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数字特性秒杀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行测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及考场技巧(总结版)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行测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及考场技巧(总结版)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考生们都知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做行测题没有行测答题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你就是王者。

山西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公务员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常用答题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选词填空: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片段阅读: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逻辑推理: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含公式)——最新版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含公式)——最新版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含公式)第一节代入排除法1.使用范围看题型。

典型题型有多位数(提到具体位数(3、4位数)或出现位数的变化(个位与十位数发生变化))、不定方程(未知数比方程多)、年龄、余数看选项。

选项为一组数(2个数,问法为:分别/各)、可转化为一组数(比例可看成一组数)剩两项。

通过其他条件排除2项时,代入一项获取答案。

2.使用方法优先排除:通过尾数、奇偶、倍数等特性来排除。

直接代入:最值、好算。

(出现最值的先代入最大值、最小值计算;未出现最值时,先代入最好算的)PS:多位数问题优先考虑代入排除法;多次操作的、倒来倒去的优先考虑代入排除。

第二节倍数特性法(从问题入手)题型:出现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且所求与比例有关优先考虑倍数特征1.基础知识法(整除法)——考核较少若A=B*C,则A能被B整除,又能被C整除(考试时B、C假设当成整数)题型:①平均分配物品、平均数;②存在三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常见判定方法:①常见数:口诀法(3、9看各位数字之和,2、5看末位数,4、25看末两位数)②因式分解法:把一个数分成几个互质的数相乘的形式(互质是指除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约数,如12=3*4)③拆分法(常用于7、11、13):例如验证395/405/409/416中哪个数能被13整除,先确定数字390,再计算+5/+15/+19/+26对比2.余数法(结合代入排除)题型:平均分实物,最后有剩余/缺少解题核心:多退少补(总量+、总量-)Eg :解析:总量-6=9*部门数,总量+10=11*部门数;有1个部门只能分1包代表着缺10包,代入选项可得知:正确选项为B3.比例型若A/B=m/n (m,n 互质),则的倍数是n m B A ±±的倍数n 是B 的倍数,m 是ANM N A M N A N A N A ++占所有数总和的,则占其他数的占所有数总和的,则占其他数的补充:111 重要提示:若1个总量包含2个比例,单看问题比例无法解决时,用两个比例计算总量第三节 方程法思维: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1.普通方程主要在于设未知数: 避免出现分数,设小不设大出现比例避免出现分数,设比例出现高频多个主体,并于列式,设中间量未出现前面三种情况,求谁设谁2.不定方程主要在于怎么解方程(本质在于代入排除):①奇偶性26/2543a.b ,=+=+y x m by ax 如:先考虑奇偶性恰好为一奇一偶时,优当 ②倍数的倍数是,可知如:性奇一偶时,优先倍数特考虑倍数特性恰好为一,有公因子(公因素)时与或当36037m b a ,x y x m by ax =+=+③尾数 271203750b a ,=+=+y x m by ax 如:时,考虑尾数或尾数是或当 ④无以上三种特征时,直接代入选项3.不定方程组①3个未知数、2个方程,且未知数一定为整数(人数、具体事物的个数、本、页、张)方法:先消元(消解系数小的未知数,方便计算)转化为不定方程,再按不定方程求解。

行测数量秒杀规律

行测数量秒杀规律

公务员测试行政能力测验解题心得数列篇第一步:整体观察,若有线性趋势则走思路A,若没有线性趋势或线性趋势不明显则走思路B。

注:线性趋势是指数列总体上往一个方向发展,即数值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且直观上数值的大小变化跟项数本身有直接关联(别觉得太玄乎,其实大家做过一些题后都能有这个直觉)第二步思路A:分析趋势1,增幅(包括减幅)一般做加减。

基本方法是做差,但如果做差超过三级仍找不到规律,立即转换思路,因为公考没有考过三级以上的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1:-8,15,39,65,94,128,170,()A.180 B.210 C. 225 D 256解: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个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1,2,3,5,8,很明显的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因而二级差数列的下一项是42+13=55,因此一级数列的下一项是170+55=225,选C。

