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

合集下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大类培养概述本专业目前按照电气信息类进行大类招生与培养,以“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电气工程人才”为目标,以“需求主导、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能力为重”为建设思路,建立了“校内分类培养+国际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形成了电气平行班、弘深电气班、卓越电气班、辛辛那提电气班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培养和分流方式:前两年按大类统一培养,第5学期,所有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志向与专业师资队伍,提前选择毕业设计方向与指导老师,高年级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

二、专业概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唯一的本科专业,本专业的发展史也就是学院的发展史。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曾用名电机系)创建于1935年,学院创立之初,将学生分为电机组和机械组培养,而电机组的学生又分为电力组(也称强电专业)和电信组(也称弱电专业)。

1941年,电机系正式分为电机和机械两系。

1952年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电机系设有“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和“电报电话通信”两个专业。

1955年电信专业全体学生和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与天津大学无线电系合并组建了北京邮电学院后,电机系除了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外,增设了电机及电器专业。

改革开放后,电机系先后更名为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学院,增设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电磁测量、工业外贸等专业。

2000年,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原重庆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合并组建成为新的电气工程学院,按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招收和培养学生,下设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5个专业方向。

从2013年开始,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调整,我院按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代码:080601)招收和培养学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专业代码:0806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一、培养目标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遵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胜任电力行业输电线路工作岗位的要求;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应用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

能够设计针对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与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

6.熟悉国家和地方涉及电力行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10。

能够就输电线路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201706130352241708#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06130352241708#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云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1一、专业发展定位□基础型(含研究型)□教学研究型 应用型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发展学生个性,使之具有成为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需的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理解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有效的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及自动远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系统运行、实验分析等方面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师;培养服务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预期毕业5年后,能够成长为其工作部门的技术骨干。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本科培养,学生主要学习电气工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主要特点是强电为主、强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受到电气、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电子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问题的基本能力。

1.知识要求: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及继电保护、电机拖动等。

2.能力要求:(1)具有针对电气复杂工程问题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电气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3)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气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4)具备自主的学习能力,具有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5)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书面表达、口头交流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职业道德,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过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电气工程、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宽口径、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及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较好的掌握自动化技术、信息处理、电气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 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6.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读、写能力,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基本的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语写作能力。

三、修业年限:4年。

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

六、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机学、传感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PLC技术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EDA技术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等。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运动控制系统实验、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具备坚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领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管理和应用工作。

二、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相关知识。

2.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和应用工作。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沟通,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专业课程设置1.电路分析2.数字电路3.模拟电子技术4.信号与系统5.控制理论6.电力系统分析7.电力电子技术8.自动控制原理9.工程电磁场10.现代控制理论11.机器人技术12.计算机控制系统13.电气与电子实验1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15.电力电子实验16.自动控制实验四、实践教学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参加实验、设计、调试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项目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毕业要求1.具备坚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领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管理和应用工作。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沟通,为社会做出贡献。

4.能够熟练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需的设计软件、实验仪器和设备,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设计、开发、改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

鲁东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鲁东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 ? ? ?
?
?
? ? ?
13 高等数学 A 14 线性代数 A 15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17 普通物理 D 18 普通物理实验 D 1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2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1 高级语言课程设计 22 电路 23 金工实习 A 24 电子工艺实习 25 模拟电子技术 26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27 电磁场与电磁波 28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29 信号与系统分析 30 工程制图 31 自动控制原理 32 电机与拖动 33 电力电子技术 34 电力系统分析 35 特种电机及控制系统 36 电力电子装置和系统 37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38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39 电力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40 自动检测技术 41 计算机控制系统 42 过程控制系统 43 运动控制系统 44 电气传动综合课程设计 4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46 数学建模 47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8 MATLAB 语言及应用 49 FPGA 原理与设计 5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51 单片机系统及应用 52 单片机综合设计 53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共) 54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1)一、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及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关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使用维护、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和电子信息等相关行业,从事工程设计、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工程、自动化技术、变电工程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电力系统及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有关的工程设计、科研开发及试验调试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在业务方面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掌握电气工程基础、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科学实验、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5)具有应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资料和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研究和信息管理的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的查询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达到不断的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版本科培养计划-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版本科培养计划-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版本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素质和科学与专业基础知识,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法治意识、有国际视野、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能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技术、智能建筑电气、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生产运行与控制、系统规划与设计、试验分析、生产管理、技术开发、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知识是能力发挥和素质表现的基础或载体,同时它又是通过素质教育形成的;能力是知识的综合表现,是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经实验训练或实践锻炼而形成的;素质则是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品质的总和。

知识和能力相互促进,高素质对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拓展有助推作用。

A.知识架构A1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指外语、计算机应用、互联网应用、文献检索、科技方法与方法论、科技写作等。

在外语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足以阅读专业英文资料、撰写专业文章英文摘要,并可以进行一般性交流。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各类计算、文字处理、编辑、排版等工作。

