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差异课件[文字可编辑]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差异》课件

《中国文化差异》课件
求意境和气韵生动。
中国文学
总结词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包括古典文学和现 代文学两大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 艺术价值。
VS
详细描述
中国古典文学以诗歌、散文、小说、戏曲 等为主要形式,如《诗经》、《楚辞》、 《唐诗三百首》等,它们反映了不同历史 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心声。现代文学则 以白话文为主要语言,涌现出了一批杰出 的文学家和作品,如鲁迅、茅盾、巴金等 人的小说、散文和随笔。
04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春节
总结词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述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历史悠久, 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期 间,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 包括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 祈年等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在春节期间, 人们还会贴春联、贴窗花、吃年夜饭、放鞭
炮、拜年等。
元宵节
总结词
中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上元节”或“灯节”。
详细描述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自古以来便有观灯、吃元 宵、猜灯谜等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放灯笼、猜灯 谜、吃元宵(汤圆),有些地方还会举办舞龙舞狮、 踩高跷等民俗活动。元宵节象征着团圆和完整,是中 国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清明节
中国音乐与舞蹈
总结词
中国音乐和舞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 艺术魅力,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中国音乐以五声音阶和各种乐器为主要表现 手段,如二胡、笛子、琵琶等,它既可用于 演奏古典乐曲,也可用于创作现代音乐。中 国舞蹈则以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故事,如 京剧、昆曲、舞龙舞狮等传统舞蹈和民间舞 蹈,它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踏青节”或“行清节”。

《中国地域文化》课件

《中国地域文化》课件

东方文化
中国东部的地域文化
中国东部地域文化独具风情, 包括沿海城市文化和江南水 乡文化等。
东北、华东、华南文化 的异同点
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域文化 在气候、饮食和建筑风格等 方面存在着差异和共通之处。
与日韩地域文化的对比
与日本和韩国的地域文化相 比,中国东方文化有其独特 的特色和表现形式。
结语
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了 解并尊重地域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游览各地景点、品尝当地美食和参与民俗活动 等方式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地域文化。
愿本课件能够帮助您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地域文化。谢谢!
历史文化背景
北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诸如北京故宫和 长城等。
民俗风情
北方民俗风情独具魅力,如春节的庙会和元 宵节的灯笼节庆活动。
南方文化
气候与自然环境
历史文化背景
南方地区温暖湿润,拥有美丽的山水与稻田景观。 南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村落和寺庙。
饮食文化
南方饮食以粤菜、潮汕菜和客家菜等为代表, 口味清淡微甜,注重食材。
中国地域文化
欢迎来到《中国地域文化》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全面了解中国各地的文 化特点和独特之处。
概述
中国地域文化是各地在气候、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饮食、民俗风情等 方面所形成的独特文化风貌。
北方文化
气候与自然环境
北方地区的寒冷气候和辽阔平原给予了北方 文化独特的气息。
饮食文化
北方饮食以面食、烤鸭和炸酱面等为代表, 口味香醇独特。
民俗风情
南方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如端午节的龙舟赛和 中秋节的赏月活动。

高考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ppt 通用优质课件

高考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ppt 通用优质课件

积温 气候
4500 ℃ ~ 75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红壤、黄壤,肥力较低 作物 水田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问题 长江水源利用、山地开发、红壤改良
4.华 南热 带湿 润地 区
地貌 低山、丘陵 积温 ≥ 7500℃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热带季雨林,季相变化不明显 土壤 淋溶强烈的砖红壤性红壤 作物 水稻一年三熟,经济作物种类多 问题 热带生物资源利用,发挥土地生产力
西北 干旱 半干 旱区
深居 内陆
地形 闭塞
温 带
植被:荒漠、草原
大 陆
水文:多内流河、湖
人口 少 生产草原牧业、
性 土壤:有机质低,
灌溉农业为主

盐分高
候 动物:耐旱动物
城市 点状、带状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分异: 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界线: 贺兰山一带,2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 因素: 降水量的东西差异
2.(36分)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区域发展经济的有利自 然条件。(15分) 气候温和湿润(或水热条件好) ;水源充足;海拔较低;平原广 大;距海洋近等。(每点3分, 共15分)
2)A区自然特征呈什么方向上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
主要呈南北方向上的差异。主要是热量条件随纬 度差异而成。(8分)
平原耕地
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四个地区:
形成原因: 南北差异:
热量 内部差异:
水分
1.东北湿润、半湿润地 区
地貌 三面环山中部平原
积温 气候 植被 土壤
≤3200℃ 寒温带、中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或
混交林

中国南北方文化差异44页PPT

中国南北方文化差异44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Leabharlann 中国南北方文化差异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5《我国的地域差异》精品课件(第1课时)

5《我国的地域差异》精品课件(第1课时)

