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合集下载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在德川时期之前,这些阶层之间曾经有过一些流动,但是,德川将军为了维护他们的势力和特权,限制了这些流动。

特别是,他们试图保护武士阶层,使得农民阶层不可能成为武士。

1586年,丰臣秀吉颁布法令,农民必须在他们的土地上耕作。

1587年,他颁布只有武士才可以佩带长剑,之后,这一条成了武士阶层的定义。

如同经济状况的变化那样,在维护不同阶层的严格界限上,将军也不是那么成功。

武士武士就是战士阶层。

最顶端的就是将军本身。

在他的下面,是大名,控制着大量土地的地主。

大名手下是他们自己聚集的武士,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他们服务。

其中一些是指导教师,一些守卫他的城堡,还有一些组成了他的私人军队。

另外,在江户那种大城市里,武士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幕府中的,或者警官。

最后,还有浪人,就是没有主人的武士。

他们不用报答主人,同样也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浪人可能会定居在特殊的地方,教授技能或进行其他的工作。

不过许多浪人会在乡下流浪并寻找有酬劳的工作。

一些人也会像雇佣兵一样受雇于出价最高的大名。

德川时期日本一共有3000万人,其中大约200万是武士。

农民大米是粘合社会各阶层的胶水,理所当然是由农民生产的。

大米的量度标准是石,大约相当于5蒲式耳。

一石能供一个人吃一年。

在这个时期,日本大米年产量估计是2500万石。

将军负责分配整个国家的收成。

他自己拿了20%,另外把绝大多数都分给了地主和大名。

据Charles J. Dunn所说,最强大的大名(日本北部的加贺)能收到130万石。

在德川日本,超过270个大名能收到至少一万石。

那为农民留下了什么?这取决于天气。

通常,农民上缴一半以上的大米收成。

年成不好的时候,将军和大名并没有减少他们的需求,因此农民被迫要用更少的粮食生活。

在这个时期,农村的饥荒并不罕见。

这样,虽然农民在社会中是握有特权的——地位仅在武士之下,但他们的生活通常十分艰难。

日本江户时代历史分析

日本江户时代历史分析

日本江户时代历史分析在日本历史长河中,江户时代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该时期从160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68年。

在这约260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经历了许多变化,对于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日本江户时代的历史进行分析,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性。

一、政治与制度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日本由德川幕府统治。

德川家康成为第一个幕府将军,并建立了以江户(今天的东京)为中心的政治体系。

幕府维持了相对的和平与秩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限制和削弱其他贵族家族的权力,确保幕府统治的稳定。

幕府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将日本分为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四个社会阶层。

武士阶级享有特权和政治影响力,而农民和手工业者则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

然而,商人阶级在经济上的崛起使他们逐渐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幕府政府还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来限制对外贸易,仅允许与荷兰和中国的贸易。

这种政策对于日本内部的经济繁荣和农村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与贸易江户时代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幕府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

农业是当时日本经济的主要支柱,大多数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

在农业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如节水灌溉和植物育种,使得农业生产得以提高。

同时,幕府鼓励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在制造业和纺织业方面。

由于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许多手工业者开始向外国贸易商出售商品。

这种发展使得农村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城市的人口也不断增加。

然而,幕府的贸易政策限制导致了对外贸易的逐渐萎缩。

虽然与荷兰和中国的贸易得以继续,但日本无法参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活动。

这种限制使得日本的商人阶级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更大的影响力,但也限制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文化与人民生活在江户时代,日本社会经历了许多变化,社会文化也得到了发展。

在城市中,许多文化活动和娱乐形式都得到了提升,如歌舞伎、相扑、浮世绘等。

九年级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九年级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三、明治维新的性质与意义
(1)性质上,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改革。
(2)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摆脱了民族危机。
(4)但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讨论:造成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的原因有哪些 ?
提示: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 级没有成为独立的、强有力的阶级。 ②领导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是中下级武士,整 个斗争又是在明治天皇的旗帜下进行的,他们反 对德川幕府的统治而不反对专制王权。 ③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政府,本质上是一个藩阀 政府,掌握大权的大多是倒幕有功的武士、藩政, 他们跟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进 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④日本长期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不深, 历史文化传统浓厚。 总之: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彻底
...源自....
;深圳公司注册 深圳公司注册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 保守落后的封建国家。
1、日本封建统治阶级的构成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其中掌握实权的是将军。
日本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2、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
民地的严重危机。
倒幕运动 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明治政府成立。

