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动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论坛也在展览会的主要场所公布了论坛的主要活

( 4) 学术论坛与展览会同时举办可优势互补。 动。事实证明, 两会合开起到了优势互补的良好效

本次学术论坛与展览会同时举办, 参加论坛的 果。
术 与会代表有机会参观展览, 展览会的参展人员也可


王宽教育基金资助参会。
余龙江: 教授。
Tel: 027- 87792265
开幕式上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科学系的
K.H.Nealson 教 授 作 了 题 为 “Explaining the
Inexplicable: the Main Roads to Metabolic Interac-
tion wBiblioteka Baiduth Solid Surfaces”的大会报告。他指出由于
能利用固体金属氧化物作为电子受体的异化金属还
E- mail: yulongjiang@hust.edu.cn
20
专题述评
培养微生物的驯养 ( Domestication of Uncultivable Microorganisms’) 、 原 核 生 物 与 植 物 的 相 互 作 用 (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karyotes and Plants) 、微 生 物 驱 动 的 生 态 系 统 功 能— ——放 大 挑 战 ( Microbially Driven Ecosystem Function—the Cha- llenge of Scaling up) 、 生 命 的 生 物 膜 形 式— —— FEMS 会 议 ( The Biofilm Mode of Life—FEMS Session) 、全球变化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Impact of Global Change on Microbial Communities) 、极 端 环 境 的 生 命 和 太 空 生 物 学 ( Life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and Astrobiology) 。 圆 桌 讨 论 主 题 分 别为: 统计学与生物学交叉研究微生物多样性 ( Microbial Biodiversity Research at the Crossroads of Statistics and Biology) 、返回基础— ——现代微生 物生态学的生态基础 ( Back to Basics: Ec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Microbial Ecology) 、利 用 科 学的海洋钻探进行海平面下生物圈的利用 ( Exploration of the Marine Subsurface Biosphere with Scientific Ocean Drilling) 、海绵作为微生物发 酵器( Marine Sponges as Microbial Fermenters) 。
的基本作用。



22 日上午, 英国 Warwick 大学生物科学系的 J.

C.Murrell 教 授 作 了 题 为 “Molecular Ecology of
Methane Oxidizing Bacteria”的大会报告。他指出甲
烷氧化细菌即嗜甲烷菌不仅在自然环境的甲烷循环 国 际
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生物催化、生物修复和其他 学 生物技术应用中有相当的潜力。他们发展了一些不 术 依赖培养的分子技术来检测嗜甲烷菌, 以便研究多 动
落 的 生 态 原 则 ( Ecological Principles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新的生物和新的
途 径( Biogeochemical Cycles: New Organisms and
New Pathways) 、区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功
提出假设, 即乙酰 CoA 途径的产甲基分支途径与现
代产乙酸和产甲烷生物中的类似, 尽管缺乏相关酶
的序列相似性。他们基于比较生物化学的观点探讨
了这个假定并发现它的威力。他们提出 ATP 酶的底
物专一性标志着 ATP, ATP 取代乙酰磷酸成为通用
2007
的能量货币, 暗示羰基硫化物在早期甲酰基合成中
21 日的专题分别为: 你是谁或你做什么— ——谁 真正在微生物生态系统中有作用( Who You Are or What You Do: What Really Counts in Microbial EcosystemsR) 、水 生 微 生 物( Aquatic) 、微 生 物 与 金 属相互作用( Microbe- metal Interaction) 、微生物界 内和界间的信号传导 ( Signalling within and across the Kingdoms) 、公共生物膜和菌席— ——FEMS 会议 ( Communal Biofilms and Microbial Mats—EFMS Session) 、 人 体 微 生 物 生 态 ( Microbial Ecology of the Human Body) 、细菌与真菌、原生动物的拮抗作 用( Antagonistic Interactions of Bacteria with Fungi and Protozoa) 。圆桌讨论主题分别为: VBNC 状态 进 展 和 人 类 健 康 ( Recent Advances and Human Health Aspects of the VBNC State) 、污泥宏基因组 (Sludge Metagenomics)、细菌捕食者- 多样性、相互作 用及应 用(Bacterial Predators of Bacteria: Diversity, Interactions and Applications)、 根 际 新 见 解 (New Insights into the Rhizosphere)。
大会每天有一个主题报告, 并设置了 7 个分会 场 。 每 个 分 会 场 每 天 安 排 4 位 特 邀 报 告( Invited lecture) 、8 位 口 头 报 告( Oral presentation) 和 墙 报 交流(Poster presentation), 同时又在 4 个分会场安排 了圆桌讨论会和特别讨论。
24 日的专题分别为: 生物多样性形式和生物地 理 学— ——ASM 会 议 ( Biodiversity Patterns and Biogeography- ASM Session) 、微生物群落的微测分 析 ( Microarrays for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 sis) 、 环 境 相 关 微 生 物 的 基 因 组 学 ( Genomics of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Microorganisms) 、细菌共 生 体— ——朋 友 和 敌 人 ( Bacterial Symbionts- friends and Foes) 、进化生 态 学( Evolutionary Ecology) 、病 毒 对 微 生 物 群 落 的 影 响 ( Impact of Viruses on Microbial Communities) 、 胁 迫 反 应 ( Stress Responses) 。圆桌讨论主题分别为: 在微生物生态中 的分散( Dispersal in Microbial Ecology) 、宏基因组 数据处理、管理和分析: 挑战和解决方案( Metage- nome Data Processing,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植物生物量降解的生态 物 理 学 (The Ecophysiology of Plant Biomass Degradation)、 走 向 海 洋 微 生 物 普 查 (Towards a Census of Marine Microorganisms)。
专题述评
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动向
余龙江 李 为
(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武汉 430074)
第 11 届 国 际 微 生 物 生 态 大 会( ISME-11,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bial Ecology) 于 2006 年 8 月 20~25 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本 届 大 会 的 主 题 是“ 隐 藏 的 力 量— — — 微 生 物 群 落 的 作 用( The Hidden Powers—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Action) ”。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 60 多个国家, 共 2 000 余人。中国大陆地区有 19 名代表到会。
以听取论坛的报告。展览会上共有 105 个企业和 8 个高校科研院所参展, 充分展示了江苏省近年来在

