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第一章
第一章教师角色的转换1 教师角色的内涵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的行为模式。
2 教师角色的特点(1)规范性与自主性的统一(2)人格化(3)多样化和发展性(4)弥散性和模糊性3 中国现代教师角色观社会视野中的教师角色: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师生关系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导航者、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既是知识的给予者又是学习方法的传授者、教师是因材施教者4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的创新、课程结构的创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的创新、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课程评价的创新5 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角色引导者、对话者、开发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家长的合作、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者、研究者第二章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发展1 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是一种需要特殊智力来培养和完成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服务。
它须具备一些核心特质:意思具备一套专业知识、二是具备一种专业自主权、三是具备一个服务理想或一种服务或集体取向。
在众多的特性或标准中,专业知识一般被赋予基础性地位。
是否有一套专业知识、技术基础关涉一个职业能否成为专业性职业。
2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因为教师的工作还未到达一个完全成熟的、并已被确立的“专业”的标准,因而,教师职业只能是一个“边缘专业”或“半专业”。
也正因为教师职业在现实中至多只是一个半专业性职业,“教师专业化”才被作为重要课题。
而所谓教师专业化,也通常用来指称一个半专业性职业不断地满足一个完全专业性职业标准的过程。
3 教师发展问题的凸显及其背景教师发展问题的凸显与教师专业化的演变有着深刻的关系,亦即与教师专业化论由社会取向的教师专业化论向教育学取向的教师专业化论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浅谈教师角色的隐喻----“蜡烛论”、“园丁论”、“工程师论”、“桶论”等。
一、蜡烛论“教师是蜡烛”这一隐喻使人感到既喜又忧。
一方面,它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但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即生重于师。
光是有方向的,光总是朝着一定的目标照;而作为教师的光只能跟着学生走,围着学生转,教师的自身发展没有得到重视。
而事实上,教师作为蜡烛,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在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光彩照人。
教与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而教师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就发展了学生。
“蜡烛论”给教师的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
它反映了社会普遍对教师这个职业所抱有的崇高期待,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可以为其“传道、授业、解惑”。
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
因为它的光太微弱了,靠点蜡烛看书的人很容易近视;而在有电的时代里,蜡烛只能在停电时发挥一点补救的作用。
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作用估计得那么高,不必一味顺从社会的期望,将其作为巨大的包袱背在背上,不必像蜡烛那样牺牲得那么悲壮,把自己全部燃烧尽了。
教师也是自然的人,也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发展,也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有自己的情感和兴趣爱好。
如果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服务于别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谋福利,便不会如此“悲天悯人”、“自我怜悯”,便会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自身。
“蜡烛论”在把教师无限拔高的同时,也指出了教师较低的地位,似乎教师只能靠燃烧自己来完成其工作职责。
教师这个职业处于一种非常奇特、尴尬的处境。
一方面,它享受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虽然教师中也有等级之分);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拥有者、道德的表率、行为的楷模。
而另一方面,教师的经济地位却比其他一些职业如商人、律师、医生(在西方国家)要低。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课程内容概述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课程内容概述2023年,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深度实施。
该课程旨在为广大义务教育教师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推动其专业素养水平普遍提升,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本课程主要依托于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相关学科专家教授。
其贯穿了整个义务教育教师职业生涯,从师前培训开始,到任教中、进修以及后续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全程引领辅导,不断完善和深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两个模块:一、基础教学理论和方法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教师提供学科知识和教学基本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
同时,该模块还将重点介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包括PBL、在线教育及创新设计等,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实践模块。
该模块旨在通过教育实践案例、教学反思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场景,践行教学理论,得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该模块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参与其中的教师不仅能结合案例进行学习,还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程强调教师的个体发展,旨在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支持,同时也能够培养教师团队的协作精神与专业素养,让所有的教育者都获得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前进动力。
此外,为了促进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成长,本课程还将开设多种选修课程,包括教育评价、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等多个方向,以满足不同类型教育者不同领域发展方向的需求。
教育是未来的希望,而优秀教师的确能够在其中创造更多的奇迹。
通过该专业发展导论课程的实施,我国教育者将收获更丰富、更多彩的教育经验,共同开创中国教育事业新的辉煌篇章。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总结-PPT文档资料
(三)专业情操 教师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带有理
智性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 教育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 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 发展成熟的标志。教师专业情操包括 理智情操和道德情操。理智情操是指 由于对教育教学能力和作用的深刻认 识而产生的荣誉感与自豪感。道德情 操是指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 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简述专业的特征 :