在互联网应用方面要求掌握的知识足以让其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利用。

在文献检索方面掌握文献检索的多种方法,能综合文献资料,归纳整理。

在科技方法与方法论方面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归纳法,具有初步的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

在科技写作方面掌握撰写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论文、学术论文的基本方法和语言特点。

A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指文学艺术、历史政治、哲学、法与社会、经济、管理与创新、心理学等。

在文学与艺术方面要求阅读过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通过文学著作品味人生、了解社会、提高文学修养,了解基本的音乐、美术知识。

在历史与政治方面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尤其是近代革命、现代发展史,并了解在世界科技发展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政治学方面较系统地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联系实际深刻领会,自觉实践。

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从事电力系统和电机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研制开发、试验分析,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包括设计、分析、实验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气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分析和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

2017版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2017版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2017版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洛阳理工学院教务处目录关于修订2017版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说明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1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25)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29)工程管理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35)环境工程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40)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45)财务管理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50)英语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55)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6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机器人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65)关于修订2017版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说明为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学校转型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2017级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特提出以下说明:1.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学校总体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要对生源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科知识结构和学科背景。

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的确定,课程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既要照顾学生专科学习的基础,逐步强化,循序渐进;也要兼顾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确保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与衔接合理,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构建。

实践环节比例原则上与本科专业一致。

4.学期教学时长为19周,专升本专业学生应修总学分90学分左右,注意平衡分布各学期教学环节课时数。

5.依据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灵活设置毕业环节评价考核方式。

6.培养方案中提出的目标要求、知识、能力、素质,必须有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支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关的设计、研发、系统运行、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气控制、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电气控制技术及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等基本原理及应用;具备分析、设计、应用电气设备的基本能力。

2、掌握机电控制、自动化测试、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掌握设计和开发电气工程技术系统的方法和技能,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4、具备应用计算机解决电力传输、电力转换以及电气控制等工程问题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6、跟踪专业理论前沿与发展,了解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批判思维和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8、达到与本专业相关工种的高级工以上技术水平,至少拥有一种职业技能证书。

三、专业方向1、电气自动化方向:学习和掌握电工理论、电气控制、电气测量、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具备电气工程技术分析和控制等基本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以及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工作。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学习和掌握电工理论、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及电气设备制造和应用等专业知识,具备电能生产、输配电网络的运行、规划、设计及管理的能力,能够在电力科研院所、自动化高新技术公司、电力公司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班)人材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职业素质、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辟和组织管理能力,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电气工程领域的拔尖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材,能够面向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和控制、研究开辟、工程与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工作。

(1)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熟知并遵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规范及其专业操守;(2) 掌握全面的技术、经济、安全、社会和人文知识,能够以法律、伦理、监管、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宽广的视角管理跨学科的复杂工程项目的能力;(3) 具备与同事、客户、专家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更新和调整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4) 通晓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国际规则、惯例和先进技术,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具有鉴定、分析、设计开辟和解决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5) 具有使用创新性思维和现代工具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领域中浮现的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开辟与服务、生产运行与管理等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能识别并应用于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1.2 掌握工程基础知识,能识别并应用于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1.3 掌握专业知识,能识别并应用于解决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知识识别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电气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关键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601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一、培养目标
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遵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胜任电力行业的岗位要求;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与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

6.熟悉国家和地方涉及电力行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专业特色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基于“服务于水利、电力行业”又“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服务理念,紧密结合电力行业发展,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电力行业需求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四、学位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

五、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要求
1、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1)最低课程教学总学分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全部规定内容学分150学分。

(2)课外学分
本专业须修满10学分。

2、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三峡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课程设置说明
培养方案由通识核心课40学分、学科基础课28.5学分、专业核心课52.5学分、素质拓展课10学分(最低要求选修10学分)和专业拓展课19学分,五部分组成。

注:此表不含课外学分
注:此表不含课外学分。

七、课程设置总表
1.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2.《形势与政策》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另行制订考试和课程开设方案并告知学生。

2.专业课程
2.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2.2 专业核心课程
少一门全英文或双语课程。

2.3专业拓展课程
备注:★为辅修课程
十一、其他说明
1.素质拓展(学科竞赛类)课程一览表
2.素质拓展(学科竞赛类)课程修读说明
2.1.“素质拓展(学科竞赛类)课程设置一览表”已列出经审核认可的主要竞赛项目,学生也可以选修其它经审核认可的学科竞赛项目。

2.2.素质拓展(学科竞赛类)课程修读办法:
⑴该课程统一安排在第七学期由学生自行选课。

⑵素质拓展(学科竞赛类)课程考核程序:竞赛报名确认、竞赛过程培训、参加竞赛(或成果展示)。

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
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者凭获奖证书;
参加校级(院级)学科竞赛,由相关指导教师确认,学校(学院)主管部门审核通过获得参赛证书。

⑷成绩评定标准:
获国家级证书成绩评定为“优”、获省级证书成绩评定为“良”、获校级证书成绩评定为“中”、获院级证书成绩评定为“及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