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资源管理概论
(完整版)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目录:1、生态系统2、最适温度3、生物资源4、水体自净5、全球变暖6、积温(活动和有效)7、光合作用8、光照强度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 12、光能利用率 13、自然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6、农业投入产出 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9、水资源 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 22、生长期 23、种植业 24、森林资源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2、农业环境 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 34、最高温度 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 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37、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环境保护概论简答及论述题
简答1 什么是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2.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高潮阶段,环境问题的表现特征有哪些区别?3. 简述传统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研究范畴的区别?4. 简要回答生态学和环境学研究的不同点?5. 简述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6. 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为什么猪肉价格要比小白菜贵”?7. 简述生态平衡概念及其特点8.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是什么?9.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包括哪些内容?10. 简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过程及其特点?11. 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12. 简述光化学烟雾现象的形成条件及其对人体的危害?13. 简述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其特点?14. 我国地表水的分类及每一类水的适用范围?15. 简述水体污染的分类?16. 简要回答水体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17. 循环利用城市废水的意义及其利用途径?18. 介绍不同质地土壤(砂土、壤土和粘土)养(水)分保持特点及其利用方向?19. 介绍土壤污染的自然净化过程?20. 简述土壤退化特征及其成因21. 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途径主要有哪些?22. 介绍按照土壤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划分,土壤污染的分类及每一类污染特点?23. 简述工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24. 简述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25.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和来源?26. 简述水体热污染和大气热污染的防治与控制途径?27. 简述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28.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内涵及基本原则?29.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类型?30. 分析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以及防治对策?论述题1.论述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 土壤退化类型、退化特征及其防治措施(方向性)3 大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组成及其防治措施(方向性)4 全球变化的影响(方向性)5 酸雨危害及其防治6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向性)7针对水危机的产生及引发的纠纷,你认为如何在工农业及家庭生活中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8我国(南方和北方)缺水性质及可能有效的应对措施(方向性)9论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10三峡工程是我国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建成有利有弊,试分析三峡工程对长江沿线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影响?11论述人为活动造成生态破坏的具体表现?12结合实例说明危险废物的处置与城市垃圾有什么异同之处?13论述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14论述汽车尾气产生的环境危害及如何防治汽车尾气污染?15水污染防治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联系××省实际情况分析如何防治水污染?16怎样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规划?名词解释化学需氧量水体污染气浮土壤圈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污染土壤净化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平衡土壤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潜育化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负载有额律环境监测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化地下漏斗赤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林德曼能量传输1/10定律生态阈值生物监测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面源污染温室气体逆温干绝热递减率湿法脱硫水的社会循环水质生物需氧量能量金字塔环境污染物水体自净作用。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
还地球的美丽 — 蓝天白云和树1
还地球的美丽 — 蓝天白云和树2
还地球的美丽 — 草原
还地球的美丽
—— 蓝天
还地球的美丽
—— 桂林山水
还地球的美丽
—— 林荫道
还地球的美丽
—— 秋色
还地球的美丽
——梦想与树为邻
还地球的美丽
—— 山野的宁静
还地球的美丽
—— 秋水
还地球的美丽
—— 极光
该装置设立的初衷是在一个密封的环境里引入 3800多种生物,模拟构成地球上的多种有代表 性的生态系统,希望藉此实现内部生态的自主 循环。但是试验开始后不久,装置内的大气氧 含量就急剧下降,以至于不得不多次与外界交 换空气,一年以后,所引入的物种死亡了1/4, 原定实验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Bio2实验室全貌
天灾?人祸?
—— 洛杉基光化学烟雾
天灾?人祸?
—— 日本水俣病事件
天灾?人祸?
—— 日本痛痛病事件
天灾?人祸?
—— 酸雨的危害
天灾?人祸?
