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试论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
的重要 渠 道 。充分 重 视学 生社 团建设 , 发 挥社 团的育 人功 能, 提 高大 学 生 的核 心 竞 争 力 不容 小 觑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意 见 》 明确 提 出 : “ 要 依托 班 级 、 社 团等 组 织形 式 , 开展 大 学 生思 想 政 治教 育 。” “ 要加 强 对 大 学 生社 团 的领 导 和 管理 … …
科 技创 新 、 文 化体 育活 动 、 志 愿 服务活 动等 领域 , 给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带来 了生 机 和 活 力 。学 生 根 据 兴 趣 爱 好 自主 选 择 的
社 团是 他们展示 自己的舞 台 ,很多社 团活动 都具 有蓬勃 的 青 春朝气 , 洋溢着浓 厚 的爱 国 、 爱校气 息。学生社 团 , 集 中反 映 了学生 的共 同兴 趣和 爱好 , 因此 。 良性 的社 团组织 既为 广 大学生认 可 , 又为学 生指 明了努力 的方 向 。 引导学 生树立 正 确 的奋斗 目标Ⅲ。 2 . 学 生社 团 能够 开 发 学生 自主 潜 能 . 完善 学生健 康 个 性, 具 有凝 聚和激励 功能 。学生社 团是学 生进行 自我教 育 、 自我管理 、 自我服务 的有效 载体 , 是大学 生 自发组成 的活 动 团体 , 社 团活动整个 过程都要 学生 自主完成 。在参与社 团活
团的指导力不从心 。学生社 团活动总体上 品位偏低 . 缺少知
识性 、 科学性 , 形 式简单 、 千篇一律 , 久而久之 , 社 团成员对 社
团 的 兴 趣 淡 化 ,直 接 影 响 学 生 的 内 心 品 质 思 维 方 式 及 人 生
观、 价值观 , 社 团育人功 能受 阻 。 2 . 社 团活动 经 费及硬 件 条件 不足 . 致 使社 团活动 受限 . 无 法 有效 发 挥 育人 功 能 。社 团 育人 功 能 的发 挥 依赖 于高
如何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如何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法学院团委花瑞锋一、社团的功能与作用学生社团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教育模式。
这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模式,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大大提高了“学生-学生”之间的交往,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
学生社团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简单的学生群体,它越来越趋近校园文化的中心,也不再是校园文化的附属品,而成为其建设的主力军。
其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校园文化中凸现出来,越来越成为学生自我教育、适应竞争社会、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载体。
具体来说,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下列功能:其一,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具有较好的教育、导向、凝聚、娱乐和参与功能,校园文化营造一种氛围,去感染、陶冶师生,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把文化精髓内化为风格、习惯、观念、精神。
校园文化的形成与校园文化活动密不可分,而校园文化活动最直接的、最经常的组织者是社团。
其二,社团对校园文化的创造功能。
社团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创造功能。
特色校园文化需要建立有特色的社团和社团活动。
其三,社团对校园文化的承载功能。
社团作为承载校园文化的独特载体,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使校园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生生不息、传承不衰。
社团成员的群众性决定了活动参与面的广泛性,而其产生的自发自愿性则要求社团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方式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此外,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隐性功能与其他载体也有所区别。
二、社团作用发挥的制约因素1、高校对于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和重要性缺少正确认识,对社团活动缺少必要指导和支持。
社团缺乏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和资金投入,组织学术性的活动难度比较大,活动往往停留在较低的层面。
2、校园文化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和管理机制的先天不足已经成为社团发展的主要瓶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
从校方来说,目前各个高校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并不鼓励或者支持学生走出校门组织活动,不少高校的《社团管理条例》中有类似“社团一般不得跨校组织活动,如确有需要,须经社团申请由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的明确规定;而且很多社团具体来说属于各院系团委的管理范围,如果跨院系的社团联合组织活动,指导老师、资金等问题往往需要特别进行协调;从学生社团自身来看,也缺乏联系合作的意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大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社团不仅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教育模式,同时也更是培养大学人才的主要阵地。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还彼此增加了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说,大学生社团组织中的学生不再是一群普通的大学生,他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意义。
首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在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他们是一群最具有活力、最具有精力充沛的一支主力军。
同时,学生社团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更是校园文化开展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校园文化组织的社团活动中,这些学生通过精心策划和编排,不仅思想素质得到了提升,还陶冶了精神情操,从而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其次,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很多学生在没有参加学生社团组织之前,不经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爱好,而且性格还很孤僻。
但是自从加入到这个组织之后,不仅性格开朗,兴趣爱好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这个活动组织中,他们可以展示自我,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参加到活动组织中,心理素质不断得到了提高,从而也养成了良好的性格。
总之,整体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再次,社团对校园文化的承载功能。
社团作为承载校园文化的独特载体,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使校园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生生不息、传承不衰。
总之,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对校园文化繁荣,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正引领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向系列化、多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二、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在学生社团组织运营中,有一些因素制约了其健康发展,阻碍了其自身的作用发挥,下面就是对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方面,社团自身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各部门的设置也不科学、不规范;社团组织结构松散,成员流动性大,缺乏组织纪律约束,随意性较强;无正规的会议制度,临时有事儿临时通知,随意性强,导致管理的无序性,使社团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大为降低;有些社团缺乏骨干,成员仅凭兴趣凑集,活动往往没有计划;社团成员的基本信息、注册、奖惩,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等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1.德育功能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美观的教室布臵,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
