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泵_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设计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嘿,咱今儿来聊聊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这档子事儿啊!你说这气啊,就跟那调皮的小孩子似的,有时候就藏在那些角落里不出来,这可咋办呢?这就得靠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啦!你想想看,气藏在地下,就像宝贝藏在一个大箱子里,而水呢,就像是挡在宝贝前面的障碍物。

排水采气不就像是把这些障碍物挪开,好让我们拿到宝贝嘛!这排水采气啊,方法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有气举排水采气,就好像给气加了一股劲儿,“嘿”地一下就把气给举上来了。

还有电动潜油泵排水采气,那家伙,就跟个大力士似的,“嗡嗡”地把水给抽走,让气能顺顺利利地出来。

咱再说说泡排法,这就像是给气弄了个泡泡浴,让气在泡泡的带动下欢快地往上跑。

你说有意思不?这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就跟咱人一样,各有各的本事。

你可别小瞧了这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它可是关系到咱们能不能顺利用上气呢!要是没有它,那气不就被水困住出不来啦?那咱们做饭洗澡取暖可咋办呀?那不成,咱得把这技术好好研究研究,让气乖乖地为我们服务。

你说这气藏在地下那么深的地方,还得靠这些巧妙的技术才能弄出来,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变魔术一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气给变出来了。

而且啊,这技术还在不断发展进步呢,以后肯定会有更厉害的方法出现。

那我们平时生活中可得多关注关注这些技术,多了解了解,说不定哪天咱自己也能想出个好点子来改进一下呢!这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啊,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好好去琢磨琢磨。

反正我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你呢?难道不觉得这是个很神奇很有趣的事儿吗?总之啊,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可太重要啦!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气的宝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美好。

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要好好研究它,让它为我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运用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运用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运用摘要:本文主要以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运用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水采气工艺技术现状为主要依据,对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连续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机抽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射流泵采气工艺技术这几项技术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前在于提升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应用水平,为保证我国气田顺利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运用引言:对于我国气田生产而言合理应用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十分重要,其是确保气田有序生产的基础,也是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基于此,相关部门需给予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效用与价值在气田生产中充分的发挥出,保证我国现代化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加强我国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利条件。

本文主要阐述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运用,具体如下。

1.典型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1.1泡沫式工艺技术。

基于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作用下,需向气井井底注入一些表面活性剂,通过气流的自行搅拌,让其同汽水搅拌到出现低密度泡沫,而这些泡沫能够切实把气井井底的积液携带出,能够有效降低井底滑脱几率与助排作用。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有工作人员负责举升垂直管,因此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只适用于具备自喷能力的气井。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且易掌握,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还是众多排水采气工艺中经济效益最高的工艺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利用此工艺技术每立方米能够接受一分钱。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气层压力、井的产水量以及气水比比较低时,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仅靠注入表层活性剂便能保证气井自喷运作,这时的排液能力极低,时常每天100立方米,但是随着气层压力、井的产水量以及气水比持续身高,单靠自动化运作无法确保自喷,这时需要人员举升井管帮助排水。

1.2连续式工艺技术。

若想切实优化气层渗流问题,可以采用气举管将地面增压气或是高压天然气注入到气井井底,让气液实现完全融合,起到降低气举管内注入气液密度的作用,之后所产生的压力差能够把气井井底的积液排出。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程方案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程方案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电潜泵排水采气工程是指利用电动潜水泵将地下水或其他液体抽到地面,或者通过液压泵等将地下气体抽到地面的工程。

本文将介绍电潜泵排水采气工程的设计方案及实施流程。

二、项目背景1.1 项目地点本项目选址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一个煤矿,该矿目前存在煤层气积水问题。

1.2 项目目的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采用电潜泵排水采气工程,解决煤矿煤层气积水问题,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三、工程设计2.1 电潜泵排水设计根据煤矿地下水位和煤层气埋藏深度,确定电潜泵排水的设计参数,包括泵头、流量、泵身材质等。

同时要考虑电潜泵的选型,选用适合煤矿环境的防爆电潜泵。

2.2 排水管网设计设计排水管网,将地下水及煤层气从井下输送到地面,同时设置检测孔,用于监测管道运行状态及地下水位变化。

2.3 采气管网设计设计采气管网,将采集到的煤层气输送到地面,并与处理设备连接,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和规格,满足管网的输气需求。

四、工程实施3.1 地面设备安装在地面安装电潜泵及相关管道、阀门等设备,并与电源及处理设备连接。

3.2 井下设备安装在井下安装潜水泵及相关管道、阀门等设备,完成排水管网的铺设。

3.3 设备调试对地面及井下设备进行调试,验证排水管网及采气管网的正常运行。

3.4 联调联试将排水管网与采气管网进行联调联试,验证整个采气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工程效果4.1 煤矿排水效果通过电潜泵排水采气工程,可有效降低煤矿地下水位,减少煤矿积水情况,提高煤矿安全生产。

4.2 煤层气采集效率采用电潜泵排水采气工程,可有效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增加煤矿的收益。

4.3 环境保护效果排水采气工程可有效处理地下水及煤层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六、工程运维5.1 设备维护定期对地面及井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排水采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5.2 周期检测定期进行管道及设备的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研究及应用

