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对“仁”的阐述
谈谈对孔子仁的理解
谈谈对孔子仁的理解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在他的众多思想中,人们最为熟知的莫过于“仁”,那么什么是“仁”,我是如何理解的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孔子对“仁”的基本定义:仁者爱人。
也就是说,仁是一种精神态度,是一种对待他人的感情态度,是一种待人处事的良好品质。
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具有内在本质的人本主义道德情操,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相欣赏、尊重、信任和关心的实践方式。
其次,对于仁这个概念,孔子不仅是在理论上加以探讨,更是在实践中指导自己和弟子们的日常行为。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基石。
他强调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质,也就是以仁为本的人类存在的根源。
而仁之所以成为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是因为仁体现了孔子的价值体系,以人类幸福为目标,人际关系为重点。
第三,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要具有仁爱之心,以德育人,美化社会。
在他看来,仁是一种公共品德,一种对于人类和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于仁义礼智文化的重视,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而“利”是狭隘自私的行为,是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而“义”则是以集体利益为先,发扬人间大爱、互助互爱的精神。
综上所述,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被认为是一种关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情感,一种关乎道德价值的指引。
也是一种关乎社会需求的实践态度。
仁是一种体现着我们普遍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我们做人情商的提高,是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之所以必须要去掌握的技能之一。
谈孔子对“仁”的阐述
谈孔子对“仁”的阐述[摘要] 本文指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并介绍了“仁”的七层含义。
[关键词] 孔子仁仁爱仁德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关于“仁”,按孔子的阐述,应有七层意思:1、作“关爱”解释“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篇》)意思说,“仁”指的是“关爱人”。
要做到关爱人,就必须树立仁慈之心。
2、作“爱大多数人”解“汎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篇》)意思说,广泛地关爱大多数人,这就接近于仁了。
换句话说,就是有仁慈之心的人,不仅对自己的亲戚朋友关爱,而且对人民大众也要关爱。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孔子这里讲的“汎爱”,也就是后来西方资产阶级讲的“博爱”。
不过,孔子的这一“博爱”观,要比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提出的“博爱”观,早了两千三百多年。
3、作“能爱人,能恨人”解“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篇》)。
“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
”(《礼记·大学篇》)。
“好”“恶”二字皆读去声。
按照宋代儒家学者朱熹的解释:有私心之人是善恶不分,爱憎不分;只有无私心的人,才能分清好人和坏人,才能爱憎鲜明,才能懂得热爱好人,憎恶坏人。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爱与恨”,是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爱恨观。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92页)。
孔子时代的爱恨观,自有孔子时代的阶级烙印。
孔子与子路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孔子的学生子路,对“爱与恨”的认识有些模糊,跑去问孔子:“满乡村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道:“还不行。
”子路便又道:“满乡村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道:“还不行。
最好是满乡村的好人都喜欢他,满乡村的坏人都厌恶他。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
浅谈《论语》中孔子“仁”的思想【摘要】孔子思想的宗旨和核心是“仁”。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论语》较为系统地讲述了“仁”的内涵,使“仁”成为了一个具体的体系,为儒家道德伦理指明了基本路向。
【关键词】《论语》,仁《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该书是由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整理记录编纂而成,因此该书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学说。
在《论语》中,“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贯穿于整本书。
在整本书中,“仁”字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但孔子每次在谈到“仁”的时候也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也正是对这些不同场合和不同人关于“仁”的论述,使得“仁”的思想包含了众多方面,从而能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论语·学而》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大致如下: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这里讲到的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情感基础。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道的崇高理想,孔子认为这种本质和崇高理想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恒久朴素的感情——血缘亲情。
孔子认为实现人道之仁的心理情感基础是孝悌,孝顺爹娘,敬爱兄长。
从上述有子所讲述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是很少犯乱的,而相反,假如一个人连自己的生身父母和同胞兄弟都不知道敬爱,怎么可能对其他人和社会有仁爱之心呢?这句话虽然出自有子之口,但却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也反映了孔子对“孝”、“弟”等伦理情谊的重视,如孔子要求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伦语·学而》),另外孔子还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论语·泰伯》)同时,孔子在谈及孝的时候,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从_克己复礼_浅谈孔子_仁_的思想
来的终身教育,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从孔子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礼后的道理,受到了孔子的赞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 ,七十 而从 心 所欲 ,不 逾 扬。孔子认为,外在的礼节形式是要和内心的情志相统一的,如
矩”,长期不懈的学习是每个人加强后天自身培养的关键,对于 同绘画一样,质地不干净是不能绘画出完美的图案,人的内在
所说的玄之又玄的“道”,但相比之下,孔子的“仁”更多是取之 于民,并为民所用,因为“仁”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就有了 孔子根据每个不同的人讲不同的“仁”,让提问者从自身所需的 最切实际的地方做起。因此,孔子讲的“仁”不具有大而化之的 不可捉摸性,而是带有具体的实践性和可行性。那么,在大力弘 扬传统文化精神的今天我们对孔子的“仁”该怎么理解呢?
