化水平、年龄、生活环境、阅历等因素都影响其对同一隐喻的认识。

认知概念隐喻和诗歌常通过意象建构一个中心概念,即文学中诗歌主题,或拉考夫(lakoff)所言的概念隐喻。

诗歌主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隐喻表述。

这种认识启发我们,可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比分析原诗和译诗的概念隐喻后作翻译批评。

本文旨在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比分析《好了歌》原文和9个版本英译文中的概念隐喻。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会使人们认识到,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

在当前人类面临生存挑战和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语境中,虽然隐喻自身并不能解决人类面对的问题,但语言的历史积淀却具有启发和反思价值。

通过研究《红楼梦》中《好了歌》英译中的隐喻,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诗歌翻译和隐喻翻译是一个关乎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科学发展,文化强国等”中国梦”实现的积极工程。

1.2 研究背景和目的《好了歌》是《红楼梦》中一首有重要意义的诗,该诗指出了小说的中心思想。

反复出现的两个神秘人物(一僧一道,即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增添了超自然的元素;他们是来自世外的报信者。

他们代表作品的基本主题的循环主旨,即不可否认的道家思想。

跛足道人,以最谦卑的自命不凡的言语,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基本矛盾性和荒谬性,同时以道教的名义蔑视嘲笑儒家的人生哲学。

儒家学派的人生观,包括对功名富贵的追求,对爱情事件的感触和对家族的依靠,被诗中叫”神仙”的道家学派的代表彻底否定。

隐喻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

隐喻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

隐喻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作者:郭丽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44期摘要: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一理论首先由Holec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此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

掌握英语学习中最基础的词汇是掌握语言的先决条件,词汇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本文主要根据隐喻认知理论分析英语词汇的自主学习策略,旨在将隐喻认知理论引入词汇学习,并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词汇自主学习和英语综合能力,这对其终身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词汇;隐喻认知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212-03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主要涉及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进度的确立和确定,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估、检查、监控和测试(Little wood,2002)。

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学习者在总体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判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在当今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自主学习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交流和语言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语言活动的基础,英语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承担者,掌握大量的词汇才有利于交流。

但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一直是一项薄弱环节。

如何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词汇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隐喻理论指导词汇学习的合理性“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模式对信息积极加工,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从而达到自然运用语言的过程。

”隐喻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如语言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隐喻。

通过隐喻,人们可以了解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了解语言词汇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了解语言中不同形式的隐喻间的关系。

隐喻认知理论(下)课件

隐喻认知理论(下)课件

隐喻的认知过程
要点一
总结词
隐喻的认知过程包括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以及理解隐 喻意义的过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隐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从源域到目标域 的映射以及理解隐喻意义的过程。源域是指用于比喻的事 物或概念,目标域则是被比喻的事物或概念。在理解隐喻 时,人们会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比较两者 的相似性来理解隐喻的意义。此外,人们还需要考虑语境 、文化背景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理解隐喻的意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隐喻认知理论(下)课件
目录
• 隐喻认知理论概述 • 隐喻的构成要素 • 隐喻的理解与运用 • 隐喻认知理论的应用 • 隐喻认知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隐喻认知理论概述
隐喻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隐喻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传达意 义的修辞手法,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
详细描述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 事物相比较,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根据不同的标准 ,隐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明喻、暗喻、借喻等。明 喻是直接将一个事物比喻为另一个事物,如“他像一只 狮子一样勇猛”;暗喻则是暗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如“他是一头狮子”;借喻则是通过借用另一个事物 的特征来描述一个事物,如“铁拳”用来形容强硬的态 度。
隐喻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总结词
隐喻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下,隐喻的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隐喻与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语 言和文化背景下,隐喻的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存在差 异。在一种文化中常用的隐喻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无 法理解或使用。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了解不 同文化背景下隐喻的意义和使用方式,以避免误解和 冲突。此外,语言中的隐喻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价值 观,通过研究隐喻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特 点。

认知隐喻学-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ETAPHOR AND COGNITION绪论第一章语言·隐喻·认知张力理论(The Tension Theory)由于隐喻乍看起来往往是不合语法的,不真实的,或不熟悉的,读者或听者碰到隐喻便会产生不自然的反应,既张力感。