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
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
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
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
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
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高校 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综合分析。
02 高校学生社团育 人功能概述
社团的定义与分类
社团定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高校学生自愿组成,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
社团分类
提升社团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增强社团成员的归属感
通过定期举办社团内部活动,如聚餐、户外拓展等,增进社团成员 之间的联系和了解,让社团成员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凝聚力。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设立会员积分制度、优秀社团干部评选等机制,激励社团成员积极 参与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整体的吸引力。
提升社团品牌形象
通过举办高质量、有特色的社团活动,提升社团在校园内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同学加入社团。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01
02
03
社会认知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 可以了解社会需求和文化 差异,增加对社会问题的 认识和理解。
实践能力
学生社团提供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 长,提高实践能力。
人际交往
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 和背景,可以相互学习和 交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 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04 高校学生社团育 人功能的优化策 略
案例二
1. 通过科技制作和研发,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在科技活动中,强调问题解 决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参与科技比赛和项目,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科技发展的 前沿和趋势,拓展学生的视野 和认知。
4. 通过科技类社团的活动,让 学生了解和体验团队合作的力 量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 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高校的学生社团建设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繁荣高尚的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所谓学生社团,就是由部分学生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自愿、自发地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学生业余团体。
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由学生自发形成的群众性组织,因其成员文化结构、活动范围、方式、组织机构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它社会体系的社团,体现出了自身的特色。
同时,它处于高校文化体系之中,又受到社会文化体系的影响。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社团融入社会的程度越来越高,其目标、方向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践行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先进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很好地促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而且也是培养良好学风、校风的重要途径,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是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品位的必然要求。
而学生社团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活跃于各大高校校园。
可以说,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舞台和一个窗口,直观地反映着一所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创造高尚的文化境界和氛围有着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院校组织,以系部为单位参与的,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运动会。
二是社团组织,以社团为主进行的,如文学社组织的文学创作比赛、棋牌社组织棋类比赛等。
院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有一定的时限性,如艺术节是一年一度的。
因此,在大部分时间内,还是以小型的社团活动为主要角色。
打造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打造校园文化发挥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特色,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打造校园文化,发挥其育人功能,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此,我们将就如何打造校园文化、发挥其育人功能进行深入探讨。
校园文化的打造需要塑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的体现,它是一种开放、动态和变迁的文化形态。
在打造校园文化时,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定位,发挥优势资源,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创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一些名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特色的校园建筑、鲜明的校园标识等来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
校园文化的发挥育人功能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空间,它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学校在打造校园文化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学校可以设立学生自治组织,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组织文化节日、设计校园环境等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信心。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注重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
