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我整理的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一:《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摘要:论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另一个目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

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

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

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

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

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

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依据

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依据

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依据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一直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一篇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系统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本文将从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依据进行探讨。

一、选题背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多个方面。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因此,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选题意义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文献综述毕业论文可以有助于以下几个方面:1. 梳理研究思路: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帮助研究者梳理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

2. 发现研究热点: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指导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

3. 提高研究水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借鉴,可以帮助研究者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三、选题方法在选择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确定研究领域:首先要确定研究领域,可以选择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工程等方面进行研究。

2. 查找文献资料:在确定研究领域后,要广泛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

3. 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对查找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出其中的研究亮点和不足之处。

4. 确定选题方向: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确定自己的选题方向,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选题建议在选择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选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1. 结合实际问题:选题要结合实际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设计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设计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设计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中,毕业论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是整个论文工作的起点,也是决定论文主题与研究方向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给出一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设计的建议,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1. 基于环境生态学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本论文可以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可以探讨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绿地资源减少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绿地规划与设计策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2. 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的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研究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可以关注某一地区或城市的大气污染情况,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影响大气污染的各种因素,如气象条件、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等,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和措施,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

3. 基于水资源管理的生态流域规划与保护策略研究本论文可以从水资源管理的角度,研究生态流域规划与保护策略。

可以选取某一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分析流域内不同水资源利用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流域规划策略,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4. 基于环境生物技术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本论文可以着重研究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可以选择某一种或多种环境微生物或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于不同类型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与机制。

通过对不同修复技术的对比分析,提出适用于不同污染土壤的修复策略和措施,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5. 基于环境经济学的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本论文可以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可以选择某一种或多种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循环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提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技术和管理措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策略。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

环境科学论文(优秀7篇)科学论文篇一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往往是以其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品质感受给大众带来不俗的印象。

很多时候,天然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载体向受众传递产品的优异性,天然材料包装设计是绿色环保设计的有机展现,更是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的关系(一)对天然材料的认识材料的选择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有效表达设计创新性的一种有效存在,天然包装设计的美在于其具有不同层次,具有改良性。

最为乐道的是眼下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是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不会脱离社会和市场。

天然材料包装设计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趣,也印证了它为服务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主旨,将不断丰富的审美过程与实用性运用到具体设计中。

(二)对绿色包装的理解生态平衡,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自身健康安全意识:自然以及舒适简约的设计理念;长期发展设计思想。

这在绿色包装发展的理念上也是包装文化观念层和精神层上的一种升华。

从内置物的实用性到包装设计文化的审美情趣、材料形式和创作的风格彰显了审美潮流到市场消费的规律。

(三)天然材料与绿色包装设计的视觉表现包装作为普遍化的一种艺术设计体裁,它可以将民族精神、企业精神或设计师的精神选择性的融入到设计中。

绿色包装设计在今天大多易见,受环境与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包装设计不得不充分考虑到设计定位与设计理论。

包装有着与人近距离接触的属性,良好的视觉表现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渐渐成为商品销售好坏的有力因素。

包装设计在社会上影响力愈发广泛,在包装的设计中,材料的视觉感受是来自于眼睛对其材料表面特征的感知,我们直观的接触天然材料并感受到其材料质感,良性的将产品的固有属性与天然材料的绿色设计进行探讨,从而与之完美结合起来,其包装的视觉表现与内置物的主体属性有效的融合。

设计师通过包装材料的选择,从而是产品增添了浓厚的地域色彩与情感共鸣。

(四)天然材料c绿色包装设计的文化融合性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与交流的今天,促使了设计界的元素语言的交流与发展。

