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防治管理制度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模版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1.1 为加强扬尘防治管理,维护环境卫生,保障人民健康,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的各类施工、运输、搬运、堆存等活动中产生的扬尘治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道路施工、土方工程等。
1.3 本制度的目标是规范扬尘防治工作,减少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确保施工活动的合法、有序进行。
第二章法律法规依据2.1 本制度的制定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2 本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规定申请并获得施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要求进行扬尘防治工作。
第三章扬尘防治责任3.1 本单位应当明确扬尘防治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责任体系。
3.2 扬尘防治责任主体包括:总经理、安全生产负责人、扬尘监管人员等。
第四章扬尘防治措施4.1 扬尘防治措施应在施工前进行规划设计,并纳入施工方案。
4.2 施工现场应设立固定喷淋装置,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
4.3 环卫设备应当使用低尘设备,并设置粉尘收集装置,防止扬尘污染。
4.4 运输车辆应安装罩式装置,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4.5 施工现场应设置合理的路面硬化设施,减少灰尘扬散。
第五章管理控制5.1 扬尘防治管理应设置专人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防治工作。
5.2 扬尘防治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指导和监督扬尘防治工作。
5.3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提示施工人员、过往车辆等注意扬尘防治。
第六章监督检查6.1 扬尘防治工作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2 监督检查包括对施工现场、环卫设备、运输车辆等的检查和考核。
6.3 监督检查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并进行记录和整理。
第七章处罚措施7.1 发现扬尘防治不力或违法行为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7.2 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停工整顿、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7.3 处罚决定应当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并进行记录和整理。
环境保护(扬尘防治)管理制度

一、环境保护(扬尘防治)管理制度一、环境保护管理规定1、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及标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3、项目部要完善扬尘管控措施,对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做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
4、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不准、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5、充分利用绿色智慧工地科技手段。
安装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将扬尘监测设备与喷淋、雾炮等设施进行联动,实现超标预警、远程控制与自动降尘;建筑工地主要出入口安装车辆冲洗监控系统,实现工地出入车辆“不带泥上路”,确保工地周围道路清洁。
6、电锯、电刨、砂轮锯、搅拌机、振动器、空压机等应控制噪声源,必须采取封闭式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减少人为噪声。
7、搅拌机废水、食堂污水必须经沉淀、隔油后再排入市政管线。
现场储存油漆、油料要妥善保管,防止因渗漏而污染水源。
8、经常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使用情况,对不按规定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的人员,随意停用、拆卸设施的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罚。
9、经常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
10、若需夜间施工,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的手续,且有防尘降噪措施。
二、环境保护教育制度1、环境保护知识必须纳入工人的“教育”内容,教育覆盖面达到100%。
2、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污染治理岗位作业人员,未经教育、培训和考核,不得上岗从事工作。
3、施工现场必须定期对不同岗位班组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和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4、每次培训考核后要汇总登记,将培训考核人员试卷及成绩汇总归档备查。
环卫局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04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监督与考 核
监督管理部门职责与要求
建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负责制定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并组织实施。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
负责组织开展扬尘污染防治的宣传 教育工作,普及扬尘污染防治知识 。
监督检查
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扬尘污染防治 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 及时督促整改。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制度涵盖范围
•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城市范围内所有产生扬尘污染的企 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道路保洁、垃圾处理等场所。
02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负总责,应当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和措施,确 保扬尘治理资金投入,并监督施工、监理单位具体实施。
02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作业人员职责 ,制定并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应急管理措施
总结词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详细描述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配备必要的应急 设施和设备,如洒水车、覆盖网等;建立应急队伍,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响应;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考核。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考核标准与要求