—— 氰化钠事
悲观的环保主义 观点
悲 观 的 环 保 主 义 以 麻 省 工 学 院 D. 梅 多 斯 (Dennis.L.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交了 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代表。报告认 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作方 式是呈指数增长的,全球增长将会在下世纪某 时段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的来临。该书 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激烈争论。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人类自身前途的极大关 注。
2.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1、本代人之间的公平性
2、代际之间的公平性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资源与环境概论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狭义的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自然物。
二什么是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作用所引发的人们周围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等造成有害影响的问题三中国资源的特点:• 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 资源总体结合较好,配套程度较高,但质量相差悬殊;• 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运输成本较高;• 资源开发强度大,后备资源不足。
广义的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的资源:特指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一.资源环境学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问题,寻求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二资源环境学的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的方法2、生态学方法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4、数理模型分析方法5信息技术方法6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一.资源分类系统:按资源的基本属性不同分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按其性能和作用的特点:硬资源和软资源;按资源的更替特点: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按自然资源的固有属性:可耗竭性、可更新性、可重复使用性、发生起源等按利用限度划分: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二.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综合性与整体性;多用性;利用的层次性;变动性与稳定性。
三.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一无限资源(非耗竭性资源):是指资源随着地球的形成而存在、用之不竭的资源,其数量丰富,性质稳定,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大气等。
但是其中某些资源如大气、海水因人类社会的不当活动而受到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含答案
1、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研究了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危害之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2、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3、影响近地层空气质量的因子主要包括:污染源因子、气象因子和地形因子。
4、生产者、消费者 _________ 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
5、按监测目的分,环境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 _________ 和研究性检测。
6、典型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电磁辐射、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热污染。
7、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称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8 按照处理原理除尘装置主要分为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除尘和电除尘。
9、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
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为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
1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递减二是能量流动是—不循环___________ 的,—不可逆____ 的。
11、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差异和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是__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 ________ 和逸散层12、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水汽、—液体颗粒_________ 和—悬浮固体杂质_________ 成的混合物。
其组分可分为稳定组分______ 和不稳定组分 _______013、人工环境根据空间分布特点可分为___点状环境_、—■面状环境—和—线状环境一。
14、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包括引起呼吸道疾病、致癌_______________ 、传染病暴发流行____ 和_损伤遗传物质_015、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_悬浮物____ 、—胶体、溶解物。
16、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即一无机无毒物_、_无机有毒物____ 、—有机无毒物—和—有机有毒物—0仃、土地退化包括_土地荒漠化_ 、一土地盐碱化_ 、___土壤污染_____ 种形式。
chapter1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论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本课程内容与重点
讲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 包括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 生态学原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环境 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等基本理论 等基本方法。同时,针对流域、城市、生态等不同 类型的环境规划和组织层面、产品层面、活动层面 等不同层面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和要求开 展课程的学习,培养同学们在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 设计中综合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学习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现代管理理论、规划与管理的生 态学原理、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 原理以及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分析和综合分析方法的理解与应 用;水环境容量确定、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数学模型、大气 污染物总重控制的A-P值法、生态产业链的结构与构建、循 环经济理念、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等知识点的 理解和综合应用等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环境质量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 发展经 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优劣通过 社会财富的拥有量,环境质量状况,健康与教育水平四个指 标体系来衡量。
环境质量具有可度量性、区域性和反馈性三大特征。 信息: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过去20年里空气质量的提高使 美国人平均寿命延长近5个月。 ①、环境质量的可度量性。 环境质量是由组成环境要素的种类、数量和性质决定。而 环境要素的种类、数量和性质都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方 法进行描述和判定。对环境质量的度量和评价可通过具体的 环境指标来进行。
③、环境质量的反馈性。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名词解释:1生物资源: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构成了一类再生性的自然资源,即生物资源。
