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数学计算和力学分析方法。

3.熟悉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和工艺。

4.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

2.机械设计的数学计算和力学分析:包括尺寸计算、强度计算、运动学分析等。

3.机械设计中的材料和工艺:包括材料的选用、加工方法等。

4.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5.创新设计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的材料和工艺。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5.CAD软件:为学生提供CAD软件,方便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说明书.docx

机械设计说明书.docx

一、设计任务书设计谷物清选机斗式升运器的传动装置:(1)工作条件:单班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室外工作,料斗允许速度误差±5﹪(2)使用年限:10年(3)生产条件:中小型规模机械厂,批量生产。

(4)动力来源:电力。

三相交流(220/380V)(5)原始数据:驱动轮工作功率Pw=2.1kW,料斗升运速度V=1.3m/s,驱动轮直径D=200mm二、总体方案设计1.提出方案:(1)带传动+二级齿轮传动(2)齿轮传动+二级齿轮传动(3)链传动+二级齿轮传动2.确定方案:(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由此可以画出大齿轮的受力图2、计算轴承支反力 水平面受力由公式 Ft 2×56.5+Ft 3×138=FR 2’×204FR 1+FR 2=Ft 2+Ft 3得 FR 1’=1.897kN,FR 2’=2.433kN垂直面受力M 2=Fa 2×d 2/2=0.253×163.05/2=20.63Nm M 3=Fa 3×d 3/2=1.108×69.12/2=38.28Nm由公式 Fr 2×56.5-Fr 3×138+M 2+M 3+FR 2×204=0 FR 1+FR 2+Fr 2=Fr 3得 FR 1=0.308kN , FR 2=0.34kN3、画出水平弯矩H M 图(图d )和垂直面弯矩v M 图FR 1’=1.897kN FR 2’=2.433kNFR 1= 0.308kN FR 2=0.34kN4.合成弯矩图由公式 M =√M H 2+M v2,画出下图 5.画出转矩图6. 按下式求当量弯矩()22T M M e α+=在这里,取α=0.6,由图并计算可知,在小齿轮处的当量弯矩最大,并求得()()()mN T M M CR C ⋅=⨯+=+=9.18218.1056.067.1712222α7、选择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设计、制造和维护各种机械设备的知识。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新型机械设备的设计方案,并详细说明其结构、工作原理、参数以及使用方法。

2. 设计方案概述本设计方案是基于某特定需求而开发的一种机械设备。

该设备主要用于处理特定材料,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于其他生产过程的形态。

3. 设计方案描述3.1 结构该设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进料系统:用于将原材料送入设备进行加工。

- 加工模块:使用特定的加工方式将原材料进行处理。

- 出料系统:将加工后的材料从设备中取出。

-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和监测各项参数。

3.2 工作原理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将原材料通过进料系统送入设备。

2. 设备启动后,原材料经过加工模块的处理。

3. 经过特定的工艺过程,原材料转化为特定形态。

4. 完成加工后的材料通过出料系统从设备中取出。

5. 控制系统对设备的整个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

3.3 参数说明该设备的关键参数如下: - 加工能力:表示设备每小时能够加工的原材料数量。

- 加工精度:表示设备能够达到的加工精度范围。

- 功率消耗:表示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

- 外形尺寸:表示设备的整体大小。

- 重量:表示设备的总重量。

4. 使用方法4.1 准备工作在使用该设备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确保设备接入稳定的电源。

2. 检查设备的各个组件是否安装正确且完好。

3. 确保设备的周围环境整洁,并无杂物堆放。

4.2 操作步骤使用该设备的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将需要加工的原材料放入进料系统。

3. 根据设备的加工参数,设置控制系统相应的参数。

4. 启动设备,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

5. 加工完成后,关闭设备电源。

6. 取出加工后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

5. 维护与保养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 清洁设备的各个部件,防止杂物堆积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009-2010学年第3学期
学院:工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生姓名:龙绪安
学号:08328030
起至日期:2010-7-13至2010-8-1
指导教师:高群
目录
A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B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5)
一、传动方案拟定 (5)
二、电动机的选择 (5)
三、运动参数的计算 (6)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6)
五、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7)
六、轴的设计计算 (8)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0)
八、键的选择计算 (10)
九、联轴器的选择 (11)
十、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11)
十一、箱体设计 (11)
十二、总结 (12)
十三、参考文献 (12)
C
老师批点 (13)。