环境科学导论课题论文

环境科学导论课题论文

武汉工程大学专题论文论题:环境问题题目:关于雾霾天气的污染问题专业:生物工程班级:01学生姓名:***学号:11060201042014年5月7日目录关于雾霾天气的污染问题——以武汉为例 (1)一、引言 (1)二、雾霾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2.1、什么是雾和霾 (2)2.2、雾霾的组成 (3)三、雾霾形成的原因 (3)四、雾霾的危害 (5)五、雾霾的治理 (6)六、个人如何应对灰霾 (7)七、结论 (7)关于雾霾天气的污染问题——以武汉为例丁武斌(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生物工程01班,1106020104)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今武汉乃至全国关注较多的“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以及主要危害,预防措施。

关键字:雾霾;雾霾天气;雾霾成因;防治;环境污染;雾霾危害、预防;一、引言武汉市从2012年6月11日开始一周内出现两起严重灰霾天气。

从2013年1月8日起武汉开始出现雾霾天气,雾霾来势凶猛,整个武汉三镇都被浓雾笼罩,空气达到重度污染。

受雾霾和大风影响,汽渡、轮渡出现短时停航,长江江面能见度不足500米。

据了解武汉雾霾天气已持续10天为新世纪以来最长,等到21日才终结。

2014年1月,武汉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专项应急委员会决定,发布雾霾天气黄色预警,据了解此次是我市今年首次启动雾霾黄色预警,也是史上第三次同时启动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武汉市空气质量持续处于污染状况,出现了1天轻度污染、1天中度污染、5天重度污染、1天严重污染,特别是1月6日来,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出现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水平。

雾霾天气的元凶是PM2.5,下面是世界各国的PM2.5标准:下面是2012年寒假春节期间,对武汉市区两采样点(汉口、武昌) PM2.5进行监测和样品采集。

初步结果显示,汉口采样点日均浓度约为140μg/m(75-210μg/m),武昌采样点日均浓度约为115μg/m(80-190μg/m);而且在春节期间鞭炮集中燃放的日子,两地的日均浓度均超过200μg/m。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实践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实践

0 引 言
环 境 工 程 学 是 一 门 以 工 程 科 学 知 识 和 方 法 为 基 础 的 新 兴 技 术 性 学 科 , 是 一 门 交 叉 性 的 工 程 科 学 也 学 科 _ , 环 境 工 程 学 最 重 要 的 主 干 课 程 之 一 。 安 庆 师 范 学 院 资 源 环 境 学 院 环 境 科 学 专 业 《 境 工 程 1 是 _ 环 学 》 程 总学 时为 7 课 2个 。 按 照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要 求 , 使 学 生 在 本 门 学 科 内 掌 握 坚 实 的 基 础 理 论 、 本 应 基 实 验 技 能 和 系 统 的 专 门 知 识 , 培 养 其 从 事 科 学 研 究 、 学 工 作 或 独 立 担 负 专 门 技 术 工 作 的 能 力 打 下 良 为 教 好 的基 础 。 本 人 从 2 0 0 4年 起 担 任 安 庆 师 范 学 院 环 境 科 学 专 业 《 境 E 环 E程 学 》 程 的 教 学 工 作 , 几 年 的 课 在
教 学 工 作 中 , 从 教 学 体 系 、 学 内 容 、 学 手 段 、 学 方 法 、 材 的 先 择 等 几 个 方 面 进 行 了 探 索 , 想 教 我 教 教 教 教 要
好 《 境 工 程 学 》 门 课 程 , 在 教 学 理 念 上 实 现 从 理 论 向 实 践 拓 展 , 在 教 学 主 体 上 实 现 从 教 师 向 学 生 环 这 要 要
2 充 实 优 化 教 学 内 容

收 稿 日期 :2 0 一O —0 09 1 4
基 金 项 目 :安 徽 省 教 育厅 省级 教 学 研 究 项 目( 0 5 5 ) 助 。 2 0 2 3资 作 者 简 介 :汪 德 进 , , 徽 太 湖 人 , 庆 师 范 学 院 资 源环 境 学 院讲 师 , 士 。 男 安 安 硕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研究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中,水污染治理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研究。

