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上)生物培优及备考策略思考与建议(刘华伟——广州市第二中学)

合集下载

“广州市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与研究专题学习活动”简讯

“广州市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与研究专题学习活动”简讯

“广州市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与研究专题学习活动”简讯12月24日上午,“广州市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与研究专题学习活动”在广雅中学昭明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活动由广州市教研室生物科和广州市生物教研会主办,会议邀请了北师大博士生导师、生物课标组组长、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领队刘恩山教授为全市高中生物教师作了“探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和现场培训,刘教授在培训中,运用两个具体的案例,与现场老师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探究性活动,引导与会老师深刻感受、领悟、体会探究性教学的本质与内涵,培训形式新颖、活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的启发和分析,给参会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刘恩山教授在作讲座广雅中学生物科苏科庚老师也为大会提供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供与会老师观摩。

广东省教育厅杨计明老师及部分地区的教研员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广雅中学苏科庚老师在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观摩课12月24日下午,刘教授与生物教研会各年级中心组的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刘教授对探究性教学提出了如下一些观点和建议:(1)教师对探究的理解影响探究性教学的行为;(2)探究性教学的要点:要有高质量的思考;(3)不以对生物的损害作为探究的素材;(4)目前教学中的多数探究是在已知结果情况下的探究,与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有明显差异;(5)对学生的评价尽量不要带明显的倾向性和暗示性;(6)不要过分强调对过程、技术的探究,更应关注科学史之间的逻辑关联;(7)重视案例的运用;重视问题的设置;(8)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思考;(9)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10)教学活动(互动)与教学结果(目的)要有高度的一致性;(11)要明确一节课需要向学生传递什么重要概念,要帮助学生生成概念。

在座谈会上,与会老师还就“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及“生物奥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大家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刘恩山教授与教研会中心组成员进行交流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广雅中学高度重视活动的开展,黄永光校长亲自接待了出席会议的领导与嘉宾,叶丽琳书记因公务未能出席,但就活动的相关事宜向各部门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办公室黄艳主任亲自负责整个活动各项工作的统筹和落实,学校各部门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及教师的高度赞扬。

2013广州市1模第26题和27题试题评析学案

2013广州市1模第26题和27题试题评析学案

2013 广州市1 模第26题和27题试题评析【学案】广州市第二中学刘华伟2013-03-29一.教学目标1、提高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3、引导知识融合的学习思维习惯4、渗透系统学、稳态等分析观点二.非选择题数据比较三.第26题讲评1226.(16分,每空2分)(1)流动性 4(2)二、三避免细胞非正常死亡(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3)主动运输(4)核糖体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增强【补充答案】(1)第一空: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0分)(2)第一空:只答“二”或“三”不给分。

第二空: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2分)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加快(或促进)细胞代谢速率、有利于机体有氧呼吸的正常进行、促进细胞器的更新、清除衰老受损的细胞器等(0分)(评分依据:严格遵循本题题干开头的第一句话)(4)第一空:核糖体和内质网或高尔基体(2分),其余0分。

第二空:被细胞利用(2分) 排出细胞外(1分)用于细胞内物质更新、作为细胞内的营养物质、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用于合成细胞器等、自噬体→细胞膜→细胞外液(内环境)(1分)被吞噬细胞所吞噬、被其它细胞利用、排放到体外(0分)3.请你评卷4.变式训练1.(09天津)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C2.(2012深圳二模) 图示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所含物质及其内、外环境的pH 值等, 下列哪项叙述与溶酶体不相符合?A .保持pH 值的稳定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B .被溶酶体分解的产物都要排出细胞外C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某些入侵的病毒D .其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H +的载体蛋白 参考答案:B3.(2012华附月考一)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球蛋白水解而成。

2013年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试卷和答案

2013年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试卷和答案

2013年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试卷姓名市(区) 学校一、选择题(共100题,每题l分,共10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题右侧,或涂在答题卡上)右图是在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方法步骤图,请回答l~ll题:1.人在切洋葱时会因洋葱中含有刺激性的物质引起眼睛的不适而流泪,那么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的( )中。

A.细胞膜 B.细胞质C.细胞核 D.液泡2.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方法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⑧→④→⑤→⑥→⑦B.②→④→③→①→⑤→⑦→⑥C.③→②→④→⑤→①→⑦→⑥D.④→②→③→①→⑤→⑥→⑦3.所制作的玻片标本称为( )。