第一,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第二,具有 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第三,具有 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第四, 专业人员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
专业化 :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职 业专门化。 一种职业要真正成为专业,需经历一 个专业化过程。其主要条件包括:形成一套专门 知识和技能体系,实施专业教育和专业资格认证 制度,规范职业伦理,建立专业组织等。那些被 社会认可为专业的职业群体一方面对社会有不可 或缺的功能,从业人员被赋予极大的责任并提出 了很高要求;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掌握专业知 识和技能、履行社会职责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社
事业的敬畏与自豪,对社会、对学生的一 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对教育工作的一种精 益求精的态度,对自己的一种严格要求和 自我发展的意识,是一种专业自律和自我 教育的力量。专业精神集中体现在教师对 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个人自身价值实现的追 求中,体现在教师的专业进取和创新中, 充分表现了教师的人格风范和活力。 教师专业精神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第一, 它是教师专业价值与功能充分发挥的保证。 第二,它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完善。第 三,它是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第四,
教师专业伦理
教师专业伦理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 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 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具体说, 是教师担负起教师角色品质,即实现教师 之特殊性目的的品质,能充分实现教育潜 能的品质;是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过 程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力量;是教师在体验 为师之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在的、运用 自如的教育行为准则。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一、简述题1、教师角色的涵义教师角色是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不同的人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不一样:(1)教师角色的概念:①《教育大辞典》:教师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
二是教师的期望角色。
又分为“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及“自己对他人的期望”等方面。
②学者的解释:“处在教育系统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饶从满)。
(2)进一步的理解:①教师是一个角色丛,往往要扮演多重角色。
②教师要充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思想基础是要树立角色意识。
③教师角色意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我国古代教师有何特征:3、我国教师角色观的演变⑴中国传统教师角色观:①“蜡烛论”——关于教师伦理道德的隐喻。
②“工程师论”———工业模式下的教师角色隐喻。
③“园丁论”——农业模式下的教师角色隐喻。
④“一桶水论”——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角色隐喻。
二、当代优秀教师具备哪些能力?与传统教师要求有何不同?---个性特征:高效能教师是什么样的人。
特征一:满怀使命感和热情。
视教学为“天职”,热情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特征二:积极而真诚。
关心、理解和尊重学生、家长及同事,并能公正地对待他们。
特征三:具有领导才能。
积极地影响着学生、家长和同事。
---教学特征:高效能教师做什么。
特征四:全面关注。
了解并能完全掌握课堂教学的三个关键因素:①课堂管理与组织;②学生参与;③时间管理。
特征五:风格。
具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他们能将戏剧性、热情、活力、幽默、魅力、创造性和新颖性融人教学之中。
特征六:激励技巧。
杰出的激励者,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学生的生活,不断敦促和关注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业保持更高的期望。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简答题、论述题 - 学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简答题、论述题1. 教师角色有哪些特点?P12.当代西方对教师角色是如何定位的?P13.国外的传统教师角色定位有哪些?P14.什么是角色转换?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角色应如何转换?P46我国曾出现过多种关于教师角色的隐喻,如“蜡烛论”、“园丁论”、“工程师论”、“桶论”等。
请您对这些教师角色隐喻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进行分析与评价。
P21.简述利伯曼(M. Lieberman)提出的“专业”应当满足的基本条件。
P52.请列举出三个对于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至关重要的关键词,简要说明。
P463.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注的重点有何不同?P54.说明有效的学科专业知识在“质”的方面的要求。
P65.说明教师实践知识的含义与特征。
P66.教师为什么必须具备较强的移情能力?P61.试比较休伯曼等人提出的教师发展的“补缺”模式和“成长”模式。
P82.教师需要专业发展,并且只有教师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才能使教学内涵提升,使各项教育改革真正落实,然而,长期以来教育界推行的各种专业发展工作成效却比较有限,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P81.休伯曼的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是怎样划分教师发展阶段的?P112.说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三条基本规律。
P113.传统人性论观照下的教师发展有何特点?P46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发展提出哪些要求?P115.玛斯莱奇将职业倦怠的表现概括为哪三个方面?P126.怎样应用理性情绪疗法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P121.试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规律的内涵。
P132.试述教师发展的交往性规律的人性论、知识论和学习论基础。
P143.试述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
P524.如何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
P521.如何理解反思。
P172.如何理解教师反思。
P173.简述杜威的反思型思维的五个基本步骤。
P174.简述萧恩提出反思的两种时间框架。
P175.如何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
P466.教师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阶段
设计
教师
教育
标准
教学
内容
导论
专业
实践 专业
教师职业
教师
教师
周期
基本技能
附件
生涯
评价
内容摘要