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研究及应用
《 云南煤炭 ̄ 2 0 1 4年第 2期
电潜泵 排水 采气 技 术研 究及 应 用
云南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李仕 昆
摘要 : 电潜 泵排 水 采 气技 术在 国 内外 仍 处 于 排 水采 气技 术 应 用 于气藏 排 水 采 气 ,用 于边 水 、
试 验推 广阶段 , 本 文通 过 对 电潜 泵排 水 采 气 中离 底 水水 体封 闭的 产水 气 田的 气藏排 水 , 通过 强排 阻止 边 水 干 扰 气井 生 产 , 达 到 减 缓 心 式 气体 分 离技 术 和 变频 控 制技 术 的 研 究和 装 水控 制 水侵 , 提 高采 收率 。 置的 有 效配 置 , 满 足 了 电潜泵 在 排 水采 气 过程 中 气藏 的综合 递 减 , 对抽 吸介 质 、 泵的 工 况 、 生产 方 式的 特殊 要 求 , 取 2电潜泵 排水 采气 工艺 技术 原理
的。
不 受损 害 。
2 . 2关 键 技 术
3电潜泵 排水 采气 适应 范 围 电潜 泵 具 有 排 水 量 大 、 扬程 高 水采 气 工 艺 的 关键 技 术 主 要 是 离 心 式 气体 分 离技 术和 电潜 泵变频控 制技 术 。
2 . 2 . 1离心 式 气体 分 离技 术
■ m ■ ・ ● ● -
了一些 成功 的 经验 。 与采 油相 比 , 将 电潜 泵 应 用 于 气藏 的排 水 采 气 ,会 遇 到 一 些特 殊 的 问题 , 一 是抽 吸介 质 由油 水混 合物 变为 气 水混 合物 , 二是
, 、 —^・7 1一 ●l
图1 电潜泵 井下机组
器 、控 制 柜将 交 流 电 通过 动 力 电缆 传 至 井下 电 下 电机 不 再 受地 面供 电 电 源 不 稳 定 的 影 响 ; 四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措施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措施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措施能源环保与安全应用下入井下的潜油多级离心泵装置,将气井的积液抽汲到地面上来,降低积液对气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电潜泵排水采气生产中,控制最佳的积液的排量,大幅度降低井底的回压,促使气体顺利入井,因此提高了气井的生产能力。

一、排水采气技术措施概述气井生产过程中,由于井下积液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气井的生产能力,严重的情况甚至迫使气井停产。

为了恢复气井的正常生产状况,采取最佳的排水采气的技术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气井生产中的各种排水采气技术措施的应用,降低井下积液对气井带来的不利影响,恢复气井的正常生产状态,为获得最佳的产气量,提供保证措施。

气举排水采气技术措施、泡沫排水采气技术措施、抽油机排水采气技术措施、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措施的应用,解决气井井下积液的技术难点问题,促进气井高效生产,为气田生产提供帮助。

2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措施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措施的应用,选择电动潜油离心泵设备,依据电动机的驱动,提高多级离心泵的抽汲能力,将气井井下的积液开采到地面上来,降低井底的回压,为气流入井提供便利的条件。

1.电潜泵装置的优越性。

利用电潜泵装置进行排水采气,由于电动潜油离心泵的安装深度及排量的特点,使用于压力低,产水量高的气井的排水采气生产。

与气举排水采气方式对比,产生更小的井底回压,有利于提高排水采气的生产效率。

结合可调式的变频机组的应用,降低了电能的消耗,相应地降低了气井排水采气的生产成本。

在低速下频繁启动潜油电泵机组,符合气井排水采气的需要,具有灵活的特性,发挥电潜泵的优越性,提高排水采气的效果。

电潜泵井下的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的安装和维护比较容易,能够实现排水采气工艺的自动控制和管理,提高采气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而且电动潜油离心泵排水采气方式的应用,不受井斜角的限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2.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的应用。

结合气井积液的实际,设计最佳的电潜泵井下管柱系统,结合高压电能的输入,带动井下的电动机高速旋转,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井下的多级离心泵运行,抽汲井下的液体,解决气井积液的问题。

