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
鱼塘水质标准
鱼塘水质标准
鱼塘水质是影响养殖鱼类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水质
标准对于保障鱼类的生长和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
定科学合理的鱼塘水质标准对于鱼类养殖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鱼塘水质标准应包括水质的基本指标,如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水体中的生物和
化学平衡,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依据。
溶解氧是维持鱼类生命活
动所必需的,PH值则直接影响水体的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和硝
酸盐则是评价水体氮素循环的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的合理范围,能
够为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鱼塘水质标准还应考虑到季节变化和不同鱼类的需求。
由于气温、降水量等因素的不同,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等指标会
有所波动,因此在制定水质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季节变化对水质的
影响。
同时,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水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些鱼类
对水质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制定水质标准时,需要根据不同鱼
类的需求进行调整。
此外,鱼塘水质标准还应考虑到水质监测和调控的可行性。
制
定的水质标准需要考虑到监测手段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对水质进行调控的难易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质标准的有效执行,保障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总的来说,鱼塘水质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水质的基本指标、季节变化和不同鱼类的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水质监测和调控的可行性。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质标准,保障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鱼塘水质标准
鱼塘水质标准鱼塘水质是影响养殖鱼类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水质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鱼类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鱼塘水质对于养殖业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鱼塘水质的主要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溶解氧是维持鱼类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在5mg/L以上。
PH值影响水体的酸碱度,一般要求在6.5-8.5之间。
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有毒物质,其浓度过高会对鱼类造成严重危害。
其次,鱼塘水质的管理需要根据不同鱼类的养殖需求进行调整。
不同种类的鱼对水质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淡水鱼和海水鱼对水质的要求就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水质调节,以满足不同鱼类的生长需求。
另外,鱼塘水质的管理需要有科学的监测手段和方法。
定期对鱼塘水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
同时,也需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投喂和养殖密度控制,以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最后,鱼塘水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水源、饲料投放、养殖密度等因素。
水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鱼塘水质的稳定性,而饲料投放和养殖密度会直接影响到水质的污染程度。
因此,在进行鱼塘水质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总之,鱼塘水质标准的合理管理是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科学合理地控制水质标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证鱼类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养殖人员能够重视鱼塘水质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水深1米能养鱼吗,农村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水深1米能养鱼吗,农村养鱼的方法和技巧水深1米一般能够养鱼,不过养殖密度不宜过大,以防发生缺氧。
养鱼的水深以2-3m为宜,为改善底层水的溶氧情况,可使用机械增氧。
池塘的水深也需要根据季节进行调整,在冬夏两季适宜深水,而在天气较凉的春季以及秋末适合浅水,秋末浅水能促使鱼多吃饲料,储存能量过冬。
一、水深1米能养鱼吗1、水深1米一般能够养鱼,但是密度不宜过大,当养鱼密度过大时,易导致水中的含氧量过低,尤其是晚上的含氧量过低时,便容易出现死鱼现象,同时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水质变差,易引发各种疾病。