1.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该区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高
B.因图中铁路的开通,铁路运输成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C.甲省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D.乙省区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学习目标 1
掌握中国四大区域的位置及划分原则。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图5.2、5.6,描述青藏地区和西北
学习目标 2 地区的位置,范围,掌握两地区的自然特征,运用地图和 其他资料归纳人口、城市、资源的分布特点。 读图5.8,掌握南方北方的分界线及位置范围。能够描 学习目标 3 述南方、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阅读教材P8-10,结 合教材图片,掌握南北方在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观看动画,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及划分区域。
点击播放动画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四大地理区域
把秦岭-淮河一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 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
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
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 一定调整,就把我国划 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达成学习目标 1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青藏地区
青 藏



位 置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青藏地区
读图5.2 1.找出昆仑山、阿尔金 山、祁连山脉、喜马拉雅 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2.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
的主要河流。 3.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

《中国的区域差异》PPT课件

《中国的区域差异》PPT课件

南 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 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
方 沃,河流纵横,灌溉便利,又 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
地 有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 土壤酸性强,土质黏重,
区 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 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 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
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发育,地表崎岖,土层

工业基地
2.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项目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理 位置
大兴安岭 以西、长城和 横断山脉 以西、喜马拉 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
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金山以南
主要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 地形区 地、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项目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气候 类型
温带大陆性 气候
独特的 高寒 气候
水土流失
东部 沿海
台风
北太平洋热带 洋面形成的强 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 烈的热带气旋 预报警制度等
[应用闯一关] 1.(2012·广州检测)读“中国南方、北方水资源、土地、
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 B.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
5.珠江三角洲
(1)图中的城市:a 广州 ,b 深圳 ,c 珠海 ;核电站:d 大亚湾 。 (2)对外开放的前沿: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开辟为沿
海经济开放区。 (3)外向型的经济: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
基地之一;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城镇的发展: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

