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合集下载

近现代中国翻译名家

近现代中国翻译名家

近现代中国翻译名家通过介绍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2位翻译家(英汉翻译家6位;俄汉、日汉和法汉翻译家各2位,按生年排序),熟悉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研究其译学思想和主要成就,了解近现代中国翻译的发展概况,学习前辈著名译家的敬业精神和翻译经验,为丰富理论知识和提高翻译水平打下基础,拓展视野。

1严复(1854—1921),著名学者、杰出翻译家、启蒙思想家;福建福州人,毕生致力于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五四运动的动因之一。

1877年由清政府派遣赴英国学习海军,潜心研读西方资产阶级经典著作;回国后在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习和总办;曾任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校长及译书局总办等;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后,迅速衰落贫穷。

严复深受震撼,大力推广西学,宣传维新思想。

自1895年起的20年间,共翻译了11部西方经典名著,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严译名著丛刊”8种,即《天演论》(《进化论与论理学》)、《原富》(《国富论》)、《群己权界论》(《论自由》)、《群学肄言》(《社会学原理》)和《穆勒名学》(《逻辑体系》)等;这些西方学术名著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其译作率先把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系统地引进到中国,对当时和“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在翻译理论方面,他在中国翻译史上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系统标准(1898),影响深远,一个多世纪以来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胡适语),其翻译实践和理论在中国文化史和翻译史上竖起一座丰碑。

2曹靖华(1897—1987),俄苏文学翻译家、散文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河南卢氏人,青年时代投身于五四运动;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1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学习;1927年再赴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任教。

回国后从事俄苏文学翻译,并在大学任教;主编《苏联文学丛书》。

中国优秀同声传译家名单

中国优秀同声传译家名单

同声传译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优秀的同声传译家在语言技能、文化敏感性和口译技巧方面都具备卓越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中国优秀的同声传译家,他们在国际和国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 **陈寿祥**(Seneca Chen):资深同声传译家,曾在多个国际峰会和大型活动中担任同声传译工作。

2. **薛晨**(Eileen Xue):在国内外会议和活动中表现卓越的同声传译家,擅长多领域的口译工作。

3. **王宇**(Wang Yu):具有丰富的同声传译经验,曾在各种国际论坛和商务活动中担任口译工作。

4. **曹文轩**(Cao Wenxuan):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一名资深同声传译家,擅长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口译。

5. **李阳**(Li Yang):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同声传译专家,参与过多个国际级别的峰会和高端活动。

请注意,同声传译家的名单可能随时间变化,并且有许多优秀的同声传译专业人士可能并未被广泛记录。

在选择同声传译服务时,通常建议参考其过往的工作经验、专业资质和客户评价。

李定文教授的详细介绍

李定文教授的详细介绍

李定文教授的详细介绍
李定文是一位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

他于1929年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195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53年在北京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1963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担任教授,是中国语言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李定文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学、翻译学和教育学。

他曾主编多本英汉双语词典和翻译理论著作,并出版了多部中英双语读物。

他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重点是语言教学和英汉语言比较,尤其是在语言习得和语言变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翻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体现在其翻译理论著作和译著中,其中包括《翻译的哲学和方法》、《英汉对照语用学》等。

李定文教授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中国翻译协会终身成就奖、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和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成就奖等。

他一生致力于语言教育和文化交流,对中国语言学和翻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吕振中译本

吕振中译本

吕振中译本简介吕振中(Lü Zhenzhong),祖籍福建,生于北京。

中国著名翻译家,现任北京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英国剑桥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名誉院士。

他是一位出色的汉英、英汉翻译家,以其翻译技巧和独特的翻译风格而闻名。

吕振中的翻译风格文风独特吕振中的翻译风格独树一帜,他注重传达作品中的情感,注重表达文学作品的独特氛围。

他对每个词句都进行了深入思考,力求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图,使读者在阅读翻译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与原作相近的情感和意境。

