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实验三-实验报告
北航电子电路实验报告三
实验三差动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实验电路在Multisim11中搭建如下电器元件:实验内容1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管子的工作状态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结果截图如图所示:其中,V(10)=9.75915V,V(1)=-9.92162mV,V(3)=-659.58638mV。
对此数据分析,可知:U C=9.759VU B=-0.0099VU E=-0.6596V由于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故推断,该NPN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2测量电流源供给差放的静态工作电流操作步骤:在如图位置串联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如下图所示测得:I=4.502mA3 测量输入、输出电阻输入电阻:在输入端并联万用表,测量输入电压;然后串联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如下图所示。
测得:Ui=83.783mV,Ii=8.263μA∴Ri=Ui/Ii=10.14kΩ输出电阻:将输入电压源短路,同时在输出端串接电压源,然后如图所示分别测量电压电流测得:Io=50.867μA,Uo=99.996mV,进而可求的Ro=1.97kΩ4 利用软件提供的测量仪表测出单端差模放大倍数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交流电压,可知Av=-1.83*1000/92.872=-19.75 利用软件提供的测量仪表测出幅频、相频特性曲线选中xbp表,将其IN并联在输入端,其OUT并联在输出端,点击运行即可观察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6 利用交流分析功能测出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选择交流分析,得到曲线如下图7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工作温度从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变化时,输出波形的变化选择温度扫描分析,得到曲线如下图8设计如下电路,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工作温度从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变化时,输出波形的变化选择温度扫描分析,得到曲线如下图由(7)和(8)的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差放电路能够很好的防止温度漂移引起的各种误差。
9测量以下电路差模放大倍数测得:Av=-1.543*1000/95.946=-16。
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2.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3. 提高电路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示波器2. 万用表3. 面包板4. 电源5.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6. 电路原理图三、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电路:1. 放大电路:利用三极管放大信号的原理,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2. 滤波电路:利用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3. 振荡电路:利用正反馈原理,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放大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放大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2. 搭建滤波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滤波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3. 搭建振荡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振荡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大电路:(1)输入信号为正弦波,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正弦波。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倍数的放大。
(3)放大电路具有非线性失真现象,需要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来减小。
2. 滤波电路:(1)输入信号为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复合信号,输出信号为经过滤波后的信号。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滤波效果。
(3)滤波电路对信号有一定的延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3. 振荡电路:(1)输出信号为稳定的正弦波。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振荡。
(3)振荡电路对电路参数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保证电路元件的精度。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电路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_实验三_三相交流电路
一、实验目的1.学习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负载的连接。
2.了解三相四线制中线的作用。
3.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1.实验电路板2.三相交流电源3.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4.交流电流表5.功率表6.单掷刀开关7.电流插头、插座三、实验内容1.三相负载星形联结按图3-2接线,图中每相负载采用三只白炽灯,电源线电压为220V。
图3-2 三相负载星形联结(1))。
U UV/V U VW/V U WU/V U UN/V U VN/V U WN/V219 218 220 127 127 127表3-1(2)按表3-2内容完成各项测量,并观察实验中各白炽灯的亮度。
表中对称负载时为每相开亮三只测量值负载情况相电压相电流中线电流中点电压U UN’/V U VN’/V U WN’/V I U/A I V/A I W/A I N/A U N’N/V对称负载有中线124 124 124 0.268 0.266 0.271 0无中线125 125 123 0.268 0.267 0.270 1不对称有中线126 125 124 0.096 0.180 0.271 0.158负载无中线167 143 78 0.109 0.192 0.221 50表3-22.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按图3-3连线。
测量功率时可用一只功率表借助电流插头和插座实现一表两用,具体接法见图3-4所示。
接好实验电路后,按表3-3内容完成各项测量,并观察实验中白炽灯的亮度。
表中对称负载和不对称负载的开灯要求与表3-2中相同。
图3-3 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图3-4 两瓦特表法测功率测量值负载情况线电流(A) 相电流(A) 负载电压(V) 功率(W) I U I V I W I UV I VW I WU U UV U VW U WU P1P2对称负载0.600 0.593 0.598 0.348 0.345 0.352 213 212 215 -111 -109 不对称负载0.428 0.313 0.508 0.124 0.234 0.355 220 217 216 -89.8 -63.4表3-3四、实验总结1.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对称负载星形联结时相电压和线电压之间的数值关系,以及三角形联结时相电流和线电流之间的数值关系。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第三章实验十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原理概述
