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螺号教(学)案公开课

合集下载

《小螺号》课公开课教案3

《小螺号》课公开课教案3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小螺号》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螺号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海洋文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培养对海洋文化的兴趣。

3. 学生了解螺号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掌握,螺号制作过程学习。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动手制作螺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PPT,螺号实物,制作螺号的材料。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螺号实物,引发学生对海洋文化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讲解生字词。

4. 例题讲解:教师以课文为例,讲解螺号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5. 随堂练习:学生动手制作螺号,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结构图:展示课文结构,标注重点段落。

2. 生字词:列出本节课所学生字词,标注拼音和解释。

3. 螺号制作过程:图文并茂地展示螺号制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以“我的小螺号”为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的小螺号,是由我亲手制作的。

它有着美丽的花纹,吹起来声音清脆悦耳。

它让我想起了课文中的海洋世界,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课后拓展:搜集其他海洋文化资料,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对海洋文化的兴趣。

学生在课文阅读、分析、制作过程中,掌握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结构,体会了作者情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海洋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字词掌握和螺号制作过程学习。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优质教案3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优质教案3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优质教案 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小螺号》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语言表达及创意写作。

通过学习该章节,学生将深入了解海洋生物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海洋生物的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创意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阅读理解、创意写作。

2.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语言表达、环保意识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挂图。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解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强调字音、字形、字义,加强记忆。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分析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创意写作:引导学生以“小螺号”为主题,展开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螺号》2. 生字词:海螺、珊瑚、小鱼、船帆、波涛、唤起、友谊、和煦、海浪等。

3. 语言表达: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4. 创意写作:以“小螺号”为主题,展开想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螺号”为主题,写一篇创意作文。

2. 答案示例:小螺号是一只神奇的海洋生物,它带着我遨游在美丽的海底世界,结识了各种可爱的海洋生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关于海洋生物的书籍,深入了解海洋世界,提高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关爱海洋生物”主题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小螺号》一文,详细内容为第一至三自然段。

教学内容围绕“小螺号”这一主题,通过讲述小螺号的来历、特点及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螺号的来历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小螺号的特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螺号实物、卡片。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小组合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螺号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小螺号的来历和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螺号》2. 课文结构:第一至三自然段3. 小螺号特点:形状、颜色、声音4.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用红笔画出生字词,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螺号的来历和特点。

2. 答案:(1)略(2)小螺号是海洋中的一种生物,它的形状像号角,颜色鲜艳,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加强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螺号的特点。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1. 收集关于海洋生物的资料,了解其他有趣的海洋生物。

小螺号公开课教案-范本两篇

小螺号公开课教案-范本两篇

小螺号公开课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小螺号的背景知识,掌握其构造、使用方法及物理原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螺号的制作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螺号的背景知识介绍2. 小螺号的构造及物理原理3. 小螺号的制作与优化方法4. 相关教学资源:教科书、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螺号的背景知识、物理原理2. 小组讨论法:讨论小螺号的制作与优化方法3. 实验法:进行小螺号的制作和性能测试4. 角色扮演法:模拟科学家研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故事引入小螺号,激发学生兴趣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小螺号的背景知识和物理原理3.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小螺号的制作与优化方法4. 实验操作(15分钟):学生动手制作小螺号,进行性能测试五、课堂管理1. 学生座位:按小组进行排列,便于讨论和实验2. 分组策略:每组46人,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和实验3. 课堂纪律:明确实验要求和纪律,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六、学生活动1. 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和优化小螺号,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实验操作:动手实践,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作业:布置与小螺号相关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3. 测验:进行与小螺号相关的测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八、作业布置1. 类型:思考题、实验报告2. 要求:内容完整、思路清晰、表达准确3. 提交截止日期:课后第三天九、教学反思1. 课后评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情况,评估教学效果2.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2. 教学内容中小螺号物理原理的讲解3. 教学方法中实验法的应用4. 教学步骤中实验操作的设计5. 课堂管理中的分组策略和课堂纪律6. 学生活动中实验操作的评估7. 教学评估中作业布置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版《小螺号》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声现象与音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声现象的产生及其与音调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声音音调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重点:声现象的产生、声音音调的变化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螺号、音叉、示波器、音响设备。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小螺号吹响,引导学生观察声音产生时的振动现象。

