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01年全年资料

2001年全年资料

2001年全年资料摘要:一、引言二、2001 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概述1.GDP 增长2.通货膨胀3.对外贸易三、2001 年我国政策及体制改革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体制改革四、2001 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1.农业2.制造业3.服务业五、2001 年我国社会发展情况1.教育2.医疗3.社会保障六、2001 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1.外交事务2.国际合作3.国际地位七、结论正文:【引言】2001 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国在这一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政策及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和国际舞台五个方面,对2001 年我国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2001 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概述】2001 年,我国GDP 增速达到8.3%,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

在通货膨胀方面,全年CPI 上涨0.7%,保持在较低水平。

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00 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7.3%。

【2001 年我国政策及体制改革】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的投入。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体制改革方面,我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2001 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方面,我国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业产值。

制造业方面,我国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服务业方面,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001 年我国社会发展情况】教育方面,我国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普及率。

医疗方面,我国积极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方面,我国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

【2001 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在外交事务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同世界各国深化了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2001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01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3月14日陕西省统计局)2001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定,以“十五”计划纲要为目标,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围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主题,突出结构调整主线,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加快,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十五”计划起步高、开局好。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841.2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52亿元,增长2.5%,一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2%;第二产业增加值815.69亿元,增长10.1%,二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3%,其中工业增加值604.93亿元,建筑业增加值210.76亿元,分别增长9.5%和11.8%;第三产业增加值745.03亿元,增长10.8%,三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15元,比上年增长8.5%。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经济竞争能力须进一步增强,运行质量亟待进一步稳固提高;农业基础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任重道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镇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农业2001年,我省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面向市场,稳粮、促经、突出林果,强抓畜牧并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草畜联营合作社运营模式、现状及建议——基于新疆昌吉州的调研

草畜联营合作社运营模式、现状及建议——基于新疆昌吉州的调研

和2 . 8万 t ;至 2 0 1 1 年 ,全州牲 畜存栏 量达 4 0 3 . 9万头
( 只) ,比 2 0 0 0年 增 加 9 . 7 3 % ,出栏 量 为 8 1 2 . 5万 头 ( 只) ,是 2 0 0 0年 的 2 . 2 4倍。肉、奶 、蛋 产 量 分别 为 5 0 . 3 万t 、7 4 . 6万 t 和7 . 9万 t ,分 别 比 2 0 0 0年增长 了
5 2 . 6 % ,比2 0 0 0 年提高了近 2 0 个百分点 ( 表1 ) 。
单位:万头 ( 只) 、万t 、 %、亿元
东与哈密地区相接 ,西与石河子市相邻 ,南 与吐鲁番地
区 、巴州毗邻 ,北与塔城 、阿勒泰地区接壤 ,东北 与蒙 古国交界 ,是古代举世闻名的 “ 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
中 国食物 与营养
2 0 1 3 , o d a n d N u t it r i o n i n Ch i n a
草 畜联营合 作社 运营模 式 、现 状及建议 基 于新疆 昌吉 k , l 怕勺 调研
— —
石 自忠 ,王 明利
2 0
1 . 2 农 牧 民收入 增 长较 快
中 国 食 物 与 营 养
第l 9卷
统一改 良、统一销售 ,按资 ( 量 ) 固定 分红 ( 物) ,创
随着昌吉州畜牧业 的发展 ,农牧 民人均收入取得较
快增长。从 2 0 0 0年起 ,农 牧 民收入呈上 升趋 势,2 0 0 0 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 3 1 6 0元 ,至 2 0 1 1 年 ,该指标达 1 0 1 6 6元 ,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同时 ,农牧 民收入也保 持着较快增长,1 2年来 ,增 长最慢 的是 2 0 0 1 年 ,增 长

2001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05-30】200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我省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总体形势好于上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总体运行态势(一)宏观经济运行由浅蓝灯区向绿灯区迈进2001年以来,全省经济呈现出逐季加快的良好态势,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上半年GDP增长8.0%,1—3季度GDP增长8.5%,全年GDP增长8.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1.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1%;第二产业增长12.4%;第三产业增长8.4%。