本教材是为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所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 专业发展的准备阶段,其基本任务是使未来教师具备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在 职前教育阶段,力图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到作为教师,是谋生的职业,更是需要不断发 展的专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达到教师的专业标准,实现教师专业化。不仅要掌握牢固的学科知识,还要拥 有坚定的专业理念、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本教材的目标群体定位为职前教师,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 的理论著述颇多,但关于教师的职前专业准备的研究多是定位在理论视角,本教材一方面试图厘清教师专业发展 的理论脉络,明晰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一方面从实践视角阐述如何进行备课,讲课,反思及开展行动研究,在 职前阶段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特别是职后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节教学反思的基本技能 第二节课例研究的基本技能 第三节微型课题研究的基本技能
第一节纸笔测验的设计 第二节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档案袋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第四节学期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读书笔记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教师发展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近期,我参加了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指教学技能的提升,更包括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注重实践。
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在这次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要勇于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注重团队协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
在这次学习中,我认识到,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团队协作,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再次,教师专业发展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认识到以下几点:1. 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
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才能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心,为学生树立榜样。
2. 教师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3. 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4. 教师要关注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关注评价改革的方向,改进教学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第一章教师角色的转变一、简答题1.“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有何不合理之处?答:(1)“一桶水论”所隐含的学习观念非常狭窄,没有看到学习完全可以超越书本、课堂和教师,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
(2)从师生关系方面来看,“一桶水论”将教师和学生分别看成了“倒水者”和“接水者”,教师扮演灌输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被剥夺了自主建构知识的机会。
2.西方的传统教师角色定位有哪些?答:(1)教师是“神父”;(2)教师是“专家”;(3)教师是“学生行为的塑造者”;(4)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3.当代西方对教师角色是如何定位的?答:当代西方是从多个维度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的:(1)社会角色——教师是现存教育制度的维护者和现有文化的传递者;教育改革者;改革的行动者;(2)学校角色——教师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3)课堂教学角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学生的“领导者”以及“心理保健师”;(4)自我职业角色——反思型实践者二、材料分析题下面的三则材料是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的一些看法,请运用本章中有关教师角色特点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材料。
材料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材料二: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 D. Brookfield)将教学不确定性给教师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比作“骗子综合症”,即教师“常常感到自己像是个骗子,他们感到自己不配作为有能力的专业人员而被看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并不真的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只是知道,如果自己不是非常小心,就会被人发现自己在伪装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征:P17内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特点:1、丰富性。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从教师职业整体地位提升的动态过程到教师成为专业人员被承认的静态结果,从关注教师职业组织发展阶段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不断发展。
2、多样性。
教师的专业化既关注教师学科专业性的提高,又关注教师专业性的增进。
既重视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规律性和科学性的把握,又重视教师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提升。
3、发展性。
教师专业化本质上就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加专业能力的过程。
4、多主体性。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
需要政府、学校、个体的共同努力而体现出多主体性。
二、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P271、学科专业知识:a,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B,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
C。
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D,相关学科的知识。
2.教育专业知识。
A,一般教育学知识。
B.一般心理学知识。
C.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a,情境性知识,b。
操作性知识。
C。
人际知识。
D。
自我知识。
4,普通文化知识。
A。
人文社科类知识。
B,自然和技术性知识。
C,工具类知识。
D,艺体类知识。
E,劳技类知识。
F,时政知识。
三,教师专业伦理:P42含义: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行。
表现:1,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生活;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行为都是可以成为他人学习的表率。
一方面要求教师体现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有能力让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要严于律己,言行如一,积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2,客观公正。
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平正义,光明正大和公道的品质。
教师专业发展导引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第一,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特性对教师的必然要求。第二,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激发和坚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第三,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启迪
