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
植物成花生理(精)
![植物成花生理(精)](https://img.taocdn.com/s3/m/5e06cac9195f312b3169a53c.png)
四、春化作用的机理 1.感受低温的时期和部位 时期:种子萌发到幼苗生长期均可。 部位:一般认为在有细胞分裂的组织 或即将进行分裂的细胞中。
2.春化效应的传递 韧皮部传递 3.春化的生理生化基础 4. 春化素、赤霉素、和其他生长物质与春化作 用的关系 5.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①人工春化处理 ②调种引种 ③控制花期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三)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成熟叶片,而 发生反应的部位是芽。可见二者之间必有某 种刺激信息的传导,因而有人提出了开花刺 激物学说。 韧皮部传导。 (四)开花刺激物的性质:至今为止,仍有争 议:植物的成花与甾类化合物和植物激素有 一定关系。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五)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 植物的成花作用受 Pfr/fr比值影响,短 日植物要求低的 Pfr/fr比值,长日植物则要 求相对高的 Pfr/fr比值。而日光中含有高比 例的红光,故光期结束时植物体内Pfr占优势, 黑暗中Pfr能缓慢转变成Pr成被破坏,因而暗 期结束前Pr占优势,Pfr/Pr比值增高利于LDP 成花而抑制SDP成花,Pfr/Pr比值下降而效果 相反,在暗期中途或末尾以短暂红光处理, 可使Pfr迅速增高,则促进LDP成花而抑制SDP 成花这种效应又能为随后的远红光处理所逆 转。
(二)外部条件
光周期、低温
第一节 春化作用
一、春化作用的概念 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 作用(vernalization)。 现在知道,需要低温诱导开花的植物主 要是越冬性一年生植物和一些二年生植物, 如小麦、芹菜、胡萝卜、萝卜、白菜、荠菜 和天仙子等。这些植物通过低温春化之后, 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开花,因此,春化过程 只是对开花起诱导的作用。
第八章
植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植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55f8db50e2524de5187e49.png)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1.水势: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称为水势。
2.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3.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或蒸腾率,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1.溶液培养: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2.载体运输学说: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内在蛋白,它有选择地与质膜一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形成载体-物质复合物,通过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透过质膜,把分子或离子释放到质膜的另一侧。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5.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细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从广义上讲,光合作用是光养生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6.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增益效应:在用远红光照射时补红光(例如650nm的光),则量子产额大增,比用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这种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被称为双光增益效应,因这一现象最初由爱默生(Emerson)发现的,故又叫爱默生效应。
7.光合磷酸化:光下在叶绿体把ADP与无机磷合成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8.光补偿点: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9.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释放CO2的过程,由于这种反应仅在光下发生,需叶绿体参与,并与光合作用同时发生,故称作为光呼吸。
因为光呼吸的底物乙醇酸和其氧化产物乙醛酸,以及后者经转氨作用形成的甘氨酸皆为C2化合物,因此光呼吸途径又称为C2循环。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1.呼吸商:简称RQ,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的量与吸收的O2的量的比值。
2.温度系数:是指在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 ℃所引起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数。