国民经济宏观监测预警系统分析显示,1—12月份全省宏观经济在基本正常的区间运行,12月份10项主要指标综合评分为26分,是近两年来首次处于“绿灯区”与“浅蓝灯区”的交界点。

更为重要的是,从各月评分的变化来看,3月份为22分,6月份为23分,12月份为26分,综合评分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扭转了近几年8、9月份评分下降的局面,这表明宏观经济出现重要转机,将进入加速增长期(详见下图)。

(二)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我省各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推动全省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据统计,1—12月全省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86.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

重工业生产增长快于轻工业,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和12.7%。

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3.6%和15.6%,发展速度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7个和4.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冶金、建材、汽车、家电等行业因市场形势好,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增长,其中:汽车增长19.5% ,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5.1%,成品钢材增长34.1%,水泥增长16.3%,彩色电视机增长54.1%;而酒类、化工等传统行业由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积压严重,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白酒、啤酒、化学原料药等产品分别减产7.9%、7.1%和36.7%。

四川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四川省统计局【发布日期】2002.02.08【实施日期】2002.02.0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四川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2年2月8日)2001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第二年,也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

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切实抓住机遇,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继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9.2%,较上年增幅上升0.2个百分点,比全国增幅高1.9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81.7亿元,增长2.4%,较上年增幅回落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56.9亿元,增长12.3%,较上年增幅上升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683.2亿元,增长10.2%,增幅与上年持平。

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8.1%回落到6.1%,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8.1%下降到52.8%,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3.8%上升到41.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23.6:39.4:37.0调整为22.2 :39.7 :38.1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3和1.1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水平止跌趋稳,并呈现全面回升势头。

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1%。

其中,城市上升1.8%,农村上升2.7 %。

商品零售价格上升0.8%。

其中,城市下降0.3%,农村上升1.5%。

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0.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2%,比上年降幅减缓1.3个百分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元之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

全疆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需求不旺和局部地区农作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振奋精神,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五"计划开了个好头。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初步测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4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558亿元,增长10.0%。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3%、43.1%和37.6%,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1. 7 个百分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898元,增长5.1%。

市场物价稳中趋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0%。

从分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看,医疗保健服务、食品和交通类价格涨幅较大,是影响和带动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其中食品上涨4.3%,烟酒及其用品下降1.2%,衣着下降1.3%,家庭设备用品及其服务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6.1%,交通和通讯上涨5.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上涨1.6%,居住上涨2.6%。

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下降0.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3.6%,蛋类上涨7.6%,水产品上涨0.1%,鲜菜上涨8.6%。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5%,房地产价格下降0.2%,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0%。

年末在岗职工247.45万人,比上年下降3.3%;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68.4万人,增长17.8%。

江西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05.04.28•【字号】•【施行日期】2005.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江西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4月28日江西省统计局)2001年,江西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继续推进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努力增加投资和扩大消费,着力推进各项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省经济保持快速、健康的增长势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00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787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883亿元,增长8.4%。

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24.2:35.0:40.8调整为23.2:36.2:40.6。

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稳定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成果得到巩固。

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省个体业户和私营企业60.54万户,从业人员147.18万人。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

全省财政总收入20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1.98亿元,增长18.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民间投资发展缓慢;二是农民增收难度较大,部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弱;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02年2月28日)2001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克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1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906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54亿元,增长7.4%。

市场价格保持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

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0.8%;食品价格持平(其中,粮食下降0.7%,肉禽及制品、鲜菜分别上涨1.6%和1.4%,蛋上涨6.0%),烟酒、衣着价格分别下降0.3%和1.9%,家庭设备、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2.3%和1.0%,娱乐教育文化价格上涨6.6%,居住价格上涨1.2%。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0.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4%。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0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0万人。

2001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01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省统计局2002年3月)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

一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西部大开发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使全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投资与消费平稳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取得成效,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初步预计,200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9.4%。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7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1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完成356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5亿元,增长9.4%。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173元,增长8.8%。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我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9.7:44.7:35.6调整为2001年的19.3:44.8:35.9,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1和0.3个百分点。