一、国外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特征的研究(一)富勒的教师关注理论1.任教前关注阶段2.早期求生阶段3.关注教学情境阶段4.关注学生阶段。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第一,对于教师职业由强调其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第二,对于教师发展由强调外部动力转向重视内部动机。第三,对教师工作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1.遵守职业道德2.拓展专业知识3.提升专业能力4.建构专业人格5.形成专业思想6.发展专业自我
(二)互动学习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地学。网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单一主体探索为导向的学习活动。
(三)团队学习唯有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途径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一、教师是专业人员教书育人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工作内容。
有人还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七个阶段。第一阶段,专业预备期。第二阶段,专业形成期。第三阶段,专业成长期。第四阶段,专业高原期。第五阶段,专业更新期。第六阶段,专业成熟期。第七阶段,专业退化期。
专业发展导论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老师课件版整理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演进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点三、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一、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演进(一)教师职业的原始阶段(二)教师职业的泛专业化阶段(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初级阶段(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阶段(一)教师职业的原始阶段教师职业具有原始性。
教师是既从事教育活动又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年长的有经验的劳动者;社会分工不明确,教师未游离出生产和生活,教育方式简单,教育内容朴实;教育主要是围绕生产劳动的生存训练,教师职业是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二)教师职业的泛专业化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的出现,也就有了以教育教学为职业的教师。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习教育完全被统治阶级所独占或垄断,教师队伍的主体属于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属上流社会。
在中国,形成了官学和私学的教育实体。
在西方,教师在古代社会时由智者担任,到中世纪时期,学在教会是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宗教教育在教育领域中也占到了主要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教育有如下特点:1.教育处于十分散漫的状态;2.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3.教师成为独立而泛化的行业,教师属于知识阶层,既从事教育活动,又但当其他社会角色;4.教师行业的人没有进行过专门培训。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初级阶段从世界范围看,师范教育最早于17世纪末出现于法国。
1681年法国拉萨尔于兰斯创办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法兰克于哈雷创办的教员养成所是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
之后,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举办这种机构。
1794年秋,法国临时议会通过法令,在巴黎设立公立师范学校,1795年1月正式成立。
1810年在原巴黎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高等师范学校,1845年改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19世纪70、80年代,许多国家颁布法令设置师范学校,师范教育随之制度化,系统化。
为什么?教育自身教育知识教育家:夸、卢、裴、赫、斯、第、乌等。
于胜刚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读书笔记
于胜刚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书——《于胜刚教师专业发展导论》,哎呀,真是让我有不少感触啊!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还以为它会是那种满篇都在讲理论、枯燥乏味的教材。
谁知道,翻开一看,竟然被作者的思路和语言给吸引住了!书里不仅有很多深刻的教育理念,而且还给了我们这些教师很多实实在在的建议,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突然被点醒了似的,心里真是有点儿小激动。
书中讲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是教书那么简单,还是要让自己的思维、眼界不断扩展,进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以前我总觉得当教师就是站在讲台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好书、管好班,其他的也没啥太大关系了。
谁知道,原来这个职业要求的东西比我想的复杂多了!比如,要有高效的教学能力、良好的课堂管理技巧,还得有持续的自我反思和学习。
说白了,教师就像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超级英雄,得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随时准备提升自己。
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哈哈,说实话,一开始我看到这几个字,心里就有点小心虚,毕竟谁不想轻松点呢?但是看到后面,发现作者并不是让我们光靠死读书,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提升自我。
比如,给学生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个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可不容易,得真心投入、用心去做。
作为教师,我们还得不断学习新东西,不管是教育理论、教育技术,还是各种新鲜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课堂更生动、有趣,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书里还谈到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嗯,这一点我特别有感触。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记得自己当初刚开始做教师的时候,真的有点迷茫,常常觉得自己不过是个知识的搬运工,自己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呢?直到后来渐渐接触到一些学生,看到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胆怯到自信,心里才有了一种成就感,才发现原来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虽然我们不能单纯地靠“给分”来评价自己,但在学生的心里,或许我们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
于胜刚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读书笔记
于胜刚教师专业发展导论读书笔记《教师专业发展导论》是一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研究类著作。
这本书的作者是教育学者于胜刚,他在这本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内容、方式和路径等重要问题,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书总结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维度:个体维度、职业维度和学科维度。
在个体维度上,教师需要具备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用于识别自身的专业需求,并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
在职业维度上,教师需要了解教育的法律法规、理论和政策等职业要求,注重教育专家的角色定位和职业道德的建立。
