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管流中的气液两相流压力计算
气液两相流实验指导
实验三气液两相流实验气液两相流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在热能、动力、化工、核能、制冷、石油、冶金、航空航天、气力输送、液力输送、叶轮机械、生物技术、电子设备冷却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已经成为研制、设计和运转这些重要工业关键设备的必备理论知识。
通过气液两相流的实验研究,是掌握气液两相流规律的基本方法。
本实验指导书根据目前已有的科研成果和国内外有关的成就,结合热能工程专业特点,针对大型电站锅炉中的水动力问题,制定如下实验内容:①垂直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和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压力降;②倾斜管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和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压力降;③气液两相流流经孔板的流型;④气液两相流流经文丘里管的流型;⑤水平集箱和垂直并联管的管道系统通过以上实验内容,希望能达到下列目的:①了解大型电站锅炉中的水动力特性和两相流基本现象;②能够从基本原理与动手实践的角度切实训练学生进行实验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③使学生从实验设计、仪器选型、实验操作、数据提取与分析处理等各个环节能够训练出真正的实验技能,能够完成合格的实验报告。
实验1 垂直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在大型电站锅炉中垂直布置的锅炉水冷壁管被广泛应用,本实验将模拟其两相流现象和水动力特性;2. 通过观察垂直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进一步加深了解垂直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型的特点;3. 对垂直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的压力降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并掌握垂直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的压力降的计算方法;二、实验仪器:仪器名称型号参数范围磁力泵50CQ-50 130L/min空气压缩机V-1.2/10 1.2m3/min电磁流量计MF/E2004011100EH11 282.6 L/min涡轮气体流量计CP 32700-10 1-5L/min涡轮气体流量计CP 32700-16 5-50 L/min涡轮气体流量计CP 32700-22 50-500 L/min差压变送器1151DP4E22B3 10KPa差压变送器1151DP5E22B3 100KPa压力变送器1151GP6E22B3 300KPa三、实验原理图:11164445231298101371381 水箱2 空气压缩机3 磁力泵4 涡轮流量计 5电磁流量计 6 气液混合器7 减压阀 8 调节阀 9截止阀 10球阀 11 水集箱 12 针阀 13 过滤器四、实验任务:1.观察垂直上升管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1)打开系统电源,使气体、液体流量计预热2分钟;然后打开采集程序,记下采集程序上显示的气路和水路温度(根据此温度查出水和空气的密度);(2)打开磁力泵,将主路的调节阀开度调小和旁路的调节阀开度调大,同时将垂直上升管实验段水路的球阀开启,使水缓慢地流过实验段,直到取压管内大体上充满水为止;(3)关闭磁力泵和水路的球阀,打开空气压缩机和气路的球阀,将50-500L/min涡轮流量计一路的针阀开启,调节针阀开度,使涡轮气体流量计所测得的体积流量保持在300L/min;打开磁力泵,调节主路和旁路的调节阀开度,将主路阀门开度达到最小,旁路阀门开度达到最大。
1 两相垂直管流实验
两相垂直管流实验气举井及绝大多数自喷井的油管中流动的都是油—气或油—气—水三相混合物。
对采油来说,油、气、水混合物在油管中的流动规律——多相垂直管流理论是研究自喷井、气举井生产规律的基本理论。
在许多情况下,油井生产系统的总压降大部分是用来克服混合物在油管中流动时的重力和摩擦损失。
它不仅关系到油井能否自喷,而且决定着用自喷和气举方法可能获得的最大产量。
为了掌握油井生产规律及合理地控制和调节油井工作方式,必须熟悉气—液混合物在油管中的流动规律。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和取得好的经济效果,或者要进行油气田动态分析,拟订油气田的增产及提高油气田采收率,高速度、高水平地开发油气就必须深入细致地研究地层—油管—油嘴生产衔接与协调,研究多相流在井筒中的流态变化。