水污染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简介水污染治理技术是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减少、消除水体中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的含量,使水质恢复到合理的水平,从而达到保护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到生物方法的转变,如化学沉淀、生物滤池、生物膜反应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水污染治理技术不断涌现,比如纳米技术、超滤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等。

二、综合评价指标在对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时,需要考虑一系列的指标,以综合评估技术的效果和适用性。

其中包括技术效率、经济性、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接受度等方面的指标。

1. 技术效率技术效率是评价一种水污染治理技术在去除污染物方面的能力。

该指标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应用来评估。

一种高效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应具有高度的去除率、短时间的处理周期和稳定的处理效果。

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改进反应器设计、优化操作条件和增加辅助设备等方式实现。

2. 经济性经济性是评价一种水污染治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包括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一种经济性好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应具有较低的成本、良好的效益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经济性的提高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措施等方式实现。

3. 环境效益环境效益是评价一种水污染治理技术对环境影响的指标。

该指标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和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的考虑。

一种环境效益好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应能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水资源的消耗。

环境效益的提高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流程、采用清洁能源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等方式实现。

最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结束语精品范文

最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结束语精品范文

最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结束语精品范文最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环境科学与工程开场白结束语优秀范文环境科学与工程开场白结束语环境科学与工程稿尊敬的各位老师:早上好!环境科学与工程开场白结束语环境科学与工程我叫××,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这里改成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题目)。

首先,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倾听我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

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导师是×× (改成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导师名字)教授,无论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还是到最后定稿,我都得到了×× (改成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导师名字)教授的精心细致指导。

借此机会,我要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对任教我的各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环境科学与工程开场白结束语首选,允许我介绍一下我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简单阐述本论文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因此,×××(这里改成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研究内容)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和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环境科学与工程开场白结束语其次,我想介绍一下×××(这里改成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题目)这篇论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论文结构包括摘要与关键词、目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

环境科学概论论文2000字范文我整理的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科学2000字论文篇一:《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摘要:论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代际平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另一个目标。

关键词:环保;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

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

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我们要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寻找环境保护的新支点。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同时调整好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

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文明的价值指针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沙文主义)。

这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以近代的机械论世界观及(人与自然的)二元论为基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自然被演绎成僵死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

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

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环境科学学(环境工程方向)学习计划

环境科学学(环境工程方向)学习计划

环境科学学(环境工程方向)学习计划一、引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科学学(环境工程方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学习计划旨在系统地介绍环境科学学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专业能力。

二、专业课程1. 环境科学基础课程在学习环境科学的基础课程中,包括环境科学原理、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微生物学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环境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环境工程核心课程环境工程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等。

学生将深入研究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技术和控制策略,并学会运用相关方法进行环境工程设计与工程实践。

3. 环境法规与政策学习环境法规与政策,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为未来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4.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学习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学生将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流程,能够在实践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深入的了解。

三、实践与实习1. 实验课程在环境科学学(环境工程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将参加相关的实验课程,包括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环境工程设计与实践实验等。

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学习实验技能,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2. 实习与社会实践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环境工程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模式与管理方式,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科研与创新学生将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专业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科研与创新的实践,学生能够不断拓宽学术视野,积累研究经验,为将来的学术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五、毕业设计与论文在学习计划的最后阶段,学生将进行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撰写。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系统完整的论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新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Abstract:本文旨在探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问题,并提供一篇范文,以展示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

全文分为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几个部分,详细阐述环境问题的背景、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相应的讨论。

本范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模板,帮助他们撰写出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性的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

Keywords: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论文范文, 学术写作Introduction:环境科学与工程旨在研究和解决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介绍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

Methodology: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定量调查和实验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公众对城市空气质量问题的认知和关注程度。

然后,我们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在不同地点收集了空气质量数据。

我们使用了一台高精度仪器来测量空气中的PM2.5和PM10颗粒物浓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收集了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数据。

Results: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城市空气质量问题表示关注,但其认知程度有限。

其次,实验结果显示该城市的空气中PM2.5和PM10颗粒物的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