2、池塘养鱼水的深度一般以2-3m为宜,当水深为2-2.5m时,需要使用机械增氧或加注溶氧量较多的新水,改善底层水的溶氧条件。
3、水深度一般需要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调整,在冬夏两季适宜深水,而在春天和秋末时,适宜浅水,春天浅水利于鱼早开食,同时增进食欲,促进生长,而在秋末浅水可使鱼多吃料,储备能量过冬。
二、农村养鱼的方法和技巧1、混养种类将鱼进行混养时,需选择能够混养的鱼品种,混养不合理会使鱼塘中的数量变少,比如将鳗鱼与其他鱼混养在一起时,池塘中的鱼数量会越来越少,因此放鱼时需考虑鱼的食性,会不会吃刚生产的小鱼,若会吃,便不可混养。
2、池塘环境(1)不同的鱼对于池塘的要求以及对其的适应力也有所不同,正常情况下水不宜过深,一般在2m左右,水温保持在15-20°C左右。
(2)放鱼前需将鱼塘中的杂物、淤泥等东西清理干净,尽量抬高河床,并用生石灰消毒。
(3)在放鱼苗前的1周可投放基肥,促进水中微生物的生长,使鱼有足够的食物。
3、投喂饲料不能给鱼投喂腐败的饲料,应根据其生长情况投喂适合的饲料,同时及时捞出残留的鱼饲料,避免破坏水质。
4、饲养密度根据鱼的大小适时调整饲养密度,正常情况下,每亩池塘的最大饲养量为1800条,但具体的饲养密度需要根据投放的鱼种而定。
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
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池塘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法,在池塘中合理管理水质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鱼类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力产生不利影响。
常见的鱼类如鲫鱼、草鱼、鳙鱼等的适宜生长水温一般在20-30摄氏度之间。
2.pH值:池塘养鱼的pH值一般要控制在6-9之间,这是因为鱼类对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对鱼类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过低的pH值会影响鱼类的呼吸和消化功能,而过高的pH值则会对鱼类的鳃和皮肤产生刺激。
3.溶解氧含量:鱼类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大,池塘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溶解氧含量。
一般来说,鱼类的生长和养殖需要保持每升水体中5-8毫克的溶解氧。
如果溶解氧含量过低,鱼类的呼吸会受到限制,引发缺氧甚至窒息;而过高的溶解氧含量则会对鱼类的鳃和血液产生伤害。
4.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的过高都会对鱼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氨氮主要来自于鱼类的代谢废物和饲料残渣,如果池塘中氨氮含量过高,会对鱼类的肝脏和鳃产生严重的损害。
亚硝酸盐则是由细菌的氨氧化作用产生的,过高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对鱼类的呼吸和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5.水体悬浮物和有机物含量:过高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含量会导致水体浑浊,影响光照透明度,进而影响水中的浮游植物的生长和鱼类的食物链。
有机物的过高含量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水华和缺氧。
为了满足这些对水质的要求,池塘养鱼需要进行适当的水质管理和控制,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等。
通过科学仪器和试剂进行测定,了解水质状况。
其次,要合理投喂和管理饲料。
适当的投喂量可以减少过多的饵料残渣,从而降低有机负荷和氨氮的产生。
同时,选择适合鱼类种类的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减少氮、磷等富集。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
1. 池塘的选择:选择大小适中的池塘,水质良好,通风良好,并且能保持足够的阴影。
2. 浸泡和消毒:在选定的池塘进行浸泡和消毒,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和杂草。
3. 控制水质:维持适宜的水质非常重要。
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PH值、温度和溶氧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4. 养殖池的清洁:定期清洁养殖池和过滤设备,去除污物和底泥,确保水质干净。
5. 合理投喂:根据鱼的种类和数量合理投喂,不过度喂食。
选择适合的饲料,确保饲料质量。
6. 控制虫害和病害:定期检查鱼群,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药浴、隔离和治疗。
7. 鱼类增殖:根据鱼类的生长特点和繁殖方式,采取相应的增殖技术,如人工
孵化和放养幼鱼。
8. 适时采收:根据鱼的品种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成熟的鱼,确保养殖效益。
请注意,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养殖要求,建议在养鱼前咨询养殖专家或者进行相关的调研。
鱼塘养殖实用技巧
鱼塘养殖实用技巧一,场地选择修建池塘应选择水质不硬、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电力充盈、交通方便、水体酸碱度(PH值)以7.0-8.5为宜。
池塘尽量平坦,池底淤泥厚度尽量小于15厘米,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坎,池底平整微斜,不大渗漏水。
以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为好。
园形或不规则形状不宜于管理和捕捞。
鱼池要求按0.3千瓦/ 每亩(667平方米)配备增氧机(粗养池亩产800斤以下的,可以不配用增氧机)。
面积稍大为好,一般以10—20亩左右为宜,但至少2亩以上,名优鱼养殖面积不宜过大,以10亩以下为宜。
气候尽量达到日均15度以上,年积温争取在3000度日以上。