使生产井的工作制度同地层变化了的情况协调起来,只有通过各个生产井的各种变化并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为整个油气田动态分析提供准确的资料和依据,并对各个注采井提出有效的工艺措施,不断完善开发方案,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
该实验就是研究气、液两相在垂直井筒中的流态变化及观察模拟井筒气体膨胀能参与举升液体的现象,抓住观察到的现象综合分析,并对所作的气量与液量的关系曲线作出解释。
一、实验原理在多相垂直管流中,沿井筒自下而上随着压力不断降低,气体则不断从液体中分离出来,以及压力降低气相体积流量逐渐变大。
随着液气流沿井筒上升,压力逐渐降低气体随之膨胀,不断释放出气体弹性膨胀能量,该能量要参与举升液体,膨胀能的大小与气量多少、压力变化范围有关。
该实验是研究液气两相在模拟垂直井筒中的流动变化。
也是利用气体膨胀能量来举升液体的实验,它依靠两种作用:一种是气体作用于液体上,垂直地顶推液体上升;另一种是靠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摩擦作用,气体携带液体上升。
其能量来源除压能外,气体膨胀能是个很重要的方面。
因在管径不变的油管中,举升一定的油量,则单位管长上所消耗的总压头,是随着气量的不同而变化的,而只有在某一气量下,举升一定气量的液体所必须消耗的压头最小。
2-2.井筒气液两相流
• 出现雾流时,气体体积流量远大于液体体积流量。根
据气体定律,动能变化可表示为:
mvmdvm
Wt qg Ap2 P
dp
• 取 dh hk dP pk
m m
PP
•则
dp [ m g f ]dh
1
Wt qg Ap2 P
表2-2 流型界限
流动型态 泡流 段塞流 过渡流 雾流
界限
qg qt
LB
LM
75 84(vg
qL )0.75 qg
2.3.2平均密度及摩擦损失梯度的计算
(1)泡流 平均密度:
m H L L H g g (1 H g )L H g g
HL Hg 1
气相存容比(含气率)Hg :管段中气相体积与管段容
积之比值。
液相存容比(持液率)HL :管段中液相体积与管段容
m
LM LM
vg LS
SL
vg Ls LM LS
Mi
t
LM LM
vg LS
SL
vg Lg LM LS
Mi
图2-23 C2~NRe’曲线
(4)雾流
• 雾流混合物密度计算公式与泡流相同:
m H L L H g g (1 H g )L H g g
• 由于雾流的气液无相对运动速度,即滑脱速度接近于雾,
基本上没有滑脱:
Hg
qg qL qg
• 摩擦梯度:
f
f
g vs2g
2D
• 雾流摩擦系数可根据气体雷诺数和液膜相对粗糙度由图查
得。
NRe
g
gvsg D g
2.4计算井筒多相管流动的Beggs-Brill方法
• Beggs-Brill方法可用于水平、垂直和任意倾斜气液两 相管流动计算。
多相管流-第三章垂直气液两相管流计算1
第三章 垂直气液两相管流压力梯度计算模型及方法垂直气液两相管流压力梯度计算模型及方法•3.13.1流动模型流动模型•3.23.2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压力分布计算方法•3.33.3垂直气液两相管流压力梯度计算模型及垂直气液两相管流压力梯度计算模型及方法•3.43.4水平或倾斜管中气液两相流动计算模型水平或倾斜管中气液两相流动计算模型及方法•3.53.5水平管中气体和非牛顿液体的两相流动水平管中气体和非牛顿液体的两相流动主要内容第一节流动型态流动型态的划分方法:两类第一类划分方法:根据两相介质分布的外形划分泡状流、弹状流或团状流、(层状流、波状流)、段塞流或冲击流、环状流、雾状流第二类划分方法:按流动的数学模型或流体的分散程度划分分散流、间歇流、分离流分散流、间歇流、分离流2010-3-263垂直气液两相流流型水平气液两相流流型两种分类方法比较第一类划分方法较为直观第二类划分方法便于进行数学处理第一类划分方法•泡状流•弹状流或团状流•层状流•波状流•段塞流或冲击流•环状流•雾状流第二类划分方法•分散流•间歇流•分离流•分离流•间歇流•分离流•分散流两类划分结果的对应关系2010-3-264垂直环空两相流型第二节 压力分布计算方法第二节•由于多相管流中每相流体影响流动的物理参数(密度、粘度等)及混合物密度和流速都随压力和温度而变,沿程压力梯度并不是常数。
因此,多相管流压降需要分段计算,并要预先求得相应段的流体性质参数。
然而,这些参数又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压力却又是计算中需要求得的未知数。
所以,多相管流通常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
