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刚接体系

合集下载

《高层》第6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第6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注意查表得到的是“剪力墙的广义剪力”V_W VW m “框架的广义剪力”V_F VF m
近似按刚度比分开,得到“总框架剪力”和“梁端总约束
弯矩” VF
CF
CF
_
mij VF
h
mij
m CF
h
mij
_
VF
h
_
“总剪力墙的剪力”为 VW VW m

6EI (1 a b) l(1 a b)3(1
)
6EI (1 a b)
m12 l(1 a b)31
m21

6EI (1 b a)
l(1 a b)31

M12 m12 M 21 m21
mi x
M ij h

mij h
330 WH
770 WH
注:H—结构地面以上的高度(m);W—结构地面以上的总重量。
1.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体系。抗震设计 时,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可采用下列形式): (1)框架与剪力墙(单片墙、联肢墙或较小井筒)分开
布置; (2)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内嵌入剪力墙(带边框剪力墙
); (3)在单片抗侧力结构内连续分别布置框架和剪力墙; (4)上述形式的混合。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与柱或柱与剪 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梁、柱中点之间 有偏离时,应符合:
1)
1

e0 4 bc
2)计算中应考虑其对节点核心和柱的不利影 响。
①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 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 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第6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24
V f .max
——对框架柱数量从上至下基本不变的规则建 筑, 应取对应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 整的各层框架承担的地震总剪力中的最大 值;对框架柱数量从上至下分段有规律变 化的结构,应取每段中对应于地震作用标 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承担地震总剪 力中的最大值。
(2) 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按本条第1 款调整 后,应按调整前、后总剪力的比值调整每根框架柱和与之相 连框架梁的剪力及端部弯矩标准值,框架柱的轴力标准值可 不予调整;
式中
C f Dh
D D1 D2 Dn n
h h1 h2 hn H
n
n
Cf
Dh D1h1 D2h2 n
Dnhn n C fi n
i 1
9
(2)剪力墙的抗弯刚度来自单肢墙、整截面墙:Ew Ieq
Ew Iw
1
9 Iw
Aw H 2
整体小开口墙:
Ew Ieq
0.8Ew Iw
1
9 Iw
i
1
1
2.3hc( a)N H 2r (m1 m2a)
-
-
Vi
=
= ++
+
+
Vw
V底
V底=V底 +V顶
V顶
-
H
27
式中
V顶
V底
a Vi V底
EI c
Ei Awi
EI 底层至计算层(i层)的平均刚度,当墙上
有小洞时,应按扣除洞口的惯性矩计算。
当洞口开口系数: 开口面积
p 墙面积 0.4
c.框架的剪力最大值在结构的中部( 0.6~0.3处),
且最大值位置随结构刚度特征值 的增大而下移。

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发表时间:2013-01-06T14:48:32.3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11月供稿作者:朱治[导读] 工程设计人员对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的掌握和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

浙江创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朱治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灵活组成使用空间的优点,比较容易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而且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有较高的承载力,较好的延性和整体性,并且有很强的吸收地震力的能力,从而大大减小了结构本身的侧移,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地震影响城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大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由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两部分组成,框架的梁柱为刚接,框架与剪力墙可为刚接,也可为铰接。

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性框架结构的变形特性具有剪切型的特点,位移越往上增大越慢,呈内收形开口曲线,其变形曲线为剪切型,在纯框架结构中,所有框架的变形曲线都是类似的。

剪力墙结构的位移曲线具有悬臂弯曲梁的特征,位移越往上增大越快,呈外弯形开口曲线。

在平面内有很大的抗弯曲刚度,在一般剪力墙结构中,所有抗侧力构件剪力墙的侧移曲线都是类似的。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之间通过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楼盖连接在一起共同抵抗水平力,以至于它们不能单独按各自的弯曲变形或剪切变形而自由变形,它们在同一楼层的位移必须相等(在不考虑扭转的情况下)。

因此,框-剪结构水平位移特征处于框架和剪力墙之间,为反S形曲线,是弯剪型。

因此,在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在下部楼层变形小,承担了近80%以上的水平剪力,而在上部楼层,框架变形小,可以协助剪力墙工作,抵挡剪力墙的外拉变形,从而承受很大的水平剪力。