浅谈海上石油开发中的电潜泵与气举组合接力举升工艺

浅谈海上石油开发中的电潜泵与气举组合接力举升工艺
LP= L s+h
其中L 为 电潜泵 泵挂深度 ;L ,为动液面深度 :h 为沉没
深度 。 2 . 4 . 2 组 合 举 升 时井 口套 压 的确 定
由于动 液面深度 及注 气点深度 取决于井 口套压的高低, 此在得 知泵挂深度后 ,可计算 出井 1 : 3 套压 ,其表示式为 : P :P 一h ‘ A p l —L ( L P —h ) ‘ △ g 其中 P 为沉没压力 ; , 为泵 吸 入 口 与动 液 面 问 的平 均压 力梯度 ; 为井 1 : 3 到动液面 问平均雎力梯度 。 2 . 4 . 3 注气点深度的确定 气 举 阀的过 阀压 差是影 响气举 顺利进 行 的最大 因素 ,实 际注气深 度 点在计算 出油管 内压力 分布和环 空 内的压力分 布 后 , 可根 据 下 式进 行计 算 : P , ( ) =p 管 ( ) 一△ 式中 P , ) 为 油管 内压 力分布 : p 【 ) 为环 空内的压 力分
力不足以把井内流体举升至地面时通过向油套环空或油j口井max碍l管注入高压气体在注入气沿井简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当井底压力一定时井口套压与气举的组合举升效率呈现增大井筒内流体密度降低使地层与井简间产生一定的压正相关的联系也口是井口套压越高注气点越深效率差可使井内流体排出井口产生类似自喷的生产现象
中 国科 技期 刊数 据 库
1 电潜泵 与气举组合接 力的原因分析 1 . 1 电潜 泵 电潜泵具有结构 简单、效率高、排量大、特别适用于注 水 强采 和易 实现 自动控制 的特 点而成 为稳产 、高产 和获得 较好 经济 效益 的采油 设备 。电潜泵 采油装 置 由井下 部分 、地 面部 分 及 联 系 井 下 和 地 面 的 中 间 部分 三 部 分 组 成 。 其优点方面主要有 :大排量采液是这种举升系统 的主要优 点 。不过 ,现在 电潜泵 也 已较 多地应 用于 低产液 井 ;操 作 时 不 需 要 太 多 的 知 识 ,无 非 是 能 运 转 或 不 能 运 转 。 缺 点 是 : 电 泵 的下入 深度受 电机额 定功 率的 限制 ,油 套管 尺寸和井 底 高 温也 使 电泵的下 人深度 受到 限制 。大 型 高功率设 备没有 足够 的环空间隙冷却 电机 ,电机就会损坏 。 1 . 2 气 举 气举 的排 液量 和深度 受压 气设 备 能力 的限制 ,用常 规尺 寸油 管生 产 时,气举 的产 液量 为3 1 . 8 ~3 1 8 0 m / d。气 举 的 深度 ,主 要受所 能达 到的注气 压力 的限制 , 国外连续气 举 的 注气深度 曾达 ̄ U 3 6 5 8 m 以下。气举采 油原理是 当油井 的地层压 力不 足 以把 井 内流体举 升至地 面 时,通过 向油套 环空 ( 或油 管 )注入 高压气 体 ,在 注入气 沿井简 上升 过程 中,体积 逐渐 增大 ,井 筒 内流 体密度 降低 ,使地层 与井 简间产 生一 定的压 差 ,可使井 内流体排 出井 口,产 生类似 自喷的生产现象 。 该 项 技 术 的优 点包 括 :排 量 大 , 小 井 眼 中更 优 越 ,具 有 强 化开 采能 力 ,调 整排量 简便 ,适应广 泛 的排量变 化 ;井 下设 备简 单,不受井 温 限制 ,可进 行综合 试井研 究 ,适于 高度 自 动化 管理 ;可用 于斜井 、小井 眼井 ,可进 行 同井 开采 ;井底 压 力低于 饱和压 力的 高气油 比井举升 效果 好 ,此 举升方 法不 改 变 产 出液 性 质 …。 缺点是在人工举 升方法 中投资较高 ,须建压气站 ,循环 管 线 ,钢材 消耗大 、利用 率低 ,因此 大井距 油 田不宜采用 ,操 作 费用也很高 :采 用腐蚀性 气源 时,举升成本高 。 2 电潜泵 与气举接替举升原 理与设计方法 电潜 泵 与 气 举 的 组 合 方 式 不 仅 能 够 有 利 于 增 加 下 泵 深 度 或 排量 ,而 且组合 结构较 为简便 ,可 靠性较 高 ,组合方 式主要 有 以下 四种 。 方儿 百 英尺 处 , 因此 注 气将 不 会使 _ T 作 液面 降 低 到泵 吸入 口。底部 气举 工作筒 的深度 由连续 气举装 置设计 时确定 ,电 潜 泵 吸 入 口 的深 度 是 根 据 底 部 气 举 阀 工 作 筒 预 计 的 最 大 压 差 并考 虑 合 理 的设 计 安全 系 数 来 确 定 的 。 2 . 3 高生 产 指 数 和 低 油层 压 力 如 果在 泵 吸 入 口处 泵 的 吸 入 压 力 未 超 过 注气 工 作 压 力 , 那 么,为 了阻止注 入气进 入 电潜 泵就 需要安装 一个封 隔器 。当 需要安装 封隔器 时 ,如果含游 离气 的话 ,含游 离气 的全 部生 产液都一 定流过 电潜泵 。 2 . 4 气 举 对 环 空液 面 有直 接 影 响 时 的设 计 当注气 管线 内的气 压梯度 低于 油管 内的液压 梯度 时 ,为 了确 保 注 气 点 深 度 处 环 空 压 力 大 于 油 管 压 力 , 需 要 提 高 环 空 压 力 即井 口套 压 。 由此 需 要 重 新 确 定 组 合 举 升 时 电 泵 泵 挂 深 度 、井 口套压等 。 2 . 4 . 1 电泵 泵 挂 深 度 的确 定 考虑到 极限情 况,如 果忽 略气 柱压 力的影响,井 口套压在 环空液面 降至泵吸入 口处 时达到最大值 。则有 :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分析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随着气藏压力的降低,储层中的产出水在井筒底部不断沉积形成积液,对气藏产生额外的静水回压,若井底积液无法排出,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造成气井彻底停产,严重影响气田的正常开采。

排水采气作为解决井底积液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现场逐步得到应用。

目前常用的排水采气工艺包括气举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电潜泵排水采气以及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等[1-2]。

1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1.1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是将高压气源注入井底,进而将井底积液举升到地面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气举工艺类型可分为开式气举、闭式气举以及半闭式气举;举升方式上可分为正举、反举。

气源从油套环形空间进入,井底积液从油管中排出的方式为正举;气源从油管中进入,井底积液从油套环形空间排出为反举。

该工艺的优点为不受井斜、井深的限制,设备简单、易于管理、经济效益较高;缺点为,由于注气对井底产生回压,无法使得井底积液完全排出[3]。

1.2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泡沫排水采气技术,主要是向井筒中注入表面活性剂与井筒中的水产生泡沫,大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随着天然气的流动,泡沫在天然气携带作用下流出井筒,将井筒中积液举升到地面。

该工艺优点为成本低、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

适用于地层有一定能量且因井筒积液导致气井无法连续生产的气井。

1.3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是采用离心泵将井底积液从井底排出来的技术,可使气井迅速恢复产能。

该工艺技术排量大,适用于产水量较大、地层能量不足的气井。

优点为自动化程度高,易于形成自动控制。

缺点为,大排量的电潜泵成本较高,电缆易受损,尤其在具有腐蚀性气体的井筒中,机组寿命较短,采气成本高[4]。

1.4 柱塞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柱塞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是利用气井地层能量推动柱塞运动,实现对井底积液的外排,当气井能量不足时,可通过环形空间注入高压气源推动柱塞运动进行排水采气。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_贾浩民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_贾浩民

n olog ie s w h ieh su it gas w ells p r o d u e in g w ater in J in gb ian ga s p lan t. T hr o u gh f i eld aP P liea tion s in r e ee n t ye a s r e r a , th ese 6 ga s lif t dr a in ag e m a t eh in g te eh n ologies h av e b een p r o v ed th at
的降低 , 气井的携液能 力变差 ,甚至 因井筒积液而停 产 ,严重影响 了产水气井的高效开发 。 本文针 对靖边气 田产水 气井
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富水区开发技术对策 , 结合靖边气田开发工艺技术特点 , 开展了产水气井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 术研究 ,初步形成了适合靖边气田产水气井气举排水采气的 6 项配套工艺 技术 。 通过近几年的现场应用表明 ,这 6 项排
1
富水区开发技术政策及配套技术
靖边气 田富水 区的成 因和控制因素研究发现I ] ,靖 l
边气 田下古马五 飞 2 地层水在横 向上呈块 状或透镜状 + 分布 ,水体中并不全是水 , 而是气 、 水共存 , 水夹在气藏 或气层 中 。 气藏中不存在 “ 边水 ” 或“ 底水 ”, 找不到绝对 的气一 水边界 , 虽然如此 , 但在一些 区域地层水又集中 产出 , 形成相对 富水区 。 富水区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 ,
e d u ein g ,lo r w er liq u id
ea叮 in g eap a eit y of gas w ells , or ev en a p p ea i n g w e llb o r r e f l u id w h ieh e au se d no w e ll p r o d u e tio n , a l l of th e ab ov e se r i ou sly a f e ete d th e ef i eie nt d ev elop m e nt o f gas w ells p r f o d u ein g