但这样的隐喻经过连续使用,张力感会消失,真值会增加,语句会被认为合乎语法而成为常规语言。

隐喻的语法性和真值决定于张力感的消失;这是情绪效应的功能,它不受制于自立的规则。

这种理论的优点是:隐喻可以传达情绪感受,诱发激情,其手段是将隐喻的所指和认知内容作反常并列。

P5格勒克斯堡和凯瑟(Guluckesberg和Keysar,1990)指出单纯的相似性不能说明隐喻性。

隐喻不是隐含的明喻或可由范畴包含的陈述。

隐喻的本体被赋予有待确定的范畴,即喻体,它同时又是该范畴的原型式。

P8吉伯斯(Gibbs,1992)对上述二人的观点做过评论。

他指出,隐喻的两个所指项不是临时的偶然的范畴,而是反映人们长期记忆中先前存在的概念的映合。

P8经验是与日俱增的,这就联系到语言使用者的年龄。

实验表明:隐喻的理解决定于年龄,更甚于语言背景和家庭背景或移民时间(Johnson, J. 1991)。

P11隐喻允许人们以一种整体的方式进行交际,通过张力情绪的激发,让人们感知之间的总体关系,给这些动态关系提供确切的意义,而不是对符号本身。

隐喻是聚合关系的,在这种关系中发生语言的内在的动态关系(Fatic, 1993)。

P11隐喻可以扩大人们认识一些尚无名称的或尚不知晓的事物的能力。

它能超越单纯依靠以规则为基础的语言的范围(Muscari, 1992)。

P11世界认知(文化)隐喻非语言语言隐喻认知(思维)大脑隐喻的实质第二章替代论隐喻中的替代,严格地说,指将一个事物直接替代另一个不相干的事物,或者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种替代关系。

P17第三章比较论比较理论认为隐喻的两个成分之所以能建立联系,在于通过比较两词的语义特征,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点,从而建立两者的隐喻关系。

基于隐喻理论下概念隐喻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研究

基于隐喻理论下概念隐喻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研究

基于隐喻理论下概念隐喻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研究郭铭珅(华北理工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摘 要:认知语言学概念中的隐喻理论包含着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两个重要特性是系统性和连贯性。

因为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文着重研究概念隐喻的这两个特性,从它的四个基本要素入手,讨论它们的基本含义,深入讨论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与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最后用具体实例说明概念隐喻对某些语言现象具有独特的解释力,由此对认知语言学有一个非抽象化的感知。

关键词:概念隐喻;系统性;连贯性;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也是人们思考和谈论抽象概念的一种认知工具。

乔治·拉科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认为隐喻不仅能时刻体现在我们的语言中,而且还深刻存在于我们的想法和活动中。

这种想法从本质上讲就是隐喻,而这种隐喻又被称为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有四个要素,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经验基础的从原始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也就是说,隐喻可以让我们通过更为我们所熟知的具体概念来理解,思考和感受我们难以认知的抽象概念。

所以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含义及内部联系,然后才能进一步理清概念隐喻系统性和连贯性是如何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一、概念隐喻的基本要素(一)原始域和目标域原始域和目标域是概念隐喻理论中的两个最为关键也最为基本的元素。

一般我们认为原始域的内容更为具体,目标域则更为抽象。

正如同拉科夫所认为的“如果一个域是隐喻的起源,那么它的理解就必须独立于隐喻。

”那样,显然非隐喻和隐喻是区分这两个域的关键。

例如,当我们识别香蕉的颜色时,如果只认准黄色是香蕉的标志,那么我们会认为所有黄色的水果都是香蕉。

问题由此产生。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只使用隐喻,那我们就无法正确认识“香蕉”这个概念。

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个概念域通过映射来识别它,因此我们认为“香蕉”这一部分的概念是非隐喻的。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认知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认知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认知戴丽琼摘要: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背景,介绍了关联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要素,认知语境、明示-推理模式和最佳关联,并分别以这三个要素为侧重点,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话语是如何在认知语境中通过明示-推理过程找到最佳关联的,从而为隐喻的认知提供了新视角&关键词:关联理论;隐喻;认知语境—、引言隐喻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隐喻的 研究经历了由修辞学向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过程。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一种语言现象,将其作为一种修辞方法来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对隐喻的研究也从单一的修辞层面发展到语义学、语用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多层次的研究,出现了一些如概念隐喻理论等认知角度的理论。

许多语用学家在研究隐喻时,都强调语境在隐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二、语用学隐喻研究背景隐喻(metaphor)—词源于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穿越,通过)的意思,-phor或-pherein表示carry(运载),所以metaphor原意是"由此及彼"的运动,是一种转换。