考核标准
根据扬尘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包括工作完 成情况、现场管理效果等方面。
要求
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 保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05
附则与附件
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宣传教 育情况进行监督,对未按照规定进行宣传教育 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改正。
施工扬尘管理制度(10篇)

施工扬尘管理制度(10篇)施工扬尘管理制度 1(一)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来源建设工程施工的扬尘污染,是指在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建设工地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
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积极开展社会舆论监督,发动群众参与监管,设立施工扬尘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公众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举报和投诉;邀请社会热心人士担任施工扬尘整治义务监管员,对施工工地进行监督和举报。
对违规制尘的工地项目名称、相关责任单位、处罚情况,各监督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网站、报纸、媒体等向社会曝光公示。
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过程。
项目部与作业班组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二)设置围档根据规划红线范围,设置高度不低于的围档,确保整个施工区域与外界充分隔离。
在施工大门口设置冲洗设备、沉淀池及排水沟。
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三)作业场地、施工便道硬化处理1、施工现场应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
2、工程的进出口、场内施工便道和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硬化处理,浇筑混凝土。
安排专人经常清洁、洒水降尘。
3、在施工场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工地出入口配置冲洗用水和设备,其门内侧铺设尽门长度、宽度不少于3米的土工布并加湿。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扬尘治理行为,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地区从事建设、施工活动的单位、个人。
第三条扬尘治理应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施工单位负责扬尘治理工作。
第四条所有从事建设、施工活动的单位、个人应了解并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扬尘治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第五条建设、施工单位应设立专职或兼职扬尘治理负责人,负责扬尘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监督。
第六条建设、施工单位应制定扬尘治理工作方案,包括扬尘治理技术措施、责任分工、监督检查等内容,并向相关部门备案。
第七条建设、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现场及周边的道路、场地、设施保持清洁,避免扬尘污染的发生。
第八条建设、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扬尘治理设施和设备,如喷淋装置、封闭罩、尘埃吸附装置等,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第九条建设、施工单位应限制现场施工人员和车辆进出次数,尽量减少尘土扬散的机会。
第十条建设、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露天堆放的材料和物品,严禁将渣土和垃圾等随意倾倒。
第十一条建设、施工单位应对扬尘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扬尘治理情况。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与周边居民和企业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处理居民和企业的投诉和举报,并给予回应和解决。
第十三条违反本制度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关执照或证照。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于建设、施工活动结束后继续有效。
第十五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地区环境保护部门所有。
第十六条本制度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修改和补充内容需经专业部门审核和批准后生效。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环境扬尘治理工作,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城市区域内的扬尘治理管理工作。
第三条城市环境扬尘治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法、科学、高效进行。
第四条城市环境扬尘治理工作,应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扬尘管理制度四不两直

扬尘管理制度四不两直一、目的和范围为了保障企业生产环境的安全与卫生,有效防止扬尘对员工健康的危害,规范扬尘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订立本扬尘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涉及扬尘的生产和作业环节。
二、责任和义务1.企业负责人有责任确保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并定期对扬尘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管理不力或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纪律处分。
2.扬尘管理人员应负责扬尘管理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定期检查作业现场,并记录相关数据。
3.全部员工有责任遵守扬尘管理制度,提高对扬尘危害的认得,乐观搭配管理人员进行扬尘防治工作。
三、扬尘管理原则1.严禁扬尘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暴露料堆、暴露装卸。
2.严禁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私舒适车间内进行碎裂、削料、打磨等作业,以免产生大量扬尘。
3.严禁使用粉尘易燃料子、易爆料子进行生产或储存,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4.严禁无保护措施下进行施工和装修作业,保持作业现场清洁整齐,减少扬尘产生。
四、扬尘管理措施1.安装扬尘防护设施:对于存在扬尘危害的作业区域,应安装适当的扬尘防护设施,如防护罩、风帘等,有效掌控扬尘物料的扩散。
2.环境疏导措施:依据具体作业环节和扬尘类型,采取合理的环境疏导措施,如设置风道、通风设备等,保持作业环境通风畅通,降低扬尘浓度。
3.使用低扬尘物料:优先选择低扬尘物料进行生产,减少扬尘产生的量和浓度。
对于高扬尘物料,应尽量降低其使用比例,并配备合适的防护设施。
4.工艺改进与装备更新:通过工艺改进和装备更新,减少扬尘产生的机会和数量。
如引入封闭式生产设备、湿法作业等,有效降低扬尘产生和扩散。
5.培训与教育:定期进行针对扬尘管理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对扬尘危害的认得和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防护技能。