性要求,君子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周天子用礼制规定维护周氏贵族内部的长幼尊卑,使之个
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要求的“省身”不是封闭自我的内省 安其位,“人”的意识觉醒后,人就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对
而是把自我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评鉴,和谐以修身为本,修身 人的生存现实有了更高的要求,孔子希望复“礼”,使礼成为人
语文学刊
从“ 克 己 复 礼 ”浅 谈 孔 子“ 仁 ”的 思 想
○刘 芳
(辽宁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摘 要】基于春秋末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转型的复杂状况,孔子在“吾从周”的信念下提出了 “仁”的概念,所以对“仁”的解读是理解认识孔子丰富思想内涵的关键。由人而来的“仁”深刻之处就在于与“人”
面对时代的新变,孔子既看到了周礼对构建规范安宁社会 秩序的作用,又看到了愈演愈烈的奴隶解放潮流,对此孔子有 着深刻的思考。统治阶级应该有新的作为来适应被统治对象的 变化,同时,应该对逐渐觉醒的“人”有新的规范和要求,使之对 内面对自己对外协调他人。所以,“吾从周”并不是盲从,而是孔 子在应对当时社会各种变化作出革新改良后的思想。其改良的 结果就是孔子提出了“仁”的要求,尽管他仍是站在维护上层统 治阶级立场上为缓和激烈的阶级矛盾而言的,但对当时的奴隶 解放思潮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着预见性的作用。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 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 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一)孔子对“仁”有诸多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而“仁”的基本内涵浓缩在他与樊迟的问答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二十二章》】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
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
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以同情心为本,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故曰爱人为仁。
(二)有时候,孔子用“仁”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品德,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
在这一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二、《论语》中“仁”的诠释。
(一)真性情的合理流露。
实践“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它是我们真性情的一种合理流露。
仁在我也,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三十章》1、性情为真。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矫饰以媚悦于人,非真性情的流露,故“鲜矣仁”;“刚毅木讷”之人,质朴有真性情,所以“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第三章》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二十七章》2、“合礼”流露。
孔子认为,人的真性情或有所偏而为过,所以不但要有真性情的流露,还要合理。
如何合理?即合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所以仁为人之性情是真的,而又须合礼流露。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第七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第一章》】(二)能推己及人。
浅谈《论语》的核心理念
浅谈《论语》的核心理念《论语》是一本集中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和言论的书籍,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及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它涵盖了伦理道德、政治治理、教育教学及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其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理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仁爱之道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最为核心也是最为基本的概念。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
可见,孔子思想中的“仁爱之道”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根本规律。
2. 诚信为本在《论语》中,“信”是孔子所推崇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要具备“信用”的品质。
只有诚信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诚信对于实现“仁爱之道”、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伦理准则。
孔子认为,人应该自我约束,保持自律并恪守正义,以此来保护个人品德和道德尊严。
礼仪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孔子认为,只有在遵循礼仪的基础上,人们才能通达万事万物之本源,也才有形成和谐社会的基础。
4. 尊重天命在自然哲学方面,孔子强调要尊重天命。
他认为,自然界之中存在着一种天命规律,它决定了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发展方向和限度。
只有遵循这种天命规律,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的发展。
5. 和谐思想孔子思想中所提倡的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尊重别人的意见,尽量与周围的人共同抵达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总之,《论语》所强调的这些核心理念,都是围绕着她的中心思想——“仁爱之道”而展开的,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遗产和哲学思考。
