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量的记录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以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医疗机构中常用的出入量统计方法和记录方式。
一、出入量的统计方法1. 现场观察法:通过医护人员在患者床旁实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出入量变化较大的患者,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但需要医护人员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2. 计量法:通过使用称重器、尿量计、引流袋等器械来直接测量出入量。
例如,测量尿液排出量时可以使用尿量计,测量呕吐物时可以使用称重器。
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但需要适当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巧。
3. 计算法:通过计算患者摄入和排出液体的数量来统计出入量。
例如,可以记录患者进食的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排尿、排便、呕吐等的次数。
然后根据相应的计量单位,计算出入量的总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仪器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较快地获取出入量数据。
二、出入量的记录方式1. 手工记录:在纸质或电子表格上手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手工记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容易出现记录错误和遗漏的情况。
因此,在记录时需要仔细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修正错误。
2. 自动记录:使用电子出入量记录系统来实现自动化记录。
这种方法通过连接称重器、尿量计、引流袋等器械与电子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并计算出入量。
自动记录的优点是准确、快捷,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需要适当的设备和系统支持。
3. 移动记录:使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医护人员可以使用专门的出入量记录应用程序,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这种方法方便快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需要保证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图表记录:使用图表来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
可以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将时间和出入量数量作为横纵坐标。
图表记录的优点是直观明了,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入量的变化趋势,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总结:出入量的统计和记录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出入量的记录》课件

估算记录
在没有准确计量工具的情 况下,根据食物种类和数 量进行估算。
03
出入量记录的注意事项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准确记录出入量
确保记录的液体量、食物 含水量、排尿量等数据准 确无误,避免误差。
完整记录
对所有摄入和排出的液体 进行记录,包括饮水量、 食物含水量、输液量等, 不得遗漏。
核对记录
定期核对记录的数据,确 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等。
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也是医生评 估病人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可 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治疗效果的 好坏,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
出入量记录的方法和步骤
确定需要记录的出入量种类
饮水量
记录每天的饮水量,包 括水、饮料、汤等。
进食量
记录每天摄入的食物种 类和数量,包括主食、 蔬菜、水果、肉类等。
《出入量的记录》ppt课件
• 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 • 出入量记录的方法和步骤 • 出入量记录的注意事项 • 出入量记录的案例分析
01
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
准确记录病人出入量对于治疗的重要性
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状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 的治疗方案。
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对于病人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出入量记录不准确 ,可能会导致医生对病情的误判,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记录工具
纸质笔记本
方便简单,但容易丢失,不易整理和统计。
电子设备
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方便记录和整理,但需要定期导出数据。
专业出入量记录软件
功能齐全,易于使用,但可能需要付费购买。
记录出入量的方法
01
02
03
定时记录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一、出入量记录的内容:1.出量:记录患者排尿量、呕吐量、排便量、引流液量、呼吸道分泌物量、伤口引流液量等。
