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婴幼儿一体化亲子教育的实践研究”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岁婴幼儿一体化亲子教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何凯黎
一、课题提出
近年来,由于婴幼儿早期教育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早期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随着婴儿脑开发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综观当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前教育普及和职能的扩大,起始年龄的向前延伸,无一不表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在整个人生发展中的作用。
多项研究表明婴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开始的越早越好,而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有能力的学习者。那么该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0-6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以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早期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早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正逐步朝着托幼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如何根据0-3岁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保育和教育,对幼儿园来说是一个面临的新问题;同时0—3岁是宝宝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许多国外的研究证明亲子教育能使宝宝在游戏中学习成长,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中健全人格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园的创办人、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十分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于1925年在其著作《家庭教育》自序里说:“幼稚期(自出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了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因此,他提出“幼稚教育从三岁半开始已经太晚了,不重视幼稚教育,是国家最大的损失。” 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 同时,陈鹤琴先生认为做父母的应该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知识。因而提出:“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普及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实现0-6岁婴幼儿的教育普及化,我们决定开展“0-6岁婴幼儿一体化亲子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办亲子园、成立社区早教指导中心等,结合陈鹤琴教育思想与理论以及园本课程,能使0-6岁婴幼儿亲子教育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亲子课程,并与幼儿教育相衔接,使早期教育更为系统全面,更具专业性。
二、课题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0-6岁婴幼儿一体化亲子教育。0-6岁婴幼儿一体化亲子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指以幼儿园为依托和主要力量,联合家庭与社区,构建一体化的早教网络,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与方法,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0-6岁婴幼儿一体化亲子教育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集中体现,关键在于探索幼儿园、家庭、社区三者教育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功能发挥的运作机制,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推进0-6岁婴幼儿的教育。
1.什么是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是依据“PATP”(Parents as Teacher and Partner)的教育理念,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亲子同乐”,认为“父母是幼儿早教中最重要的老师和玩伴”,进而促进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提升亲子间互动的质量的活动。它是20世纪末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日渐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亲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由于在态度、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帮助父母形成正确的亲子观,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孩子在体能、智能、个性、习惯等方面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主要包含健康教育、社会性教育、智能训练、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亲职教育等等。亲子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它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强调父母与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向互动,以促进婴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也使父母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应该说,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与保障,对婴幼儿个体发展将会终身受用,对家庭幸福和民族发展更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2.什么是一体化?
一体化原意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一体化过程既涉及国家间经济上,也涉及政治、法律和文化上,或整个社会的融合,是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的一种全面互动过程。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平等与合作。本课题的一体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①教育对象的一体化。在幼儿园中系统、全面地开展0-6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使早期教育从“零岁”开始,使之更加完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3-6岁幼儿已能享受到正规的学前教育,但是,0-3岁的婴幼儿主要是在家中养育,如何解决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使之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是当前幼儿园要进行系统研究的课题之一。
②施教方的一体化。指家庭、幼儿园、社区对0-6岁婴幼儿的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完整协调的教育工程及服务网络,充分体现教育的社会性、一致性。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才培养不仅仅要依靠学校教育,还要依赖正规的和非正规的、长期的和短期的、显性的和隐性的、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教育。因此,许多国家已
着手通过社区普及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并卓有成效。幼儿园应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社区学前教育模式,构建社区早教服务网络,加强对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知识的教育,使学前教育更加贴近社区群众生活,同时,也是扩大婴幼儿之间的交往,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同行水平
1.国内外统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随着婴儿脑开发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综观当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前教育普及和职能的扩大,起始年龄的向前延伸,无一不表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在整个人生发展中的作用。
①国外:基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已纷纷开始行动,倡导“建立服务网络”。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Head Start”即“头脑启动”计划,也是针对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美国的“启智项目”的开展始于1965年,参加该项目的志愿者达1300万人,涉及社区中的非营利组织和学校约有1400个。自1994年起,该项目为孕前、孕期和产后的孩子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并为婴幼儿营养以及婴幼儿家庭内外的早期教育提供信息。新西兰于1993年激活了以前首相名字命名的3岁前婴儿发展与教育的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新西兰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报告指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目前,新西兰已经有82%的3-4岁的儿童加入了早期儿童教育计划。秘鲁建立了3岁前的“娃娃之家”工程,专门对3岁前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加纳有一个以“儿童不能等待”为题的0-6岁儿童发展计划,对该阶段的孩子进行系统的教育。该计划已经列入国家行动计划。英国则通过“良好开端”计划,把这项工作深入到散居婴幼儿中,作为一种自愿性的组织,它鼓励家长间的相互支持。1992年,古巴创办了全国性社区婴幼儿项目,名为“教育你的孩子”,它为婴幼儿举办活动(如上公园、文化场所和体育中心等),为家庭提供服务(主要是咨询和信息服务)。总之,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为我国开展早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理论基础,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东西”。
②国内: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重视和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2003年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10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发展0-6岁婴幼儿教育,提出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为每个0—6岁的婴幼儿及其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的早期教育服务。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已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教育做好衔接。
我国在学前教育“十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0-3岁早期教育发展目标,即要大面积提高3岁以下儿童看护人的科学育儿能力,积极探索以社区为依托,多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