二,清塘消毒清塘时间:在热天伏季清塘消毒的效果原则上比其它时节的效果好得多,因为高温晒池比冬天冻塘的杀虫灭菌以及底泥改良等方面(也就是我们人类比如注射针管所说的必须“高温灭菌”一个道理)有特殊的效力,只不过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清塘可用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完全放干池水(干塘) 或将池水排浅至5厘米~10厘米(刚好将池底淹完),每亩用生石灰150斤~200斤(至少亩用120斤,即每担〔挑〕面积用30斤)或含氯量30%的漂白粉20~30斤。
将刚溶解的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
带水清塘:池水控制在60-80厘米,亩用生石灰250斤~300斤或含氯量30%的漂白粉40斤~50斤,溶解后全池泼洒,该法更有利于杀灭池坎塘壁上的鳅鳝。
消毒后尽量干池曝晒或者严冬冻池以改善池塘底质和加强杀灭病菌的作用。
三,鱼苗(种)放养生石灰清塘7天~10天后,漂白粉清塘3天~4天后可放鱼苗(种)。
经药物消毒后的池塘,在鱼苗下塘5—10天前加水。
注水口争取用网布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放养前要进行鱼苗试水,测定清塘药物药性是否完全消失。
下塘时的水温差不能超过3度,有风天气放苗时,应在上风头放苗。
鱼种放养应在风和日暧(气温在5度以上)的天气里进行。
一般来讲,鱼种“密养”是提高池塘产量的措施之一,但放养密度不是越大越好。
鱼塘养草鱼知识鱼塘如何养草鱼
鱼塘养草鱼知识鱼塘如何养草鱼草鱼以其低成本的饲料消耗,鲜美厚实的味肉质逐步成为消费热点。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鱼塘养草鱼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鱼塘养草鱼知识一、池塘和水质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
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2、严格清野消毒:草鱼自身病害较多,精养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
具体做法是: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公斤,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ph值7、5~8、5,养殖盛季(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cod)为18~20毫克/升。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1、菌种选择: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 00克左右的体。
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所以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草鱼种一般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克至500克鲢鱼种100尾,鲢鱼种15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
另外,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
三、鱼用饲料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鱼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的方式。
配合饲料以鱼粉、豆粕、麦麸、次粉、玉米、精草等原料为主,配以矿物盐、多维及氨基酸的复合添加剂,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4%、碳水化合物40%、纤维素8%~10%;青饲料投喂紫花苜蓿、黑麦草、苏丹草、旱草、水草等,要求饲草鲜嫩,以便于草鱼消化。
四、饲养管理1、投喂:精养池塘的投喂是饲养管理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常规饲料投喂和药饵投喂。
投喂方式采用人工驯化定点投喂,严格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投喂。
养鱼塘的技巧和方法
养鱼塘的技巧和方法
1、清塘消毒
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还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
一亩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后清洗干净,没有药发挥作用了,才能放养鱼。
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
2、水质保持
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气太差,有些东西腐烂了,影响池塘的水质。
所以必须要清理过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会散发有害物质,所以发现就要去掉。
少量浮萍可以遮阴,但是太多了,对鱼生长不好,而且浮萍生长很快。
有些水藻污染水源,会造成水质变成酸性,酸性水质容易老化。
3、病害预防
鱼在高温的夏季和气温忽高忽低的秋季容易发病,所以高温期在池塘半个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亩是20斤。
使用90%的晶体敌百虫250克兑水溶液喷洒。
对于喂食的食物使用硫酸铜之类的消毒。
对于喂食用具也要漂白清洗。
有时候肠胃病流行,可以食物和大蒜一起喂养。
4、池塘环境
池塘宽度在5米左右,深度是2米多,池塘面积不要过大,不好管理,排水,或更换水方便一些。
需要微碱性的土壤,土壤是沙质土。
能够看到30厘米的池塘水面能见度、池水比较清,是淡褐色
的最好。
但是没施肥之前最好比较清澈。
水塘养鱼方法
水塘养鱼方法第一节渔业养殖生态与环境要求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包括非生物(如溶氧、温度、PH值等)和生物(如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环境。
水质的优劣对鱼类的生长、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掌握鱼与水的关系,以及水质变化的特点,才能人为地控制和改善水质,提高鱼产量。