-排尿量:记录患者每次排尿的时间、量和性状(如颜色、清澈程度等)。
-呕吐量:记录患者每次呕吐的时间、量和性状。
-排便量:记录患者每次排便的时间、量和性状。
-引流液量:记录患者每次引流的时间、量和性状。
-呼吸道分泌物量:记录患者每次抽吸呼吸道分泌物的时间、量和性状。
-伤口引流液量:记录患者伤口引流液的时间、量和性状。
2.入量:记录患者饮食摄入量、静脉输液量、血制品输注量、药物液体剂量等。
-饮食摄入量:记录患者各餐的进食量、进食时间和性状。
-静脉输液量:记录患者静脉输液的种类、速度和输液时间。
-血制品输注量:记录患者输注血浆、红细胞等血制品的时间和数量。
-药物液体剂量:记录患者口服或静脉给药的药物液体剂量。
3.其他相关内容:记录患者发热情况、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二、出入量记录的方法:1.出量记录方法:-排尿量:使用尿量容器收集每次排尿的尿液,并记录尿液量和性状。
-呕吐量:使用呕吐袋或量杯收集每次呕吐的物质,并记录呕吐量和性状。
-排便量:使用便盆或便布收集每次排便的粪便,并记录排便量和性状。
-引流液量:使用引流袋或容器收集每次引流的液体,并记录引流液量和性状。
-呼吸道分泌物量:使用抽吸管收集每次抽吸的呼吸道分泌物,并记录分泌物量和性状。
-伤口引流液量:使用引流袋或容器收集伤口引流的液体,并记录引流液量和性状。
2.入量记录方法:-饮食摄入量:记录患者每餐进食的量和性状,可以使用餐具或量杯进行量值估计。
-静脉输液量:记录输液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输液速度,可以使用滴定器对输液速度进行控制。
-血制品输注量:记录输注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输注数量,可以使用输液泵进行输注。
-药物液体剂量:记录给药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给药剂量,可以使用口服药杯或静脉注射器进行给药。
3.生命周期体征记录方法:根据医疗机构的要求和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生命体征测量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脉搏计等,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一、出入量记录的内容:1.输入量:包括各种液体的饮食、静脉输液、输血等。
2.输出量:包括尿量、排出物、呕吐物、引导排尿的尿袋等。
3.出血量:包括术后出血、创伤出血、鼻出血等。
4.排便情况:记录病人的大便次数、性状、质地等。
5.其他漏出物:如呕吐物、引流物等。
二、出入量记录的方法:1.使用专用记录表格:可以使用纸质或电子表格,准备好记录项目的名称、单位和记录时间点。
2.记录频率:根据病人的状况和需要,通常每4小时或8小时记录一次。
对于重症和需要严密监测的病人,可以每小时记录一次或更高频率。
3.准确记录:护士在记录的时候需要准确、详细地记录,特别是关键数据,如输液量应该准确点滴滴数,尿量应该准确记录到毫升。
4.迅速反映变化:出入量记录是一个监测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和相关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累计和统计:根据每次记录的数值,把输入和输出的数值进行相加累计,或者进行统计处理,以及时评估体液平衡的情况。
6.交班记录:出入量的记录也是交班的重要内容之一,交班时应该把当天的出入量情况进行汇报,包括变化、异常情况以及相关处理情况。
三、注意事项:1.注意卫生:在记录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戴好手套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2.保持隐私:在记录出入量的时候,护士需要注重保护病人的隐私,如拉好窗帘,避免他人的窥视。
3.出入量数据的准确性:出入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评估病人病情和指导治疗至关重要,因此,护士在记录的时候要认真仔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了解仪器操作:一些医疗设备如尿袋等,需要护士掌握正常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结来说,科学、准确地记录病人的出入量是护士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通过准确的出入量记录,医护人员才能及时了解疾病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范文(通用十篇)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范文(篇一)工程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和工、料消耗的文件,是考核工程投资经济合理的依据。
所以做好工程预算的审查工作,将有利于提高设计水平和投资效益。
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浅谈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
一、重视搜集完备的依据性文件审查人员必须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搜集完备的编制预算的依据文件、材料,包括:1、建筑和结构专业提交的全套土建施工图;2、总图专业提交的土石方工程和道路、挡土墙、围墙等构筑物的平立剖图;3、工程所在地区的综合预算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间接费用和计取费用的有关规定文件;4、工程所在地的类似工程预算文件及技术经济指标(供参考)。
二、抓住审查重点工程量计算、单价套用和间接费的计取是审查工作的重点,应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1、工程量和单价的审查审查时应注意:A、编制预算时所使用的综合预算定额是否适用于本工程;B、预算书中不得重列综合定额中已包含的工程量范围;C、是否按定额规定的规则计算工程量;D 、防止出现张冠李戴,错套单价的现象。
各分部审核的重点不同,现按分部分述如下:(1)土石方分部应注意、本分部仅适用于土石方、满堂基础及基础定额中未综合的土石方项目。
运土数量中,是否已扣除了回填土数量。
如有地下室土石方工程时,在计算承台或砼基础时应扣减挖、填、运土的含量。
计算挖土高度时,不得把底板(或承台)的底标高作为挖土高度,应扣除原泥皮线标高。
地下室土方量要计入工作面的土方量。
要辨明挖土的土壤类别,以防止套错单价。
对高地下水位地区应注意增列地下水排水费用。