大水量气井电潜泵

大水量气井电潜泵

摘要当气井出水量过大时,采用单一电潜泵进行强排水开采,一般需要安装气体分离器以防止气体进泵,这样必然造成气井产出气能量无法对排水系统做功,使得排水采气系统能耗增加,大大提高了举升系统的启动压力,为解决此问题设计了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

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即将气井自身气通过气举阀引入到油管中,利用地层气的能量减小上部油管柱的流体密度,降低举升管柱压力,以实现减少电潜泵级数及降低泵功率的目的,实现大排量并降低了整个举升系统的投资及运行成本。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合举升工艺设计方法与步骤,并以重庆气矿某4716m 深井为例,在该井对比单一电潜泵及组合排水采气方案,采用自身气举的组合举升方案,其电潜泵用量和运行功率分别为单一电潜泵举升方案的47.2%和46.9%。

关键词电潜泵连续气举排水采气组合举升大水量气井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设计陈维1李颖川2(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收稿日期:2009-09-04作者简介:陈维(1980-),硕士,从事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工作。

E-mail :mypc724@ 。

中图分类号:TE375文献标识码:AVol.3,No.6Dec.2009文章编号:1673-9035(2009)06-0022-03天然气技术Natural Gas Technology2009年第3卷·第6期电潜泵排水采气作为一种常见的人工举升方法,近年来用于产水气藏的强排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但常规的单一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的生产方式为油管排水、套管产气,对于大水量高气水比气井来说,其自身气的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

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则提出在电潜泵上部油管柱处安装气举阀,将地层产气引入电潜泵上部油管柱,从而减小液柱压力,节约电潜泵投资及运行成本。

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由于采用两套子系统同时工作,因而具有单一举升系统所不具备的如下独特优势:①其子系统的启动压力、运行功率明显较单一举升系统低,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最经济的组合,使井下设备的选择范围更广;②当某一子系统失效时,另一子系统可以较小的产量维持生产直至整个系统恢复正常;③由于组合灵活,可通过调整子系统的运行功率使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防止系统过载。

气举阀连续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气举阀连续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气井开采工艺技术 气举阀连续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气举排水采气:利用高压天然气(高压气井或压缩天然气)的能量,向 产水气井的井筒注入高压天然气,借助井下气举阀的作用,来排除井内积 液,恢复水淹气井的生产能力的一种采气工艺方法。
按其排水装置原理的不同分类: • 气举阀排水采气 (常用方法) • 柱塞间隙排水采气(试验阶段)
(二)半闭式气举装置 • 使用: 1. 单封隔器完井结构中; 2. 既适用于连续气举也适用于间歇气举。
(二)半闭式气举装置 • 优点: 1. 能阻止气从油管底部进入油管; 2. 气井一旦卸载,气体就无法回到油、套管环形空间; 3. 封隔器能防止油管下部封隔器及固定球阀完井结构。
连续气举装置主要有: • 开式气举装置 • 半闭式气举装置 • 闭式气举装置
开式气举装置
(一)开式气举装置 • 缺点: 1. 需要很高的启动压力; 2. 注气点以下的气举阀经受流体的严重冲 蚀,
甚至损坏; 3. 每次关井时,都必须卸载,并等待稳定。
(一)开式气举装置 • 使用:除采用套管生产的裸眼井、严重砂堵 的井及井身质量有缺陷的井外一般不采用。
(二)QJF-1气举阀工作原理
一、气举阀排水采气原理
气举阀排水采气的原理是利用从套管注入的高压气,逐级启动安装在油管柱上的 若干个气举阀,逐段降低油管柱的液面,从而使水淹气井恢复生产。
气举阀主要用途: 1. 卸去井筒液体载荷,让气体从油管柱的最
佳部位注入; 2. 控制卸载和正常举升的注气量。
二、连续气举装置
我国四川、辽河、中原等油气田都普遍 采用连续气举的方式来排除井底积液。
三、QJF-1型气举阀
• 气举阀有套管压力操作阀和油管压力操作阀等,国内气田气举排水普遍使用的是 非平衡式波纹管套管压力操作阀,现场叫套压阀。 • 这里介绍的QJF-1型气举阀就属于这一类,凡有高压气源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电潜泵-气举组合接力举升工艺研究

电潜泵-气举组合接力举升工艺研究
网络 出版地 址 : t / ht / p: www.n i e / c sd t i 5 .71 . 2 1 0 311 2 .0 .t c k . t m / e al 1 1 8TE.0 1 3 . 1 60 2h ml n k /
杨 志 , 孟 杰 , 海洋 . . 李 赵 等 电潜 泵一 气举 组合 接 力举 升工 艺研 究 Ⅲ 西 南石 油大 学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0 13 ()15 10 2 1,32 :6 — 7

