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之杜甫篇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之杜甫篇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之杜甫篇一、(2021年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2】禁:消瘦。
①以下对本诗的认知,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后)...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指韦曲的满眼春色,使自感老去的诗人也真的应当把戏释怀,面面俱到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名词解释”,例如“偏齿Pocahontas人”,实际就是快乐Pocahontas人,正话祖爷,存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强盗尚家家。
(唐罗隐《递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天下,眼中多少可以儿坟。
(清(此当做清,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等曲江》)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答案:①(3分)c②(4分)be③(4分)要点一:筹钱向往归隐生活,抒发对韦曲春景的钟爱。
(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归隐山林之情)要点二:暗含谋仕未果的繁杂心情。
二、【2021年福建卷】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津津乐道茅斋绝高大,江上燕子故来频。
顶戴死点污琴书内,更直奔飞虫打著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生平时代与诗赏 杜甫篇
3﹑表达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将充沛的 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 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遗。《登高》具有沉而 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 高台的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 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 ‚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最上乘‛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不独是词, 诗亦如此。《登高》语言形式的‚顿挫‛表 现于下列四方面:
鲍勃· 迪伦的《在风中飘散》《像 一块滚石》,比“格局不大、格 调不高”的《董小姐》《安和桥》 更反映作者的才华与格局。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他出身在一个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杜甫常引以自豪。所以杜甫 把“奉儒”和写诗当作自己终生孜孜不倦的事业,是有家世渊源的。
时代: 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及衰的急剧转变时期, 755年爆发的安史 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 杜甫的一生和他所处的唐王朝由盛及衰、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 关。
杜甫的生平分期
随着社会和个人环境的变动,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与漫游期(711-746)(35岁前) 2.困守长安十年时期(746-755)(35岁-44岁)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5-759)(44岁-48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岁-59岁)
2﹑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
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 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 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 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 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 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 的层次。 ‚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 ‚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 冲了这段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 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完整版)高考试题中的杜甫诗
高考试题中的杜甫诗(2001年上海高考)阅读下文,完成(1)~(3)题月夜忆舍弟戍人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尊称)为_________。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_ 诗。
(2)从诗中________ _ 和_________ 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诗圣律诗)(2)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任意写出其中两句即可)(3)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忧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颔联、颈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005年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2008年福建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遣兴》杜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遣
兴[注]
杜甫
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
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地来自荒野大,天远暮江迟。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时。
注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时杜甫寄居成都。
前人评价此诗说:“结语尤为沉痛。”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评价。
参考答案 结语意为:我年老且病,哪能活得长久呢;应当没有机会见到你们 (弟妹们)了!这是诗人充满绝望的哀叹。这其中包含了战乱未平、亲人离 散的愁思,漂泊异乡、年老迟暮的伤感,体弱衰病、相见无期的悲伤,所以 说“尤为沉痛”。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前人 评价的意思,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 “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C. “还鼓长鞭三四声”用“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
D.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结尾借放牛娃之口,点明全诗主旨。
(2)这首诗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运用了用典、反衬的手法。
诗的前八句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结尾两句用典,写牧童之忧与上文形成了反衬。
②结尾两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写出了人民对官府的畏惧,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农家命运的担忧、同情。
【解析】【分析】(1)C项,“‘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分析错误,这句诗的意思是牧童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怕牛儿相斗,“鼓长鞭”是对牛的警告。
故选C。
(2)牛本自在食草,牧童却担心牛被官家割牛角,一自在一忧虑对比,用了北魏拓跋辉生截牛角的典故,借古讽今,写出封建剥削的残酷,百姓的忧怕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故答案为:⑴C;⑵①运用了用典、反衬的手法。
诗的前八句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结尾两句用典,写牧童之忧与上文形成了反衬。
②结尾两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写出了人民对官府的畏惧,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农家命运的担忧、同情。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高考诗歌鉴赏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鉴赏古诗鉴赏0203 0912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曹霸是盛唐著名画马大师,安史之乱后,潦倒漂泊。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杜甫和他在成都相识,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写下这首《丹青引》。
诗起笔洗炼,苍凉。
先说曹霸是魏武帝曹操之后,如今削籍,沦为寻常百姓。
然后宕开一笔,颂扬曹霸祖先,曹操称雄中原的业绩虽成往史;但其诗歌的艺术造诣高超,辞采美妙,流风余韵,至今犹存。
开头四句,抑扬起伏,跌宕多姿,大气包举,统摄全篇。
清诗人王士禛十分赞赏,称为“工于发端”(《渔洋诗话》卷中)。
接着写曹霸在书画上的师承渊源,进取精神,刻苦态度和高尚情操。
