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1.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心理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演练,提高师生应对心理危机的实际操作能力。
3.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二十二、法律与政策支持
1.了解和掌握与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工作合法合规。
2.加强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2.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
3.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七、心理危机干预流程
1.危机预警
(1)建立学生心理状况监测机制,通过日常观察、心理咨询、同伴报告等方式收集信息。
(2)制定心理危机预警标准,对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早期识别。
(2)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知识。
(3)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2.心理危机预防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测评。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3)加强师生、家长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心理危机识别能力。
3.心理危机干预
(1)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3)对预警学生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干预等级和措施。
2.危机评估
(1)由专业心理教师对预警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心理评估,包括心理测验和访谈。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计划。
(3)与家长沟通,告知学生情况,取得家干预计划,实施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支持等干预措施。
2.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迅速采取干预措施。
3.个体关怀,全面支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3中小学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2023中小学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详细版)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教师秉着“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的原则,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1、成立“中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团委学生会、保卫处、心理健康教育等单位负责人担任,中心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2、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学生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小组,负责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评估,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
学生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小组由3—5人组成。
3、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3)存在诸如失恋、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6)长期有睡眠障碍者;(7)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8)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9)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10)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4、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5、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
1.前言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并提供及时的干预措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学
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2.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2.1.心理卫生教育
学校每学期进行针对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包括课堂教育、心理讲座
和活动等,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加强他们自我调节和心理问题的认知
能力。
2.2.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心理测
试结果和辅导记录等。
档案由专业心理老师进行管理,并保证信息的保密性。
2.3.心理危机风险评估
学校设定心理危机风险评估标准,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分级管
理相关学生,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2.5.心理支持网
学校组织心理志愿者团队,培养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建立心
理支持网,将心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及时发现和拯救那些有心理问题的
同学。
3.1.心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3.2.心理干预与管理
3.3.社会资源的整合
3.4.同龄支持与帮助
学校组织心理志愿者团队,对遭受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同伴支持和帮助。
心理志愿者团队的成员在专业指导下,向学生提供友好、真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心。
4.结束语。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方案(通用篇)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方案(通用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危机的出现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的指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指导思想本方案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及时干预、全面支持的原则,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目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目标1. 建立完善的小学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2. 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认识,增强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心理危机时的应对策略,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4. 降低心理危机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工作原则1. 保密原则:对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严格保密,尊重学生权益。
2. 及时干预原则:发现心理危机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3. 全面支持原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帮助。
4. 家校合作原则: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五、工作措施1.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由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负责心理危机的识别、干预和跟踪。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 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4. 创设良好心理环境:营造关爱、尊重、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5. 开展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6. 加强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心理状况,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学校心里危机干预制度
一、总则为了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和及时干预校园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维护学校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处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组成。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2. 及时发现,快速反应。
对心理危机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
3. 综合施策,协同作战。
各部门、各班级密切配合,形成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合力。
4. 尊重隐私,保护尊严。
在干预过程中,尊重学生隐私,保护学生尊严。
四、工作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素质。
2. 心理危机预警: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对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3. 心理危机干预: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
4. 应急处置:制定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干预。
5. 持续关注:对干预后的学生进行持续关注,防止心理危机复发。
五、工作流程1.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活动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2. 心理危机预警:班主任、辅导员、心理辅导教师等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日常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 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心理辅导: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或团体心理辅导。
(2)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扰。
(3)心理治疗:对于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协助其接受专业治疗。
4. 应急处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本(四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本导言心理危机是指在个体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或遭受重大打击时产生的一种危机状态。
小学学生作为心理比较脆弱的群体,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危机。
为了及时干预和处理小学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制定一套有效的制度和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提供一个范本。
一、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 应急通报机制: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通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沟通。
通报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受影响的学生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2. 心理危机评估机制: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必须对相关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
评估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