所以,框-剪结构是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水平变形的有机协调,从而达到减少结构变形,增强结构侧向刚度,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目的,在结构设计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框-剪结构中框架、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可以用结构刚度特性值λ,即框架刚度与剪力墙刚度的比值来表达。

剪力墙结构分析

剪力墙结构分析

剪⼒墙结构分析⼀、框架-剪⼒墙结构的特征1、概念:框架-剪⼒墙结构,简称框剪结构,它是由框架和剪⼒墙组成的结构体系。

2、适⽤范围:适⽤于需要灵活⼤空间的多层和⾼层建筑。

3、⽔平荷载作⽤下的变形特征:4、⽔平荷载作⽤下的受⼒特征:5、是⼀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体系—协同⼯作:在协同⼯作时,剪⼒墙单元的刚度⽐框架⼤得多,往往由剪⼒墙担负⼤部分外荷载,其次,两者分担荷载的⽐例上、下是变化的,由他们的变形特点可知,剪⼒墙下部变形将增⼤,框架下部变形却减⼩了,这使得下部剪⼒墙担负更多剪⼒,⽽框架担负的剪⼒较⼩。

上部则相反,剪⼒墙变形减⼩,因⽽卸载,框架上部变形加⼤,担负的剪⼒将增⼤,因此框架上部下部所受剪⼒趋于均匀化。

6、是⼀种延性较好的结构体系—延性好的框架:抗侧⼒刚度较⼤并带有边框的剪⼒墙和有良好耗能性能的连梁所组成具有多道抗震设防。

⼆、框架-剪⼒墙结构中的梁1)普通框架梁C2)剪⼒墙之间的连梁A3)⼀端与墙肢相连,另⼀端与框架柱相连B1、类型:2、设计⽅法1)普通框架梁C-按框架梁设计2)剪⼒墙之间的连梁A-双肢或多肢剪⼒墙的连梁设计3)⼀端与墙肢相连,另⼀端与框架柱相连B-特殊考虑三、框架-剪⼒墙适⽤⾼度及⾼宽⽐⾼宽⽐限值:P12表2.3、2.4适⽤⾼度:P11 表2.1、2.2注意:⾼宽⽐及⾼度限制的⽬的四、剪⼒墙的布置1、剪⼒墙的数量通过多次地震中实际震害的情况表明:在钢筋混凝⼟结构中,剪⼒墙数量越多,地震震害减轻得越多。

框架结构在强震中⼤量破坏、倒塌,⽽剪⼒墙结构震害轻微。

因此,⼀般来说,多设剪⼒墙对抗震是有利的。

但是,剪⼒墙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是不经济的。

剪⼒墙太多,虽然有较强的抗震能⼒,但由于刚度太⼤,周期太短,地震作⽤要加⼤,不仅使上部结构材料增加,⽽且带来基础设计的困难。

另外,框剪结构中,框架的设计⽔平剪⼒有最低限值,剪⼒墙再增多,框架的材料消耗也不会再减少。

所以,单从抗展的⾓度来说,剪⼒墙数量以多为好;从经济性来说,剪⼒墙则不宜讨多,因此,有⼀个剪⼒墙的合理数量问题。

5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计算

5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计算

总剪力墙 总连杆
杆 端 约 束 情 形 铰接体系 刚接体系
所有框架
总框架
刚性连杆包括所有与墙肢 相连的联系梁刚结端
铰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
一、总剪力墙以及总框架刚度计 算
总剪力墙:抗弯刚度为每片剪力墙抗弯刚度之和: EI w 其中:k——剪力墙片数; EIeq ——每片墙的等效抗弯刚度,按第四章方法进行计算。
1
2
3
4
5
6
7
8
纵向:⑨、⑩轴又有剪力墙又有柱。一端与墙相连,一端与柱相连的梁也称为联系梁, 该梁对墙、柱都会产生约束作用,对柱约束反映在D值中,故同②、⑥轴,连杆与剪 力墙为刚结,与框架为铰结。 总剪力墙:4片墙组成; 总框架:2框架+6根柱子组成; 总连杆:包括8个刚结端
所有剪力墙
所有楼板连梁
dVF d y pF C F 2 ② dx dx d 4 y C F d 2 y p( x) 代入①式得: 4 2 dx EIw dx EIW
求导一次:
这是关于y的微分方程。 令 有
2
d2y M w EIw 2 dx
符号规则
dx
H CF EIW
x/H

d4y 2 d2y H4 p( ) d 4 d 2 EIW
通过楼板 铰接体系
通过联系梁 刚接体系
通过楼板
框架和剪力墙之间只通过楼板联系,可简化为铰结体系。
总剪力墙:2片组成;总框架:5片框架组成
通过联系梁
1
2
3
4
横向:总剪力墙:4片墙组成;总框架:5片框架组成;
总连杆:联系梁简化为连杆,连杆与剪力墙相连端为刚结,与框架相连端为铰结。
包括4个刚结端。