(2)基础分部:打桩分部的定额仅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陆上桩基工程,不适用打试桩及在室内或支架上打桩。
审查时应注意有否忘列各类桩基所对应的机械进、退场费用及组装、拆卸费用。
对于冲(钻)孔桩、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等1米内的砍桩头费用,定额已包括,不得重列。
超过1米砍桩头及吊运机械费用,不得漏计。
人工挖孔桩定额已包含扩孔5cm砼工程量,预算中不得重计,人工挖孔桩的弃土工程量不得漏列。
出入量记录规范

出入量记录规范一、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记出入量的内容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所有液体量。
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即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
显性失水:大小便量、出血、呕吐量、胃肠减压、穿刺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等。
非显性失水(隐性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
(隐形失水量850ml:皮肤蒸发—350ml,体温每升高1度,皮肤蒸发增加3-5ml/kg; 呼吸失水—500ml,气管切开后呼吸道蒸发量是正常的2-3倍)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
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还要结合病理情况考虑:剧烈腹泻、大量呕吐、肠瘘、高热、出汗、气切等。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四、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量约1000~1500ml、固体食物水约700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ml、大肠排出约150ml、呼吸蒸发约350ml、皮肤蒸发约500ml,共计2000~2500ml正常成人24h尿量1000~2000ml。
每日尿量>2500ml称为多尿。
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17ml/h 称为少尿。
尿量每日少于100ml则为无尿。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为了更好地监测和管理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准确的24小时出入量记录。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记录方法,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出入量记录表格。
表格的左侧为时间段,包括每小时或每两小时的时间点;右侧分为“液体摄入”和“液体排出”两栏。
在液体摄入栏中,我们需要记录患者口服液体的种类和数量,例如水、果汁、牛奶等;在液体排出栏中,我们需要记录患者的尿量和其他排泄物的情况。
在记录患者的液体摄入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记录每种液体的具体种类和数量,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摄入情况。
其次,需要注意记录患者是否有饮食限制或禁食的情况,以便了解患者的实际液体摄入情况。
最后,需要记录患者是否接受静脉输液或其他液体补充治疗,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全面液体摄入情况。
在记录患者的液体排出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记录每次排尿的具体时间和尿量,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排尿情况。
其次,需要记录患者是否有腹泻、呕吐或其他排泄物的情况,以便了解患者的其他液体排出情况。
最后,需要记录患者是否接受引流管或其他排液治疗,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全面液体排出情况。
在记录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准确地填写出入量记录表格,确保每一项数据都得到记录。
同时,需要注意记录患者的特殊情况,如尿失禁、呕吐后无法准确测量等,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通过以上方法记录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认真执行这一记录方法,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好的帮助。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出入量是指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摄入和排出的液体量。
对于病人来说,出入量的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病人的液体平衡状况,从而判断病情的变化和提供相应的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1.出量记录出物包括尿液、呕吐物、排便物、体液引流(如引流管、胃管、胸管等)、伤口渗液和痰液等。
出量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尿量:记录尿液的次数和量,可以使用尿量尿壶或尿尿杯放置在厕所或病床旁边。
记录时要记下时间和量,并保留样本。
-排便:记录排便的次数和性状,如固体、液体或半固体。
对于大便样本的收集需要医生或护士指导。
-呕吐物:记录呕吐的次数和性状,如颜色、稠度等。
-引流液:记录体液引流的量,如引流管或胸管的引流量。
-渗液:记录伤口渗液的量,如手术切口渗液或创伤处的渗液。
-痰液:记录痰液的量和性状,如黏稠度、颜色等。
2.入量记录入液包括口服液体、输液、饮食等。
记录入量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服液体:记录口服液体的种类和量,例如水、茶、果汁等。
-输液:记录输液的种类和速度,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液等。
