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平面图形,主要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初步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增强兴趣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并通过操作活动辨别和区分它们,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和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
教学措施包括给学生充分机会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和准备教具如课件、图形卡纸和实物等。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平面图形,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能辨认各种图形并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是丰富直观体验和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包括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和学具等。
教学过程包括复和探究新知,让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出图形,并讨论图形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图形的拼组,通过折、剪、拼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在本节课中,老师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图形。
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他们学过的图形,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小组内评一评,展示作品。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优质教案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别与辨认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2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教材第2页的例1、第3页的“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1、第2、第3、第6题。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画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及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课件、投影等。
老师说物体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物体。
1.画一画,揭示概念。
(1)出示长方体积木。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课件
2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复习导入
比一比、算一算 9+8= 17 35+20= 55 4+7=11 32+5= 37 20+78= 98 3+9= 12 4+71= 75 32+50=82
26
看图列式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复习导入
29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举例讲解
还可以怎样算?
说说24+9你 是怎样计算的。
24+9= 33
63
先算24+6=30, 30
再算30+3=33。
3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举例讲解
24+9= 33
20 4
13
说说24+9你又 是怎样计算的。
先算4+9=13, 再算20+13=33。
10+20= 30
我还可以用计 数器来帮忙。
你还有别的 你是怎样算的想?法吗?
我我是是用这摆样小想棒的的:方1个十加 法2个帮十助得计3算个的十。,是30。
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探索新知
你还是可怎以样怎算样的想??
30-20= 10
我 个是十这得样1我个想还十的会,我小:用是也棒3计个1来是0数十。算用器减的摆来2。算。
3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典题精讲
快乐的小猴。(说一说 里能填几)
67+2=6 9
38+4= 4 2
9+19= 2 8
46+7= 5 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学以致用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苹果和桃一共有多少个? 50+30=80(个)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课时练习)
最新⼈教版⼩学⼀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课时练习)第1课时认识平⾯图形⼀、填空。
1.长⽅形有()条边,正⽅形有()条边,三⾓形有()条边。
2.⽤()根⼩棒可以摆⼀个长⽅形。
3.⽤()根⼩棒可以摆⼀个正⽅形。
4.⽤()根⼩棒可以摆⼀个三⾓形。
5.硬币是()的。
⼆、有()有()三、给涂上颜⾊。
四、给涂上颜⾊。
五、给△涂上颜⾊。
六、给○涂上颜⾊。
七、第2课时平⾯图形的拼组⼀、填⼀填。
1、⽤两个完全⼀样的三⾓形可以拼成⼀个()。
2、将⼀张正⽅形纸对折后剪开:(1)能剪成两个相同的();(2)也能剪成两个相同的()。
⼆、⽤下⾯的长⽅体、正⽅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连。
三、我会填。
1、长⽅形有()条边,正⽅形有()条边,三⾓形有()边。
2、⽤()根⼩棒可以摆⼀个长⽅形;⽤()根⼩棒可以摆⼀个三⾓形。
3、硬币是()形;红领⼱是()形;课桌⾯是()形。
4、长⽅形相对的边();()形四条边⼀样;平⾏四边形相对的边()。
5、从左往右数第()个是圆形,第()个是正⽅形,⼀共有()个长⽅形。
四、我会判断。
1、两个⼀样⼤的正⽅形可以拼成⼀个长⽅形。
()2、长⽅形就是正⽅形。
()3、两个三⾓形可以拼成⼀个四边形。
()五、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连⼀连。
第3课时有趣的七巧板⼀、填空。
(1)最少⽤()根相同的⼩棒能摆成⼀个正⽅形。
(2)是由四个()形拼成的⼀个()形。
(3)是由两个()形拼成的⼀个()形。
⼆、判断。
(1)⽤两个相同的三⾓形⼀定能拼成⼀个长⽅形。
()(2)两个三⾓形能拼成⼀个平⾏四边形。
()(3)两个长⽅形⼀定能拼成⼀个正⽅形。
()(4)四个相同的正⽅形⼀定能拼成⼀个更⼤的正⽅形。
()三、填⼀填。
(1)七巧板中有()个正⽅形,()个三⾓形。
(2)3号板是()形。
(3)()号板和()号板完全相同;()号板和()号板完全相同。
(4)⽤4号、5号、6号图形可以拼成⼀个()形。
(5)⽤3号、4号、6号图形可以拼成⼀个()形。
20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MM3页做f教材3页上面•做TJT1.(答案不唯一〉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红领巾是三角形的;手帕是正方形的。
2.提示:可以利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页做F提示:先实际动手拼一拼,再回答问题.练习一1.提示:用不同Si色涂出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2.(D®.②④③3.14,2544.(1)提示:先按题目要求进行操作.再写出你的发现。
(2)提示:实际动手操作,用几张正方形纸做出漂亮的图案。
5.86.提示:在物体上找图形时,要保证物体的某个面的形状与图形一致。
8.3思考题分析:可以先拿一张长方形纸动手蜉剪,再判断。