词句考究吕振中在翻译过程中非常注重词句的准确性和对应关系。

他经常会不厌其烦地查阅各种词典和参考资料,选择最贴切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他尊重原作的语言风格,力求在翻译中保持原作的意境和诗意。

风格多变吕振中的翻译风格非常多样化,他能够根据不同的作品和作者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翻译方式。

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哲学著作,他都能够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使翻译作品更富有个性和魅力。

吕振中的作品吕振中翻译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其中最知名的是《红楼梦》的英文译本。

他对于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通过精确的译文成功地将其介绍给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吕振中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荣辱,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性的复杂。

吕振中通过他的翻译将这部作品传译成英文,成功地将中国文学的精华介绍给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吕振中的其他作品除了《红楼梦》,吕振中还翻译了许多其他经典文学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他的翻译作品不仅在语言上准确传神,还能够很好地保持原作的风格和特色,使读者能够领略到原作的魅力。

吕振中对翻译的思考吕振中在翻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对翻译的思考和研究非常深入,提出了许多有关翻译的观点和理论。

文化转移吕振中认为,在进行汉英翻译时,需要进行文化转移。

现代著名诗人萧三生平简介

现代著名诗人萧三生平简介

现代著名诗人萧三生平简介萧三(1896年10月10日—1983年2月4日),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他和哥哥萧子升以及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

早在20世纪初叶就投身革命运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著名诗人萧三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萧三生平简介萧三、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和翻译家,曾与毛泽东一同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萧三在二十世纪初投身革命,在建国后主持了我国国际文化交流工作,奔走于世界各个国家。

萧三早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当时与毛泽东是同学,而他的哥哥萧子升同蔡和森、毛泽东共同创办了新民学会。

萧三在1920年前往法国留学,在法国期间他积极组织公学世界社,与世界革命家研讨马克思主义。

1922年萧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萧三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一年后返回国家参加革命活动。

1930年萧三作为我国文学代表参加了国际革命家作家协会,同时成为该协会联盟书记处书记,并主编协会刊物《世界革命文学》的中文版。

1934年萧三又参加了在苏联举行的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萧三代表我国左翼作家联盟进行发言。

在苏联养伤期间,萧三写了很多诗歌颂扬中国革命,谴责帝国主义。

他进行的很多活动都使得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更好更快的进行交流与融合。

萧三于1939年回国,之后担任了鲁迅艺术学院的翻译部主任,建国后萧三继续长期从事世界和平活动和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等工作,并曾任职于世界和平理事会。

萧三的很多革命文学作品流传十分广泛,就像他说的“诗歌可比子弹和刺刀”,他的文化工作为中国革命斗争和新中国的建设工作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萧三的故事萧三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和翻译家,曾与毛泽东是同学。

萧三的哥哥萧子升曾与毛泽东和蔡和森共同创建了新民学会。

萧三在20世纪初投身于革命活动,1920年时萧三前往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等人发起少年中国共产党。

建国后萧三主要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

萧三早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与毛泽东是同学,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萧三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参加了公学世界社的组织工作和马列主义研讨。

王晨出席网络媒体论坛并演讲

王晨出席网络媒体论坛并演讲

}屯 币
挥煌 6 0 年一
曩 镪镶 一 瓷
成就成 果■亮相国囊大 剧 院
2 i 14 )t ) 年 I I J j :l I ’I t 攮 12 月 l l ’ }{ .
山 景 撼镇 市 唼 、 市政 府 l! 办 的 “ 辉 煌
年 M )


