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匠精神与工匠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工匠精神与工匠地位
沈旦宏
无锡宏源技师学院
摘要: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当下呈如火如荼之势,各类学者大家纷纷献言献策,为工匠精神的教育工作支招。但是无论是企业还是各类学校,在宣传工匠精神时,往往会碰到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很多学生或就业者从心底压根看不起工匠,认为工匠没有地位、没有光辉的前景。连工匠这个职业都看不中,何谈工匠精神的教育宣传?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经过学习研究,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地位舆论引导就业体制
一、工匠精神
2015年,央视《大国工匠》的片首语对工匠精神的外在表现做了极为精准的阐释: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
国外对于工匠精神相关理论的研究一直都未间断。他们不仅研究工匠精神的培育方法、体系,而且从工匠地位的提高、工匠价值的准确衡量、工匠发展历史渊源等方面都做了细致的研究。如Stefano Micelli 在其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详细的讨论了工匠精神对意大利制造业实现辉煌的至关重要的作用。Giampaolo Campana在《A proposal evaluation of craftsmanship in industry》中对于工匠价值做了充分肯定,并且通过科学论证后,建立了相关模型来评定工匠在相关岗位劳动的对价①。我国的很多学者教育专家也对工匠精神做过大量研究。如付守永在其所著的《工匠精神》中,就有过如下精彩的描述:工匠安静、安适、充实、愉悦、幸福、活在当下,强在内心;打工者焦躁、忧郁,惶恐,永远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强悍,内心空虚②。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还是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乃至使“中国制造”最终成功转为“中国质造”等等,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工匠精神作有力的支撑。
二、工匠地位
我国自汉以来,受儒家学说的长期熏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工匠地位低下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明前期的工匠还是处于半奴役的状态。到明中后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工匠地位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然而长期以来深入骨髓的“士农工商”的职业等级观念,使得工匠在现实中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每时每刻都在热议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在时代热情鼓噪快公司大跳跃的时刻,我们距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貌似太远,片面追求利润,追求“短平快”的盈利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商人的地位一度得到提升。然而一直处于金字塔顶层的,还是国家公务员。工匠,被我们看做是手艺人或打工者,其主体是没什么地位可言的,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当然也有个别工匠,因其精巧娴熟的技艺而积累大量财富,成为社会名流。
这种不被重视的现实,成为弘扬“工匠精神”的极大障碍。这种现状也急待改
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三、多措并举,提高工匠地位
1.提高经济地位,保护合法权益。
我国有句谚语是“泥瓦匠住漏屋”;有诗曰:“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工匠要想改善其形象,得首先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工匠总体的收入付出比是相对较低的,而人们对多数收入少而不稳定的工匠职业的担忧也是这句俗语的侧影。他们的很多权益没有相应的法律予以保护。“挣不到钱,当不了官”也决定了他们的地位得不到提高。在市场经济中,物质在一定程度是动摇个人意志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培训包括年轻工匠在内的各类工匠的从业过程中,要结合行业的特性给予相应的经济待遇,以保障其继续发展的决心和恒心③。因此国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增加能工巧匠们的收入。在德国,一个训练有素的工人,他同样能有不错的收入,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也会很高。德国的学徒制极有效,对十多岁入行的青少年每日每时传授手艺,多年下来,炼成一手绝活后,工资不低于同年龄拿到高等学位的技术员。
2.主流媒体舆论引导。
工匠文化非常发达的日本,匠人的地位很高。日本的电视里有大量介绍匠人工艺的节目。通过这些节目,很多能工巧匠被广为传颂,被称作“巨匠”,他们精巧的技艺,使他们自身成为了美的化身,甚至是“神”的化身,让人尊敬和羡慕。而在我国,这方面的舆论宣传工作很少很少。有点影响的,不过是中央台曾经播放的“大国工匠”,做了些宣传工作。而大量充斥电视电影等舆论媒体的,是公司的运作上市、规模化经营的方法手段、新盈利模式等等与利润有关的内容。而这跟工匠精神的“淡泊宁静、追求极致”的精神相去甚远。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在这方面要增加比重。通过广泛宣传,老百姓才能对工匠的重要性、作用有更加清楚的理解,从而从根本认识上改变对工匠的看法。
3.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代已非往日,百步穿杨、卖油翁、庖丁解牛的故事只是强调了一个技艺的熟练。而现代的工匠,已远远不止于此了。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工匠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工匠地位的提高不能光指望相关方改变主观认识。个体自身也应该提高综合素质,要不仅能胜任,而且能高质量完成相关岗位的工作,配得上“大国工匠”的称号。所以工匠们自身也要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国家需要提供各种途径,让工匠有提升的平台和机会。这方面德国瑞士日本都有很成功的经验,在此不一一赘述。
4.改良就业体制
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是,“学而优则仕”。成功的标志是能进国家公务员队伍或在大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或者自己能开公司,当老板、当金领,最不济也是白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家体制的影响,职业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时间得到有效改善。虽然经过社会改革,事业单位打破了终身制,但是公务员系统依然如旧,工匠主体所在的私营单位员工“朝不保夕”、第三产业员工社会地位不受社会尊重,这些是不可回避的现象。对此,政府要进一步通过改革体制、加强宣传、提升行业待遇公平等措施以提升工人的社会地位,方能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工匠地位的提高是工匠精神最终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的必要前提。工匠地位的提高是个系统复杂而漫长的工程,需要从政府到企业到教育机构、宣传机构等多方面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