它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进步,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谈谈你对孔子仁的理解800字
谈谈你对孔子仁的理解800字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其中以仁为核心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石,也是他对人际关系、社会和政治治理的核心理念。
仁是一种道德伦理的价值观。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以仁为中心的行为是道德的表现。
他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希望自己受到的待遇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这种互相尊重和关心的道德观念,使人们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仁是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爱。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以仁为中心的行为是对他人的关怀和爱。
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希望自己受到的伤害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他还提出了“爱人”的观点,认为只有具备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仁还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和修身养性的观念。
孔子认为,只有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上,才能具备对他人的关怀和爱。
他认为,要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首先要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认为只有个人先修身,家庭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孔子对于仁的理解,不仅是一种道德伦理的价值观,更是一种对人性的理解。
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们的善良本性得以发挥和发展。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孔子对仁的理解是一种关于道德伦理、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的理念。
仁是对他人的关怀和爱,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和修身养性的观念。
孔子通过仁的理念,提出了一种关于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相处方式的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简单谈谈论语中“仁”的不同意思
班级:1403 学号:04140317 姓名:居颖孔子“仁”的论述摘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频率极高,并以中心思想贯穿全文。
而“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虽然《论语》中没有对“仁”的含义作出具体的说明,但本质内涵众所周知是“爱人”,细细咀嚼,可以发现每一句中的“仁”含义都各不相同,却又有共通之处,对其进行材料分析和总结后,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仁德”、“仁政”、“人道”、“为仁”。
关键字:仁论语内涵概括孔子是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和贡献的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几乎中国文化发展中所有代表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学说那里找到根源。
其中最具显著特征的表示他提出的著名的“仁”的思想,并由后人概括分析,形成了一门“仁学”。
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达109次之多,愈发说明“仁”的思想在孔子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读《论语》时,不难发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时,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颜渊问“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指的是“克制自己,依礼行事,依礼待人”,就是“仁”;司马牛问“仁”时,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指的是“说话慎重”就是仁;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指的是“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别人”就是仁,“自己不想的不强加在别人身上”就是仁,“在国家面前在家里少些”就是仁,孔子还在《子路》中说过“刚、毅、木、讷,近仁”,即认为拥有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就接近于仁……其中他人讲“仁”25次,即孔子讲要从爱父兄到爱其他亲戚,再到爱他人;以自己为中心向外层讲“仁”84次,层层推衍。
但是万物皆可循不变之处,就“仁”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我认为可以把它归为四类:仁德、仁政、仁道、为仁。
试述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1.试述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答: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
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2.孔子论君子人格有哪些主要观点和思想答:首先,君子品德高尚。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对于道德,时时放在心上,每遇事都要想是否符合道德。
君子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注意符合“义”,而小人却常常见利忘义。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象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别的什么也不会,那样不能适应社会。