一、常用两相流压降计算方法•早期均匀流方法(总摩阻系数法)1952 Poettmann 1952 Poettmann——Carpenter 80 80’’s 陈家琅 λ'~(N Re )2•经验相关式1963 Duns--Ros 无因次化处理 N vL 、Nvg 、N D 、N L 1965 Hagedorm--Brow 现场实验 1967 Orkiiszewski 流型组合 1973 Beggs--Brill 倾斜管实验1985 Mukherijee--Brill 改进实验条件•现代机理模型SPE20630等考虑具体流型的物理现象第二节第二节压力分布计算方法段塞流示意图环状流示意图2010-3-2682010-3-26当 单相液流, H L 、ρm 、f m 随两相流流型变化b P P ≥二、两相管流压降计算根据地面条件应用关系式计算井底流压1 输入数据油管数据:管长L 、管径D 、井斜角θ、粗糙度e 油气井产量:油气水日产量Q O 、Q SC 、Q W或Q L 、f w 、GOR P (GLR P ) QQ W = f w Q L Q O = Q L - Q wQ SC = GOR P Q O 或 Q SC = GLR P Q L 边界条件:井口压力P wh 、井口温度T wh 、地温梯度g t 考虑井温线性分布 T(Z)=T wh +g t Z 油气水相对密度γo 、γg、γw第二节第二节压力分布计算方法2 输入数据单位处理常用单位 统一单位Q —m 3/d q —m 3/s μ—Pa.s P —MPap —Pa V Pa V——m/s D —mm d mm d——m T m T——℃ T T——K 第二节第二节压力分布计算方法3 输入流体物性资料气:拟临界压力、温度 Pc , Tc偏差系数 Zg(Pr, Tr)粘度μg油:μo , 溶解油气比 Rs体积系数 Bo , 油气界面张力σo水:μw ,σw ,B w第二节第二节压力分布计算方法),(223004hk p h z F k ++=第二节第二节压力分布计算方法龙格库塔数值解法•压力梯度函数F(Z,P)计算步骤(1) Z处流动温度 T(Z)=T0+g t Z(2) 计算T、P条件下的有关物性(3) 气液体积流量 q g,q L(4) 气液表观流速V sg、V sL和V m(5) 计算λL、μL、ρns、μns(6) 无因次量N Rens、N L、N gV、N LV、N gvsM(7) 计算H L、ρm(8) 判别流型,计算f m(9) 计算F(Z,P)•2、迭代计算第二节第二节压力分布计算方法误差又能提高计算速度。
垂直管流实验
垂直管流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垂直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掌握流型判别方法;2.验证垂直井筒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模型;3.了解自喷及气举采油的举升原理。
二、实验原理在许多情况下,当油井的井口压力高于原油饱和压力时,井筒内流动着的是单相液体。
当自喷井的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则整个油管内部都是气-液两相流动。
油井生产系统的总压降大部分是用来克服混合物在油管中流动时的重力和摩擦损失,只有当气液两相的流速很高时(如环雾流型),才考虑动能损失。
在垂直井筒中,井底压力大部分消耗在克服液柱重力上。
在水平井水平段,重力损失也可以忽略。
所以,总压降的通式为:式中:—重力压降;—摩擦压降;—加速压降。
在流动过程中,混合物密度和摩擦力随着气-液体积比、流速及混合物流型而变化。
油井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
除某些高产量凝析气井和含水气井外,一般油井都不会出现环流和雾流。
本实验以空气和水作为实验介质,用阀门控制井筒中的气、水比例并通过仪表测取相应的流量和压力数据,同时可以从透明的有机玻璃管中观察相应的流型。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仪器与设备:自喷井模拟器,空气压缩机,离心泵,秒表等;实验介质:空气,水。
设备的流程(如图1所示)图 1 垂直管流实验设备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检查自喷井模拟器的阀门开关状态,保证所有阀门都关闭,检查稳压罐的液位(3/4液位);2.打开空气压缩机及供气阀门;3.打开离心泵向系统供液;4.打开液路总阀,向稳压罐中供液,控制稳压罐减压阀,保证罐内压力不超过0.12MPa ;5.待液面达到罐体3/4高度,关闭液路总阀,轻轻打开气路总阀和气路旁通阀,向实验管路供气,保证气路压力不大于0.5MPa ,稳压罐压力约为0.8MPa;6.轻轻打开液路旁通阀,向系统供液,待液面上升至井口时,可以改变气液阀门的相对大小,观察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7.慢慢打开液路测试阀门和气路测试阀门,然后关闭气路旁通阀和液路旁通阀,调节到所需流型,待流型稳定后开始测量;8.按下流量积算仪清零按钮,同时启动秒表计时,观察井底流压和气体浮子流量计的示数。
两相流计算方法l
蓝色流体网
液-固两相流
蓝色流体网
S = vg vs
