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石壕吏》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石壕吏》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石壕吏》PPT课件

为什么老翁逃走,而让老 妇出门和差役周旋?
老妪为什么“请从吏夜 归”?是没人问她自诉出 来的话吗?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谁在哭?幽咽声很低,杜甫 还能听着,说明什么?
杜甫为什么眼看着官吏的 粗暴行径而始终保持着沉 默?
老翁为什么逾墙走?是因 为没有爱国之心而特意逃 避军役吗?
分别了,但各自的生活还得继 续:想象一下,留下的老翁、 儿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 中将何以度日? 等待老妇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
诗圣
唐代现实主义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丽精 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诗圣 杜甫则被后世尊为“( )”。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 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 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 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 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 被誉为“( 诗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上册 执教人:赣县江口中学 刘世真
杜 甫 诗 三 :
杜甫
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杜工部集》 子美
杜陵野老, 代表作品: 杜陵布衣 中国 字: 号:
汉族
少陵野老
杜少陵,杜工部
出生 地:
出生 日期: 逝世 日期: 职业:
河南巩县 世称: (今巩义市) 712年2月 尊称: 12日 流派: 年 770 诗人
谢谢指导!
演示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石 壕 吏
杜 甫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 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 和语调的变化。
走:
惟:
古今异义,古指跑。 只。 古今异义,古专指下衣,这里泛指衣服。 停止。
裙:
绝: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石壕吏①暮投石壕村②,有吏夜捉人③。

老翁逾墙走④,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⑤!妇啼一何苦⑥。

听妇前致词⑦,三男邺城戍⑧。

一男附书至⑨,二男新战死⑩。

存者且偷生⑪,死者长已矣⑫!室中更无人⑬,惟有乳下孙⑭。

有孙母未去⑮,出入无完裙⑯。

老妪力虽衰⑰,请从吏夜归⑱。

急应河阳役⑲,犹得备晨炊⑳。

夜久语声绝㉑,如闻泣幽咽㉒。

天明登前途㉓,独与老翁别㉔。

词句注释:①石壕:村名,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东七十里,现名干壕村。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②暮:傍晚。

投:投宿。

③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④逾: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⑤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⑥啼:哭啼。

苦:凄苦。

⑦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⑧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防守,这里指服役。

⑨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⑩新:刚刚。

⑪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⑫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⑬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⑭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⑮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⑯完裙:完整的衣服。

“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⑰老妪:老妇人。

衰:弱。

⑱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⑲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⑳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㉑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㉒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㉓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道路。

㉔独:唯独,只有。

白话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石壕吏教案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

石壕吏教案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

石壕吏教案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石壕吏教案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十五课石壕吏_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十五课石壕吏_课件
为保家庭,自请服役。 第三层:
上页 下页
老妇的话不是一 口气说出来的,而是 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 运用了藏问于答的方 法。试据此想象吏与 老妇对话的情景。
再次通读全文,然后小组内完成表演。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25 课
—杜 甫
陈晓雪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加深对诗歌的理 解。 2、了解作者,掌握基本文学常 识。 3.发挥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写作背景

杜甫目睹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 尤其在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当时恰逢 他从洛阳回华州,一路上他看到官差疯狂抓人当兵, 人民苦不堪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哭泣。 (等到)天亮登程? 有吏夜捉人 2、差役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说明了差役的什 么特点呢? 因为白天人们都有所防备,捉不到人。 在深夜里人们本应熟睡的时候来捉人, 说明了差役的阴险狡诈和残忍。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村,遇到有差役趁 着夜色来抓人。老头(听到声音)便越墙逃跑了, 老妇走出屋去应门。差役叫得多么凶狠,老妇啼 哭得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走上前说:我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 了。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 活着的不过是苟且活着,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 是)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我这老太婆虽然 已年迈力尽,请让我今晚跟你们一起回营去。赶快 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赶上)准备(明天)早晨做饭。

《石壕吏》人教八上

《石壕吏》人教八上

《石壕吏》人教八上1.《石壕吏》人教八上篇1张笑天《石壕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古体诗在停顿和节奏上的特点,能准确、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达到熟读成诵。