通过改变反并联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的控制角α,从而改变交流输出电压的大小。因为触发脉冲为窄脉冲时,会造成晶闸管工作不对称,所以交流调压电路通常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
二、实验报告
(2)α=30°时
α=60°时α=90°时
阻感性负载和阻性负载波形相同在此略
(3)在负载侧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使负载电流通过续流二极管续流,而不再经过T1、D1或T3、D2这样可使晶闸管恢复阻断能力。
三、思考题
(1)电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突然把触发脉冲切断或者α角增大到180°,就会产生“失控”。
三、思考题
实现有源逆变的条件有两个
(1)外部条件:外部有一个直流电势,方向与晶闸管导通方向一致,值稍大于变流器侧输出的平均电压。
(2)内部条件:逆变电路的主电路为全控结构,α>90°,处于逆变区。
本电路直流电势由整流输出电压提供,使用心式变压器进行升压,使直流电势值稍大于变流器侧输出的平均电压。
第三章实验八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二、实验报告
(1)当α=90°时,Ud、UVT波形如图所示。
(2)
(3)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晶闸管导通时输入电压全部加在输出电压Ud两端,当晶闸管截止时,输入电压全部加在晶闸管两端;带感性负载时,由于电流不能突变,输出电压出现负压,此时电压由变压器提供。
三、思考题
(1)由 知C1越大, 越小,反之,C1越小, 越大。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通过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包括电路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特性分析等;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3. 提高电路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路基本元件的测试与识别;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4. 电路特性分析;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原理、步骤,准备好实验器材;2. 测试电路基本元件:使用万用表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3.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根据电路图,运用等效变换和简化方法,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4.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根据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5.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电路特性;6.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基本元件测试:通过测试,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为后续电路分析奠定了基础;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成功地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提高了电路分析的效率;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分析了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的理解;4.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了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了电路特性,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参考;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2. 通过实验,学会了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4. 发现了自身在电路分析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作为电子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一些基础的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电路基础实验在电子技术的学习中,电路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使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RC电路。
通过观察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我们发现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电压曲线。
这说明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能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RL电路。
通过测量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发现电感器会产生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这是由于电感器对电流变化的延迟导致的。
实验二:半导体器件实验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实验了二极管的特性。
通过改变二极管的正向电压,我们观察到了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
这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接下来,我们实验了晶体管的特性。
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基极电压和发射极电压,我们观察到了晶体管的放大效果。
这说明晶体管具有放大信号的功能。
实验三:数字电路实验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实验了逻辑门电路。
通过搭建与门、或门和非门电路,我们观察到了逻辑门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这说明逻辑门可以实现不同的逻辑运算。
接下来,我们实验了触发器电路。
通过改变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我们观察到了触发器的状态变化。
这说明触发器可以实现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功能。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路、半导体器件和数字电路是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它们的原理和应用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电力电子电路和测量电路参数,深入理解电力电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装置与仪器1. 稳压直流电源2. 功率电子器件(如二极管、晶闸管、MOS管等)3. 示波器4. 变压器5. 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等电力电子实验电路板6.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7. 其他必要的实验器材和配件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整流器的实验a. 搭建并测量单相半波和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有效值等参数。