A.临时切片 B.临时装片 C.临时涂片 D.永久切片4.在观察标本时,发现洋葱表皮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A.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后迅速放下 B.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C.直接将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D.反光镜未对准通光孔5.刚制作成标本的洋葱表皮完整细胞,还能进行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6.洋葱表皮的结构层次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先转动目镜,见甲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在。

据此,可判断三异物的位置可能在(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目镜和装片8.右图中箭头所示的是所要观察的洋葱细胞,要使这个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应向( )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9.在此实验过程中,下列哪~细胞结构是无法看见的( )?A.细胞壁 B.细胞核C.液泡 D.线粒体10.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40X时,则视野内的物像放大倍数为( )。

A.长度或宽度放大了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C.长度和宽度均放大400倍 D.标本体积放大了400倍11.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2013广州一模生物试题分析及变式训练和应试对策

2013广州一模生物试题分析及变式训练和应试对策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学科分析报告一、命题指导思想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及其说明为依据,参考近年广东高考理综试题,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比较新的情景为依托,考察学生的能力。

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及能力立意的命题要求。

期望通过本测试诊断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测出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后阶段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份试卷的试题来源:(1)改编题:改编历年的高考题、模拟考试题或教材习题等。

(2)原创题:从大学教材、生物期刊等途径获取信息,选取切合中学生物学教与学内容和考试大纲要求的新情境进行编制。

落笔作答的落点在考纲范围内或题干提示的信息内。

题目的编制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①尽量避免各类参考书和测试卷中存在的原型题目,也尽量避免依靠单纯记忆就可回答的设问。

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简单应用,非选择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既体现核心知识的设问,又在能力要求上体现层次性,形成一定的能力梯度。

②题目背景贴近生活实际,同时紧扣教材,充分考虑中学教学实际。

③坚持以主干知识为载体,考查能力,思维见长,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实证及逻辑推理能力。

体现学科特点,如27题。

④关注生物科学与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⑤合理分布考点,恰当设计难度。

考点基本上覆盖了主干知识,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领师生在备考过程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⑥控制文字量,在作答要求上,强调学生要会应用概念、术语、原理规范答题。

⑦关于选修部分的考查,参考近年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的试题特点,延续以相对分散的方式考查选修的内容。

关注与必修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着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主要流程。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黄顺葵班级:清远市生物1班学校:清远市华侨中学发布时间: 2011-11-18 21:46:14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一、备考目标当高考复习已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应该如何备考呢?对于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1、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2、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3、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那么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教学呢?根据10多年的高考备考经验,下面就二轮复习谈谈本人的一些备考策略,希望能给一些老师有秘帮助。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复习策略1、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定总体计划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

计划中要体现几个方面:(1)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3)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每天的复习任务和进度,这也是我们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5)适时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根据模拟考试情况进行分层次辅导安排等。

2、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仔细研究2011年《考试说明》,搞清楚两项内容:一是内容和能力的要求,明确"考什么";二是深入研究对考纲的解读,特别是试题的分析,明确"怎么考"。

同时,我们还比较了最近三年的考试大纲,找出了其中的不同,通过研究这些不同,更加准确地把握高考的方向。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评析及2014年备考建议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评析及2014年备考建议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评析及2014年备考建议作者:冯洁莲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3年第08期2013年广东理综生物试题在理综三科来说,第一次“唱主角”,生物部分的完成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全卷的分数的高低。

研究试题的考核特点,对2014年生物备考有很大的启示。

一、总体评价从试题的背景上看表现出较鲜明的生物学科与广东区域特色相结合的特点,信息背景具有时代性;从试题的组成上看要求学生分析原因和预测结果的题目增多,单纯考记忆的题目减少;从试题的考核内容上看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生物学科本质,突出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生物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

试题立意清晰,适度创新,贴近生活,探究有度,基本符合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二、总体概况1. 试题难度分析。

单项选择题由于处于整份理综卷的开端,以简单题与中档题为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找到做题的节奏和感觉。

双项选择题难度较大的是第25题。

非选择题从26~29题难度逐渐加大,而难度加大主要体现在对考生图表信息获取分析能力的考查上,同时题目背景新颖,对埋头”题海”的考生可谓是一大挑战。

今年整体难度比2012年的理综生物略有提高。

2. 命题内容分析。

从表二可以看出,今年广东理综生物与历年及考纲对比,《遗传与进化》、《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所占比例稳定,《分子与细胞》所占比例锐减到18%,其中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分值占比明显减少。