其次,君子修身养性。
“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信。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胸怀宽广,为人坦荡,不忧不惧。
再次,君子勤务实。
孔子曰:“君子务本”。
即君子不在小问题上斤斤计较,而是抓住根本问题。
另外,君子善处世。
君同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同。
3.孔子教育思想述评答: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学习过程、人生修养等等,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
”的思想,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也就是说教育应该为大多数人服务,人人都应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其他条件的限制。
孔子的这种思想切合当时的庶民的利益,对于改变以前受教育权利为贵族子弟所独享的状况具有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即便在今天,对我们推进教育公平仍旧有指导意义。
4.略论孔子的义利观答: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孔子一方面认为"义以生利",但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
浅谈孔子与“仁”
浅谈孔子与“仁”古往今来,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步得到重视与亲睐。
谈到“以仁为本”,自然会提及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伦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哲学思想是以伦理及教育为主的思想。
孔子对伦理、教育思想不仅讲得最多, 而且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
在孔子的思想里, 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孔子最注重道德的修养。
他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符合上层社会道德标准的“士”、“君子”。
因此, 可以说, 孔子的教育主要是以人为本的伦理教育。
而且这种教育就是教人伦、道德, 这正是儒家教育的传统。
一、孔子关于“仁”的内涵阐述。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孔子贵仁,一般认为“爱人”是仁的最根本的规定。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二是就人和人的关系而言,应当互相尊重和亲爱,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凝结于孔子的“仁”中,使其体现了具有普遍的人道原则,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一)“忠恕违道不远”忠恕, 简而言之就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从深层次看, 就是“已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不论从单纯还是深层的方面看, 都是从己出发, 以己之所好, 推及人之所好, 以己之所恶, 推及人之所恶。
这种推己及人的办法就是“恕”道。
所谓“仁者爱人”, 也就是对别人的同情心, 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 要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
这些话听起来并不新鲜, 但确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关系中道德经验的总结。
人不是孤立的个人, 而是社会的人。
(二)“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 复礼是符合于礼。
孔子所谓的“礼”是周礼, 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之礼,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 分封制, 世袭制。
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
礼与仁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孔子是用仁来充实礼的, 因此“克已复礼”复的是周礼。
谈孔子的仁礼思想
谈孔子“仁礼”思想仁礼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点,也是儒家世代传承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思想中,仁存在于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也应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核心观念。
仁在政治中是实行仁政,以爱民的思想来对待百姓。
但是在春秋诸侯互相争霸的年代,仁的思想是很难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尤其是不适合当时各诸侯王的需要。
他们需要不断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兼并其他诸侯国,以达到扩充国土,在各诸侯中称霸的目的。
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仁思想很难被各个统治者所接受并采纳仁在社会关系中的体现是要求仁者爱人。
他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每个人要把仁作为最高的信念。
要求每个人要将仁具体贯彻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仁应该起着各种规则或原则的存在。
子之于父,弟之于兄都应该有仁的不同体现和要求。
如果将对于人民的仁的思想扩大,从家庭关系外延到君臣,君民关系来说要以对待父兄的仁,来对待自己的君主,则扩称为忠。
但是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提倡要将仁的思想置于很高的地位甚至是高于自己生命的,我想恐怕在春秋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老百姓仍然会把保全自己的性命当作自己最高的信念,而不是孔子所宣扬的仁思想。
所以想要将仁的思想被整个社会所接纳,应该考虑社会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民的接受水平和他们所能到达的道德思想标准。
我个人认为仁的思想在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的年代才能被人民所广为接受。
再谈一谈孔子礼的思想。