b. 分析和比较两种整流电路的性能差异,并讨论其应用特点和限制。
2. 实验二:逆变器的实验a. 搭建并测量单相半桥和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有效值等参数。
b. 分析和比较两种逆变电路的性能差异,并讨论其应用特点和限制。
3. 实验三:电力电子开关功率调节实验a. 搭建开关转换器或斩波电路实验电路,测量不同调节方式下的输出电压、电流和效率等参数。
b. 讨论开关功率调节的优缺点,以及不同调节方式的适用场景。
4. 实验四:PWM调制电路的实验a. 搭建简单的PWM调制电路,测量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带宽等参数。
b. 分析PWM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性能,探讨其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前景。
5. 实验五:电力电子控制系统的实验a. 搭建基于微控制器的电力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对某一电力电子器件的自动控制。
b. 测试并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性能指标,并讨论控制系统的设计考虑因素。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根据实验内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1. 记录实验所使用的电路和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参数设置。
2. 使用示波器等仪器测量电路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数据。
3. 分析实验结果,计算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有效值、波形畸变率等参数。
4. 对比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性能比较。
5. 撰写实验结果报告并进行讨论。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各个实验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包括:1. 整流电路的性能比较:比较半波和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平均值、有效值等参数,分析其差异和应用场景。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三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三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2.通过测量示波器与多用表观察三相交流电路及各种参数的变化;
3.针对不同情况完成线路、电路和场地的实际试验实践工作。
二、实验原理
三相交流电路是一种由三相电源为电源,三个相电流同时传递的电路
组织方式。
它的特点在于三个正弦相电流的相位不同,相对电压相位型式
相同,其中两个相电流同时朝着正反两个方向流动。
因为在三相交流电路中,电流可以朝着正反两个方向流动,使得它可以用来实现功率的双转换,即可以将直流转换为交流,也可以将交流转换为直流。
由此可见,三相交
流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
三、实验仪器
1.示波器:采用示波器用来测量电流、电压变化;
2.多用表:多用表用来检测电压值、电流值、功率值等参数;
3.电阻电容仪:用来检测电路中电阻、电容的值;
4.母线:母线用来将实验电路供电。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母线上连接好实验电路,并将示波器和多用
表连接到合适位置;
2.将电阻电容仪插入电路中进行测量;
3.打开实验母线,观察示波器与多用表的显示变化;
4.根据实验要求。
单极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doc
实验三 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线路安装、焊接技术。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交流参数: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和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4.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晶体管β值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实验电路图3.1中为单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二)理论计算公式: ① 直流参数计算:CCQ CEQ BQ EQ CQ BEQ BBEQBQ R I VCC V I I I V7.0V ;R V VCC I -=β⋅=≈≈-≈式中:② 交流参数计算: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CO be B i ViS iVS LC L be'L V'bb EQ 'bb be R R r //R R A R R R A R R R ;r R A 300r (mA)I (mV)26β1r r ≈=*+=='*β-=++≈∥Ω的默认值可取式中:(三)放大电路参数测试方法由于半导体元件的参数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即便是同一型号的元件,其参数往往也有较大差异。
设计和制作电路前,必须对使用的元器件参数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有些参数可以通过查阅元器件手册获得;而有些参数,如晶体管的各项有关参数(最重要的是β值),常常需要通过测试获取,为电路设计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即便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装的放大电路,在制作完成后,也必须对静态工作点和一些交流参数进行测试和调节,才能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一个优质的电子电路必定是理论设计和实验调试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还应认真学习电子调节和测试的方法。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测量: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安装好的晶体管放大电路必须进行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电路与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子器件的性能特点。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和结果。
实验一:电阻的测量与应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并进行了一些电阻的应用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阻对电流的限制作用,以及电阻对电路中功率的影响。
这些实验为我们理解电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实验二:电容与电感的特性研究本实验旨在研究电容和电感的特性。
我们通过测量电容与电感的充放电过程,了解了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我们还研究了电容和电感对交流电信号的响应,并观察到了相位差和频率对电容和电感的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设计和优化电路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三:二极管与晶体管的特性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二极管和晶体管的特性。