解答:剪法有无数种.仅举以下4例.MMIO页做f Ml仙仙11一9=囱练习二1.9+4=回 9+5=四13—9=团 14-9=国2.16-9=7 6+9=15 3+9=12 9+9=1817- 9=8 16-9=711-9=2 8+9=17 7+9=1611- 9=212- 9=3 18-9=93. 14-9=5 13-9=4 17-9=819-9=10 12-9=3 15-9=618-9=94.2+9=115+9=144+9=1314- 9=515- 9=613-9=45.2 10 8 5 3 10 8 13 146.8+9=177. 10 0 4 2 6 48. 16-9=79.14-9=5思考题分析:因为要在相邻两个男生之间 站-个女生,说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应是男生,所以女生比男生少1个.解答:一共可以站进9个女生.1.(圈法不唯一)页做F16—8=($I5-8=ffl2. 13 11 14 5 3 63.25836947 10页做F1.14-E)=[S 15-3]=[214—[E=05] 15—(D —tS2. 17 15 16 9 6 9 8 9 73.7+31 = 11 8+0 = 13国+6=12 11-7=0]13-8=012-6=®练习三1. 13-8—517—f 12-8-H11-8-*314-8-*62. 13—8=516-8=89-8=111一8=317-8=912—8=414—8=618-8=1015-8=73. 13-8-515-8=716—8=812-8=411-8=314—8=617-8=910-8=212-7=514-7=716-7=913-7 = 611-7=415—7«=811—6—515-6=914-6=816—6=1013-6=74.5 9 83 9 177 125 8 965.< >=> <V7.5 8 98.6 12-6=69. 12 2 18 7 14 1310.15—7 = 8 15-6=9页做F5+圈=13 5十囹=1413- 5=®14— 5=(5]思考题(答案不唯-〉rn 司一⑤-EUHU[T[6]-0H 4+0 = 135+[0 = 1113-4=1311 —5=F61ng I-®MM17页数学球得数是6的算式,13-7=611-5=615-9=614-8-6得数是7的算式:13—6=712-5=7将数是8的算式,15-7=814-6=817-9-8得数是10的算式:15-5=1019-9=10得数是12的算式,19-7=1216-4=12 18-6=12练习四1.11-5=62.11一2=913-4=9 11-3=811-5=611-4=712-3=912-5=712-4=813-4=913-5=83.8767658764.12-5=75.86649993116.|13-4]»[2叵豆]»团|17—8|>►®|14一8|►►E0[13-9|>►3]|15-7|►►圈7.185II166613198.(4)+96+(7)7+(2)(14)-512-(4)(4)+49.(1)13-9-4(2)413-4=910.12-7=513-8=514-9=5小兔可以选12和7这两棵白菜.也可以选13和8这两棵白菜,还可以选14和9这两棵白菜.MM20页做F14一6=8(只)教材第21页做TK15—9=6(只)练习五1.8 15—7=8(个)15—6=9(个)2. 13—6 = 7(人)3.9 14 8 9 16 6 5 86678888 12114-6=8(人)5.13-8-5C 箱)回7+68+49+86+9回回其回7.12-3=9(朵〉«> = < = < =9. (1)17—8=9(个)(2)(答案不唯)小灰比小黑多几个?17—5=12(个)教材第24页整理与复习1.(1)竖看看.第一列都是十几减9. 横皆百,第一行都是11减几.12-812—712-612-512 — 412-313-813-713 — 613-513—414-814—714-614—515-815-715-616—816-717-8〈2)提示,熟练掌握20以内的退位做法.能 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准确地算出得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学习目标: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4= 9+6= 10-8= 15-5=8+7= 4+9= 16-5= 8+8= 5+9=3、填一填9+()=13 ()+9=15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2)把15分成5和4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师板书:15-5=10 10-4=6(3),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师板书:10-9=1 1+5=6(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师板书:9+()=15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每课一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时练及答案《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1、填一填。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________是长方形,________是正方形,________是圆,________是三角形,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样都是四条边。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3)三角形有三条边四个角。
()(4)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一样,都叫四边形。
()3、下面的一块是从上面哪一块中剪下来的,用线连一连。
4、数一数,填一填。
5、猜一猜后面藏着的是下列几种图形中的哪一种图形?在正确图形下面打“√”。
(1)(2)(3)(4)(5)参考答案1、答案:⑥⑧⑤③④⑨⑦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学过的图形的认识,这里难点在第①②两个图形的辨认,这两个图形不是我们所学的图形,尤其是②,要注意长方形的特点是四条直线并没有弯曲。
2、答案:(1)√(2)√(3)×(4)√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多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即:三角形是三条边,三个角。
3、答案:4、答案:6 0 2 4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图形的掌握情况,本题有一个小迷惑就是图形中没有正方形,但是要求给答案中却有正方形有几个的问题,学生只要很好的掌握了图形的特点就不会犯错。
5、答案:(1)平行四边形(2)长方形(3)正方形(4)圆(5)三角形解析:这道题出了考察学生对基本图形的认识之外还考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道思维拓展类型的题目。
《认识图形(二)》第二课时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1、数一数。
(1)()个三角形()个正方形(2)按要求涂颜色。
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一个正方形可以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程内容本册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内容,力求加强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突出所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领略数学的全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加与减1、买铅笔(十几减9)教学目标:1.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习目标:1.能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法:谈话法学法:探究法教学准备:铅笔、小木棒、计数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导入。
(2)提出问题。
①问题是:有15支铅笔,小兔买了9支,还剩几支铅笔?②还剩几支铅笔,该怎样列算式呢?请学生们小组内说一说。
③15-9等于多少呢?你愿意帮袋鼠阿姨算一算吗?(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铅笔”的知识。
(出示课题:买铅笔)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动手操作。
“15-9”是一个减法算式,你会计算吗?请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想一想,要计算15-9,就是要从多少根小棒中拿走几根?该怎样计算?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吗?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在说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注意:首先,说的小朋友要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尽量说清楚,让小伙伴听懂你说的;其次,听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倾听,如果你觉得别人的方法好,要记在心里。