在学科维度上,教师应该具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提高学识修养和研究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是多样化的。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研修、研讨会等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
他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教育实践和课堂教学的观摩与交流,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教学策略。
而且,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和在线教育等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和高效地获取教育资源和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个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教师专业发展还可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将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导论》是一本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内容、方式和路径等重要问题,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成长,更关系到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心得体会4篇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心得体会4篇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心得体会1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
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
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
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
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
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
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
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学习指南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学习指南一、课程简介《教师专业发展》是研究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现象与问题,揭示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一门理论与应用型学科。
是我国高师院校师范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教育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
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主要反映了教师教育学中的典型、一般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门课程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科学性和时代性。
注重了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中小学教育新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了解中小学教育最基本的规律的基础上,树立现代的科学教师观,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二是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首先,课程的内容集中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不是泛泛而论教师教育。
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各章都是由内容提要、授课内容、复习思考、学用结合、研究指南、参考文献六部分构成的,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其三,适量介绍古今中外史料和资料,以开拓眼界,扩大知识面。
其四,附有国家颁布的最基本的教师教育文件,以加强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是拓展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包括技能训练的规定,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初步训练。
四是特设“学用结合”、“研究指南”,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每一章的最后,特设“学用结合”、“研究指南”部分,提纲挈领地介绍本章主要问题的研究状态,向学生指明进一步做研究的路径,引导学生探索、创新。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观,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模式,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师教育问题与解决教师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通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师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师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征:P17内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特点:1、丰富性。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从教师职业整体地位提升的动态过程到教师成为专业人员被承认的静态结果,从关注教师职业组织发展阶段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不断发展。
2、多样性。
教师的专业化既关注教师学科专业性的提高,又关注教师专业性的增进。
既重视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规律性和科学性的把握,又重视教师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提升。
3、发展性。
教师专业化本质上就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4、多主体性。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
需要政府、学校、个体的共同努力而体现出多主体性。
二、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P271、学科专业知识:a,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B,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
C。
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D,相关学科的知识。
2.教育专业知识。
A,一般教育学知识。
B.一般心理学知识。
C.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a,情境性知识,b。
操作性知识。
C。
人际知识。
D。
自我知识。
4,普通文化知识。
A。
人文社科类知识。
B,自然和技术性知识。
C,工具类知识。
D,艺体类知识。
E,劳技类知识。
F,时政知识。
三,教师专业伦理:P42含义: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行。
表现:1,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生活;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行为都是可以成为他人学习的表率。
一方面要求教师体现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有能力让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要严于律己,言行如一,积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2,客观公正。
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平正义,光明正大和公道的品质。