礼的提出早于孔子,但自孔子所发扬。
中国人崇尚礼的思想,中国人也重视礼的教育。
而孔子所提出的礼是广义的礼,在社会关系中他将礼与道德相等同起来。
把礼当作约束人在社会上各种行为的准则以及道德标准。
他要求人们的各种行为都要按照礼来进行,事事要符合礼的标准和要求。
其实对于我们现在来说,道德的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所不断完善的,而人们的行为也越来越按照道德进行规范。
浅析孔子爱人之道
试述孔子的爱人之道摘要:“仁爱”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伦理价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其成为儒家仁爱思想最经典的表述。
对“仁者爱人”这一思想的阐释,各学者也都见仁见智,本文主要是从孔子爱人思想的简述、爱人的内容以及爱人之方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孔子的爱人之道。
“摘要”应当对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做一个高度凝练的概括,请在全文修改完之后对摘要加以修改。
关键词:孔子仁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与基础,在《论语》一书中,谈及“仁”的有58章,“仁”共出现了109次,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
据考证,“仁”出现于孔子之前,并非孔子首创,但是直到孔子才赋予其全新的文化内涵。
孔子的弟子樊迟、子贡、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都曾分别问仁于孔子,孔子的回答,由于对象不同、场合不同,其对仁的解释也各不相同。
仁者“爱人”这一解释是对“仁”之本质最基本也是最经典的表述。
而且从“仁者莫大于爱人”①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爱人是仁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核心的要求。
一、孔子爱人之道的思想简述“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从这简短的两字中可以分析出其蕴含的问题,其一,爱什么样的人;其二,如何爱人。
前一问题就其爱人的特点而言,从对象上看是一种博爱、泛爱,从程度上看是一种等差之爱、亲疏有别之爱。
前者是心灵与理想之爱,后者则是行为与现实之爱。
对于如何去爱人,行爱人之道的方法是什么,孔子认为就是善推其所为,即善于推己及人,这里要注意的是,“推己及人”不是孔子的原话,而是后代学者的总结。
那么能够做到“推己及人”的根据又是什么呢?孔子认为是每个人都有爱人之心,以爱人之心,行推己及人之事。
这就是孔子的爱人之道。
那么人为什么要爱人?为什么要行推己及人之道?清楚这两个问题是理解孔子爱人之道的关键所在。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西周以来赖以①王聘珍.大戴礼记(主言)[M].中华书局,1983:8.维护贵族宗法制度和社会等级秩序的周礼经历了数百年的时局变化,已不免流于僵化的形式,逐渐失去其社会功用,已经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沦为纯粹的外在形式。
谈孔子“ 仁” 之美学思想
谈孔子“仁”之美学思想孔子认为人的美好本质即是“仁”, 人可以“杀身以成仁”, 可以“泛爱众而亲仁”, 可以“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由此, 人性的自觉意识与观念萌生, 孔子的仁美思想产生,“仁”之美学思想成为孔子思想之中基础而又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孔子的仁美思想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性自觉泛爱之美《论语》这部语录体著作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以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孔子的真正思想。
在《论语》中“仁”的思想被提到的次数不下百次, 可以看出, 在孔子的观念中“仁”的重要性, 孔子一再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叭倩》) 就是说, 没有“仁”的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深厚情感, 其它的外在即便再好, 也是没有意义的,内心情感的真实胜于外在的讲求, 正如私以为“有之于内, 必发之于外”。
氏族血缘是孔子仁学的现实社会渊源, 孝梯是这种渊源的直接表现。
孔子曾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 这是从孝梯方面解释仁的含义, 人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懂得亲情, 有敬爱父母与兄弟之情和这种心理意识, 这正是后世人道观念的源始。
我们可以发现“仁”的思想中含蕴的是一种人性的自觉意识, 渗透着一种巨大的人文关怀, 如“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 《论语泰伯》)、“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 朋友信之”( 《论语公冶长》) 等仁道理想, 这种带有深厚情感的博大的人文精神, 对历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处世为人、精神探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们始终关注民族、社会、国家的兴衰命运,同情深处水火之中的苦难百姓, 表达伤时感世、立志救民的政治理想, 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创作的一个重大主题。
在我们华夏历史上, 流传至今的“大仁之极, 而大勇生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都可以在孔子的“仁”之思想中寻到根源, 这种自觉的人际关怀, 甚而上升到国家、民族、社会层面, 表现为对大众的深厚同情, 对苦难的深刻感受, 进而积淀成博爱的人道精神, 反对残暴、压迫与剥削的道德悲悯。
浅谈《论语》的核心价值思想“仁”
浅谈《论语》的核心价值思想“仁”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在弟子们的悲痛声中离开了人间。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祖先原是宋国贵族,因政治变乱逃到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青年时做过管理牛羊和仓库的小吏。
中年以后,聚徒讲学。
50岁以后,做过几年鲁国大夫。
下野后,率领门徒周游列国,寻找政治出路,历时十余年,但处处碰壁,始终没有得到任用。
晚年回到鲁国,以整理古代典籍、教授门徒了却余生。
孔子一生教育的弟子据说有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有72人。
弟子们平时在学舍听孔子讲论,周游列国时,师生同行,随时问难,有的学成后担任了邑宰家臣之类的官职,仍不断向孔子问学请教。