《稳态与环境》的分值占比提升至30%,这单一侧重某一模块知识的情况从2010年新课标改革后从未出现过。

从表三可以看出,所考查的内容中,必修内容有91分,选修3和选修1共9分。

主干知识突出,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保护是重中之重,分值有64分。

以考查理解能力为核心难度小的试题以学生熟悉的材料为情景,重点考查知识内在联系和理解能力,如第1、2、4、24题。

广州市第题分析及所引起的思考(广州中刘华伟)

广州市第题分析及所引起的思考(广州中刘华伟)

结论: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具体案例
9、检测方法
(1)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 DNA分 子杂交 技术 (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采用 DNA-RNA分子杂交 技术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采用 抗原—抗体杂交 技术 (4)鉴定抗虫棉具有抗虫病的性状: 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以确定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选修3- P14) (5)检测胎儿是否患单基因遗传病(苯丙酮尿症): 基因诊断 (6)检测胎儿是否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羊水检查 (7)检测胎儿四肢及五官是否正常: B超检查 (8)检测糖尿病患者是否康复,请简述操作过程: 在饱足状态下,测量血糖含量和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和生理正常指标做比较 (9)检测是否感染某种传染病(如H1N1) ① 抽血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H1N1 抗原 ② 抽血检测血浆中是否存在抗H1N1 抗体 (10)检测酶的活力 ① 反应物的减少速率 ② 生成物增加速率
B. 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
蛋白较少 C. 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 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
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四、近两年实验考试方式——选择题
24.(2012-高考-理综-广东)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 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胚胎干细胞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黑藻叶片 大肠杆菌 观察到的结构或现 象 同源染色体联会 质壁分离及复原 叶绿体移动 有核仁
二、简单数据分析
29题 平均 难度 小题分 29_1 1.93 0.97 2 29_2 3.24 0.81 4 29_3 3.61 0.90 4 29_4 2.57 0.43 6 29 11.36 0.71 16

2013年广州二模28题分析

2013年广州二模28题分析

2013年广州二模第28题分析(华师附中刘桦从化六中詹金镇)一、题目情景来源1.《植物营养学》第五章营养不平衡与作物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关系。

在谷类作物子粒发育期间,各种激素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图5-8)。

CYT 的活性在开花之后的几天之内就达到最高峰,而此时胚乳细胞分裂活动最为活跃。

当子粒灌浆接近结束时,ABA活性显著增加。

在子粒干物质积累率最大时,即库活性和韧皮部卸载都达最大值时,GA和IAA的活性最高。

有研究表明,在开花前不久,根部施用CYT可以促进胚乳细胞分裂而提高粒重;在子粒灌浆期提高叶片温度和促使叶片衰老,可诱导ABA含量增加,而导致千粒重下降。

然而,由于组织之间各种激素的水平不同,要说明库活性与种子中激素平均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是相当困难的。

例如,在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子叶、胚和种皮中的ABA和IAA水平变化很大,并且互不相关。

2.3.4.5.脱落酸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脱落酸在农业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脱落酸是种子萌发的有效抑制剂,在很多植物的休眠种子中它作为一种主要的生长抑制剂而存在,很多植物的种子都可用脱落酸浸泡而防止发芽,而且其的作用是可逆的,它很容易从已处理过的种子中被淋洗出去,再次恢复生长,因此可用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用于种子储藏。

(2)脱落酸可以促进种子、果实的贮藏物质,特别是贮藏蛋白和糖份的积累。

在种子和果实发育早期外施脱落酸,可达到提高粮食作物和果树产量的目的。

(3)脱落酸能够增强植物抗寒抗冻的能力。

(4)脱落酸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力和耐盐力,对于帮助人类抵抗越来越多的干旱环境,开发利用中低产田以及植树造林等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5)给小麦等施以外源脱落酸能抑制杆伸长,并增加穗重,可抗作物倒伏;低浓度脱落酸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与再分化,在组织培养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脱落酸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天然物质,人类所食用的水果、蔬菜、粮食中均天然含有,对人类和环境安全。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东华高级中学曹英姿2007年是广东省使用新课标后的首次自主命题的高考,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思路引导下,试题的情境提供、知识点分布、立意取向、区分度、与教材与课标的相关度等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探究。

目前我们东华高级中学生物专业班的一轮复习即将结束(预计在广州一模前完成),东莞市摸底考、省调研考及深圳一模都已尘埃落定,在此我想和各位同仁谈谈我对今年高考命题趋势的理解、我校一轮复习的得失及二轮复习的主体思想及阶段性策略。