植物学植物的成花生理
![植物学植物的成花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d78da82f60ddccdb38a017.png)
1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1.1 春化作用的概念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指低温诱导植物
开花的过程。 成花受低温影响的植物主要是一些二年生
人工春化处理 调种引种 控制花期
2 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photoperiod)指一天之中白天和黑 夜的相对长度。
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度的季节变化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指植物对白 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
植物的开花、休眠和落叶,以及鳞茎、块 茎、球茎等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都受昼夜 长度的调节,但研究最多的是植物成花的 光周期诱导。
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DNP)指在任何日 照条件下都可以开花的植物。如番茄、茄子、黄 瓜、辣椒和菜豆等。
除了以上三种典型的光周期反应类型以外,还有 一些植物的花诱导和花器官形成要求不同日长, 是双重日长(dual daylength)类型: 长短日植物(long-short-day plant) 短-长日植物(short-long day plant) 中日照植物(intermediate-daylength plant) 两极光周期植物(amphophotoperiodism plant)
引言
植物从营养生长到花形成的过程
幼年期 花熟状态(感受阶段) 成花诱导(春化作用,光周期诱导) 成花启动 花的发育
幼年期
幼年期(juvenility)是植物早期生长的阶段。 在此期间,任何处理都不能诱导开花。
幼年期的特征
花熟状态
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指植物 具有的能感受环境条件而诱导开花的生理 状态。
成花生理
![成花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3befe881c758f5f61f67f4.png)
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LDP SDP Pr Pfr 名词解释 春化作用 临界暗期 去春化作用 长日植物 光周期现象 短日植物 光周期诱导 日中性植物 临界日长
2.暗期的光间断(或称夜间断)
短日植物 开花 不开花 不开花 不开花 不开花 开花 长日植物 不开花 开花 开花 开花 开花 不开花
三、光周期诱导
光周期反应敏感的植物只要在一定时期 中接受一定天数的光周期刺激,就可以 进行花芽分化,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 导
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导
如果去掉全部叶子,即使整个植株处于 诱导周期,也不能开花;但只要有一片 叶子处于诱导周期,即使植株其它部位 处于非诱导周期,也能开花。
还有一些植物的成花对光周期反应不敏 感,只要其它条件适合,可在相当宽的 光周期范围内,即在长日照或短日照条 件下均可开花,这些植物称为日中性植 物。常见的日中性植物有番茄、茄子、 黄瓜、辣椒和菜豆等 要求双重日照条件的植物 长-短日植物LSDP 短-长日植物SLDP 中日性植物
二.临界日长与临界夜长
6.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器官是( ). 7.暗期中断最有效的光是( ),结果是 抑制( )开花,而诱导( )开花,暗 期中断可被( )光所抵消。 8. 在引种时需注意引进的作物对光周期 的要求,一般来说长日植物向北移生育 期会( ),开花会( ),向南移生育 期会( ),开花情况是( )。短日植 物向北移生育期( ),开花会( ), 向南移生育期会( ),开花( )。
9短日植物开花要求日照长度短于( ), 即需要长( )。 10长日植物开花,要求日照长度超过 ( ),即需要短( )。
二、选择题 1光敏素在植物体内引起生理反应的形 式是( ) ( 1 ) Pr ( 2 ) Pfr ( 3 ) [Pr ·X] ( 4 ) [Pfr ·X]
植物的成花生理
![植物的成花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06ff1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3.png)
02
9.1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9.1.1发现和概念:Cold may affect the flowering response. For example, if winter rye (Secale cereale) is planted in the autumn, it germinates during the winter and flowers the following summer, 7 weeks after growth resumes. If it is planted in the spring, it does not flower for 14 weeks. In 1915, the plant physiologist Gustav Gassner discovered that he could influence the flowering of winter rye and other cereal plants by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germinating seeds. He found that if the seeds of the winter strain are kept at near-freezing (1 ℃) temperatures during germination, the winter rye, even when planted in late spring, will flower the same summer it is planted. This procedure, which came to be known as vernalization (from the Latin vernus, meaning "spring"), is now a common practice in agriculture.