一、水质环境㈠主要水质因子1、溶氧量水中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据观察测定,当水中溶氧量达到2毫克/升以上时,鱼类生长正常,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较好,饲料系数也较低;当溶氧量降至1.6毫克/升以下时,鱼摄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在2毫克/升以上时约高一倍;当降至1.1毫克/升,水中含氧量不足,鱼的呼吸频率加快,并出现“浮头”现象;降至0.2-0.8毫克/升以下时,开始窒息死亡。
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特别是水底层的溶氧量,对促进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减少有机酸、氨、硫化氢等有害的中间产物积累,以及促进饲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有重要作用。
池塘溶氧量的分布、变化十分复杂,主要是受增氧和耗氧因子所制约,特别是高产鱼池,营养很丰富,浮游生物和放养鱼类比较密集,增氧和耗氧都很大,因此溶氧量很不稳定而呈昼夜变化,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现象。
⑴昼夜变化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中氧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氧来源的56%-80%。
其余来自风力吹起波浪,使空气中氧直接溶解入水中。
氧的消耗,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细菌的呼吸;悬浮或溶解有机物、类便、残饵及底部淤泥等的发酵分解。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以中午最高,清晨最低。
在一般情况下,“水呼吸”(包括浮游动、植物、细菌的呼吸、溶解在水中的粪便、贱饵有机物的发酵分解)耗氧约占60-65%;底质(包括底栖生物、腐殖质等)耗氧约占15-20%,鱼呼吸约20-25%。
⑵垂直变化池塘溶氧量的垂直变化,受水的透明度及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由于上层水的光照强度比底层强,浮游植物比底层多,形成各水层光合作用产氧的差异。
表层溶氧量高,底层水溶氧量低。
池塘养鱼水质调节与看水养鱼[1]
池塘养鱼⽔质调节与看⽔养鱼[1]第⼀章养殖⽔体的⽔质调节第⼀节肥、活、嫩、爽的含意⼀、肥⽔⽔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丰富,浮游⽣物是营养丰富、易消化,个体⼤的种类。
1.肥⽔的⽣物加⼯指标:浮游植物⽣物量20-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物量超过5毫克/升。
2.肥⽔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40厘⽶,湖泊、⽔库为30-60厘⽶。
3.肥⽔的营养指标:有效氮:1-2毫克/升,有效磷:0.1-0.5毫克/升,有效氮磷⽐5-12:1。
4.肥⽔的颜⾊: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嫩绿、亮绿、浓绿、⾖绿、⽩清。
5.肥⽔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门、甲藻门、⾦藻门、团藻⽬种类为优势种,另有祼藻门,绿球藻⽬,丝状蓝藻的种类;浮游动物有轮⾍、枝⾓类、桡⾜类等种类。
⼆、⽼⽔⽔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耗尽或严重过量,浮游⽣物处于衰⽼期或死亡期,颜⾊发黄或⼤量出现微囊藻和粘球藻⽔华;藻类是不是易消化、个体⼩、营养价值低的种类。
1.⽣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物量很少或超过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物量⼩于1毫克/升。
2.透明度指标:池塘⼩于20厘⽶,湖泊、⽔库⼩于30厘⽶。
3.营养物指标:有效氮:2毫克/升以上;有效磷0.01毫克/升以下。
4.⽼⽔的颜⾊:黄绿、蓝绿、铜绿、酱⾊、⿊⾊、灰⽩、雾⽩。
5.⽼⽔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祼藻门、绿球藻⽬、团藻⽬衰⽼期的种类或微囊藻属、粘球藻属、隐球藻属种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只有原⽣动物的纤⽑⾍。
三、活⽔⾊、⽔华形状、⽔的透明度不停变化,每天不⼀样,每天的早、中、晚不⼀样,浮游⽣物的优势种2-3天就发⽣变化,是浮游⽣物处于⽣命旺盛⽣长期的表现。
由于肥⽔中⽣活的藻类⼤多为隐藻、甲藻、硅藻、⾦藻、祼藻、团藻⽬能运动的藻类,在⽣长的旺盛期,不停地在⽔中游动,造成⽔⾊的深浅、⽔华的形状的变化。
透明度早、中、晚相差10厘⽶左右,⽔⾊有早清晚绿、早红晚绿、半塘红(棕⾊)半塘绿等的变化。
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
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池塘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其成功与否与水质的好坏密切相关。
不同的鱼类对水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池塘养鱼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指标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
以下是池塘养鱼对水质的主要要求。
1.温度:温度是鱼类生长和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鱼类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鱼类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力,甚至导致鱼类死亡。
因此,在池塘养鱼时需要注意控制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氨氮和亚硝酸盐: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是鱼类新陈代谢的产物,过高的浓度对鱼类有毒。
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过高会导致鱼类气味异常,食欲减退,甚至发生中毒死亡。