期 科研院所是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的主力军, 但由于 在市场应用方面不具有优势, 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展览 会将论坛的主要演讲内容和活动刊登在会刊上, 同
国 是今后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重点之一。
22 日的专题分别为: 微生物与有机污染物的相 互 作 用( Microbe- Organic Pollutant Interaction) 、未
!!!!!!!!!!!!!!!!!!!!!!!!!!!!!!!!!!!!!!!!!!!!!
2007
在论文集中收录的 151 篇国内文章中, 高校与

第 科 研 院 所 的 文 章 共 110 篇 , 约 占 73%, 表 明 高 校 与
两年一届的国际微生物生态大会是该领域规 模 最 大 、规 格 最 高 的 学 术 会 议 。 本 次 会 议 是 对 近 两 年来国际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最新进展和研究成就 的一次全面检阅和交流。
此 次 大 会 设 立 了 主 题 报 告 会 、 专 题 报 告 会 、圆 桌讨论会、工作组会 议 、Poster 会 场 、展 览 会 场 等 多 个大会交流平台, 共有 1 900 多篇论文以各种形式 进行了交流。
原细菌(DMRB)的发现, 一些不同的途径可用于达到
异化金属的目的, 并对这些途径进行了讨论。生理学
实验揭示了这些生物与不同固体基质( 从铁和锰的
氢氧化合物到富铁粘土) 进行电化学相互作用成为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突变分析验证了一系列参
与金属氧化物还原的基因以及位于燃料电池阳极的
电化学活性。他认为这些结果将促使从地球古生物
及其与矿物关系的思考到现代沉积环境中金属的循
环等问题的提出。
21 日 上 午 , 德 国 Heinrich- Heine 大 学 的 W.
Martin 教 授 作 了 题 为 “Origin of Life and
Endosymbiosis Theory”的大会报告。他通过在温暖、
碱性、湿热的通风口由金属硫化物催化的有机反应
能 ( Biodiversity and Functioning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 新 兴 病 原 体 生 态 学 ( Ecology of
Emerging Pathogens) 。
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是邀请了多位国际著名的
专家作大会报告( Keynote Lecture) 。
种不同环境包括淡水、盐湖、移动洞穴、海洋体系和 态
21
专题述评

2007
各种土壤如森林土壤、垃圾覆盖土壤和泥煤土中的 需氧嗜甲烷菌的多样性和功能。他们建立了 DNA 和 RNA 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 以及基于甲烷单加氧酶 的克隆文库分析、DGGE、微阵列和 16S rRNA 和功 能基因探针, 以便确定嗜甲烷菌的功能活性群落。结 合稳定同位素探针和宏基因组分析也可以从土壤中 活跃的嗜甲烷菌中分离验证完整的甲烷单加氧酶操 纵子。他们用一些不同环境的例子讨论了对于嗜甲 烷菌的分子生态学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25 日的专题分别为: 微生物生态中新的生物分 析 和 生 物 信 息 学 方 法 ( Novel Bioanalytical and Bioinformatics Methods in Microbial Ecology) 、环境 生物技术(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微生物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