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孔子遇到苏格拉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孔子遇到苏格拉底
【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影响绵长不绝。由于二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其道德教育思想有相似之处,但其理论基础、教育过程、价值取向与教育方式也迥然相异。比较、反思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异同,对于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批判继承我国古代和西方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对于改善我国目前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异同;启示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背景
(一)孔子生活的时代环境。孔子生于春秋时代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组织变迁得最厉害的时代。是时,西周以来的国家权威开始全面崩溃,“周文疲弊”,传统世袭社会开始解体,社会阶层流动形成,社会经济出现某种程度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分封、宗法、等级三位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走向衰微;士的崛起与百家争鸣。
(二)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环境。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生于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户修鞋匠家中。一生喜欢与人交谈,甚爱探讨政治、军事、道德等社会问题。苏格拉底经历了雅典由盛及衰的转变,他试图通过引导人们的追寻美德从而重塑强大的雅典城邦。苏格拉底期望通过自己和人们的交谈使得人们能够重新认识自己,能够找回反思精神,而不是轻信智者的言论,从而找到真正意义上统一的道德。
二、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简述
(一)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创造了以“仁”、“礼”、“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弟子辑录而成的《论语》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孔子的中心思想实际上是一个“仁”字,“仁”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在这里,孔子表现出对人的平等相待和尊重以及对完善的道德人格的追求,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明确体现。“礼”是道德教育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礼”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安定、发展的基础。其作用为维护社会宗法等级制度和规范个人行为礼节。
(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苏格拉底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若用一字来概括,那就是“善”。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万物的本源和最高真理。苏格拉底认为,万物是受到善或道德的约束才结合在一起的。善是一切美的标准,是促使灵魂追求美德的动因,它催生道德之光并是这种道德光线的主导。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普及伦理,提倡德性具有可教性。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人们通过理性把握的对事物自身本性的认识,主要是关于人自身的知识,善的知识,整个世界的理念的知识,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是个体灵魂
的一种内在觉悟状态。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二者道德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1.教育成就道德。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先天的素质才会变成自身的德行,好的志向也才有可能实现。所以,他一生都在进行自我修养,对弟子进行言说教育。可以说,在孔子看来,道德的知识是可教的。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存在于人自己身上的,但是要发现自身善的知识,领悟到自身美德的知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潜在于灵魂深处的道德。
2.有教无类。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社会教育新制度,不论贵族豪门子弟和平普通民众都可受教育,从而打破了传统上“学在官府”的旧制度。孔子一生诲人不倦,只要请教,均给人谆谆教诲,孔子从其“性相近,习相远也”的理念出发,明确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苏格拉底也推行“有教无类”的道德教育思想。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和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苏格拉底进行道德教化的对象是广泛的,不分贫富、高低、贵贱,可以说做到了有教无类。
3.影响绵长不绝。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道德教育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上,上至君主权贵下到贫民百姓几乎无人不受到它的影响。它不仅对东亚各国如日本、韩国、越南等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对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的思想也有很大影响。在各个国家,孔子学院的建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划界人物。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不仅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而且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苏格拉底的思想对西方很多思想家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二)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1.理论基础。
(1)孔子:天人论。孔子出身的卑贱及童年生活的艰辛,另外,母亲家教的影响对孔子日后从事道德教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天人问题,孔子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与命与仁”。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
(2)苏格拉底:神我论。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这个世界之所以能按照秩序不停的发展,是因为神灵的力量。不过,苏格拉底所说的“神灵”不是古代宗教意义的“神”,而是一种理性的神,注重的是自我内心的声音。
2.教育过程。
(1)孔子:知、情、意、行统一。就孔子来说,虽然他没有系统论述过道德教育中知、情、意、行的过程,但是从他关于道德教育思想的言论中,能够看
出他也非常重视遵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过程。
(2)苏格拉底:知行合一。在苏格拉底看来,知识和行为是统一的。他认为,一个理性同时具有善的知识的人就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苏格拉底看来,知善的过程就是行善的过程。
3.价值取向。
(1)孔子:轻理重情。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通过孔子对于“仁”的论述,可知“仁”是一种道德情感活动,而不是一种理智性活动,比如“仁者,爱人”。
(2)苏格拉底:重理轻情。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认为人们只有具有理性的善的知识才能去从事善的行为,情感只会导致人们恶的行为。
4.教育方式。
(1)孔子:多样化教育方式。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原则;在道德教育目标上,孔子提出圣人、君子、士三种人格模范;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一是自我修养的方法;二是道德教化的方法。
(2)苏格拉底:单一的教育方式。苏格拉底是一个执着的理性主义者。他在道德教育内容、目标、方法的论述和使用上都是比较单一的,曾提出善、美德等目标。
四、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现如今“和而不同”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审视,新时代背景下已逐渐呈现出世界公民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道德发展趋势。时代也必将赋予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比较研究以新的内容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旗敏.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对话-有关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侯怀银.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24-29.
[3]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