(束定芳, 2000:13)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我们称前者为“喻体”,后者为“本体”。

也就是说,隐喻是用甲类事物来说明乙类事物,通过词义的归类或延伸来构成新的涵义,以常用的文字或现象来表达与字面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种概念&然而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认知思维的一种方式。

对隐喻进行明确、系统阐释的要首推? A.Richards。

Richards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人类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93)&在Richards观点的基础上,MaxBlack发展形成了隐喻的语义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程度性与模糊性
说到隐喻意义,它是相对于字面意义而言的,两者可被视 为一个连续体,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可能兼而有 之,从前者向后者过渡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本体A多作字面意义,喻体B多作隐喻意义,两者之间具 有矛盾性,又具有相似性,矛盾性和相似性永远都是一个 相对的概念,这就必然使得隐喻说法具有程度之别,所产 生的隐喻义也就有了模糊性。 Taylor: 一个多义词从中心意义出发,不断通过隐喻扩展词 义,从而也就使得一个词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模糊起来。 “第三只眼”看“毒蝎”风波
第十三章
隐喻认知理论(下)
Outline

隐喻的特点

隐喻产生的原因及其功能
隐喻的工作机制及理解过程

第五节
隐喻的特点
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A
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B 如:中国古人对“愁”的描写,常用具体的东西作喻。 (P452-P453)
一、跨学科性与普遍性

跨学科性 与哲学界、语言学界、认知科学界、社会学界、教育学界 等的密切联系 传统哲学:否定概念的隐喻, 认为概念只能通过系统意义 来确定,或是通过抽象符号与独立于心智的世界之间纯粹的、 客观的关系来确定。
概念融合隐喻(BT)


输入空间1:本体 输入空间2:喻体 类属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中所共有 的轮廓结构。 融合空间:组织发展这些空间的整 合平台,包括一个新创结构,可 能会产生新意义,获得新知识。
例: 分析“计算机病毒”
CMT 1 所用术语“域”,常指两 域之间有稳定的、系统的 关系,其信息属于长期记 忆


无意识性
Lakoff 提到墨西哥西部的印第安部落隐喻性地用身体 部位来表示空间概念的许多例子。 例如: The stone is in the table’s belly. (under) He is on the head of the hill. (top) His son is lying on the face of the mat. (on) 很多情况下,很多隐喻的产生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因 此它们也具有无意识性,所以我们经常能自动地或无意识 地获得这些思维隐喻模式。 能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是具有意识性的。如:《苍蝇赞》
3
4 5
二、隐喻工作机制与语言工作机制
隐喻/语言工作机制涉及到: 交际双方(发出者P和接受者R) 语言表达方式(口语V和书面语W) 语义(概括义G和情景义S)
王寅(1988)提出语言交际锥形图的设想,将语义置于正面 位置,突出语义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见课本P476 锥形图 ??? Producer; Receiver; Situational meaning; Generational meaning; Vocal-sound; Written form
Richards 指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 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就会出现一个隐喻。 L&J 所作的调查得出的比例更高: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 是源于隐喻概念。 奥特尼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隐喻性质。
二、体验性与无意识性
L&J在《体验哲学》中指出:当今认知科学中的三个基本 观点,这也构成了体验哲学的基础:心智的体验性、思维的 无意识性、概念的隐喻性。 同样他们也认为隐喻具有体验性和无意识性。独立于经 验基础,隐喻就不能被理解,甚至也无法被恰当阐述。 体验性 隐喻的基本作用:从喻体始源域将某一或部分特征映合 到本体目的域中,这种从喻体向本体的映合也常是以身体经 验为动因的。 例如:出生 爬 目标 “始源—路径—目的地”
三、隐喻的五位一体认知机制

九、共时性与历时性
共时:两个不同概念域中的意义通过映射,发生冲突,在一 系列去异求同的认知加工过程中,结合当时的语境因素、 背景知识等就可获得隐喻意义。 历时:词语在经历不同的阶段、时期,可能会获得新的意义, 这是语言变化的一种主要方式,从中也可见语言发展的痕 迹。 例子P465
十、转换性与辩证性



L&J(1980:154)指出:概念隐喻最主要及最基本的功能 是通过人们所认知的具体经验知识来理解抽象的不具体的 领域,概念隐喻是人们对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工具,它将推 理方式、类型从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Fauconnier &Turner 创建了概念融 合理论(BT) Grady等人(1999)进一步运用BT对概念融合理论作了修 正,并对其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三、矛盾性与统一性