2. 例题讲解(1)声现象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小螺号为实例进行说明。

(2)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通过改变小螺号的振动频率,观察音调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音调与振动频率成正比关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音叉、示波器等工具观察不同振动频率下的音调变化。

4. 知识讲解讲解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等内容。

5.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讨论声音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声现象与音调声音产生:振动音调与振动频率:成正比关系2.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声现象的产生及声音的传播。

(2)举例说明声音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 答案(1)声现象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声音通过介质(如空气)传播。

(2)音调与振动频率成正比关系,如音叉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声现象与音调的关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示波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研究任务: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与声现象相关的实例,了解声音音调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振动现象的观察。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3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3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螺号》一文。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语言表达、情感体验。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可爱的生灵》中的第二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螺号的寓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螺号的寓意,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螺号实物、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螺号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对小螺号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大海里的一只小螺号,描述自己的感受。

6.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句子,讲解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7.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改写句子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螺号》2. 生字词:大海、沙滩、螺号、欢乐、响亮、呼唤、伙伴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①小螺号为什么能呼唤伙伴?②作者为什么喜欢小螺号?(3)发挥想象,以《我是小螺号》为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见作业题目1。

(2)①因为小螺号的响声能传得很远,让伙伴们都能听到。

②因为小螺号带给作者欢乐,让作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版《小螺号》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原理,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3.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螺号、音叉、鼓、泡沫小球、尺子、秒表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演示小螺号发声,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

(2)讲解声音的传播条件,引导学生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声音传播的实例。

4.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各组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5. 知识巩固(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产生:振动声音传播:固体、液体、气体声速:固体 > 液体 > 气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声音的产生原理。

(2)解释为什么在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慢。

(3)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利用了声音的传播原理?2. 答案:(1)声音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较慢,因为空气分子间的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小。

(3)应用实例:电话、广播、音乐演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仍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024年《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3

2024年《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3

2024年《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小螺号》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学习拟人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老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举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描述,提高写作水平。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互相交流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螺号》2. 生字词:海边、螺号、潮水、唤起、歌唱、舞蹈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拟人修辞手法:举例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一篇描绘大自然的作文。

2. 答案示例:太阳从东方升起,笑眯眯地照耀着大地,万物在它的温暖中苏醒过来,开始了新的一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组织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精品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精品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小螺号》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主题探讨及创意写作。

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生物——海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螺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对小动物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创意写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海螺实物、卡片、黑板。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海螺实物,让学生观察、触摸,引导他们说出海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

3. 例题讲解:以课文为例,讲解如何观察、思考、表达,引导学生运用到写作中。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螺号》2. 生字词:螺、海滨、傍晚、轻快、悠扬、唤起、梦幻、嬉戏、传递3. 课文主旨: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4. 创意写作要点:观察、思考、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小螺号”为题,进行创意写作。

2. 答案示例:我眼中的小螺号,是大海的孩子,它悠扬的歌声唤起了我对大海的向往,让我懂得要关爱每一个小生命,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学会关爱、保护它们。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开展以“保护海洋生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和随堂练习环节。

2024年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024年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024年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螺号》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歌曲《小螺号》的歌词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学会使用打击乐器配合演唱,以及培养音乐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小螺号》的旋律和节奏,能独立演唱。

2. 使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意义,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打击乐器的配合。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掌握、歌词的理解和演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学具:歌词单、五线谱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歌曲《小螺号》,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歌曲的印象和感受。