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成花受低温影响的植物,主要是一些二年生植物(如芹菜、胡萝卜、萝卜、葱、蒜、白菜、荠莱、百合、鸢尾、甜菜和天仙子等)和一些冬性一年生植物(如冬小麦、冬黑麦等)。在自然条件下,冬小麦等是在头一年秋季萌发,以营养体过冬,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实。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花诱导所必需的条件。冬小麦经低温处理后,即使在春季播种也能在夏初抽穗开花。
11 植物的生殖生理作业及答案
![11 植物的生殖生理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fb4e78ff00bed5b9f31d87.png)
第十一章植物的生殖生理一、名词解释1.花熟状态:植物经过一定阶段的生长发育后,所达到的能感受环境条件诱导而开花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
2.花发端:分生组织形成花原基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反应及其分化成可辨认的花原基的全过程,称为花发端。
3.芽分化:指花原基的形成、花芽各部分的分化与成熟的全过程,即花器官形成。
4.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5.春化处理: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人为的低温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促进成花的措施称为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两极光周期植物:与中日性植物相反,这类植物在中等日照条件下保持营养生长状态,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如狗尾草等。
21.同源异型:分生组织系列产物中的一类成员转变为该系列中形态或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成员。
22.同源异型突变:有时植物的某一重要器官位置发生了被另一起源相同的器官替代的突变,如花瓣部位被雄蕊替代,这种遗传变异现象成为同源异型突变。
23.同源异型基因:控制同源异型化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型基因。
24.单性结实: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果实的现象,称为单性结实25.双受精现象:在精核与卵细胞互相融合形成合子的同时,另一个精核与胚囊中的极核细胞融合形成具有3n的胚乳核,这种现象叫双受精现象。
26.花粉识别蛋白:能够感受柱头上感受蛋白的刺激而决定花粉是否萌发,存在于花粉外壁上的一种膜蛋白。
识别蛋白是一种糖蛋白。
27.花粉的群体效应:在人工培养花粉时,单位面积上花粉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越好。
二、填空题1.植物在到达花熟状态之前的阶段称为期,一般以作为植物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幼年;花芽分化2.植物能感受环境条件的刺激而诱导开花时所必需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
花熟状态3.影响植物成花诱导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和。
低温;光周期4.1918年,加斯纳(Gassner)发现,冬黑麦在萌发期或苗期必须经历一个阶段才能开花。
植物的生殖生理
![植物的生殖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033465a300a6c30c229fe1.png)
生理特征:生长快,呼吸旺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快,切段易发根 。 形态特征:
由于植株从幼 年期转变为成 年期是由茎基 向顶端转变, 所以植株不同 部位的成熟度 不一样。树木 的基部通常是 幼年期,顶端 是成年期,中 部则是中间型。
从常春藤茎基取材插植,繁殖出的植株呈幼年 期特征;如从顶端取材插植,则长出的植株呈成 年期特征;如从中部取材,长出的植株呈成年期 和幼年期混合特征。冬季,落叶植物顶端叶片脱 落而基部叶片不脱落,这就是幼年期的特征。以 基部或顶端为接穗嫁接,则前者一两年后仍不开 花,而后者一两年则开花。
光周期(photoperiod):在一天之中,白天和黑 夜的相对长度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植物对白天和黑 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
一、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类型
1. 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 LDP):