2生命延续性:指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类到复杂类,都具有自我复制、繁衍再生的能力。
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4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5草地:指草本与木本饲用植物所着生的土地;有天然草本植被着生的称为草原。
6脆弱生态环境:指对环境因素改变反应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环境系统。
7结构性脆弱性:所谓结构型脆弱性是指生态系统结构本身存在着先天的不稳定和敏感性。
8胁迫型脆弱性:指由于外界的压力或干扰,易使生态环境系统遭受损失或产生不利的变化。
9水资源:指自然形成且循环再生,并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直接利用的淡水。
10水环境:指自然界各类水体在系统中所处的状况,即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其密切相关的诸多环境要素的总和。
11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能够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
13土地利用: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按照土地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土地进行的开发、使用等活动。
14土地覆盖: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所覆被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
15植物气候生产力:简单说,就是气候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
16矿床: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的某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17环境标准: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的基本依据,也是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各章重点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各章重点1.外部成本:2.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而施加影响的主题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者因此获得补偿。
3.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产权没有界定清晰。
4.克服外部性的方法中,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
5.克服外部性的行为中,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本身。
6.外部性根据影响结果可分为外部经济性与外部不经济性。
7.庇古税设计的理论基础为使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
8.克服外部不经济性的方法有庇古手段、科斯手段与企业合并。
9.外部性根据影响的产生可分为生产外部性与消费外部性。
10.当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时,是负外部经济性;当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时,是正外部经济性。
11.科斯第一定理的缺陷?①交易成本不可能为0 ②公共财产不能明确产权③下一代受害者不能亲自保护自身利益④解决不了搭便车的问题⑤外部性涉及人数众多,成本巨大12.产权的特点?①产却务必是明确定义的②专一性或者排他性③务必安全④可实行的13.举例说明界定的产区额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①受害者有免受污染权0→docd受害者开始缺失oabd污染者开始收益污染者付给受害者大于ocd小于oabd的补偿②污染者有污染权Qπ→d受害者缺失fhiQπ降低污染者收益fgQπ降低受害者可给污染者小于fhiQπ大于fgQπ的补偿③E为帕累托最优14.庇古手段的局限性?①信息失真:难以确定边际外部成本、政府部门难以准确熟悉企业②排污收费的公平性:庇古手段费率或者税率通常是固定的,而且经常低于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它对所有厂商的标准一样,造成厂商之间的不公平。
③政府管理有的时候成本太大:庇古手段需要政府实施收费或者补贴,管理成本较大。
15.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区别。
①庇古手段多依靠政府。
②庇古手段需政府实施收费或者补贴,管理成本较大:科斯手段需政府界定产权。
③实施庇古手段,除了是社会获得环境效益外,还可使政府获得经济收益;科斯手段则通常只获得环境效益。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3、北京市垃圾处理现状
(二)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1、城市垃圾的分类
2、物资回收
3、热能回收
编辑版pppt
30
城市垃圾
能源
焚烧 热分解
物资
分选技术 堆肥法
电力、沼气 燃烧油、气 纸、金属、玻璃
肥料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模式
(三)城市垃圾的其他无害化处理 1、填埋 2、堆肥 3、焚烧 (四)北京市垃圾处理对策 1、减量化 2、无害化 3、资源化 4、产业化 (五)两种典型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 1、白色污染 2、废旧电池
1、改进热能利用技术,提高发电站效率
2、开发和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能源
3、废热的利用
4、城市及区域绿化
编辑版pppt
38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土壤污染的治理
编辑版pppt
39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及其组成 (二)土壤污染物及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1、土壤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病微生物 2、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
编辑版pppt
15
二、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一)水体污染(定义、分类) (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
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造成感官污染;引起水质恶化;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
藻类分解的有害物质伤害水生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编辑版pppt
32
第
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六
噪声污染及防治
环境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控制
环境科学概论名词解释
Ecosystem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environment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
science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Wilderness荒凉的原野anthropocentric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ecocentrism环境伦理学的一种研究视角。
它提出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或它的亚系统,而不是它所包括的个体成员。
ecological economics是一门研究和解决生态经济问题、探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旨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并使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biocentrism一种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所有生命的伦理学说ecological footprint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economic growth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preservationist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保护主义任何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conservationist由于生产扩大与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产生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而加以保护的人environmental justice环境哲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环境正义是其中的主要问题。
environmental ecomomics是一门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之间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讨论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并以基本的环境经济学原理为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章 环境管理绪论