2. 歌曲学习(10分钟)分发歌词单,引导学生跟读歌词,理解歌词意义。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例题讲解(15分钟)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引导学生用手指敲击桌面,练习节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配合演唱歌曲,提高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和打击乐器使用方法。

5. 舞台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螺号》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词:分段展示4. 节奏:难点部分标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家长一起演唱《小螺号》,并用手机录音。

2. 答案:录音文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演唱和打击乐器配合方面仍有不足,今后教学中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类似风格的歌曲,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歌唱比赛,锻炼舞台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打击乐器的配合2. 歌曲旋律的掌握和歌词的理解3. 舞台实践中的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打击乐器的配合1. 突出节奏变化的部分,如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小螺号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螺号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小螺号演奏技巧的掌握,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4.增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小螺号的起源和发展2.小螺号的演奏技巧3.小螺号乐曲欣赏与分析4.小螺号合奏练习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小螺号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小螺号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2)学生分享对小螺号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螺号演奏技巧讲解(1)教师示范小螺号的演奏方法,包括吹奏姿势、呼吸技巧、指法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演奏技巧,教师逐一指导纠正。

3.小螺号乐曲欣赏与分析(1)教师播放经典的小螺号乐曲,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乐曲的特点。

(2)学生讨论乐曲的风格、节奏、旋律等方面,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4.小螺号合奏练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声部的小螺号乐曲。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合奏练习,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乐曲。

5.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小螺号起源和发展的了解程度。

2.学生演奏小螺号的技巧掌握情况。

3.学生对乐曲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学生在合奏练习中的团队协作表现。

五、教学资源1.小螺号乐器2.多媒体设备(播放乐曲、教学视频等)3.教学课件(含小螺号起源、演奏技巧等内容)六、教学建议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结合实际演出,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小螺号演奏水平。

5.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七、教学拓展1.邀请专业小螺号演奏家进行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小螺号的艺术魅力。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版《小螺号》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主要包括运用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演唱歌曲《小螺号》,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小螺号》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能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如滑音、颤音等。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歌谱、歌词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对小螺号的认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歌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小螺号》,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谱,讲解歌曲中的难点,如滑音、颤音等。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并纠正错误。

3. 歌曲练习(10分钟)(1)分组练习,每组挑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4. 歌曲演唱(10分钟)(1)教师弹奏钢琴,学生集体演唱《小螺号》。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个别演唱,鼓励其他学生为其加油鼓劲。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螺号》2. 歌谱:歌曲《小螺号》的歌谱3. 歌词:歌曲《小螺号》的歌词4. 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及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小螺号》,录制视频或音频。

2. 答案:根据课堂学习,正确演唱《小螺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环保意识。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教学方法与手段•知识点与技能培养•互动环节与课堂氛围营造•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01课程介绍与目标《小螺号》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儿童歌曲,以其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歌曲通过描绘海边吹响小螺号的场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海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歌曲的作者是著名儿童音乐家XXX,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富有童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小螺号》背景及作者简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小螺号》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歌曲风格特点。

培养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程时间学唱歌曲(15分钟)欣赏与表现(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介绍歌曲背景及作者(1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45分钟通过播放《小螺号》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PPT 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小螺号》,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美感,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和表现。

课程安排与时间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内容概述01《小螺号》是一首描述海边孩子生活情景的歌曲,歌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孩子们在海边吹螺号、追逐嬉戏的场景。

02歌曲通过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表达了孩子们对大海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段落解读“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

小螺号,嘀嘀嘀吹,浪花听了笑微微。

”这两句歌词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螺号、海鸥、浪花等自然元素赋予生命和情感,使得歌曲更加生动有趣。

“茫茫的海洋,蓝蓝的海水,吹起了螺号,心里美吔。

”这几句歌词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大海和孩子们吹螺号时的愉悦心情,展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小螺号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公开课教案【教案】【课程名称】小螺号公开课【教学目标】- 了解小螺号的产地、特点和演奏技巧;- 认识小螺号的音域和音准,并能通过练习提高演奏技巧;- 能够演奏简单的小螺号乐曲。