此外,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含量也较高,说明空气质量问题严重。

Discussion:基于我们的调查和实验结果,我们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分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煤等。

其次,我们提出了改善空气质量的几种解决方案,如加强环境监测、推广清洁能源和改善交通管理等。

最后,我们强调了公众的参与和政府的决策对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Conclusion:通过本研究,我们深入分析了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环境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环境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是一门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旨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提供充分的背景知识和理论支持。

本文将首先概述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程,然后详细讨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前沿研究,最后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

自此以后,环境科学与工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和扩展,形成了多个分支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等。

二、重要研究方向和前沿研究2.1 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

该方向研究污染物的来源、传输和转化过程,探讨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技术。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黄气体传输和转化机理的研究为减少大气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治理技术的发展为安全饮用水的提供了保障。

2.2 环境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这一方向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致力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热门话题,许多研究围绕着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的防控等展开。

例如,精确评估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和模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2.3 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

该方向研究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措施。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清洁能源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此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的研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新思路。

【推荐下载】环境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推荐下载】环境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摘要】为您编辑了环境工程论文-环境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敬请关注!! 前言:环境工程是一门提出控制、治理工程措施的使用科学,它所跨的专业内容包括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等,它不仅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措施,而且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改革生产工艺、发展少害或者无害的闭路生产系统以及按区域环境进行运筹学管理,以获得较大的环境效果和经济效益,这些都成为环境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环境工程的内容 (1)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技术和工程上解决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的问题,提供保护水环境质量、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以及满足不同用途和要求的用水的工艺技术和工程措施。

对废水的处理,一般是根据当地纳污水体的功能与当地污染物总量控制下允许的排放量及浓度来确定处理程度,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大气污染物的起因,并提供预防、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的工程技术措施。

大气污染问题主要为人类活动所造成,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有三种,即生活污染源、工业及农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

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在宏观上应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对主要污染物可采取颗粒污染物净化技术或者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工程的角度,解决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回收利用的问题。

由于固体废物来源面广、量大。

若管理不当,必将对水体、大气和土壤带来严重污染。

其中的有毒有害废物和病原体,还会通过生物和环境介质的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对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4)噪声及放射性污染控制工程。

自然环境中除了大气、水、植被等环境要素以外,在我们的生存空间里还充满着各种声波、电磁波、光辐射等。

随着核能技术及放射性元素的广泛应用,天然石材制品进入室内装饰领域,放射性污染也在走进我们。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分析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分析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分析绪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广泛且发展迅速的学科领域。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大气环境研究方向1. 大气污染与控制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大气污染与控制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测量、建模和控制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大气污染源、传输途径和排放特征,并提出可行的治理方案。

2. 大气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大气气候变化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观测、模拟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揭示气候变化的机理和趋势,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法。

二、水环境研究方向1. 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水污染是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研究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任务。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水污染物、其迁移转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可以提出高效、经济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2.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资源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研究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循环规律和水资源管理政策,提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三、土壤环境研究方向1. 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土壤污染与修复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任务。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物、其迁移转化规律和修复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提出高效、经济的土壤修复方案。

2. 土壤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土壤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提出有效的土壤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策略。

结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涵盖了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国际前沿问题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国际前沿问题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国际前沿问题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方面。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国际前沿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发生变化,全球变暖现象日益显著。

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失衡等。

因此,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二、环境污染与治理技术环境污染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因此,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水体净化技术、土壤修复方法等都是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性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农业生产等过程中,如何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许多生态系统正面临威胁。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评估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环境工程本科论文六篇

环境工程本科论文六篇

环境工程本科论文六篇环境工程本科论文范文1【关键词】毕业设计;农业院校;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进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

经过20多年的进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环境工程学科不仅讨论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讨论自然资源的爱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

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进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育方案注意于对同学工程思维和设计力量的培育。

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预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育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高校,肯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支配在第七学期末开头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同学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终一道防线。