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

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

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

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

逻各斯中心主义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一个别称。

逻各斯中心主义就是一种以逻各斯为中心的结构,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白"逻各斯"的含义。

顾名思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就是一种以逻各斯为中心的结构,它们都是关于每件事物是什么的本真说明,也是全部思想和语言系统的基础所在。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

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

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

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

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

另外还统一了货币。

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改革遭到两方面的反对: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们纠集对农业政策不满的农民多次兴行叛乱;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他们要求实行立宪,召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

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

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

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

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

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

为了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

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讲解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讲解

日本明治维新编稿:翟秀红审稿:陈敏考点解读考点提示明治维新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幕藩体制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

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__①__的形式实现的,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

地方上划分为大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2)阶级关系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士”是统治阶级;农民世代为领主耕种,除把大部分收获物交给领主外,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

(3)锁国政策为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__②__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4)经济缓慢发展到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2、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幕府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这一事件称为“___③___”。

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开国后,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列强的侵略、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十三章明治维新

第十三章明治维新
37
38
39
40
41
42
43
四、明治维新的结果
1、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是日本近代史的开端。 2、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 独立的民族国家。 3、改革仍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44
14 12 10 8 6 4 2 0 1874~1890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本 英国 美国 德国
45
学龄儿童就学率演变情况(%)
30
• E、在实行天皇君主专制的同时,仿效美 国,建立三权分力但其权力又分别集中 的政治体制。
31
(2)、 以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为榜样,“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进而“富国强 兵”,实现国家的近代化建设, 最终使日本成为独立自主的资本 主义强国。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富国强兵”是明治维新进行近 代化建设的总方针。
28
C、废除封建等级制和取消武士特权。 1869--1872年,明治政府先后颁布法令。 陆续宣布:实行“四民平等”。废除原来的大 名、公卿称号,改称华族。武士改称士族,农、 工、商及贱民统称为平民。废除武士佩刀特权, 取消各等级之间在职业、通婚、日常生活等各 方面的限制。平民地获得了取姓的权利。同时, 又改革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制度,用公债代替俸 禄,使其中许多人以公债购得土地成为新地主, 有的投资工商业,成为资本家。这一改革,取 消了封建等级制,扩大了新政权的社会基础。
3、 继1854年3月,美国海军准将 柏利率舰队强行打破日本闭关锁国状 态后,美、英、法、俄、荷的入侵, 使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的民族危机,从而最后推动着资产阶 级化的下级武士于1854年后领导开展 起“尊王攘夷”运动,1859年将该运 动开始变为尊王倒幕运动,1865年进 一步将运动彻底明确为开港讨幕、尊 王倒幕的斗争。