《论语》一书就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纂辑而成的,大约成书在战国初年。
《论语》共20篇,篇名取篇首的两三个字为题,并无具体意义,如第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所以该篇就叫《学而》。
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492章,13000余字。
据《汉书。
艺文志》说,“论”是论纂、编排的意思,“语”是谈话记录,“论语”就是语录汇编。
里面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门徒如曾子、子夏等人的言论,还记载了一些孔子的行为。
《乡党》篇就有不少关于孔子日常生活和参加政治活动的情节、做法,如穿什么衣服,有什么饮食习惯,平时家居的神情举止,怎样乘车外出,甚至怎样睡觉等等。
全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等各方面,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直接的材料,又由于《论语》是“四书”之首,因而在我国文化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论语》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广泛使用,但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
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
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推崇、最赞许的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但是,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纯定义式的界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而随问作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
谈孔子“仁”的思想内涵
谈孔子“仁”的思想内涵作者:全华相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2期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其内容非常丰富。
主要在《论语》里,包括仁之爱、仁之礼、仁之孝悌、仁之忠恕、仁之五者等思想内涵。
关键词:孔子;仁之道一、仁之爱一是仁者必须要有德。
所以,孔子强调:君子的德象风一样,小人的德象草一样。
草遇到风肯定会被吹得东倒西歪,甚至趴下。
(《颜渊》)有德的人必然廉洁。
因此,孔子提出儒者做官的原则:“委之以货财而不贪,淹之以乐好而不淫,劫之以众而不惧,阻之以兵而不慑。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孔子家语》)“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可以说,德是基础,仁是德的表现。
有德才有仁。
无德之人必然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二是强调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和谐相处,相互友爱就是仁。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是:“爱人。
”马厩烧了,孔子问“伤人乎?”而不问马伤没有。
因为,人比马重要。
况且孔子的时代人比现在更重要。
(《颜渊》)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公孙丑下》)三是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人和谐,推而广之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孔子强调“和无寡,安无倾。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孔子强调:“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即喜爱(好)人,压恶(坏)人,爱憎分明。
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谈谈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
谈谈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
孔子仁爱思想是中华文明的一种高尚的思想,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
一,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爱是孔子提出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之
一,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
孔子以其独特的仁爱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仁义是仁爱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就是以慈爱的心对待他人,只要爱护自己的家人和社会,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他认为,人们应该具有仁爱的心态,善待他人,关心他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的自由,尊重他人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孔子仁爱思想不仅支持仁爱,而且支持爱国。
他认为,应该保护国家法律,维护国家秩序,以及奉献爱国心。
孔子认为,“仁”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爱国”。
他认为,应该关心国家的
发展,保护国家的安全,维护国家的尊严,把自己的一切精力用在爱国事业上。
此外,孔子仁爱思想还支持保护自然环境,他认为,人们应该在尊重大自然的基础上,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
来保护大自然的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他还倡导人们遵守自然规律,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世界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从以上可以看出,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也就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尊重他人的权利,保护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规律,并以爱国精神为荣。