校园文化是学生品格养成的重要环境和影响因素,它应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春风化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打造校园文化时,学校要弘扬诚信、团结、勤奋、创新的校园精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可以选拔一些优秀学生担任文明引导员,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宣传、组织志愿者服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注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土壤和基因,它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平台,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实施主体,现已成为高校整体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着手,重点分析了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及在实际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引导社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学生社团育人功能1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自身兴趣和多样化发展需求为基础而自发组建的具有一定组织目标和规范的非正式群体组织,现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实施载体,也是大学生满足自身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有益平台。
这一组织的健康良性发展,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思想引导效果、维护高校校园环境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1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分析1.1.1学生社团的发展规模和数量逐年上升。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求满足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为了不断开拓眼界、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完善自身综合素质,学生社团越来越受到学生青睐,并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现今,学生社团的数量、规模及参加人数逐年稳固上升,社团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1.1.2学生社团的类型日趋多样化。
由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和兴趣爱好的广泛性,特别是现今大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视角更加广泛,使得学生社团的类型日趋多样化。
学生社团活动日趋活跃,活动内容关涉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文娱活动、实践实习等多个领域。
1.1.3学生社团管理日趋规范。
随着社团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内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员选拔、经费管理等方面也日趋规范。
组织建设方面,社团大多都有明确的建制,社团成员大多都能各司其职、有序合作,社团的运行健康有序;制度建设方面,都有相对成熟的社团章程或有效的管理办法,保证社团的正常运行及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人员选拔任用方面,大多都有成型的选拔任用办法,保证社团良性发展;经费筹集方面,主要依靠会费收取、学校专项拨款、社会筹集等方式。
高校学生社团在育人中的功能探究
高校学生社团在育人中的功能探究作者:孙晓青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16期【摘要】高校学生社团在育人中有着重要作用,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依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是开展实践活动的一条途径,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一个平台。
【关键词】学生社团功能探究高校学生社团是按照学校有关章程,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并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因此,学生社团通过各类主题活动、社团项目,对学生的生理健康到心理健康,从兴趣发展到智力培养和专业训练,从科学素质提升到人文素质养成,都具有深层次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托大学生社团是以学生为本、以第二课堂为主要手段的群体文化,是学生活动最富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是组成校园文化的一支主力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托,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以校园为阵地,由大学生自发参与并围绕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精神产品的集合体。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一种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与校园活动中所积淀形成和营造的。
社团活动的积极开展,给学生的课余生活带来了一片高雅、寓教于乐的新天地,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和活泼健康的校园文化气息。
二、学生社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提高。
教育者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和手段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而这些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形式与手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可以成功地融入关于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提升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学生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
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摘要:学生社团作为推动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和学校主体性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正与日俱增。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与校园活动中所积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营造的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在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之上的活动形式。
关键词:学生社团素质教育校园文化一、学生社团在校文化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社团是指由具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的、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比如:共青团委、学生会、广播站、文学社等。
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流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
学生社团文化由社团的传统和氛围组成,代表着一个社团的价值观,同时也是社团活动和行为的规范。
在社团建设中,社团文化建设,提升了社团文化品位,在振荡变化的环境中,让社团文化不断保持青春与活力,同时增强社团成员的归属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达到社团大环境感染和教育人的功效。
学生社团的重要使命就是把社团文化渗透到社团建设,活动开展、运行管理之中,使社团文化成为社团发展的根本性指导思想。
广大学生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就会产生出“以加入某个社团,参与某个社团活动为荣”的心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广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
它既是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既受到各年级、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学生的欢迎,又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表现形式,壮大学生社团队伍,每个社团会员经过一个学期都能得到锻炼,他们之间的默契培养完成之后,也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在原来的部门,了解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锻炼机会(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自主选择面试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参与面试的技巧,同时也重新调整好自己在社团里的定位,更好地投入到协会的工作中。
