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语言的时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闻语言的时代性

摘要:以整个社会生活为观照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新闻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数新鲜的语言元素,所以本文从时代性的角度讨论新闻语言的特性,同时进一步提出新闻语言的使用规范。

关键词:新闻语言;时代性;规范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新闻语言就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新近发生事实时使用的语言,包括报刊新闻语言、广播新闻语言、电视新闻语言和网络新闻语言。新闻语言作为一种语言而言,自然具有时代性,而作为一种传播载体,更是如此。徐宝璜说,“盖新闻有如鲜鱼,鱼过时稍久,则失其味。新闻逾时稍久,其价值不失亦损矣。”[1]很好的体现出时间与新闻的关系。新闻在时间上的高要求,表明了新闻报道站在时代的最前端,敏感的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人们眼前的生活,所以说,新闻在其内容上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其表现形式的新闻语言也不可避免的要高度的体现这一点。

一、新闻语言时代性的表现形式

(一)新闻语言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就需要高时效的新闻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成为媒体引导舆论、竞争制胜的法宝。新闻语言必须重视“短”、“浅”、“活”等特点。“短”指的

是新闻的篇幅要短小,“浅”在于将复杂的话语用简单的文字从普通百姓的角度进行论述,“活”是指要灵活运用新闻语言。

(二)新词语的大量出现

新词是某一确定的时代变化和语言演变的重要标志,是当代社会变动的真实写照。“它要不断创造出新词语去反映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观点,也要不断淘汰旧词旧义或变更词义轻重、使用范围、褒贬色彩去适应交际的需要,还需要不断用固有词语新起的含义和用法以及词语间的搭配方式或语体色彩的变化来丰富语言的表达

手段,以完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职能。”[2]如今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大众趋新的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新事物、新观点层出不穷,推动了新词新语的急剧增加,如“开发区”、“特区”、“保税区”、“公务员”、“公关”、“廉政”、“透明度”、“资深”、“熊市”等等,这些词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带有强烈的时代性。

(三)外来词的大量出现

在新闻语言中,有一部分流行语是以字母词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有很多来自英语或者是网络语言。如蹦极(bungee jumping)、卡拉 ok(日语词)、酷(cool)、族(日语词)、攻略(日语词)等等。更有甚者,外来词进入了我国语言系统后,成为能产语素,从而派生出了大量的新词。如“吧”,来自于英文“bar”,本意为“酒吧”,但是现在又有了“氧吧”、“网吧”、“陶吧”、“茶吧”等。

(四)老词新义

词汇的变化和发展,原有词的词义的变化与扩展是重要内容,能反映时代特色的新闻语言.不仅仅是新生词,还包括大量的老词语,这些老词语在新时代已经转义了或被赋予了新义。例如,“曝光”原来只在摄影技术中应用,现在把一些不光彩的事公布于众,也往往称之为曝光;原来“强人”一词的感情色彩是贬义的,现在的“女强人”一词,则完全具有赞扬的感情评价色彩;“封顶”旧义指盖住顶端,新义是限制最高数额。这些旧词新义是在一定时代里出现的,这些旧词新义随着改革的深入,观念的转变,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地应用,清楚地表述某些新事物的内容和特征。

(五)新闻语言的语法创新

1、词语运用更加丰富、多样化,像“副词+名词”这种词类的组合以及词类的活用现象屡见不鲜。

副词修饰名词运用在新闻报道中使新闻语言具有了更强更丰富的表现力和张力,它创造了一种模糊的意象,而正是这种模糊构成了无穷的魅力与诱惑,激发信息接收者去体验、去领悟和主动地去创造新的意象。它不但体现了汉语组合方式的灵活性和特殊性,而且也显示了汉语表达方式的丰富性和鲜明性,更是体现了语言使用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如“很中国”、“很阿q”、“很青春”、“很良民”等等。

2、句式运用更加丰富

句式是人们对结构上有特点的、有标志的句子类型的称呼,现代汉语的句式丰富多样,且在不断涌现新的句式,像“动宾式双音

节词+宾语”句式大量出现,不成词的单音节语素作句子成分的现象也不少见。如“飞利浦mp3/mp4迈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3]中的“进军中国市场”便是典型的动宾式的双音节词+宾语;“‘导师’在逐年增加,当然被‘导’的学生也在增加。”[4]中“导”被用作动词,且充当了句子成分。

(六)歧视性词语虽仍然存在,但数量已大大减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用人机制变化,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而观念层面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到语言、称谓的变化。如当前城市中的下岗、失业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媒体以前一般称之为“下岗工人”、“失业人员”,而现在更多地是称之为“待业人员”,进一步体现了平等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新闻语言时代性认识的误区

(一)滥用网络语言,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大量网络语言登陆传统媒体,对传统新闻语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pk”一词因为“超级女声”走红后更入选了“记者编辑最爱用的词语榜”。这些网络语汇看似新鲜,但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却十分地不规范,不具备全社会的通用性。

(二)滥用方言土语。方言的运用能让新闻报道更加新鲜活泼,具有接近感,但是大量使用一些不常用的方言,则会导致外地读者费解甚至误解,达不到好的传播效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媒体只有运用规范的语言才能为自己树立高层次文化的形象,便于自己在区域外发展。

(三)中、英文夹杂使用过多、过滥。英语和汉语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但语言即文化,新闻语言的中、英文夹杂很容易逐步滋生青少年忽视母语、崇洋媚外的心理。新闻语言的中、英文夹杂、欧化表述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尤其在体育报道、娱乐报道、时尚报道中更为突出。

三、规范新闻语言的使用

规范新闻语言的使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控制方言、网络语言等普遍性不够的语言在传统媒体上的运用,不滥用掩饰处理,以免出现不应该的“模糊语言”。同时,还不应滥用古语词和外来词,新闻语言是白话文,对于文言词汇的使用一定要慎重,尤其是标题中用文言字词,意思一定要显豁,不能为用而用,否则,就如同蒙上了一块毛玻璃,影响表达效果,如果有等义的现代汉语词汇,那么就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文言词汇,否则会影响语体风格。

(二)健全完善语言文字法制建设,树立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语言文明和规范意识对于当前的媒体的语言规范现状存在的诸多

不尽人意之处,相关部门应建立并完善与语言文字的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管理实施条例或细则,并形成语言文字执法管理的制约机制。媒体应该出台行规,举办行业活动,加强关于报纸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宝璜,《新闻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