二、农业尽管2001年我省部分地区遭受了旱灾,但由于全省各地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上各项保障措施的及时到位,使农业生产形势明显好于上年。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结构进一步调整。

2001年,全省粮食产量75.3亿公斤,比2000年增长5.57%,粮食的增产主要是单产水平提高所致。

吉林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吉林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吉林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日期:2012-02-152001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我市跨越式发展规划,突出结构调整的工作主线,既抓当前发展,又注重抓长远、打基础,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取得了各项社会事业的新成就,较好地完成了跨越式发展的年度工作任务。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初步统计,全市实际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52亿元,增长12.9%,消化了部分企业的遗留问题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1%;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8.9 %;第二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9.7%。

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33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

财政收支2001年全地区一般预算全口径收入36.4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全地区一般预算体制留用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5.3%。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保证了重点支出的资金需要。

2001年全地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0.5亿元,为支出预算的107.9%,比上年增长26.7%。

国企改革按照“调整、创新、落实、提高”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全市企业改革工作,推进了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推进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加快了国有资产运营体制的改革步伐;推进了“三项改革”工作的落实;推进了小城镇的改革与发展。

在全口径企业(县、市、区国有和集体)2173户中,应直接参加改制企业为1625户,截止到2001年11月末已完成1586户,占应改制企业总数的97.6%。

市直属和局属国有(集体)企业240户中,应参加改制企业183户,到2001年末,完成改制企业157户,占应改制企业总数的86%,其中:采取股份制形式的有119户,出售24户,兼并9户,解体5户。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2002年2月26日)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的方针,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战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扩大社会需求,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3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880.84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742.04亿元,增长10.3%。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40元,比上年增长9.3%。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2000年的22:44:34发展为2001年的20.2:43.3:36.5。

市场价格在低位平稳运行。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3。

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1.3;衣着类价格指数98.2;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指数99.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9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101.4;居住类价格指数105.3;服务项目类价格指数105.1。

200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2年3月1日2001年,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以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主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克服特大洪涝灾害以及国外需求减弱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1.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2%,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6.2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16.8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858.09亿元,增长11.1%。

一、二、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26.3∶36.5∶37.2调整为24.9∶36.6∶38.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97元,比上年增长7.3%。

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8687元,比上年增长7.0%。

市场物价稳中略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6%。

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下降0.4%。

分类别看,八大类价格呈"二升六降"的格局,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12.6%;居住类上升0.4%;食品类下降7.5%;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8%;衣着类下降3.7%;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 3.0%;交通和通信工具类下降1.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2.3%。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3.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2.0%。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578万人,增长0.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21.7万人。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方案的通知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方案的通知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9•【字号】昌州政办发[2008]137号•【施行日期】2008.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方案的通知(昌州政办发[2008]137号)各县市人民政府,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自治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自治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方案一、评估的意义和指导思想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关于贯彻<乌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是"十一五"时期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州党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推动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顺利完成《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评价"十一五"时期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科学评价判断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二、评估的范围和重点(一)对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估。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吉林省统计局【发布日期】2002.02.26【实施日期】2002.02.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吉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 2002年2月26日)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的方针,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战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扩大社会需求,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3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880.84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742.04亿元,增长10.3%。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40元,比上年增长9.3%。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2000年的22:44:34发展为2001年的20.2:43.3:36.5。

市场价格在低位平稳运行。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3。

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1.3;衣着类价格指数98.2;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指数99.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9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101.4;居住类价格指数105.3;服务项目类价格指数105.1。

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O.3。

以国企改革为中心环节的各项改革继续深化。

2001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2-1 8:17:00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和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我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共同努力,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继续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

一、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1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00.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超过了年初预定的GDP增长9.5%的计划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732元,比上年增长10.6 %。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进一步壮大,特色经济的份额增加,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79亿元,比上年增长5.8%,比重由上年的14.6%下降为1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比重由上年的43.3%上升到44.0%;第三产业增加值1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比重由上年的42.1%下降为41.8%;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拉动力,分别为0.8 %、6.7 %、4.5 %。