25.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25.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 全国居民,以天皇为元首,分为士农工 商。
• “士”为统治阶级,占10%,“农工商” 为被统治阶级。〔还有贱民〕
• 统治阶级包括“天皇、将军、大名、武 士”。
• 2.德川幕府统治下的封建经济 • ①生产资料土地全部属封建领主全部,
各级领主的土地都作为份地由农民耕种, 农民缴纳约40%的地租率。
• 农民只有世袭耕种权
• 内容:
• ①制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制止日本人 与海外交往。
• ②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它 们的贸易活动也受幕府的严格把握。
• 锁国体制维持了200余年。
• 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只同中 国、朝鲜和西方荷兰保持确定的贸易关 系。
• 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目的在于防止西方 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 但是,这样也几乎完全隔断了日本经济 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 为十九世纪中期被动挨打局面埋下隐患。
• 二、德川幕府对外的侵略
• 1.倭寇入侵中国
• 从元朝后期开头,日本统治者支持武士 和海盗勾结中国局部奸商,对中国沿海 进展骚扰,严峻危害中国海边居民的安 全,形成倭寇之患。
• 倭寇之患在明朝中后期尤剧
• 领主们说: • “把农民弄得不死不活,是政治秘诀。”
• 农民被严格地把握在土地上,不能自由 择业,甚至连种植自由都没有。
• ②封建经济得到进展,稳固和进展了封 建制度。
• 和平环境使农业渐渐进展起来,在此根 底上,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的进展也得 到有力的刺激。
• a.城市兴起和规模扩大
• 18世纪早期,江户人口达100万人,大阪 和京都达30万人。
• 2.日本侵略朝鲜
• 16世纪末,日本利用朝鲜内讧之机,丰 臣秀吉于1592和1597年两次大举进攻朝 鲜,并企图进而进攻中国。

高二历史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高二历史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高二历史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高二历史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具体的知识点内容下面将由精品学习为大家分享,尽请关注!一、明治维新的背景(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幕藩体制2.阶级关系:封建等级制3.实行限制工商业政策,经济缓慢发展4.锁国政策(二)幕府统治的危机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内因】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外因】黑船事件二、明治维新1、尊王攘夷西南名藩的武士,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积极策划倒幕维新运动。

2、倒幕运动1868.1 ,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3、明治维新1868.10.23 ,日本改元明治,开始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

具体内容:(1)政治明治维新的出发点是振兴天皇制下的国家。

采取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1885 年实行内阁制,1889 年颁布第一部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

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

(2)教育文明开化向欧美国家派遣留学生或考察团,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

在国内大力兴办现代教育,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

进行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

(3)军事强兵强兵是日本改革的重心所在。

从西方引进武器,兴办军工厂,聘请西方教官,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常备军,取消武士的从军特权。

宣扬武士道精神,提高军队战斗力。

(4)经济富国工业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建立较发达的纺织业、造船业、军事工业和机器制造业。

农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允许农民自由选种作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政府获得了稳定的财政收入。

4、对明治维新的评价①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影响:对内: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9 世纪90 年代初,日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

【史料及解析】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史料及解析】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天皇称号的起源日本历史学家关于天皇称号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自建国以来就称天皇,一直传袭下来。

近数十年史学家则认为,4世纪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而不称天皇。

早期统治者的天皇称号是后来所加的。

天皇的称号出现于6世纪末7世纪初。

当时朝中的革新派决心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改革。

593年,圣德太子任摄政。

他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改称大王为天皇。

这种意见已经成为通说。

幕府的建立日本武士集团逐渐形成分别以源氏和平氏为中心的关东、关西两大集团。

皇室和贵族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两大集团自己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斗争。

12世纪后半期,关西武士集团平氏取得优势,当权二十多年。

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打败平氏,取得中央政权。

第二年,他在镰仓(在本州岛南岸,临相模湾)建立幕府,1192年,又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幕府依靠武士作为统治的支柱。

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缴纳贡物,并服兵役;幕府保护武士的家传土地所有权,对有功者赐给土地和官职,派武士到地方上去担任“守护”,掌握实权。

幕府自己设置官吏,分别掌握行政、军事、司法权力,还派人到首都京都监视朝廷。

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

从1192年起,将近七百年间,日本政权掌握在军事封建贵族手里。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原是将军带兵出征处理事务的营幕,故将军的营幕又称幕府。

在幕府统治时代,幕府是将军的政厅,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形式上尊重天皇朝廷,名义上将军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天皇朝廷没有任何权力,只是个傀儡。

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以将军为首的幕府。

这是世界历史上特有的一种双重政府的统治形式。

在日本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幕府统治时代”。

1185年源赖朝(1147—1199)在长期内战中,战胜政敌,1192年正式创建镰仓幕府,它于1333年灭亡。

其后历经南北朝(1336~1392年)、室町幕府(1336~1573年)、战国时代(1467~1568年)、织丰时期(1576~1600年)、德川幕府(1603~1867年),中间共三个幕府,历时近七百年,对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日本江户时代