B.环境污染
• 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生产技术落后造成的,而根本原因 是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的产物。如水域污染、 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
• 特点:污染物一经排放后,不会马上消失,存在时间较长。 C.公害 : • 公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对公众的生命、
健康、财产的安全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 • 属于恶性污染事件。 • 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伤亡人数较大。 • 列表显示
境法规,制定污染防治规划,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预防措施, 标志着环境管理逐步被人们重视并开始发展起来。
• 这—时期的工作对于减轻污染、缓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尖锐矛盾, 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说来,这—时期的 工作因为没有从杜绝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入手,因而并没能从根 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环境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要比较全面地理解环境管理的含义,必须注意以下 四个方面的问题。
– 第一,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 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这是环境管理 的根本目标
• 表1-1 20世纪中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 表1-2 近20年来的重大公害事件
1.的形成与发展是同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过 程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环境管理概念的形 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萌芽前期和单项治理阶段)。
–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前首相布伦 特兰夫人)的指导下,集中了世界最优秀的环境、发展等 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耗用900天时间,去世界各地实地考 察,写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明 确提出了持续发展战略,既“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尊重 “公平与共同利益”的观点,为环境管理的含义注入了新 的认识。
环境保护概论考点总结
1)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的公平。代与代之间人的公平—代际公平。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4、生物监测是指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生物评价是指用生物学方法按一定标准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
生物监测和生物评价特点:综合性和真实性,长期性,灵敏性,简单易行。
5、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一)、大气污染物的生物净化利用植物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滞尘、消减噪声和杀菌等。(二)、水体污染的生物净化利用生态学原理,协调水生生物与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水生生物的净化作用,使水体得到净化。
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酸雨是由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后,又以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形成酸雨。
水资源危机:一方面清洁水源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另一方面,淡水的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
1、 在通晓环境变化过程的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掌握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2、 要以环境制约生产,运用规律改造环境;
3、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安排社会生产力,使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协调起来;
4、 要提高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使千百万人协调动作,为实现这种调节进行系统的自觉的努力。
第二章
1.生态平衡:这里所指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及相对稳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中。生态平衡包括三方面,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平衡,是动态平衡。
资源与环境管理概论
资源与环境管理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和管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涉及到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管理、环境政策与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资源与环境管理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它涉及到资源的评估、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资源的供应和满足人类的需求。
2. 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保护与修复是指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 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的过程。
它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4. 环境政策与规划:环境政策与规划是指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的过程。
它涉及到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环境政策与规划的目标是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资源与环境管理概论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的管理和保护策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目录:1、生态系统2、最适温度3、生物资源4、水体自净5、全球变暖6、积温(活动和有效)7、光合作用8、光照强度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 12、光能利用率 13、自然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6、农业投入产出 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9、水资源 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 22、生长期 23、种植业 24、森林资源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2、农业环境 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 34、最高温度 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 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37、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2、能源:是指可为人类利用以获得能量的各种来源。
如太阳能,核能,地热等。
3、土地:是地球上的特定部分,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之上的江河湖泊等水面,是由空气、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而不断发生变化(具有立体垂直剖面的空间客体)。
4、土地资源:是指在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用以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
5、土地资源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利用不当或受某些不利的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土地资源质量下降,表现为土地生物生产能力逐渐减退和产品质量降低的过程。
6、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和风的作用下,地表物质发生剥蚀、迁移和沉积的过程。
7、土地沙化: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原本不是沙漠的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景观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