我们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一、新旧教材的比较、考纲与课标的比较:新课标教材主要具有“知识结构完善化、内容表述科学化、教学思想现代化、抽象知识形象化”等特点,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编写框架上都有较大的改动。

新教材新增或更改的内容主要有:酶的作用和本质、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

新教材删减或弱化的内容有: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动物行为、生殖类型、生物的个体发育、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类型等。

我们在教学及选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变化,避免“穿旧鞋走新路”,做无用功,无端增烦恼。

另外,我们在上新课时是参照课标,而考试是以2007年考纲为依据,仔细比较就能发现这两者是有些微差别的。

如“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在课标中都是Ⅰ级要求,而考纲上是Ⅱ级要求。

对于这些知识点,在二轮复习时则要适当调整深度,进行适当的补充挖掘拓展,以弥补新授课时的不足。

二、一轮复习的得失: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长,重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要求每个考点逐一过关。

2013年生物备考策1

2013年生物备考策1

2013年生物备考策略宁县二中刘潇第一部分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握高考方向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作为每年高考命题的指挥棒,有着极强的严谨性,改动一个字都直接关系到当年高考试题的变数。

因此,我们的复习一定要在“考纲”和“说明”的指导下进行。

而大纲及考试说明要在2013年二月才能拿到手,这就很晚了。

我们可以参考2012年的“考纲”和“说明”进行复习。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版)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导读】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高考的性质最主要的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拔性考试,高考成绩是高校录取新生的依据;二是导向性考试,高考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起着对中学教育的引导作用。

高考的性质决定了高考试题应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而这些是我们进行高考生物复习时首先要清楚的,能够避免我们复习时的盲目。

高考的“信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指标。

高考试题所考查的一定是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内容,对于现在还没有被确定的内容或者说有争议内容是不能作为高考命题依据的。

高考的“效度”是考试的有效性指标,即试卷能否真正测量到想要测量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特质。

要求高考试题能够反映受验者的实际能力水平,考查的必须是考纲规定的内容。

复习时一定要紧紧盯住考试说明,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理解、记牢;不要理睬违背考试纲要或超出纲要要求的内容,不要理睬脑筋急转弯、文字游戏类的考题。

在考试“难度”上,今年高考各科难度值为0.6(意味着试卷要保证60%的学生及格)。

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一般定位在0.5--0.6之间。

以录取率预设高考试题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2011年高考广东生物试题评析及备考策略

2011年高考广东生物试题评析及备考策略
应该抓住 主干知识 ,并在理解 的基础上通过对 比加强
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是教师教学 与学生备考 的
重点 。学生是否能够较好 的理解知识要点 、把握各要
点之 间的内在联系 ,并对某些生物学 问题进行推理和 判断 ,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考纲的要求 。此类考查在 高考试卷 的多道选择题 中均有反映 ,如第 2 题考查 了 遗传 物质探索过程 中转 化因子 的确定 ,第 2 4题通过 4组概念 图考查 学生对人体稳态 、血糖调节 、生态 系
( 表 2。 见 )
上看要求学生分析原 因和预测结果 的题 目增多 ,单纯
考 记忆 的题 目减少 ;从试题 的考核 内容上看突出对 学
科 基础 知识 的考察 ,考点都是 生物学主干知识。总体 上 2 1 高考理综 生物试题是一份质量较 高的原创 高 0 1
表 1 2 1 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考试 0 1
理 综 蔫 参
2 1 年 高考广东生物试题评析及备考策略 0 1
一罗颖 茹 王 芳
2 1 年 是广东 省高考 改革 即 3 文/ 01 + 理综 的考 试
考试题 ,具有很好 的导 向作用 。

模 式的第二 年。从整体上来说 ,今年广东省高考理科 综 合生物部 分试 题较 2 1 0 0年难度 略有 提高 ,试题 基 本符合 2 1 年 高考理科 综合 考试 大纲 的说 明要求 , 0 1 试 题具有较好 的区分度和选拔 功能 。试题具有以下几
统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能够较好
记忆 。例如 :第 1 “ 题 小陈在 观察成熟 叶 肉细胞 的 亚显微结 构照片后得 出如下结论 ,不正确 的是” 考
注:表 中知识点按 2l 年 《 O1 理科 综合考试 大纲的说明》生物部分知识 内容表编号 ,黑体数字为试卷分值 。

广东高考生物实验题的突破策略

广东高考生物实验题的突破策略

181Email :jiaoyuluntan@广东高考生物实验题的突破策略广东省化州市第二中学 刘付华永广东省自从实行新课标改革以来,生物学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实验贯穿于《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全部必修模块,并且在选修《生物技术实践》中独立成本。