总结:做差不会超过三级;一些典型的数列要熟记在心2,增幅较大做乘除例2:0.25,0.25,0.5,2,16,()A.32 B. 64 C.128 D.256解:观察呈线性规律,从0.25增到16,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后项除以前项得出1,2,4,8,典型的等比数列,二级数列下一项是8*2=16,因此原数列下一项是16*16=256总结:做商也不会超过三级3,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例3:2,5,28,257,()A.2006 B。

1342 C。

3503 D。

3126解:观察呈线性规律,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最大数规律较明显是该题的突破口,注意到257附近有幂次数256,同理28附近有27、25,5附近有4、8,2附近有1、4。

而数列的每一项必和其项数有关,所以和原数列相关的幂次数列应是1,4,27,256(原数列各项加1所得)即1^1,2^2,3^3,4^4,下一项应该是5^5,即3125,所以选D总结:对幂次数要熟悉第二步思路B:寻找视觉冲击点注:视觉冲击点是指数列中存在着的相对特殊、和众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是解题思路的导引视觉冲击点1:长数列,项数在6项以上。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秒杀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秒杀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秒杀技巧解题思路◆题干特征:题干中有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等特征;◆题型属性:题型为多位数问题、余数问题、多元方程、多次方程等题型;◆方法核心:选项必须是可用的,直接使用或间接使用;◆技巧提升:代入选项时往往使用数字特性,结合居中代入、最值代入、最简代入等技巧快速解题。

考点1:多位数问题◎特征:题干中出现“多位数”特征,如出现“三位数”、“末两位”、“自然数”等字眼时,往往认为是多位数问题,直接使用代入法。

【例题1】(2014广东)一名顾客购买两件均低于100元的商品,售货员在收款时错将其中一件商品标价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弄反了,该顾客因此少付了27元。

被弄错价格的这件商品的标价不可能是()元。

A.42B.63C.85D.96【解析】直接代入选项,代入A选项,原价42,看错后为24,少付的金额为42-24=18(元),不符合题意,答案选择A。

【例题2】(2014河北政法)在一个两位数前面写上3,所组成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的7倍多24,则这个两位数是()。

A.28B.36C.46D.58【解析】解法一:直接代入选项,发现只有C选项满足要求。

解法二:设这个两位数为x,写上3之后的三位数为300+x,进而得到:7x+24=300+x,解得x=46。

答案选择C。

思维小结多位数问题的解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利用代入法解题;二是利用多位数表示的方法,如三位数。

数量关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思考选项是否可用,若不可用则再考虑其他解法。

考点2:余数问题◎特征:题干中出现“除以”、“除”、“余数”、“商”、“平均分成”等字眼。

【例题3】(2014天津)在一堆桃子旁边住着5只猴子。

深夜,第一只猴子起来偷吃了一个,剩下的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

过了一会儿,第二只猴子起来也偷吃了一个,剩下的也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也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第三、四、五只猴子也都依次这样做。

问那堆桃子最少有多少个?()A.4520B.3842C.3121D.2101【解析】根据第一个条件,吃掉1个剩下的平均分成5份,我们可知答案应该减1可以被5整除,排除A、B两个选项。

公务员备考技巧:数量关系之数字特性(二)

公务员备考技巧:数量关系之数字特性(二)

公务员备考技巧: 数量关系之数字特性(二) 在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部分,在利用数字特性来解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只要我能能掌握其中的套路,判断出题目特征,发现数字之间的特殊规律,不用做大量的计算,也不用解方程,就能快速地得出正确答案。

大大的提高做题速度。

数字特性里面第二种特性就是倍数特性,在考试中利用倍数特性来解题的考点,一般每年都会出1~2道题。

奇偶特性:【题目特征】题目中出现较多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余数或平均数时,优先考虑数字特性。

【基础】如果a :b=m :n (m ,n 互质),则a 是m 的倍数:b 是n 的倍数。

如果a :b=m :n (m ,n 互质),则b a ±应该是m n ±的倍数。

【拓展】如果),(::互质n m n m b a =,则nm b a ⋅= 【例1】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 .329B .350C .371D .504解析:【答案】A 【解析】此题中出现了多个百分数,我们优先考虑数字特性,从问题出发,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找到与今年男员工相关的条件,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得出今年男员工人数为去年的94%,即47=50⨯今男去男,这里一定要化成最简分数。