景德镇陶 瓷 成就成果 腱 ” 亮
相国家 大剧 院 。 展 览历 时 11 天 , 展
进 . 国 务院 台湾事务办公室 、 桶建省
委 宣 传 邮 殷 f J 华 全 闭 新 闻 ==【:作 者协 会
等单 位 负责 人 出席 论坛 并 致 辞 。 来 自
互 联 删 业 界 的 4 (Ml 尔位 专 家 学 者 和 从
业 人 员 , l镧绕 ” 加 强 |q 容 建 设 . 营 造 良好信 息 安 全 环 境 ” 、 “ 加 强 阵地 建 设 .
沦坛 、
2 0 0 c$ 【11嘲 I卅吧 产 、Jk 发 展 大 会 、
中阔动漫游 戏人 才年会
t … 竭 闽 际 I叫 络 文 化 博 览 会 自
2 0 0 3 年 来 已 成 功 举 J j, 、 n 幅 。 据 介 绍 ,
6
年 】 '
In .
通 过 心 博会这 个 平台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直接
实 现 的 产 业 成 交 额 梨 汁 _2 I,多 亿 元 人
全 的 关键 环 肖。 四 足 切 实把 保护 未 成
年 人 身心 缝 康 放 在 维 护 I蜘络 安 全 的 突
出 位 置 . 瓦 是 切实把 推进 行 业 自律作
为 维 护 Iq 络 安 全 的 重 要 保 证 。 六 是 切

翻译大家介绍

翻译大家介绍

中国翻译大家1.杨宪益,1915年出生于天津,1936年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

1940年回国在重庆中央大学等学校任教。

2009年11月25日杨宪益于北京过世,享年94岁。

曾与夫人戴乃迭(英籍华人学者)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等,以及《鲁迅全集》、《青春之歌》等。

2.草婴,原名盛峻峰,1923年生于宁波,现居上海,俄语文学翻译大家。

主要翻译作品有托尔斯泰小说12卷(《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克鲁采奏鸣曲》、《哈吉·穆拉特》、《童年·少年·青年》)、肖洛霍夫作品(《新垦地》、《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卡塔耶夫《团的儿子》、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等。

3.董乐山(1924-1999)主要译作有《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与人合译并校订)、《苏格拉底的审判》、《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奥威尔文集》、《韩素音自传》(之一)、《囚鸟》、《鬼作家》、《基督的最后诱惑》(合译)、《巴黎烧了吗?》等。

4. 傅雷(1908-1966)翻译家,字怒安,上海南汇人。

一生共译外国文学名著三十二部。

尤以翻译与研究巴尔扎克著作成绩卓著。

从30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业翻译作品三十余部,主要有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弥盖朗琪罗传》,巴尔扎克著作《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亚尔墙·萨伐龙》《夏倍上校》《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幻灭》《赛查·皮罗多盛衰记》《于絮尔·弥罗埃》,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名著《艺术哲学》等。

上海外国语大学口译导师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口译导师介绍
4
Angeles, Montreal and London 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planning, communications and marketing before taking up a new position with the Canadian company Naya Inc, and then taking a career break of 7 years to raise two children. ►获得学位 1995 Graduated from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joint B.A. degree in Japanese and Law. 1995 年 毕业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获日语和法律联合学士学位。 2011 Graduated from ESIT, Paris, European Masters i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2011 年 毕业于巴黎高等翻译学院,获欧洲会议口译硕士学位。 2008 – present Interpreter / Translator for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 Paris 2008 年至今 担任巴黎国际铁路联合会口译/笔译员 Active member of AIIC and AAEESIT 国际口译协会和巴黎高等翻译学院校友会现任会员
7
►发表的论文 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等多篇 ►翻译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音乐部分、联合国文件、《上海市十一五城市规划报告》 等 ►参加编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委员会《翻译服务规范第 2 部分:口译》 上海市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名称英译规范》等 ►录制 中央电教馆《英语教学法》 上海电视台《外贸英语》 以及大量英语教学磁带等