从2010年广东高考实行3+理或文综至今,每一年的高考理综生物,第29题都考查实验,这道题综合性强、区分度大、着重考查实验分析与表述,是考生失分最多的一道题。

因此,突破实验题,是考生高考增分的一大途径。

那么,我们要怎样帮助学生突破实验题呢?一、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知识学生必需夯实实验基础。

如生物实验遵循的原则有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原则等。

对照,要分清实验组与对照组,要分清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

实验变量,要分清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自变量与无关变量。

何为“重复”?如“探索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这个实验,每一个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处理的枝条不能只有一根,至少要有3根,这就是“重复”。

生物实验的类型有观察类、探究类、验证类、调查类等。

我在备考复习中,一轮后马上进行实验专题复习,让同学们对每一个生物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结论等有深刻的了解,以此巩固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基础夯实了,才能进一步拓展、深入。

二、提高学生实验的动手技能、分析水平和设计能力我的对策是多创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

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同学们用93#汽油作层析液,用一整块的圆形滤纸来分离色素,结果很多同学都得到了圆形滤纸上清晰的四条色素环。

如植物组织培养,同学们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高压锅进行培养基灭菌,取香蕉头的一部分作材料,在装有紫外灯的箱子里培养,结果有些同学真的培养出了香蕉幼苗。

就这样,我想尽办法让同学们多动手、多分析,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与实验分析水平。

三、审清题意、提取信息、规范答题高考想得高分,平时必须多做多练,掌握方法,积累经验。

2013 广州 1 模生物讲评课——正式(二中——刘华伟)

2013 广州 1 模生物讲评课——正式(二中——刘华伟)
广州市第二中学
刘华伟
非选择题数据
题号 26题(16分) 27题(16分) 28题(16分) 29题(16分)
题号 26题(16分) 27题(16分) 28题(16分) 29题(16分)
市平均分 9.96 9.57 8.09 8.61
8班平均分 10.88 9.91 9.16 11.12
难度值 0.62 0.6 0.51 0.54
呼吸的第 二、三 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
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 避免细胞非正常死亡 (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1、依题干信息哪个答案 更好? 2、内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区别
1、有氧呼吸过程及发生场所 2、无氧呼吸过程及发生场所
题干信息: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 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 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
XA1XA1 XAXA2 XA1XA2 ×
全部正常 50%正常 50%患病
23人 写1/2
XA2Y XA2Y
题干信息:如何理解女性将其前 突变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时,大多 扩展成全突变基因,而男性将其 前突变基因传递给女儿时,不会 扩展成全突变基因。
27(3)③若要从Ⅲ12个体获取全突变基因来研究(CGG/GCC)
23人写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 数量不改变,基 因种类可能改变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种类不改变, 基因数量可能改 变
不可遗传变异
环境引起,不能遗传
碱基对的替换

基因突变 可 遗 传 变 异

碱基对的增添 碱基对的缺失
自由组合 交叉互换 结构变异 缺失 重复(增加) 倒位 易接 个别染色体增减 数目变异 整套染色体增减
难度值 0.68 0.62 0.57 0.69

2013广东高考独家深度点评(生物篇)

2013广东高考独家深度点评(生物篇)

2013广东高考独家深度点评(生物篇)新东方广州学校优能中学王丽菲2013高考已落下帷幕,相信同学们对今年理综生物的难度已经有所耳闻。

那么今年生物题之难,难在哪呢?从内容上看,今年选择题的难度偏易,而大题难度偏难。

考查内容侧重的变化、知识点糅杂程度和题材新颖度的提高使整份试题的难度对比以往3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下面我们来让数据说话。

1、考查模块的侧重稍有变化。

年只占14分,几乎与选修持平。

但这并不代表必修一就不重要。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是学习生物学的最基础的知识,这对后面模块的学习非常重要。

必修二每年都是考查的重点,而且必考与遗传系谱图有关的人类遗传病,但今年例外了。

今年必修二模块则侧重考遗传定律的应用及基因的表达;从2010年到2012年,必修三所占的分值每年都保持在25分左右,从未超过30分。

但今年,无论是在选择题,还是综合大题,都加重了对必修三模块的考查,尤其是综合大题。

四题综合大题里有两题都考到必修三的知识。

选修部分在今年所占的分值是4年以来最高的,看来选修部分也是不可忽视的。

今年理综生物的实验部分(包括课程实验与综合探究实验)所占的分值与2011和2010年相当,但今年对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要求则更高,是4年来要求最高的一年。