3. 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根据不同的心理危机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例如,对于轻度心理危机事件,可采取心理支持、情感疏导和再教育等方法进行干预。
对于严重心理危机事件,应及时引导学生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
4.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培训: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员工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能力,应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危机的常见类型、干预技巧和应急处置方案等。
5. 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识。
宣传活动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测评等。
二、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1. 事件把控与证据保护: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首先要控制好事件,并保护好相关的证据。
学校应设立监控摄像头,并保留事件发生时的摄像记录。
同时,要完整保留学生的相关陈述和证词,方便后续的调查和处理。
2. 划定事件责任边界和权责分明:对于心理危机事件的责任划分,应充分尊重学校和教师的权益,同时确保学生的权益得到保护。
明确责任后,学校要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包括对事件相关人员的处理和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
中小学危机干预手册教师篇全套
中小学危机干预手册教师篇全套一、引言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当学生面临危机时,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应对学生的危机情况,本手册旨在为教师提供实用的干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中小学危机的类型1.学习压力: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学生可能会感到学习压力过大。
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2.人际关系问题: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各种问题。
例如,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与老师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情绪问题:中小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绪波动可能较大。
例如,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感到沮丧或愤怒;他们也可能会因为一些挫折而感到失落或绝望。
这些情绪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解决,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家庭问题: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
然而,一些家庭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5.行为问题:一些中小学生可能会出现逃学、偷窃、打架等不良行为。
这些行为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解决,可能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中小学危机干预的策略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2.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和困难。
如果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或情绪波动,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支持。
3.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当学生面临危机时,教师应该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缓解情绪、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建议。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及措施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及措施一、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1、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了确保学校稳定和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咨询中心决定建立“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校园心灵使者协会—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三级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应,即:(1)、通过每班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密切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向心理辅导联络员反映。
(2)、学校心理辅导联络员得到信息后,须立即向心理辅导中心通报情况并立即对当事人开展心理辅导和思想疏导。
(3)、心理辅导中心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紧急干预,以最快的速度解除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并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过后的心理护理和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的工作。
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心理健康委员和心理辅导员要深入课堂、公寓,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中小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确保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把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对中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做到及时发现、正确解决,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学危机干预实施细则2.1、危机的特征(1)危机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情;(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机是一种正常状态,是每一个人在生活经历中的某个时刻都会遇到的情境;(3)危机是一种个人体验,某种情景对某个人来说是危机,但同样的情境对另一个人来说则可能不是危机;(4)危机可在短时间内以这种或那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5)若采纳一些变化,发挥一些潜能,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展,相反,不良的应对方式会令人们的防御能力下降和社会退缩。
2.2、危机干预的过程(1)第一级危机干预也称心理性急救,主要是对危机的情境做出反应,帮助人们稳定下来去处理即刻的需求,协助他们应对当时的情境并给予支持。
2024年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1、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访谈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配合班主任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渗入课堂,注重活动体验和心灵感悟,追求“教学无痕”的最高意境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开展多种多样心理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目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幸福人生的首要条,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中小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更是当前教育的重点所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与教师双主体的充分发展,为学生成长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小学中高段(4—6年级):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如何做好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能力提升工作
如何做好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能力提升工作做好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能力提升工作,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和工作建议,帮助学校提升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能力: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1.纳入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覆盖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让学生学会识别情绪、管理压力,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2.专题讲座与工作坊:邀请心理专家定期为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设置互动工作坊,增强师生、家长对心理危机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3.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二、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1.建立心理档案: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和跟踪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掌握他们的情绪变化。
2.预警机制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学生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管理,设置不同等级的预警机制。
例如:轻度情绪波动可由班主任、心理教师跟踪,中度心理问题需心理专家介入,严重心理危机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
3.班级观察与报告机制:鼓励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等及时发现并报告学生的异常行为或情绪状态,做到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干预。
三、提升教师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能力1.心理健康培训: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和应对技巧,增强教师的心理危机干预意识。
2.班主任工作技巧:针对班主任开展专门培训,提升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疏导情绪、处理危机的能力,班主任是发现心理问题的第一线,应当具备基本的心理疏导能力。
3.教师心理调适: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通过定期心理疏导和减压活动,帮助教师处理压力和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四、健全校园心理支持网络1.心理咨询室建设: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设置,确保心理咨询师配备齐全,提供舒适、私密的环境,方便学生自愿前来咨询。
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3.在必要时,邀请家长参与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共同为学生提供支持。
十二、跨部门协作
1.加强与校医室、德育处、年级组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心理危机干预的合力。
2.在发生跨部门心理危机事件时,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措施。
3.建立跨部门心理危机干预协调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效率。
2.预案更新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确保预案的贯彻执行。
3.鼓励师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二十三、法律法规遵循
1.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2.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权,维护学生尊严。