明白吗?赶快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你的小伙伴吧!(3)汇报交流。
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谁愿意告诉袋鼠阿姨并展示给大家呢?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可能有:方法一:从15根小棒里,一根一根的减,一共减去9根,还剩6根。
方法二:把15分为10和5,先从10根里拿走9根,再把剩下的一根和这5根合起来,就是还剩下的6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精品】
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一、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 P2~P3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 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5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5篇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熟悉简洁的排列规律,并能依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加动手力量和创新意识。
3、在经受查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制造的欢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发觉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教具学具预备好5支彩笔放在桌面上:大红色、粉红色、天蓝色、草绿色、淡黄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刚刚在上课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们熟识吗?是哪一部动画片啊?对,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今日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睁大眼睛看,谁来了。
(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欢送它。
其次个会是谁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2、第三个又会是谁呢,陈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谁呀,又是喜羊羊,请小朋友连续猜,第四个是谁,你猜……你为什么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现在,谁能一口气猜出第五个?第六个呢?你能确定吗?为什么这么确定?说说理由。
4、师: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又一只羊、又一只狼;再一只羊、再一只狼,它们排列时的挨次是重复消失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排列叫作——规律(板书:规律),今日这节课咱们就和喜羊羊一块儿来——找——规律,(板书:找)。
5、激趣:请看大屏幕,小羊还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3颗星星:懒羊羊带来的是发言星,送给大声发言的珍宝;喜羊羊带来的是才智星,送给爱动脑筋的珍宝;美羊羊带来的是欢乐星,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从教师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再过10天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可快乐了,他们把教室布置的多么美丽啊,认真观看,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来布置教室的?谁会说完整话?再认真观看,你有什么发觉?2、图中有规律?有些什么规律?谁能够用上“又、再”来详细说说图中的”排列规律。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标】1、用数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为建立数位概念作好准备。
会用计数单位“一”和“十”数出100以内的数,会正确地数出“翻坎数”。
2、直观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用数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学具: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教学单元主题图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过了20以内的数,你能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20以内的数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对,2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的确很广泛。
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只用到20以内的数就够了呢?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片。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观察这幅图片,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图片上提供的信息自由地说。
师:这些信息里面的数是20以内的数吗?学生回答略。
师:看来在这里20以内的数不够用了,这一单元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
师:小朋友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数数,现在请同学们每人拿出20根小棒数一数。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说出: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5根5根地数……师:对,我们有很多种数数的方法。
但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用得最多的数数方法就是一根一根地数和一捆一捆地数,也就是10根10根地数,(板书: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用这两种方法来研究怎样数比20更大的数。
师:用这两种数数的方法,10以后怎么数呢?要求学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数,10后面加上1就是11,再添1就是12……10根10根地数,1个十是10,2个十是2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每课一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每课一练姓名:班级:一、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1、连一连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填空题1)有(5)个长方形,有(3)个正方形,有(2)个三角形,有(1)个圆。
(2)平行四边形最多,圆最少,长方形和正方形同样多。
3)比多(2)个,比少(1)个。
3、数一数,填一填。
1)从右往左数,是第(4)个。
2)的左边是(三角形),右边是(正方形)。
从左往右数,最后一个图形是(圆)。
(从右往左数,第二个图形是(正方形))图形的拼组第2课时1、数一数5)个。
2、图一图。
1)把下图中的正方形图上红色。
2)把下图中的长方形图上黄色。
3、数一数。
有(2)个△。
有(3)个□。
有(1)个○。