指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延长光 照,则加速开花;缩短光照,则延迟开花或不能开花。如小 麦、黑麦、胡萝卜、甘蓝、天仙子、洋葱、燕麦、甜菜、油 菜等。
后来的大量实验也证明,许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的相对长 度即光周期有关,即这些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宜光周 期后才能开花,否则就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
烟草的马里兰猛犸 (Maryland Mammoth) 突变体(右)与野生型 烟草(左)的对比。这 两个植株在夏天都是在 温室中生长的。
光周期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光不但为植物光合作用 提供能量,而且还作为环境信号调节着植物的发育过程, 尤其是对成花诱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典型的长日植物天仙子必须满足一定天数的8.5~11.5h 日照才能开花,如果日照长度短于8.5h它就不能开花。
2. 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 SDP):
植物的生殖生理作业及答案
![植物的生殖生理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84b7e866fb84ae55c8d22.png)
第十一章植物的生殖生理一、名词解释1.花熟状态:植物经过一定阶段的生长发育后,所达到的能感受环境条件诱导而开花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
2.花发端:分生组织形成花原基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反应及其分化成可辨认的花原基的全过程,称为花发端。
3.芽分化:指花原基的形成、花芽各部分的分化与成熟的全过程,即花器官形成。
4.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5.春化处理: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人为的低温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促进成花的措施称为春化处理。
6.去春化作用:已春化的植物或萌动种子,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置于高温条件下,春化效果即行消失,这种现象叫去春化作用。
7.再春化作用:大多数去春化的植物返回到低温条件下,又可重新进行春化,而且低温的效应是可以累加的,这种去春化的植物再度被低温恢复春化的现象称为再春化作用。
8.春化素:植物在春化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开花刺激物质,称为春化素,但至今尚未能从植物中分离鉴定出来。
9.短日春化现象:在黑麦等某些禾谷类作物中,短日照处理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春化处理,这种现象称为短日春化现象。
10.光周期与光周期现象:在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叫光周期。
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叫光周期现象。
11.光周期诱导: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
12.诱导周期数:植物达到开花所需要的适宜光周期数。
不同植物所需的诱导周期数不同。
13.光周期效应:植物经过适宜的光周期诱导后的效果可以在植物体内保留而不消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效应。
14.临界日长: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时数。
15.临界暗期: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
16.长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如小麦、天仙子等17.短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小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植物学植物的成花生理
![植物学植物的成花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d78da82f60ddccdb38a017.png)
E. Meyerowitz和E. Coen(1991)提出“ABC”模型 去解释同源异形基因控制花形态建成的机理。
3.4 植物性别分化与表达
植物在花芽分化过程中,进行着性别分化 (sex differentiation)。
3.2.2 气象条件
光对花器官形成的影响最大。植物花芽分 化期间,若光照充足,有机物合成多,则 有利于成花。
温度对花器官形成的影响也很大。一般植 物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花 芽分化加快。
3.3 花形态发生中的同源异形基因和ABC 模型
同源异形(homeosis)是指分生组织系列产物中 一类成员转变为该系列中形态或性质不同的另一 类成员的现象。
(二)光周期刺激传导
接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诱导开花部位是茎尖端 的生长点。叶和茎尖生长点之间隔着叶柄和一段 茎。因此,由叶中产生的开花刺激物必定有一个 传导问题。
苍耳嫁接实验
(二)光周期刺激传导
嫁接试验证明,在光周期诱导下,植物的叶 中形成开花刺激物,可以从一株植物传递到 另一株植物。
表明开花刺激物质传导的途径是韧皮部。
(3) 成花刺激物的性质