3.加强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1.对经过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康复计划。
2.定期对学生进行回访,了解其心理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措施。
3.鼓励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升。
二十、培训与专业发展
1.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培训,提高心理教师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2.鼓励心理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高专业能力。
3.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课题,推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研究。
二十一、资源整合与利用
1.整合校内外心理危机干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3.与社区、医疗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心理危机事件。
二十二、预案更新与完善
1.根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际需要,定期更新和完善预案。
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流程
一、制度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预防和及时干预校园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维护学校稳定,特制定本制度流程。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德育处、教务处、保卫处、校医院、后勤集团、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等。
2. 设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干预流程1. 预警阶段(1)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2)班主任、心理委员等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发现心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咨询等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排查阶段(1)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根据预警信息,对疑似心理危机学生进行初步排查。
(2)对排查出的学生,由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评估,判断其心理危机程度。
3. 干预阶段(1)根据心理危机程度,采取以下干预措施:①轻度心理危机: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②中度心理危机:心理咨询师联合班主任、家长等共同制定干预方案,进行心理疏导。
③重度心理危机:心理咨询师建议学生转介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2)干预过程中,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全程关注,确保干预措施落实到位。
4. 后续跟踪(1)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2)对已干预学生进行后续跟踪,确保其心理状况稳定。
四、责任与义务1.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干预措施落实到位。
2. 班主任、心理委员等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发现心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 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4.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应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共同维护学校稳定。
五、附则1. 本制度流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流程由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XXXX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原则:对于突发或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或转介。
一、心理危机干预1、建立支持系统。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
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学生干部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动员有心理困难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2、建立治疗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
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咨询或到上级医院等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为主,可辅以药物治疗。
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必须在医院等专业机构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校或在相应的专业机构接受心理咨询。
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医院进行治疗。
3、建立阻控系统。
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
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学校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
心理咨询老师在接待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来访时,在其危机尚未解除的情况下,不让学生离开,并立即报告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及学生所在年级和班主任。
4、建立监护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
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学校成立以班主任、学生干部为负责人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
监护小组及时向学校汇报该生的情况。
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者,学校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家长如愿意将其接回家治疗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在与家长签定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第一章心理危机干预总论一、灾难事件及其分类1.灾难事件对于那些突然发生、无法预料、不可控制,对财产、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以及肢体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并且产生强烈恐惧、无助、超出个体或整个社区应对能力的、大规模的天灾和人祸,我们称作为灾难事件。
地震、海啸和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难,自然灾难对人的生活环境和财产的破坏力及其强大,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灾难中,幸存者不得不面对灾难带给身体和心灵靠自身能力无法抵御的极大创伤和危机。
2.灾发灾难事件分类灾发灾难事件可以分为公共危机事件和个人危机事件两大类。
(1)公共危机事件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等。
事故灾害,如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火灾、核辐射、环境污染等。
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安全、职业危害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如危机公共安全的刑事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2)个人危机事件个人危机事件包括自杀、抢劫、性侵害、创业失败而破产、突然死亡、重大疾病等。
3.群体受害者分级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
第一、二级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一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或死难者家属;二级受害者:指现场目击者或幸存者;三级受害者:指参与营救与救护的间接受害人员,主要是医生、护士、战士、警察等;四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区域的其他人员,如居民、记者、二级受害者家属等(也包括参加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政府官员、其他学校的学生);五级受害者:指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人(主要是那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人);举例:汶川地震灾区心理受害人群分级第一级人群:地震灾难的直接幸存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
2024年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
2024年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一、引言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校课业压力的增大,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小学学生心理危机,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应急处置方案,以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1.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通过学生日常行为和表现的观察、心理测量和评估等方式,提前发现心理危机的迹象。
在学校内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辅导,对异常表现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干预,及时防止心理危机的发生。
2.心理辅导体系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确保每个小学生都能得到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
b.班级心理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负责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c.心理咨询师团队:学校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组成团队,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d.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培养学生志愿者,让他们成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宣传员和支持者,互相帮助和支持。
3.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和需求,提供家庭心理辅导和指导。
三、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1.心理危机报警机制学校应建立心理危机报警机制,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迹象,应立即报告给校长或心理咨询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心理危机紧急干预措施校方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a.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心理困扰的原因和表现。
b.确定学生危机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如紧急心理咨询、家长介入等。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及措施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及措施一、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1、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了确保学校稳定和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咨询中心决定建立“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校园心灵使者协会—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三级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应,即:(1)、通过每班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密切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向心理辅导联络员反映。