-饮食:记录患者的进食量和种类,注意记录流质饮食和固体饮食的摄入量。
3.出入量的计算和评估出入量的计算要准确,并结合病人的情况进行评估。
-计算:每天结束时将出量和入量分别统计总量,记下日期、时间和总量。
-评估:将出入量进行对比,并结合患者的体重、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皮肤弹性等指标,来判断病人的液体平衡情况。
如果出入量不平衡,可能反映出病人出现失水或水中毒的情况,需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4.出入量记录的注意事项-准确性:记录出入量时要准确,尽量不要遗漏任何一个指标,防止误诊和误判。
-及时性:每天结束时进行出入量记录,定时更新,不要拖延。
-观察性:记录出入量时,要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呕吐物是否有异常等。
-防止感染:对于收集样本的容器,应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

目录
01 出入量的概念
02 记录出入量的意义
03 出入量的记录方法 05 措施
04出入量记录误差的原因 06 常见食物含水量表
01
出入量的概念
出量: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 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引流液、 伤口渗出液等。 非显性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 入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 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血量等。Βιβλιοθήκη 03出入量记录的方法
记录内容
每日摄入量
饮水量 食物中的含水量 输液量 输血量
每日排出量
尿量 大便量 咳出物量(咯血、咳痰) 呕吐物量 出血量 引流量 创面渗液量
大便中的水分
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 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 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05
措施
1. 提高护理人员对出入量统计的重视程度
出入量记录是为医生判断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 准确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病情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护 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记录严谨、准确、无误,以协 助医生判断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在统计过程 中,因严格遵照“食物含水量换算表”进行换算,科 室备齐剂量准确的量具,给记出入量的患者发放量具。 培训、实施精确统计、大汗、伤口渗出液的方法。
4.完善记录、查对、监控制度
将出入量记录单夹于病人床尾,便于值班护士巡视病房 时及时填写,每班总量汇总前与病人或陪护共同核对本 班出入数据,汇总后值班护士签名,交接班时护士查对 上一班汇总数据是否准确,每日早晨夜班护士查对完毕 将前一日记录单回收。护士长每日对记录单进行监控填 写是否清楚、是否漏填、错填,定期进行质量讲评。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在临床医学中,准确记录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是非常重要的。
出入量记录可以提供医生和护士们患者体液平衡的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准确记录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
首先,出入量的记录需要包括两个方面:出量记录和入量记录。
出量指的是患者的尿液量、呕吐物、大便、伤口渗液或引流液等从体内排出的液体量。
入量指的是患者通过口服、静脉输液、胃管、静脉营养、胃肠外营养或其他管路输入的液体量。
其次,对于每种出量和入量种类,需要准确记录其数量、时间和性质。
数量一般以毫升(ml)为单位,时间需记录完整的时、分,性质则包括颜色、质地、气味等信息。
例如,尿液量应记录为每次排尿的毫升数,呕吐物和大便量应记录为每次呕吐或排便的毫升数,伤口渗液或引流液量应按照每次更换或测量的毫升数记录。
第三,出入量的记录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一般为每1小时或每4小时进行一次记录,并及时更新到患者的病历中。
如果监测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或患者存在明显的液体平衡问题,出入量的记录间隔可以缩短至每半小时或每小时。
第四,为了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尿液量的测量,可以使用尿量计或容量尿杯进行。
对于呕吐物和大便量的测量,可以使用称重尿杯或称重纸巾等容器进行。
而对于引流液和渗液的测量,可以使用瓶装尿袋或瓶装标准容积管进行。
测量时应保持仪器干净、无菌,并在每次使用前后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第五,注意特殊情况下的出入量记录。
如果患者存在漏尿或尿失禁的情况,应借助尿布计算尿液的量。
对于吸入性肺炎或气管切开的患者,也需要记录气管分泌物的数量。
在给予静脉输液时,需要记录每袋输液的总容量,并监测滴速和输液剩余量。
最后,出入量记录需要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及时评估,发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强补液、调整输液速度或更换引流器等。
总结起来,准确记录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对于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做出合理的治疗决策非常重要。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出入量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体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因此,正确地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至关重要。