8、土壤盐渍化:指表层中含有0.6%―2%以上易溶盐的土壤称为盐土;含交换性钠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20%以上的土壤称为碱土;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措施而发生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
9、耕地土壤贫瘠化:是指耕地在利用过程中,投入到耕地中的养分物质数量不足以弥补同期由于作物收获、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的从耕地中移走的养分物质数量,从而导致土壤肥力、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的现象。
10、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规划区域内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做空间上的优化组合设计计划及实现该计划的时间安排。
11、土地管理: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科学技术的措施,以维护土地所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证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为目的,对土地使用活动进行的管理和控制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我国的环境资源管理体制
❖ (一)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 经历了5次调整,形成了一个比较能适应环境 管理需要的完整体系
❖ 1、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 1971年,针对工业“三废”污染问题,国家 计划委员会设立了“三废”利用领导小组。 这是中国建立以后成立的第一个环境保护机 构。
❖ 1、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3、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 4、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 5、港务监督行政主管部门 ❖ 6、渔政渔港监督 ❖ 7、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 8、各级公安机关 ❖ 9、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 ❖ 10、铁道行政主管部门 ❖ 11、民航管理部门 ❖ 12、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 13、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 14、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 4、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 1984年5月,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 作的决定》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在1984年底,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属的 环保局改为国家环保局,作为国务院环境保 护委员会的办公机构。
❖ 5、1998年机构改革 将原林业部调整为国家林业局,成立了新的 “国土资源部”,同时将原副部级的国家环 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撤销了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 (二)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
❖ 1、从横向的关系看,具有统一管理与各部门 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特点
❖ 2、从纵向的关系看,具有中央和地方分级管 理相结合的特点
❖ 3、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执法地位平等的特点
案例分析
❖ 某擅自建设的村办小型化工厂,因其设备零 部件选材不符合安全要求,维修人员在违章 检修时,阀门断裂,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外泄 ,导致厂外下风向处15位居民出现中毒症状 (其中7人住院治疗3天),120多亩农作物 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直接经济损失达2万多元 。当地政府、劳动、环保部门共同调查后, 劳动部门避
❖ 行政诉讼,要求判令长春市环保局履行行政 职责。南关区法院在判决中认为中汽一公司 系中央直属企业,环保局不具有对其作出限 期治理决定的法定职责,对崔等人要求环保 局履行对中汽一公司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法 定职责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同时判决责令 该局在一个月内履行和赔偿金额作出 处理决定的法定职责。环保局不服,上诉于 长春市中院,1999年6月,长春市中院作出 终审判决:撤销长春市南关区法院(1998) 南行初字第286号行政判决;驳回被上诉人崔 延元等 181人的诉讼请求。
国家环境资源管理概论
第一节 国家环境资源管理概述
❖ 一、国家环境资源管理的概念 ❖ 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
教育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 机关以国家名义,行使对影响资源和环境的 活动进行指挥、组织、规范、监督的职能, 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 破坏,维护生态平衡的活动。
❖ 开环境部门先行以安全事故为由对该厂处以1 万元罚款,该厂因事故重大,自知理亏,没 有对此申请行政复议,也未提起行政诉讼。 当时环境保护部门得知劳动部门处罚后,未 再实施环境行政处罚。
❖ 问:本案事故是安全事故还是环境污染事故 ?劳动部门处罚是否正确?环保部门是否拥 有处罚权?
三种意见
❖ 意见一,本案为安全事故,应由劳动部门处 罚;
❖ 意见二,劳动部门可以基于安全事故处罚, 环保部门也有权基于环境事故处罚;
❖ 意见三,劳动部门无权处理,应由环保部门 单独处罚;
相关法律法规
❖ 《行政处罚法》第24条,“一事不再罚原则 ”
❖ 《劳动法》第57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生产设备及劳动安 全设施和用品,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 二、国家环境资源管理的特点 ❖ (一)手段的特殊性 ❖ (二)利益的整体性 ❖ (三)管理的综合性 ❖ (四)管理的区域性 ❖ (五)管理的广泛性和民主性
第二节 国家环境资源管理体制
❖ 一、国家环境资源管理体制的概念 ❖ 是指有关环境资源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责
权结构及其运行方式。
❖ 二、国外的环境资源管理体制 ❖ 1、现有的行政部委兼负环境保护职责 ❖ 2、在现有机构基础上设立协调机构 ❖ 3、成立部级的负责环境资源保护的专门机构 ❖ 4、具有更大权限的独立机构 ❖ 5、几种机构同时并设
❖ 15、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 16、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 17、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 近些年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等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建设、卫生、海关、 工商、经济贸易等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对 某些环境污染防治或者自然资源保护实施监 督管理。
案例分析
❖ 长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央直属)排 放的污水,流经绿园区西新乡小开元村崔延 元、杜臣等人所居住的二村,注入长春市绿 园区西新乡的西新水库,第年蓄水期间,由 于蓄水面积扩大,污水将崔、杜等181人居住 地附近的耕地及饮用水污染。为此崔、杜等 人多次上访。长春市环保局接到他们反映后 ,对污水
❖ 进行了监测化验,确认了污染源,组织人力 修复了自来水设备,并与政府有关部门多次 组织崔、杜等人及小开元村民委员会、中汽 一公司、绿园区西新乡政府等就解决饮用水 污染问题进行调解,因崔对协议有异议而未 果。为此崔等181人于1998年4月以长春市环 保局没有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该市南关区 法院提起
❖ 2、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至1982 年 1974年10月,国务院组建了由20多个部、委 负责人参加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这样,中国就诞生了第一个专门 的环境保护机构。
❖ 3、1982国家机构改革 1982年国家进行机构改革,撤消了国务院环 境保护领导小组,将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 境保护部,名为环境保护局(部内的司局级 机构)
❖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1条,可以“责令停 止生产”、“可以并处罚款”
❖ 四、我国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7条规定,我国实施环 境资源管理的行政部门,包括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15个依照有关 法律的规定行使环境污染防治或者自然资源 保护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具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