6.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计算

6.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计算
d 2 y EI w d 2 y M w EI w 2 2 2 dx H d dM w EI w d 3 y 3 Vw dx H d 3 Vf Cf dy Cf dy dx H d V Vw Vf
(6.14 15)
注:梁B
剪力墙平 面外相连
6.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计算
(2)刚接体系计算简图
梁B连接剪力墙和框架。
1)对剪力墙有约束作用,可视为刚接。
2 )对柱也有约束作用,此约束作用反映在柱的抗弯刚 度D中,简化为铰接。
框架结构刚接体系:总剪力墙、总框架和刚接连杆。
注:梁B
剪力墙平 面内相连
6.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计算
6.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计算
把总剪力墙视为悬臂梁,其内力与弯曲变形关系如下:
d4y EI w 4 p x pf x (6.7) dx Cf为使总框梁在楼层处产生单位剪切变形时所需要的水
平剪力。当总框架剪切变形为 θ= dy/dx时,由定义可得总
框架层间剪力为:
dy Vf Cf Cf dx 对上式微分得:
5 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宜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 时,洞口宜上下对齐; 6 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 7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 接近。
6.1 概述
8.1.8 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部分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的 布置尚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横向剪力墙沿长方向的间距宜满足表8.1.8的要求,当这些剪
6.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计算
6.3.2 两种结构体系的计算简图
所有剪力墙综合——剪力墙;所有框架综合——总框架。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受力特征研究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受力特征研究
【 摘 要】 框剪结构的 变形介于弯曲与剪切之 间, 属弯剪型, 整个结构上下各层层 间变形趋于均匀, 变形协调。在下部楼层 , 剪力墙位移小,
它拉 着框 架 按 弯 曲 型 曲线 变 形 ; 上 部楼 层 , 架 内收 , 止 剪 力墙 的侧 移 , 剪 力墙 按 剪切 型 曲 线 变 形 。 当剪 力墙 及 框 架 的总 抗 侧 刚 度 增 加 在 框 阻 拉 时, 结构 的 变 形 减 小 。 由 于框 剪 结 构 的抗 侧 刚度 影 响 到框 架 与 剪力 墙 的 共 同工作 , 一 步 影 响 着 结 构 的 内 力分 布 及 变 形 大 小 , 而改 变与 结 构 进 因
地 基 梁 ”框 架 就 是 梁 的 弹性 地 基 。 , 12 两种 计 算 图 I 框 剪结 构 的 计算 图 , 主要 确 定 总 剪 力 墙与 总框 架 之 间 的连 接 和 相
式 中 : 为第 i 的剪 切 刚 度 。 层
当各 层 的连 梁 刚 度 不 同 时 , 可采 用 加 权 平 均 计 算 连 梁 总 的 等效 刚
端 需 要 施 加 的力 矩 , 为 梁 端 约束 弯矩 系 数 。 当不 计 梁 剪 切 变 形 影 响 称 时 . 端 约束 弯矩 系数 为 : 梁
6( + ) 1a

抵 抗 地 震作 用 。 别 是 随 着层 数 的增 加 , 平 荷 载 的效 应 逐 渐 增 大 ; 特 水 在 高 层 建 筑 中 . 平 荷 载 将 成 为控 制 因素 。高 层 建 筑 设 计 不 仅 需 要 较 大 水 的 承 载 力 , 且 需 要 较 大 的 刚 度 , 水 平 荷 载 产 生 的 侧 向变 形 限制 在 而 使 定范围内. 因而 抗侧 力结 构 设 计 成 为 高 层建 筑 设 计 的关 键 。