由这个式子可以看出今年男员工人数一定是47的倍数,结合选项,只有A 选项成立,因此,本题答案选A 。

【例2】在某公司年终晚会上,所有员工分组表演节目。

如果按7男5女搭配分组,则只剩下8名男员工;如果按9男5女搭配分组,只剩下40名女员工。

该公司员工总数为( )。

A .446B .488C .508D .576解析:【答案】B 【解析】此题属于余数问题,我们优先考虑数字特性。

问题求员工总数,由按7男5女搭配分组,则只剩下8名男员工,多出去的8人拉出去枪毙一百回,剩下的正好可以12人一组来分,也就是说员工总数—8是12的倍数。

公务员行测数学秒杀八法

公务员行测数学秒杀八法

数学运算秒杀八法方法一:特值法案例:1:碰到未知数个数多余方程的个数时,可以用特值法。

这时候看哪个未知数系数较复杂,可以假设该未知数为0(z=0),将x,y解出即可。

案例2:令y=0即可。

案例3:该题中可以假设任意一个未知数为0,不妨假设A=0,即可解出B,C,D。

方法二:数字特性法案例1:一般求四个数字之和时,可以考虑能被3或9整除,本题中,15和12都能被3整除,说明四个数字之和也能被3整除。

所以选C案例2:本题中,总费用必须是40和35的倍数,而35中有因子7,故总费用也是7的倍数。

故选C案例3:分别设出售货物的价值和购置设备的价值为x,y。

求x的值,由于x与y的比值为最简分数,则X必须是102的倍数,而102是3的倍数,所以答案中也必须是3的倍数。

故选B方法三:带入排除法案例1:不必用条件推答案,用条件排除,由于个位数是十位数的2倍,选项中只有A符合,故选A案例2:根据题目中三个条件依次排除,最后选B案例3:前半段说明总数减去5是8的倍数,排除BC;后半段说明总数减去8是5的倍数,排除A,故选D方法四:调和平均数案例1:本题:求往返等距离来回平均速度。

带两个速度带进去即可,故选B案例2:本题:等发车前后过车问题,运用公式,将两个时间带进去即可。

选B案例3:本题属于等发车前后过车问题,答案:C案例4:溶质不变,溶液却在等速度增加或减少,则浓度为前后浓度的调和平均数,选D案例5:顺水已知时间和逆水已知时间,求在静水条件下航行时间,也可用公式计算。

选B方法五:划归一法案例1:假设带的钱为两者的最小公倍数,即300元,则两种衣服买一件各需要3元和2元,则带入计算,选B案例2:先设总量为16和12的最小公倍数,即为48,则甲乙的效率分别为3和4,各工作7个小时之后,总时间为14个小时减15分钟。

选B案例3:假设溶质为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即溶质为60,那么溶液质量分别为600和500,蒸发相同的水后,推出第三次的溶液质量为400,选D方法六:比例份数法案例1:首先取90和160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分别算出AB一起的效率和A单独的效率,则B的效率即可求出,选B案例2:由于总距离不变,则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即甲乙的速度之比为3:2,即甲比乙多了一份,而这一份就是6千米,则全程为5份,即为30千米,选B案例3:类似于案例2,时间比为速度的反比,即9:6=3:2,方法同上,选B案例4:如表所示,甲乙丙的效率分别为6份,5份,4份,丙同时帮助甲和乙,甲比乙份数多1,最后同时完成,说明丙帮甲的份数比帮乙的分数少1份。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就能在这一模块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当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或者正面求解比较困难时,可以从选项入手,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

例如,有一道题说:“一个数除以 7 余 3,除以 8 余 4,除以 9 余 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这道题如果直接去计算,会非常复杂。

但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依次代入进行验证。

比如先看 A 选项,如果不符合条件就排除,再看 B 选项,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选项为止。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包括奇偶特性、整除特性等。

奇偶特性: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奇偶性相同。

例如,如果两个整数的和是奇数,那么它们的差也一定是奇数。

整除特性:若整数 a 除以非零整数 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

比如,能被 2 整除的数的末位数字是偶数;能被 3 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利用这些数字特性,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缩小解题范围。