五、四不原则1.不驻留:工人在扬尘环境下工作时间不得超出规定的时间,避开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扬尘环境下工作。
2.不暴露:禁止扬尘物料的暴露堆放和暴露运输,应采用封闭容器或包装进行储存和运输。
扬尘管理制度

扬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扬尘管理工作,保障环境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建筑施工、拆除工程、道路施工、城市道路扬尘控制、露天堆场等扬尘产生环境的管理。
第三条扬尘管理应当遵循“防治结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合理控制扬尘产生的源头,严格执行扬尘物质的稳定化、覆盖化和固化处理。
第四条依法、及时对施工扬尘进行监察、检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性的扬尘管理方案。
第五条扬尘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对施工、扬尘设施进行检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符合相关扬尘排放标准的设施。
第六条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扬尘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改善扬尘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扬尘排放管理第七条在建筑施工、拆除工程和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减少扬尘排放。
对于产生大量扬尘的作业,应当使用封闭式设备、真空吸尘器等进行治理。
第八条露天堆场应当在场地的四周设置风帘、围挡等设施,避免扬尘向外排放,对于排放的作业进行湿法喷淋处理。
第九条严格执行施工扬尘源的覆盖化处理,采用防尘布、抑尘罩等覆盖材料,确保扬尘不向外扩散。
第十条进行扬尘治理过程中,应当提高车辆运输的渗透性,减少载物车辆的泄露排放。
第十一条对于异常扬尘排放,应当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章扬尘监测管理第十二条对施工扬尘进行定期的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周一次,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
第十三条进行扬尘监测时,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对于重点施工区域和高度敏感区域,应当加强扬尘监测,及时发现扬尘排放超标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十五条扬尘监测结果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应当立即对扬尘排放进行整改,并进行复核监测。
第十六条对于监测结果屡次超标的扬尘源,应当进行责令停工整改,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四章扬尘应急管理第十七条在突发环境状况下,如风力增大、降雨等,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扬尘外扩。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四篇)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扬尘防治资____障制度为了加强项目部扬尘防治管理,保证扬尘防治资金的有效投入,以改善环境,防止扬尘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环境和身体健康,进一步明确扬尘防治____(以下简称____)使用、管理要求,根据《____环境保____》《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标准》(j13349-____)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项目财务应单独设立“扬尘防治____”科目,使____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
二、须将合同工程造价款的一定比例作为____,每个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编制扬尘防治资金计划,上报公司财务、安全部门及分管领导审批,____根据不同阶段对扬尘防治和文明施工的要求,实行分阶段使用,原则上由项目部按计划进行支配使用,项目部扬尘防控员提出申请,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三、____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现场围挡设置费用2、场地扬尘防治的费用(1)道路硬化。
(2)裸土覆盖。
(3)易扬尘材料覆盖。
(4)场地管养。
3、车辆冲洗费用。
4、建筑垃圾处理费用。
5、施工降尘费用。
6、扬尘信息化费用。
7、扬尘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费用(1)扬尘防治宣传标语牌、横幅等宣传用品费用。
(2)各类人员的扬尘防治教育培训、操作证培训、复训,经常性教育培训等费用。
(3)现场警戒警示标志等其他扬尘防治费用。
(4)应急预案措施费、演练费。
四、项目部在编制扬尘防治资金计划时,在充分考虑扬尘防治需要的同时,还要考虑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挖掘潜力,讲究实效,扬尘防治资金的投入与工程进度同步,避免扬尘防治资金脱节现象。
五、属于____范围内费用的使用与报销,按财务规定要求,经项目部经理审核签字确认后,方可向财务部门报销,公司财务部根据项目部使用情况每季度予以汇总,并同项目部对账,发现差错,及时整改。
六、公司财务部与项目部每季度出____投入与使用的报表:(1)《扬尘防治费用年度预算汇总表》。
(2)《扬尘防治费用年度预算表》。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扬尘治理工作,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单位或项目的建设、施工、运营等环节中产生的扬尘治理工作。
第三条扬尘治理工作应遵循“防治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减少扬尘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单位的环境保护部门。
第六条本制度的监督机构由单位内部监督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组成,负责对扬尘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违反本制度规定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二章扬尘治理工作的要求第八条在施工阶段,应制定详细的扬尘治理方案,明确扬尘治理的目标、措施和责任人。
第九条施工现场应设立固定的扬尘治理现场,确保扬尘源纳入有效控制。
第十条施工现场的道路、堆场、堆放物料等地方应进行覆盖,防止扬尘污染。
第十一条在建设、施工阶段,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清理和维护,确保扬尘治理的效果。
第十二条在运营阶段,应定期进行扬尘治理检查,并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扬尘治理工作的措施第十四条通过合理调整施工工艺,减少扬尘污染的产生。
第十五条采用湿法降尘、覆盖、设置抑尘墙等措施,减少扬尘。
第十六条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对排放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第十七条编制应急预案,对突发的扬尘污染事件进行及时处置。
第四章扬尘治理工作的责任第十八条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扬尘治理工作,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项目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扬尘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和运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专职的扬尘治理人员,负责扬尘治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监督机构应定期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问题,确保扬尘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一、设立目的:1.保护环境:建筑工程扬尘污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空气质量影响巨大。