1. 准备工作。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首先,需要准备一本专门用于记录出入量的记录表格,记录表格应包括日期、时间、出量、入量、总量等项目。
其次,需要准备一支笔和标尺,以便记录和测量患者的出入量数据。
最后,需要对记录出入量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培训,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出量记录。
出量是指患者排出体内的各种液体,包括尿液、呕吐物、引流液、伤口渗出液等。
在记录出量时,需要准确地记录每次出量的时间、数量和性状。
对于尿液的记录,可以使用尿量杯或尿尿器进行测量,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上。
对于其他出量,如呕吐物和引流液,也需要及时记录其数量和性状,并在记录表格上进行标注。
3. 入量记录。
入量是指患者摄入体内的各种液体,包括饮食、饮水、输液等。
在记录入量时,需要准确地记录每次入量的时间、数量和途径。
对于饮食和饮水,可以使用量杯或注射器进行测量,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上。
对于输液,需要记录输液的种类、速度和总量,并在记录表格上进行标注。
4. 总结与分析。
在记录完患者的出入量后,需要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可以计算出患者每日的总出量和总入量,比较两者的差异,以判断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
同时,还可以根据出入量的记录数据,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如尿量减少、呕吐增多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注意事项。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
首先,需要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尽量避免遗漏和错误。
其次,需要及时记录每次出入量的数据,以免遗忘或混淆。
最后,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并征得他们的配合和理解。
出入量记录方法

出入量记录方法
在医疗护理中,出入量记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用于准确地监测患者的体液入、出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出入量记录方法:
1. 尿量记录:使用尿量计或称重尿盆来测量患者的尿液产量。
记录每次排尿的时间、尿液的颜色和浓度、尿液的量(以毫升为单位)以及尿液的特殊情况,比如出现血尿、浑浊尿等。
2. 排泄量记录:监测患者的排便情况,包括不同类型的排便,如干燥或稀糊状。
记录排便的时间、颜色、形状和量(以克或以毫升为单位),以及排便时出现的异常情况,比如便血。
3. 呕吐量记录:记录患者的呕吐情况,包括呕吐的时间、呕吐的频率、呕吐的量(以毫升为单位),以及呕吐物的性质(如黄色、绿色等)。
4. 引流液记录:监测患者的引流液量,包括胃液引流、呼吸道分泌物、胸腔引流液等。
记录引流液的时间、引流液的量(以毫升为单位)以及引流液的性质和颜色。
5. 输液量记录:记录患者接受的液体治疗量,包括静脉输液、血液制品输注等。
记录输液的时间、输液的种类(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输液的速度和输液的总量(以毫升为单位)。
6. 饮食摄入量记录: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包括各种食物和饮料的摄入量。
记录摄入的时间、摄入的种类、摄入的量(以
克或以毫升为单位),以及患者的食欲情况。
在记录出入量时,应尽量详细地描述每个方面的情况,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记录人员应注意保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出入量记录应及时进行,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进行及时干预和评估。
出入量记录方法

出入量记录方法出入量记录是指记录患者每日的饮食摄入量和排泄量,是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依据。
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出入量记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在记录出入量之前,护士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和记录表格。
包括量杯、尿杯、尿壶、出入量记录表等。
确保记录表格的格式清晰明了,便于记录和查阅。
2. 准确记录。
在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量时,需要准确记录每种食物的名称和摄入量。
可以使用标准的量杯或者称重的方式进行记录。
同时,需要注意特殊饮食,如流质饮食、软食或者禁食等情况。
在记录排泄量时,需要记录每次排尿的量和次数,以及大便的性状和次数。
对于呕吐、引流液等排泄物也需要进行记录。
3. 注意事项。
在记录出入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仔细观察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尤其是流质饮食或者禁食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摄入量,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护士需要协助喂食,并记录喂食的量和方式。
在记录排泄量时,需要注意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以及大便的性状和气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对于留置导尿管或者引流管的患者,需要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以及引流管的通畅情况。
4. 交接班和沟通。