2、知识点更综合。

至一道选择题的4个选项就可以糅杂4个知识点。

今年试题的综合程度比往年都大。

往年一道大题可能涵盖的知识点虽然多,但都来自于一个或两个必修模块。

比如2011年的28题,虽然同时考了免疫调节、种群数量特征、群落水平研究问题、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多个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都来自于必修三模块。

又如2010年的26题,虽然知识点涉及了必修一和必修三两个模块,但考的知识点就是光合-呼吸作用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这两个知识点,而且难度不大。

但今年,一道题不仅涵盖的知识点多,而且涉及模块跨度也大。

如29题的实验大题,第1小题考的是选修一的果酒制作,第2小题考的是必修一课程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中检验酒精的试剂,第3、4小题则考查探究实验设计。

07备考交流——高中生物培优反思07.10

07备考交流——高中生物培优反思07.10

高中生物培优反思——07高考备考交流2007.10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07高三生物备课组黄秀珍今年是课改后第一年的高考,我校有两个班,共92人,由许贵萍老师和我任教,高考均分为98.07,略高于广州市一类学校平均分(97.12分),其中的徐胜浩、赖大强、宋硕彦三位同学分别以134分、133分、131分的成绩名列广州市第一、第二和第四名,在尖子生培养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

今天,我代表备课组在此对我们这一届整个高中生物教学阶段的培优工作进行反思,期望我们的一些做法能启发在座各位生成一些更有效的方法或策略,更期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帮助。

一、值得发扬的几点做法:1、整体设计培优计划、采取不同的培优方式,分步实现培优目标我们把培优的整体目标分解为两步,一是“高二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培优”,二是“高三的专业能力提升”。

围绕这一目标,高二具体的培优重点主要有三个:第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耐心、细心和恒心;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自主疏理基础知识的能力等。

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尝试了以下的“课堂集中培优”模式:老师确定小专题→引导学生分组完成专题知识梳理→课堂上交流相互补充完善→两组学生根据本专题知识命题互考→课堂上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解疑。

例如,①在07届高二培优课中,我们通过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完成“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计算题型整理”、“高中生物教材中重要的结构图、曲线图、生理流程图一览表”、“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等专题归纳,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查阅课本和相关资料疏理基础知识点、归纳重要知识点的方法;②通过“分组命题互考”、“建立成绩跟踪档案”、“以淘汰制决定进出培优班的资格”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③通过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学习品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需要恒心,要不懈努力,只有信心、细心和恒心——三心合一才能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也让他们明确自我发展的需要。

湖南高考网-广州第二中学

湖南高考网-广州第二中学

2010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 市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答题卡上)1、光合作用产生下列哪一组物质用于卡尔文循环? ( )A.ATP和ADP B.NADH和NADPHC.ATP和NADPH D.糖类和氧气2、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萝卜种子,目的是( )。

A.延长种子寿命B.促进种子休眠C.打破种子休眠D.促进种子成熟3、人类很多活动都对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产生影响。

下列活动不会加速地球氮库游离的是( )。

A.陆地耕地开垦B.湿地耕地开垦C.工业化生产氮肥D.作物秸秆燃烧4、一对白化病夫妇所生一儿一女均不患白化病,以下解释可能性最大的是( )A.精细胞发生回复突变B.卵细胞发生回复突变C.夫妇白化病基因型均为杂合子D.夫妇白化病基因型不同5、调查某种植物的甲乙两种性状的频率,先采用样方法统计,发现甲性状占65%,余者为乙性状。

再分别取两性状足够样本让其自交,发现约65%乙性状的子代产生甲性状,而甲性状的子代未发现乙性状。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控制甲性状的基因与控制乙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B.子代中出现甲性状是性状分离现象C.控制甲性状的基因频率远高于控制乙性状的基因频率,证明甲性状竞争力高于乙性状D.该种群杂合子约占23%6、细胞中的生理活动,符合图中曲线的坐标组合是( )。

A.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纵坐标是净光合作用速率B.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纵坐标是光合作用速率C.横坐标是氧分压,纵坐标是呼吸强度D.横坐标是葡萄糖量,纵坐标是A TP产量7、摩尔根用一只白眼果蝇突变体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提出并验证了遗传第三定律。