有(1)个□4、下面的图形是从上面哪个图形中剪下来的?连一连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或一个长方形。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一、基础训练1、填一填,算一算。
4,3,6,8,7,2,5,92、看谁算得快。
13-9=4,12-9=3,15-9=6,17-9=816-9=7,11-9=2,14-9=5,18-9=9二、能力提升看图列算式。
9+4=13,8+5=13,6+7=13三、思维拓展华华的后面有6人。
第二课时十几减8一、基础训练1、圈一圈,算一算。
15-8=7,17-8=92、看谁算得快。
13-8=5,12-8=4,15-8=7,17-8=9 16-8=8,11-8=3,14-8=6,18-8=10二、能力提升填一填。
原来15本,卖出8本,还剩7本。
三、思维拓展还剩5本,6个。
第三课时十几减7、6一、基础训练1、看谁算得快。
15-7=8,12-6=6,13-7=6,13-6=714-6=8,11-7=4,16-7=9,15-6=92、我会排。
6,7,8,9,10,11,12,13,14,15二、能力提升小强要写28个大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与内容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板书:认图形)
二、探索交流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
备课日期年月日上课时间2月23日
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总3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本课第1课时
课型:预习展示
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具:钉子板积木
难点
(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各组派代表汇报操作结果。
教学
反思
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上课时间:2月26日
课题
认识整十数
总11课时
教学
目标
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板书:三角形
(2)出示教材第19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出示教材16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的?
2、平行四边形
拼一拼。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吗
板书:平行四边形
(1)出示教材20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能从这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课型:预习展示
重点
初步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具:钉子板积木
难点
正确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环节与内容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一、导入新课。
上世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
二、探索交流问:这张纸是什么开头你能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本课第1课时
课型:预习展示
重点
认识100以内的整十数。
教具:计数器
难点
理解数位顺序。
教学环节与内容
4练习四4。
请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想一想怎样才能折出一个正方形。
5练习四5。
(1)出示第6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转化平行四边形。
(2)学生动手按照书中的两幅图折一折、剪一剪。
三、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面批)。
师点拨学生有顺序的数出图形个数。
帮助理解“对折”的意思。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
想一想还能拼成哪些图形?
学生动手拼一拼,然后汇报结果。
教学
反思
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上课时间:2月25日
课题
练习四
总3课时
教学
目标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本课第3课时
课型:预习展示
重点
三、展示提升
1动手围图形。
(1)指名学生在钉子板上展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师作评议。
2动手操作。
(1)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去?
(2)用下面的图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四、作业布置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物体。
4、完成“想想做做”4。
(1),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画图形的?
四、作业布置。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板书:圆
三展示提升
1、完成“试一试”。
(1)出示课本插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2、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钉子板,边看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你也会围吗?
(2)学生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完成“想想做做”2。
(1)先让学生在方格约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理解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
教具:纸片火柴棒
难点
理解“对折”的意思。
教学环节与内容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啊,我们将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展示交流
1练习四1。
(1)出示第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
(2)指导学生数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有序地数。
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上课时间2月24日
课题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总3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第2课时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让学生去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
(2)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特征
(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每画出一个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反思
(3)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
2练习四2。
(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叫两次对折?
(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说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3)集体交流并参与教科书说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3、练习四3。
(1)要求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怎样对折?
(2试一试,让学生先对折,然后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