在交接班时,护士需要将患者的出入量情况进行详细的交接,包括当班的出入量情况、特殊情况的处理和医嘱执行情况。
同时,需要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传达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和发现的异常情况。
5. 管理与评估。
出入量记录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护士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并根据记录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处理。
对于出现异常的出入量情况,护士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根据医嘱进行处理。
总结。
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准备好相关工具,准确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和排泄量,注意特殊饮食和排泄物的记录,及时交接班和沟通,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评估。
只有做好出入量记录工作,才能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为患者的康复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出入量的记录

糊状 (5080&)
便秘 (5-15%)
正常排 便(20-
30%)
稀便 >80%)
大便失 禁
(>80%)
大便含水量
正常成人便量300g, 约含水150ml
每日摄入量的记录
• 饮水量 • 食物中的含水量 • 输液量 • 输血量
常见食物的含水量
食物
单位
米饭 大米粥 大米粥
面条 馒头 花卷 烧饼 油饼 豆沙包 菜包 水饺 蛋糕 饼干 油条 煮鸡蛋
96
100
97
100
90
100
50
常见水果含水量
名称 重量(g) 含水量(g) 名称 重量(g)含水量(g)
西瓜
100
79
葡萄 100
65
甜瓜
100
66
桃子 100
82
西红柿
100
90
杏子 100
80
萝卜
100
73
柿子 100
58
李子
100
68
香蕉 100
60
樱桃
100
67
橘子 100
54
黄瓜
100
常见问题
3 对于易收集的易记录,但对于难收集的或需要 进行换算的,记录比较困难。如:尿失禁、出 汗、切口渗液、发热、气管切开、呕吐腹泻等。
4 液体的计算错误:如重复记录或累加错误。
5 其他因素:如不熟悉事物的含水量,不重视静 脉注射或口服药液等。
采取的措施
1 护士要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工作。 不能单靠经验,要依据真实数据来记录。
Thank You!
2 12 30
松花蛋 藕粉 鸭蛋 馄饨 牛奶 豆浆
出入量记录方法

出入量记录方法出入量记录是指记录患者每天的饮食摄入量和排泄量,是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手段。
正确记录出入量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出入量记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出入量记录的方法。
(1)饮食摄入量记录,记录患者每餐的饮食种类和数量,包括饮水量、进食量和饮食种类。
可以使用量杯、量匙等工具准确测量食物的摄入量,也可以直接记录食物的重量。
在记录时要特别注意饮食的种类和摄入量是否符合医嘱。
(2)排泄量记录,记录患者每次排尿、排便的时间、量和性状。
可以使用尿量计、尿杯等工具准确测量尿量,也可以直接记录尿液的容量。
对于排便量的记录,可以使用称重的方法进行准确测量。
在记录时要特别注意排泄物的性状,如颜色、气味、是否有血丝等。
2. 出入量记录的注意事项。
(1)记录准确,出入量记录要求准确无误,不能遗漏任何一次饮食摄入或排泄情况。
特别是对于液体的摄入和排泄量,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记录。
(2)记录及时,出入量记录要求及时进行,不能拖延或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记录。
每次饮食摄入和排泄后应立即记录,以免遗忘或混淆。
(3)记录完整,出入量记录要求完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重要信息。
对于饮食摄入量和排泄量,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记录,包括时间、量和性状等。
(4)记录清晰,出入量记录要求清晰易懂,不能出现模糊不清或难以理解的情况。
可以使用规范的记录表格或软件进行记录,也可以使用清晰的文字描述和标注。
3. 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
出入量记录是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依据,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的出入量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和排泄情况,及时调整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总结,出入量记录是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手段,正确记录出入量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在进行出入量记录时,要注意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清晰性,以确保记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患者的出入量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反映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希望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工作。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记录表格。
通常情况下,出入量记录表格会由医院提供,护理人员需要仔细填写患者的个人信息、日期、时间等基本信息,并确保记录表格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出量的记录。