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说明书机械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机械设计说明书是对机械产品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的文档,旨在提供给相关人员了解机械设计方案的必要信息。

本说明书介绍了一个新型的机械设备的设计思路、参数、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等内容,以便于用户了解并正确使用该机械设备。

2. 设计背景本机械设备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中对xxx方面需求的要求而设计的。

传统的设备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效率低下、精度不够、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我们开发了这种新型机械设备,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质量、降低操作难度以及减少人力成本。

3. 设计目标本机械设备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优化结构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周期。

- 提高精度:使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提高机械设备的定位和控制精度。

- 简化操作: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和智能化的操作界面,减少操作人员的负担。

- 降低成本:通过简化结构,降低材料成本,减少能耗和人力成本。

4. 技术参数本机械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功率:xxx kW- 转速:xxx rpm- 最大负载:xxx kg- 控制精度:xxx mm- 工作温度:xxx °C- 外形尺寸:xxx mm × xxx mm × xxx mm注:以上技术参数仅供参考,实际参数以最终产品为准。

5. 结构设计本机械设备的结构主要包括底座、机架、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

底座是设备的基础支撑结构,采用高强度、高稳定性的材料制作,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架是设备的骨架,采用整体焊接或铸造的方式制作,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传动系统采用多种传动组件,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定位控制。

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气控制技术,包括PLC控制、伺服控制、触摸屏操作等,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6. 使用要求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延长,以下是对使用人员的一些要求:- 在操作机械设备之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

大三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大三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阐明书设计题目: 带式输送机旳传动装置设计任务序号 2-3专业班学号设计者指导教师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传动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装配草图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轴旳计算与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轴承基本额定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键旳挤压强度校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箱体构造旳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设计任务设计题目: 带式输送机旳传动装置设计1 。

传动系统示意图方案2: 电机→带传动→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斜齿或直齿)减速器→工作机1—电动机;2—带传动;3—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输送带;6—滚筒2. 原始数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旳二级圆1 2 3 4 5 6 7 柱齿轮减速器, 原始数据如表所示:皮带旳有效拉力F4000 4500 3000 4000 3000 3200 4200 N输送带工作速度v0.8 0.85 1.20 1.00 1.40 1.30 1.00 m/s输送带滚筒直径d315 355 400 400 355 300 375 mm3. 设计条件1.工作条件: 机械厂装配车间;两班制, 每班工作四小时;空载起动、持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2.有效期限及检修间隔:工作期限为8年, 每年工作250日;检修期定为三年;3.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生产数千台, 有铸造设备;4.设备规定: 固定;5.生产厂: 减速机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门机械设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轴承应用、机械结构设计、焊接技术与结构分析、机械应用与传动机构综
合设计等,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课程,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机械设计能力,使
学生具备从设计、制造到利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机械设
计的方法和流程,对机械设计和制造有深入了解。

二、课程目标
1、教会学生如何实现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软件应用,并熟悉软件工具
的使用;
2、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流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元件及材料
等的选择和应用;
3、学习机械设计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及结构分析,理解机械传动机构
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种组件;
4、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或小组设计
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
行机械结构参数化定义、机械结构能力仿真与验证;
2、轴承应用:了解轴承的类型及应用,学习轴承选型、轴承安装、
润滑、清洁与检测等;。

机械制造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机械制造是一门涵盖众多领域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其设计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

本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阐述一款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目标、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目标本次机械制造设计的目标是开发一款新型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用于提高某特定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具体要求包括:1、设备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的生产运行,生产节拍达到每小时____件。

2、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在±____毫米范围内。

3、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劳动强度。

4、设备易于维护和保养,使用寿命不低于____年。

三、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经过多轮方案论证和比较,最终确定了以下设计方案:1、总体结构采用框架式结构,由机身、工作台、输送装置、加工单元等部分组成。

2、动力系统选用____电机,通过____传动方式将动力传递至各个执行机构。

3、控制系统采用基于____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和监控。

四、结构设计1、机身设计机身采用优质钢材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时,在机身内部设置了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机身的结构强度。