【教学内容】一、小螺号的介绍小螺号是一种铜管乐器,由高音管、中音管和低音管组成,外形像一只螺旋形的号角,故称为小螺号。

小螺号音色饱满、明亮,常用于交响乐团和吹奏合奏中。

它具有灵活的演奏技巧和广泛的音域,是管乐器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二、小螺号的产地和特点小螺号最早产自欧洲,后来逐渐传播到全世界。

小螺号具有音色宽广、表现力强的特点,能够演奏出高亢激昂的音乐,也能表达柔美细腻的情感。

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声音,受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三、小螺号的演奏技巧1. 口形和吹气技巧:正确的口形能够保证音准的稳定,吹奏时需要控制呼吸并保持稳定的气流。

2. 唇膜振动:通过唇膜的振动产生声音,吹奏时需要控制嘴唇的松紧程度,以调整音高。

3. 指法和音阶:小螺号的指法和音阶与其他铜管乐器相似,需要掌握正确的指法并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各个音阶。

四、练习小螺号的音域和音准1. 音域练习:从低音到高音逐渐扩展音域范围,通过吹奏不同音阶的练习来增强演奏的灵活性。

2. 音准练习:通过与钢琴或调音器对比,调整各个音高的准确性,以保证演奏的音准。

五、小螺号的乐曲演奏1. 选择适合初学者的小螺号乐曲,如《小星星》、《欢乐颂》等,通过教师指导和练习,逐渐掌握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

2. 合奏和独奏:通过与其他同学或教师的合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参加小螺号独奏演出,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通过展示小螺号演奏视频和音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螺号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演奏法:教师通过演奏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并纠正他们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3. 集体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和配合能力。

4. 个别指导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演奏中遇到的困难。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保持对《小螺号》歌曲的学习,注重对歌曲背景、情感表达的深入理解。

强调音乐基础知识的教授,包括音符、节拍的概念和应用。

加入创造性音乐活动,如即兴编曲、合唱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流利地演唱《小螺号》,并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音乐理论,自主创作简短的音乐作品。

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提升审美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小螺号》的准确演唱和情感表达。

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以及创造性音乐活动的参与。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小螺号、乐谱、多媒体设备、录音设备。

学具:乐谱、练习本、彩笔、小型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小螺号吹奏引入,让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自然导入新课。

2. 学唱歌曲:先整体聆听,再分段学习,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情感。

3. 音乐知识讲解:通过实例讲解音符、节拍,让学生动手实践,加强理解。

4. 歌曲分析:讨论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

5. 创意活动:分组进行即兴编曲或合唱练习,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6. 课堂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应包含歌曲《小螺号》的旋律要点、歌词情感分析、音乐知识关键点。

作业设计1. 演唱《小螺号》,并记录下自己的情感体验。

2. 完成相关的音乐知识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

3. 在家中尝试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作品,可以用录音形式提交。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创意音乐活动的参与度来综合评价。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升他们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版《小螺号》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声音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三个特性。

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螺号、音响、话筒、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吹响小螺号,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小螺号能发出声音?声音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1)声音的产生原理(2)声音的传播方式(3)声音的三个特性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声音的传播方式3. 声音的三个特性4. 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仍然能听到对方说话?(2)为什么远处传来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小?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声音的产生原理、传播方式和三个特性。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与音乐的相互关系,了解声音在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理论知识讲解中的声音的三个特性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互动环节的组织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答案一、实践情景引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情景,如吹响小螺号,使学生产生共鸣。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优质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优质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小螺号》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课文《小螺号》的阅读理解,对课文中词语、句型的学习,以及对课文背后情感、文化的深入挖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习生字词:学生分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词,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