通过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了解了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特性。
在晶体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并研究了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与输入输出信号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二极管和晶体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四:运放的应用与电路设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运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研究了运放的放大特性和反馈电路的设计。
我们还实现了一些基本的运放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和比较器,并观察了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这些实验为我们理解和应用运放提供了实际的经验。
实验五:数字电路设计与逻辑门应用本实验旨在研究数字电路的设计和逻辑门的应用。
我们通过实验,学习了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逻辑门的工作方式。
我们实现了一些基本的数字电路,如与门、或门和异或门,并观察了它们在逻辑运算中的应用。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设计和优化数字电路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这些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子器件的性能特点。
我们学会了使用仪器测量电路参数,并实践了电路设计和优化的基本原理。
分析电路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了电路中各种元件的特性和电路的运行规律。
本实验旨在提高我们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加深对电路分析方法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定律;2. 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3. 熟悉常用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节点电压、回路电流等概念的理解。
2. 欧姆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掌握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观察和分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通过实际电路分析,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电路元件,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电路,连接相关元件。
3. 对电路进行初步测试,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 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进行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电路元件特性、电路分析方法等实验。
5.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6.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基尔霍夫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节点电压和回路电流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2. 欧姆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欧姆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符合理论公式。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得到了充分验证,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电路分析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提高了电路分析效率。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路电子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电路电子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电路电子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电路的设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等。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 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 设计并组装电路板,实现特定功能;3. 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电路参数;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思考。
二、实验过程在本次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我仔细研究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放大电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等。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我设计了一个适合放大特定信号的电路。
接下来,我按照设计要求组装了电路板,并连接上相应的电源和信号源。
在实验过程中,我使用了万用表测量了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并使用示波器观察了电路中信号的波形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我没有正确设置示波器的刻度,导致观察到的信号波形不清晰。
此外,我还发现电路中的一个元件连接错误,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幸运的是,经过反复检查和排除,我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实现了一个放大电路,并观察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变化。
通过测量和数据处理,我得到了一些实验结果。
首先,我测量了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根据测量结果,我发现电路中的元件工作正常,并且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我还观察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比例,发现输出信号的幅度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大。