通过建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工程带来的空气污染,保护环境。
2.保护人体健康:建筑工程扬尘污染中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制定和实施防治管理制度可以减少人体对扬尘污染的暴露,保护人体健康。
3.规范施工行为:建筑工程扬尘污染的防治涉及到施工过程中的诸多环节,规范施工行为、加强监管是建立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重要目标。
二、主要内容:1.环境评估: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进行环境评估,明确扬尘污染防治的重点和措施。
2.施工方案: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时,要考虑扬尘污染防治的要求,明确相应的措施和责任。
3.现场施工控制:建立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施工现场的污染控制措施和要求。
4.设施与装备:要求建筑工程现场配备相应的扬尘防治设施和装备,如喷淋设备、挡风墙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5.监测与评估:建立扬尘污染的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随机监测,及时评估扬尘污染防治效果。
6.协调与宣传:建立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的协调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
同时,进行扬尘污染防治宣传,提高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实施措施:1.政策引导: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的要求,并进行宣传推广,引导施工单位逐步落实相关要求。
2.加强监管:加大对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和法律责任。
3.技术指导: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提供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指导和支持,推广应用新的扬尘防治设备和技术手段。
4.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和扬尘污染防治技能,确保各施工单位能够按照相应要求进行扬尘防治。
5.多部门协作:建立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的协调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建设、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牌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牌第一章总则为规范扬尘防治工作,保障环境质量和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工作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扬尘物质。
第三章管理责任1. 企业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扬尘防治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人员,定期制定扬尘防治计划。
2. 扬尘防治工作责任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履行职责,确保扬尘防治工作有效推进。
3. 个人应当自觉遵守扬尘防治工作相关规定,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配合企业和单位的管理工作。
第四章扬尘防治措施1. 合理设置防尘设施,如吸尘器、喷水装置等,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正常使用。
2. 采取覆盖、封闭、湿化等措施,减少扬尘物质的扩散和影响。
3. 对于扬尘物质的运输和储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4. 定期对扬尘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五章扬尘防治监督1. 相关监测机构应当加强对扬尘防治工作的监督,确保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2. 公众和媒体应当积极参与扬尘防治工作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 扬尘防治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企业和单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六章处罚和奖励1. 对于违反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企业和单位,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并责令整改。
2. 对于在扬尘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和单位,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七章附则1.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2. 对于本制度中未尽事宜,由扬尘防治管理部门进行解释。
3. 本制度由相关部门依法监督执行。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牌制度制定单位:XX市扬尘防治管理部门制定日期:XXXX年XX月XX日制度执行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以上就是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希望广大企业、单位和个人能够严格遵守,共同努力,共同保护环境,共同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愿我们的社会更加清洁、美好!。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为了落实我市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有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根据《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成都市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规定》、《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暂行标准(环境和卫生)》和其他相关规定,切实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提高我公司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以治理扬尘污染为重点,以项目部为主体,公司各职能部门配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扬尘污染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避免扬尘污染。
二、工作内容1、在制定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扬尘污染控制放在突出的位置,对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深化,加大环保投入,巩固扬尘治理成果。