日本江户时代

• 幕藩体制
江户时代日本的统一只是相对的。幕府的直 辖领地只占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其余的 大部分国土则被分割为200多个半独立的 “藩国”。于是,日本便形成了由幕府和 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所谓的 “幕藩体制”。
• 幕藩体制的特点
1.幕府为中央政权机关,有最高统治权 2.藩国对幕府仍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3.天皇被剥夺了政治权力
4.体制是建立在幕藩领主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基 础上。
• 士农工商
幕府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制定了严格的 封建等级制度,把日本人民分为了“士、 农、工、商”四个等级,并为每个等级确 定了在国家中的特殊法律地位。
• 武士 武士就是战士阶层。最顶端的就是将军本身。 在他的下面,是大名(藩主),控制着大 量土地的地主。大名手下是他们自己聚集 的武士,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他们服务。其 中一些是指导教师,一些守卫他的城堡, 还有一些组成了他的私人军队。另外,在 江户那种大城市里,武士有各种各样的职 务——幕府中的官员,或者警官。最后,还 有浪人。德川时期日本一共有3000万人, 其中大约200万是武士。
武士道始自镰仓时代,到了德川时代,被系 统化,规范化。思想的源头之一为中国的 儒学。讲究忠、义、勇、诚等信条。忠为 最高道德。
• 松尾芭蕉(生于寛永21年(1644年),卒 于元禄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 是江户时代前期的一位俳谐师的署名。他 公认的功绩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顶峰,但是 在他生活的时代,芭蕉以作为俳谐连歌 (由一组诗人创作的半喜剧链接诗)诗人 而著称。
•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 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 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 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但是,德川家 康所改组和强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严格的身分制度把每个人都死死地 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 推动海外贸易并非要民间贸易自由发展,走上近代重商主 义的道路,而是出于幕府政治和经济的需要,维护封建的 政治统治,其范围只限于由极少数幕吏、大名、特权大商 人所把持的官方贸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 加以取缔或限制。1612年颁布的禁教令,从1615年开始对 朱印船贸易的限制。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 思想统治,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

世界历史之德川幕府是如何统治日本的?

世界历史之德川幕府是如何统治日本的?

世界历史之德川幕府是如何统治日本的?在世界历史上,在日本当丰臣秀吉死后,他的儿子还小,原来归顺丰臣秀吉的大名德川家康起了反叛之心。

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他的的部下分裂成石田三成、小西行长为首的官僚派和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为首的武将派。

实力最强的首席大老(辅佐丰臣秀赖的最高执行官)德川家康为取丰臣家而代之,利用两派不合迫使武将归顺了自己,然后率领10万大军,于1600年六月进攻官僚派,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组成8万人的大军迎战。

九月,两军交战于关原。

由于官僚派的大将小早川秀秋临阵倒戈,投降了德川家康,导致官僚派惨败,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被俘。

德川家康把他们处以极刑,90个参加官僚派的大名领地被没收,丰臣秀赖被降为一般的大名,德川家康开始称霸全国。

1603年,天皇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今日本东京)建立了幕府,成为了日本实际的统治者。

从此日本开始德川幕府时代。

随着德川家康一天天衰老,丰臣秀赖一天天长大。

德川家康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决定消灭丰臣秀赖,永绝后患。

丰臣秀赖也不甘示弱,为了击败德川家康,他招募了大量的武士,决心与德川家康决一雌雄。

在关原一战中,很多参加官僚派的大名失去了领地,很多的武士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因此他们非常憎恨德川家康。

当丰臣秀赖在大阪发出招募武士的消息后,很多有10万名武士前来投奔。

1615年夏天,德川家康率领大军进攻大阪,丰臣秀赖拼死抵抗,但最终大阪还是被攻陷了。

丰臣秀赖自杀。

德川家康为了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统治,建立完善的幕藩体制。

幕即是德川幕府,是中央机关,幕府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的统治者,统治着全国200多个藩国。