(2)、学校心理辅导联络员得到信息后,须立即向心理辅导中心通报情况并立即对当事人开展心理辅导和思想疏导。
(3)、心理辅导中心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紧急干预,以最快的速度解除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并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过后的心理护理和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的工作。
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心理健康委员和心理辅导员要深入课堂、公寓,了解中小学生的研究、生活情况,把握中小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确保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把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对中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做到及时发现、正确解决,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2、学危机干涉实施细则2.1、危机的特征(1)危机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情;(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机是一种正常状况,是每小我在生活经历中的某个时刻都会遇到的情境;(3)危机是一种小我体验,某种情景对某小我来说是危机,但同样的情境对另一小我来说则可能不是危机;(4)危机可在短时间内以这种或那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5)若采纳一些变化,发挥一些潜能,小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展,相反,不良的应对方式会令人们的防御能力下降和社会退缩。
2.2、危机干预的过程(1)第一级危机干预也称心理性急救,主要是对危机的情境做出反应,帮助人们稳定下来去处理即刻的需求,协助他们应对当时的情境并给予支持。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三篇)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建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团队,包括心理老师、班主任、校医等相关人员。
- 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教育计划,包括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讲座等。
-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发现潜在心理危机隐患。
- 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苗头。
2. 应急处置方案:- 学校设置应急电话热线,学生、家长可以随时拨打咨询和求助。
- 建立学生心理危机报告机制,班主任、心理老师等人员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情况时,及时向学校报告。
- 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干预和辅导,并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制定应对方案。
- 学校可以与相关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源进行合作,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救助服务。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具体的执行细节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二)第一章简介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受到心理刺激、心理压力或心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心理状况发生紧张、失控和破裂等,而产生严重精神危害的现象。
心理危机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制定和完善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心理危机干预制度2.1 制度目标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小学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危机,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2 机构设置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中心设置专职心理咨询师,负责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2.3 工作内容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心理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和应对方式。
(2)心理评估:进行定期的心理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因素。
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制度
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制度为推动和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有效地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财产、健康损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经校领导班子决定,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有关工作安排如下:一、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各班班主任二、工作原则1.生命第一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2.面向全体师生的原则。
为全体师生提供心理危机辅导、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从而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关注,并提高师生的心理危机觉察能力、心理危机处理和应对能力。
3.以预防和预警为主原则。
做到心理危机早发现早应对,及时提供精准的心理援助指导及心理服务,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
4.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则。
本着理解、关怀、尊重和共情的咨询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危机知识宣传、预防、预警及干预工作。
5.个别性对待原则。
根据不同师生心理特点和个体背景,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措施。
6.协调合作原则。
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需要学校全体领导、老师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领导小组要负责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全面实施,成员之间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同时互相沟通和互相学习,合理的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可以促成学校心理危机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干预目的根据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其中,以心理健康、心理危机知识的教育为立足点,以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预防、预警”为重心,建构全方位、各个部门协调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一)为受影响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二)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四、工作内容1、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识别高危学生,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1.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完整版)
1. I 级响应标准 ........................................5 2.I 级响应行动 .........................................5 十、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 7
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完整版)
目录 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完整版) ..................... 1 一、概念 ................................................. 2 二、干预目标 ............................................. 2 三、干预原则 ............................................................... 3 五、工作分工 ............................................. 3 六、事件分级 ............................................. 3 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 ............................. 4
第1页共7页
为了提高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 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维护学 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建立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 干预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黄友芹
德阳市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德阳分院
主要内容
一、危机和心理危机
二、校园危机事件 三、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
危机是指那些完全无法预测的、对当事人产生 巨大影响的灾难性事件。 引发危机的事件可以是个体外部的,也可以是 自身内部的;可以是突发性的,也可以是一系 列事件的日积月累。 是一种生活经历,而并非疾病和病理过程。
心理干预必须本着:“所有的危机干预单
元都必须被当作最后一次与患者的接触”
的原则,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
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现实性原则:由于危机干预的紧迫性,心
理干预的重点是要现时现地帮助当事人分析事 件的性质和他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指出当事 人的当前目标、生活风格和思想观念的不合理 性;以及当事人面对事件所采取的错误的自我
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人产生依赖心。
四、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的环节
沟通
倾听
研判
疏导
转介
跟进
案例1
公共危机事件
事件:
因SARS疫情严重,2003 年 4月 24 日 “北京市中小学全面停课,但有些学校仍然 要求教师每日到校,在此期间,北京某中学 初二年级 14班班主任吴老师不幸感染SARS, 于 5月15日去世。
物质与行为依赖
丧失
考试焦虑
有两种趋向:一种是临到考试之前开始感到紧 张和焦虑;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学习 焦虑,而一到考试之前则表现更为强烈。两者 都是由考试这一紧张情景直接触发的,但前者 的学习成绩有好也有差,后者则基本上是因为 成绩一贯不是很好,缺乏信心所导致。 焦虑是人或动物对紧张情景的一种自然反应。
主要内容
一、危机和心理危机
二、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心理危机 三、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校园危机事件
与学校成员相关的自然灾害性事件
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恶性犯罪事件
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校园内发生的暴力、冲突、伤害事件
校园内发生的自杀、自虐、自残事件
考试焦虑与学业倦怠
事件分析:正常的悲伤过程被阻抑
因为当时疫情严峻,很难有面对面的交流, 也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哀悼工作,另外,也因 为事件本身的敏感性,很多家长都没有甚至 回避与孩子谈论这个事件,不主张甚至阻止 孩子与别人谈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加之学 校也缺乏对危机进行心理干预的经验,因此 师生中出现的这些情绪和行为反应没能得到 及时处理,正常的悲伤过程被阻抑了。使得 他们不能顺利完成哀悼任务而可能造成进一 步的情绪和行为困扰。
心理危机产生的认知因素
——知觉显著性效应
我怎么这样倒霉?