2、工作台设计工作台采用高精度平面导轨,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和运动平稳性。

工作台上设置了多个定位夹具,以适应不同规格产品的加工需求。

3、输送装置设计输送装置采用链条传动方式,链条上安装了特制的夹具,用于抓取和输送工件。

输送速度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调节,实现了工件的连续输送。

4、加工单元设计加工单元由刀具、主轴、进给机构等组成。

刀具选用高性能硬质合金刀具,主轴采用高精度滚珠丝杠驱动,进给精度达到____微米。

五、材料选择1、机身材料机身选用 Q235 钢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机械性能。

2、工作台材料工作台选用 HT250 铸铁,经过淬火处理后,表面硬度达到HRC____,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前言 (2)设计任务书 (3)第一章电动机的选择 (4)1.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4)1.2 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4)1.3电动机转速和型号的选择 (4)1.4传动比的分配 (5)1.5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5)第二章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7)2.1高速级的大小齿轮参数设计 (7)2.2低速级的大小齿轮参数设计 (11)第三章轴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16)3.1 轴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16)3.2 中间轴的校核: (20)第四章联轴器的选择 (24)4.1 联轴器的选择和结构设计 (24)第五章键联接的选择及计算 (26)5.1 键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26)第六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27)6.1 轴承的选择 (27)6.2 轴承的校核........................................................................... .27 第七章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 (33)7.1 齿轮润滑 (33)7.2 滚动轴承的润滑 (33)第八章箱体及设计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34)8.1 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 (34)8.2 减速度器的附件 (35)参考资料 (40)前言本次课程设计于2011年6月23日开始,经历了三周时间的设计,时间仓促,设计任务较重。

设计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错误。

希望广大审阅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改正,力争达到合格要求。

本次设计的内容: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进行方式,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课程设计中注意的一些问题。

具体的设计过程是审阅题目要求。

计算,核算,制图,最后修改。

总结等过程。

整个过程都要求严谨。

求实.经过细心计算.校核.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次课程设计经高路老师的指导,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特此表示感谢。

参加本次课程设计的有姚璐、柴岩岩。

限于设计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欢迎审阅者指示。

姚璐、柴岩岩2011年6月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二、工作条件及生产条件:1、该减速器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你好,本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说明书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本次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具体内容。

1. 设计背景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基础和核心,它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如力学、材料科学、机电一体化等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次课程将设计一款手动搬运车。

2. 设计要求手动搬运车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能够承载适当重量的物品,最大承载重量为50kg;(2)移动方便,并具备一定的悬挂功能,以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工作;(3)整体设计美观、结构牢固,方便日常维护。

3. 设计思路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款手动搬运车,使其具备承载重物的能力,并且能够方便地移动和悬挂。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车架设计:车架需要具备结构牢固、整体稳定的特点,同时应尽可能减少自重。

我们可以采用高强度材料进行车架设计,并进行适当的加强和固定。

(2)轮轴设计:车轮需要具备耐磨、承载重力大、防滑等特点,同时需要设计合适的轴承和悬挂机构,以便于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操作。

(3)推拉手柄设计:手动搬运车需要具备方便推拉的设计,我们可以设计合适高度和角度的拉杆,采用皮革或抗滑橡胶等材料包裹,以提高操作的舒适度。

4. 设计步骤(1)车架设计:首先,我们需要绘制手动搬运车的草图,并确定车架的结构、尺寸以及车架材料。

然后,根据草图进行CAD绘图,进行车架的三维模型设计,最后进行车架的加强和固定设计。

(2)轮轴设计:根据手动搬运车的承载重量和移动条件确定车轮的材料、规格及型号。

然后进行轮轴承受力分析,并针对力学问题进行调整。

最后设计合适的轮轴直径和悬挂机构。

(3)拉杆设计:根据手动搬运车的人体工学和操作要求,确定拉杆的高度和角度,然后进行拉杆材料、形状、大小和表面设计,并进行组装和调试。

5. 设计成果最终的手动搬运车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具备50kg的承载能力;(2)能够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悬挂和操作;(3)整体设计美观、结构牢固、操作舒适。

机械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设计说明书模板一、前言。

机械设计说明书是对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所做工作的总结和归纳,是对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设计成果的一个完整阐述。

本文档旨在为机械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模板,以便于他们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系统地记录和总结自己的工作,从而更好地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二、设计目标。