天皇只是名义的国家元首,没有任何的实权,只是个傀儡。

藩就是藩国,是幕府将军封给各地大名的土地和统治机构。

藩国的统治者是大名,他们绝对服从幕府将军和他颁发的各项法令。

但在藩国内,他们享有很高的自治权,拥有政治、军事、司法和税收等大权,甚至自己还拥有自己的武装。

中考历史之日本明治维新

中考历史之日本明治维新

中考历史之日本明治维新2021中考历史知识点之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原因:(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2)直接原因(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倒幕运动王政复古政变。

主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

二、明治维新1、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军事上: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影响(1)积极性: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2)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近代世界史大事件——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时间】开始于1868年【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性质】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改革方式】脱亚入欧【背景】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

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1603-1867)

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1603-1867)

江户时代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

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

江户城目录一、历史综述二、社会结构三、经济发展四、海外贸易发展五、教育发展六、文化发展七、艺术发展一、历史综述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至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幕府机构大体完备。

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1/4,其余由大名(诸侯)领有,称藩国。

将军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老中,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制朝廷、大名与外交;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下设家老、年寄等,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

幕府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监督各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觐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

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制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治体制。

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

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 世纪中叶~19世纪40年代实行改革,但并未奏效。

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

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

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 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

1867 年12 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

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 ~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

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二、社会结构综述在德川日本,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在德川时期之前,这些阶层之间曾经有过一些流动,但是,德川将军为了维护他们的势力和特权,限制了这些流动。

特别是,他们试图保护武士阶层,使得农民阶层不可能成为武士。

1586年,丰臣秀吉颁布法令,农民必须在他们的土地上耕作。

1587年,他颁布只有武士才可以佩带长剑,之后,佩带长剑成了武士阶层的象征。

世界近代史之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世界近代史之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 〔2〕幕藩体制的特点 ❖ 将军一人拥有全国的土地全部权; ❖ 大名对领地的全部权是临时的、不稳定的; ❖ 以石高确定身份和家格; ❖ 1石=1.8中国石〔10斗/120斤〕=180公升/216斤,
“石”,体积和称量单位 “高”,意指数量。石高是 日本幕府时代用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 ❖ 以将军、大名为首的封建主阶级对农民进展直接掠夺。
❖ 〔3〕幕府对领主的掌握 ❖ 《武家诸法度》〔 幕府公布的法治原则〕: ❖ 不许结成徒党、不许建筑新城堡、不许私自联姻; ❖ 参觐交代〔sankinkotai—さんきんこうたい〕制
参觐交代制
❖ 又称参勤交代制。日本江户幕府严密掌握各地 大名的重要措施。规定各地大名要在肯定期间 〔每隔一年〕轮番来江户参觐,替幕府将军执 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领土执行政务。
“一而王者,二而天地人之 三者,一贯首于天地人之上, 贯于天地人之上为神道。王 道中第一之人,天下之君 也”。——《神道传授》
三、德川幕府的锁国令
❖ 1、禁教与锁国
❖ 葡萄牙人传播天主教
❖ 禁教的直接缘由——1612年冈本大八大事
❖ 有马晴信
冈本大八

本多正纯
❖ 禁教的根本缘由:阻碍集权政治

文化伦理的冲突
❖ 将军、大名对农民实行的政策:残酷剥削,努力爱护。 ❖ “对百姓可以让其不死不活地进展征收”; ❖ “把农民弄得不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 ; ❖ “四公六民”“五公五民”,甚至“七公三民” 。
幕府对农民的爱护与限制措施
——防止小农破 产为首务
1643年《土地管制条例》——制止土地买卖;
1673年《分家限制令》——制止十石以下农 户分家防止财产分割而破产;实行长子继 承制;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5世纪后半期,由于农民起义的冲击和封建领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室町幕府完全陷于瓦解,日本社会在政治上的统一名实俱亡,开始出现了群雄争霸的混战局势。

在这个过程中,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基本上结束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割据局面。