危险和机遇并存
1942年波士顿大火与林德曼教授的观察
如果当事人成功地把握住危机情景或及时得到 适当有效的治疗性干预或帮助,就有可能从中 得到对现状的把握,对过去冲突的重新认识, 以及学会新的应对策略和技能,不仅重新得到 了心理平衡,还获得了心理上的进一步成熟和 发展。
防御机制。
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 而不要作为疾病来进行处理。
3、支持性原则:
努力地寻求更多的来自家庭、单位、社区 的支持。虽然危机干预通常仅仅维持五到六次, 但必须让当事人感觉到,不管何时,只要需要, 学校都会为他提供必要的支持。在结束危机干 预之后,当事人可以进一步接受更具体的长程 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因此,最好有其家人或
悲伤辅导的目标
为受到这个事件冲击的师生提供社会支持 协助当事人探索和处理因吴老师的去世而引发 的各种情绪困扰和未竟事宜,鼓励当事人向逝 者告别 学习适宜的应对方式,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悲伤辅导方案及其实施
1、教师团体辅导; 2、致同学和家长的告知信; 3、学生团体辅导; 4、协助师生公开而健康地进行哀悼工作;
事件冲击
师生们陆续出现很多情绪和行为反应:震惊, 悲伤,生气,愤怒,,恐慌,无助,孤独,麻 木,沉迷于对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然存在, 四处打听查实真相,伤心哭泣,不知所措,梦 魇及其他睡眠问题等;
很多人认为吴老师的去世学校当局应负很大的 责任:吴老师感染后,领导要求年级组老师自 己在家隔离的安排也是不当的,给老师和家人 带来很大压力,有些学生试图通过电话,网络 发泄这种愤怒的情绪但被家长阻止了。
二、校园危机事件 三、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
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 2、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 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 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 激动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由于患者的不稳定性,
进食障碍:青少年自我确认障碍
丧失
丧失是现实与意愿的悖离。是不再拥有、 不再能够、无法重新来过的总称。 丧失的门类广泛:丧失亲人、丧失宠物、 移居、转学、与好朋友分手、更换老师、 父母离婚、丢失物品、错失机会,迷失动 力(意义)、丧失能力感和成就感,丧失 掌控感与自主感。
主要内容
一、危机和心理危机
5、为有需要的师生提供进一步的后续辅导(包 括団辅和个别辅导)。
案例2
考试焦虑的处理
情绪放松技术 对相关行为进行整合与条理化
适度的焦虑对于考试而言是最能发挥自己的水 平的。
学业倦怠与过劳
学业自身任务繁重,竞争压力巨大 校内生活单调贫乏 长期被动承受自上而下的
网络成瘾、进食障碍
成瘾动力学:适合所有不良防御机制的意义。 包括否认、转移、幻想、投射、合理化、理智 化、反向形成、退化、压抑。 网络成瘾:同时满足规避需要
心理危机
是个体对生活经历的主观评定与感受的不良状态; 通常持续数小时到数周不等。 凭借自己的资源与现有的应对机制无法解决; 通常会引发个体产生严重的情感、认知、行为、 生理和人际等方面的功能失调,导致一系列的生 理和精神症状。 不仅需要在学校得到管理、在社会安全或法律的 层面上得到阻止和解决,更需要在心理层面上予 以疏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