1,平等对待学生,2,一视同仁,3,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演进试论述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2009 B卷论述题2.P2-10)一、教师职业的原始阶段二、教师职业的泛专业化阶段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初级阶段1.教师职业逐渐脱离经验化和随意化,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2.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但总体水平不高。
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阶段1.教师呈现高学历化2.教师聘用证书化3.教师培养专业化4.教师培养终身化第二节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点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一)职业1.职业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指出,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职业须同时具备:①目的性②社会性③稳定性④规范性⑤群体性。
现在一般认为,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职业既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又是一个社会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这一定义至少包括四层涵义。
2.职业的基本特征(1)产业性(2)行业性(3)职位性(4)组群性(5)时代性(二)专业(2009 A卷名词解释题 1. P13)1.专业的含义:一般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2.专业的特征 :第一,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第二,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
第三,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第四,专业人员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
(三) 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职业专门化。
一种职业要真正成为专业,需经历一个专业化过程。
其主要条件包括:形成一套专门知识和技能体系,实施专业教育和专业资格认证制度,规范职业伦理,建立专业组织等。
那些被社会认可为专业的职业群体一方面对社会有不可或缺的功能,从业人员被赋予极大的责任并提出了很高要求;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履行社会职责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专业群体拥有更多的社会地位和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述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2009 B卷论述题2.P2-10)一、教师职业的原始阶段二、教师职业的泛专业化阶段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初级阶段1.教师职业逐渐脱离经验化和随意化,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2.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但总体水平不高。
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阶段1.教师呈现高学历化2.教师聘用证书化3.教师培养专业化4.教师培养终身化专业的含义:一般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2009 A卷名词解释题 1. P13)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就会阻碍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教师专业化的特点:(1)丰富性(2)多样性(3)发展性(4)多主体性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
第二,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
第三,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
第四,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
第五,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这五项标准,概括起来就是:学生、知识、管理、反思和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成为成熟专业人员的过程。
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深厚与积极,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
(2009 A卷名词解释题2:教师专业发展)五大内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精神、专业智慧(简答题: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P24))它们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而有机融为一体。
其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追求和集中体现教师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等的总称。
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2009 B卷简答题4.教师专业知识由哪些内容构成?(P27-33))(一)学科专业知识(二)教师专业知识(三)实践性知识(四)普通文化知识教师良好知识结构的特征:(一)多元性(二) 动态性(三) 发展性(四) 整体性教师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教师专业伦理的表现:(一)为人师表(二)客观公正(三)有责任感(四)至真至善教师专业精神的表现:(一)忠诚挚爱(二)执着追求(三)敬业奉献教师专业智慧:是教师学识、能力、经验、人格等方面的专业要求在教师身上高度综合的结果,又是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感悟、反思、探索、创造的结果,表现为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深刻洞悉、深度思考,合理判断与抉择,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09 B 名)教师专业智慧的构成(2009 A卷简答题简述教师专业智慧的构成。
(P54-55))(一)知性智慧(二)理想智慧(三) 情感智慧(四)实践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阶段及特征(2009 B卷简答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阶段是什么?(P62-66)) (一)准备阶段(二)适应阶段(三)发展阶段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实现职业目标,体现职业价值而进行着与职业期望相关的职业活动。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个体在主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扮演教师角色,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职业生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2009 B卷论述题1.试论述教师职业生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P68-70))( 一) 教师职业生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别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内涵更广泛,任何一个以教书为职业的人都可以视为处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当中。
教师专业发展则带有目标和价值性,更强调专业方面的变化。
它意味着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从事职业的全过程中寻求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
一个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教师仍然可以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却不可能具有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更强调个体内在的、主动的发展;教师职业生涯则更显出受动性,教师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是否会变动其职业岗位和工作职位,更主要的是受外在环境和因素的制约。