广西翻译协会新闻全文

广西翻译协会新闻全文

兼职翻译招聘关于协会百色学院韩家权教授团队译著《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 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出版发行座谈会在田阳县举行第三届全国民族院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论坛在民大召开梧州学院教师积极进行翻译教改研究梧州学院外语系举办2013年梧州市外事翻译知识讲座梧州学院外语系与梧州市外事办公室共建梧州市外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和梧州学院外语实训基地“中法建交与法语教学”学术研讨会民大举办广西师范大学MTI专业学生在全国性竞赛中屡获殊荣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翻译证书考试通过率再创新高翻译局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翻译工作翻译局完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杨令飞教授受聘担任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教授我会与南国早报联合上街考察公示语英译关于举办“2014高级翻译实战、技巧与实务研修班(第17期)” 的通知科技创造未来 达译创新传奇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向广西师范学院赠送壮文译著广西翻译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广西外语学科建设暨翻译研究论坛举行吴裕康获资深翻译家称号2014年全区翻译大赛圆满结束翻译理论家谢天振教授讲座预告我会将与上外高翻合作举办“翻译研究与教学高级研修班”广西译协桂林片会员举行新年联谊会广西译协· 上外高翻《翻译研究与教学高级研修班》通知刘玉红刘连芳容向前袁斌业祝远德吴洁黄德崇柏敬泽陈成基金龙格柯革生陆云莫运夏沈菲苏平覃修桂温科学刘绍忠李晓刘上扶刘卫东仅供推敲、揣摩、评议的译文“人生若只如初见”广西翻译协会兼职翻译招聘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27 16:20:52诚聘英、越南、泰、缅甸、老挝、印尼、马来、柬埔寨等语种的兼职翻译(笔译及口译)职位简介:无需到公司上班,接受公司安排的翻译任务,薪酬按单或定期结算。

职位要求: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至少2年以上翻译经验,自备工作环境并上网方便。

2、具有扎实的外语理解力、优秀的中文表达能力和双语互译能力。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1、林纾,字琴南。

1852年生。

福建闽县人。

清末民国初年学者、翻译家、光绪举人。

曾任教京师大学堂。

因不懂外文曾借助他人口译,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0余种,其中以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司各德《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最为有名,译笔流畅,对文学界有较大影响。

专译欧美小说,收入《说部丛书》出版,先后译介了司各脱、迭更斯、美国欧文斯吐话(今译斯陀) 等作家的名作。

清末民初,“林译小说”风靡于世。

他能诗、工画,并曾从事小说,戏曲创作。

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

1924年10月9日逝世。

林琴南又与魏易、王庆骥、王庆通、陈家麟等人合作,翻译了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百八十余部,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四十多部。

有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兰姆的《吟边燕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狄更斯的《块肉余生录》(《大卫·科波菲尔》)、《孝女耐儿传》(《老古玩店》)、《贼史》(《雾都孤儿》),以及司各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等。

由于林琴南不懂外文,无法选择作品翻译,林琴南说:“鄙人不解西文,但能笔述,既有讹错,均出不知。

”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无异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让晚清的中国人从这里瞥见了西方的文化与人生。

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就是从读林译小说开始的。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里介绍鲁迅所受晚清文化维新的影响时说,在南京求学时,鲁迅就注意林琴南的译书,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也都陆续收罗。

至于周作人自己,在《我学国文经验》里说:“严几道的天演论,林琴南的茶花女,梁任公的十五小豪杰,可以说是三派的代表。

我那时的国文时间实际上便都用在看这些东西上面,而三者之中尤其是以林译小说最喜看,从茶花女起,至黑太子南征录止,这其间所出的小说几乎没有一册不买来读过。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基本简介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

利用这门学科一方面可以研究相关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找出它们的共同母语,或者明白各种语言自身的特点对语言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找出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导致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

十九世纪它就广泛地应用于印欧语的语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

奠基人是德国语言学家格林(Grimn)、博普(Bopp)和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Rask)。

文学起源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18和19世纪的欧洲,研究重点是印欧语系诸语言的语音系统。

1786年英国学者威廉·琼斯在对梵语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后指出,梵语同拉丁语和希腊语之间存在着非常有系统的对应关系。

例如就词首辅音而言,“三”在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中都是t,“父亲”都是p。

这种系统的对应现象非常普遍,绝不可能归结为偶然因素。

琼斯同时认为,要解释这种现象,只有认为它们共同源自现在也许已经消亡了的某种语言。

接着,丹麦学者R.K.拉斯克、德国学者F.博普、J.格林等人在更多的语言中发现了类似的对应现象,并且根据这些系统的对应关系,推测了它们的共同起源──原始印欧语的表现形式,同时把原始印欧语同后来语言之间的关系用简洁明确的定律形式表现了出来。