2、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体会诗歌精练传神的语言和作者的复杂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他,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年轻时曾发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可是命运多舛,屡屡失意;他,人到中年却因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乱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在晚年悲守穷庐、贫困潦倒,却仍然心忧天下,最后孤苦伶仃地客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

他,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新局面。

他的诗因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他本人更被后人誉为“诗圣”。

请问,同学们,我说的是哪一位诗人?由此引出“安史之乱”,引出“三吏三别”(出示幻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吏三别”中最著名的一首——《石壕吏》(投影课题、作者)。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2、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读,准备做点评。

指名学生点评,然后询问学生朗读诗歌要注意什么?3、明确古诗朗读的方法(出示投影):①读准字音,读得顺畅——第一步②把握节奏、停顿与重音——第二步老翁逾墙走听妇前致词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③注意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第三步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们共同了解一下有关的背景资料(出示投影)4、指名再读一遍课文,看有没有读出感情来。

5、让我们听一遍录音,进一步感受一下诗歌朗读的魅力。

6、自由朗读一下课文,看有没有受到启发或感染。

7、学生跟着录音读一遍。

读完后追问:读出了诗中人物的什么感情?明确:老妇——苦差吏——凶8、全班齐读一遍课文,再一次感受一下诗歌的情感力量。

三、品味语言: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有些词可谓一字传神。

(出示投影)想一想,下列划线的词用哪一个好?说说理由。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实词,能够翻译全文。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

5、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

6、通过合理联想补充石壕吏的语言描写,理解以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疏通全文;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想象补充石壕吏的人物语言与神态。

教学难点:理解以全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

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

这节课我们将会学习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

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壕逾邺戍惟妪衰应泣咽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3、播放多媒体音频朗读课文,让学生大概感知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朗读课文4、呈现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掌握文言实词,通过合作学习翻译全诗(教师指导疑难字词句的翻译)【逾】越过【老妪】老妇【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犹得】还能够【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新】最近【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泣幽咽】(有人)低声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5、合作完成课文的翻译(多媒体展示课文翻译和重点词语的翻译,以便学生矫正)三、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

《石壕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石壕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师生选择在文学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教育部也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

而作为中学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内心世界。

《石壕吏》作为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以《石壕吏》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份完备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学习熟悉《石壕吏》全文的情节、人物、时代背景以及主题思想等内容。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社会评论,探索小说对现实的启示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了解作者和作品2.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故事中蕴含的社会意义。

3. 教学难点:做到文本解读和社会探究两个方面理解小说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传统阅读法。

2. 前瞻式阅读法:教师先预读和总览,带领学生提前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创设阅读信心。

3. 纵向式阅读法:边读边分析,深入了解小说文章从各角度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综合式阅读法:将课本外的材料引入教学,结合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对小说进行多维度解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主题进行探讨。

例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关于人生,石壕吏让我们学到了什么?”问题,跳出思维限制,激发探究主题内容的积极性。

2. 理解故事情节教师在讲解情节时,可以借助课件、多媒体等资源,在激发学生的视觉化感知的同时,可以更直观地展现故事的具体情节。

3. 思考女主的性格及情感变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蓝桥妓,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角色。

教师可以在思考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蓝桥妓的情感变化以及她对主角石壕吏的影响。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细致地理解小说中的情感细节,从而培养其细致观察和真情诠释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石壕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石壕吏》
写故事旳展开。在差 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 一种饱受战祸旳家庭旳种 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齐读第三节)
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
怎样懂得旳?
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遮体
……
听妇前致词
寡媳衣不
老妇一家三男被征,阐明了什么? 三男已死二男,又阐明了什么?
阐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最终四句写故事结局——这个饱受战祸旳家庭又遭 沉重旳一击。
乳孙旳命运
寡妻旳命运 老妪旳命运 老翁旳命运
留下无限旳想象空间
归纳小结
暮――投宿――开端:有吏夜捉人
夜――住宿――发展: 听妇前致词
夜久
高潮: 请从吏夜归
天明――告辞――结局:独与老翁别
线索:诗人旳行踪
语言品味:
分析红体字旳意境
1、有吏夜捉人 体现捕吏对村民突袭搜捕,令人惊骇。
研读赏析:
(齐读第一节)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旳发生,写了几种 人几件事?哪一句预示有一场劫难来临?
四个人,四件事。
有吏夜捉人
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旳 举动?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旳?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捉人
(齐读第二节)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 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 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 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 之情溢于言表。
老妇旳话不是一口气 说出来旳,
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 来旳。试
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 话旳情景。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八年级语文上册《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堂学习,注重知识巩固和拓展。
2.作业量适中,保证学生能在课后合理安排时间完成。
3.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挥创新精神,提高作业质量。
4.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8.课堂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石壕吏》作为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学生在此阶段,对于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的认知逐渐加深,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人民的同情。然而,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复杂句式以及深刻寓意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逐步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领悟诗文的内涵和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石壕吏》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背景、意境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学会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课文,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1.诗歌中生僻词汇、复杂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2.体会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堂练习(500字)
1.创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知识检测: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的题目,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作业,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5)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5)