然后,我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输入信号的输出波形,我发现输入信号的频率对于输出的影响较大。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小时,输出信号的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但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大时,输出信号的波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电子电路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成功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放大电路。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进一步验证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电子电路实验三-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实验三-实验报告————————————————————————————————作者:————————————————————————————————日期: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电路图根据实际的实验电路,利用Multisim得到电路图如下:(1)两级放大电路(2)两级放大电路(闭环)(3)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2.数据处理(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DQ约为2mA,UGDQ<-4V。
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DQ,UGSQ,UA,US、UGDQ)。
IDQ UGSQ UA US UGDQ 2.014mA-1.28V 5.77V7.05V-6.06V 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b2,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CQ约为2mA,UCEQ=2~3V。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CQ,UCEQ)。
ICQ UCEQ2.003mA 2.958V输入正弦信号Us,幅度为10mV,频率为10kHz,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1=U o1U s、A u=U oU s及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Au1Au Ri Ro0.783-152.790.75kΩ 3227.2Ω(2)两级放大电路闭环测试在上述两级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
合理选取电阻R的阻值,使得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约为10。
输入正弦信号Us,幅度为100mV,频率为10kHz,测量并记录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 usf=U o/U s输入电阻Rif和输出电阻Rof。
Ausf Rif Rof-9.94638.2Ω232.9Ω(3)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输入正弦信号Us,幅度为100mV,频率为10kHz,测量并记录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 usf=U o/U s输入电阻Rif和输出电阻Rof。
Ausf Rif Rof8.26335.0Ω3280.0Ω3.误差分析利用相对误差公式:相对误差=仿真值−实测值实测值×100%得各组数据的相对误差如下表:仿真值实测值相对误差/% IDQ/mA 2.077 2.014 3.13UA/V 5.994 5.770 3.88 UGDQ/V-5.994-6.060-1.09 ICQ/mA 2.018 2.0030.75 UCEQ/V 2.908 2.958-1.69Au10.7960.783 1.66Au-154.2-152.70.98 Ri/ kΩ90.7690.750.01Ro/Ω2866.03227.2-11.2Ausf-10.03-9.940.91Rif/Ω618.8638.2-3.04 Rof/Ω214.57232.90-7.87提高电路各组数据的相对误差如下表:仿真值实测值相对误差/% Ausf9.448.2614.29Rif305.4335.0-8.84Rof3470.73280.0 5.81误差分析:(1)由上表可得知,两级放大电路实验中,开环输出电阻Ro及闭环输出电阻Rof仿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大;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中,三组数据仿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均较大。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
本篇报告将对我所进行的电子线路实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和测试不同类型的电子线路,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电路元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 电源:用于提供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源。
2.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过的元件。
3.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4. 电感:用于储存磁能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5. 晶体管:用于放大和开关电流的元件。
6. 二极管:用于整流和保护电路的元件。
7.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
实验过程:1. 实验一:搭建简单的电路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我们观察到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并测量了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常数。
接下来,我们将电容器替换为电感器,观察到了电感器的磁场储能和释放的现象。
2. 实验二: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晶体管来设计和测试放大电路。
首先,我们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搭建了一个共射极放大电路,并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到了输出信号的放大效果。
接着,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进行了比较,包括共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 实验三:整流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二极管来设计和测试整流电路。
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半波整流电路,并观察到了输入交流信号被转换为输出直流信号的过程。
接着,我们又搭建了一个全波整流电路,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整流电路的输出效果,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我们发现,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充电时间常数与电容器的电容量成正比,而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在放大电路中,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实验3实验报告 -单管低频放大电路
专业班次电子信息类工科组别题目单管低频放大电路姓名(学号)日期一、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电子仪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2.了解半导体基本放大电路各元件的作用及电路的调试方法。
3.研究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影响,测算共射极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二、实验设备放大电路实验底板一块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交流数字毫伏表一台直流微安表(0~100μA)一个直流稳压器一台直流毫安表(0~10mA)一个双踪示波器一台万用电表一个三、注意事项1、若工作点Q偏高,在信号的正半周时放大器进入“饱和”状态,造成饱和失真;若工作点Q过低,在信号的负半周时,放大器进入“截止”状态,造成截止失真;若输入信号幅度过大,也会引起失真,输出的波形上下都可能有一部分被削掉。