要 : 对单项人 工举 升工 艺不能满足 的深抽 问题 , 举升 工艺原理与 工艺管柱 结构 角度 , 出了多种 可能的组合 针 从 提
举升 方案 以及 组合原 则 鉴 于 气举 的独特优 点 , 深井泵与 气举 的组合 , 尤其是 电潜 泵( S ) 气举 ( L 的组合具有 突 EP与 G ) 出优 点 , 适合大排量深抽 。对 E P G S L的举 升管柱结构 型式进 行 了探 讨 , 出了利 用小直径油管与 气举 阀直接 连接代 提 替常规环 空气举的 实施 方案, 避免 了环空直接 气举 对动液面深度 和下部深 井泵的影响 , 为其他 举升 工艺与气举的组合 创造 了条件 。利 用提 出的 E P G S ~ L组合设计 方法所开展 的设计计 算表 明 , 电潜泵排量和举 升压头不 变的条件 下, 在 气
西南石 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2 1年 4 第 3 01 月 3卷 第 2期
J u n l f o twet e oe m nv ri ( ce c o r a o S uh s P t l r u U ies y S in e& T c n lg dt n t e h oo yE io ) i 钳 撑业崴 站
泵( ) 下 +有 杆 泵 ( ) 水 力泵 ( +电 潜泵 ( ) 电 上 、 下) 上 、 潜泵 ( ) 下 +气举 ( ) 有 杆 泵 ( ) 上 、 下 +气举 ( ) 水力 上 、 泵( ) 下 +气举 ( ) 。 上 等 国 内已经 开展 过 电潜 泵 +有 杆 泵 l 、 射 泵 + 喷 8 l 有 杆 泵 l】 的 相 应 试 验 ; 外 也 进 行 过 有 杆 泵 + 91 _] 国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是挖掘有水气藏气井生产潜力,提高气藏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自五十年代美国首次将抽油机用于中小水量气井排水以来,到目前国外已发展了优选管柱、机抽、泡排、气举、柱塞举升、电潜泵、射流泵、气体射流泵和螺杆泵等多套成熟的单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近年来,在这些应用已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方面的发展主要是新装备的配套研制。

国外还研究应用一些新的排水采气技术,如同心毛细管技术、天然气连续循环技术、井下气液分离同井回注技术、井下排水采气工艺、带压缩机的排水采气技术。

我国排水采气工艺以四川、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为代表完善配套了泡排、气举、机抽、优选管柱、电潜泵、射流泵等六套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应用了气举/泡排、机抽/喷射复合排水采气工艺。

1.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药剂由单一品种的起泡剂发展到了适合一般气井的8001—8003、含硫气井的84—S,凝析气井800(b)发泡剂,以及泡棒、酸棒和滑棒等固体发泡剂。

该工艺排液能力达100m3/d,井深可达3500m左右。

在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中国外还应用了同心毛细管加药工艺,它是针对低压气井积液、油气井防蜡等实际生产问题而研制出的一种新型工具,通常用316型不锈钢不锈钢制成,盘绕在一个同心毛细管滚筒上。

整套装置包括一个同心毛细管滚筒、一台吊车和一套不压井装置。

在同心毛细管底部装一套井下注入/单向阀组件。

化学发泡剂通过同心毛细管注入后经过单向阀被注入到井底。

这种同心毛细管柱可以在同一口井中重复多次使用,也可以起出用于别的气井,具有经济、安全和高效的特点,其最大下入深度可达7315m。

2.优选管柱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开发了多相垂直管流动的数学模型、求解软件和诺模图,建立了气井井眼连续排液合理管柱,从而优化了设计和生产方式。

适用于井深小于3000m,产水量小于100m3/d,有一定自喷能力的气井。

3.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方面,主要是在气举优化设计软件和气举井下工具等方面发展最快。

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研究

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研究

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研究气举排水采气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气田开发的重要工艺方法。

然而,随着气田开发难度的增加,气举排水采气技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提高气举排水采气的效果和降低成本,本文将对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进行研究。

气举排水采气技术是一种通过向井筒中注入高压气体,将井筒中的积液排出,从而恢复或提高气井产量的方法。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气举排水采气技术存在着注入气体量不足、积液排出不彻底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气举排水采气效果的下降和成本的增加。

因此,对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进行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气举排水采气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对不同气田的气举排水采气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气举排水采气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

注入气体量是影响气举排水采气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注入气体量不足会导致积液排出不彻底,进而影响气井的产量。

因此,优化设计的重点是要确定合理的注入气体量。

注入气体的压力也是影响气举排水采气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注入压力过高会导致成本增加,而注入压力过低则无法将积液排出。

因此,优化设计的重点是要确定合理的注入压力范围。

注入气体的组分也会影响气举排水采气效果。

对于某些特殊的气田,采用不同的注入气体组分可以显著提高气举排水采气效果。

因此,优化设计的重点是要确定适合不同气田的注入气体组分。

通过对气举排水采气优化设计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合理的注入气体量和注入压力范围是提高气举排水采气效果的关键因素。

针对不同气田的特殊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注入气体组分以提高气举排水采气效果。

优化气举排水采气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气井产量和降低成本,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气举排水采气技术的优化设计需要结合不同气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措施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措施
三、结论 通过对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措施的研究,结合电动潜油离心泵的应 用,提高气井排水采气的效果,为达到 气井的开采价值,提供可靠的保证措 施。结合气田生产的实际状况,对电动 潜油离心泵排水采气的技术措施进行优 化,设计合理的排水采气的生产运行参 数,结合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降低电 能的消耗,相应减少气井排水采气的资 金投入,降低电潜泵机组的维修成本, 提高气井排水采气生产的效率。
为了提高电潜泵排水采气的经济 性,加强对电潜泵机组的管理,提高设 备的安全运行效率。降低设备的损耗, 尽可能延长各种部件的使用寿命,才能 保证气井排水采气的正常进行,获得最 佳的天然气产能,满足气田生产的技术 要求。
3.电潜泵排水采集技术的关键措 施。气井的排水采气技术措施,必须将 井下的气体和液体实施分离处理,才能 保证电潜泵具有较大的抽汲能力,将井 下的积液抽汲到地面上来,排出积液对 气井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井筒中的离 心式分离技术的应用以及变频控制技术 的实现,保证了电潜泵排水采气效率的 提高。
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措施
能源环保与安全
翟宗宝 吴有明 杨文忠 谢建国 塔西南博大油气开发部
【摘 要】电潜泵排水采气的工艺属于人工举升的技术措施,解决气井的积液问题,恢复气井的正常运行状态,为开采出更多的天然气资源,提供最佳的 技术支持。优化电潜泵的运行参数,提高排水采气的效率,尽可能降低电潜泵的运营成本,不断提高气田生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措施
利用地面的变频器自动控制井下的 潜油电动机和多级离心泵的运行状态, 井下的积液通过旋转式的气体分离器, 将气体分离至油套管的环形空间,避免 大量的气体进入到多级离心泵导致泵效 过低,影响到排液的效果。经过特种的 气井排液管线,使井下的积液进入到出 水管线,进一步分离处理后,降低对气 井产物的影响。井下产出的天然气经过 分离处理后,进入到集气管线,为用户 提供可靠的天然气供应。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适应性及优缺点探讨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适应性及优缺点探讨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适应性及优缺点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气田开发的逐步深入,低产低压井逐渐增多,低产低压井携液能力较差。