发展经历在拉斯克、博普、格林等人相继对印欧语系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批学者把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正式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提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杭州翻译公司向前辈致敬

杭州翻译公司向前辈致敬

杭州翻译公司向前辈致敬在那些所谓的翻译家打着翻译家的旗号,在中国市场上招摇过市的时候,可曾想过中国那些默默地埋头书堆中,为翻译流近最后一滴心血的大师。

过去的那些年里,有哪些先人值得我们纪念?柳州翻译公司为大家讲诉。

方平(1921- 2008.9.29)原名陆吉平。

上海人。

1949年前曾先后在南京、厦门等私营银行任职员。

自幼爱好诗歌和外国文艺,求学时期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开始在《大公报》、《文汇报》、《文萃》、《民主世纪》、《诗创造》等报刊上发表诗歌,并出版诗集《随风而去》(1948年);同时开始发表译诗。

1949年后转调到出版社工作,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兼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莎士比亚研究》编委。

主要译作有:《莎士比亚喜剧五种》:(《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捕风捉影》、《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暴风雨》),莎士比亚《维纳斯与阿董尼》、《亨利第五》、《奥瑟罗》、《李尔王》,〔英〕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意〕卜伽丘《十日谈》(译本,合译),《十日谈》(选本,合译)等。

《威尼斯商人》译本曾先后为北京、上海、四川各剧团公演这一著名喜剧时所采用。

又曾参加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莎士比亚全集》的校订和增补工作。

近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著有《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收论文17篇,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莎剧论文集,《三个从家庭出走的妇女》被评为1979-1989十年间我国八种最优秀比较文学著作之一。

(方平老先生)袁可嘉(1921-2008),浙江慈溪人。

民盟成员。

翻译家、诗人、评论家。

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

历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助教,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室翻译,外文出版社翻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

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名的口译名家

著名的口译名家

王若瑾我国著名的口译专家、翻译家和教授,在联合国翻译处工作12年,担任联合国纽约总部口译处中文组的组长。

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顾问、教授,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顾问,具有丰富的同声传译和翻译工作经验,是国内最著名的口译专家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口译人才。

胡庚申北京清华大学外语系国际交流语用学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哲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英语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后学人。

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对外交流与外语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教育节目部特邀主讲、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文科发展组组长、外语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暨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香港国际交流中心顾问等职。

主要从事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已出版《对外交流与外语应用交叉研究导论》、《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专著10余部、国内外发表文章百余篇。

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3次、省部级奖2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刘和平女,1955年1月出生,籍贯河北省。

文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翻译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口笔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理论和中法跨文化研究。

现任中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对外传播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编委、北京市译协常务理事。

1982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学院,1990年毕业于巴黎高等翻译学校,获翻译学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