教师职业生涯与教师专业的联系1.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整个教师职业生涯2.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生涯的质量3.教师内职业生涯和教师专业发展是内在统一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个体根据自身特点和职业的发展,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分析所在的环境因素,确定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并不断反馈和修正目标,最终达到既定目标,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2009 A卷论述题:结合你个人自身特点和所学学科特点,为自己设计一个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P70-72))1.自我分析2. 环境分析3. 确定发展目标4. 制订行动方案并实施5. 在实施中评估与调整规划专家型教师:是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能高效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师。
(2009年A卷论述题2:结合你的经验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课堂教学新意蕴的理解。
(P81-88))第一节课堂教学新意蕴一、课堂教学是一种生活二、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课堂教学是一种交往性实践活动提问是课堂实践中交往的重要前提。
对话是课堂实践中交往的重要形式。
倾听是课堂实践中交往的重要条件。
语言是课堂实践中交往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动态生成性课堂实践具有不确定性。
课堂实践具有复杂性。
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
课堂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2009年B卷简答题2:课堂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意义?(P89-90))1.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转变依赖于课堂实践2.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来自于课堂实践3.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的获得来源于课堂实践4.教师生命价值和意义体验来自于课堂实践课堂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一)课堂设计课堂设计是指教师利用系统思维来规划、安排教学实践活动以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课堂设计主要从关注学生需要和学习来考虑教师的教。
它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前提。
它的质量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其科学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着课堂实践活动的最终效果。
课堂设计主要涉及到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选择及自我评价等方面。
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或偶然)地运用目光,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觉察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变化,以便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
它不是专门从事的观察,是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分出一部分精力进行观察,而主要精力仍放在教学上课堂观察在课堂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使学生全身贯注于课堂学习,就必须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反应,进而实施正确的有效指导。
其次,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复杂多变的思维,突发而至的灵感,丰富多彩的讨论,都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从中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师生的真正交流。
第三,课堂观察对课堂实践具有指导、调整和评价的作用。
2.课堂观察的范围:(1)学习气氛(2)学习行为(3)神态表情(4)学生活动3. 课堂观察的方法:(1)目视法(2)提问法(三)课中反思课中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进行及时再思考,以便对正在进行的课堂实践进行有效调控,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课中反思需要教师以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较强的课中反思意识和丰富、理性的教学经验为基础。
教师的课中反思水平可以分为三种,即技术性反思水平、实践性反思水平和解放性反思水平。
(四)课堂叙事(2009年B卷名词解释2)课堂叙事:是指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课堂教学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思想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课堂叙事的特点主要有:①真实性。
②自我实践性。
③情境性。
④反思性。
教师成为学习者的必要性(2009 A卷论述题3.结合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谈谈教师成为学习者的必要性。
(P101-103))“学习是发展之本、提高之策、进步之源、成事之基。
”(一)教师日常生活的需要“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
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
”(二)教师职能变化的必然选择“教育必须培养人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
(三)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学习的特征(一)教师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二)教师学习是在情境中进行的学习(三)教师学习是“互惠学习”(四)教师学习是行动学习(五)教师是自由的学习者教师学习的过程:一、制定学习目标二、选择学习内容三、设计学习方式四、实施学习策略创建学习型学校: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学校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这需要学校的管理方式,从控制型管理转为学习型管理。
(2009 B卷名词解释)(一)树立新的教师学习观教师要成为有效学习者。
教师有效学习体现在:①教师学习是提升自我生命价值的学习。
②教师学习是发自内在需求且引发内在需求的学习。
③教师学习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引发新问题的学习。
④教师学习是实现某种转化的学习。
(二)加强教师学习制度建设(三)搭建教师学习的平台搭建教师与专家对话的平台。
搭建教师共同体学习平台。
搭建教师网络交流平台。
教师自主学习的途径主要有:读书;交流;参加培训;教学观摩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研究、共同体、反思和课堂等进行学习。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指教师从反思和研究的视角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和探究,以发现和解决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探究活动。
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特征(2009 A卷简答题)(一)教师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二)教师研究活动的基础性(三)教师研究内容的真实性(四)教师研究结果的反思性(五)教师研究方式的校本性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类型教师所从事的教育研究从研究目的上来看主要属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从研究的范围来看主要属于微观研究;从研究所用的思维方法来看主要属于经验研究之行动研究。
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和促进自身的发展,以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持续的反思为基本手段的教育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