此外,VCC及RC的变化,会引起负载线的位置或斜率变化,从而引起静态工作点变化,也会对输出电压波形有影响。
2、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Vo/Vi,它只有在不失真情况下才有意义。
而且,是否带有负载以及有没有引入交流负反馈,Au值都是不同的。
3、所有仪表指针不能超过满标值。
四、实验原理及计算下图单管低频放大电路,在VCC和RC确定之后,改变IB就可以改变静态点Q,若Q点过高则会引起饱和失真,过低则是截止失真。
调节RB1,可获得适当IB,使放大器输出的电压波形失真得到改善。
若输入信号振幅过大也会失真,波形上下可能会被切掉,此外VCC及RC的变化也会对输出波形专业班次电子信息类工科组别题目单管低频放大电路姓名(学号)日期有影响。
对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u=Vo/Vi 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而且对于是否有负载以及是否有引入交流负反馈,Au都是不一样的。
1、测量静态工作点按照下图检查实验底板并接入测IB、Ic的微安表和毫安表,接上12V的直流稳压电源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万用表直流档测量Vce、Vbe,对于Ic可以从串入的毫安表读出。
I E =I B+I C; r be=200+(1+β)26(mV)IE(mV)2、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电压放大倍数将信号源Vi(由函数信号发生器供给,f=1kHz建议Vi在40mV内)接入实验底板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入和输出信号电压的波形并观察其相位(输出波形不失真)3、观察工作点变化和输入信号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1)放大器输入端仍接函数信号发生器(f=1kHz),输出端接示波器,Vi取适当大小,确保V0不明显失真,保持Vi不变,调节RB1,观察IB,使BJT进入饱和区,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失真情况。
电路实验报告(8篇)
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1一、实验题目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二、实验目的利用类改造试验三种构造的计算程序,实现类的封装。
通过这种改造理解类实现数据和功能封装的作用,掌握类的设计与编程。
三、实验原理程序要求用户输入的电势差和电阻总数,并且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电势差必须大于0,电阻总数必须大于0小于等于100的偶数。
再要求用户输入每个电阻的电阻值,并且验证电阻值的有效性:必须大于零。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且该函数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临界判断,若所输入数据不满足要求,要重新输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本实验构造了两个类,一个CResistance类,封装了电阻的属性和操作,和一个CLadderNetwork类,封装了阶梯型电阻电路的属性和操作。
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并赋给CladderNetwork的数据,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输出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以便检查,,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PrintEveryPart()函数实现的。
根据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换算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Calculate ()函数实现的。
最后输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 的PrintResult()函数实现的'。
此程序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技术:封装性:类的方法和属性都集成在了对象当中。
继承性:可以继承使用已经封装好的类,也可以直接引用。
多态性:本实验未使用到多态性。
安全性:对重要数据不能直接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下是各个类的说明: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double voltage;double resistance;double current;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SetResist(double r); //设置resistance的值void SetCur(double cur); //设置current的值void SetVol(double vol); //设置voltage的值void CalculateCurrent(); //由电阻的电压和电阻求电流double GetResist(){return resistance;} //获得resistance的值保证数据的安全性double GetCur(){return current;} //获得current的值double GetVol(){return voltage;} //获得voltage的值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CResistance resists[MAX_NUM]; //电阻数组int num;double srcPotential;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InputParameter(); //输入数据void Calculate(); //计算void PrintEveryPart(); //显示输入的数据以便检查void PrintResult(); //显示结果四、实验结果程序开始界面:错误输入-1(不能小于0)错误输入0 (不能为0)输入正确数据3输入错误数据-1输入错误数据0输入正确数据4同样给电阻输入数据也必须是正数现在一次输入2,2,1,1得到正确结果。
电子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实验名称:XXX电子电路实验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X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XXX电子电路,验证电路原理,掌握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所涉及的XXX电子电路,其基本原理为XXX。
具体来说,电路通过XXX元件实现XXX功能,其工作过程如下:1. XXX元件的输入信号经过XXX处理,转换为XXX信号;2. XXX信号通过XXX元件,进行XXX操作;3. 处理后的信号通过XXX元件输出,实现XXX功能。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将电路元件按照要求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测试电路性能: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电路输出信号是否符合预期。
3. 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电路性能的优缺点。
4. 调试电路:根据实验结果,对电路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性能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电路输出信号稳定,符合预期。
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清晰,无明显失真。