曹霸最初学东晋卫夫人的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只恨不能超过王羲之。
他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之中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
诗人笔姿灵活,“学书”二句只是陪笔,故意一放;“丹青”二句点题,才是正意所在,写得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开元”以下八句,转入主题,高度赞扬曹霸在人物画上的辉煌成就。
开元年间,曹霸应诏去见唐玄宗,有幸屡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阁上的功臣像,因年久褪色,曹霸奉命重绘。
他以生花妙笔画得栩栩如生。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2.5杜甫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解析:选B。
B项,“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有误,其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选C。
C项,表达的是喜悦之情。
3.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__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___的写法。
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的写法。
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_。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_____的风格。
答案: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大江东去雄迈雄浑开阔慷慨低沉沉郁顿挫4.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专练:杜甫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专练:杜甫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2诗圣杜甫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唐)杜甫力疾①坐清晓,来诗②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③。
(注)①力疾:病中用力起身。
②来诗:指杜甫的表丈李都督写给杜甫的诗,杜甫此诗为应和之作③风尘:指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
1.“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表示颜色的“红”和“青”与其他词语的特殊搭配,使静止的景物有了动感,与此写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杜甫《放船》)B.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杜甫《观李因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三)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D.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2.首联“悲早春”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全诗是怎样表现“悲”情的?请简析。
二、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江汉:地名。
②杜甫:此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
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
③老马:源自《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1.这首诗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2.请赏析颔联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
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
②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
③“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杜甫《江涨》赏析
江涨杜甫江发蛮夷涨,山添雨雪流。
大声吹地转,高浪蹴天浮。
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
轻帆好去便,吾道付沧洲。
马老师赏析:根据梁权道《杜工部年谱》考证,杜甫的这首《江涨》作于上元二年(761年)五十岁时。
当时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营建好成都草堂,初步安定下来,心情也较之前闲适。
这一年他的作品数量大,质量高,名作有《客至》《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这首诗题目“江涨”的意思是江水上涨,说明了此诗是因为江水上涨之事有感而作。
每一联都是围绕着江水上涨而写。
首联,上句直写本事。
“发”,是说江水从蛮夷之地发源。
王洙注:“蜀水之源,皆出夷地。
”发源于蛮夷之地的江水上涨。
但此“蛮夷”二字不只指江水发源之地,也写上涨的江水之势凶猛野蛮。
下句写从山上流而下的雨水和雪水融入江水,增加了上涨的水势。
有观点认为下句雨雪添流是上句江涨的原因。
黄鹤注:“蜀山高而阴,经年雪不消,今惟水势之盛,冲之而流也。
”意思是江水上涨是雨雪添流的原因,言外之意是江水上涨幅度之大,已经将山上常年不化的雪冲下来。
以表达艺术效果高下判断,今从后,因为后解包含前解。
杜诗回环往复,意蕴深远由此可见。
颔联,上句从听觉写地面,下句从视觉写天空,结合夸张的手法,正面描写,极言上涨的水势之大。
仇兆鳌《杜诗详注》注:“《海赋》:‘似地轴拔挺而争回。
’又:‘浮天无岸。
’地转、天浮四字,本此。
”上句,浩大的水势发出轰鸣,似乎把大地吹得旋转起来。
下句,“蹴”是踢的意思。
高高掀起的巨浪,似乎把天空踢得在水面漂浮。
奇特又扎实的想象,让颔联散发着凝练、深沉、厚重的气息。
杜诗成就最高的是律诗,杜律成就最高的是颔联。
此断应无异议。
颈联,继续运用夸张手法,从江中鱼鳖和蛟龙的处境侧面烘托江水上涨的气势。
仇兆鳌《杜诗详注》注此联:“《新序》:‘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
’《史记·孔子世家》:‘蛟龙不合阴阳。
’”江水上涨,鱼鳖也跟着上浮,因而为人所得。
2019年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月夜忆舍弟 杜甫-范文word版 (1页)
2019年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月夜忆舍弟杜甫-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月夜忆舍弟杜甫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答案要点:战争频仍,时尚动荡,民不聊生。
(“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
(2)答案要点: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
(完整word版)旅宿(杜甫)阅读答案附赏析
旅宿(杜甫)阅读答案附赏析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⑴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⑵联系全诗的情感,对尾联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6.⑴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
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
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
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⑵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点击查看》》》旅宿(杜牧)相关阅读练习一:⑴诗中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 。
⑵家书到隔年写出了诗人盼望家人音信的急切心情。
由此,我们联想到杜甫在《春望》一诗中表达这种情怀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 。
⑶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⑴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⑶以乐景写哀情。
通过描绘优美的风光图景反衬出诗人思乡的愁苦。
阅读练习二: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答案】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
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
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
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首先找出颈联,分清虚实:哪是实景,哪是虚景。
并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其次指出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
读标题,旅宿提示读者所写的是作者住宿旅馆时的见闻感受。
抓情感,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作者独宿旅馆的孤寂;颔联思旧事愁眠,表现作者无眠的愁苦;颈联远梦家书,解释对家乡的思念是愁苦的根源。
高考诗歌鉴赏之名家精练:杜甫
高考诗歌鉴赏之名家精练:杜甫专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发生战事的消息,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境。