但丰臣秀吉死后,在封建领主之间再一次爆发大规模的内战。

在1600年的官原之战中,德川家康战胜拥护丰臣氏的大名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603年德川家康被后阳成天皇任命为右大臣和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了幕府,成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阪之战中消灭了丰臣氏的残余势力,终于使日本摆脱了长期的内战,完成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1.中央政权在整个江户时代,由德川家世袭的历代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政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幕府的主要官员是:辅佐将军掌握全国政务的“大老”,“老中”和“若年寄”;分别管理寺社、幕府财政以及江户市政的“寺社奉行”、“勘定奉行”和“江户町奉行”等。

幕府为了统治它的庞大直辖领地和直接隶属于它的重要城市,还建立一套完整的地方政权机构。

作为中央政权机关的幕府,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200多个藩国也拥有最高的统治权。

各藩的统治者——大名必须效忠于将军,执行幕府颁布的一切法令。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防止大民叛乱,幕府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大名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措施,并对他们实行极其严密的控制。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交替参觐制度。

它把全国的大名分成两部分,让他们轮流去江户居住。

他们大体上是一年住在自己的领地,一年住在江户,而其妻子则要长期住在江湖,作为人质。

2.地方藩国分布于全国的200多个藩国,对幕府仍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各藩的大名是世袭的封建领主。

大名由于同德川家的亲属关系不同而分为三类:德川家同族的大名称为“亲藩”;关原之战前就已归顺德川家康的大名称为“谱代”;在这次战役中被征服的大名成为“外样”。

亲藩和谱代是将军统治的重要屏障,而外样在政治上则受到将军的严密防范。

九年级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新201907)

九年级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新201907)
第24课
知识要点: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三、明治维新的性质与意义 四、相关讨论与探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 保守落后的封建国家。
1、日本封建统治阶级的构成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其中掌握实权的是将军。
日本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开始时间 1868年
2、内容:(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创立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3)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4)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军队。
(5)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三、明治维新的性质与意义
(1)性质上,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改革。
2、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
民地的严重危机。
倒幕运动 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明治政府成立。
;深圳办公家具厂 深圳办公家具厂 ;
清初与李氏朝鲜的往来比较频繁 两个儿子苏麟和苏凤在京城结成苏党 且公为大将 说起家将 11.而敌军在马头川筑营据守 随着权力的迅速膨胀 [52] 1 扶余川四十余城 伯英等何必救我 皇太极怒责他的部下不加劝阻 努尔哈赤留下遗言是让多尔衮继位 将新罗之众 苏定方之孙苏宝同乃 青龙星转世 仁贵领骁勇赴救 从孤儿弱主到和硕睿亲王 杀唐军十余人 掩其未整 以定吐蕃 吐谷浑 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 定方一不取 吴三桂已派出使者向清军求援 年号天命 贞元五年(7 年)九月二十三日 南北受敌的李自成弃西安南逃 马饿兵疲 宿卫者散走 是个皮肤微黑 博尔济吉特氏又被追封为敬孝忠恭义皇后 苏定方凯旋归来 钳驱贺鲁 飞表奏之 ”定方见尘起而驰捣贼营 [25] 《资治通鉴·卷第二

德川幕府时代的武士

德川幕府时代的武士

德川幕府时代的武士日本历史自源赖朝于1192年在镰仓被朝廷授予之职始,进入了长达676年的武家时代,也可称为幕府时代。

成为全国武士统治集团的最高首领,今天本人给大家整理了德川幕府时代的武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川幕府时代的武士一:德川家治1737年(元文二年)出生于江户城。