三、赋值法当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值较少,而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或者倍数关系时,可以通过赋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题目中说“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为 3∶2”,我们可以设甲的工作效率为 3,乙的工作效率为 2,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进行计算。

四、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关键是要找准等量关系,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例如:“某工厂有工人 100 名,其中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人数比为4∶6,后来又招了一批熟练工,使得熟练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0%,问新招了多少熟练工?”我们可以设新招的熟练工人数为 x,然后根据熟练工人数的前后变化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五、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适用于解决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或者两种不同比例的对象混合等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相关公式数字特性

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相关公式数字特性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ͳ+ ܽ−ͳܽ = ܽܽ+ (ܽ− ܽ)ܽ求和公式:ܽܽ= = ܽܽͳ+ܽܽͳ ܽ= 中位数×项数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ͳݍܽ−ͳ= ܽܽݍ݉q n )(q≠1)求和公式:ܽܽ=ܽͳ(ݍ3.平方差公式:ܽʹ− ܽʹ=ሺܽ + ܽሻሺܽ− ܽሻʹ4.完全平方公式:(a ±b)= ܽʹ±ʹܽܽ + ܽʹ1.基础公式:总量=效率×时间(1)给完工时间型:①将工作总量赋值为完工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总量计算各主体效率②根据效率=时间③据题意列式求解(2)给效率比例型:①求出效率比例,对效率赋值②根据总量=效率×时间求出总量③据题意列式求解(3)给具体单位型:①设未知数 ②据题意列式求解2.牛吃草问题:Y=(N-X ) ×T,Y 代表原有草量(消耗量),N 代表牛数量(消耗),X 代表草生长速度(生长),T 代表吃草时间(消耗时间)1.基础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平均速度=总总时路间程2.火车过桥:火车从进桥至完全驶离桥,所走路程=车长+桥长3.等距离平均速度= - -(适用于“上下坡”、“往返”等行驶路程相同但速度不同的情况)v 1+v 24. 相遇追及公式:①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S 和 = V 和 x T 遇)2v 1v 2②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差= ܽ差ൈ ܽ追)③线性两端出发第 n 次相遇:所走路程和=(2n-1) ×单次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ʹn −ͳS = ܽ和 ൈ ܽ遇)④线性一端出发第n 次相遇:所走路程和=2n×单次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ʹnS = ܽ和ൈܽ遇)⑤环形路程第 n 次相遇:所走路程和=n 圈=速度和×相遇时间(ܽ圈 = ܽ和ൈ ܽ遇)⑥环形路程第 n 次追及:所走路程差=n 圈=速度差×追及时间(ܽ 圈= ܽ差ൈ ܽ追)5.比例行程①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②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③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6.流水行船相关公式:①顺水速度=船速+水速;②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③船速= ;ʹ顺水速度-逆水速度④水速= ;ʹ⑤静水速度=船速;漂流速度=水速1.基础公式: ②利润率=成利本润= 售本= 成本售价−ͳ①利润=售价-成本3 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利润1.基本公式:4 折扣=折折前后价价⑤总价=单价×数量;总进价=单个进价×数量;总利润=单个利润×数量=总售价-总进价2.分段计费:题型特征: 问在不同收费标准下,一共需要的费用。

公务员国考行测秒杀技巧总结111

公务员国考行测秒杀技巧总结111

行测秒杀小技巧——数字特性法(国家真题)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甲队单独铺设8 天可以完成,而乙队每天可铺设50 米。

如果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 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 / 3 ,这条管道全长是多少米?( )。

A . 1 000 B . l 100 C . l 200 D . 1 300 常规做法及培训班做法:方法1 :假设总长为s ,则2 / ' 3 只s , 5 / 8 又4 + 50 只4 则s = 1200方法2 : 4 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 , / 3 ,说明完成共需要6 天。

甲乙6 天完成,1 / 6 一1 / 8 = 1 / 24 说明乙需要24 天完成,24 * 50 二1200秒杀实战法:数学联系法完成全长的2 / 3 说明全长是3 的倍数,直接选C 。