学生社团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影响
学生社团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影响(二)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校园文化涵盖了高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方面。
就其功能来说,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教育、凝聚等多项功能,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1.导向功能。
作为与现代大学制度和精神追求相一致的校园文化,其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在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将生活在其中的全体师生员工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保证学校发展方向。
2.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的作用在于教育和培养师生共同价值追求,营造和谐稳定的文化氛围,教育师生们将文化追求内化成其自身的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师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3.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们都能从内心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情愫。
师生们的成长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学校只有满足全体师生员工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才能使得每个成员自觉产生为学校努力奋斗奉献的进取之心。
4.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培养师生的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它把高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
二、当前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高1/ 6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众多高校兴起了多校区办学模式,一大批新校区不断涌现并逐步投入使用。
高校新校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一)高校新校区文化建设与高校育人职能不相适应当前,许多的高校在建设新校区过程中往往注重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而相对忽略了新校区的校园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建设。
许多高校加大力度扩大办学规模,却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对新进驻学生育人方面的功能。
尽管一些高校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非常重视,但对校园文化的内在培育理念存在认知偏差,没有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育人职能联系在一起,因此,高校育人实效性没有得到真正实现和发挥。
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由校园学术、德育、课外活动等方面所组成,是学校内在的一种精神氛围和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接下来,我将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术水平、塑造健康心态、促进社会交往等四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校园文化的塑造就成为了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渠道。
学校应该强调诚信、友爱、公平、勤奋等品德,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传递这些价值理念给学生,并在实际行动中引导学生将这些品德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
其次,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
学校作为知识的源泉,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
通过校园文化的打造,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促进他们的学术成长。
比如举办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拓宽学术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
此外,校园文化对于塑造学生健康心态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面临压力和困惑,而健康心态是他们应对困难的重要保障。
校园文化可以通过积极向上的活动和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他们正视挑战,坚持努力。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社团组织等,为学生提供锻炼身心、释放压力的机会,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心健康。
最后,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学校是学生们的第二个家,也是他们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场所。
校园文化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组织、团队活动,并通过与师生以及同学们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建设班级活动、学生会等组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为他们的未来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及育人机制研究
展 。一是通过开展优 秀社 团的评 比、 展示 、 文化节 、 活动 汇演 等形 式 的活动来增强学 生社 团发展 的动力 。二是充分发 挥指导老师 在 学生社 团的指导作 用 , 准确把握社 团活动 的方 向, 提升活动 的 层 次和品位 。三是严格社 团管理和程序审批 , 学校结合 自身实际 和办学特色 , 制定 出科学完善的学生社 团管理 的办法 和条例 。四 是建立健全考核激 励机制 , 完善表彰激励 机制 , 为社团活动 的开 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营造 良好 的环境和氛 围。 3 . 2 加强 引导 , 开展健 康有 益活动 高校要 以社 团活动作 为促进其发展 的着力点 , 采取积极措施 并加强管理 , 提升 社团活动 的内涵建设 。例如 , 理论学 习型社 团 应该开展特 色活动引导大学 生进一步增强历史 使命感和 时代责 任感 , 牢 固树立走 中国特色 的社会 主义道路 的理想信 念 ; 学 术科 技型 和兴趣 爱好型社 团应该 开展具备 丰富思想教育 内涵 的学术 科技和文体活动 ; 社会公益型社 团应该创造机会开展一些支边支 教、 服务社会 、 服务弱势群体的活动 , 通过亲身 的接触和体会进一 步加深对我 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的认识 , 树立科学 的理想信
社会公益型社团应该创造机会开展一些支边支教服务社会服务弱势群体的活动通过亲身的接触和体会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理想信33规范管理推进社团科学化运行要对社团的组织原则和内部管理规章进行必要的监督使社团按章程进行活动
箜
No . O 1 T I ME E D U C A T I O N J a n ua r y
念。
2 . 3 知识育人——专业知识加深 的渠道 理论运用 于实践 , 才能对理论有更 加深刻 的认识 。一方面 , 大学生会根据 自己所学 习专业 的需要或个人 的兴趣爱好选择性 的参加一些社团 , 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 同时 , 将 所学 的专 业知识运用于社团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去 , 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 另一方 面 , 不 同专业 的社 团成员在平 时的活动和交往 过程 中, 会 接触到来 自 不同专业的知识背景和思维 方式 , 使彼此锻炼了思维 能力 , 激 发了兴趣 , 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和创 造性 。 2 . 4 技能育人— —综 合技 能增 强的舞 台 如果说大学校园是个类社会的话 , 那么学生社 团内部就如同 个小型类社会 , 自由、 民主 、 和谐 的氛 围是 区别于外界社会 的特 征之一。在这里 , 每个成员通过各种社 团来培养和锻炼 自己各种 技能 , 最 大限度 的发挥 自己的能力 。社 团会为大学生提供很好的 展示 和锻炼 的舞 台 , 让 成员发 挥 自 身 优势 , 突破 各方面 的界 限。 同时 , 学生社 团为成员提供 了一个加强联系 和拓宽交流的舞 台 , 帮助成员充分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的资源 , 培养交际和沟 通能力 , 增强社会 的适应性 , 最终提高 自身的综合技能。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用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用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积极向上的学生社团组织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有一种校园文化的定位。