2、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使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知晓扬尘污染控制的法律责任,使其利用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保障自身权益,调动其自觉参加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治理氛围。
3、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纳入日常化管理,公司成立扬尘整治工作小组,由项目经理张波组长,项目部全体人员为组员;施工现场常设工作班子,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安全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例会,交流做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扬尘污染控制工作长抓不懈。
4、发挥安全员、协管员优势。
在加强公司和项目部管理的同时,将扬尘工作作为安全员、协管员工作内容之一,对裸土、绿化、道路保洁及工地扬尘等发挥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映,及时做好整改工作。
5、突出重点。
对新开工的工地做到早介入;对建设中的工地、按扬尘控制规范,对硬件设施管理,措施到位,软件管理规范有序;对收尾工地,继续不懈怠的加强监管,使扬尘污染控制贯穿于工程之中。
对产生扬尘污染的点位加强监管,落实好裸土覆盖、硬化道路、冲洗车辆、洒水降尘、工地绿化达标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不准、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
是指针对扬尘污染问题,由相关部门或单位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旨在减少和控制扬尘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管理目标和任务:明确扬尘防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例如减少扬尘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等。
2. 监测与评估:建立扬尘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各类扬尘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并进行科学评估和数据分析。
3. 排放标准和要求:制定适用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扬尘排放标准和要求,包括适当的污染物限值和排放控制措施等。
4. 执法和监管:设立执法部门,加强对扬尘排放的执法和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保障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5. 技术支持和推广: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鼓励使用清洁能源、高效节能设备和无尘施工技术,提高扬尘防治的技术水平。
6. 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众对扬尘污染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扬尘防治的良好氛围。
7. 监督和考核:建立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各地区和单位的扬尘防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强化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扬尘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公司扬尘防治工作,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公司整体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扬尘污染的作业场所和活动。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公司成立扬尘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扬尘防治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扬尘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扬尘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3. 各岗位员工应严格遵守扬尘防治规定,积极参与扬尘防治工作。
三、扬尘防治措施1. 施工现场管理1.1 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2米,并采取防尘网、喷淋等防尘措施。
1.2 施工车辆进出工地应进行清洗,防止带泥上路。
1.3 施工现场道路应定期清扫、洒水,保持清洁湿润。
1.4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及时清运,不得堆放于施工现场。
2. 运输车辆管理2.1 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清洗,保持车体清洁。
2.2 运输车辆进出工地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扬尘,如覆盖、洒水等。
2.3 运输车辆不得在工地内随意停放,应按照指定区域停放。
3. 施工材料管理3.1 施工材料应堆放在指定区域,并采取防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3.2 施工材料堆放区域应定期清扫、洒水,保持清洁湿润。
4. 施工现场绿化4.1 施工现场应合理规划绿化区域,种植树木、草坪等植物,以降低扬尘。
4.2 绿化区域应定期浇水、修剪,保持植物生长良好。
四、监督检查与奖惩1. 公司定期对扬尘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对在扬尘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扬尘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扬尘防治安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公司扬尘防治工作,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各部门、各岗位员工应共同努力,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文(4篇)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治理,维护城市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及其他扬尘污染源。
第三条扬尘治理应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依法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鼓励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理效果。
第五条对扬尘治理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六条建筑工地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采取防尘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覆盖土方工程、湿喷、洒水等。
第七条道路施工应严格控制挖掘、铲运等作业对空气产生的扬尘。
可以采用湿法施工、覆盖等方式减少扬尘产生。
第八条对其他扬尘污染源,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雾炮车、喷雾系统等。
第九条建设工程项目应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第十条建设工程项目应按时进行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应实行日常监督、定期检查和专项执法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第十二条环保部门应定期对各扬尘源进行检查,并对违反治理要求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三条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公开渠道举报扬尘污染行为,环境部门应及时处理并给予反馈。