1. 产品功能,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承载能力、运行速度、工作精度等。

2. 结构设计,设计产品的整体结构,包括零部件的连接方式、布局、外形尺寸等。

3.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产品使用环境和要求的材料,保证产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4. 制造工艺,确定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加工工艺,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5. 安全性能,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能,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

三、设计过程。

1. 产品功能分析,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明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工作要求。

2. 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功能和使用要求,设计产品的整体结构和零部件布局。

3. 零部件设计,对产品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设计,包括但不限于轴承、齿轮、传动件等。

4.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

5. 加工工艺,确定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加工工艺,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6. 性能测试,对设计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设计成果。

1. 产品结构图,提供产品的整体结构图和零部件布局图。

2. 零部件图纸,提供产品各个零部件的详细图纸,包括尺寸、公差、加工工艺等信息。

3. 材料清单,列出产品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和材料规格。

4. 加工工艺,提供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加工工艺流程。

5. 性能测试报告,提供产品性能测试的报告,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五、总结。

通过本次设计,我们不仅完成了产品的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设计经验和教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和积累,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六、附录。

1. 产品结构图。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整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3)三.电动机的选择 (4)四.V带设计 (6)五.带轮的设计 (8)六.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9)七.高速轴的设计校核 (14)八.低速轴的设计和校核 (21)九.轴承强度的校核 (29)十.键的选择和校核 (31)十一.减速箱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种类的选择 (32)十二. 箱体的设置 (33)十三.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5)十四.设计总结 (37)十五。

参考文献 (38)一.任务设计书题目A: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原始数据:工作条件:一半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运输带于卷筒及支撑间.包括卷筒轴承的摩擦阻力影响已经在F中考虑)。

使用年限:十年,大修期三年。

生产批量:十台。

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齿轮及蜗轮。

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

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3)2.零件图(1~3)3.设计说明书一份个人设计数据:运输带的工作拉力T(N/m)___4800______运输机带速V(m/s)____1.25_____ 卷筒直径D(mm)___500______已给方案三.选择电动机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η1η2η2η3η4η5式中:η1为V 带的传动效率,取η1=0.96; η2η2为两对滚动轴承的效率,取η2=0.99; η3为一对圆柱齿轮的效率,取η3=0.97; η为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效率,取η4=0.98; η5为运输滚筒的效率,取η5=0.96。

所以,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0.96*0.99*0.99*0.97*0.98*0.96=0.86 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P=FV/η=4800*1.25/(0.86×1000)=6.97KW 2.卷筒的转速计算nw=60*1000V/πD=60*1000*1.25/3.14*500=47.7r/minV 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4,2['1 i ;机械设计第八版142页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i2∈[8,10 ];机械设计第八版413页 总传动比的范围为[16,40]; 则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763,1908]; 3.选择电动机的型号:根据工作条件,选择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根据电动机所需的功率,并考虑电动机转速越高,总传动比越大,减速器的尺寸也相应的增大,所以选用Y160M-6型电动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原始资料一、设计题目热处理车间零件输送设备的传动装备二、运动简图图11—电动机2—V带3—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滚筒6—输送带三、工作条件该装置单向传送,载荷平稳,空载起动,两班制工作,使用期限5年(每年按300天计算),输送带的速度容许误差为±5%.四、原始数据滚筒直径D(mm):320运输带速度V(m/s):0。

75滚筒轴转矩T(N·m):900五、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2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六、设计说明书内容1。

运动简图和原始数据2。

电动机选择3. 主要参数计算4.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5。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6. 机座结构尺寸计算7。

轴的设计计算8. 键、联轴器等的选择和校核9。

滚动轴承及密封的选择和校核10。

润滑材料及齿轮、轴承的润滑方法11。

齿轮、轴承配合的选择12。

参考文献七、设计要求1. 各设计阶段完成后,需经指导老师审阅同意后方能进行下阶段的设计;2. 在指定的教室内进行设计.一. 电动机的选择一、电动机输入功率二、电动机输出功率其中总效率为查表可得Y132S—4符合要求,故选用它。

Y132S—4(同步转速,4极)的相关参数表1二。

主要参数的计算一、确定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查表可得V带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2~4,圆柱齿轮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为3~5,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初分传动比为,,。

二、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本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依次为Ⅰ,Ⅱ,Ⅲ轴,则1、各轴转速2、各轴功率3、各轴转矩表2三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一、确定计算功率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故二、选择V带的带型根据,由图可得选用A型带。