因此,在池塘养鱼时需要定期检测和控制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避免过高。
4.pH值:水体的酸碱度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不同鱼类对pH值的要求不同,有些鱼类对酸性环境更适应,而有些鱼类对碱性环境更适应。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鱼类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力,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在池塘养鱼时需要保持适宜的pH值,可以通过调节水体中的酸碱度或添加稳定剂来实现。
5.水质透明度:水质透明度是指水体中可见光的透过程度,也是评价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质透明度受到悬浮物、藻类等因素的影响。
适宜的水质透明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保持水质清澈,有利于鱼类觅食和生长。
因此,在池塘养鱼时需要保持水质透明度,可以通过适当的换水、清除池塘中的悬浮物等方式改善。
6.水体营养盐:水体中的营养盐对鱼类的生长和养殖也有重要影响。
过高的营养盐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易引发藻类爆发,降低水质,对鱼类生长不利。
而营养盐过低则会影响鱼类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力。
因此,在池塘养鱼时需要定期检测和调节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保持适宜的水质。
总之,池塘养鱼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综合考虑和管理多个指标。
合理调控水温、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pH值、水质透明度和水体营养盐等因素,可以保持水质稳定,提高鱼类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论池塘养鱼如何进行养水
论池塘养鱼如何进行养水作者:田洁莉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7年第5期常言道: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
这句话里所说的养水,主要是指培养池塘里的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水体中鱼、虾类等最基本的食物源泉,又和水中溶氧状况紧密联系,因此用浮游生物量作为划分养鱼水质的标准是合理的。
但是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有所侧重,如鱼苗池水质以浮游动物生物量为基础进行判断,而养成鱼池塘水则以浮游植物生物量为依据进行判断。
一、好水的标准好水的标准可概括成“肥、活、嫩、爽”4个字,这样的概括要比仅凭看水色养鱼要全面得多,这4个字有深刻的生物学含义。
1.肥肥水或以营养盐类和溶解有机质的量为根据,或以浮游生物生物量为依据,或以所谓“可消化”浮游植物数量为标准。
渔民对“肥”看法是水色浓,也就是说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大,形成强烈的水华。
一般20 mg/L大致是肥水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起点。
肥水鱼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范围为20~100mg/L。
2.活活是指水色和透明度有变化。
甲藻等鞭毛藻类较多,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3.嫩嫩指水肥而不老,指形成水华的藻类细胞未老化,即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并且蓝藻含量不多。
4.爽爽是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20~25cm,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悬浮物不过多。
总之,根据“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分析,可以看出渔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的养鱼最适水质的生物指标应有以下几个:①浮游植物生物量为20~100mg/L.;②甲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③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④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悬浮物不过多。
“肥、活、嫩、爽”是渔民养鱼经验的概括,合乎四项条件的是好水,不具备这四项条件的也有好水。
比如实践证明螺旋鱼腥藻和拟鱼腥藻的水华都是极好的水,但是这类水只具“肥”的一项条件,北方有些鱼池水源来自江河,硅藻较多,水色肥、爽,但不活,也是好水。
二、成鱼养殖池塘如何进行养水成鱼养殖池塘养水主要是调控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使其达到好水的标准。
最全池塘养殖水质控制方案,不能错过!
最全池塘养殖水质控制方案,不能错过!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时,一般的处理思路是首先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水体中大量有机物沉淀下来,然后加入氧化底改剂,或者施用EM 菌、光合细菌,再植入新的藻种,加快池塘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随着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或改进,“肥”、“活”、“嫩”、“爽”也有了新的内涵,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按照大连水产学院何志辉教授的观点,养鱼最适水质的生物指标是:1.浮游生物量在20-100mg/L;2.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3.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4.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悬浮物不多。