2023年秋学期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课杜甫诗三首之石壕吏教学设计石壕吏杜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了解杜甫及写作石壕吏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2.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

学习指导过程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这首诗是杜甫著名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

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

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

唐肃宗害怕九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六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

第二年3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

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

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齐读。

注意:逾戍妪咽2、自读,注意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读不懂,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注意重点字词:逾墙走:越过墙逃跑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绝:没有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石壕吏第一课时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石壕吏第一课时

解读《石壕吏》与再读《石壕吏》的教学设计开篇语:今天学习杜甫著名的作品《石壕吏》,老师先按常规的教学要求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这首诗,然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会颠覆杜甫“诗圣”的形象,所以我们要对这首诗进行重新的解读。

下面我们按常规的“套路”来学习《石壕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整体把握全诗结构,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复述本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歌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题解:《石壕吏》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情节简单,可以放手搜索杜甫生平、社会背景,让学生通过自读掌握“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及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这一中心。

教学中,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即通过读——品——演——练几个环节的学习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进而感受今天美好的生活,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握全诗结构,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问: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这是现代战争带给老百姓的伤害,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古诗《石壕吏》,去感受中国古代老百姓在战争中的命运。

)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

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

诗“三吏”“三别”皆被传诵,有“诗史”之称。

作品汇为《杜工部集》。

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

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了自己“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说课稿·石壕吏

说课稿·石壕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杜甫诗三首》中的《石壕吏》。

接下来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效果预设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地位及作用:《石壕吏》出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是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主要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本文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最为传诵的典范之作。

能够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起到熏陶作用。

2、内容简析:《石壕吏》是《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

语言凝练质朴,故事情节生动,叙事巧妙,内容集中,是学生所喜闻乐读的文学作品。

按照时间顺序,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

全篇以老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对偶句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生动。

它与前两首诗的题材不同,是一首叙事诗。

二、说学情:学生在本课的第一课时已学习了杜甫的《望岳》和《春望》两首诗,在此基础上,文本疏通、翻译学习难度不大,对作者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杜甫的现实主义和沉郁顿挫的文风认识尚浅;对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理解感受不深;无法独立品味诗中精炼的语言,这些还有待于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这个单元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如古今异义词和一些特殊词语的意义。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初步把握杜甫诗作主要风格,理解“诗史”和“诗圣”的含义。

(3)、了解古体诗在停顿和节奏上的特点,能准确、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1)、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体会诗作蕴含的思想感情,品精炼的语言。

石壕吏教学设计详案

石壕吏教学设计详案

《石壕吏》教学设计黄泽镇中学洪薇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石壕吏》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里面的其中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是我们耳熟能详现实主义诗人,“三吏”“三别”组诗为杜甫的名篇,而《石壕吏》又为“三吏”“三别”中的名篇。

人们在评价杜诗的思想性时,一般不会忘记例举“三吏”“三别”,尤其是“三吏”“三别”中的《石壕吏》,由此可见《石壕吏》一诗在杜诗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文特点和地位,我把本文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知识目标: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梳理情节,深入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那个年代的场景跨越到如今这个年代,思考当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这是一个文言文的单元,而本文更是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寄托了作者的情怀。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单元提示是“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另外,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根据以上这些提示和建议,我把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1)教学重点A.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梳理情节,深入理解课文。