三、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查表8—6和8—8可得选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2、验算带速按计算式验算带的速度因为,故此带速合适。

3、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三版)说明书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三版)说明书

书籍信息版 次:3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2010年05月01日开 本:12k纸 张:胶版纸包 装:精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22072849内容简介《机械设计实用手册》是根据常用机械设计的需要,以精炼、实用、便于查找而编写的。

第一、二版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曾多次重印。

修订第三版仍保持前两版的特点,并采用了*标准、规范和计算方法,有些章节则进行了重新编写。

修改后的第三版更适合读者的需要。

本书包括10篇:常用设计资料;机械设计常用材料;连接与紧固;弹簧;轴和联轴器;轴承;润滑与密封;机械传动;减速器;常用电动机。

本手册可供从事机械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查阅。

目 录第1篇 常用设计资料第1章 数据和资料第2章 机械制图第3章 极限与配合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第5章 表面粗糙度第6章 机械零件结构设计的常用资料第7章 钢的热处理第8章 零件的表面处理第9章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第10章 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第11章 产品设计文件及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第12章 操作件、小车轮及管件第2篇 机械设计常用材料第1章 黑色金属材料第2章 有色金属材料第3章 复合钢板第4章 非金属材料第5章 涂料和防锈漆第3篇 连接与紧固第1章 螺纹第2章 螺纹连接第3章 键、花键和销连接第4章 粘接第5章 焊接第4篇 弹簧第1章 弹簧概论第2章 圆柱螺旋弹簧设计第3章 螺旋弹簧的制造要求及性能试验第5篇 轴和联轴器第1章 轴第2章 联轴器第6篇 轴承第1章 滚动轴承第2章 滑动轴承第7篇 润滑与密封第1章 润滑剂第2章 常用润滑方法和装置第3章 密封第8篇 机械传动第1章 带传动第2章 链传动第3章 齿轮传动第4章 圆柱蜗杆传动第9篇 减速器第1章 常用标准减速器第2章 减速器设计用资料第10篇 常用电动机第1章 电动机的产品型号与分类第2章 电动机的外壳防护等级与安装型式第4章 Y、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第5章 防爆电动机第6章 Z4系列直流电动机第7章 YCT系列小型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第8章 YR系列小型绕线转子异步电动第9章 YVP系列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第10章 电动机滑轨及附件参考文献版权信息本站所提供下载的PDF图书仅提供预览和简介,请支持正版图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不少知识,也经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许多东西,树立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且大大提高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

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解,达到谅解。

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紧张而辛苦的两周课程设计结束了。

当我快要完成设计的时候感觉全身心舒畅,眼前豁然开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实用标准文档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原始资料一、设计题目热处理车间零件输送设备的传动装备二、运动简图图11—电动机 2—V带 3—齿轮减速器 4—联轴器 5—滚筒 6—输送带三、工作条件该装置单向传送,载荷平稳,空载起动,两班制工作,使用期限5年(每年按300天计算),输送带的速度容许误差为±5%.四、原始数据滚筒直径D(mm):320运输带速度V(m/s):0.75滚筒轴转矩T(N·m):900五、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2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六、设计说明书内容1. 运动简图和原始数据2. 电动机选择3. 主要参数计算4.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5. 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6. 机座结构尺寸计算7. 轴的设计计算8. 键、联轴器等的选择和校核9. 滚动轴承及密封的选择和校核10. 润滑材料及齿轮、轴承的润滑方法11. 齿轮、轴承配合的选择12. 参考文献七、设计要求1. 各设计阶段完成后,需经指导老师审阅同意后方能进行下阶段的设计;2. 在指定的教室内进行设计.一. 电动机的选择一、电动机输入功率w P60600.75244.785/min 22 3.140.32w v n r Rn π⨯⨯===⨯⨯90044.785 4.21995509550w w Tn P kw ⨯===二、电动机输出功率d P其中总效率为32320.960.990.970.990.960.833v ηηηηηη=⨯⨯⨯⨯=⨯⨯⨯⨯=带轴承齿轮联轴滚筒4.2195.0830.833wd P P kw η=== 查表可得Y132S-4符合要求,故选用它。

Y132S-4(同步转速1440min r ,4极)的相关参数 表1二. 主要参数的计算一、确定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144032.1544.785m w n i n ===总 查表可得V 带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2~4,圆柱齿轮传动单级传动比常用值为3~5,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21.3~1.5i i ≈。