4.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并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螺号》2. 生字词:海边、螺号、欢唱、金黄、沙滩、踏步3. 重点句型:的时候,小螺号4. 情感主题: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螺号的特点。

(3)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2. 答案:(1)略(2)小螺号:金黄色,形状像海螺,吹奏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3)示例: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保护动植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生字词的认读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对生字词的复习力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小螺号》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通过小螺号传递的友情与情感;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叙述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作者通过小螺号传递情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小螺号模型、卡片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小螺号模型,引导学生谈论对小螺号的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讲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小螺号制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螺号》2. 生字词:小螺号、传递、友情、情感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4. 情感表达:通过小螺号传递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小螺号》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和小螺号的故事。

2. 答案示例:我的小螺号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它陪伴我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也成为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秘密传递工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情感表达的理解不够到位,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感受小螺号带来的快乐。

同时,开展“小螺号传递友情”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传递情感,增进友谊。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第四册第四章《角的初步认识》,详细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及其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角的含义,掌握角的分类和表示方法,了解角的基本性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等方式,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角的含义、分类、表示方法及其性质。

难点:理解角的表示方法,运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风筝图画,引导学生观察风筝上的角,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角是什么吗?”2. 新课:结合教材,讲解角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及其性质。

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内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制作不同类型的角,并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3. 例题讲解:讲解角的表示方法,举例说明如何用符号表示各种角。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针对练习中的难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部分。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3. 角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如∠ABC。

4. 角的性质: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的夹角有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生活中的角,并分类。

2. 答案:(1)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2)∠A、∠B、∠C分别表示为∠1、∠2、∠3。

(3)∠ABC > ∠DEF > ∠GHI。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角的定义、分类、表示方法及其性质。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发现角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小螺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认识。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词汇和语法,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3、通过本课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小男孩林涛在海边发现一只小螺号,通过了解小螺号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逐渐认识到海洋生物的珍贵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海洋生物。

同时,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本课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螺号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词汇和语法讲解针对本课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

通过一些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和语法。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就本课的某个主题进行讨论,并记录讨论的结果。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5、展示与分享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

通过展示和分享,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课堂小结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7、布置作业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海洋生物的资料,或者写一篇关于海洋生物的短文。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理解小螺号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

2、难点:理解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了解一些海洋生物的特点和习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海洋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螺号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2、学习运用好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3、用身边常见的音乐素材进行多元化创编。

教学重点设计:
(1)、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2)、准确地表现上滑音、上波音记号。

教学难点设计:
多元化创编。

教材分析:
《小螺号》这首歌曲是第四单元《水上的歌》中的教学容。

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少儿歌曲。

歌曲富有童趣的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海边美丽的景色,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小螺号》已经是耳熟能详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欣赏、创编能力,所以如何让学生通过欣赏、二声部演唱、节奏创编、表演等一系列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所带来的美好情感,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增强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教法设计:
小学音乐课应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以感悟音乐为核心,把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所以音乐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在教学中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给学生讲述美丽的情境,寻找演唱的感觉,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唱法:《小螺号》是一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在听一听、唱一唱等环节中反复感知、强化,不知不觉中自然掌握。

这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3、对比法:可以更直观的感受音乐记号的作用。

4、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自己当指挥家,创意演唱、创编节奏、二声部的片段、小情景剧等,让学生在表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学法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情境中才有利艺术能力的培养,因此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听唱法:通过学生聆听乐句后模唱乐句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小组合作法:分小组讨论如何创编,让每个学生都互动脑筋,团结、协作的进行创编。

3、创造法:选出领唱和齐唱乐段、创编节奏、二声部的合唱、剧本、等,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加关注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小螺号、粉笔、磁性黑板、小磁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互唱问好歌(设计意图:凸显学科特点)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感受大海:(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海的印象,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板书:画出大海。