第七章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近似计算方法

第七章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近似计算方法

第七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近似计算方法 本章导学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的一种复合结构体系,它兼 具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因而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 系。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因为框架与剪力墙的变形性质不同,不能 直接把总水平剪力按抗侧刚度的比例分配到每榀结构上,而是必须 采用协同工作方法求得侧移和各自的水平层剪力及内力。

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的近似方法是将结构分解成平面结构单元,它适用 于比较规则的结构,而且只能计算平移时的剪力分配,如果有扭转 ,要单独进行扭转计算,再将两部分内力叠加。

这种方法概念清楚 ,结果的规律性较好。

本章主要学习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的近似方法,学习中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协同 工作方法的两种计算简图,熟练掌握铰接体系和刚接体系的计算方 法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学习第一节 概述一.基本假定框剪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是一个三维空间超 静定问题,通常把它简化为平面结构来计算,并在结构分析中作如 下基本假定:①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这一假定保证楼板将整个计 算区段内的框架和剪力墙连成一个整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 和剪力墙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

②当结构体型规则、剪力墙布置比较对称均匀时,结构在水平 荷载作用下不计扭转的影响;否则应考虑扭转的影响。

③不考虑剪力墙和框架柱的轴向变形及基础转动的影响。

④结构为线弹性结构。

二.计算简图用连续化解法求总剪力墙与总框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要解 决如何合并总剪力墙、总框架,以及确定总剪力墙和总框架之间的 连接和相互作用关系,以便于确定计算简图。

框剪结构用连续化方 法求解时,根据连杆刚度情况可以确定两种计算简图:铰接体系和 刚接体系。

1.铰接体系在基本假定的前提下,计算区段内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处 于同一楼面标高处各片剪力墙及框架的水平位移相同。

此时可把平 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的所有剪力墙综合在一起成总剪力墙(一般 简化为整体墙),把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的所有框架综合在一 起成总框架。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第8章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板柱-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布置、计算分析、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分别符合前面各章的有关规定。

8.1 框架-剪力墙结构特点8.1.1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时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抗侧力体系,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

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都要布置框架和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采用下列形式:(1)框架与剪力墙(单片墙、联肢墙或较小井筒)分开布置;(2)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内嵌入剪力墙(带边框剪力墙);(3)在单片抗侧力结构内连续分别布置框架和剪力墙;(4)上述两种或三种形式的混合。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1)框剪结构,由延性较好的框架、抗侧力刚度较大并带有边框的剪力墙和有良好耗能性能的连梁所组成,具有多道抗震防线,从国内外经受地震后震害调查表明,确为一种抗震性能很好的结构体系。

(2)框剪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水平位移是由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Δu/ℎ控制,而不是顶点水平位移进行控制。

层间位移最大值发生在(0.4~0.8)H 范围内的楼层,H为建筑物总高度。

(3)框剪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上下各楼层的剪力取用值比较接近,梁、柱的弯矩和剪力值变化较小,使得梁、柱构件规格较少,有利于施工。

8.1.2 框架-剪力墙受力特点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因为,在下部楼层,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楼层则相反,剪力墙位移越来越大,有外侧的趋势,而框架则有内收的趋势,框架拉剪力墙按剪切型曲线变形,框架除了负担外荷载产生的水平力外,还额外负担了把剪力墙拉回来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墙不但不承受荷载产生的水平力,还因为给框架一个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负剪力,所以,上部楼层即使外荷载产生的楼层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现相当大的剪力框架本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呈剪切型变形,剪力墙则呈弯曲型变形。

第二十讲 ~第二十四讲框架-剪力墙结构

第二十讲 ~第二十四讲框架-剪力墙结构
• 第二十讲 框架- 剪力墙结构 • 1 框架- 剪力墙结构组成及受力特点 • 框架结构有较大的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剪力墙则可 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以减少结构在水平作用下的侧向 位移,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因此,框架- 剪力墙结构 具有很广泛的适用范围。图15-37为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布置方案
示例。
• 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及布置
1)剪力墙的合理数量
• 在框架- 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抗 震性能和土建‍ 价。剪力墙布置得多,结构的抗侧刚度大,侧向 造 位移小;但材料用量增加,同时‍ 于结构自振周期缩短,结构自 由 重增大,导致地震反应随之加大,即侧向力变大。‍ 之,剪力墙 反 布置得少,材料用量减少,由于结构较柔,自振周期变长,地震 反‍ 即地震作用力变小;但结构抗侧刚度小,侧向位移较大,地 应 震后结构开裂或破‍ 严重。 坏
式中:

Cf H EI e
2
(15-49b)
式(15-49a)即为框架- 剪力墙结构铰结体系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中λ是一个无量纲的量,称为框架- 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 λ是反 映综合框架和综合剪力墙之间刚度比值的一个参数,是影响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和变形的主要参数。
• 3)框架- 剪力墙刚结体系的基本方程 • 当考虑框架与剪力墙之间或剪力墙与剪力墙之间的梁
• (2) 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按本条第1款调整后,应按调整 前、后总剪力的比值调整每根框架柱和与之相连框架梁的剪力及 端部弯矩标准值,框架柱的轴力标准值可不予调整; • (3) 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时,本条第1款所规定的调 整可在振型组合之后进行。 • 3) 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时,结 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 4)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主体结构构件之间除个别节点外不应采 用铰接;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梁、柱中心线 之间有偏离时,应符合本规程第6.1.3条的有关规定。 • 5) 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部分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的布置尚 宜符合下列要求.

第6章_高层建筑结构设计_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第6章_高层建筑结构设计_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6.1 框架—剪力墙结构概念设计
1.构件截面尺寸估算 框架梁、柱、节点等的截面尺寸估算与框架结构相同, 可按4.1.3的有关规定进行。 2.材料强度等级的选定 现浇框架梁、柱及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一级抗震等 级设计时,不应低于C30,二~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不应 低于C20。 现浇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40。 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不宜大 于C60,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不宜大于C70。 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有短肢的剪 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C25。
6.1 框架—剪力墙结构概念设计
(3) 框剪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且在抗震设计, 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并使结构各主轴方向 的侧向刚度接近。 (4) 主体结构构件之间除个别节点外不应采用铰接,梁与柱 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 (5)剪力墙布置须满足本书第2.3.5中第4小节对框架-剪力 墙结构体系的相关要求。 (6)对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方向较长时(L或T形平面), 需对横向剪力墙间距的最大值作出限制,其值须满足附表 8.9的要求。 (7)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尽端。 (8)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布置要求比框架-剪力墙结构更严 格。
刚接体系 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 与剪力墙通过连系梁将 框架和剪力墙连系,连 杆一端与剪力墙刚接, 另一端与框架铰接。
在此计算图中, 总剪力墙中包含 2榀剪力墙(横向) 或4榀剪力墙(纵向), 总框架中含有 6榀框架(横向) 或2榀框架和14根柱(纵向)。
刚接体系和铰接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连梁对剪力墙 墙肢有无约束作用。
6.2 内力和位移的简化近似计算
1. 铰接体系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铰接体系计算模型
将连杆切开,可得连杆的集中力F i j。

框架—剪力墙分析解析

框架—剪力墙分析解析
和铰接体系的区别:
.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刚接体系计算步骤:
.
第三节 框剪结构内力、位移特征
刚度特征值,反映了框架抗侧刚度(包括连 梁约束刚度)与剪力墙抗弯刚度的比值影响。
当=0时即为纯剪力墙结构,当=∞时即为 纯框架结构。
.
第三节 框剪结构内力、位移特征 一、位移曲线
<1时,变形曲线呈弯曲形 >6时,变形曲线呈剪切形 =1~6时,变形曲线呈弯剪型
.
第三节 框剪结构内力、位移特征
剪力墙及框架顶部剪力不为0的原因是由协调变形 相互作用产生的。
协同工作使得框架各层剪力趋于均匀,有利于框架 柱的设计。梁、柱尺寸从上到下可以比较均匀。
框架的剪力最大值在结构中部某层,相对座标大约 在0.3~0.6之间,随刚度特征值的增大,最大剪力层向下 移动。可以根据最大剪力值控制柱断面配筋。
位剪切变形所需的水平剪力
CF h Dj
.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在工程实际中,总框架各层抗侧移刚度Cf及总剪力墙各 层等效抗弯刚度EIeq沿结构高度不一定完全相同,而是有变 化的,如果变化不大,其平均值可采用加权平均法算得:
hiC fi
Cf
m
H
hiEIwi
EIw m H
.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四、按铰接体系框剪结构的内力计算
.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总剪力墙内力与弯曲变形的关系
EIwd dx4y 4 p(x)pf(x)pm(x)
E Iwd dx 4y 4p(x)Cf .d dx 2y 2i n1m h abi d dx 2y 2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整理后可得:
d4y(Cf