校园文化以其潜在而又巨大的教育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校的育人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个学校的立足之本。
如今,许多大中小学校都拥有自己的文学社,文学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将文学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深层次开拓,是建设特色学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建立广泛群众基础求知欲旺盛、想像力丰富、创造欲强烈是青少年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文学社应当成为广大学生陶冶心灵、展现才华的广阔天地。
学校应将文学社发展成为人人积极参与的最具广泛性的群众性组织,而不是只将它定位在少数文笔优美的学生空间里。
因为文学的领域无限广阔,听、说、读、写皆是文学的生命。
我们可让文笔优美的学生耕耘在写作的田地里,收获写作的艰辛与快乐;让更多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天空里拾掇文学美丽的思想碎片,编织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梦想。
二、繁荣校园文化建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学是生活的海洋里开出的一朵朵浪花。
文学社的建立无疑将学生带进了一望无际的文学之海,广大学生有了一个恣意发挥自己文学才华的天地。
同时,它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创造舞台。
一方面,文学刊物的创办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发表欲;另一方面,学生渴望学校开展更为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从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
在这里,文学社担当起了其他校园文化社团难以担负的重任。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每学期可定期开展一系列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如征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画比赛、手抄报比赛、体育节、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文体活动。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关键词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学生成长【中图分类号】g64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建设社团文化也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愉悦地发展,为国家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社团活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社团组织日益成为学校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
社团成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形成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校社团组织有理论学习类、社会科学类、学术科技类、文学艺术类、志愿服务类、体育健身类等,涉及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
这些社团不断朝着个性化发展的道路成长,在繁荣校园文化、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演绎着重要角色。
中学生文学社是较普遍的社团之一,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内涵,丰富社团文化。
文学社团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让学生始终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使健康高雅的文学艺术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
如学校新语文学社的组建,是由一批有语文爱好,有一定写作、书法、美术、表演、演讲等特长的学生骨干组织起来的。
在新语文学社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办刊,组织辩论赛、影评赛、征文赛,做社会调查、采访,请作家讲座,给报刊投稿,演课文剧等。
在学校举办的文学节、艺术节中,新语文学社宣传部、诗社、剧社成员积极参演。
这一系列活动,将文学社团的工作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又从课外活动的层面提升到教育科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受到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欢迎。
2.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在学生成才和发展过程中的育人功能是第一课堂所无法替代的。
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汇报人:2023-12-05CATALOGUE目录•引言•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概述•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CHAPTER引言01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团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有助于深入了解社团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为高校学生工作和社团管理提供参考。
研究背景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分析社团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为优化高校学生工作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综合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社团成员和相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社团育人功能的实际情况;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典型社团进行深入调查,探讨其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和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概述CHAPTER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2 3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03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CHAPTER培育道德品质营造文化氛围拓展知识领域01培养实践能力02激发学习兴趣03促进身体健康通过参与体育类社团活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培养体育精神通过体育比赛、健身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作者:高师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平台,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实施主体,现已成为高校整体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着手,重点分析了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及在实际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引导社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学生社团育人功能1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自身兴趣和多样化发展需求为基础而自发组建的具有一定组织目标和规范的非正式群体组织,现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实施载体,也是大学生满足自身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有益平台。
