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驿站设计任务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II课作业二
从空间到建筑——校园驿站设计(7.0周/ 56学时)
教学组成员:蒙小英(年级负责人)、罗奇(专题负责人)、涵、郭华瞻、
■教学容
1. 围绕建筑设计的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建筑设计:场地/场所;功能/空间;材质/建构
2. 开展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对设计问题的解答
3. 建筑表达
■教学目的
1.在校园通勤车站设计的基础上,总结前一阶段设计得失。通过深化场地分析,考虑具体场地条件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建立从外部环境出发进行建筑设计的观念。
2.在校园通勤车站设计的基础上,置入相对明确的功能,回应使用者的需求,考虑建筑物功能与空间和结构的互动,理解使用者的需求对建筑设计的在作用机制。
3.认识建筑材料及其相应的结构、构造与空间的互动,在设计中对其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
1.建筑设计的三个基本问题
2.开展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3. 建筑设计图纸的表达
■教学难点
1.从抽象空间训练到建筑设计的过渡。
2. 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建筑材料。
3. 建筑设计过程的综合协调。
■设计任务书
校园驿站是校园部服务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课堂以外交流交往活动的小型公共建筑。建设地点与前一个课题校园通勤车站相同。要求学生在第一阶段的设计基础上,进行建筑功能和场地、形态的组合。基地位于校园,空间设计宜结合场地环境展开。
一、面积规模
建筑层数为一层,总建筑面积:120±5%平方米,建筑高度:≤5.7米,室外高差0.3-0.6米(可以考虑用场地地形或台阶设计解决),女儿墙高度为0.45-0.60米。建议考虑无障碍设计。
该建筑的主要功能空间根据不同地段自行确定。建议设置为用于同学交流交往的阅读空间或休闲空间,附设提供茶水饮品的售卖,包含一定面积的操作空间。建议为银行提款机、自助复印机、自助照相机、快递自提等自助服务设施提供一定的面积。
•要求设置卫生间:8-10平方米,分为男厕、女厕。
•考虑一定面积的入口缓冲空间。
二、基地图
基地与校园通勤车站相同,分别位于主校区和东校区。基地用地红线与校园通勤车站相同,见附图。
三、设计要求
1.从构筑物到建筑的转化。这种转化侧重于两个方面,其一,具体功能的介入,空间的组织要求符合使用逻辑,回应使用者的需求。二,材料结构构造的介入,空间的限定要素具有物质属性。
2. 基地位于校园,空间设计宜结合场地环境展开。理解建筑设计中“空间与场地”的关系,加强对场地环境的分析,学习建筑空间与场地组织之间互动的设计方法。
3.设计各阶段均提倡以工作模型和草图推敲方案,并拍摄照片记录过程。
4.各阶段草图均是徒手草图,且纸大小建议一致;正草以A1大小草图纸绘制。
设计过程分解成为以下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方法、成果要求如下:
阶段一:问题分析与空间生成
工作任务
在前一阶段校园通勤的场地分析成果基础上,通过分析周边环境,完成建筑体量排布设计。根据大学生活体验,拟定建筑功能,完成初步的空间构思。
工作方法
1、给定一个参考的初始体量13.2米*9.9米*5.7米(长*宽*高)
2、通过对初始体量进行切削、移位变形,以得到高质量的外部空间。在变形过程中,须考虑所形成的空间尺度。综合考虑所形成的外部空间路径组织与人的行为体验。
3、根据大学生活体验,为体量填充主要使用功能。构建学期/假期,交大学生典型一天当中可能的活动,并提炼出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光线和景观需求。
4、结合上一阶段的场地分析成果,确定主要出入口及入口缓冲空间的位置。根据主要使用功能,选择合理的位置布置厕所空间。完成单线空间布局图。
5、结合不同活动的光线要求,将单线功能布局图中的线,转化具有空间围合功能的界面,完成空间的界定,明确划分建筑室、室外空间,单线图转变为双线图。
成果要求
1、建筑体量模型, 1/100,注意拍摄过程模型照片。
2、A3图幅图纸1-2(平时成绩一),容包括:
•总平面图,铅笔尺规,1/300
•平面图、剖面图:徒手铅笔绘制; 1/100,反复数稿。
阶段二:设计深入与建筑生成(重点)
工作任务
通过建筑材料及其相应的结构、构造结构构造认知,进一步深化设计。在真实建筑中,构件都是使用特定的建筑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成一个整体。因此,在实际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构件的材料与尺寸。
工作方法
1、初步考虑真实建筑的材料和结构。研究和落实空间设计与结构构造的关系,彼此相互调整和匹配,继续发展和推进设计。
2、考虑对限定空间的实体要素(比如,墙、板、柱等)的具体材料和构件的落实,将各种抽象要素转化为具体构件。
3、落实构件尺寸。各种材料的跨度及主梁、柱,以及次梁(肋)、立筋的断面尺寸。
4、建筑分隔、围护的完善。考虑主要家具与空间建构的关系。尝试和体验围护材料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视觉感受。
5、选择两种以上模型材料(透明材料除外),制作结构模型,区分受力构件和围护构件,以此推进方案深化。
成果要求
1、建筑结构模型,1个,两种材质,1/100
1、A2图幅图纸1-2(平时成绩二),容包括:
•平、立、剖面图,1/100;
•总平面,1/300;
•室空间透视图(包含材质);人视室外透视图(包含材质);建议保留所有求作作图过程。
阶段三:建筑表达
工作方法
绘制透视图,将绘制过程分解为3个步骤。
1、选择透视角度,绘制线条透视定稿:可以依靠手工模型选出较为理想的透视角度,在此基础上求出建筑体量,加上材料质感。
2、添加光影、配景:在线描定稿的基础上添加光影;绘制配景,配景添加的目的在于形成正确的尺度感和环境气氛。
3、选择一个合适的表现方法,绘制最终的建筑表现图,方法不限。
绘制平面、立面、剖面等定稿图纸。将各个图纸绘制完成后拓印到正图上,进行必要的渲染,最后完成线条的整理修饰。
制作模型,模型材料可以适度表达设计方案的建筑材料,模型须表达一定的外部环境。参考资料:《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 2000年7月
成果要求
一、正图图纸
1、作业课题名称:校园驿站设计
2、设计图:总平面图1:300,平面、立面、剖面图1:100(可根据需要选择1:50比例绘制)立面、剖面不少于2个
3、表现图:人视室外透视图、室透视图,建议至少一不小于B5图幅
4、设计分析图:基地分析图、设计构思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