11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

11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

11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设计11.1一般规定11.1.1钢结构住宅结构宜优先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

多层与中高层住宅宜采用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高层住宅可采用钢框架(或支撑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

11.1.2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由钢框架(或支撑框架)、剪力墙(核心筒)与组合楼盖等组成。

其结构设计、计算与构造,除本规范有规定者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011及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3与《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 G J99以及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C E C S230的规定。

11.1.3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混合结构的布置和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合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如支撑、剪力墙、核心筒等宜布置在楼、电梯间、竖井与分户墙、端墙及平面形状变化与永久荷载较大处等部位,并选用刚度均匀、偏心小并符合建筑要求的合理布置方案。

27度与7度以上抗震设防的多(高)层混合结构,同时布置抗侧力支撑与剪力墙(核心筒)时,宜使其各自的刚心与建筑物质心接近重合。

3支撑、剪力墙与核心筒等沿竖向应连续布置,结构的刚度、质量与承载力沿高度变化宜均匀,并避免出现薄弱层。

4混合结构中剪力墙布置与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为双向布置;框架梁、柱与剪力墙的轴线宜重合在同一平面;2)不宜孤立地布置单片剪力墙。

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区段;住宅建筑较长时,不宜集中在两端布置剪力墙;3)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形和[形等型式;在各主轴方向剪力墙的刚度宜相近。

高层住宅结构为8度及以上抗震设防时,可采用钢骨混凝土剪力墙;4)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一般墙肢截面的高度不宜大于8m。

每道剪力墙的底部剪力不宜超过总底部剪力的40%。

刚度特征值对结构侧移和内力分配的影响

刚度特征值对结构侧移和内力分配的影响

刚度特征值对结构侧移和内力分配的影响刚度特征值对结构侧移和内力分配的影响:
λ为框架-剪力墙体系的刚度特征值,它是一个框架与剪力墙刚度比有关的参数对于铰接体系λ=H(Cf/EcIeq),对于刚接体系λ=H(Cf+Cb/EcIeq),对于变形的影响当λ≤1时,框架的作用已经很小,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上为弯曲变形λ≥6时剪力墙的作用已经很小,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上为整体剪切变形若考虑连梁的约束作用,结构刚度特征值λ增大侧向位移减小,对于内力的影响,总框架与总剪力墙之间的剪力分配与刚度特征值λ很大关系,当λ=0时框架剪力为零,剪力墙承担全部剪力,当λ很大时,框架几乎承担全部剪力,当λ为任意值时,框架和剪力墙按刚度比各承担一定的剪力。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一般原则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一般原则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一般原则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布置除应符合其各自的相关规则外,其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构件之间不宜采用铰接。

抗震设计时,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的梁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一般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原则布置:①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不宜同时设置剪力墙。

②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③剪力墙布置时,如因建筑使用需要,纵向或横向一个方向无法设置剪力墙时,该方向可采用壁式框架或支撑等抗侧力构件,但是,两方向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值应接近.壁式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考虑。

④剪力墙的布置宜分布均匀,单片墙的刚度宜接近,长度较长的剪力墙宜设置洞口和连梁形成双肢墙或多肢墙,单肢墙或多肢墙的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 m.每段剪力墙底部承担水平力产生的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剪力的40%。

⑤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区段内.房屋纵向长度较长时,不宜集中在两端布置纵向剪力墙,否则在平面中适当部位应设置施工后浇带以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影响,同时应加强屋面保温以减少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⑥楼梯间、竖井等造成连续楼层开洞时,宜在洞边设置剪力墙,且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不宜孤立地布置在单片抗侧力结构或柱网以外的中间部分。

⑦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应满足楼盖平面刚度的要求,否则应考虑楼盖平面变形的影响。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宜设计成周边有梁柱(或暗梁柱)的带边框剪力墙。

纵横向相邻剪力墙宜连接在一起形成L形、T形及口形等,以增大剪力墙的刚度和抗扭能力.(4) 在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项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①横向剪力墙沿长方向的间距宜满足表4—18 的要求,当这些剪力墙之间的楼盖有较大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应予减小.②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两尽端。