针对我国池塘养殖中常常出现与“水”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当前实际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当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时,一般的处理思路是首先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水体中大量有机物沉淀下来,然后加入氧化底改剂,或者施用EM 菌、光合细菌,再植入新的藻种,加快池塘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此外,排换底层水、干塘清淤、合理的施用基肥和投喂饵料,也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当水体有机物过多时,快速沉降水体中有机物的方法尤为关键,通常可采用如下一些解决方案:方案一:可采用明矾(结晶体),以3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方案二:采用聚合氯化铝[Al2(OH)nCl6-n]m,用水溶解后,以3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聚合氯化铝是介于三氯化铝和氢氧化铝之间的中间水解产物,该无机高分子化合物能沉淀水体中有机物,调节水质。
固体产品中氧化铝含量为20%-40%,液体含量8%以上,无色或黄褐色,有腐蚀性。
其降解的基本原理与明矾类似,但采用聚合氯化铝具有以下优点:①絮凝体形成快,沉淀速度高,反应沉淀时间可缩短。
②在同等用量下碱式氯化铝混凝时消耗水中硬度小于各种无机混凝剂,处理后水的pH值降低也少。
③在处理水时,特别在处理高浓度水时,可不加或少加碱性助剂及助凝剂。
流水养鱼简介
流水养鱼流水养鱼就是在池水不断地流动着的池塘,也就是在流水池中,养殖鱼类,流水养鱼的特点是池塘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强度投饲和单位产量高,是一种高度集放化的养殖方式。
水库坝外自流水养鱼一、水库坝外自流水养鱼的基本条件(一)地形条件:建池地点应选择引水方便,水量丰富,水位稳定,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而停水,地形要有适当倾斜度,注排水方便。
(二)水质条件1.水温适宜’,一年中有六个月以上的水温在15—30℃之间,其中大部份时间在20一28℃之间(针对养殖温水性质类而言)。
2.pH值在6.8—8.4之间。
3.溶氧量高不含对鱼有害的物质。
4:水中混有的泥沙不多,尤其在大雨后,洪水带入水库的泥沙不能多。
二、流水鱼池的设计与建造(一)建池材料。
建池材料有混凝土、浆砌砖石、金属、塑料、洽土天然土等。
面积较大,又无其它养鱼机械配合的多种采用后两种材料,工厂化养鱼中的流水池多采用前几种。
(二)鱼池形状。
根据池内水流状态、池底排污方式、地形地势、建池材料、鱼池大小等情况,流水池有矩形、矩形切角、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
(三)面积的池深。
流水鱼池的面积从几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一般以20一50平方米之间为宜,便于管理。
流水鱼池的深度一般为1.5米左右,水深约1.2米。
(四)流水鱼池的构造。
流水鱼池主要由}也盘和排水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大池池壁是一斜坡,坡度大小与静水池一样,一般池壁都为直立式,池底构造与池形有关.,圆形池一般成锅底形,如漏斗,其坡度在5%左右,除圆形以外的各种?也底部也都做成向排水方向倾斜,其坡度一般小于圆形池坡度。
注、排水系统是流水鱼池的核心,注水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提供额定水量,以保证预期的池水交换量;二是用合理的进水方式,达到既增氧又促使池水循环的目的,以加快池水交换,进水方式有悬空喷洒、空中射流及池壁多层进水等三种。
流水鱼池的排污(排水)是鱼池设计的重要一环,尽量做到排污干净和自动清洗,排水、排污系统合一,圆形池设在中央,由于池中的环向水流及池底的螺旋水流,使污水、物汇集至排污(水)口。
对养鱼池塘条件及水质选择思考
浅谈对养鱼池塘条件及水质选择的思考一、池塘条件1、池塘环境。
池塘的周围不能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
池边不应有窝藏敌害、消耗水中养分和妨碍操作的杂草及挺水植物。
如果池四周障碍物多,不仅操作不便.还因遮阴挡风,影响池塘的氧气条件和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养鱼生产。
因此,从养鱼增产的角度出发,池塘的周围应以开阔为好。
2、水源。
水质良好而又可靠的水源是池塘养鱼必需的.因为养鱼池塘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一定水量及调节水质,从而实现密放精养,高产稳产。
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水、井水为好,这些水的溶氧量高、水质好,有条件的最好过滤一下,除去敌害等水源的水质要求溶氧量能在3~5mg/l以上,ph值7.0~8.5,有机耗氧量在30me/l以下。
没有硫化氢。
3、水深。
池深水宽是密放混养的基础。
池水过浅.水体小,水质量变化,鱼类活动范围小,饵料生物少。
池水过深.不但费用高,而且对养鱼也没有什么好处,深水处浮游植物数量少,光照弱,光合作用产氧少,风力不易使上下水层混合起来。
一般情况以鱼苗池水深1m左右鱼种水深1.5—2.5m,成鱼池2-3m为宜。
4、面积。
养鱼池的面积要适中,一般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为便于管理和操作,以0.33hm2左右为宜。
设备和技术条件较好的鱼种池也可在0.67hm2左右,成鱼池可在2hm2左右,目前由于养殖技术和各方面条件都较成熟。
在实际养殖中成鱼池面积可达3.33hm2以上。
池塘面积大,受风和日照面积大,风浪促使池水对流。
使上下水层混合,可提高底层氧量从而改善水质,促使物质循环,减少或避免池底氧债的形成,有利于养大鱼。
但过大面积也有不利的影响,它会带来投饵不方便溶易形成鱼类吃食不匀,捕捞困难,堤埂易倒塌。
5、底质。
池塘的底质从多方面影响水质,对养鱼非常重要。
池塘的底质首先要求保水性能好,才能保持一定的水位和肥度。
池塘的底质通气状况不良土壤间隙完全被水浸没.氧气来源主要是水中的溶氧。