植物激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 在5类植物激素
中,GA影响成花的效应最大
甾类化合物与植物的成花诱导 成花刺激物或成花抑制物
(四) 植物营养和成花
克勒布斯(Klebs)提出了植物开花的碳氮 比(C/N)理论:
植物体内的营养状况可以影响植物的成花过程,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的比值高时, 植物开花,而比值低时不开花。
(二)植物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LDP) 指在24h昼夜周 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 如小麦、黑麦、胡萝卜、甘蓝、天仙子、洋葱、 燕麦、甜菜、油菜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同种植物的不同品种,对日照的要求可以不同,如烟草 的有些品种为短日植物(Maryland Mammoth),而有些品 种是长日植物,还有些品种是日中性植物。通常早熟品种 为长日或日中性植物,晚熟品种为短日植物。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Mechanism of photoperiodic induction
在一定的期限内春化的 效应随低温处理的时间 延长而增加。
春化天数对冬黑麦开花的影响
植物对低温反应的类型: 对低温的要求是绝对的; 对低温的要求是相对的 植物对低温的反应与系统发育有关,与起源有关。 根据原产地不同,将小麦分为三种类型:
冬性、半冬性和春性
去春化作用(春化解除作用)
在春化过程完成之前,如果把春化植物再放到25℃~40℃
(3) 日中性植物 (day-neutral plant,DNP)
指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 黄瓜、茄子、番茄、 Day Neutral Buckwheat MC 辣椒、菜豆、棉花、 君子兰、向日葵、 蒲公英等
相 对 开 花 反 应
短日植物 苍 耳
临界日长 6 12 18 24 每天光期长度 ( h) 相 对 开 花 反 应
四、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春化处理 2.调种引种 3.控制花期
闷麦法:把湿润的种子闷在 罐里放冷处40~50天,
南北方地区之间引种
低温处理促进开花,如香石竹 高温去春花抑制开花 当归,洋葱
第二节 光周期现象 photoperiodism
一、发现和类型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三、光敏素在成光诱导中的作用
>10 h >11 h >13 h >14 h
2~3 d 1 d 1 d 1 d
<15 h <12 h <15.5 h <15 h
12 d 2d 1 d 2~3 d
(二)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1.光周期刺激的感受
发生光周期反应的部 位是茎尖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 是叶片
2.光周期刺激的传递
开花刺激物的传导—苍尔嫁接实验
(1)梅尔彻斯(Melchers)和兰(Land) 由两个阶段组成
低温 前体A → → 中间产物B → → 最终产物C I ↓ Ⅱ ↓Ⅲ(较高温)(完成春化) (解除春化) (2) 植物春化中核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基因启动表 达,一些特定的mRNA得以产生,形成相应的春化特异性 蛋白,最终完成春化必需的代谢过程。
(三)春化素、赤霉素和其他生长物质与春化作用
1.春化作用与春化素
嫁接试验证明,植物通过春化后可能产生某 种物质,Melchers将这种物质命名为春化素 (vernalin)。但这种物质至今未得到证实。
2.春化作用与GA GA与春化作用有关:
春化处理后植物体内的GA水平明显升高;
对于某些植物,用GA处理可以代替低温。
抑制其产生
非诱导条件 产生 开花抑制物
降解
抑制开花
开花抑制物降到某一阈值
植物开花
(二) 光周期中光期与暗期的作用
临界暗期(夜长) 在光暗交替中,长日植物能开花的最 大暗期长度或指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 小暗期长度。
暗期长度是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
开花反应
SDP
不开花 不开花 暗 开花 不开花
闪光
LDP
开花 开花 不开花 开花 开花 不开花
高温下,则低温的效果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去春化的植物返回到低温下,可重新继续春化,而且低温
的效应可以累加,这种解除春化之后,再进行的春化作用 称再春化
去春化与再春化的本质解释——中间产物假说
低温 前体物 I 低温 中间产物 高温 II 最终产物(完成春化)
中间产物分解(解除春化)
(二)水分、氧气和营养 春化作用除了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外,还需要适量 的水分(40%)、充足的氧气和作为呼吸底物的营养 物质。
(5) 长-短日植物 (long-short day plant)
需要先长(花诱导)后短的日照型(成花)双重日照条 件,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夜香树等。
(6) 短-长日植物 (short-long day plant)
需要先短(花诱导)后长的日照型(花器官)双重日照 条件,如风铃草、鸭茅、瓦松、白三叶草等
赤霉素对需低温胡萝卜开花的影响
CK
GA
冷处理
左:对照;
中:未冷处理,每天施用10μgGA右:冷 处理8周。
GA不是春化素:
有些植物经低温春化后,GA含量并不升高;
有些植物GA并不能代替低温; 在能对低温反应的植物中,对低温和GA的反应不同。
玉米赤霉烯酮与春化作用有关
玉米赤霉烯酮与春化作用有关
(1)冬小麦、油菜等材料,凡经过春化处理的顶芽,都 含与玉米赤霉烯酮相似的物质。