S = vs vl
5. 压力降
混合物的两相流压力降 ∆pT 与气相、液相、固相分相压力降 ∆pg 、∆pl 、 ∆ps 之间的关系有: A. Murdock J.W.公式;林宗虎公式
蓝色流体网
蓝色流体网
2) 应用近代新技术; 3) 应用基于软测量技术的软测量方法。 2. 主要应用 相分率:
采用低能γ 射线传感器测量相分率:单能γ 射线传感器测量含气 率,双能γ 射线传感器测量相含水率; 流量:
采用文丘里流量计或文丘里流量计+互相关技术测量总流量; 根据相分率和数学模型确定油、气、水各相的流量; 压力、温度变送器
蓝色流体网
大部分旋风分离器的切割粒径50之间实际上来流中携带的绝大多数液滴直径要比切割粒径大的多实际上工业用蓝蓝蓝色流体网色流体网色流体网色流体网wwwopenfluidcn蓝色流体网蓝色流体网蓝色流体网蓝色流体网wwwopenfluidcn旋风分离器可以除去大多数液体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分离器能否将液体分离出来而是如何合理地处理已经被离心力甩向边壁的液大部分气液旋流分离器不采用锥体结构而采用圆筒型结构
蓝色流体网
蓝色流体网
旋风分离器可以除去大多数液体,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分离器能 否将液体分离出来,而是如何合理地处理已经被离心力甩向边壁的液 体相。
大部分气-液旋流分离器不采用锥体结构,而采用圆筒型结构。 分离器的容量应保证旋涡的尾部不与下部的液面接触。因此隔离板 (或消涡板或稳涡板)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接触面,旋涡的末端在此面 上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该板的目的不是破坏和干扰旋涡,而是避 免旋涡与液面接触,可以大大降低湍流和明显削弱旋涡强度。
第4章-管内气液两相流的阻力计算
平均
PF 值。一般认为
此方法适用于低质量流速工况。。
22
4.2摩擦压降计算
1 -摩擦压降计算的经验方法
分相流模型
2 奇斯霍姆对两相流动摩擦阻力压降进行了许多研究,得出了 L 与X PF C 1 2 值的关系为 L 1 2
或者
PL0
X
X
2 FG = 1 + CC + C 2
G0 Ct (
VSG D n ) VG
(9)
14
(光滑管区的Blasius公式为: 0.3164 ) Re0.25
4.2摩擦压降计算
1 -摩擦压降计算的经验方法
AG D ( G )2 ,VSG VG 则( A D
n5 2 G 2
分相流模型
又因
所以,
m=
1 x
PF =
PF =
L V2 D 2
2 L mVm D 2
(4-1) (4-2) (4-4)
2 (mVm) L PF = [1 x( L 1)]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L G
G
+
1-x
L
(x为平均干度)(4-3)
苏联50年代锅炉水循环计 算法
该式计算误差对水平均相 为(>20%)
该方法适用于双组分的气液两相流在低压时摩擦阻力计算,因其计算数据是建
立在低压的气液流动基础之上的。
为了适用于汽—水混合物的摩擦阻力压力降的计算,Martinelli-Nelson对此方 法进行了改进。
19
4.2摩擦压降计算
1 -摩擦压降计算的经验方法
分相流模型
假设汽水两相分开流动时都呈紊流状态,同时利用常压下的空气 —水混合物
气液两相管流计算
气液两相管流计算1基本要求.从能量平衡微分方程出发,与压降等经验关联式联立,得出了油气集输管线沿程温降的计算公式,并编制大型计算程序。
2 数学模型2.1 热力计算能量平衡方程假设两相之间没有温度滑移, 并不计油品的径向温度梯度,这样气液两相混合物沿管线的能量微分方程可写成:dx dv vg dxdH dx dq ++=θsin (1) q —垂直于管壁方向的热流量;H —混合物焓;v —混合物平均速度; θ—管轴线与水平面夹角;g —重力加速度。
由于混合物焓H 依赖于它自身的压力P 和温度T f , 这样dHdx 可下式来表示: dH dxH P dP dx H T dT dx C dPdx C dT dx Tf f P f J pm Pmf =+=-+()()∂∂∂∂μ (2)其中μJ 为焦耳-汤普森(Joule-Thompson)系数, 其物理意义是流体每单位压力变化引起的温度变化,C Pm 为混合物定压比热。
由(1)式和(2)式可得:dx dPdx dv v g dx dq C dx dP dxdH C dx dT JPm J pm fμθμ+--=+=)sin (11 (3) 式中单位长度热流量dqdx r k T T o f s =--2π() (4)负号表示散热,T s 为环境土壤温度, k 为传热系数。
将(4)式带入(3)式,整理得dT dx T T A Bf s f=-+ (5) 式中A C r k Pm o =2π ,B dP dx gC v C dv dx J Pm Pm =--μθsin 。