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 )。

A.亲本白眼雄果蝇X亲本雌果蝇 B. F1白眼雄果蝇X 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X 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X F3雌果蝇8、对某地区某种植物的甲和乙两种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个体“优”和整体“优”关系
1、所谓个体的“优”和整体优有一定联 系(一大批较高层次学生有关,最终看 谁能发挥更出色而已) 2、因此探讨个体的“优”必须回归到整 体备考策略问题
五、广州二中的培优及备考策略
1、提高上课的有效性(何为有效?) 2、得意门生工程(基础年级做起)
尖子生培养
关注真正对生物有兴趣学生成才(生物科学家)
1.(12-重庆+09-上海+08-全国、四川+05-广东+04-全国)下列关 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GHIMO ) 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其中一种 B.含有简单的细胞器 C.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D.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E.可独立生活和复制 F.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殖 G.病毒能在寄主细胞内合成多种蛋白质 H.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I.病毒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病毒的蛋白质 J.病毒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病毒的核酸 K.病毒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L.白化病、炭疽病、结核病、狂犬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N.癌症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 O.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P.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增殖
广州市第二中学 刘华伟
一、何为“优”
1、成绩?
2、学习习惯?品质?能力?
本次教研层面的培优更多指的是广州高考成绩和 重本率问题,所以主要谈学习层面问题
二、选择“二中发言”的思考
1、广州二中既无最优秀的生源,又无最优秀 的高考成绩(重本率),全市谈培优略显苍白 无力 2、高考生物单科成绩无从查起,所以没有最终 数据支撑二中的生物培优效果。但从广州二中 近几年广州生物1模、2模成绩及最终高考总体 成绩或可说明一些问题,似乎广州二中还具备 一点点竞争力
• 2、细胞膜
• 细胞膜成分 ——获取细胞膜的方法(成熟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涨破)
——细胞膜成分(脂质、蛋白质、糖类)
——合成其成分相关细胞器 脂质(内质网)、蛋白质(核糖体)
• 细胞膜结构
——结构特点:流动性——磷脂、蛋白质分子流动性 ——具体案例:质壁分离、胞吞、胞吐、细胞融合、变形虫 运动等 • 细胞膜功能 ——3点:考试方式:具体案例的具体功能分析
案例2:如何进行细胞结构和功能复习
具体常见考察方式: 1、细胞壁
细胞壁成分(不同细胞壁的成分区别):
——植物细胞:果胶和纤维素;细菌:肽聚糖 —— 除去细胞壁方法(果胶酶、纤维素酶) ——植物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再生细胞壁) 细胞壁结构
——全透性结构
——质壁分离时在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充满的物质是外界溶液 细胞壁的功能(支持和保护)
1、病毒的基本结构(蛋白质外壳+内部遗传物质) 发散 2、病毒的分类(宿主、遗传物质不同) 3、病毒的繁殖(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思维 ——如何培养病毒(特定的植物 / 动物 / 细菌 活细胞培养) ——病毒合成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的模板及原料 ——如何标记病毒 4、高中生物相关病毒知识 ——必修1:生物致癌因子(病毒-肉瘤病毒) ——必修2:噬菌体侵染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常考病毒重组) 不同种类病毒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中心法则) ——必修3:HIV和免疫 ——选修3:运载体(病毒及病毒衍生物)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灭活病毒诱导)
二、复习什么,怎么复习?
高效学习策略I:找到增分点 高效学习策略II:抓反思总结,搞定高考题
高效学习策略I:找到增分点
1.确定你的增分点 找到增分点 只有找到增分点,增分才有希望 哪里是增分点 跌倒的地方,就是爬起来的地方 失分点就是增分点 怎么发现增分点 SK试卷分析,找到K型错误
高效学习策略I:找到增分点
错题原因 具体表现 心理原因 紧张、担心、轻敌、走神、精神 状态不佳
行为原因 图快图方便、做题不严谨 知识原因 题意理解有误
解题思路有误 运算过程有误
高效学习策略II: 抓反思总结,搞定高考题
1.第一步:从错题入手 诊断薄弱环节 聚焦错题:原因分析、命名题型 2.第二步:回顾类似题型,归纳题型特点 解法分析: 罗列样题:我就从过去做过的题(课本、参照书、 周练试题、月考题等)中寻找与本试题相似的试题
关键点1:抓考点
• 从考题回到考点,才抓住做题的核心 • 评讲试卷还应以高考《考试说明》为目标,时时不忘与考点 挂钩 • 要依据考点、变换题型,提高迁移理解能力,(看变化,讲 发散,举一反三)
关键点2:回课本
• 回归课本 – 强化试题与考点(课本的知识和例题)的联系 – 以课本例题为基础,搭建解决试题的桥梁 – 具体做法:在讲试题时候应引导学生去发现试题中课本 知识(知识点或例题)的影子
关键点3:补漏洞
• 学生做错题,从本质上是知识网络不完整,存在一定的漏洞 • 解题过程中学生“没想到”解题方法(一些粗心),从本质上 是一些知识点在网络中“孤立”,没有与知识系统产生联系 • 教师的责任就是通过测验发现这些漏洞,并且弥补起来
教学策略III:增强学习自主性
