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稠油开采几种主要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王 乃 举 . 中 国 油 藏 开 发 模 式·总 论 [M]. 北 京 :石 油 工 业 出 版 社 , 1999:275~281
284 企业导报 2012 年第 12 期
技术市场
对稠油开采几种主要技术分析
wk.baidu.com
孔卫杰
(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河南 南阳 473000)
一、热采技术 注蒸汽热采的开采机理主要是通过加热降粘改善流变性, 高温改善油相渗透率以及热膨胀作用、蒸汽(热水)动力驱油作 用、溶解气驱作用。当油、水总蒸汽压等于或高于系统压力时, 混合物将沸腾,使原油中轻组分分离,即为蒸馏作用。蒸馏作用 引起混合液沸腾产生的扰动效应能使死孔隙中的原油向连通 孔隙中转移,从而提高驱油效率。高温水蒸气对稠油的重组分 有热裂解作用,即产生分子量较小的烃类。在蒸汽驱过程中,从 稠油中馏出的烃馏分和热裂解产生的轻烃进入热水前沿温度 较低的地带时,又重新冷凝并与油层中原始油混合将其稀释, 降低了原始油的密度和粘度,形成了对原始油的混相驱。注蒸 汽热采的乳化驱作用同样很有意义,蒸汽驱过程中,蒸汽前沿 的蒸馏馏分凝析后与水发生乳化作用,形成水包油或油包水乳 化液,这种乳化液比水的粘度高得多。在非均质储层中,这种高 粘度的乳状液会降低蒸汽和热水的指进,提高驱油的波及体 积。热采井完井时的主要问题是,360℃高温蒸汽会导致套管发 生断裂和损坏。为此,采用特超稠油 HDCS 技术,将胶质、沥青质 团状结构分解分散,形成以胶质沥青质为分散相、原油轻质组 分为连续相的分散体系。 二、出砂冷采 1986 年,为了降低采油成本,提高稠油开采经济效益,加拿 大的一些小石油公司率先开展了稠油出砂冷采的探索性矿场 试验。到 90 年代中期,稠油出砂冷采已成为热点,不注热量、不 防砂,采用螺杆泵将原油和砂一起采出。文献指出,螺杆泵连续 抽吸避免了稠油网状结构的恢复,稠油形成稳定的流动地带, 在油带前缘,油滴被启动而增溶到油带中,因此,油带具有很好 的流动能力,表现到生产上就是含水下降。而抽油泵的脉动抽 吸,使得地层孔隙中的油流难以形成连续流,水相侵入到油流 通道,微观上表现为降低了油滴前后的压差,油滴更难启动。稠 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含有溶解气的各类疏松砂岩稠油 油藏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它通过使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 和形成稳定泡沫油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形成地层中“蚯蚓 洞”,可提高油层渗透率;形成泡沫油,则给油层提供了内部驱 动能量。 三、加降粘剂 据研究,乳化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随 机游走过程,降低界面张力、提高毛管数可改善稠油油藏开发 效果。向生产井井底注入表面活性物质,降粘剂在井下与原油 相混合后产生乳化或分散作用,原油以小油珠的形式分散在水 溶液中,形成比较稳定的水包油型乳状液体系。比较常用的有 GL、HRV-2、PS、碱法造纸黑液、BM-5、DJH-1、HG 系列降粘剂。鲁克
沁油田通过加强化学吞吐油井化学降粘、化学吞吐、蒸汽吞吐、 天然气吞吐等技术现场攻关试验,形成超深稠油开发技术路 线。
四、电加热 采用电热采油工艺开采稠油、超稠油,在技术上是成熟的。 对于远离油田基地的中小规模稠油油藏,由于其面临的主要开 发瓶颈主要来自地面稠油的输送加热、降粘、脱水工艺等。因此 笔者建议开展地下稠油变稀油技术攻关,将稠油开发转化为稀 油开发问题。当然这存在比较突出的成本问题:电热采油工艺 单井平均加热功率 80kW·h,日耗电费约 1000 元。 五、掺稀油开采 掺稀油降粘是开采稠油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不伤 害油层,不像掺活性水降粘开采,掺水后的油水混合液要到联 合站去脱水,脱下的水还要解决出路问题,增加了原油生产成 本。 六、微生物驱油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通过细菌在油藏环境中繁殖、生长、代 谢,利用细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使固液界面 性质、渗流特性、原油物化性质发生变化,提高洗油效率。微生 物作用可降低原油高碳链烃含量,降低原油粘度。美国密苏里 大学在 2002~2004 年开展了浅层重油的微生物采油技术研 究;2005 年,微生物采油技术列入中国“973”科技项目。 七、地热辅助采油技术 地热采油是利用地热资源,以深层高温开发流体(油、气、 水及其混合物)将大量的热量带人浅油层,降低原油粘度,提高 原油流动能力。为了减少热损失,最好不进行油、气、水分离,而 且不经过地面,直接注入目的油层。 八、结语 (1)稠油因粘度高而开采难,随着中国节能减排力度的加 大,建议推广微生物驱油、掺稀油开采和多分支水平井开采技 术。如今稠油冷采已形成成熟技术,而实际应用规模还较小,这 一状况亟需改变。(2)地热采油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广泛 适用于各类油藏,安全、节能、环保、试验。(3)井下稠油变稀油。 建议开展地下稠油变稀油技术攻关,将稠油热采和稠油炼制两 大成熟技术集成起来,在油田井底实现炼油厂的稠油预处理过 程,将稠油开采难题转化为稀油开采问题,从而大幅提高稠油 产能和最终采收率。