10 秒就选出答案。

公考很多数学题目,甚至难题,都可以直接运用秒杀实战法,快速解出答案,部分只需要做个简单的转化,就可以运用到秒杀实战法。

大大的简化了题目的难度。

( 09 浙江真题)1 3 11 67 629 ( ) A . 2350 B . 3 130 C . 4783 D . 7781常规及培训班解法:数字上升幅度比较快,从平方,相乘,立方着手。

首先从最熟悉的数字着手629 = 25 *25 + 4 =54十467 =43 + 3从而推出l =l O + O3 = 2 l + l11 =3 2 + 267 = 4 3 + 3629 = 5 4 + 4?=6 5 + 5 二7781 从思考到解出答案至少需要1 分钟。

秒杀法:1 3 11 67 629 ( ) 按照倍数的上升趋势和倾向性,问号处必定是大于10 倍的。

ABCD 选项只有D 项符合两两数字之间倍数趋势:确切的说应该是13 倍,可以这么考虑,倍数大概分别是3 , 4 , 6 , 9 , ( ? ) ,做差,可知问号处大约为13 .问号处必定是大于十倍的。

秒杀实战法,十秒就能做出此题此题是命题组给考生设置的陷阱,如果盲目做题,此题是到难题,在考试当中未必做的出,即浪费了考试时间,心里上有将受到做题的阴影,必将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

2023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别放弃,教你3招秒杀绝技

2023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别放弃,教你3招秒杀绝技

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别放弃,教你3招秒杀绝技行测考试中,最费时费劲的题目当属数量关系,小伙伴们普遍反映虽然这类题看着不难,但是想要得出正确答案,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即使最终,题目都做对了,但是用掉的时间,会使原本就题量大、题型多的行测更加“紧急”!第一个秒杀技巧一一和值法应用环境:假如题目中消失,“共”、“总共”等字眼的话,这个技巧就派上了用场了,详细怎么用呢,举个栗子说明:其次个秒杀技巧一一整除法应用环境:①只要题目中消失,“整除”、“平均”、“每”等字眼的话,就可以用的哦!②题目中消失数据:倍数、分数、百分数、比例数时也是可以用整除的。

详细怎么用呢,举2个栗子说明。

先来看第一个栗子:再来看第2个栗子:第三个秒杀技巧一一比例倍数特性应用环境:当题目中消失“百分数”、“分数”,或是题目中信息给了某两个量的比例倍数关系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比例倍数特性这个技巧来解答,这个和整除法其次个应用环境有些类似。

最终再举个栗子说明:【经典真题】已知甲、乙两人共有260本书,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 5% 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本^专业书?0A. 75B. 87C. 174D. 67【解析】正确答案为B。

看到百分号,首先要想到能否用比例倍数特性法来解题。

从题目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就能推算出甲的非专业书有87% 所以甲非专业的只能有87或174本,这样就排解了AD选项。

那么究竟选B还是C呢,我们假设甲的非专业书是87本,则专业书就是13本,乙有专业书160X12. 5%=20本。

假设甲的非专业书为174本,则甲的非专业书就是26本,乙有专业书60X12.5%=7.5 本,非整数(书不行能是小数),排解C选项。

总结:以后我们在看到题目中有百分数,比例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用比例倍数特性法求解哦,1分钟内差不多就能得到正确答案!还要更多省时高效的数量解题方法?或者其他模块秒会的应试技巧吗?那肯定不能错过我的考前限定课程【压轴点睛课】啦,行测+申论考场必会的应试技巧大全,让你轻轻松松多拿10分!点击图片进入课程。

20131024国考数量关系之秒杀-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面试技巧-万能宝典-精华总结-公考备考

20131024国考数量关系之秒杀-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面试技巧-万能宝典-精华总结-公考备考

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面试技巧-万能宝典-精华总结公考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分析数量资料常识逻辑判断言语理解总题量图形定义逻辑类比逻辑语句片段篇章推理判断推理推理填空表达阅读阅读2013 15 20 20 10 10 10 10 20 5 15 0 135 2012 15 20 25 10 10 10 5 20 5 15 0 135 2011 15 15 25 10 10 10 10 20 5 15 0 13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值猜测模块模块题量单题分值模块分值模块总分值常识判断常识20 0.7 14 14数量关系数量15 0.7 10.5 10.5判断推理图形10 0.75 7.529.5 类比10 0.8 8定义10 0.7 7逻辑10 0.7 7资料分析资料20 0.7 14 14言语理解言语40 0.8 32 32总分100第三部分国考四大方法四大题型1)代入排除法【1】小王的旅行箱密码为3位数,且三个数字全是非0的偶数,而且这个三位数恰好是小王今年年龄的平方数。