第十四条监察部门要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发现扬尘治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通报批评,并建议环保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五条监督检查机构应建立健全扬尘污染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扬尘污染的情况,并向公众公开相关数据。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十六条对扬尘治理工作做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治理要求,造成严重扬尘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并停止施工或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对于多次违反扬尘治理要求的单位和个人,环保部门可以采取限期整改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相关资质或许可证。
第十九条对于监管部门监管不力,造成扬尘污染无法有效治理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限制相关责任人的晋升和离职。
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三篇

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三篇篇一: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加强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结合集团、xxx公司的要求和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XX省环境保护条例》《XX省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XX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和《XX市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方案》《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SZDB/Z247-20XX》等相关规定编制。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管辖内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及监督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是指施工场地泥地裸露,以及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施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房屋拆除、建筑土方作业、物料运输与堆放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各项目部应当按照上级单位、集团、粤通公司和本公司要求,加强对本项目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第二章工作目标第五条做好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实现XX市政府提出的20XX 年PM2.5年浓度下降到26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公司管辖内所有项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XX省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SZDB/Z247-20XX》《XX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XX市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方案》等关于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相关规定要求。
第六条实现“7个100%”的目标,即公司所有建设工程工地100%落实:施工围挡及外架100%全封闭、出入口及车行道100%硬底化、出入口100%安装冲洗设施、易起尘作业面100%湿法施工、裸露土及易起尘物料100%覆盖、出入口100%安装TSP在线监测设备。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防治扬尘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所需,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扬尘防治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在建工程、装修工程、生产作业和园区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产生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 《扬尘污染防治法规》4. 《建筑施工空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四、责任部门1. 总经理:负责全厂扬尘污染的防治工作,监督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
2.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负责扬尘防治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
3. 工程部门:负责工地扬尘污染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安排施工工序,使用防扬尘设施等。
五、扬尘防治管理措施1. 工地施工:在施工现场要采取湿式施工、覆盖施工等措施,以减少扬尘的产生。
2. 治理设施:设置喷雾系统、防尘网等设施,对产生扬尘的工作进行隔离和治理。
3. 环境监测:定期对工地周边空气进行监测,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4. 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扬尘防治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其环保意识。
5. 督查检查:定期组织对工地进行扬尘防治相关的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管理措施1. 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工地扬尘防治的制度和规范,包括扬尘防治责任,检查制度,处罚措施等。
2. 宣传教育:进行扬尘防治相关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3. 监督检查:安全环保部门定期对全厂进行扬尘防治督查检查,严格落实相关制度要求。
4. 联合执法:与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5. 管理奖惩:对扬尘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七、监督检查安全环保部门每季度组织对全厂扬尘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督促,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如有发现严重违规行为,将立即进行处罚并向相关部门通报。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组织机构1. 成立扬尘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2. 施工单位应设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公室,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3. 施工班组应指定专人负责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三条防治措施1. 施工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场内道路应平整、清洁,便于车辆行驶。
