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国内外玉米育种概况
一.玉米生产和育种概况
美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 其总产占世界玉米总产的40%以上。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玉米生产大国,年种植玉米3亿亩左右,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
我国玉米育种发展大致经过了六个阶段:
即农家品种、品种间杂交种、顶交种、双交种、三交种、单交种。
除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品种外,还重视特殊品质杂交种的选育。
二.我国玉米分布、区划与育种目标
(一)我国玉米分布、区划
我国玉米划分为6 个自然区域(见图)
1、北方春播玉米区
2、黄淮海平原套复夏播玉米区
3、西南山地套种玉米区
4、南方丘陵玉米区
5、西北灌溉玉米区
6、青藏高原玉米区
第二节玉米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遗传
一、玉米育种目标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现代玉米生产上主要是利用自交系间杂种一代,因此,育种程序中包含了选育自交系与组配杂交种两个过程。开展育种工作时,必须从总体上考虑,形成总的育种策略,并用以指导育种工作。
Hallauer(1979)等对与育种有关的9个重要性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籽粒产量是最重要的,而且在今后仍然受到更为关注。其次为抗病、抗虫以及熟期。这项调查,与我国的实际也基本相符。
根据我国目前玉米生产和育种现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玉米育种总的策略为:大幅度提高产量,同时改进籽粒品质,增强抗性,以充分发挥玉米在食用、饲用和加工等方面多用途特点,为国内市场提供新型营养食品。
一是高产、优质、多抗普通玉米杂交种的选育
要求:新选育的杂交种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或产量相当,但具有特殊的优良性状,大面积单产达9000公斤/公顷以上,产量潜力12000公斤/公顷以上,籽粒纯黄或纯白,品质达到食用,饲用或出口各项中的至少一项。要高抗大斑病(春玉米尤为重要),小斑病(对夏玉米应严格要求),丝黑穗病,耐病毒病,不感染茎腐病;
另外一类是特殊品质杂交种的选育
高赖氨酸玉米:要求籽粒中赖氨酸的总量不低于0.4%,单产可略低于普通玉米推广杂交种,不发生穗腐或粒腐病,抗大、小斑病,胚乳质地最好为硬质型;
高油玉米:籽粒中的含油量不低于7%,产量不低于普通推广种5%,抗病性同普通玉米;
甜玉米:普通甜玉米乳熟期籽粒中水溶性糖含量≥8%,超甜玉米乳熟期籽粒中水溶性糖含量≥18%,穗长在15cm以上,分别符合制罐、速冻或鲜食的要求,单产鲜果穗11250公斤/公顷(750公斤/亩)以上;
青贮和青饲玉米:绿色体产量达52.5吨/公顷(3.5吨/亩)以上,并且适口性较好;
此外还应适当进行爆裂玉米、糯玉米的育种工作,以满足食品行业的需要。同时要开展雄性不育系的利用与鉴定工作。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玉米栽培遍及全国。根据自然条件,栽培耕作制度等
特点,我国玉米区被划分为8个区,各区的自然条件、栽培耕作制度不同,应根据各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于本区的具体的玉米育种目标。
二、主要性状遗传
对玉米性状的遗传,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1999年已被确定并被定位于连锁图中的等位基因约有1270个左右,已定位的分子标记位点有16000多个。
现已明确:玉米的籽粒品质(甜度、糯性、不透明状)、胚乳物质的组成成分(蛋白质、油分、糖分、淀粉等)、植株的某些形态特征(如矮杆、无叶舌等性状)是由单一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这些基因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很小。还有许多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且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另有许多性状则受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共同控制。
(一)农艺性状的遗传
玉米产量是数量遗传性状。产量因素包括穗长、穗粒行数、行粒数、粒重、单株果穗数等,各产量因素也都是数量遗传性状。
1、果穗长度玉米大多数杂交组合F1代的果穗长度都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其优势指数在16-56%之间。果穗长度的遗传是多种遗传效应互作的结果。在决定穗长的遗传中,基因以显性为主,其平均遗传率较低。果穗长度与每行籽粒数是紧密相关的,果穗长,则每行籽粒多,因而行粒数的遗传也是多种遗传效应互作的结果,并且以基因的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所占的比重较小。
2、穗粒行数玉米穗粒行数的遗传是比较稳定的。大量的杂交试验表明:杂种F1代果穗的籽粒行数介于亲本之间,杂种优势不明显。穗粒行数的遗传中,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在育种工作中,如要选育出穗粒行数较多的杂交种,则双亲的籽粒行数必须较多,否则难以奏效。
3、粒重玉米杂种F1粒重的优势很明显,超亲优势很突出。但F1的粒重优势与双亲粒重差异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当亲本粒重的差异较小时,F1的粒重的优势较低;亲本之间的粒重差异较大时,则F1的粒重优势较大。基因的加性效应在粒重的遗传中占主导地位,但显性效应也很明显,粒重的遗传率中等。
4、单株果穗数玉米杂交种的单株果穗数基本上不表现出杂种优势,其遗传主要取决于基因的加性效应。
(二)籽粒性状的遗传
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除果皮属母体组织外,有的主要与胚乳有关,受胚乳基因型控制为主,有的主要与种胚有关,受种胚基因型控制,当然,有的还有可能受母体基因型的影响。
1、籽粒类型的遗传
玉米的籽粒根据其形状、胚乳的质地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它们大多呈简单遗传,由一对或二对基因控制,除普通玉米即马齿型或硬粒型呈显性遗传外,其它类型均呈隐性遗传。
(1)糯质玉米糯玉米是由一个隐性基因突变及自交纯合而产生的。当核基因为wx wx时,胚乳表现为糯质,胚乳中几乎100%为枝链淀粉,胚乳象均匀的大理石一样,较硬,用I/KI染色呈红棕色。
普通玉米(基因型为Wx Wx)与糯玉米杂交时,由于胚乳直感,杂交当代果穗上的籽粒就为普通型,F1的果穗上的籽粒出现3非糯∶1糯的分离比例。Wx基因位于玉米的第9染色体上。
(2)甜质玉米
甜质玉米有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之分。前者在蜡熟期前籽粒中可溶性糖分含量在8-12%之间,后者则可达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