二、农牧业2001年,全省各地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和“订单农业”,积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落实,不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前两年农牧业因灾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扭转,出现了恢复性的较快增长势头。

种植业获得好收成。

在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中,特色和优质产品增加。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9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97%,总产量103.20万吨,比上年增产24.79 %;油料种植面积16.8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1.95%,总产量23.00 万吨,比上年增产18.56%;蔬菜种植面积1.78公顷,比上年增长12.66%,总产量63.72万吨,比上年增产5.71%。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02.02.28•【字号】•【施行日期】2002.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2年2月28日)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深入持续地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克服经济行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带来的各种困,取得了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成绩。

农村各业在种植业遭灾严重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工业实现了速度、效益的同步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在大灾之年仍有一定增加,社会各项事业均有新的发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74.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年初调控目标0.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5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912.2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690.9亿元,增长9.4%。

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10.9:50.4:38.7调整为9.7:51.4:38.9。

2001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44元,比上年增加307元,增长6%。

各项改革积极推进。

企业改革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的体制创新和战略重组步伐明显加快。

全省64户省属国有企业除12户授权经营外,其余企业的重组、下放、破产工作积极进行,并组建了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公司、山西路桥建设集团、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

有83%的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

财政改革步伐较大,省直部门全额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基本纳入财政统发工资范围,政府采购资金、部分国债资金以及预算内技改资金实行了国库直接支付。

在调整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2001年新疆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在调整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2001年新疆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模较大、 科技含量高、 竞争力较强的企业。20 年全 01 (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五) 结构性矛盾基本得到控 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的县 5 8个,比上年增加 制 。20 0 1年 , 区乡镇企 业注 重 以市场为 导 向 , 我 积极 3个 , 中: l 其 过 O亿元 的县 1 ,比上午增 加 1 , 引导企 业实行 战略性 调整 . 9个 个 取得 了明显 的效果 。垒 区 过亿元的乡6 2个 , 中 : 5亿元 的 乡 6个 , 上午 开发新产品 l 项 , 其 过 与 2 比上午增加 1 项, 1 在引进、 开发新 持 平。5 0万 元 以上 的企 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比上年 增 加 2 产 品、新 项 目的同 时,积极 鼓励农 民向二 、三产 业转 0 0个 6 个 ;10 0 0万元 以上 的企业 16个 ,比上年 增加 5 ; 移 。全 区乡镇企 业完成增 加值 8. 2亿元 , 中第一 3 个 O7 其 50 0 0万元 以上的企 业 3 O个 ,比上 午增加 6个 。过亿 产 业增加值 O 8 . 3亿 元 , 二产业 增加值 3. 7亿 元 , 第 49 元 的企 业 个 , 与上年 持平 ; 2亿 元 的企业 4个 . 过 比 第 三 产 业增 加值 4 .2亿 元 ,所 占比 重为 10 % 、 49 .2 上 年增加 1个 ; 5亿元 的企业 1 ( 过 家 罗布淖 尔集 团 4 . 2 、56 % , 33 % 5 .6 与去年 相 比, 第一、 第二 产业分 别 公 司 , 营 业 收 入 59 . 7亿 元 ,资 产 总 额达 1.O亿 下 降 了 O O 28 . 9及 l . 9个 百分 点 ,但 是 第三 产业 上升 O9 元 ) 。 了 1.8个 百分 点。 另外 , 1O 从集体 企 业工 业行业 内部 ( 企业改革取得进展 , 三)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 看 ,轻工企 业 6 3家,比重为 3. 5 ,重工 业 Il 3 6 1% 】8 20 年 ,裁 区乡镇企 业不 断深 化改 革,通过股 份割 、 家 ,比重为 6 .5 ,轻工 业主要 以农 产 品加工业 为 01 3 8%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州发展计划委员会调整自治州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意见的通知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州发展计划委员会调整自治州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意见的通知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州发展计划委员会调整自治州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8.27•【字号】昌州政办发[2003]110号•【施行日期】2003.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州发展计划委员会调整自治州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意见的通知(昌州政办发[2003]110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州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调整自治州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意见》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批转你们,请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附:昌吉回族自治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预期目标表(略)关于调整自治州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意见(州发展计划委员会)根据自治州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的要求,经我委调研,并邀请州经贸委、州统计局一起召开了县市计委主任座谈会,与各县市进行了专题衔接,现对自治州GDP 的增速提出如下调整意见:一、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全州全地区GDP 增速调整为15%,相应的GDP(现价)由原计划172亿元调整为173.6亿元。