B.颔联一个“犯”字,一个“动”字,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C.颈联“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D.尾联先来一个设问句:“济时敢爱死?”点明心境,接着以“寂寞壮心惊”收束全诗,“寂寞”二字,旨在表现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孤单寂寞之情。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3-4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本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迪到蜀州的东亭送别客人,看到早春梅花开放,怀念杜甫并写了一首诗寄给他。
本诗是杜甫就裴迪之诗的答谢之作。
B.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以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以此来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
C.颔联写杜甫看到雪想到裴迪送客时的情形,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
D.颈联表达庆幸之意,庆幸裴迪没有折梅寄来,要不然诗人面对折梅一定会感慨万千的。
4.诗歌尾联中说“朝夕催人自白头”,是什么催诗人“白头”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训练—杜甫(word版 有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训练—杜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征夫①杜甫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注】①此诗于广德元年十月作于阆州。
时吐蕃陷松、维二州,蜀人被征戍守,战事失败,死伤甚众,故有此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路衢”句写诗人的所见所闻,叙写家人与征夫生离死别的场景,催人泪下。
B.“城市”句与上句相对,写热闹的城市也听不到欢声笑语,更显景象之悲凉。
C.“漂梗”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战乱时期人们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状态。
D.“衔枚”句以征夫形象展示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灾祸,表达诗人对战乱的愤慨。
2.这首诗起首两句格调沉郁,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唐]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宋]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晓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注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皆为登楼抒怀之作,作者远眺想到国事之悲和个人之伤,感慨万千。
B.杜诗颔联意境阔大,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C.陈诗“帘旌不动夕阳迟”句由远及近,描绘出洞庭湖湖水的平静、傍晚的安详。
D.杜诗尾联展现作者对时局动荡的忧思,陈诗尾联因境生情,抒发身世之悲慨。
4.古诗文中常以物象来隐喻人世沧桑、世事变迁,借以抒发作者的情感,形成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请从两首诗中各选一例,分析这一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
【最新】高考语文201X年必背古诗及鉴赏:杜甫《登高》-实用word文档 (2页)
【最新】高考语文201X年必背古诗及鉴赏:杜甫《登高》-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语文201X年必背古诗及鉴赏: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鉴赏: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杜甫(解析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杜甫(解析版)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一、(202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赠别郑炼赴襄阳[唐]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 B2.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
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点以及在诗歌中有无象征寓意;其次要结合诗歌表达技巧来分析其对于抒情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技巧的,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诗歌鉴赏2022年高考真题汇总
2022年高考真题之诗歌鉴赏汇总(附参考答案)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病柏【1】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2】。
出非不得地【3】,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4】,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5】,浩荡难倚赖。
注释:【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
【2】中路:中途。
【3】出:生长。
【4】鸱鸮:猫头鹰。
【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B.“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
C.“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
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
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
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
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
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杜甫(Word版)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杜甫(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篇一】高考优秀作文素材说起杜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它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他为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为杜少淩、杜草堂。
他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2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诗一个现代主义诗人,但它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饭中入八仙》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十五年的青春游历,携手诗仙,醉饮山林,你说:“决眦入归鸟。
”见证了一段浪漫的青春年代,你说:“一览众山小。
”潇潇风雨中,你在风中游荡,拾起一片花朵,听雨露的滴答声,你说:“润物细无声。
”见证了多少无私的行为,你说:“花重锦官城城。
”慢慢的,我陷入了想象之中:在唐朝,我进入了一座山林之中,我看到了一座茅屋,从里面走出了一个人,他就是——杜甫,我看向他眼睛望向的地方,只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欢快的歌唱,一行鹭鸶飞上了高远的蓝天,小小的窗内容不了那些千年不化的积雪,家门外的河水里停泊着来自东吴一带的万里航船。
一旁的杜甫不禁吟诵道:“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林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你写过的诗让后人牢记,不会被遗忘,杜甫,我敬佩你!【篇二】高考优秀作文素材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说的便是这诗坛双子星座——李太白和杜子美。
就我个人性格来说,我更喜欢李白,那种自负轻狂。
但不得不说杜甫,却更值得人们敬佩。
都说,读杜甫的诗,就像一杯陈酿,沉郁顿挫充满赤子情怀,但到头来还是只能叹一句人生只如此。
青年时期的杜甫同样意气凤发,在《房兵曹胡马》这首诗中,他写道:“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所向无空洞,真堪托生死,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也寄托了自己希望横行万里的雄心豪气。
青年时代的杜甫正在游历大江南北。
但他却与李白一样也有强烈的功名欲望,可是三次科举考试都落第,为了做官,他只能到处请托,不顾对象是谁,写诗自我举荐,那段生活苦不堪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同样也想致君尧舜,但无奈却没有碰到明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之杜甫篇
一、(2014年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2】禁:消瘦。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
..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
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
①(3分)C
②(4分)B E
③(4分)
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
(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二、【2013年福建卷】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这首诗景中含情。
②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③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三、【2011年江苏卷】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
答:
【参考答案】
(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