矛盾性 本体与喻体在本质上常常是不同的,但亦有所相似,将 其加以夸张,而在其他方面则可能是不同的。 如:金花茶被称为“植物大熊猫”
列宁:“打比方不是证明,任何比方都是有缺陷的。” 统一性 认知主体将本体喻体并置,出现了矛盾意义的碰撞,在 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寻求统一,认识到本体喻体之间在某一 点上的相似关系(喻底),再结合其他因素就可获得语句 的隐喻义,因此一条隐喻往往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结合体。
第七节 隐喻的工作机制及理解过程
一、概述 最早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对比论” 公元1世纪 Quintillian “替代论” 1965 年Richards在修辞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隐喻互动(interaction)理论 后来 Black 发展并完善了这一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大多采用Lakoff与Johnson的概念隐 喻理论(CMT)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 知手段和思维方式。
Love is happiness. Love is sadness. Love is sad happiness. Love is happy sadness. 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能看到隐喻的新奇之处。 隐喻句子多为肯定句,将既矛盾有统一的本体喻体并置, 产生了特殊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其改成否定句, 其隐喻意义依旧并存(不可撤销性),一样具有隐喻性。 如: 传统道德并非万金油 (《扬子晚报》2001年11月7日) 你真不是个东西。 你这个东西。


转换性 死隐喻和新奇隐喻之间是可以不断转换运用。 “本义—喻义—本义” 从“头”做起(理发店广告) 他是个直肠子。 辩证性 (1)本体喻体,对立统一的互动关系 (2)隐喻与相似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谁说我的脸长得像鞋拔子,这是典型的猪腰子脸” 《昨天今天明天》
认知方式、社会文化、传统习惯、语言运用、背景等的差异, 本体喻体之间就会产生各种各样想象性的联系。 如: His talk was a bomb.
the travelers
the lovers
the love relationship itself events in the relationship the progress made the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choices about what to do the goals of the relationship
第六节 隐喻的产生原因及其功能
一、语言方面 (一)修辞上的需要和功能 语言不落俗套,表达新颖,追求新奇的表达方法。 大大增强了语言的修辞效果,有力提高语句表达的形象性、 意象性、趣味性、隐晦性、诗意性,可给人耳目一新、想象丰富的 感觉,这样便可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二)经济性的需要和功能 隐喻可使旧词不断获得新义。形成一个多义词的语义链现象。 可使语言表达简练,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 “脱胎换骨” 二、认知方面 不仅是语言中的修辞手段,而且更重要的还是人们的一种认识 新事物的需要,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 可使人们不断挖掘事体间的各种新联系,为认识世界提供了一 种基本方式,形成了组织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的基础,同时还可以 来发展理论体系。 三、其他方面 社会文化
BT 所用术语“心智空间”, 是指短暂的表征结构,但 依靠稳定的、系统的“域” 来建构
2
研究两个域,以及两者之 间如何对应和映射
强调从始源域到目的域的 单方向映射 主要研究两个域之间确定 的、常规的概念关系 仅用以解释隐喻
常有四个心智空间:两个 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 一个融合空间
不一定,强调输入空间与 类属空间、输入空间与融 合空间之间的多重映射 主要研究新奇的、短暂的 概念化现象 可解释隐喻或非隐喻
四、系统性与限制性

系统性 喻体在向本体映射的过程中,可将其中的一个或数 个特征转移到本体之上。在很多情况下是数个特征成系统 地向本体映射。 如: Argument is war. 将一系列与“战争”有关的概念都映射到了“争辩” 这一“舌战”之中。 (1)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2)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3)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he target. (4)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5) I ha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6)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 he’ll wipe you out.
八、单向性与互动性
单向性 由始源域所具有的熟悉具体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两者之间具有 互动性。 (1)John’s car is a beetle. (2)John’s music is a beetle. (3)John is a beetle.
六、创造性与开放性

创造性 人类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因此就 可能永远不断地创造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隐喻。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鲲鹏展翅,九万里。《念奴娇.鸟儿问答》 隐喻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会有若干变化。隐喻能启发 我们发现不同事体之间前所未有的相似性,可不断激发我们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 开放性 隐喻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果,而创造力和想象力又 是无限的,千变万化的,因此隐喻必然是开放性的。 不同视角——认识新事体——拓宽知识面——理解抽象概 念——发展推理能力——新的理论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