1、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要有问题意识:自测和预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 平,知道自己的“不知道” 2、要提掌握目标:教师要给学生提要求,提高自己的 掌握等级,增强学生听课和写作业 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3、给学生时间自由 自习课时间不要讲课,自主支配时间还给学生 4、给学生提供帮助 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预习、听课、作业、测试 等 环节中遇到有不懂、不会的时候,给予帮助
(1) 图1右侧为植物细胞结构,其最外侧细胞结构为 , 其主要成分是 ,其主要功能为 ,在植物 细胞工程中植物细胞融合成功标志是 该细胞与蓝 藻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 , 为诱导该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添加的激 素是 。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 。与自然界碳循 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 ,在其中进行的循环Ⅰ、Ⅱ的名称分别是 三羧酸循环、、 。图3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 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 层 (3)图1右侧图所示细胞形成的组织不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为 什么? (4)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 (用文字回 答). (5)动植物细胞都具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 (6)若图1左侧图表示唾液腺细胞,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
【典例分析1】参考答案
(1) 细胞壁 果胶和纤维素 支撑和保护作用 再生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DNA) (2) 都有双层膜包被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14
线粒体 叶绿体 卡尔文循环
(3)细胞内含有色素,会将实验中产生的颜色掩盖,影响观察
(4)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5) 高尔基体 (6)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7) [3] [13] [8] 核仁 核糖体 (8) 染色质 酸 龙胆紫 酸醋洋红 改良苯酚品红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具体案例:物质跨膜运输
• 3、细胞质: • 细胞质基质 ——化学反应场所(具体案例) • ——细胞骨架(成分、功能P47) • 细胞器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8类细胞器) ——常考案例:细胞器共同点归纳 生成水/需要水参与的细胞器、碱基互补配对的 细胞器 含生物膜(单层、双层)的细胞器、含色素细 胞器等 ——某种生物细胞特有细胞器 ——某种生理活动需要哪些细胞器参与等
.
(7)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 的是[ ];结构15的结构名称是 ,与 的形成有关。 (8)图4中标号14的物质为 ,以其酸碱性而言属 性,可被碱性染 料染色,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的有 、 、 。 (9)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 结构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 .
• 4、细胞核 • 核膜(结构、功能) • 染色质(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物质组成:DNA和蛋白质(含有遗传物质) ——呈酸性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区别:同一物质的不同存在 形式 ——染色剂染色: 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 • 核仁 ——合成rRNA ——和rRNA的合成有关,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三、历年广州1模生物数据
——因涉及兄弟学校数据,不便公开,因此不 予以提供书面数据,只提供二中近几年生物数 据情况 平均分:2013年(A组全市第二) 2012年(A组全市第二) 尖子生:2013年(第三名:1人次 第六名:3人次) 2012年(第八名:6人次) 感谢二中所有生物同仁的辛勤付出 特别感谢老科长:黄玉芳老师
5、生物膜系统 (1)生物膜系统概念:细胞膜、细胞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液泡膜、
溶酶体膜、类囊体膜、囊泡膜
双层膜:核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
(3)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
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
调配合
【典例分析】(2009-X 上海-改编)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 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 ]内填图中标号, 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2、以错题为对象丰富建构
1. 从全部试题中挑选出错题,忽略正确的试题 2. 把错题归到相应一级结构下面 3. 每当出现错题时,都重复前面的步骤
3、对错题分类与命名以深化建构
1、错题进行分类,然会对每类错题进行命名(即题型) 2、建立错题分类系统以细化结构层次 3、在复习进程中,随着错题增多或认识提高,可以调 整错题的分类方式和每类错题名称
(9) 图4中的DNA
六、附对老师教学及辅导学生时的小小建议
一、教什么,怎么教? 二、复习什么,怎么复习?
一、教什么,怎么教?
教学策略I:抓考点 以建构为核心组织教学 教学策略II:高效试卷
讲评的三个关键点 教学策略III:增强学习自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