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同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学问,培育提高同学综合应用所学学问、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讨论的力量;2.培育同学树立正确的设计和讨论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同学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试验讨论、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育的特别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支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盼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供应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文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文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文概述科学与技术前沿论文是指探讨最新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文献。

这些论文通常由科学家、工程师和专业研究人员撰写,以分享他们的创新成果、实验数据、理论解释和观点。

这些论文具有开创性、前瞻性和突破性,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科学与技术前沿论文的特点、分类和评价标准,并提供一些编写论文时应注意的事项。

特点1.创新性:科学与技术前沿论文涉及最新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必须具备创新性。

作者需要通过新颖且有效的方法或观点来解决问题或提出扩展现有知识边界的思想。

2.前瞻性:这类论文应关注未来发展趋势,能够预测并探索相关领域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挑战。

它们对当前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3.突破性:科学与技术前沿论文在应用或理论层面上都具有开创性和突破性。

它们可能提出新的理论框架、改善现有技术、发现新的原理或解释,并且能够对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分类科学与技术前沿论文广泛涵盖了各种领域,可以根据研究主题进行分类,例如:1.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

2.生命科学与医学:关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开发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研究。

3.材料科学与工程:涉及新材料合成方法、纳米技术、能源材料等方面的创新。

4.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等相关议题。

5.物理学与天文学:包括宇宙演化、量子力学等领域的最新突破。

评价标准科学与技术前沿论文的质量评估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性和突破性:论文是否提出了新的观点、方法或理论,是否能够对现有知识做出重要补充或改进。

2.实验证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论文中所提供的实验数据、模拟结果或统计分析是否具备科学严谨性。

3.论证逻辑和结构清晰度:论文是否能够清晰地陈述问题、方法和结果,并通过合理的推理使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思路。

4.影响力和引用次数:论文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它在相关领域内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环境工程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环境⼯程论⽂环境⼯程是环境科学的⼀个分⽀,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然资源,利⽤科学的⼿段解决⽇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

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

环境⼯程论⽂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推动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城市中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地⾯可利⽤空间不断建设,促使现代城市逐渐重视地下空间的利⽤,地下⼯程数量也不断增长。

地下⼯程建设虽然提⾼了地下空间利⽤率,但是其引发的环境和地质问题也受到社会的⼴泛关注。

⽂章主要针对城市地下⼯程建设中的环境⼯程地质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下⼯程;环境⼯程地质 由于⼤部分城市地下⼯程建设位置都在市区,且地下⼯程建设施⼯会破坏地层,因此地下⼯程施⼯造成的地下⽔污染、地表开裂和塌陷等问题也成为地下⼯程需要解决的⾸要问题。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城市地下⼯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1地下⼯程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1)地下⽔环境变化。

为了保障地下⼯程施⼯的顺利开展,需要对施⼯区域的地下⽔进⾏处理,这就会对施⼯区域周边地下⽔分布造成⼀定的影响[1]。

此外,地下挖掘⼯作会对地下岩体造成影响,岩体形变容易导致地下⽔分布受到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岩体是地下⽔的载体,当岩体发⽣形变后,地下⽔的径流也会随之改变,从⽽适应载体的变化,当这种状态⽆法保持平衡时,很可能会造成地质灾害。

此外,地下⼯程施⼯对地下淡⽔资源造成⼀定的污染,加重了地下⽔污染。

在地下⼯程施⼯过程中,若地下⽔位较⾼,需要通过⼈⼯抽⽔的⽅式将⽔位降低。

部分⽔压⾼的地区可能在施⼯过程中出现突⽔事件,对施⼯⼈员的⽣命安全造成威胁。

(2)地表开裂或塌陷。

地表开裂或塌陷是地下⼯程施⼯中常见的地质问题,这与地下⼯程的深度、断⾯⼤⼩以及施⼯技术有直接的相关性,同时也与地层环境等地质条件有密切的关联[2]。

随着⼈们对⽣活质量要求的提升,⼈们也越来越关注地下施⼯造成的地表破坏,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技术,减⼩了对地表造成的破坏。