这一组织的健康良性发展,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思想引导效果、维护高校校园环境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1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分析1.1.1 学生社团的发展规模和数量逐年上升。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求满足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为了不断开拓眼界、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完善自身综合素质,学生社团越来越受到学生青睐,并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现今,学生社团的数量、规模及参加人数逐年稳固上升,社团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1.1.2 学生社团的类型日趋多样化。
由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和兴趣爱好的广泛性,特别是现今大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视角更加广泛,使得学生社团的类型日趋多样化。
学生社团活动日趋活跃,活动内容关涉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文娱活动、实践实习等多个领域。
1.1.3 学生社团管理日趋规范。
随着社团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内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员选拔、经费管理等方面也日趋规范。
组织建设方面,社团大多都有明确的建制,社团成员大多都能各司其职、有序合作,社团的运行健康有序;制度建设方面,都有相对成熟的社团章程或有效的管理办法,保证社团的正常运行及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人员选拔任用方面,大多都有成型的选拔任用办法,保证社团良性发展;经费筹集方面,主要依靠会费收取、学校专项拨款、社会筹集等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学院政法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2011——2012年度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团育人功能的论述政法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2011年11月19日论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论文摘要: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
它不受专业的限制,是大学生在自身兴趣、爱好基础上自由结合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群众性业余团体。
它以“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服务”为目的。
它以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吸引了广大学生,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而言,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以及组织与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我们平顶山学院中,6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曾参与各类社团活动。
目前我校有理论学习型、学术科研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实践型、志愿服务型等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示范作用、育人功能日益显现。
但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我省高校的全面建设,学生社团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满足多元化需求等问题。
从分析社团的现状,对新时期我校社团建设进行探讨和研究。
论文关键词: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育人功能发展重点一、当前学生社团的位置与发展状况(一)学生社团的位置大学生社团自诞生之日以来,一直是按照参与的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原则来组织,由兴趣、爱好、志向相同或相似的学生自愿组成,虽说其工作也是“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教育的范畴,但其活动自由、组织机构较为松散,对成员没有强制性、约束力,气氛较为宽松、活泼、平等。
活动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对校园良好学术与人文文化等综合性育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并通过会员兴趣爱好来巩固发展,以及用这种文化氛围的渗透、感染来教育人、影响人。
而学生会又同样是校团委下设的学生自治组织,二者是促进学校发展与学生成材的两个并行而又相互补充的组织体系,因此应进一步研究我校学生会与社团所处的位置与管理模式,相互对比以寻找出适合社团发挥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
(二)我校学生社团的状况目前,我校的社团管理模式是: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直接隶属于团委。
社团联合会与学生会享受相当的地位待遇——同级。
社团联合会在团委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这种管理模式是随着社团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是建立在学生会与社团在我校学生的“三自”教育中的不同作用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基础上的。
基本上把握住了社团地位、作用与如何发挥社团重要功能的正确认识,对正确引导与科学管理高校社团有较积极的意义。
但是在我校社团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是社团发展不规范,发展不平衡、活动影响力有限、质量差、各社团的发展波动大。
造成这种各个社团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①学校对各社团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位置认识不一;②我校在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中对各社团的重视与支持不一样,在基本的物资保障与经费支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③我校对学生社团的领导与其活动的具体指导方面的力度不一样;④我校对社团组织及社团干部培育的力度还有欠缺。
⑤我校对一些社团的发展还没有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活动空间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措施;⑥管理工作缺乏重点,虽有挂名的社团指导员,但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指导教师投入的精力也不相同。
由于大部分教师自身工作学习较忙,又无专门的补助,因此,有不少社团实际上处于无教师指导的状况。
二、我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产生的矛盾(一)文化传承连续性的要求与校园文化传播渠道不畅的矛盾文化包括校园社团文化的传承,连续性是重要前提,否则就会形成所谓文化断层,表现为文化传承连续性渠道的割裂和强大异体文化的冲击。
从平顶山师范教育学院逐渐搬迁至平顶山市新城区并改名为平顶山学院西校区并升为普通本科后,我校招生规模的大幅扩大和新校区的环境特征使得大学生对文化生活、对社团的呼声高涨;但是由于缺乏高年级社团负责人的“传、帮、带”,低年级社团负责人对社团的建设较茫然,许多社团只继承了名号,工作缺乏继承更毋言创新。
(二)传统党团工作思路与社团发展自主性规律的矛盾长期以来,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织,在政治地位、人员配备、资金保障等各方面与传统的党团组织相比均处于劣势,各级各类社团多由学生会甚至其下设的社团部管理。
学生社团的具体事务一般都直接由学生自主管理(包括社团经费、社团内部负责人的任命等),而传统的党团工作特别强调工作的整齐划一,所以社团发展的自主性规律与传统党团工作思路的矛盾就尤显突出。
虽说我校成立社团联合会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但是无论从大局还是从细微的角度来看,我校党团方面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一方面缺乏针对性,活跃性;另一方面,基于一种良好主观意愿和整合社团的工作理念,人为地规划、约束社团的发展往往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高校学生社团自身发展的规律。