机械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二、电动机的选择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四、传动件设计与计算五、高速轴的设计与计算六、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七、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八、键的选择以及校核九、轴承的校核十、润滑方式及密封方式的选择十一、设计总结十二、参考资料一、设计任务书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1——电动机2——联轴器3——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原始数据:数据编号 4钢绳拉力F/kN 15钢绳速度v/(m/min) 10卷筒直径D/mm 3801.工作条件:间歇工作,每班工作不超过15%,每次工作不超过10min,满载启动,工作中有中等震动,两班制工作,钢绳速度允许误差±5,设计寿命10年。

2.加工条件:生产20台,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齿轮。

3.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的装配图A0一张(2)零件图A4二张。

(3)设计说明书1份(打印)。

1510/min380NF KN v mD mm===7.13为减速器的传动比,i为高速级传动比,高mm可以查出载荷系数,因工作中有中等级冲击,=1d六、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1.已知条件:中间轴传递的功率22.73p kw = 转速3211.94/min n r = 齿轮分度圆直径2346.4d mm = 368d mm = 齿宽252b mm = 374b mm =2.选择轴的材料因传递的功率不打,并对重量及结构尺寸无特殊要求,故由表7-4选用的材料45钢调质处理 硬度220HBS, 查表得650b Mpa σ= 再查表13-2得 许用弯曲应力[]60b Mpa σ-= 3. 初算轴径查表13-1得107~118c 值在范围内 则()333min 3 2.73107~11824.61~27.14211.94p d c mm n ≥=⨯= 4.结构设计(1)轴的结构构想图。

1(2)设计轴的各段轴径与确定轴承1243535384235d mm d d mm d mm d mm=====七、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1.材料的选择 选用45钢正火处理 600b Mpa σ= 硬度210HBS 55b Mpa σ-=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径根据表13-1查得107~118c =又由表12-2查得33 2.52(107~118)(42.8~47.2)41.48P d c mm n ≥== 考虑到轴的最小直径处要安装联轴器会有键槽存在,故将估算直径加大3%-5%则取(45~50)mm ,取50d mm =,选用的联轴器为HL41234562505458685854d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d mm======123456112775566634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444335412219003659t r a F N F N F N F N====八、键的选择及校核1.高速轴键的选取与校核轴与联轴器的连接,选用一个普通平键,根据轴上的尺寸查资料[1]表10-1初选定为b h⨯87⨯50L=mm键、轴、轮毂的材料都是45钢由资料[3]表6-2查得许用挤压应力100120 p MPaσ⎡⎤=⎣⎦,取平均值110p MPaσ⎡⎤=⎣⎦,轴上用于连接联轴器的键的工作长度为8504622bl L mm=-=-=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0.50.57 3.5k h mm==⨯=,130d mm =⨯键 A 850GB/T 1096-1979⨯键 A 1063GB/T 1096-1979120MPa 1045402-=键槽的接2123.01440⨯⨯⨯120MPa 键的工作长度为l L =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122T kld ⨯==120MPa 1646382-=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3224.5T kld ⨯==120MPa14-= 100932h=⨯0.50.540C)。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4)确定中心距和带长
5)验算小轮包角
6)计算带的根数
7)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5.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的设计——齿轮传动设计
1)齿轮参数和几何尺寸
2)大、小齿轮材质选择
3)
6.轴的设计计算
பைடு நூலகம்1)高速轴的设计
2)低速轴的设计计算
3)联轴器的选择
7.轴的强度校核
齿轮上的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绘制轴的弯矩图、转矩图、当量弯矩图等
8.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计算及说明
结果
1.电动机的选择
1)选择电动机类型
2)确定电动机功率
3)确定电动机转速
2.总传动比的计算与分配
1)总传动比的计算
2)各级传动比的合理分配
3.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计算
1)各轴的转速
2)各轴的输入功率
3)各轴的转矩
4.减速器外部传动零件的设计——带传动
1)带型号选择
2)验算带速
3)确定带轮直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侧盖零件工艺规程设计和铣顶面工序铣床夹具设计说明书设计者:张翠翠指导教师:四平职业大学2012年6月25日目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 (3)一.零件的分析 (3)(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3)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4)三.工艺规程设计 (5)(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二)制定工艺路线 (6)(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7)(四)加工工序设计 (8)(五).夹具设计 (10)四.设计总结 (11)五.参考文献 (1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工艺分析侧盖是齿轮泵的一个零件,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应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A面,C面,和2-φ80K6孔。