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历史论文

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历史论文

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历史论文环境科学是一个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关的跨学科领域,旨在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

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学科,由于其涵盖的广泛范围和重要性,环境科学专业在当今的学术界和社会中越来越受重视。

环境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人类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进行认识和利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环境的观念。

然而,环境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形成的。

在那个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

因此,环境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当时社会的迫切需求。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环境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环境政策相关的国际会议相继召开。

在这些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科学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相关专业和学科也逐渐成熟。

环境科学涉及的学科包括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环境地理学、环境政策和环境经济学等,这些学科的迅速发展为环境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因此,未来环境科学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环境科学专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环境观念到现代的跨学科领域,其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为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相信在全球范围内,环境科学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有赖于对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探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环境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例如,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包括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在环境数据收集和分析中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环境状况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现状摘要:曝气生物滤池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新工艺,该工艺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不需二沉池等优点.综述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特点及其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现状;发展我国是水资源紧缺国家,水的处理达标排放及回用技术正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BAF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氧传输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等优点[1,2],而且还可用于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等[3]。

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及SS去除,氨的硝化去除,反硝化脱氮,脱磷以及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中,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点及机理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简称BAF,是20 世纪80~90 年代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借鉴给水滤池工艺原理而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是普通生物滤池的一种变形形式,也可看成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生物反应器内装填高比表面积的颗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并根据进出水流向不同分为下向流或上向流,污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流过滤料层,滤料层下部鼓风曝气提供生化反应所需的氧气,在填料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净化,同时填料起到物理过滤作用[4,5]。

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诸如氧化沟工艺、AB法工艺、SBR法等工艺,虽然处理效果比较好,但普遍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处理负荷低,运行启动慢,容易发生污泥膨胀,不能承受冲击负荷等不足之处,同时工艺设备处理效能低,能耗高,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而曝气生物滤池已经从单一工艺逐渐发展成为系列综合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AOX(有害物质)和脱氮除磷等作用[6,1],其最大优点是集生物净化和物理过滤于一体,不需设置二沉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流程得到简化.此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好等特点[7,8]。

曝气生物滤池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较小的池容积和占地面积,曝气生物滤池的BOD5容积负荷可达到5~6kgBOD5/ (m3·d),是常规活性污泥法或接触氧化法的6~12倍。

(2)高质量的出水水质.在BOD 5容积负荷为6kg BOD5/(m3·d)时,其出水SS和BOD5可保持在10mg/L以下,CODcr可保持在60mg/L以下[9,10]。

(3)处理工艺流程短.由于曝气生物滤池的物理截留作用,故不需设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房,处理流程简化,使占地面积进一步减小。

(4)基建费用、运行费用省.由于该技术流程短、池容积和占地面积小,使基建费用大大降低,同时,粒状填料使得充氧效率提高,供氧动力消耗下降,单位污水处理电耗低,运行费用较常规方法处理低1/5左右。

(5)易于操作管理.曝气生物滤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低温,无污泥膨胀之虞,可以避免微生物流失,保持较高的微生物量,因此,日常运行管理简单,处理效果稳定。

(6)处理设施可间歇启动运行.由于大量的微生物附着生长在粗糙多孔的粒状填料内部和表面,可以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活性,因此,有利于系统的恢复启动。

(7)易挂膜,启动快曝气生物滤池在水温10~15℃时,2~3周即可完成挂膜过程。

(8)曝气生物滤池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扩大生产规模的改、扩建。

(9)可建成封闭式厂房,减少臭气、噪声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曝气生物滤池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其固有的缺点:(1)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SS不能过高.如果进水SS较高,会使滤池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的水头损失,发生堵塞,这样就必然导致频繁的反冲洗,增加了运行费用与管理的不便。

(2)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其过滤水头损失大,故污水提升所需泵机的扬程高。

(3)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反冲洗操作过程中短时间内水力负荷较大,反冲洗出水直接回流到初沉池,初沉池会受到较大水力冲击负荷的影响.因此,从保证稳定运行角度来看,有必要设置一污泥缓冲池。