则小王今年()岁。

A.17B.20C.22D.34【2】金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1/19;银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1/10。

一块金银合金重770克,放在水里称,共减轻了50克。

这块合金含金银各多少克?A.380,390B.475,295C.530,240D.570,2002)数字特性法【3】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A.48B.60C.72D.96【4】某公司三名销售人员2011年的销售业绩如下: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甲和乙的销售是丙的销售额的5倍,已知乙的销售额是56万元,问甲的销售额是:( )A.140万元B.144万元C.98万元D.112万元3)方程法【5】兄弟俩今年的年龄之和是35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一半,则哥哥今年年龄为()岁。

公务员行测之 数学运算“秒杀”技巧

公务员行测之  数学运算“秒杀”技巧

第五章数学运算“秒杀”技巧在近几年的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学运算部分不仅考查考生的计算分析能力,而且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字敏感性以及对数据逻辑关系的分析理解能力,而正是由于数字特性以及数据逻辑关系的存在,使得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只要把握住题干中的关键性语句,就可以将题目变成“秒杀”的对象,从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数学运算中,所谓的“秒杀”,常常是根据数字的特性,如奇偶性、整除性等,并通过估算,结合图形以及对选项分析进而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

使用“秒杀”技巧,不仅可以大大节省考试时间,更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考生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对“秒杀”的技巧、方法,多加揣摩、训练,才能在行测考试中脱颖而出。

第一节数字特性一、整除特性【核心知识】公务员考试中的很多题目,都可以利用整除特性,根据题目中的部分条件,并借助于选项提供的信息进行求解。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需要一定的数字敏感性才能发掘出来。

【真题精析】例1:(2009.河南)1×2×3+2×3X4+3×4×5+…+28×29×30=( )A.188690B.188790C.188890D.188990[答案]B[秒杀]每一项都是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则结果一定能被3整除。

分析选项,只有B 符合。

例2:(2008.浙江)在自然数1至50中,将所有不能被3除尽的数相加,所得的和是: A.865 B.866 C .867 D.868[答案]C[秒杀]自然数1~50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用其减去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结果即为所有不能被3除尽的数之和),依然能被3整除。

分析选项,只有C符合。

[解析]见本书第一章第一节整除性质部分。

例3:(2010.浙江)一个四位数“口口口口”分别能被15、12和10除尽,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口口口口”中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A.17 B.16 C.15 D.14[答案]C[秒杀]该四位数能被15和12除尽,则必能被3整除,即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2020黑龙江省考行测备考:数字特性带你“秒杀”数量关系.doc

2020黑龙江省考行测备考:数字特性带你“秒杀”数量关系.doc

2020黑龙江省考行测备考:数字特性带你“秒杀”数量关系2020黑龙江省考行测备考:数字特性带你“秒杀”数量关系很多同学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习惯性列方程,其实很多可以列方程的题目都是可以秒杀的,那么具体的用什么方法呢,主要是倍数特性,那么这里倍数特性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当题目中出现这种形式的时候,那么A是B的倍数,同时也是C的倍数;第二种就是,其中m,n互质,那么有B是m的倍数,A是n 的倍数。

这就是倍数特性,那么具体使用起来到底会如何简单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例1】(2013-广州-28)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00个,因技术改进,实际每天生产120个。

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还多生产80个。

则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 )个。

A.2520B.2600C.2800D.2880【思维点拨】首先判断题型,题目中出现了较多的平均数,余数,所以这一题属于数字特征类题型,根据题意有原计划每天生产100个,可以提炼出原计划生产的个数=100 天数,满足A=B C,所以零件个数是100的倍数,排除AD;再根据第二个条件,有原计划生产的个数+80=120 天数所以零件个数加80个应该是120的倍数,即加上80后含有3因子,排除B;选择C。