曾发表论文《翻译的动态研究与口译教学》、《职业口译程序与翻译教学》、《口译与翻译学》、《口译程序与翻译教学》、《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中国九十年代同声传译的现状与思考》、《科技翻译教学法》、《翻译教学方法论》、《对口译教学统一纲要的理论思考》、《职业口译新形式与口译教学》、《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议员在交际中的新角色——股份回购谈判与跨文化研究》、与许钧合作《中国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数十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丽(女)丁祖诒丁晶(女)万毅于春迟于涛马显荣马珂马海荣(女)马爱农(女)丹珠昂奔(藏族)区鉷尹汾海扎西班典(藏族)文日焕(朝鲜族)文敏(女)毛思慧毛祥龙王天明王东风王宁王玉西王玉林王立弟王立非王亚非王众一王刚毅王红(女)王克非王宏印王国庆王学东王宗维王松亭王欣王波王金铃王复(女)王家全王涛王铭玉王琳(女)王雯莉(女)王翱韦忠和仝保民冯永臣冯源(女)卢卫中卢敏史彼德叶信君叶星踪司显柱左飚甘玉贵(蒙古族)田强田锡钊石坚边彦耀仲伟合关锐刘军平刘肖沛刘佳刘和平(女)刘青刘保春刘勇刘树森刘洊波刘源顺华先发华留虎孙艺风孙光成孙迎春孙建立孙继文孙致礼安危安清萍(女,裕固族)朱同朱志瑜朱纯深朱英璜朱宪超朱健平次仁顿珠(藏族)江丽容(女)汤杰汤柏生祁继先(藏族)米佳(女)许钧许超那仓·向巴昂翁(藏族)那伊力江·吐尔干(维吾尔族)齐平景严明何宏(女)何昌邑何恩培何晓智余中先吴元丰(锡伯族)吴文智吴水姊(女,朝鲜族)吴启金吴希曾吴青(女)吴洪吴晓云吴铮(女)吴澄宋学智宋新新宋雷应远马张大铸张忆军张文(女)张文力张文成张世斌张永富张永超张伊兴(女)张同生张志祥张佩瑶(女)张金桐张雨金(女)张勇张勇张南军张春柏张显东张树华张树奎张洁张美芳(女)张晖张梦太张维友张菊珍(女)张援远张智祥张慈赟张福生张赛娜(女,蒙古族)李丹李少彦李长森李东光李卡宁李伟格(女)李冰梅(女)李旭李红霞(女)李建辉李明馥(朝鲜族)李朋义李钢李振国李培进李梅(女)李景端李雅芳(女)李肇星李增杜艳(女)杨万里杨平(女)杨亚冬(苗族)杨全红杨宇杰(女)杨扬杨柳(女)杨秋林杨晓荣(女)杨颖波杨澜(女)沈蓓莉(女)沈懿(女)沙丽金(女)肖玉林连真然连彩云(女)邱永乐邱鸣陆建德陈小文陈小慰(女)陈众议陈军陈在明陈定刚陈忠良陈明明陈洁莹(女)陈炳发陈峰陈桂琴(女)陈爱国陈德鸿陈慧芬(女)周红(女)周树春岳建民(女)岳峰旺堆(藏族)林世宋林怀谦林国夫罗选民范飞范志伟范捷平郑如刚郑堆(藏族)金圣华(女)金莉(女,俄罗斯族)封一函侯贵信俞劲松俞素贞(女)修刚南亿(朝鲜族)姚宝荣(女)姜加林(女)姜永刚姜江姜炳信施燕华(女)柏敬泽查川江段江段惠芳(女)洛桑土美(藏族)胡孝申胡宗锋赵丕赵尔力赵汉生赵伐赵会民赵松毓(白族)赵珠元赵常谦赵慎钟建国唐兴唐闻生(女)唐瑾(女)夏太寿夏勇敏夏海林徐小贞(女)徐仲伦徐步徐真华徐新民晏勤柴方国柴明颎柴野翁国强聂送来贾马利·依明(维吾尔族)贾国安贾砚丽(女)郭业洲郭国良郭娅利(女)郭晓勇顾曰国顾玲玲(女)顾钢高圣兵高洪高钰冬(女)高燕燕(女)宿久高屠国元常进常勇康文梅(女)曹卫洲曹伟(女)曹京华曹明伦曹杰曹斌梁如昕梁音梅叶(女)盛宏至野露露(女)雪克热提(维吾尔)黄友义(回族)黄天源黄长奇(女)黄伟强黄良田(侗族)黄良茂黄振定黄翔黄勤黄锡强傅晓彭放彭树杰斯迪克·买斯依提(维吾尔族)曾剑平程爱民蒋小林蒋仁祥蒋平(女)覃祥周(壮族)谢天振谢地坤辜正坤路英勇靳晓明鲍川运廖七一蔺熠谭载喜谭晶华潘忠明潘炳信穆杰穆雷(女,满族)衡孝军鞠成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