第一节
春化作用 vernalization
一、春化作用的概念 二、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三、春化作用的机理
四、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春化作用的概念
白菜、 萝卜、 胡萝卜 天仙子
小麦
小麦
春化作用
低温诱导促 进植物开花 的作用
拟南芥
二、春化作用的条件
(一)低温 是进行春化作用的主要条件
最适温度1-2℃。
不开花 开花
光
暗 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作用
暗期对植物开花的作用比光期更重要
暗中断现象: 在光周期诱导的暗期阶段给予足够强度的闪光 处理,中断暗期,能够促进长日植物开花而抑制短 日植物开花的现象。
短日植物
要求连续黑暗≥临界暗期
长日植物
要求连续黑暗≤临界暗期
所以:长日植物又叫短夜植物; 短日植物又叫长夜植物。
(1) 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 LDP)
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大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延长光照可促进和提早开花;相反, 如延长黑暗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 小麦、大麦、黑麦、 油菜、菠菜、萝卜、 白菜、甘蓝、芹菜、 甜菜、胡萝卜、金 光菊、山茶、杜鹃、 桂花、天仙子等。
Spinach long day plant MC
椴花叶片 5℃处理 再生植株开花 5℃处理 再生植株不开花
椴花叶片(切去分生区)
2.春化效应的传递
低温春化的 天仙子枝条 未经春化的 天仙子植株 低温春化的 菊花枝条 未经春化的 菊花植株 不开花 开花
传递与不传递。
(二)春化作用的生理生化基础 1、呼吸速率增强 2、核酸代谢加速 在春化过程中核酸(特别是RNA)含量增加, 而且RNA性质有所变化。 3、蛋白质代谢 可溶性Pr及游离AA含量(Pro)增加。
一、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和类型:
1. 发现
自然界昼夜的光暗交替称光周期(photoperiod) 植物开花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现象称光周期现象
( photoperiodism )。
SDP
LDP
2. 植物的光周期反应类型
临界日长 (critical day length)
使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使短日照植物 开花的最长日照长度,称为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 长日植物:天仙子 毒 麦 菠 菜 白芥菜 短日植物:菊 花 高凉菜 苍 耳 大豆(北京) >10 h >11 h >13 h >14 h <15 h <12 h <15.5 h <15 h 2~3 d 1 d 1 d 1 d 12 d 2d 1 d 2~3 d
周期诱导 。
植物在花原基形成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需满足一定的适 合光周期条件,以后在任何日长度下都可开花的现象。
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的天数不同,受植
物种类、年龄及环境条件的影响。
• • • • • • • • • •
长日植物: 天仙子 毒 麦 菠 菜 白芥菜 短日植物: 菊 花 高凉菜 苍 耳 大豆(北京)
三、春化作用的机理
(一)春化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1.感受低温的时期和部位 时期: 大部分植物从种子萌发后到植物营养体生长的 任何时期。 但也有例外,如甘蓝茎的直径达到0.6cm,叶 片直径达到5cm时,才能春化。
部位: 茎尖生长点或正在分裂的组织。 芹菜茎尖(橡胶管缠绕通冷水),其它部分高温→开花
(2) 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 SDP)
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临界值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对这些植物适当延长黑暗或缩短光照可促进和 提早开花,如延长日照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
水稻、玉米、大豆、高梁、苍耳、 紫苏、大麻、黄麻、草莓、烟草、 菊花、秋海棠、腊梅、日本牵牛 等。
Short Day Chrysanthemum MC
植物在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能够对外界环境条 件起反应的生理状态,叫花熟状态或感受态
花熟状态之前的时期称为幼年期(juvenile phase)
成花决定态 植物的开花可分为三个顺序过程:
成花诱导: 经某种信号诱导,启动特异基因表 达,植物改变发育进程。 成花启动: 花发育:
分生组织分化成可辨认的花原具有开花素,SDP本 身具有GA;LD条件可诱导GA的形成, SD条件可诱导开花素的形成。
(3)DNP具有GA和开花素,任 何条件都可开花。 短日照 长日照
SDP GA + 开花素
LDP O + 开花素
GA + O
GA + 开花素
DNP GA + 开花素
GA + 开花素
开花抑制物假说 诱导条件 诱导条件
(2)随春化作用的深化,类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随之增 加,当达到某一高峰值时又逐渐消失。此高峰正是春化 作用完成或接近完成的时期。 (3)用100ppm玉米赤霉烯酮处理未经春化的墨西哥麦, 结果可提前5天抽穗。 (4)用电镜观察,发现经玉米赤霉烯酮处理的生长锥在 细胞结构方面与经春化处理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