油井和井筒底部的液体积聚会增加地层的背压,限制其产能,最终完全压碎气藏,直到关井。

气举排水采气技术是解决低产低压水气井严重液滑损失的重要措施。

介绍了气举抽放和采气的原理,气举抽放和采气工艺的设计步骤,并对常用气举抽放和采气工艺的适应性、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气举,排水采气,工艺设计,泡排前言气举是在气田的开发处于中期或后期时,并且气井自身的能量如果无法连续地完成自喷排水时,需要使用外部高压气源,依靠气举阀来实现让高压气体从地面注入已经停喷的气井,这可以使注气点以上的气液比得到增加,而压力梯度得到了大大降低,能够产生大量的生产压差,这样使气液从地面连续不断地流入井底中。

随后,气体将会发生自喷而流进气井口,能够很好地给自喷生产补充所需能量,也能够使水淹井重新恢复自喷生产能力,帮助完成自喷。

由于排水采气工艺措施的多样性,不同的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各具其适应性与技术特征,不同类型的含水气井生产特征与地质特征也各不相同。

对于积液气井,在采取有效工艺之前,怎样对排水采气工艺进行优选和优化设计便是提高气井经济效益与气井采收率的关键因素。

因此,针对气井现场的情况,如何选择最佳的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如何使气井总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就成为积液气井开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现场实践经验表明,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为气井稳产、增产和提高采收率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因此如何针对天然气井中期、后期大量出水的状况,选择适应性强、更符合气井能较多的排液并且经济效益好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气举排水采气原理图1 气举排水采气原理气举排水采气(简称气举)是将高压气体(天然气或氮气)注入井内,借助气举阀实现注入气与地层产出流体混合,降低注气点以上的流动压力梯度,减少举升过程中的滑脱损失,排出井底积液,增大生产压差,恢复或提高气井生产能力的一种人工举升工艺。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作者:张亚峰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7期[摘要]本文结合富水区气田开发工艺技术特点,开展了产水气井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合富水区气田产水气井气举排水采气的配套工艺技术。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经济、可靠、高效,是气田产水气井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

也是同类气藏产水气井开发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靖边气田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7-0233-021.富水区开发技术政策及配套技术富水区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其分布主要由区域构造特征、储层的非均质性、小幅度构造等因素控制。

气藏气井出水时间普遍较早,部分井出水时间和投产时间几乎是同时。

产水井普遍表现出产水量小、且稳定的特点。

水气比普遍不高,且变化趋势相对稳定为主。

基于这一地质认识,制定了对于富水区采取“内排外控,对于产水单井点实行“以排为主”的技术思路,并加大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应用和配套,切实提高产水气井综合治理效果。

2.单项气举排水采气工艺2.1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的是将柱塞面作为气液之间的机械接面,利用气井自身能量推动柱塞在油管内进行周期性地举液.阻止气体上窜和液体回落,减少液体滑脱效应,增加间歇举升效率。

在柱塞排水采气过程中,根据柱塞气举工艺技术要求,需要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相关工艺参数,主要工艺参数有柱塞运行所需最小套压、柱塞运行周期、最气田井口条件的限制,在试验过程中对井口装置流程进行相应的改制。

2.2 高压气源井气举排水采气工艺高压气源井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是在借鉴国外天然气连续循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靖边气田滚动开发高低压气井并存的现状,利用气田“多井高压集中集气、多井集中注醇”的开发模式优势,提出的一项新的排水采气工艺方法。

它是将接人同一集气站的高压气井的天然气通过已有的地面注醇管线连续注入被气举的低压产水气井的油套环空,依靠高压气源井的高压气流,使被气举气井的井筒积液从油管连续举出,并通过被气举气井的采气管线输送至集气站,实现连续气举排水采气。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电潜泵排水采气技术是采用离心栗设备将井底 积 液 排 出 至 地 面 ,降 低 井 底 回 压 ,提 高 生 产 压 差 , 恢复水淹气井产能的一种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该技 术 主 要 适 用 于 气 井 生 产 的 中 后 期 ,且 底 井 积 液 量 大 的 气 井 "^。
电潜泵排量大,扬 程 高 , 自动化成本高,操作 极 其 简 单 ,易 于 控 制 ,且 适 用 范 围 广 。但 成 本 较 高 , 初 期 投 入 大 ,尤 其 是 对 于 腐 蚀 性 大 气 井 ,电潜杲的 寿 命 回 大 大 降 低 ,增 加 生 产 成 本 。另外电潜泵置于 井 底 ,对套管尺寸也有一定要求。对于气举或优选 管 柱 无 法 复 产 的 气 井 ,可 考 虑 采 用 电 潜 泵 排 水 采 气 工艺。 1 . 4 泡沫排水采气技术
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技术是通过更换自喷管柱, 利用气井自身能量进行的一种排水采气技术。当油 管 直 径 过 大 时 ,可 以 降 低 天 然 气 的 摩 阻 损 失 ,但气 体 流 速 、井底流压均会下降,天然气的携液能力快 速下降,无法将地层水等液体携带至地面,井底产 生积液,造成气井生产异常;当油管直径过小时,
需 高 压 设 备 ,安全要求高
成 本 高 ,适用于 潜力高的气井
适用于具备一定举升能 力的气井
间 歇 式 开 采 ,生 产 周 期 长 ,且排 液 能 力 小 ,适用于气井开采后期
3 结束语
1 )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积液的影响,排 水 采 气 是 解 决 气 井 井 底 积 液 ,减 少 气 井 回 压 ,提高 气 井 生 产 压 差 ,实 现 天 然 气 高 效 开 采 开 发 的 有 效 方 式。
响 ,严重时甚至造成气井无法正常开采。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恢复气井

