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配乐读、引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体会“长”“芳香”等词语的意思。

3. 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通过反复诵读,引领学生体会歌谣、童谣的内蕴美,感悟民歌童谣的语言特色。

5.通过赏析有关月夜、母亲的文字以及阅读补充材料,理解作者以“月光启蒙”为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有关月夜、母亲的文字以及阅读补充材料,理解课题为什么是“月光启蒙”而不是“母亲的启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启蒙”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启”的撇要舒展。这个“蒙”字,草字头,有“覆盖”的意思,宝盖下要有几横?对。记住了,里边有两横,是一层盖在一层上面。

师:通过预习,谁能告诉老师,“启蒙”是什么意思?学生答。

月光启蒙,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老师要听写生字词,检查大家预习情况,认真听。

柔和的月光下,静谧的篱笆小院,母亲搂着我,深情地吟唱民歌童谣,在我眼里,这是最美的时辰。听写:篱笆、搂、时辰。

继续听写:割荆草长歌谣坐花轿莲花落教师相机介绍:“莲花落”又叫“数来宝”,以前叫花子要饭的时候常唱,后来发展成了一种民间曲艺。

2.出示:课件,对着大屏幕同位互相检查写的对不对。把错的自己再写一遍。

3.师:相机指导篱笆、时辰(你的朗读和生字表中的注音有什么不同?)是的,在“篱笆”“时辰”的词语里,要念轻声。(生齐读。)

谁来读读第二行,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感受押韵朗朗上口的语感)师评价:你能发现这一点真了不起,最后一个字的韵母一样,这就叫押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莲花落的落是多音字,它还可以谁能用其他的两个读音组词?

(降落、落下,丢三落四)

师:我们来看长歌谣。在预习单作业中就有这两个“长”,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等多种形式学语文)你真会学习,当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向字典这位无声的老师请教。

4、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围绕月光启蒙,写了哪些事例?能不能用小标题来概括?板书:(吟歌谣、唱童谣、讲故事、猜谜语),谁能结合小标题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享受美妙,体会“启蒙”

板块一:民歌童谣之美妙

这四个事例,作者所花笔墨一样吗?那详写了哪些事例?“吟歌谣”、“唱童谣”。是的,详写了童谣歌谣,略写讲故事,猜谜语,下面我们精读歌谣,童谣部分,大家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母亲唱的歌谣,细细品味,在旁边写写体会。学生品读批注。

学生自读。

出示歌谣,老师发现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哪位同学起来分享你的读书收获?

(1)点击出示: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一)指生读。你有怎样的感受?

师:这么温馨的画面,还有谁想读这首歌谣?学生读。你的感受呢?

师:月光下,边洗边唱,普通的劳动场景竟这么富有诗情画意。让我们一齐吟诵这首歌谣。

谁来读第二首歌谣?

⑵歌谣之二:点击出示: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你感受到了什么?(母亲用歌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还有谁想读?(学生体会母亲很有想象力)

师:是呀,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不能去远方,不要紧,谁带我们去呢?日子清苦,住不上瓦屋新楼,不要紧,谁给我们盖啊?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啊!一起来读。

母亲的歌谣充满浓郁的诗情,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听着母亲动听的民歌,作者有了这样的感受:

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指生读

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生读……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们预习单中有一个疑问,花是芳香的,声音怎么会是芳香的?谁能说说你的看法。

师:这里不理解也不要紧,我们先来做童年夏夜的那个孩子,来听听母亲那芳香的音韵?

教师创设情境:闭上眼睛,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

来了,母亲的歌声也飘出来了……播放音频……听了歌声,你有怎样的感受?生谈。

看来同学们都被母亲美妙的歌声深深陶醉。大家想一想芳香一般来形容什么?(花的香气。)是啊,花的香气沁人心脾,那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的歌声是芳香的呢?

(学生结合母亲的嗓音甜润、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来理解)你能读出这芳香的感觉吗?(配乐朗读)

师:这就是母亲的歌声,它带着甜味,飘着香气,让我幸福着,陶醉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感受这芳香的音韵。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那芳香的音韵。

学法指导:作者运用听觉、嗅觉多种感官,细腻地写出母亲唱歌谣给人的美妙感受,让人如临其境。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要尝试运用这种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二)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童谣部分。

出示三首童谣,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拍手,可以同桌对读,待会跟同学们分享你的感受。(小组交流)

大家读得很起劲啊,谁来说说这童谣好在哪里?

生1:感悟童谣短小风趣幽默的特点。

师:对,童谣吟唱的对象来源于生活,短小精悍、风趣幽默,能选择一首,把你的的感觉读来吗?

生选择一首读,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