A面的平面度为0.01mm,C`轴线相对于B基准的平行度要求为0.025mm,A面,C面及2-φ80K6内孔的表面粗糙度为0.8μm。

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已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4000件/年,其设备品率为1%,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现制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8160%)1%11(24000%)%1(==+⨯=++=βαn Q N 通过计算,该零件的质量约为15kg ,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1-2可知,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

毛坯的制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制造型,由于盘体零件的2-φ80K6mm 孔均需要铸出,故还应安 放型芯。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根据表1.3-1毛坯尺寸公差等级CT 为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 为G 级。

故取CT 为10级,MA 为G 级。

表2-1各加工表面总余量表2-2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三.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侧盖A面和2-φ11孔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

用它们做精基准,使加工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实现“一面二孔”的定位方式,其余各面和孔的加工也用它定位,使工艺路线遵循“基准统一”的原则。

A面较大,定位比较稳定。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考虑到盘类零件的重要孔(2-φ80孔),这时可有一种定位夹紧方案:方案一:用一浮动圆锥销伸入φ80mm毛丕孔中,限制二个自由度,用三个支承钉支承在与P面相聚30mm并平行于C面的毛坯面上,限制三个自由度,再以C面本身找正限制一个自由度。

这种方案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类型中,加工面及面上各孔。

(二)制定工艺路线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A,C平面:粗铣——半精铣——精铣2-φ80孔:粗镗一次——精镗二次——精铣Ra12.5未注出孔:钻因A.C面有较高的平行度要求,2-φ80mm孔与A面有很高的垂直度要求。

它们的加工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粗铣A 面,采用立式铣床X53,根据表2.5.1,选择直径D 为φ200mm 的组合圆柱形铣刀。

精铣A 面,X53.面铣刀粗镗2-φ80K6孔,采用卧式双面组合镗床,原则ITA20镗削头。

选择镗通孔的镗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

工序140钻4-M12螺纹底孔至φ10.2,,钻12-φ11孔,钻8-M8深16螺纹底孔至φ5mm,选用摇臂钻床Z3025.选用锥柄麻花钻,钻柄扩孔复合钻。

选用锥柄机用铰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及塞规。

4-M12,8-M8螺纹选用摇臂钻,采用机用丝锥,丝锥夹头,专用夹具和螺纹塞规。

(四)加工工序设计1.工序30粗铣C 面平面加工余量,精加工余量1.0mm ,半加工余量1.5mm ,已知C 面总余量6.0mm ,故粗加工余量为6-1.5-3.5=3.5mm 。

精铣C 面工序中以A 面及外表面定位,A 面与C 面的工序尺寸即设计尺寸581.0±mm ,则粗铣C 面工序尺寸为60.5mm 。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粗加工公差等级为IT11~IT14,取IT11级,其公差T=0.019mm ,所以精加工C 面工序尺寸60.5095.0±。

取粗铣的每齿进给量f z 为0.2mm/z ,取精铣的每转进给量f=0.5mm/r ,粗铣走刀一次,mm a p 5.3=,半精铣走刀一次mm a p 5.1=,精铣走刀一次mm a p 0.1=。

取粗铣的主轴转速为150r/min,取精铣的主轴转速为300 r/min ,取半精加工的主轴转速为200 r/min ,前面以选定铣刀直径D 为φ200mm ,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min /2.94min /100015020014.31000m m Dn=⨯⨯==πυ粗min /.6.125min /100020020014.31000m m Dn =⨯⨯==πυ半精min /4.188min /100030020014.31000m m Dn =⨯⨯==πυ粗校核机床功率(一般只校核粗加工工序): 切削功率P m =15-pm e zpznk a f a 74.09.0取z=10个齿,n=1,2.0,5.3,5.260150====pm z p k z mm f a s r 将它们代入式中,得:kw p m 62.615.21682.05.3109.16774.09.05=⨯⨯⨯⨯⨯⨯=-由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设计手册机床功率为10kw ,若效率为0.85,则10x0.85=8.5kw ,6.62kw 〈10kw 故机床功率足够。