2.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物料搬运、装卸、堆放等环节的扬尘产生。
3. 建筑材料应堆放整齐,高度不得超过1米,并采取防尘措施。
4.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料应随时清理,不得堆放在场内,应及时清运出场。
5. 施工场地内的临时设施,如宿舍、办公室、食堂等,应采取防尘措施,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6. 施工场地应设置有效的排水设施,防止积水,避免因水流冲刷产生的扬尘。
7. 施工场地周边应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并在围挡上悬挂扬尘污染防治宣传标语。
8. 施工场地内的运输车辆应采取清洗、保洁措施,确保车辆清洁出场。
9.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排放到大气中。
10.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条人员培训与考核1.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扬尘污染防治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扬尘污染防治的认识和技能。
2.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扬尘污染防治知识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扬尘污染防治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第五条监督与检查1. 扬尘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应对施工单位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施工单位应接受政府环保、建设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
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考核制度,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不力的班组或个人进行问责。
扬尘治理措施及管理制度

扬尘治理措施及管理制度一、前言扬尘污染是指由于施工、交通运输、开采、堆放等活动产生的颗粒物在大气中悬浮并扩散到周围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生态的一种环境污染。
扬尘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
为了有效治理扬尘污染,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治理措施和管理制度。
二、扬尘治理措施1. 施工扬尘治理(1)建立健全施工扬尘治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制定治理方案,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器材,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作业。
(2)采取湿法施工,及时进行洒水降尘,减少扬尘的产生。
(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及时清理施工废弃物和杂物。
(4)规范施工机械车辆排放尘土,保障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减少扬尘的产生。
2. 交通运输扬尘治理(1)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严格控制超载和非法运输,减少车辆扬尘的产生。
(2)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的使用,降低尾气排放对扬尘的影响。
(3)在重点区域设置洗车设施,强制要求运输车辆定期洗车,减少扬尘的外扬。
3. 堆场扬尘治理(1)规范建设堆场,设计合理的环境保护设施,减少扬尘的外扬。
(2)加强对堆场管理,定期清理和覆盖堆场,定期进行洒水降尘,减少扬尘的外扬。
(3)使用洁净能源,如电动叉车等,在堆场内减少机械设备的尘土排放。
4. 公共场所扬尘治理(1)对城市道路和广场进行定期清扫,减少尘土的积累和扬尘的产生。
(2)加强对扬尘污染源的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扬尘污染源。
(3)倡导市民健康出行,减少个人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扬尘影响。
5. 其他相关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和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环境,减少扬尘污染。
(2)建立健全扬尘治理的奖惩制度,对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罚,并对环保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扬尘治理管理制度1. 行政管理(1)建立健全扬尘治理的行政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扬尘治理工作的责任清单。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范本(2篇)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扬尘防治工作,保障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形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道路养护、物料堆场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三、责任机构及分工1. 市环保局负责扬尘防治工作的监督和协调。
2. 区环保局负责辖区内的扬尘防治工作的监督和协调。
3. 建设单位负责本单位扬尘防治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4. 监理单位负责对扬尘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5. 执法部门负责对违反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和处理。
四、扬尘防治要求1.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制定扬尘防治措施,并向监理单位、环保部门报备。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围栏,并采取防尘网、喷淋水等措施控制扬尘。
3. 道路养护作业中,应使用高效除尘设备,并遵守作业时间和路段限制。
4. 物料堆场应选择合适的场地,并进行固定和封闭管理。
5. 扬尘防治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和清洗,确保良好的工作效果。
五、监督检查与处罚1. 环保部门应定期开展扬尘防治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2.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扬尘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报告。
3. 执法部门发现违反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依法处罚和处理。
4. 对于多次违反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停工整顿。
六、宣传教育与培训1. 环保部门应加强对扬尘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 建设单位应定期开展扬尘防治工作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3. 执法部门应加强对扬尘防治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