家治自幼就聪明伶俐,在祖父第八代德川吉宗的宠爱长大。

因此也有一说法是:家治的父亲家重之所以能成,是因为吉宗希望家治日后能做,才把位子让给家重。

1760年(宝历十年)时,家重让出之位后自称大御所,家治因此继承第十代。

翌年,家重去世。

家治因为父亲家重的遗言,开始重用侧用人田沼意次。

家治致力与老中松平武元们一起打理政治,不过在意次成为老中后,家治经常将政治的事情托付给意次而埋首于自己喜好的将棋等事物。

意次实施印幡沼和手贺沼的排水开垦,并计划开发虾夷地和对俄罗斯贸易等。

1779年(安永八年),家治年仅十七岁的长子家基在狩猎后突然去世。

家治除了家基以外,还有一子贞次郎,不过夭折,那时候的家治并没有其他的子嗣。

两年后的1781年(安永十年)家治立一桥德川家的德川治济的长男丰千代(后来的第十一代代德川家齐)为养嗣子。

1786年(天明六年),家治逝世,享年五十岁。

在家治去世后,田沼意次立刻就失势,且马上被罢免老中的职位。

两年后,1788年(天明八年)死去,盛传是被反田沼派(一桥派)的人给下毒杀死的。

而反田沼派的阴谋便是为了让田沼垮台,并且完全铲除田沼派。

德川幕府时代的武士二:德川家齐十一代据说家齐小的时候有异样的癖好,他会让螃蟹还有鸡互相踩踏,让两者互打致死,是十分残忍的嗜好。

安永8年(1779年),幕府第十代德川家治的嗣子德川家基在一次狩猎后突然死去,而家治的另一子贞次郎又早夭,因此家治并没有男嗣。

当时父亲治济在家治重臣田沼意次那儿做事,可能是受意次的推荐,八岁的家齐成为德川家治的养嗣子。

由于家治再也没有男嗣,家齐也确定会成为十一代。

天明6年(1786年)家治以五十岁的年龄突然去世,翌年,十四岁的家齐成为德川幕府第十一代。

幕府统治的危机是什么

幕府统治的危机是什么

幕府统治的危机是什么日本受西方现代化冲击波的影响,1868年幕府政权被推翻,宣告了现代化根本改革阶段的到来。

为什么日本能够卷入现代化浪潮之中,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幕府统治的危机,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幕府统治的危机幕末时期,由于幕藩至武士财政每况愈下,幕府的威信受到打击,幕府以农村为基础,但因不满封建的压迫和榨取,常发生暴乱,即所谓百姓一揆。

此外,又加上外国要求通商,幕府虽力事迁就,但大势所趋,使整个幕府体制发生动摇,雄藩(以长州、萨摩二藩为主)群起讨幕,终于迫使幕府走向灭亡之路。

第一,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封建统治,但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第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的落后。

第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

德川幕府统治建立后,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村手工业也迅速发展,并逐步同农业分离,新的手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也随之形成。

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

18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第四,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封建主为解决经济拮据,变本加厉地剥削农民,大幅度提高地租,增加各种捐税,农民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19世纪中叶,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和法规的束缚,去做教师、医生或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有的甚至投身为商人家中的养子,武士的特权和利益受到挑战,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

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直接导致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率领舰队两次闯进江户湾,迫使日本开港通商(史称黑船事件)。

德川幕府屈服于列强的军事压力,连续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出卖大量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外货的倾入而纷纷破产,日本人民受到双重压迫和剥削,处境更加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 建立△含义: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时间:17世纪初(1603年),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

2 幕府统治下的社会状况①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②外交——闭关锁国政策△目的:巩固统治,为了防止外交实力对日本的侵入△内容:A.严禁日本人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B.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过通商,而且只准长崎一地进行。

C.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允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行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影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消极: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埋下落后挨打的隐患。

③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原因: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表现:手工工场发展,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繁荣,三井等大商人出现。

④思想文化——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

⑤社会矛盾尖锐△表现: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生活艰难,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代表:1837年,下级武士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的武装起义。

二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1 黑船事件(1)概况: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事件”。

(2)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3)直接后果:《日美亲善条约》(1854年)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

性质: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影响:英、俄、荷、法等国也迫使日本签订类似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在日本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设置租界、议定关税权,日本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之中。

2社会危机加剧(1)外患——民族危机严重①日本门户被打开,主权遭破坏②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带来巨大灾难。