2.运行影响因素2. 1 滤料滤料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直接影响着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效能。

滤料应有较好的生物膜附着力,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大,截污能力强;为了提高滤料的水力学特性,一般要求生物滤料具有较规则的形状,以球形为佳,不规则滤料的水流阻力大,易堵塞,布气布水不易均匀,装填高度也受到限制。

滤料密度过大,会造成反冲洗时滤料悬浮困难或使反冲洗时能耗增加,从而使装填高度较低,运行周期短;密度过小,又不易于滤料在反应器中的运行工况,且容易引起跑料。

对于陶粒滤料[11],其视密度通常在117g/ cm3左右,以陶粒作为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的适宜滤料层高度为210~215m。

田文华等[12]以沸石滤料为例,研究了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滤料粒径为2~3 mm的比4~5 mm的对氨氮的去除率高。

20℃时前者的硝化速率常数比后者高6311%,同一条件下的硝化强度也高3917%。

2. 2 气水比李善评等[13]认为:当停留时间一定时,随着气水比减小,曝气生物滤池对COD Cr和氨氮的去除率也减小;当气水比一定时,随着停留时间的缩短,反应器对COD Cr的去除率越低,而氨氮的去除率却越高。

2. 3 布水与布气曝气生物滤池的布水系统主要采用滤板和配水滤头的配水方式,此外国内也有小型的曝气生物滤池采用栅型承托板和穿孔布水管(管式大阻力配水方式)的配水形式。

要使曝气生物滤池发挥其最佳的处理能力,必须使进入滤池的污水能够均匀流过滤料层,尽量使滤料层的每一部分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生物反应。

如果布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或安装达不到要求,使反冲洗时配水不均匀,将使BAF 处理能力下降;同时使水溶液主体的溶解氧和生物易降解的有机物与生物膜上微生物之间的传质效率下降,影响生物滤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曝气生物滤池一般采用鼓风曝气形式,最简单的曝气装置可采用穿孔管。

现在国内外曝气生物滤池常用生物滤池专用曝气器作为滤池的空气扩散装置。

曝气系统的设计必须根据工艺计算所需供气量来进行。

保持曝气生物滤池中足够的溶解氧是维持BAF内生物膜高活性、对有机物和氨氮的高去除率的必备条件。

2.4 水力负荷Pujol等[1]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或反硝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力负荷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曝气生物滤池的传质能力,只要在曝气量、温度、反冲洗等因素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水力负荷对曝气生物滤池的硝化或反硝化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2.5 有机负荷江萍等[14]的研究表明,BAF 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当进水COD质量浓度小于500mg/L,NH3-N质量浓度为10~20mg/ L,水力负荷016~212m3/(m2·h),气水比为5:1~10:1 时,BOD容积负荷达6~10 kg/(m3·d),NH3-N 容积负荷014~110 kg/(m3·d)。

2.6 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正常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一种微生物都有一个最佳的生长温度,在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内,大多数微生物的活性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的,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弱。

对于曝气生物滤池,低温对其活性影响较大。

王春荣等[15]以火山岩为载体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研究了限制供氧条件下,无有机碳源时反应器的硝化反硝化特性,结果表明,在10~30℃范围内,20℃为临界点,低于20℃时,硝化速率缓慢;高于20℃后,硝化速率加快.温度从20℃升高到30℃,硝化速率增长仅为10%,这一特性与悬浮生长反应器内温度对硝化速率的影响完全不同。

刘建广等[16]在研究温度对生物炭滤池处理高氨氮原水硝化的影响时发现,在较低温度下水温对BAF的生物活性影响较大。

在8 m/h 的滤速下,水温在2℃时,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去除能力相当于6℃以上时去除能力的50%左右;在较高水温时,水温变化对生物活性炭滤池的氨氮去除能力影响不大。