采气工艺与设备:电潜泵排水采气

采气工艺与设备:电潜泵排水采气
2
1.3.7 电潜泵排水采气
二、旋转式气液分离器
作用: • 作为井液进入泵的吸入口; • 从井液中分离游离气,减少气体对
泵特性的影响
旋转式分离器 • 气液比在30%以内的井液,分离
效率高达90%以上
1.3.7 电潜泵排水采气
二、旋转式气液分离器
1.3.7 电潜泵排水采气
二、旋转式气液分离器
工作原理
1.3.7 电潜泵排水采气
二、旋转式气液分离器
1.3.7 电潜泵排水采气
三、适用范围
(1)适用于强排水井,日产水量大于100m3 (2)井场必须具备电源 (3)井底温度不高于149℃
1.3.7 电潜泵排水采气
电潜泵排水采气与电潜泵采油的明显区别: (1)抽汲介质(气水混合物) (2)泵的工况(从单相流逐渐变为两相流) (3)生产方式(油管排水、套管气)
1
1.3.7 电潜泵排水采气
一、工艺原理
电动机转子转动-> 带动->离心泵的叶 轮高速旋转->带动 ->液体进入叶轮, 液体逐级叶轮增压 增速->获得泵扬程 ->井口至输水管线
首先诱导叶轮将油气引入低压吸入叶轮区,然后,低压吸入叶 轮使油气混合液获得稳定的压头。叶轮的高速旋转使混合液的流向 经过导向轮后,由径向流变为轴向流进入分离腔。混合液在高速旋 转分离腔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离心力原理,比重大的液体甩向 外围,比重轻的气体则聚集于轴心附近。被甩向外围的液体,经分 流壳进入泵的第一级;气体则经过分流壳的分叉流道、再经过上接 头放气孔进入油套环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坛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设计方法研究陈维1刘竟成2(1、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南充6370002、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4100)1概述电潜泵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人工举升方法,近年来用于产水气藏的强排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常规的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其生产方式为油管排水、套管产气,对于大水量高气水比气井,其自身气的能量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提出,在电潜泵上部油管柱安装气举阀,将气体引入电泵上部油管柱,减小液柱压力,节约电泵投资及运行成本。

组合排水采气工艺由于采用两套子系统同时工作,具有单一举升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子系统的启动压力、运行功率明显较单一举升系统低,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最经济的组合,使井下设备的选择范围更广;当某一子系统失效时,另一子系统可以较小的产量维持生产直至整个系统恢复;由于组合灵活,可通过调整子系统的运行功率,使系统在最佳状态下工作,防止系统过载[1-3]。

2组合举升原理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系统是通过电潜泵子系统和气举子系统两级组合实现的。

其管柱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电潜泵子系统、气举子系统两部分。

气体由油套环空经工作阀进入电潜泵上部油管。

根据气井地层气水比与采气经济性评价结果决定采用外部注入气气举或采用伴生气气举。

电潜泵需保持一定的沉没深度,以保证电潜泵安全运行。

注气工作阀位于动液面上部,确保液体不过阀,保证气举阀长效安全工作。

地层水经电潜泵加压进入油管;地层气和注入气经油套环空至工作阀注入油管,与油管内的地层水混合形成气水两相管流,将地层水举升至地面。

组合举升中,电潜泵作为一级举升系统,气举作为二级举升系统。

由于气举降低了电潜泵上部油管流体压力梯度,因而降低了设计中电潜泵出口压力,相当于减小了电潜泵的泵挂深度。

采用组合举升系统设计后,设计电潜泵出口压力降低值,对应的表示了组合举升系统中,气举举升子系统所减小的水力压头。

由于当量深度的减小,电潜泵可采用较小的功率设计,节约电潜泵下入级数。

气举作为二级举升系统,由于地层气经气举阀注入油管,可充分利用地层气体的能量,减少整个排水采气系统的运行能耗。

2.1井下管柱典型的组合举升系统井下结构如图1所示。

a.为双管柱结构,气举子系统的注气通道由独立插入油管完成,与电潜泵主系统互不影响,油气层生产的天然气在井下分离后,进入油套环空,减少气体对电潜泵举升效率的影响。

但双油管的下入要求套管尺寸较大,且插入的注气油管往往尺寸较小,使注气量受到限制。

b.采用封隔器将气举子系统和电潜泵主系统分开,封隔器上部的油套环空作为注入气通道。

油气层产出的天然气必须全部经电潜泵进入油管,过多的天然气将影响电潜泵的工作,甚至出现“气锁”,可通过增加泵挂深度,减少游离态的气体进泵或增加气体处理装置,使气体能与液体混合均匀一并通过电潜泵,而对电潜泵的举升效率影响小。

c.相对于a 、b 两种管柱结构,直接采用油气层的产出液体将电潜泵和气举分开,要求油气层具有较高的地层压力和较大的产液指数,井下管柱最简单。

2.2节点系统分析组合举升系统井下管柱结构不同于常规单一举升系统,它是由电潜泵子系统与气举子系统组合而成。

为避免气体对电潜泵的影响,造成电泵失效,电潜泵子系统位于气举子系统下部。

组合举升系统中,电潜泵将整个井筒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设计过程中,总排液系统上部可视为一纯气举排液举升虚拟井;下部可视为电潜泵排液举升虚拟井。

对整个系统进行节点分析时,可将系统解节点可选在电泵出口。

流入压力为:(1)流出压力为:(2)3设计方法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是以产层-井筒-电潜泵子系统-气举子系统所组成的生产系统为对象,在生产中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的前提下,采用系统节点分析法,优选不同的子系统工作参数,最终确定合理的组合举升系统设计方案。