七、奖惩措施1. 对扬尘防治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可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多次违反扬尘防治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罚款。
3. 对拒不整改或者阻碍执法的单位和个人,可采取强制措施,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八、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
扬尘防治管理及检查制度
为了有效防治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文件和其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切实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对施工现场产生扬尘污染的点位加强监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
提高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以治理扬尘污染为重点,以项目部为主体,各参建单位及队伍配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扬尘污染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避免扬尘污染。
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七个100%”,即: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道路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远程监控100%安装。
二、扬尘防治管理架构
三、工作内容
1、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纳入日常化管理,项目成立扬尘整治工作小组,由建设单位总经理为组长,为副组长,监理、施工单位为组员;定期召开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例会,交流做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扬尘污染控制工作长抓不懈。
2、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制作宣传版面、黑板报、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使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知晓扬尘污染控制的法律责任,使其利用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保障自身权益,调动其自觉参加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治理氛围。
3、对建设中的工地,按扬尘控制规范对硬件设施管理,措施到位,管理规范有序,持续不懈怠的进行扬尘控制管理,使扬尘污染控制贯穿于工程之中。
对产生扬尘污染的部位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好裸土覆盖、硬化道路、冲洗车辆、洒水降尘、工地绿化5个必须达标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4、把扬尘控制工作纳入工地日常行政管理序列,各参建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并组织日常巡查,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持常态。
由施工单位安全员牵头对工地进行巡查,检查情况记录在案。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整改。
需要相关单位协同解决的,可以在相关会议上提出,以便及时解决。
四、奖罚措施
1、若被上级主管部门或媒体通报,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5万元以上罚款,若整改不力再次被督查并通报的,给予10万元以上罚款,并对主要责任人追责。
2、堆土及易产生粉尘的作业未采取覆盖、封闭、洒水等控制扬尘措施的应及时整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每次罚款500元。
3、现场出入口设立冲刷池,车辆驶出现场要加强防尘冲洗、遮蔽、清洁等工作,未经处理给周边道路造成污染每次罚款500元。
4、在场地内堆放作回填使用土方应集中堆放。
同时,在土方未干化之前,经表面整平压实后,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定时洒水维持湿
润,以有效地控制扬尘。
现场有未经覆盖的裸土应及时覆盖,拒不覆盖或者覆盖不到位的每次罚款500元。
5、现场原材料堆放时做到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然后用密目网罩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未经覆盖应及时整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每次罚款500元。
6、施工现场应沿周边连续设置硬质围挡,不得有间断、敞开,底边封闭严密,不得有泥浆外漏,并应设置喷淋装置及公益广告,达不到规定要求,每次罚款500元。
7、土方作业、灰土拌合、路面切割、路面铣刨、石材切割、清扫施工等易产生扬尘工序必须采取100%湿法作业。
达不到规定要求每次罚款500元。
8、施工现场运输车辆运输中应采取严格的密封密闭措施,切实达到无外露、无遗撒、无高尖、无扬尘的要求,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线路运输和装卸。
达不到规定要求每次罚款500元。
五、检查内容、时间及线路安排
1、扬尘治理相关制度和责任制建立溶实情况明(查阅有关资料)
2、施工现场出入道路必须采取混凝出硬化并配备车辆冲洗设施。
(现场检查)
3、施工现场内道路、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必须采用混凝上硬化,其他区域整后使用碎石覆盖(现场检查)
4、施工现场必须实行围挡封闭。
市区主要路段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米,一般路段施工现场围挡不得低于1.8米(现场检查)
5、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和沉淀池,保持排水通畅。
(现场检查)
6、施工现场是否设置洒水降尘设施,安排专人定时洒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湿润。
(现场检查
7、施工现场土方及砂石等散体材料是否集中堆放、严密覆盖、固定牢靠,其他裸露的地面必须采取覆盖或绿化措施。
(现场检查)
8、施工现场是否成立扬尘治理管理机构(查阅有关资料)。
9、施工现场是否明确扬尘治理的人员和责任(查阅有关资料)。
10、施工现场是否制定扬尘治理专项方案(查阅有关资料)
11、建筑垃圾是否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
生活垃圾是否采用封闭式容器存放,口产清(现场检查)。
装袋用垂直升降机械清运,是否有凌空抛掷现象。
(现场检查)
12、施工现场是否有焚烧沥青、油橡像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果气体的物质的现象。
(现场检查)
13、施工现场内是否有现场随拌混凝士和砂浆的现象。
(现场检查)。
14、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地政府主管部门]发布大气污染预警时,不得进行士上方、除等易生场尘的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
15、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
(现场检查)。
16、是否落实公示牌制度,明确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的建设单位、施工和监理企业及主要责任人(现场检查)
17、施工层建筑垃圾必须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封闭运输。
巡查时间:每日上午7:30至11:30;下午14:30至17:30
巡查线路:雨水收集池游客中心处→太姒湖→环湖路→合黑路施工现场→沿路各配套用房
附件:巡查记录表(附表1)
中科建设来发总公司
2018年6月15日
附表1
扬尘控制检查记录表
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