出量通常包括尿量、呕吐量、引流量等。
对于尿量的记录,护理人员需要使用尿量杯进行准确测量,并记录在表格上。
对于呕吐量和引流量,护理人员需要使用标准的容器进行收集,并及时记录在表格上。
在记录出量时,需要注意保持记录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次出量情况。
接着,入量的记录。
入量通常包括饮食摄入量和输液量。
对于饮食摄入量,护理人员需要记录患者每餐的摄入情况,包括饮食种类、摄入量等,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对于输液量,护理人员需要记录每次输液的种类、速度和总量,并及时记录在表格上。
在记录入量时,也需要注意保持连续性和准确性,确保不漏掉任何一次入量情况。
最后,统计和分析。
在完成24小时的出入量记录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记录表格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通过计算出入量的总量,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同时,也可以根据出入量的记录情况,调整患者的饮食和输液计划,以保持患者的体液平衡。
总之,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临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介绍的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记录技巧,提高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使用标准的量具。 4 认真评估病人的出入量,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准确
性。鼓励病人使用固定的水杯、餐盒,便器。记录 时每次写上时间,列表记录。以免出入量混淆。对 已记录的做标记,避免重复记录。 5 加强制度管理,使用出入量专用表格,护士长要加 强检查,并加以指导和督促。
常见问题
3 对于易收集的易记录,但对于难收集的或需要 进行换算的,记录比较困难。如:尿失禁、出 汗、切口渗液、发热、气管切开、呕吐腹泻等。
4 液体的计算错误:如重复记录或累加错误。
5 其他因素:如不熟悉事物的含水量,不重视静 脉注射或口服药液等。
采取的措施
1 护士要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工作。 不能单靠经验,要依据真实数据来记录。
糊状 (5080&)
便秘 (5-15%)
正常排 便(20-
30%)
稀便 >80%)
大便失 禁
(>80%)
大便含水量
正常成人便量300g, 约含水150ml
每日摄入量的记录
• 饮水量 • 食物中的含水量 • 输液量 • 输血量
常见食物的含水量
食物
单位
米饭 大米粥 大米粥
面条 馒头 花卷 烧饼 油饼 豆沙包 菜包 水饺 蛋糕 饼干 油条 煮鸡蛋
96
100
97
100
90
100
50
常见水果含水量
名称 重量(g) 含水量(g) 名称 重量(g)含水量(g)
西瓜
100
79
葡萄 100
65
甜瓜
100
66
桃子 100
82
西红柿
100
90
杏子 100
80
萝卜
100
73
柿子 100
58
李子
100
68
香蕉 100
60
樱桃
100
67
橘子 100
54
黄瓜
100
记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 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 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 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出入量的概念
出 量: 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 入 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
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 输血量。
出量包括
83
菠萝 100
86
苹果
100
68
柚子 100
85
梨子
100
71
广柑 100
88
常见问题
1 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大多依靠家属和陪护人员 提供资料,单凭经验估计出入量。 护士不能一直陪伴病人,需要家属提供一些资料 ,家属由于缺乏知识或疏忽而造成漏记、多记或少 记。
2 使用不准确的量具: 临床引流袋虽有刻度,但实际数量并不准确,尤 其是两刻度之间更难估算准确。
2 12 30
松花蛋 藕粉 鸭蛋 馄饨 牛奶 豆浆
蒸鸡蛋 牛肉 猪肉 羊肉 青菜
大白菜 冬瓜 豆腐 带鱼
单位
含水量 原料重量(g)
(g)
1个
60
34
1 大碗
50
210
100
72
1 大碗
100
350
1 大杯
250
217
1 大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0
230
1 大碗
60
260
100
69
100
29
100
59
100
92
100
1 中碗 1 大碗 1 小碗 1 大碗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块 1块
1个
原料重量(g) 含水量(g) 食物
100 50 25 100 50 50 50 100 50 150 10 50 7 50 40
240 400 200 250 25 25 20 25 34 80 20 25
显性失水量
大便量 尿液 呕吐物(咯血,痰液) 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胸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管 伤口渗出液
尿量
多尿
少尿
无尿
24h尿量超过 24h尿量小于 24h尿量小于 2500ml 400ml或每小时100ml或12h完 尿量小于17ml 全无尿 正常成人24h尿量为1000-2000ml
大便中的水分
Thank You!
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引流液、伤 口渗出液等。 非显性失水(隐性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 分。
隐形失水量 (850ml)
皮肤蒸发--350ml (体温每升高1℃,皮肤 蒸发增加3~5ml/kg。)
呼吸失水--500ml (气管切开后,呼吸 道蒸发量是正常的 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