日本传统纺织业早打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大量工人失业;西方商人用银元在日本大量套购黄金,造成日本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人们生活更加困苦,民众纷纷揭竿而起,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加强。

(2)内忧——幕府封建统治危机加剧(3)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表现:①出口的大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②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不断改进;③有识之士建立工厂;④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为日本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三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1 “尊王攮夷”根源:黑船事件以后,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退让,对内恐怖镇压。

标志:1860年,刺杀井伊直弼含义:所谓“尊王攮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基础: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和商人等武装: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抗击外来侵略局限:寄希望于幕府实行改革,盲目“攮夷”,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结果:1863年8月18日京都政变,尊攮派被幕府赶出京都,尊王攮夷运动失败。

2 倒幕运动兴起原因:尊王攮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领导人:高杉晋作及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根据地:西南强藩(长川、萨摩、土佑等)措施:进行改革,对外开放,发展经济、购买武器、组织新式军队、争取天皇支持。

军事活动:1867.10西南诸藩联合发兵东进结果:幕府为保住权力,“大政奉还”3 戊辰战争根本原因:大政奉还后,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实际上控制着国家政权,对外照旧可以代表国家,为多数大名依然在观望。

直接原因:1868年倒幕派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命令幕府“辞官纳地”。

目的:倒幕派为了真正取得国家的领导权,德川幕府是不甘心退出统治舞台。

主要过程:1868年1月,鸟羽、伏见战役(西乡隆盛)1868年4月,倒幕府老窝江户,幕府不战而降结果:江户改名东方,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胜利原因:国内①大名同幕府决裂②大商人向新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③人民群众痛恨幕府,支持政府军作战④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

国际①西方列强宣布保持中立②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四明治维新(1)背景:必然性——腐朽的幕府统治下内忧外患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可能性——倒幕运动胜利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为维新的开展提供前提。

(2)目的: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民资主义,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3)措施:废除旧体制:①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身份制和特权;并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土族的俸禄和禄米。

发展新经济:①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1871年)②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1873年)④“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核心措施):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样板”企业,以供私人企业效仿;修筑铁路、架设电报线、组建轮船公司,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大力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倡导“文明开化”(19世纪70—80年代):①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

②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人才,但强调效忠天皇,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③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

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出现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

建立新军队:①实行义务兵役制(1873年),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②大量购买先进武器,建立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大力改进军事装备。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④接受武士道教育,必须效忠天皇。

五历史影响1 1889年日本宪法(亚洲第一个立宪制国家)(1)背景:A、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暴动不断。

B、中小地主认为地税改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中小资产阶级不满政府对大资本家的扶持政策。

C、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为主体的“自由民权运动”。

D、明治领导人意识到,有必要进行一些政治改革,才能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稳定社会局面(目的)。

(2)时间:1885年,伊藤博文任第一任内阁首相。

1889年,以天皇名义颁布《日本帝国宪法》。

(3)特点: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具有军国主义色彩和君主权力的特点。

(4)内容:A、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但又宣称“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他实际上享有绝对的权力,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等权力。

B、规定国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通信、出版、集合和结社的自由。

C、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后者的纳税人选举产生D、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上成为归家最高决策机关。

(5)评价:①1889年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②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也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是一种历史进步。

③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④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 崛起为东方强国(1)经济上: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军事上:日本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加强。

明治领袖们的“富国强兵”梦开始实现。

(3)外交上: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三)走上对外扩张之路(1)侵略朝鲜: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门户;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侵略中国: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今日的冲绳县);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六重难点解析1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内因:①直接原因是幕藩体制的腐败。

在幕藩体制下,内部等级森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下层武士日益贫困,这些都发展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

②决定性的原因是封建社会内部离心力量日益强大。

③根本原因是执行了符合国情的改革政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外因:①良好的国际环境。

当时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使明治维新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②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加快了明治维新成功的步伐。

2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国际环境:①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②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国内环境: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②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思想文化:①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②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改革途径:①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维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②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①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

②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力量弱小。

改革措施:①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②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

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

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3 比较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同:①时代相同:都处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本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③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