2. 电路性能分析:a. 电路整体性能良好,达到了实验目的;b. 电路元件选择合理,性能稳定;c. 电路布局合理,布线清晰,便于维护;d. 电路调试过程中,发现XXX元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需进一步优化。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XXX电子电路,验证了电路原理,掌握了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2.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路性能稳定,输出信号符合预期。
但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部分元件存在干扰,需进一步优化。
3. 本次实验提高了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电路技术奠定了基础。
4. 针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a. 优化电路布局,降低元件干扰;b. 选用更高性能的元件,提高电路整体性能;c. 加强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水平。
电路实验报告(9篇)
电路实验报告(9篇)电路试验报告1一、试验仪器及材料1、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二、试验电路三、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1、VCC=12v,VM=6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2、VCC=9V,VM=4、5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3、VCC=6V,VM=3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
(以下输入输出值均为有效值)四、试验小结功率放大电路特点:在电源电压确定的状况下,以输出尽可能大的不失真的信号功率和具有尽可能高的转换效率为组成原则,功放管常工作在尽限应用状态。
电路试验报告2一、试验目的1、更好的理解、稳固和把握汽车全车线路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
2、稳固和加强课堂所学学问,培育实践技能和动手力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技术创新力量。
二、试验设备全车线路试验台4台三、试验设备组成全车电线束,仪表盘,各种开关、前后灯光分电路、点火线圈、发动机电脑、传感器、继电器、中心线路板、节气组件、电源、收放机、保险等。
四、组成原理汽车总线路的组成: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总线路,包括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和信号装置、仪表和显示装置、帮助电器设备等电器设备,以及电子燃油喷射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等电子掌握系统。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展,汽车电器设备和电子掌握系统的应用日益增多。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1、汽车线路的特点:汽车电路具有单线、直流、低压和并联等根本特点。
(1)汽车电路通常采纳单线制和负搭铁,汽车电路的单线制.通常是指汽车电器设备的正极用导线连接(又称为火线),负极与车架或车身金属局部连接,与车架或车身连接的导线又称为搭铁线。
蓄电池负极搭铁的汽车电路,称为负搭铁。
现代汽车普遍采纳负搭铁。
同一汽车的全部电器搭铁极性是全都的。
对于某些电器设备,为了保证其工作的牢靠性,提高灵敏度,仍旧采纳双线制连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电路实验三-实验报告————————————————————————————————作者:————————————————————————————————日期: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电路图根据实际的实验电路,利用Multisim得到电路图如下:(1)两级放大电路(2)两级放大电路(闭环)(3)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2.数据处理(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第一级电路:调整电阻参数,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DQ约为2mA,UGDQ<-4V。
记录并计算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DQ,UGSQ,UA,US、UGDQ)。
IDQ UGSQ UA US UGDQ 2.014mA-1.28V 5.77V7.05V-6.06V 第二级电路:通过调节Rb2,使得静态工作点满足:ICQ约为2mA,UCEQ=2~3V。
记录电路参数及静态工作点的相关数据(ICQ,UCEQ)。
ICQ UCEQ2.003mA 2.958V输入正弦信号Us,幅度为10mV,频率为10kHz,测量并记录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1=U o1U s、A u=U oU s及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Au1Au Ri Ro0.783-152.790.75kΩ 3227.2Ω(2)两级放大电路闭环测试在上述两级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
合理选取电阻R的阻值,使得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约为10。
输入正弦信号Us,幅度为100mV,频率为10kHz,测量并记录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 usf=U o/U s输入电阻Rif和输出电阻Rof。
Ausf Rif Rof-9.94638.2Ω232.9Ω(3)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输入正弦信号Us,幅度为100mV,频率为10kHz,测量并记录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 usf=U o/U s输入电阻Rif和输出电阻Rof。
Ausf Rif Rof8.26335.0Ω3280.0Ω3.误差分析利用相对误差公式:相对误差=仿真值−实测值实测值×100%得各组数据的相对误差如下表:仿真值实测值相对误差/% IDQ/mA 2.077 2.014 3.13UA/V 5.994 5.770 3.88 UGDQ/V-5.994-6.060-1.09 ICQ/mA 2.018 2.0030.75 UCEQ/V 2.908 2.958-1.69Au10.7960.783 1.66Au-154.2-152.70.98 Ri/ kΩ90.7690.750.01Ro/Ω2866.03227.2-11.2Ausf-10.03-9.940.91Rif/Ω618.8638.2-3.04 Rof/Ω214.57232.90-7.87提高电路各组数据的相对误差如下表:仿真值实测值相对误差/% Ausf9.448.2614.29Rif305.4335.0-8.84Rof3470.73280.0 5.81误差分析:(1)由上表可得知,两级放大电路实验中,开环输出电阻Ro及闭环输出电阻Rof仿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大;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中,三组数据仿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均较大。
(2)两级放大电路中,输出电阻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原因可能是实际实验中使用的晶体管与仿真实验中的晶体管的特性相差较大,而且由理论分析知输出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晶体管rbe阻值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这导致了输出电阻实测值与仿真值相差较大。
(3)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中,电压放大倍数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原因也应该是实际实验中的晶体管放大倍数与仿真中的不同,仿真实验中晶体管的β为280,实际实验的相关参数达不到这么大,故电压放大倍数较小。
二、实验现象分析与总结1.两级放大电路的调试第一级电路:(1)开始做实验时,Rg1、Rg2选择150kΩ的电阻,Rs用两个阻值为2kΩ的电阻串联等效为4kΩ,测场效应管s极的电压,计算得IDQ与2mA相差较大(比2mA大)。