2.7 反冲洗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生物膜的生长、悬浮物的截留使得水头损失增加。

但水头损失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穿透使出水水质降低,因此要进行反冲洗。

而反冲洗方式、反冲洗周期和反冲洗时间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至关重要。

在反冲洗方式的选择上有单水反冲和气水联合反冲两种。

目前应用最多而效果又好是先单气冲、后气水同时冲、最后单水冲。

气水反冲洗过程中综合了空气剪切、摩擦和水流剪切、摩擦以及滤料颗粒间碰撞摩擦的多重作用[17]。

因此气水联合冲洗不仅节省用水量,而且效果比单水冲还要好。

传统的过滤周期一般以水头损失、出水水质或两者结合来判断,而张宝杰等[18]在研究最佳反冲洗周期提出新的做法,以瞬时产水率和周期产水率作为最佳反冲洗周期。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后的恢复速度决定于滤料上活性生物膜层的存在与否,因此反冲时间的确定应以避免基层有机生物膜层的脱落为准[19]。

根据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运行的经验数据来看,气水反冲洗的气冲强度建议在60~90 m/h的范围内,水冲洗强度适中即可,而反冲洗时间建议在15~40min内。

3. 研究与应用前景曝气生物滤池发展到现在已取得很大的成果,许多学者对其也比较关注,但其除磷效果、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同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加先进的膜分析技术,为曝气生物滤池提供更好的分析技术和检测方法。

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高、投资省、运行灵活方便、易于管理、抗冲击能力强、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将污水生物处理与深层过滤集于一身,充分体现了现代水处理工艺的特点。

曝气生物滤池可应用于受污染水源水预处理、污水的二级、深度处理和与其他工艺联合处理等。

通过研发高效性能的新型填料、加强预处理、高级氧化、工艺组合等,可以强化曝气生物滤池的性能以及对某些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从而使曝气生物滤池在水处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PUJOL R, LEMMEL H, GOUSAILLES M. A Keypoint of nitrification in an upflow biofiltration reactor [ J ]. Wat Sci Tech ,1998 ,38(3) :43~49.[2]WIJ EYEKOON S ,MINO T, SATOH H. Fixed be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ration for secondary effluent polishing 2effect of filtration rate on nitrifying biological activity distributi on [J ] .Wat Sci Tech ,2000 ,41(1) :187Ο 195.[3]桑军强,王占生. BAF在微污染源水生物预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 (2) :21~23[4]郑俊,吴浩汀,程寒飞.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6~27[5]李汝琪,钱易,孔波等.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污染物的机理研究.环境科学,1999,20(6):49~52[6]Frank Rogalla and Marie-Marguerite Bourbigot. New developments in complete nitrogen removal with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s.WatSciTech,1990,22(1~2) :273~280[7]齐兵强,王占生.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给水排水,2000,26 (10) :428[8]李汝琪,孔波,钱易.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环境科学,1999, (5) :70~71[9]A.T.Mann,T. Stephenson. Modeling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WatRes,2000,51(10):2443~2448[10]邱立平,杜茂安,冯琦.二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环境工程,2001,19 (2) :22~24[11]郑俊,吴浩汀.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3~73.[12]田文华,文湘华,崔燕平,等.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性能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03 ,19(5):48~50.[13]李善评,张鉴达,负军锋,等.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啤酒废水[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 ,34(3):105~108.[15]江萍.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3 ,29(3) :172~174.[16]王春荣,王宝贞,王琳.曝气生物滤池内的自养反硝化作用[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6)746~749.[17]刘建广,张晓健,王占生.温度对生物炭滤池处理高氨氮原水硝化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2)233~236.[18]刘荣光,罗辉荣,汪义强,等.滤池气水反冲洗机理综述与初探[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20(6):7~11.[19]张宝杰,闫立龙,甄捷,等.曝气生物滤池最佳反冲洗周期及反冲洗方式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7):1045~1050.[20]张杰,陈秀荣.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的特性[J].环境科学,2003,24(5):86~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