B.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

(2)教学难点A.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

B.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那个年代的场景跨越到如今这个年代,思考当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说教学法1、教法A.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产物,更何况本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古代唐朝时期的事,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真正去体会。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解析《石壕吏》中人物形象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解析《石壕吏》中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首先这首诗对差役这一形象地塑造采用了空白艺术。

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了“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到“幕后”,对老妇则是用了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

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

大量的空白需要我们根据老妇人的“致词”来填充: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而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称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

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老妪这一苦命而坚强的劳动妇女形象是在她对愤怒凶狠的石壕吏的哭诉中完成塑造的,通过她的哭诉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一位善良勇敢、从容坚强、具有牺牲精神的伟大母亲和妻子形象。

她忍受着丧子之痛,照顾着媳妇孙子,为了家能成家,保住丈夫这个顶梁柱,在丈夫爬墙逃跑后,虽然啼哭,但依然从容镇定地站出来,向官吏诉说家中不幸,无奈之余自己主动要求随军而去服兵役。

当时郭子仪组织军队要抗击安史叛军,这是一场正义对决非正义的战争。

老妪没有被悲哀和死亡压倒吓住,相反她更加坚强,不顾自己年迈体弱,竟然要求服役,虽然其中有许多不得已和无可奈何的原因,为了保住丈夫支撑家庭,一定有一种信念在鼓励她,那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尽快结束战争,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再也没有人战死沙场,再也不需要官史半夜捉人,老翁爬墙逃走了。

在《石壕吏》中出现的老妪这一苦命而坚强的劳动妇女形象,不仅让人同情,更加让人尊敬。

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 《石壕吏》

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 《石壕吏》

天 明 登 前 途 , 独 与 老 翁 别
夜急 久应 语河 声阳 绝役 ,, 如犹 闻得 泣备 幽晨 咽炊 。。
老有 室存 妪孙 中者 力母 更且 虽未 无偷 衰去 人生 ,, ,, 请出 惟死 从入 有者 吏无 乳长 夜完 下已 归裙 孙矣 。。 。。
一听吏 男妇呼 附前一 书致何 至词怒 ,:! 二三妇 男男啼 新邺一 战城何 死戍苦 。。!
抓走了老妇人,到河阳军中做饭。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小组活动:
发现问题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故事结局如何?诗中未写泣 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
讨论:
看了这些画面,想想老妇人一 家的遭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个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 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那么,你 如何看待战争和平呢?
老 翁 逾 墙 走 , 老 妇 出 门 看 。
暮石 投壕 石 吏 壕 村 ,唐 有 吏杜 夜甫 捉 人 。
★如何学习诗歌?

第二招

多思
——感悟诗意、品味诗情
(齐读第一段) 交待了什么内容?
时间:深夜 地点:石壕村 人物: 老妇、老翁、捕吏、杜甫 事件开端: 吏夜捉人
合作探究: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故事 情节的?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字 子美 , 唐 代伟 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他的诗作
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 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 ”,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
少陵野老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 住,曾自号“ ”,世 杜少陵 称“ ” ,又因一度挂着 杜工部 杜工部集 (712年—770年) 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
石壕吏


整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争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解词翻译
石壕吏

甫 (译文) (译文) (译文)
前:上前 戍:防守 (我)听到老妇走 上前说:我有三 个儿子都去戍守 邺城了。
上页
下页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争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整理:
上页
下页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争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整理: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解词翻译
石壕吏

甫 (译文) (译文) (译文)
一何:多么 差役叫得多么 凶狠,老妇啼 哭得多么痛苦。
上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页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争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整理:
整理:
上页 下页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yè shù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 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 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 yù 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y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 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解词翻译
石壕吏

甫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解词翻译
石壕吏

甫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投:投宿 吏:小官, 这里指差役 傍晚时分(我)投 宿到石壕村,遇 到有差役趁着夜 色来抓人。
上页 下页
解词翻译
石壕吏

甫 (译文) (译文) (译文)
上页
下页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争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整理:

解词翻译
石壕吏

甫 (译文) (译文) (译文)
逾:越过 走:逃跑 老头(听到声音) 便越墙逃跑了, 老妇走出屋去应 门。
上页
下页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争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整理:
整理:
上页
下页
写作背景
《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 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 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 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 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 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解词翻译
思考讨论
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整理: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 甫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悲壮,语言瑰丽 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 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 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 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 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 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