二、第一、二、三产业的调整第一产业,由于玛纳斯县及驻玛纳斯县部分团场遭受冰雹灾害,造成5万亩农田减产,10.5万亩棉花绝收,其中玛纳斯县6.5万亩,六师4万亩,农业造成近1.8亿元的经济损失。

但是考虑到今年全州畜牧业高速发展,上半年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比重达73.39%,预计今年全州畜牧业将会有大的增长,同时,还有棉花价格上涨等因素,预计农业损失部分将由新增的棉花、畜牧业产值及灾后受灾地区恢复生产来弥补。

总的来看,第一产业保持不增不减,维持原计划52亿元不变。

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工业增长达到近几年同期增长之最,预计全年工业增长也将达到一个新水平;预计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将占到二产的25%,达到18亿元;第三产业,由于受"非典"影响,上半年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业增加值增速呈下降趋势,整个第三产业上半年增速只有7.8%,为近几年来最低的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预算的124.37%;地方财政支出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4%,完成预算的97.70%。
蕃茄酱(吨) 59096 -28.7
食用植物油(吨) 89849 4.19
配混合饲料(吨) 217883 60万千伏安) 967.34 57.16
交流电动机(万千瓦) 12.47 -8.31
产销衔接情况好于上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6%,比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州属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0%。其中:州属工业完成增加值23.39亿元,增长19.98%。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1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6%。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除原煤、棉纱、发电量、番茄酱、机制纸板、交流电动机等产品下降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如下:
市场物价总体水平稳中趋升,扭转了近三年来物价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2001年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分别上涨2.7%和1.9%,分别比上年上涨5.0和2.0个百分点。食品类、居住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的上涨成为拉动总体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
昌吉市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如下: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7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9.81%,比上年下降0.13个百分点。被考核的七项经济效益指标中除产品销售率和资产负债率外均不如上年。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50834元/人,比上年下降2.46%;产品销售率96%,上升4.0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6.63%,下降0.03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98.39%,与上年持平;资产负债率72.97%,上升1.99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1.25次/年,下降0.07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5.20%,下降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状况仍未得到有效缓解,亏损面加剧,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中,亏损企业56家,亏损面达45.16%;盈利企业盈利额上升2.63%,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14.67%,盈亏相抵后净盈利1.66亿元,比上年下降42.76%。
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还不相适应,农牧民增收缓慢。工业经济结构升级较慢,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效益欠佳,发展后劲不足,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亟待提升。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我州的经济优势、地缘优势以及应承担的经济和社会重任不相适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未得到根本缓解。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增速下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52亿元,比上年增长8.75%。其中:中央属项目完成投资2.11亿元,下降42.51%;地方属项目完成投资29.41亿元,增长16.20%。地方占全部投资额的93.30%。
在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80亿元,上升0.86%;更新改造投资6.64亿元,下降2.06%;房地产投资成为投资中的最大亮点,全年完成投资5.42亿元,增长1.71倍。在投资总额中,国有经济投资9.78亿元,下降18.27%。非国有经济投资21.74亿元,增长27.77%。其中:城乡集体经济完成投资2.98亿元,上升6.13%;城乡个人完成投资2.68亿元,增长23.23%。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只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明显下降,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长加快。全年用于第一产业投资3706万元(不包括农村集体投资),增长1.83倍;用于第二产业投资11.68亿元,下降22.10%;用于第三产业投资10.22亿元,增长20.04%。
渔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1.25万吨,比上年下降5.30%。
乡镇企业实现较快发展。全年完成营业收入8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4%;实现增加值20.90亿元,增长17.84%;实现利润5.59亿元,增长11.1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125.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7.61万千瓦,下降16.70%;大中型拖拉机6864台,增长6.92;小型拖拉机4.85万台,增长4.53%。化肥施用量(折纯)6.73万吨,增长12.92%。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年末有效溉灌面积达403.38万亩,比上年增长0.50%。