式(5)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对应的边界条件为:在出油管口处,当 x =0时 T f =T f0解方程(5)可得温度分布:T T T k k C x k T f f s Pm s=---+-()exp()012212πππΦΦ (6)式中Φ=--C dP dx g vdvdx Pm J μθsin 式(6)中除传热系数k 和压降dP/dx 外,其余参数一般均为常数。
管道压力降计算--气液两相
注意事项 1 适用于气液混合物中 气相在6% ~98%(体 积)范围内
2 在工程设 计中,一般 要求两相流 的流型为分 散流或环状 流;若选用 的管路经计 算后为柱状 流,应在压 力降允许的 情况下
气-液两 相流(非 闪蒸型)
uc PucM /(RT )
m
2
1 3
(
1
2)
M:
16 Kg/mol
ρ1:
2.842859335 Kg/m³
ρ2:
0.94977346 Kg/m³
ρm:
1.580802085 Kg/m³
基本与不可 压缩流体计 算方法一致
m
2
1 3
(
1
2)
(设定值)
PM / RT
控制误差 <1%
由Re准数 判断流型 输入: u: d:
μ:
w: Vf: ρ:
通过计算 P1:
选定P1:
432.8196316 Kpa 433 Kpa
等温流动声 速uc 输入:
T: M: 输出: uc:
298 K 16 Kg/mol
393.412951 m/s
声速下的临 界流量 输入:
uc: d: 输出:
Vuc:
393.41 m/s 0.307 m
104783.8384 m³/h
0 m/s 0 m/s 930 Kg/m³
0 Kpa
总压力降Δ P
ΔP:
259.2714412 Kpa
单相流 (可压缩 流体)
注意事项
1 压力较 低,压力降 较小的气体 管道,按等 温流动一般 计算式或不 可压缩流体 流动公式计 算,计算时 密度用平均 密度,对高 压
两相流计算方法l
蓝色流体网
旋风分离器可以除去大多数液体,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分离器能 否将液体分离出来,而是如何合理地处理已经被离心力甩向边壁的液 体相。
大部分气-液旋流分离器不采用锥体结构,而采用圆筒型结构。 分离器的容量应保证旋涡的尾部不与下部的液面接触。因此隔离板 (或消涡板或稳涡板)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接触面,旋涡的末端在此面 上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该板的目的不是破坏和干扰旋涡,而是避 免旋涡与液面接触,可以大大降低湍流和明显削弱旋涡强度。
vm A = vg Ag + vl AL
气-固两相流
vm A = vg Ag + vs As
液-固两相流
蓝色流体网
蓝色流体网
vm A = vs As + vl Al
工程中分相流速采用表观流速进行折算,即以分相流量除以管道
总截面的比值表示该相的分相速度。物理意义是当管道内的流体全是
防涡器一般安装在液体出口管的正上方。因为进入分离器的气液 两相混合物的旋转角动量使得储液池中的液体随之旋转。如果允许液 面上旋涡的存在,则来流中一部分气体就会在底流口排出,会对下游 泵产生气蚀或其他问题。这种旋涡还会产生射流阻塞效应,限制低部 出口管的液体流量。
防涡器通常为十字形金属平板或环形平板组成,位于排出管上方 一倍出口管直径处。
积之比。
气-液两相流:容积含气率
α = Vg = Vg (空隙率)
V Vg + Vl
气-固两相流:容积含固率
α = Vs = Vs V Vs + Vg
液-固两相流:容积含固率
α = Vs = Vs V Vs + Vl
D. 局部含率
如果把两相流体所占总体积 V 取得足够小,则在该微小体积上
气液两相流
气液两相流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热物理量测试技术1概述两相流广泛应用于热能动力工程、核能工程、低温工程以及航天领域等许多领域。
所谓两相流,广义上讲是指一种物质或两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流动,其中气体和液体一起流动称为气液两相流。
对于两相流中的气液混合物,它们可以是同一种物质,即汽—液(如水和水蒸气),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即气—液(如水和空气混合物)。
气液两相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在单相流中,经过一段距离之后,就会建立一个稳定的速度场。
但对于两相流,例如蒸汽和水,则很难建立一个稳定的流动,因为在管道流动中有压降产生,由于此压降作用会产生液体的蒸发,所以在研究气液两相流时必须考虑两相间的传热与传质问题。
两相流学科还处于半经验半理论阶段,对于两相流的流动和传热规律进行研究时,除了依靠各种数学物理模型外,还要依靠实验,这就需要两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