孔子仁爱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做一个有道德和礼仪的人的根本。
孔子说“仁”
孔子说“仁”1、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克制自己的欲望,践行遵循礼,就是仁。
一天做到克己复礼,天下人就都会说他“仁”。
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是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事。
这很好理解,就是我们要遵循自己的道德标准去做事,不要被别人带歪了。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这一段和前面是一起的。
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我们讨论“仁”,把这段话也放进来,意思就是但凡不合礼的事情,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比如公交车上,有女子衣着清凉,这是别人穿着的自由,可要是盯着人家的胸脯看,那就是失礼了。
4、刚毅木讷,近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子路》一个性格刚毅正直,言语迟钝的人,往往是仁厚的;而花言巧语、总是摆出一副和善面孔的人,往往是不仁的。
“鲜”在这里是“少”的意思,而“巧言令色”是贬义词,意思是小人总是善于伪装自己,为了利益趋奉谄媚他人。
《论语》里有还另一句话和这句话意思相近:5、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乡原,同“乡愿”,用白话说就是乡里的那些老好人,总是迎合大家的愿望,貌似主持公平,其实他们做事的标准根本不是道德正义,反而是破坏了真正的道德环境,这也是巧言令色的一种。
6、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这句话应该是孔子对“仁”在具体事情上的要求了,到现在已经成为老生常谈:在家中要孝敬长辈,出门要兄弟友爱,一切日常言行要严谨而守信,对所有人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7、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这句话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说的,意思是老师讲的道理,就是“忠”和“恕”啊!孔子讲的所有道理都是以“仁”为中心,也就是说,“忠”和“恕”就是“仁”。
这两个字也很有意思。
“忠”,其实不是现在理解的忠于谁谁的意思,而是“心”在“中”间,不偏不倚,遵从公平道德的意思。
孔子道德观
孔子道德观孔子道德观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道德观。
孔子的道德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部分之一,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孔子的道德观。
一、孔子对“仁”的理解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标准。
在《论语》中,有关于“仁”的许多论述,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
这些论述表明了孔子对“仁”的理解和内涵。
首先,“仁”是一种道德情感。
它包括了爱、慈、恕、忠等情感因素。
在《论语》中,“仁”的描述常常与这些情感联系在一起。
其次,“仁”是一种道德行为。
它包括了尊敬长辈、关心弱者、乐善好施等行为方式。
在《论语》中,“仁”的描述常常与这些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
最后,“仁”是一种道德观念。
它包括了人的尊严、人的平等、人的自由等思想观念。
在《论语》中,“仁”的描述常常与这些思想观念联系在一起。
二、孔子对“义”的理解孔子认为,“义”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在《论语》中,有关于“义”的许多论述,如“学而优则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
这些论述表明了孔子对“义”的理解和内涵。
首先,“义”是一种道德准则。
它包括了公正、公平、公正等准则。
在《论语》中,“义”的描述常常与这些准则联系在一起。
其次,“义”是一种道德规范。
它包括了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传统文化等规范。
在《论语》中,“义”的描述常常与这些规范联系在一起。
最后,“义”是一种道德信念。
它包括了对真理和正义的信仰和追求。
在《论语》中,“义”的描述常常与这些信念联系在一起。
三、孔子对“礼”的理解孔子认为,“礼”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形式。
在《论语》中,有关于“礼”的许多论述,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器”等等。
这些论述表明了孔子对“礼”的理解和内涵。
首先,“礼”是一种道德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孔子对“仁”的阐述
[摘要] 本文指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并介绍了“仁”的七层含义。
[关键词] 孔子仁仁爱仁德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关于“仁”,按孔子的阐述,应有七层意思:
1、作“关爱”解释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篇》)意思说,“仁”指的是“关爱人”。
要做到关爱人,就必须树立仁慈之心。
2、作“爱大多数人”解
“汎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篇》)意思说,广泛地关爱大多数人,这就接近于仁了。
换句话说,就是有仁慈之心的人,不仅对自己的亲戚朋友关爱,而且对人民大众也要关爱。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孔子这里讲的“汎爱”,也就是后来西方资产阶级讲的“博爱”。
不过,孔子的这一“博爱”观,要比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提出的“博爱”观,早了两千三百多年。
3、作“能爱人,能恨人”解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篇》)。
“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
”(《礼记·大学篇》)。
“好”“恶”二字皆读去声。
按照宋代儒家学者朱熹的解释:有私心之人是善恶不分,爱憎不分;只有无私心的人,才能分清好人和坏人,才能爱憎鲜明,才能懂得热爱好人,憎恶坏人。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爱与恨”,是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爱恨观。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92页)。
孔子时代的爱恨观,自有孔子时代的阶级烙印。