中国历史文化地域差异PPT参考

中国历史文化地域差异PPT参考

8
三、秦汉以后区域文化的变异以及文化地域、文化人群
2021/3/1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讲的 是在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 环境下,各地人文景观与 文化风貌的差异。由于地 理环境的差异,在文化上 中国北方与南方,东部与 西部地区都存在明显的不 同。“骏马秋风晋北,杏 花春雨江南”就是中国古 人对于地域文化差异的形 象描述。
第三讲 中国历史文化地域差异
2021/3/10
授课:XXX
1
一、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中国古代“文化”一词起源很早 ,《周礼》载:“观乎天文以察 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指“文治教化”之意。
2021/3/10
授课:XXX
2
西方“文化”一词出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为耕 作,引申至人们培育、创造、发展起来的与天然状 态有别的事务。现代意义的“文化”概念是英国人 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根据德国学者古斯塔夫•克勒 姆的《文化学通论》发展而来。后来一些美国学者 又增加了物质文化的内容,20世纪以来关于“文化” 的界说越来越多。
授课:XXX
6
2. 黄河中下游风俗区
秦汉时期经济文化重心,可分为以下亚区:
燕地亚区:愚捍少虑,敢于急人。宾客相过,以妇相待。 赵地亚区:今河北中部“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女 子游媒富贵,遍诸侯之后宫”太原、上党一带号“难 治”。 鲁地亚区:有圣人之教,西汉去圣久远,俗趋商贾,多 伪巧。 宋地亚区:重厚多君子,好稼穑。 卫地亚区:郑卫之音,好气任侠。
2021/3/10
授课:XXX
5
2. 黄河中下游风俗区
秦汉时期经济文化重心,可分为以下亚区:
关中亚区:物产丰富,风俗不纯。 魏地亚区:古“三河”之地,风俗大致相同。 韩地亚区:郑地俗男女亟聚会、颍川尚忠、南阳奢。 陈地亚区:其俗巫鬼。 齐地亚区:人物辐辏,有鱼盐之利,尊贤而尚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域文化Βιβλιοθήκη 四川文化特征及成 因1
四川省地形地势
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东西长 1075
公里,南北宽 921 公里。与 7个省(区、市)接壤,
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
贵州,西衔西藏。省内居住着汉族、藏族、羌族、
彝族、回族、苗族等民族,被誉为“中国第二大
藏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地”。四川省是一个
3
处四川西部的高原区域 )划分依据 :巴文化区西周 时、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龙江合台 地上,建立奴隶制式国家“昔阝”春秋为古巴国 故地。
A 巴文化
蜀文化
B
巴中近年越来越多的巴人遗迹被发现证明了该 地是巴文化区,巴中的“巴”更是证明了与巴 的密不可分。南充阆中曾经短暂的做过巴国的 首都,后来因为与广元地区的蜀国诸侯国 苴'' 相接,出于安全考虑巴国很快把首都迁移出去 。广元一直是巴国和蜀国的争夺地,虽然蜀国 在广元地区建立了侯国“苴”,但 苴”国的构 成主要是巴民族,故为巴文化区。巴中近年来 修建的巴人广场,便是依靠浓郁的本地巴文化 得来。达州市宣汉罗家坝的巴国遗迹,证明了 达州是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根据商朝《 辞源》巴蜀的界线为现在广元、资中、沐川为 一线,因此资中与沐川为巴文化区,并且还记 载巴国区域分布在现嘉陵江流域,岷江下游, 沱江下游,长江上游,因此宜宾、泸州为巴文 化区。
蜀汉文化
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迹是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本是刘备墓、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 和诸葛武乡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们都用 武侯祠这个名称来代称这几处遗迹。诸葛 亮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万世云 霄的。崇敬,“武侯祠”这一称谓,让我们 深深领略到其中历史文化积淀的况味。从 武侯祠出发,沿着当年刘备入蜀的路线, 可以陆续拜谒大邑子龙庙、德阳庞统祠、 绵竹诸葛祠、绵阳富乐山和蒋琬墓、昭化 费祎庙和剑阁翠云廊,北出汉中可到沔县 定军山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们尽可 以领略历史淘尽千古英雄,是非成败转头 空,铁马金戈变为渔樵江渚的沧桑7 变化, 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家眼光。
逢山必须开道,遇水必须造桥,古蜀先民为了突破封闭,在发明了栈道的同时,
又发表了笮桥。笮桥即绳桥,有多种类型,至今尚可见到的藏区的溜索和编网的藤桥,
岷山上的竹索桥,滇西北的编网篾桥,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桥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铁索桥,
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开放的智慧体现。
南方丝绸之路
远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 道。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 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南海,这 些都充分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 杖和蜀布的故事,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这条通 道,现代史学家沿用“丝绸之路”称呼的惯例而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行路难
巴蜀盆地在地形上为“四塞之国”,古代交通甚为困难,故李白发出
“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这一封闭地形对巴蜀文化作为农业文明所必然带来的封闭
性肯定会有较大影响。但正是因为如此,又反过来激励起巴蜀先民向外开拓、努力改
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于是,环境与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闭中有开放、
多民族的大省,有 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 14
2
个少数民族按在省内人口的多少依次为彝族、藏
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
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
中国 文化区
四川
四川主要有四个文化区组成巴文化区:南充、巴 中、达州、广安、乐山沐川、内江资中、广元东 部以及宜宾、泸州。蜀文化区:成都、绵阳、德 阳、遂宁、雅安、眉山、资阳、乐山、广元西部、 自贡和内江(战国时代之前,巴国(首府重庆)和 蜀国(首府成都)是当时中国西南最重要的两个 国家 );攀西文化区:攀枝花和凉山彝族自治州 (凉山州首府西昌,所以常常统称为攀西 );川西 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 (地
6
靖)、谷昌(昆明),以后一途入越南,一途经大理与旄牛道重合。根据目前所能见 到的文献资料,最早走这条线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灭蜀后南迁的蜀王子安阳 王。安阳王率领兵将 3万人沿着这条线路进入了越南北部红河地区,建立了瓯骆国,越 南历史上又称之为“蜀朝”。
前后蜀时期是巴蜀历史上繁荣富 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时代。永 陵(王建墓)为我们留下了这一时 代的历史见证。永陵石棺上的廿四 乐伎石刻是我们了解唐代音乐的极 品,从中可体味清乐与龟兹乐相结 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 传的情况。前蜀和后蜀各有一位花 蕊夫人,究竟是谁写下了留传至今 的《宫词》,肯定可以引起在旅游 中探索的兴趣。永陵是我国历代帝 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 地面之上又已经科学发掘的陵墓, 可供游人参观,这更可以引起人们 对于帝王陵寝秘密的兴趣。
南方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为西道,即“旄牛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 (邛州)、青衣(雅安)、严道(荥经)、旄牛(汉源)、阑县(越西)、邛都(西 昌)、叶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进入缅甸和东南亚。这条 路最远可达“滇越”乘象国,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区。另一条是东道,称为“五 尺道”。从成都出发,到僰道(宜宾)、南广(高县)、朱提(昭通)、味县(曲
蜀文化区成都,三国时期蜀国(221263年)的都城。雅安和乐山一带的青 衣羌国是蜀文明的一支,后来被蜀国合 并。自贡一带是蜀国的盐产地,盐使自 贡、内江一带成为蜀国的“私家重地” 和沃野。德阳 三星堆”是蜀国的重要 文明区域。内江盛产甘蔗,故简称“甜 城”,这便是蜀文化中的“糖”文化发 祥地;同时也是书画、文化之乡,享誉 世界的国画大师张大千,4 新闻巨子范长 江等也是内江人。攀西文化区凉山彝族 自治州和攀枝花是彝族文化区,攀枝花 虽现在汉族人口占多数,但该地区一直 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区域。川西高原文化 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 州,以丰富的藏文化为主和部分羌文化 为主。
开放中有封闭的历史个性。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和兼容终于成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
色。
巴蜀文化同秦陇文化的沟通,最大的障碍是北方的高山——秦岭。但巴蜀先民以
惊人的勇气,创造了高超的栈道技术,打破了盆地地缘的封锁,克服了狭隘的封闭性。
蜀王派遣五丁力士开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个美女的神话故事,就是上古时
代开山通道进行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栈道是巴蜀人的一大发明。司马迁认为巴蜀5 “四塞之国”的封闭性是靠“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来达到开放的,这是很精到的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