5.时间定额计算根据本次设计,只计算工序30工时。

下面计算工序30的时间定额。

切削速度: min 2.94m铣刀转速:n d c s πυ1000==min 299363100109410003r =⨯⨯π 取299300=w n min r实际切削速度:min 11310002993001201000m dn ws =⨯⨯==ππυ当切削速度m i n 100r n w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min 226113102.0mm zn f f w z m =⨯⨯==切削工时:t=i f l l l m21++ t=min 37.1122643.2428221=⨯++=++i f l l l m 根据记协加工工艺人员设计手册得43.2421==l l 。

(五).夹具设计本次设计的夹具为第30道工序----铣顶面夹具。

该夹具适用于X53铣床。

1.确定设计方案这道工序所加工的是C 面,以A 面为定位面。

从对工件的结构形状分析,若工件以A 面朝下放置在支承板上,定位夹紧比较稳定,可靠,也容易实现。

夹具以夹具体安装面,固定V 形块,活动V 形块定位,有T 形槽螺栓连接。

工件以A 面在夹具上定位,限制了三个自由度,其余三个自由度也需要被限制。

下面两种设计方案哪种比较合理?方案一:在2-φ80K6的B 孔内插入削边销,限制一个自由度;另一孔内插入一个圆柱销,限制二个自由度。

这种定位方案从定位原理上分析是合理的,夹具结构也很简单。

但由于B 孔未经加工是毛面,夹紧力不宜施加在这样的元件上,故工件定位面和定位元件之间很有可能会接触不好,使定位不稳定。

这个方案不宜采用。

方案二:零件外表面一侧用固定V 型快,限制二个自由度;另一侧用一活动V 型块,限制一个自由度。

定位简单,直接利用活动V型块手动进行夹紧。

使夹具简单,操作方便。

2.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可得螺旋夹紧机构的夹紧力Q 为:Nr R PL Q z 13950tan 10)75.53tan(935.1330100tan )tan(211=++⨯⨯=++=ϕϕαP-螺旋所受的源动力为100NL-手柄长度30mmz r -螺旋中径的一半13.935mm1r -压紧螺钉端部的当量摩擦半径10mm.1ϕ-螺杆与螺母间的摩擦角,5.75单位(0)2ϕ-工件与螺杆头部(或压块)间的摩擦角,0单位为(0) α-螺旋升角,3单位为(0),通常取004~2。

四.设计总结紧张而又辛苦的二周课程设计结束了.此时心情放松了许多。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必不可少的过程。

这次设计过程,也是真正的检验自己能力的过程。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很累,确实付出了很多,然而,当我看着自己的设计成果,慢慢回味这二周的辛苦历程时,没有成功的喜悦,而是那种执着于工作,认真工作,努力完成好工作的信念在心头。

其实我并不聪明,但是我肯努力!看着改过成百上千遍的图,心中有许多感想:我们的基础薄弱,老师教授的知识没有融化掉,变成自己的东西;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很弱,不能很好的通过手中的资料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还要请老师帮助;做事太不细心,往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通过画图都体现在了图纸上,如此日后怎么能做好工作呢。

还有就是我一直存在的问题,计算能力差,这些都是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的缺点和不足。

本次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

课程设计过程中,我的图总有一些本不该出错的地方出现错误,有一次居然能把同一个件的剖面线打成二个方向,结果当然是被老师批评喽,当时我感到无地自容,有个地缝都想钻进去了!还有许多结构工艺性的问题,当老师提出来时我根本没有想到,脑中一片茫然。

这说明我们在这方面还很欠缺,应该好好向老师学习。

课程设计中在老师那里学到了好多东西,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在设计中最易出错而且很重要的知识;当然还学习了好多人生道理!我不害怕错,能积极改正错误,也不怕老师批评,在批评声中成长让我虚心求教,不放弃,不骄傲。

想起平时院长对我们耐心的教导,联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因为自己的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事故,必须时时刻刻提示自己,一定要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工作态度。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是您严厉批评唤醒了我,是您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是您的教诲启发了我,是您的期望鼓励了我,我感谢老师您今天又为我增添了一幅坚硬的翅膀.今天我为你们而骄傲,明天你们为我而自豪。

五.参考文献1.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李益民主编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3.机床夹具设计手册4.孙巳德主编机床夹具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5.张耀宸主编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