(2)将Rs改为阻值为1.5kΩ和2kΩ串联,测得IDQ=2.014mA。
Rs与初始设定的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场效应管的特性与仿真中的不完全一样,且实验室的各个同种的场效应管的特性也不完全一样,或者是直流电源电压略小于12V。
(3)用万用表测UA、US、UD,其中测UA是为了间接地得到g极的电压UG,计算得UGSQ=-1.28V,UGDQ=-6.06V<-4V。
间接地测UG是因为g极电压不稳定,这是因为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很大,与万用表的电阻可比,使得测到的电压不准。
第二级电路:(1)与上一次实验相似,通过调节变阻器的阻值,将IC调至约为2mA;测得ICQ=2.003mA,UCEQ=2.658V,则2V<UCEQ<3V。
(2)测第一级电路的放大倍数时,测的输出电压为场效应管s极的电压,得到放大倍数为0.783,与预期值相近。
(3)测总的放大倍数时,一开始负载RL接的是5.1kΩ,测得的放大倍数为一百二十多,后来发现错误后,将负载改为100kΩ,测得的放大倍数为152.7;负载阻值较小时,由理论分析中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知,放大倍数较小,这与实际测得的结果相符。
(4)测量输入电阻时,采用高输入电阻的测量方法,分别测量串联已知电阻与不串联已知电阻时的输出电压,得到输入电阻为90.75kΩ;测输出电阻时,将负载Rf2=100kΩ换为3.3kΩ,得到输出电阻为3227.2Ω。
2.两级放大电路闭环测试(1)电压负反馈如Multisim电路图所示;经过试验,在输入回路中串联两个阻值均为4.7kΩ的电阻时,测得闭环放大倍数接近-10(测晶体管的c极的电压)。
(2)在输入回路中串联一阻值为680Ω的电阻,用示波器测量其两端的电压,得到输入电阻为638.2Ω。
(3)在输出回路上(C2与Rf之间)并联两个阻值均为390Ω的电阻,并将信号源电压有效值调为10mV,测得输出电阻为232.9Ω。
将信号源电压调小是因为当其有效值为100mV且输出回路并联了电阻时,输出电压波形会失真。
3.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1)按照所给电路图搭电路时,由于场效应管的s极和d极相距较近,将图中电容C2接到了场效应管的s极上,后发现错误,将它改接到d极上时,输出电压波形异常,发生跃动的、周期性的变化,这时场效应管已烧坏。
原因可能是改接过程中,场效应管的d极电流突变,超过了场效应管的正常电流范围。
这说明改接电路时,最好先关闭电源,仔细检查电路后再接通电源,以避免器件的损坏。
(2)测电压放大倍数时,按示波器的Auto Scale按键后,输出电压(c极电压)波形为一条宽度较窄的直线,且将其沿纵轴放大时,得到了杂乱无章的波形。
再沿横轴调整时间轴时,发现时间轴单位长度内的点数太少,即波形太宽,这导致了波形的“杂乱无章”。
将扫描时间充分变长时,便能得到清晰美观的波形。
(3)得到清晰的电压波形后,测得电压放大倍数小于8而大于7,这说明晶体管的放大倍数较小。
换了几次场效应管后,发现放大倍数总小于8,之后改为换晶体管,成功地得到大于8的电压放大倍数。
电路稳定下来后,电压放大倍数接近8且大于8。
(4)测输入电阻时,在输入回路中串联一阻值为390Ω的电阻,测得输入电阻为335.0Ω。
在c极与地之间并联一阻值为3.3kΩ的电阻,测得输出电阻为3280.0Ω。
4.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总结(1)由两级放大电路闭环测试实验可知,当电路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时,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均变小,这说明引入负反馈时,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会减小;引入并联反馈时,电路输入电阻会减小;引入电压反馈时,电路的输出电阻会减小。
(2)由电路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可知,当电路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时,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由四十多变为接近八,这说明负反馈使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减小。
三、思考题1.在图2中,为了使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电流为1.5mA~2.5mA,源极电阻Rs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取值?请结合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答:由仿真结果可知,源极电阻Rs应在3.25kΩ~5.7kΩ范围内取值。
2.已知实验室配备的万用表内阻约为1MΩ,实验中调试图2所示共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时,为什么通过测量A点电位来得到栅极电位,而不直接测栅极电位?答:因为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很大,与电压表的内阻可比,直接测栅极电位就会不准确,而由于输入电阻大,场效应管的栅极电流几乎为0,故A点的电位与栅极电位相近,通过测量A点电位可间接得到栅极电位。
3.在图2所示共漏放大电路的设计中,分压电阻Rg1和Rg2应该如何合理取值?取几kΩ、几十kΩ、几百kΩ还是几MΩ?答:为了减小电路的静态功耗,应使Rg1和Rg2尽量大,但考虑到Rg远小于栅源极电阻,以保证栅极电流几乎为0,Rg1、Rg2不能太大(几兆欧),故Rg1、Rg2取几百千欧。
4.在图2所示的两级放大电路中,可以引入哪些组态的交流负反馈?说明理由。
答:可以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电压串联负反馈。
因为若采取电流负反馈,则反馈网络输入端智能接到晶体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而在交流信号作用时,旁路电容Ce视为短路,反馈网络无法得到输出电流,故只能采用电压负反馈。
反馈网络的输入端接到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地之间,输出端接到节点8即为串联负反馈,接到节点9即为并联负反馈。
5.在本实验中,两级放大电路级连后,静态工作点基本保持不变,为什么?答:两级电路之间用电容相连,即采用阻容耦合方式,这使得两级电路之间不会有直流分量的传递,故两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6.若单独测试时,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u1,第二级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u2,则级连后的电压放大倍数是Au1*Au2吗?为什么?答:不是;因为第二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第一级的输出电阻(即第二级电路的输入电阻)有关,故级联后,第二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会发生变化,这使得级联后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不等于Au1*Au2。
8.当两级放大电路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时,为什么在开环测试中将反馈电阻Rf作为负载,而在闭环测试中将其断开?答:在开环测试中,将反馈电阻作为负载是为考虑反馈的负载效应,即将接入负反馈对电路的影响等效为并联在输入、输出端的两个电阻的作用,而在闭环测试中实际地引入了反馈,不需要接模拟这种影响的电阻。
9.在并联负反馈中,信号源与放大电路之间必须串联一个电阻,为什么?如果没有这个电阻,会出现什么现象?答:串联的电阻等效为信号源的内阻,使电压放大倍数减小,以免失真;没有这个电阻,会使输出电压的波形失真。
10.在图2所示电路中,第一级为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很大,引入并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很小,为什么?答:引入并联负反馈,可以使输入电阻减小,且由理论分析知,输入电阻减小为原来的(1+AF)分之一,其中A为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F为反馈系数,一般AF很大,故引入并联负反馈的输入电阻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