引导语:哎呀!你们的小耳朵可真灵,一下就听对了,老师有点佩服你们了,大海的波浪不但可以奏出美妙的音符(板书:音阶),而且还生活着一种美丽的生物,咱们看看他是谁?课件展示海生物海螺。

(咱们班的同学就是见多识广,一下就认出了是:)引导语:海螺是生活在海里的一种生物,大个的海螺可做成号角,叫做螺号,古时候,海边的人常用吹螺号传递信息)有位小朋友名叫涛涛,生活在美丽的大海边,涛涛的阿爸每天都要早出晚归的捕满一鱼舱的鱼才能回
家。

为了联系方便,阿爸送了涛涛一只小螺号。

于是,每天放学涛涛都要来到大海边,吹起小螺号,盼望他的阿爸能早点回家!同学们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小螺号》。

(板书课题)2分钟
三、学唱歌曲、感受音乐
1、老师听说咱们班的许多同学都在幼儿园学过这首歌曲,但是老师还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完歌曲《小螺号》后,说说你们的感受?(播放唱)引导语:来把你们对歌曲的感觉描述一下?学生作答,教师引导、补充。

1分钟
2、非常好,老师今天要介绍两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

一位叫上滑音,一位叫波音。

3、教师讲解上滑音、波音:(先来认识第一位好朋友,上滑音,老师唱两个相同的乐句,同学们自己听,想想哪一句是有上滑音记号的乐句,激励性评价语:太好了,你们的耳朵真灵。

第二位好朋友叫波音,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上波音和下波音),今天我们主要认识这对双胞胎的老大~上波音。

(教师列举上波音在哪个音阶上的唱法,学生模仿,过渡到今天歌谱中的乐句)
4、听唱法教唱:直接加入歌词演唱,对演唱表情好的学生进鼓励性评价。

(老师刚才听到xxx唱的非常动听,表情特别好,你们想不想听听她的表演啊?奖励小贝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音乐记号,准确的演唱歌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老师刚才听到xxx唱的非常标准,音乐记号很准确,咱们请她来表演。

奖励小贝壳)完整、准确地表演歌曲一遍。

5、二声部的练习:同学们,涛涛来到了大海边拿出了小螺号吹了起来,咱们看看第一、第二乐句咱们试着用海螺的声音来给歌曲伴唱一下。

6、节奏练习:同学们,海螺不但可以吹,还可以用来---?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弹舌头”弹的特别好,来给老师展示一下?先听老师弹一遍。

0X 0X 0X 0X 0X 0X 0XX 0X
咱们把这个“弹舌头”用到第三第四乐句,看看效果怎么样?
7、咱们的涛涛呀已近远远地看到阿爸的渔船向这边开过来了,你们说他高不高兴啊?对,他高兴得都唱了出来:茫茫的海滩。

蓝蓝的海水。

老师想请一位唱歌特别好听的小朋友来唱这两句,谁来试一试??哎呀,他唱的可真动听啊,浪花也跟着一起合唱呢,老师想给大家表演一下浪花,你们想不想听啊?来“涛涛”继续唱。

四、拓展歌曲,创编表演环节:
一、拓展创编:
思考:假如你是一个指挥家,你会怎样去设计这首歌曲?咱们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二、综合性表演:(五分钟的小组合作)
分组讨论,教师环顾指导后,表演展示。

4、情景剧:
大导演毕健榛老师听了《小螺号》的故事呢,决定要要招聘两位演员,出演最新的电影《小螺号的故事》,请学生上台来表演。

五、小结本课:
同学们,今天学的小海螺好听吗?咱们还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上滑
音和波音,还一起用“响舌音”为两个声部的歌曲伴奏,拍了一部电影叫《小螺号的故事》,今天的作业就是把你学会的认为最拿手的东西带回家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了,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请你们唱着《小螺号》走出教室吧!
该教案参加2013年.4月.17日在阜康市电教中心举办的“阜康市2013年小学音乐教学能手活动”,被评为小学音乐教学能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