有机质分解较慢,池塘经过养鱼后池底会积存一层淤泥,这样池塘原来的底质对水质的影响就逐渐减弱,其作用被淤泥所代替。
水产养殖水质标准
水产养殖水质标准引言水产养殖水质标准是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保障养殖生物的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制定的一系列水质要求。
合理的水质标准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质参数在确定水产养殖水质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主要水质参数:1. 溶解氧(DO):充足的溶解氧对于养殖生物的呼吸和新陈代谢至关重要,一般要求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5-8mg/L。
2. pH值:适宜的pH值能够维持养殖生物体内的平衡,一般要求水体的pH值应保持在6.5-9.0之间。
3. 温度:不同的水产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一般要求水体的温度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满足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4. 氨氮(NH3-N):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对养殖生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一般要求水体中的氨氮浓度应保持在低于0.02mg/L的水平。
5. 水质透明度:透明度反映了水体中的浊度,一般要求透明度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
6.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养殖水体中过高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不良现象。
因此需要对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
水质监测与保障为了确保水产养殖水质的达标,需要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监测可以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也可以使用便携式水质监测设备进行现场测试。
除了监测水质,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水产养殖水质的稳定和提高养殖效益,例如合理控制投饵量和喂养频率、定期清理养殖设施和底泥、合理调控养殖密度等。
结论水产养殖水质标准是保障养殖生物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水质标准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参数,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
通过科学管理和控制水质,可以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池塘养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需要备齐哪些设备
池塘养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需要备齐哪些设备一、水质要求1.温度: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的要求不尽相同,但一般情况下,鱼类较适宜的水温为25-30摄氏度。
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会造成鱼类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
2.pH值:鱼类适宜的pH范围为6.5-8.5,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鱼类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pH过高会导致鱼缺氧、食欲不振,甚至死亡;pH过低则会导致水钙含量过高,影响鱼类骨骼发育。
3. 溶解氧:溶解氧对鱼类的呼吸非常重要,适宜的溶解氧浓度为5-8ppm。
如果溶解氧含量过低,会导致鱼缺氧甚至窒息。
4. 水质亮度:养鱼池塘中的水质亮度也是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鱼类的觅食、生长及繁殖。
一般来说,适宜的水质亮度为30-50cm。
如果亮度较低,会导致鱼的觅食能力下降,影响生长。
5.水质透明度:水质透明度对鱼类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较好的水质透明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水草生长,增加水中氧气含量。
二、设备需求1.池塘:养鱼需要选择合适的池塘,池塘一般需要有充足的面积以及适当的深度,以容纳足够数量的鱼类,并保持良好的水体循环。
2.过滤系统:池塘养鱼需要建立过滤系统,以清除污染物,保持水体的清洁。
常见的过滤系统包括机械过滤、生物过滤和化学过滤等。
3.活氧设备:鱼类需要充足的溶解氧才能正常呼吸,因此在池塘中需要配置适量的活氧设备,如增氧泵或喷氧设备,以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4.水质检测设备:为了掌握水质情况,需要备齐水质检测设备,如pH仪、溶解氧仪、温度计等,以便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养殖环境。
5.池塘遮阳设备: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鱼类容易受到阳光的照射而缺氧或死亡。
因此,需要设置遮阳设备,如遮阳网、遮阳棚等,以减少阳光照射,降低水温,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益。
总结起来,池塘养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需要维持适宜的温度、pH 值、溶解氧浓度和水质亮度等水质参数,并配备过滤系统、活氧设备、水质检测设备以及遮阳设备等相关设备,以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
青鱼池塘养殖环境要求