那么这就是倍数特性的应用,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例2】(2015-山东-58)车间领到一批电影票和球票发放给车间工人,电影票是球票数的2倍。

如果每个工人发3张球票,则多出2张,如果每个工人发7张电影票,则缺6张,问车间领到多少张球票( )A.32B.30C.64D.60【思维点拨】根据题意,有球票的数量减去2应该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有公式(球票-2)=3 人数,满足A=B C,所以有球票-2 是3的倍数,直接秒杀A,节省时间。

这就是第一种倍数特性的应用,希望同学们可以熟练掌握,到底有多方便刚才也看到了,基本上可以节省10秒不止的时间。

当然,除了这种倍数特性外,还有另外一种更快解决问题的秒杀法,拿个例子来说说:【例3】(2014-广东-37)一些员工在某工厂车间工作,如果有4名女员工离开车间,在剩余的员工中,女员工人数占九分之五,如果有4名男员工离开车间,在剩余的员工中,男员工人数占三分之一。

公务员考试行测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及考场技巧(总结版)

公务员考试行测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及考场技巧(总结版)

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考生们都知道,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做行测题没有行测答题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你就是王者。

山西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公务员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常用答题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选词填空: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片段阅读: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逻辑推理: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

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

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数字特性”,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

(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一)奇偶运算基本法则【基础】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推论】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二)整除判定基本法则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25)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3.能被11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11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x=y(m,n互质),则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如果a∶b=m∶n(m,n互质),则a±b应该是m±n的倍数。

【例22】(江苏2006B-76)在招考公务员中,A、B两岗位共有32个男生、18个女生报考。

已知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 )。

公考行测之数量关系20秒极限解题法

公考行测之数量关系20秒极限解题法

公考行测之数量关系20秒极限解题法极限技巧一整除法整除法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够快速提高数量关系的解题速度,有效节省做题时间。

运用整除法的关键在于找到题干中隐藏的关键数字信息,结合选项利用数字的整除特性解题。

例1:在一次测验中,甲答对4道题,乙答错题目总数的1/6,两人都答对的题目是总数的1/4。

那么乙答对了多少题?A.10B.8C.20D.16----『2010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答案】A般解法:设总量为x,乙答对总题量的5/6,甲答对4道题,又因为两人都答对的题目是总数的1/4,则有x/4<4,x<16。

再往下就无从着手子。

【20秒极限解题法】整除法,同时代入排除法。

由题意知,题月的总数=乙答对的题目数×(6/5),显然乙答对的题目数是5的倍数,首先排除B、D;将20 代入,若乙答对的题月数为20道,则题目的总数为24道,又甲答对4道题,所以两人都答对的题目数最多为4道,4/24/1/4,所以排除C。

故选A。

例2:某公司去年有员T.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

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 )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A.329.B.350C.371D. 504.【答案】A一般解法:因此题计算比较繁琐,一般数学基础好的学生按此方法做题约需要60秒以上。

设去年男员工人数为x,女员工为830-x,今年男员工人数为x×(1-6%),女员工为(830-x)×(1+5%),今年人数比去年多3人,即x×(1-6%)+(830-x)×(1+5%)=830+3,解方程可求出x,则今年男员工人数为x×(1-6%)=329。

【20秒极限解题法】本题可利用整除特性求解。

由题知:今年男员工人数是去年的94%,即4750,故今年男员工人数可被47整除。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模块备考之数字特性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模块备考之数字特性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模块备考之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一些数字的特殊性质,结合题目和选项,通过排除不符合某些数字特性的选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

数字特性法是数量关系模块中重要的方法,对于某些题型如知何求差、知差求和、不定方程(组)、余数问题以及分数、倍数、百分数等问题,运用数字特性法可能会有奇效。

某单位招录了10名新员工,按其应聘成绩排名1到10,并用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依次作为他们的工号。

凑巧的是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问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为( )。

A. 9B. 12C. 15D. 18此题若代入排除,列方程,均无从下手。

但是我们注意到,四个选项中,都是3的倍数,照例说都应该符合题意。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排名第三的员工的工号,比排名第九的少了6,所以工号上的数字之和,也应该少6。