组合举升系统设计比常规电潜泵系统排液举升设计、常规气举系统排液举升设计要复杂。

它的难点和核心是不仅要使电潜泵子系统与气举子系统互不干扰,而且还要相互协调[4,5]。

针对组合举升系统的三种井下结构(图1),其设计方法也不同。

对于采用双管柱(图1a )和加封隔器(图1b )的井下管柱结构,由于注气通道和地层产气流出通道相对独立,不用考虑地层产出液会流经气举阀,从而造成气举阀的损坏,因而其设计方法相对简单,其设计步骤如下:a.在已知设计产液量Qi 的条件下,根据产层流入动态确定井底流压p w f 。

b.从井底向上计算井筒压力分布至泵挂深度处,计泵入口压力。

c.在已知设计井口压力条件下,以电泵出口为起点,假设一电泵出口压力,取该压力为连续气举设计井底流压,电泵出口流体物性参数为连续气举设计流体物性参数,对电泵出口至井口段做连续气举优化设计。

d.根据已知设计产液量Qi 、泵入口及泵出口压力、井身结构,确定电潜泵机组及电缆参数。

e.假设一系列不同的电泵出口压力,从c 开始,进行连续气举优化设计。

f .按照产量或系统效率等指标对可行的组合举升方案进行排序,挑选出适合的方案实施。

对于单管柱不加封隔器的井下结构,油套环空不仅作为注气通道,同时也是地层产气通道。

地层流体经井下气液分离器后,地层液体经电泵-油管-井口排出;地层气经油套环空-气举阀-油管-井口排出。

油套环空中,气举阀以下的流体在地层产气的作用下形成气液两相上升流,为防止大量的地层产液流过气举阀进而造成气举阀损坏,必须对气液两相流能达到的最大液面高度做准确预测。

4结论及认识4.1电潜泵-气举组合可用于大水量、高气水比深井排水采气。

该工艺能有效利用气井自身气能量,节约设备投资及排水采气系统运行成本。

4.2电潜泵-气举组合可有效解决单一举升工艺系统负荷过大造成的举升系统失效问题,可利用较小的系统能耗实现深井大排液量深抽。

4.3电潜泵和气举举升均为大排量、连续举升工艺,能实现子系统间无干扰耦合,避免系统间干扰造成的系统效率降低。

4.4电潜泵-气举组合可根据现场情况,增加或减小单一子系统功率,实现排水采气系统的经济技术最优化。

e.组合举升工艺能降低系统启动压力。

f .可缩短生产延期,当其中一个系统出现故障或失效时,可以较小产量延续生产直至系统恢复。

参考文献[1]李颖川.采油工程[M].北京:石油工摘要:给出三种电潜泵-气举组合排水采气工艺的井下管柱结构,并根据不同的井下管柱结构各自的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组合排水采气工艺设计方法与步骤。

组合举升工艺将气井自身气通过气举阀引入到油管中,利用地层气的能量减小上部油管柱流体密度,降低了举升管柱压力,可实现采用较少的泵级数、较小的泵功率即能达到将地层水泵出地面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整个排水采气系统的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

关键词:深井;排水采气;连续气举;电潜泵;组合举升(下转22页)科技论坛业出版社,2002.22-73 [2]刘三威,李颖川.气举井效率与控制图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4.[3]Hubert Borja,Ricardo Castano.Production Op-timization by Combined Artificial Lift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wo Colombian Fields. SPE53966,1999.[4]K.J.Aitken,Dr J.C.Allan,-bined ESP/Auto Gas Lift Completions in High GOR/High Sand Wells on the Australian Northwest Shelf.SPE64466,2000.[5]Hagedorn A R and Brown K E.Experimental study of pressure gradients occurring during continuous two-phase flow in small.diameter verical conduits.JPT1965:84~4751.作者简介:陈维(1980~),男,汉族,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采油和采气工程技术研究。

责任编辑:杨春沂最小完整路径测试法尹深平(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1概述软件单元测试主要采用白盒测试技术[1-2]。

白盒测试是根据被测程序的内部结构设计测试用例的一类测试,最常见的程序结构逻辑覆盖有[3]:1.1语句覆盖;1.2条件覆盖;1.3分支覆盖;1.4分支/条件覆盖;1.5路径覆盖(设计足够多的用例,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1.6组合覆盖;以上逻辑覆盖中,路径覆盖是覆盖率最高的。

复杂的程序路径数量巨大,要实现路径覆盖几乎不可能,于是,测试中测试量过大成为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2原因分析为了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妨引入下面的例子。

图2是程序流程图图1的流图,根据流程图和流图可以列出程序的独立路径[4]的集合{abd,acd,abe,ace},显然,因为这一段程序非常简单,所以很容易能够列出流图中的所有独立路径。

如果流图中节点1到节点3的路径不止两条,或者程序在节点5之后还有更多的节点和路径,那么整个程序的独立路径数将成数量级递增。

对于独立路径数的计算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第一步,从流图中找出程序所有的必经节点(流图中任何独立路径都必定经过的节点叫做必经节点),记作N(i),其中i为整数且0<=i<=N;第二步,从流图中找出从必经节点N(i)到必经节点N(i+1)的独立路径数W(i),其中i为整数且0<=i<N;第三步,重复上一步,直到程序结尾;第四步,根据乘法法则[5],独立路径数=∏W(i),其中i为整数且0<=i<N,即独立路径数=W(0)*W(1)*…*W(N-1)。

图2中的必经节点有节点1、节点3、节点5,其中W(0)=2,W(1)=2,N=3,所以整个程序的独立路径数=2*2=4条。

假设一段程序有8条判断语句,则N=8,W(i)=2,则独立路径数为2的7次方,即128。

在现实当中,这样的程序规模算是比较小的,但是,要对这一段程序进行满足路径覆盖的测试,则要为它设计128个测试用例,测试人员要测试128次,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为此,应当设计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以解决测试量过大的问题,把这种方法叫做最小完整路径测试法。

3最小完整路径测试法完整路径是指所有独立路径的集合,非完整路径就是所有独立路径集合的真子集,通过图1和图2列出的独立路径集合并非完整路径,因为图1中含有隐含路径,细化后不含隐含路径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消除隐含路径的办法就是将含有多个条件的判定分为多个判定,其对应的流图图4中节点1、节点4、节点7为必经节点,W(0)=3,W(1)=3,所以独立路径数=3*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