2两相流压降测量[1]压降,即两相流通过系统时产生的压力变化,是两相流体流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保持两相流体流动所需的动力以及动力系统的容量和功率就取决于压降的大小。
一般说来,两相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压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摩擦阻力压降、重位压降、加速压降,管道系统出现阀门、孔板等管件时,还需测量局部压降。
目前,常用差压计或传感器来测量两相流压降。
2.1利用差压计测量压降应用差压计测量气液两相流压降的测量原理图如图1所示。
所测压降为下部抽头的压截面上可列出压力平衡式如下:力与上部抽头压力之差。
在差压计的Z1P1+(P2−P1)P P P=P2+(P4−P3)P P P+(P3−P1)P P P(2.1)式中,P P为取压管中的流体密度;P P为差压计的流体密度。
由(2.1)可得:P1−P2=(P3−P1)P(P P−P P)+(P4−P2)P P P(2.2)由上式可知,要算出压降P1−P2的值,必须知道取压管中的流体密度P P和差压计读数P3−P1。
气液两相流讲稿
1~2气液两相流动参数 一、流量
G G g Gl
G —两相混合物的质量流量,kg/s;
g
G —气相的质量流量,kg/s;
Gl — 液相的质量流量,kg/s;
Q Qg Ql Q — 两相混合物的体积流量,m3/s; Q g —气相的体积流量m3/s; Q —液相的体积流量m3/s. l
• 2、两相界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 力平衡:气液处于平衡,整个两相区流体只 与外界物体和进出的界面发生力的作用。 • 能量平衡:整体界面上存在能量交换,两相 界之间也存在能量交换,必然也伴随有机械能 的损失。两相流机械能的损失大于单相流机械 能的损失。
• 3、气液两相的分布状况(即各项呈分散或 密集及程度)多种多样,气液两相的分布状 况称为流动形态或流型。 • 单一气或液(层流、紊流)流层之间的关 系, • 气液两相: 在水平管或倾斜管中的流型有七种, 在垂直管中的流动形态有四种。
2.滑动比
• 2.滑动比
•
气相实际速度与液相实际速度的比值 称为滑动比,即:
s
vg vl
四、含气率和含液率
• 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中气相流 体介质所占的份额叫含气率; • 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中液相流 体介质所占的份额叫含液率。 • 1.质量含气率和质量含液率 Gg 含气率: x G g
2~2 均相流动模型
• 均相流动模型简称均流模型,它是把气 液两相混合物看成均质介质,其流动的物理 参数取两相介质相应参数的平均值.因此可 以按照单相介质来处理均流模型的流体动 力学问题。 • 假设 • (1) v v g vl 0
Hg
n
s 1
(2)两相介质已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 压力、密度等互为单值函数。此条件在 等温流动中是成立的,在受热的不等温 稳定流动中是基本成立的,在变工况的 不稳定流动中则是近似的。
垂直多相管流总结
最新课件
20
(自己加)
一、漂移模型的主要参数
1. 漂移速度和漂移流率
局部速度
vg、vl、v
局部空隙率
气相的漂移速度 液相的漂移速度
vmgvg v
vmlvl v
最新课件
对于均质混合物 流动
vg vl v
vmgvml0
21
(自己加)
第四节 流动型态模型
定义:将气液两相流动分成几种典型的流动型态, 按不同流动型态分别建立流动的机理模型
Qg Ag
液相实际速度
vl
Ql 9Al
二、流速
Qg vgAg Ql vl Al
折算速度(superficial velocity):又称表观流速, 假定管道全被一相占据时的流动速度 , m/s
气相折算速度
v sg
Qg A
液相折算速度
v sl
Ql A
Qg vsgA
Ql vslA
两相混合物(平均)速度
特点:气体是连续相,液体是分散相;
气、液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很小;
可以忽略滑脱。
最新课件
34
(自己加) 嘴流规律
临界流动:流体的流速达 到压力波在流体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时的流动状态。
最新课件
8
一、流量
质量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质量,kg/s
GGg Gl
体积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m3/s
QQg Ql
Gg g Qg Gl l Ql
二、流速
实际速度(velocity) :
Ag
Al
单位相面积所通过的该相体积流量,m/s
AAg Al
气相实际速度 v g 最新课件
第2章 气液两相流的模型
连续性方程
质量守恒