284 企业导报 2012 年第 12 期
技术市场
对稠油开采几种主要技术分析
wk.baidu.com
孔卫杰
(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河南 南阳 473000)
一、热采技术 注蒸汽热采的开采机理主要是通过加热降粘改善流变性, 高温改善油相渗透率以及热膨胀作用、蒸汽(热水)动力驱油作 用、溶解气驱作用。当油、水总蒸汽压等于或高于系统压力时, 混合物将沸腾,使原油中轻组分分离,即为蒸馏作用。蒸馏作用 引起混合液沸腾产生的扰动效应能使死孔隙中的原油向连通 孔隙中转移,从而提高驱油效率。高温水蒸气对稠油的重组分 有热裂解作用,即产生分子量较小的烃类。在蒸汽驱过程中,从 稠油中馏出的烃馏分和热裂解产生的轻烃进入热水前沿温度 较低的地带时,又重新冷凝并与油层中原始油混合将其稀释, 降低了原始油的密度和粘度,形成了对原始油的混相驱。注蒸 汽热采的乳化驱作用同样很有意义,蒸汽驱过程中,蒸汽前沿 的蒸馏馏分凝析后与水发生乳化作用,形成水包油或油包水乳 化液,这种乳化液比水的粘度高得多。在非均质储层中,这种高 粘度的乳状液会降低蒸汽和热水的指进,提高驱油的波及体 积。热采井完井时的主要问题是,360℃高温蒸汽会导致套管发 生断裂和损坏。为此,采用特超稠油 HDCS 技术,将胶质、沥青质 团状结构分解分散,形成以胶质沥青质为分散相、原油轻质组 分为连续相的分散体系。 二、出砂冷采 1986 年,为了降低采油成本,提高稠油开采经济效益,加拿 大的一些小石油公司率先开展了稠油出砂冷采的探索性矿场 试验。到 90 年代中期,稠油出砂冷采已成为热点,不注热量、不 防砂,采用螺杆泵将原油和砂一起采出。文献指出,螺杆泵连续 抽吸避免了稠油网状结构的恢复,稠油形成稳定的流动地带, 在油带前缘,油滴被启动而增溶到油带中,因此,油带具有很好 的流动能力,表现到生产上就是含水下降。而抽油泵的脉动抽 吸,使得地层孔隙中的油流难以形成连续流,水相侵入到油流 通道,微观上表现为降低了油滴前后的压差,油滴更难启动。稠 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含有溶解气的各类疏松砂岩稠油 油藏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它通过使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 和形成稳定泡沫油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形成地层中“蚯蚓 洞”,可提高油层渗透率;形成泡沫油,则给油层提供了内部驱 动能量。 三、加降粘剂 据研究,乳化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随 机游走过程,降低界面张力、提高毛管数可改善稠油油藏开发 效果。向生产井井底注入表面活性物质,降粘剂在井下与原油 相混合后产生乳化或分散作用,原油以小油珠的形式分散在水 溶液中,形成比较稳定的水包油型乳状液体系。比较常用的有 GL、HRV-2、PS、碱法造纸黑液、BM-5、DJH-1、HG 系列降粘剂。鲁克
沁油田通过加强化学吞吐油井化学降粘、化学吞吐、蒸汽吞吐、 天然气吞吐等技术现场攻关试验,形成超深稠油开发技术路 线。
四、电加热 采用电热采油工艺开采稠油、超稠油,在技术上是成熟的。 对于远离油田基地的中小规模稠油油藏,由于其面临的主要开 发瓶颈主要来自地面稠油的输送加热、降粘、脱水工艺等。因此 笔者建议开展地下稠油变稀油技术攻关,将稠油开发转化为稀 油开发问题。当然这存在比较突出的成本问题:电热采油工艺 单井平均加热功率 80kW·h,日耗电费约 1000 元。 五、掺稀油开采 掺稀油降粘是开采稠油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不伤 害油层,不像掺活性水降粘开采,掺水后的油水混合液要到联 合站去脱水,脱下的水还要解决出路问题,增加了原油生产成 本。 六、微生物驱油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通过细菌在油藏环境中繁殖、生长、代 谢,利用细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使固液界面 性质、渗流特性、原油物化性质发生变化,提高洗油效率。微生 物作用可降低原油高碳链烃含量,降低原油粘度。美国密苏里 大学在 2002~2004 年开展了浅层重油的微生物采油技术研 究;2005 年,微生物采油技术列入中国“973”科技项目。 七、地热辅助采油技术 地热采油是利用地热资源,以深层高温开发流体(油、气、 水及其混合物)将大量的热量带人浅油层,降低原油粘度,提高 原油流动能力。为了减少热损失,最好不进行油、气、水分离,而 且不经过地面,直接注入目的油层。 八、结语 (1)稠油因粘度高而开采难,随着中国节能减排力度的加 大,建议推广微生物驱油、掺稀油开采和多分支水平井开采技 术。如今稠油冷采已形成成熟技术,而实际应用规模还较小,这 一状况亟需改变。(2)地热采油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广泛 适用于各类油藏,安全、节能、环保、试验。(3)井下稠油变稀油。 建议开展地下稠油变稀油技术攻关,将稠油热采和稠油炼制两 大成熟技术集成起来,在油田井底实现炼油厂的稠油预处理过 程,将稠油开采难题转化为稀油开采问题,从而大幅提高稠油 产能和最终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