自治州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全年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7个,共完成投资15.6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0.79%。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2001年全社会客运量完成3851万人,旅客周转量完成12.6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3.31%和17.74%。货运量完成1585万吨,增长14.86%;货物周转量完成14.31亿吨公里,下降7.66%。邮电通信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5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已达27.73万户。其中: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8.01部,较上年增加2.5部。移动电话规模不断扩大,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18.25万户,比上年增长220.18%;互联网用户达1.18万人。
全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积13.01万亩,其中:防护林面积8.53万亩;经济林面积3.74万亩;酿酒葡萄8.45万亩。
在实施“畜牧业发展年”的推动下,畜牧业快速发展。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364.19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07%;全年出栏牲畜达417.35万头(只),增长14.85%;全年肉类总产量15.30万吨,增长10.31%;绵羊毛产量6846吨,增长4.36%;牛奶产量12.69万吨,增长32.19%;禽蛋产量3.25万吨,增长17.75%。
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101.9
其中:食品类103.2
1.粮食97.2
2.肉禽117.2
3.蛋114.0
4.鲜菜102.6
医疗保健类102.2
交通和通讯类101.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7
居住类113.2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533.1万美元,完成调控目标的109.6%。其中:出口总额为4078.8万美元,增长23.8%,完成出口调控目标的103%。一般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094.6万美元,完成调控目标的149.8%。其中:出口总额为3825.7万美元,增长28.3%,完成调控目标的127.1%;边境小额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28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4%。
产品名称2001年比上年增减(±%)
原煤(万吨) 572.89 -1.7
发电量(亿千瓦时) 39.68 -5.8
棉纱(吨) 26217 -23.17
机制纸(吨) 19080 150.53
机制纸板(吨) 40323 -0.92
机制糖(吨) 41279 32.75
饮料酒(吨) 20075 18.52
其中:白酒(吨) 9139 52.67
全州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3%。全年建筑企业施工工程754个,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212.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79%。其中:新开工面积155.49万平方米,增长33.5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9.19万平方米,增长27.79%。其中:优良工程竣工面积57.96万平方米,增长94.19%。
2001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2-05-21访问次数:92
2001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团结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努力拼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困难,使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二、农业
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的,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农业,在重灾之年仍保持了农业生产有所增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农业产值34.52亿元,下降1.52%;林业产值0.87亿元,增长52.52%;牧业产值21.86亿元,增长10.83%;渔业产值0.77亿元,下降4.1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增幅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3%。其中:自治州属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5.78亿元,增长16.31%;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1.18亿元,增长17.24%。其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31.53亿元,增长3.58%;重工业完成总产值39.6亿元,增长30.06%。
全州新批利用外资项目4个,合同引资1974.4万美元,比上年增加674.4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85万美元。
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提高。全年新签订内联协作项目259个,总成交额30.3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80个,合同签约引进额19.1亿元。截止年底,全州共落实执行合同项目172个,引进资金到位额15.35亿元。其中:当年合同引进额到位9.76亿元,结转上年项目引进资金到位5.59亿元。合同项目履约率95.6%。合同项目引资到位率51.1%。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统计,2001年昌吉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3.7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03亿元,下降0.7%;第二产业增加值51.13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39.58亿元,增长9.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18%、38.23%和29.5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上升,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第一产业贡献份额为-2.18%,下降31.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份额为72.83%,上升21.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份额为29.35%,上升10.22个百分点。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中,第一产业拉动-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2.7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