孔子与子路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孔子的学生子路,对“爱与恨”的认识有些模糊,跑去问孔子:“满乡村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道:“还不行。
”
子路便又道:“满乡村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道:“还不行。
最好是满乡村的好人都喜欢他,满乡村的坏人都厌恶他。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篇》)
在《论语·阳货篇》中,具体地记叙了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贡的一些憎恨观。
子贡问孔子:“君子也有憎恨的事吗?”孔子道:“有憎恨的事:憎恨一味传播别人坏处的人,憎恨在下位而毁谤上级的人,憎恨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憎恨贯彻自己的主张,却顽固不通、执拗到底的人。
”
孔子又道:“赐,你也有憎恶的事吗?”子贡随即答道:“我憎恨偷袭别人的成绩却作为自己的聪明的人,憎恨毫不谦虚却自以为勇敢的人,憎恨揭发别人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微以为知者,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篇》)
但是,笔者发现,有人在讲解孔子的“仁”这一思想含义时,只讲解“仁者爱人”,“汎爱众而亲仁”;而不讲解“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这一思想主张,这是有失偏颇的。
4、作“仁德”解
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叫做“仁”?
孔子答道:“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
”
子张请教道:是哪五种?
孔子说:“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篇》)
意思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慈惠就容易使唤人。
不仅如此,有“仁德”的人,还要具有“刚强、果决、朴质、而言语不轻易出口”这四种品德的人,才算是近于“仁德”。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篇》)
在孔子看来,只有具备“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等九种优秀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具有“仁德”这一高尚品德。
在孔子看来,“仁德”比“仁爱”层次更高,一般人很难做到,在孔子眼里只有
他最赏识的高材生颜回,才能做到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别的学生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巳矣。
”(《论语·雍也篇》)
孔子认为,以下几种人是缺乏“仁德”的人:
①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好使伪善面孔的人,卑躬屈膝的人,都是缺乏“仁德”的人,也是孔子认为是最可耻的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篇》)
②道听途说,听风讲雨的人,是不讲“仁德”的。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篇》)
③好色的人,是不讲“仁德”的人。
——子曰:“吾未见好德亦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篇》)
④不讲礼仪制度的人,是缺乏“仁德”的人。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篇》)
⑤为贪官,为暴发户横征暴敛,大肆掠夺民脂民膏的人,是最缺乏“仁德”的人,也是孔子最厌恶的人。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富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篇》)
孔子强调: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于己于人总是没有坏处的。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论语·里仁篇》)
孔子指出: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想得到的;不是通过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去要。
贫穷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方法去抛弃它,就不要摆脱。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取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论语·里仁篇》)
应该说,孔子的这种把“仁德”看作高于财富、高于权位的思想主张,在拜金主义泛滥的当今时代,仍有其积极的认识价值。
孔子还指出:一个立志做”仁德”的人,应该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有勇于用牺牲来保卫“仁德”的纯洁性。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论语·卫灵公篇》)
5、作“仁政”解
子曰:“为仁君,止于仁。
” (《礼记·大学篇》)意思说,作为国君,应当努力施行仁政。
6、作“仁君”解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礼记·大学篇》)
意思说,如果国君一家仁爱相亲,那么全国人民将受到感化,便会兴起仁爱的风气;国君一家谦让相敬,那么全国人民也将效法,便会兴起谦让的风气;如果国君贪利暴虐,那么上行下效,全国人民便会见利忘义,犯上作乱。
其关键作用就在于此。
这就叫做(国君)一句话可以败坏事业,(国君)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安定国家。
7、作“什么样式的人”解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篇》)《后汉书吴祐传》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将“仁”注释为“人”。
意思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
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式的人了。
孔子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阐述了“仁”的含义颇具匠心。
不愧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
他的“仁爱”思想和“仁德”思想,以及作“仁君”施“仁政”的思想,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