青鱼池塘养殖环境要求养殖环境包括大气环境、鱼类生长水域环境和渔业水源水质等,养殖环境必须符合国标《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渔业水质标准》(GB/T11607-89)、《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
1.养殖水域选择青鱼养殖水域应选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
养殖水域内以及上风向、灌溉水源的上游,没有对养殖水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2.清除池塘多余淤泥淤泥是由生物尸体、残剩饵料、粪便、各种有机碎屑以及各种有机物和泥土沉积物组成。
它们通过细菌的分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源源不断地向水中溶解和释放,为饵料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养分。
但是,淤泥过多,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甲烷、有机酸、低级胺类和硫醇等,这些物质在水中积累,影响青鱼的健康和生长。
因此,应除去多余的淤泥。
具体措施就是每养殖一二年,排干池水,挖除过多的淤泥,使其池底淤泥保留20厘米左右较为适宜。
同时让池底暴晒和冰冻,杀死害虫、寄生虫和致病细菌。
3.池塘水体消毒改善池塘环境,消除敌害生物,预防部分细菌性疾病,要对池塘及水体消毒。
常用消毒剂及其用量如下:①用含量为每升200毫克~250毫克的生石灰带水清塘,或用含量为每升20毫克~25毫克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消毒;②用含量为每升20毫克的漂白粉带水清塘,或用含量为每升1.0毫克~1.5毫克的漂白粉水全池泼洒消毒;③用含量为每升0.3毫克~0.6毫克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全池泼洒消毒;或用含量为每升0.2毫克~0.5毫克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全池泼洒消毒。
4.水质管理水环境是青鱼在池塘中生活、生长的基础,各种养鱼措施也都是通过环境作用于鱼体。
因此,水质管理是青鱼无公害养殖的桥梁。
要保证池水中浮游生物量多、有机物和营养盐丰富;池水的透明度要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之间。
水中的溶氧量大于4毫克以上,pH值为7~8.5,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
1、水源
水源是池塘养鱼的基础,池塘养鱼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并且经常注入新水以保证水量和调节水质。
2、温度
水温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有较大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对水温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对适应温度有最高和最低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会导致生理失调甚至死亡。
根据鱼类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性,水温可分为3个范围:
水温在10~15 ℃为鱼类的弱度生长期,鱼缓慢生长。
水温在15~24 ℃为鱼类一般生长期,鱼的生长和增重速度一般。
水温在24~30 ℃是最适生长期,生长和增重速度最快。
3、透明度
把手伸进水中看不见手心的深度为透明度。
透明度是池塘养鱼的关键环节,透明度约为20~40 cm,一般以放鱼后至6月中下旬,透明度深度控制在20~30 cm,7~8月透明度深度控制在30~40 cm为宜。
4、溶氧量
池水中溶氧量的多少是水质好坏最重要的指标。
晴天,池塘中溶氧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昼夜变化。
白天光照度强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多,夜间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有时就会出现鱼类缺氧而浮头现象。
一般成鱼阶段可允许的溶氧量达到3 mg/L 以上,低于2 mg/L会发生轻度浮头,降低到0.6~0.8 mg/L时会出现严重浮头,而降低到0.3~0.6 mg/L 时就会窒息死亡。
为了调节池水中的溶氧量,也可用增氧机来增加底层水质的溶氧量,一般在鱼类生长季节,晴天中午开机40~80 min,阴天夜里开机30~50 min。
5、pH值
pH值表示水的酸碱度,当pH值等于7时水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大于7时为碱性。
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9。
凡是pH值低于5.5或高于10的水都不能用来养鱼,pH值过低时光合作用不强,水体生物生产力不高,鱼类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因此,酸性水不能养鱼,需要进行调节和改良,特别在夜间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大量积聚至早晨使pH值降到一天中最低值。
白天由于光合作用水中的二氧化碳被消耗,水的pH值随之升高,为使池水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需施放石灰来调节池水的酸碱
度。
6、浮游生物
池塘的浮游生物对养鱼水质影响最为重要,池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浮游生物量要丰富适宜。
一般水质清淡,水中溶氧较高,鱼类就不易缺氧、就不会出现浮头现象。
而浮游生物多,在夜间就会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甚至死亡。
可以根据水色来判断池水的肥度,肥水具有“肥、活、嫩、爽”4个特点:肥是池水中饵料生物丰富,水色淡浓适中;活即池塘的水色一天内要随光照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嫩即水肥而不老,池水颜色呈绿豆色;爽即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溶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