换句话说,四个选项加6可以被9整除就是答案。

此时正确答案选B。

在做题或者计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数字特性的运用:【例1】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A.33B.39C.17D.16这是一个知道和求差的题目,可以用方程来求解,但是设列解,最少需要1分半中,但是如果运用奇偶特性来求解,3秒钟就可以选出答案。

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差也一定是偶数,结合选项选D。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二是最值代入。

即问最大,从最大项代起;问最小,从最小项代起。

如下题:【例2】有8个盒子分别装有17个、24个、29个、33个、35个、36个、38个和44个乒乓球,小赵取走一盒,其余各盒被小钱、小孙、小李取走,已知小钱和小孙取走的乒乓球个数相同,并且是小李取走的两倍,则小钱取走的各个盒子中的乒乓球最可能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特性
1.整除特性
1)一个数能被2、5、10整除<=>其末一位数可被2、5、10整除。

2)一个数能被4整除<=>其末两位数可被4整除。

3)一个数能被8整除<=>其末三位数可被8整除。

4)一个数能被3、9整除<=>其各位数字之和可被3、9整除。

5)一个数能被7、11、13整除<=>其末三位数与剩下的数之差可被7、
11、13整除。

6)6、12、14、15拆分成互质的因子相乘,如果能同时被互质的因子
整除,则可被乘积整除。

如6=2X3,判断一个数能否被6整除,则看它能否被2和3整除。

2.大小特性
若题干中涉及若干数的和,采用“平均数”,最大的数大于平均数,最小的数小于平均数。

例:五件价格不等的衣服,总价2160元,最贵的两件衣服与其余三件总价相当,最便宜的两件比最贵的高100,比第二贵的高200,求第三贵的衣服是多少元。

A 300
B 330
C 360
D 390
解:最贵两件=最便宜三件
最便宜三件=2160÷2=1080
最便宜三件平均值=1080÷3=360
最贵第三件>360
所以最贵第三间为390元
3.尾数特性
只有尾数是0的数才能被10整除,常见问法是围绕尾数0上下波动,比如加或减多少尾数是0。

例1:某公司举办年终晚宴,每桌安排7名普通员工与3名管理人员,到最后2桌时,由于管理人员安排完,便全部安排了普通员工,结果还差2名人才能刚好坐满,已知该公司普通员工人数是管理人员的3倍,则该公司有管理人员( )。

A. 24
B. 27
C. 33
D. 36
方法一:普工=3管理=> 总人数=4管理
每桌10人,全部坐满还差2人=> 总人数结尾是8
因此,4个选项依次乘以4,看哪个结尾是8,只有B选项正确
方法二:设有管理和普工的桌数工n桌,则普工数:7n+10+8=3nX3(3倍关系),求得n=9,因此管理人员数:3X9=27。

例2:某餐厅有12人座餐桌和10人座餐桌共28张,最多可容纳332人,问有多少张10人桌。

A. 2
B. 4
C. 6
D. 8
解:设10人座餐桌有x张,则12(28-x)+10x=332。

332结尾是2,10x结尾是0,则12(28-x)结尾是2,12乘以1或6结尾是2,因此28-x结尾是1或6,所以x为7或2。

所以选A
4.奇偶特性
1)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奇(奇偶为奇,各是各)
2)奇×奇=奇偶×偶=偶奇×偶=偶(二奇是奇,其余是偶)
适用:解形如ax+by=c的不定方程
5.质数特性
质数:除1和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约数(2,3,5,7,11....)。

质数当中唯一的偶数是2,某个质数乘以奇数结果是偶数,则这个数必是2
合数:除1和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幂次特性
只考察平方数,题干“组数与每组人数相等”、“组成方阵”等关键句,可确认平方数这一幂次特性。

例:宏远公司组织员工到外地集训,先乘汽车,每个人都有座位,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汽车4辆,而后乘船,需要定员为100人的船3条。

到达培训基地后分组学习,分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

这个单位外出集训的有多少人( )
A. 240人
B. 225人
C. 201人
D. 196人
解:由“分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可知外出集训的人数是一
个平方数。

雇60个座位的汽车3辆不够用,还需要再加1辆,总人数在180~240之间。

雇100人的船2条不够,还需要再加1条,总人数在200~300之间。

因此总人数在200~240之间,且为平方数,只有B符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