动量方程 能量方程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一、均流模型的基本方程式
1.连续方程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G vA 常数
2.动量方程式
取一维流段来研究,根据动量
定理,可得动量方程式:
稳定的一维均相流动
Adp dF gAdzsin Gdv
2-2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2
2
g vl 、 因许多参数f 、 v dp 得用差分法分段计算
' dvg
沿程变化,无法用解析法积分,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三、气液两相流能量平衡方程建立
1.能量平衡方程推导
根据能量守衡定律写出两个 流动断面间的能量平衡关系
进入断面1的流体能量 + 在断面1和2之间对流 体额外做的功 - 在断面1和2之间耗失 的能量 =从断面2流出的流体能 量
x
1 x
•戴维森公式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按空隙率计算
m g 1 l
1 m g l
各有特色和 适用范围
按体积含气率 计算
m g 1 l
多相管流理论与计算
(3)均流模型摩擦阻力折算系数 按均流模型进行气液两相流动摩阻压差计算时,常把两相流动 摩擦阻力的计算与单相流动摩擦阻力的计算关联起来,即常使 用全液相折算系数、分液相折算系数或分气相折算系数。 •全液相折算系数 水平管道内的两相流动 , 均匀流动,管 径为 D ,截面积为 A ,流段长度为 dz 。 速度 v 沿流程不变,质量流量为 G ,此 时,没有重位压差与加速度。
第一章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
含 30 水 率 % 0
q , m3 /d
含水率的变化
当Pwf > Pso时,只产水,含水率100%;
当Pwf < Pso时,开始产油,含水率下降。
当Pwf下降到油水IPR曲线的交点时, qo=qw,含水率为50%。
reh A /
A——水平井控制泄油面积,m2。 式(1-7)中的泄流区域几何参数 (如图1-3右图)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L>βh 且L<1.8 reh
二、油气两相渗流的流入动态
1、流入动态曲线随井底压力的变化
由式1-3
CK 0 h Jo re 1 0 B 0 (ln S) rw 2
q o max cp r
2n
(1-24)
将式(1-23)与式(1-24)相除,
得指数式无因次IPR方程:
qo q o max p wf 1 pr
2
n
(1-25)
三、含水及多层油藏油井流入动态
1.油气水三相渗流油井流入动态 Petrobras根据油流Vogel方程和已知采液 指数,导出油气水三相渗流时的IPR曲线(如
力时只产油不产水,当井底压力低于水层压
力之后,油井见水。随着产量增大,含水率
上升。
(3)流入动态: 压
力 a.高压水层
P Pso A
Psw B
a-全井 b-油层
b
c-水层
a c
0
q
q , m3 /d
含 100 水 率 % 40
0
q , m3 /d
Pso
Psw
压 力
b.低压水层
液 水
0
油
q , m3 /d
垂直管中气液两相气泡流的流动规律
垂直管中气液两相气泡流的流动规律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可分为两种类型。
当流体在管中流动时,若其质点始终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
因此,充满整个管的流体就如一层一层的同心圆筒在平行地流动,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laminarflow)或滞流(viscousflow)。
当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流体质点除了沿着管道向前流动外,各质点的运动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有时发生变化,于是质点间彼此碰撞并互相混合,这种流动状态称为湍流(turbulentflow)或紊流。
流型又称流态,即流体流动的形式或结构,两相流中相间界面的形状和分布状况,就构成了不同的两相流流型。
两相间存在的随机可变的相界面致使两相流动形式多种多样,十分复杂。
流型是影响两相流压力损失和传热特性的重要因素。
对两相流各种参数准确测量也往往依赖于对流型的了解。
流型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流型的分类尚未统一,甚至同一名称的流型在定义上也不一致。
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划分。