(三)创新思政工作方法与社团“育人功能”结构性的矛盾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理念的逐渐发展,我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由自发随机性的发展状态转入整合资源规范发展的状态。
但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单纯理解为在社团建团支部、进行理论学习教育,直至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与团组织极为相似的工作机构,学生社团就不能称其为社团,就毫无特点可言,工作成效和育人功能也将大打折扣。
社团也将失去其本有的活力与特色。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社团发展的重要性学生社团活动以特有的形式和内容,给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素质教育与拓展的具体体现。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完成的。
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既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又能创造良好的专业研究氛围,成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可以大大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学生社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的有效载体。
在高等院校中,学生社团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灵活的活动方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大舞台。
发挥社团的思想工作功能、凝聚功能、培养功能、示范功能,能营造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塑造健康的学生心理、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生社团是实现我校团学工作“一体两翼”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生社团的发展有利于改变过去共青团指导下学生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单渠道的团学组织管理结构,从而形成了以共青团为“主体”,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两翼”的管理结构,为学校团学工作的创新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及其发展重点(一)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1.道德育人。
大学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管理和活动,从而与社团融为一体。
由归属感到认同感,再到荣誉感,最后发展为集体荣誉感。
同时,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理念(诸如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等)会对成员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社团这种教育功能,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成为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新公民。
2、文化育人。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代表着一个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它既为大学校园成员所创,同时又不断影响和塑造着其中的每一个人。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学生在自己创造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得到升华,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相应的提高。
3、实践育人。
实践性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一大特色,实践性的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通过参加学生社团,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另外,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深入到基层、社会的“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不仅使自己理论与实际结合,大大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而且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
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了解了社会真实情况,从而促使他们对自身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使自己在大学校园里不至于盲目发展,提高自己日后的社会生存能力。
4、创新育人。
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作为大学校园内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主要载体的高校学生社团无疑也是这一历史使命的承担者的一分子。
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我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发展重点1.“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是社团自主性发展的根本前提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组织和谐推进的“一体两翼”的工作机制,以及“学校搭台、社团唱戏”的运行机制,是在共同育人的工作理念上来寻找两者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石。
如果将社团划归学生会甚至其下设的部门管理,同级指导,外行领导,势必造成思路不清、社团干部积极性锐减的局面。
我校应以“一体两翼”的格局提升社团定位,并指派专职团干(教师)指导社团的发展,建立健全社团成员民主议事制度,把社团干部纳入团委、学生会干部管理范畴,以相同的标准和要求选拔培养,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核心组织的政治优势,结合社团的组织强势,突出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以社团为阵地,团结和教育广大学生。
2.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是提升社团“育人功能”的根本保障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时空转换以教学班为条件,因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同步,传统的班团组织不能全员覆盖的情况日益突出。
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战略构想的提出顺应高校改革趋势,在新形势新时期探索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克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弊端,才能确保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
但是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决不能使社团脱离自身特点而成为等同于高校党团组织的学生组织。
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要以“导”字为第一要领,与学生社团的类型特征相结合,与学生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相结合,与学生社团全体成员的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
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整个学校德育建设的规划之中,使社团活动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主动营造积极向上、民主和谐、富于激励、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环境。
3.认识并尊重社团的发展规律是实现社团繁荣的根本途径新时期社团的发展规律是复杂的,并受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但它是可认知的、可描述的。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社团负责人主观上往往会以实现社团的快速、持久发展为第一工作目标,但事实上社团组织的自发性和结构松散性决定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持久存续不是社团的内在特征和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