传统的流动结构判别方法主要有两类采用实验方法作出流型图,采用可视化方法、射线衰减法、接触式探针法等;根据对流型转变机理得到转变关系式,利用现场的流动参数来确定具体的流型。
正确预测判别多相流的流动结构是困难的:理论上一个多相流系统的流动结构有无穷多个影响多相流流动结构的因素多且复杂研究现状:已进行了大量的测量、观察和分析研究工作,至今只有在两相流领域中得出了一些应用范围有限的流动结构判别图及相应的流型判别式,可以粗略地判别管道中两相流体的流动结构。
无论是流型图还是流型判别式都需依靠实验确定出流型转变条件,而且这些转变条件都是针对一定的流道,在一定的介质参数下,进行直接观察实验,用目测或摄影(高速摄影、高速闪光摄像等)来区分流型。
目测与摄影都带有主观因素,缺乏客观判断,尤其是在流型转变区域,更难分辨。
流型研究主要采用技术:对于不透明管道,采用高速x射线CT法,中子射线照相法(NeutronRa—diography)、加速器产生的阳极射线法,NMR(NuclearMagneticResonance,核磁共振)法。
03-气液两相流压降
dω = (ρω) dυ
∫ ∫ ∫ ∫ − p2 dP = λ (ρω)2 l2 υdl + gSinθ l2 ρdl + (ρω)2 l2 dυ
p1
D 2 l1
l1
l1
庞力平
令:υ
=
1 l
∫υdl
ρ
=
1 l
∫
ρdl
--- 流体沿管长的积分平均比容 m3/kg
--- 流体沿管长的积分平均密度 kg/m3
(2)当P为超临界压力时,管子的热负荷较大(单侧加热 大于460kw/m2,双侧加热大于230kw/m2)及两相流进口焓 值≤1700kj/kg时,要计算加速压降。
庞力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气液两相流与沸腾换热
两相流压降
• 预测直接膨胀和淹没蒸发器、管侧和壳侧凝结 器,以及两相流管线对于冷藏、空调和热泵系统 异常重要。
)
L
= λL
1 DL
u
2 L
2
ρL
λG和λL-分别为气体及液体的摩擦阻力系数; DG和DL-分别为气体及液体占管子截面积的当量直径;
庞力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气液两相流与沸腾换热
主要参数
• 引入主要参数δG和δL : 气体及液体所占管子截面积和按其当量直径所成圆面
积之比
δG
α πD2 =4
计算管段的总 压降,入口和出 口压力差
庞力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单相流体压降的计算
气液两相流与沸腾换热
一、单相流体的流动阻力 ΔP = ΔPld + ΔPzw + ΔPjs
ΔPld = ΔPmc + ΔPjb
煤层气井底流压计算方法
煤层气井井底流压分析及计算2010-12-14杨焦生王一兵王宪花摘要:煤层气井井底流压的大小直接决定煤层气产量的大小,为了获得高产,必须清楚认识井底流压并精确计算其数值。
根据垂直气液两相环空管流理论,首先描述了煤层气的环空流动特征及井底流压的组成部分;结合现场生产测试资料,采用Hasan-Kabir解析法和陈家琅实验回归两种方法计算了井底流压值,并分析了其与气体流量的关系。
结论认为:①油套环空中流体由上而下分为纯气体段、混气液柱段(高含气泡沫段和普通液柱段),井底流压为套压、纯气柱压力及混气液柱压力三者之和;②两种方法计算的井底流压值大体相同,与实测值误差小,精度高;③井底流压与气体流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且随着井底流压下降,压降漏斗不断扩大,井底流压下降相同的数值能产出更多的煤层气。
关键词:煤层气;井底压力;流动压力;流体流动;环形空间流动;生产制度;流量;计算在煤层气井的生产过程中,井底流压是影响产气量的独立参量,稳定的产气量的大小将实际受控于井底流压和排水量,这是制订合理的排采制度的基础。
煤层气井排水采气井井底流压由套压、油套环空纯气柱压力和混气液柱压力3部分组成,其中混气液柱的压力计算是难点。
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在理论推导和实验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和方法[1~2]。
笔者考虑到煤层气井生产的特殊性,充分分析其垂直环空管流特征的基础上,借鉴Hasan-Kabir推导的井底流压解析公式和陈家琅室内模拟实验回归结果,计算了环空混气液柱的压力梯度,进而获得了井底流压值。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和精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些成果有利于深化对煤层气井生产过程的认识及控制。
1 井筒流动特征及井底流压组成煤层气井投产后,初期只产水。
随着排水降压的进行,当井底流压低于临界解吸压力时,井筒附近煤层表面的吸附气开始解吸并扩散到煤层割理、裂缝中,随着解吸气量逐渐增多,在水中形成连续气泡,气体突破形成流动相,从煤层裂隙流入井筒油套环形空间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