多层民用钢结构房屋结构体系

多层民用钢结构房屋结构体系

浅析多层民用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摘要】常用的多层民用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类型主要有框架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核心筒体系,框架-墙板体系、以及上述结构体系的混合体系。

文章主要介绍了这些体系的结构。

【关键词】多层建筑;钢结构;建筑体系0.引言把钢结构应用到大跨度空间结构后钢材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技术水平比较高。

但是对于多层房屋结构,由于其构件截面相对较小,荷载特点和力学行为与以上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文章主要探讨了多层民用住宅钢结构房屋的结构。

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指沿建筑物的纵向和横向,均采用框架作为承重和抗侧力的主要构件所组成的结构体系。

框架中钢梁和钢柱的连接可以是刚接、半刚接或者铰接,但不宜全部采用铰接。

当在框架的纵、横两个方向均采用刚接,并且在结构中无其它形式的抗侧力体系时,也称这种结构体系为纯框架结构。

该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侧力能力均由刚接框架提供,特别适用于柱距较大而又无法设置支撑的结构。

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多样,无需承重墙,为建筑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

同时,建筑功能易于满足,空间使用比较方便灵活,建筑立面设计也比较自由,结构的构件易于标准化生产,便于施工,而且刚度在框架结构各部分中的分布比较均匀,延性比较好,自振周期相对较长,有利于抗震。

框架结构体系在多层钢结构住宅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但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所以侧向位移相对较大,很容易引起非结构构件以及整体结构的破坏,这也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缺点。

在设计时要注意梁柱的截面尺寸和连接节点刚度,因为它们对该结构的侧向刚度影响很大,同时要遵守“强柱弱梁”和“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从而减小地震反应,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2.框架-支撑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是指以框架作为基本结构,沿建筑物的纵向、横向以及其它主轴方向布置一定数量的垂直支撑析架的结构体系。

和框架结构体系一样,框架-支撑体系也具有平面布置灵活多样、空间使用比较方便灵活等特点,设计、制造、施工简便,是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结构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I W
ij
= 36 ×
(108 .16 + 34 .36 ) × 10 4
21 .40 × 10 7
= 2.94
总框架分担的剪力:
CF 108.16 VF = • VF = • VF = 0.759VF Cm 108.16 + 34.36
总连梁的总线约束弯矩:
∑m ∑h m=
Cm
ij
34.36 • VF = • VF = 0.241VF 108.16 + 34.36
二、分层计算
第12层: 1、内力计算:
x 由λ = 2.94,ξ = = 1.0查表得 H
MW M =0 0 VW = −0.35 V0
M W = 0 ⇒ V W = −6.3KN
此时,外荷载产生的总剪力:
VP = 0
所以:
V F = VP − V W = 0 − (−6.3) = 6.3KN
2、两种计算图 、
(1)、通过楼板连接 )、通过楼板连接 )、
图4 (a)结构平面图;(b)计算简图
)、通过楼板和连梁连接 (2)、通过楼板和连梁连接 )、
图5(a)结构平面图(b)双肢墙与框架(c)计算简图
3、协同工作原理 、
如图6所示,以绞结体系为例说明协同工作 的基本原理。
图6 框架-剪力墙协 同工作原理
VF
(1) 剪力墙内力
剪力墙的弯矩和剪力都是底部截面最大,愈往上愈小。 R 取楼板标高处的M 、V 作为设计内力。求出各楼板坐标 j 处的总弯矩、剪力后,按各片墙的等效刚度进行分配。第 j层第i 个墙肢的内力为: EI eqi M W ij = M Wj ∑ EI eqi EI eqi V W ij = VW j ∑ EI eqi
二、框架-剪力墙刚接体系在水平 框架 剪力墙刚接体系在水平 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1、刚结连梁的梁端约束弯矩系数 、
梁端约束弯矩系数的公式为:
m12 =
6 EI M (1 + a − b ) 3 (1 − a − b ) (1 + 6 EI (1 + b - a ) m 21 = M (1 − a − b )3 (1 + F 12uEI M = 2 GA ′
VW = V w + m
因为要考虑刚结连梁约束弯矩的影响,所以对墙 和框架分别引入两个广义剪力,即:
VW = Vw − m VW = Vw + m
总剪力墙剪力和总框架剪力之和应与外荷载产生的总 剪力相等,即:
VP =V +VF =V +VF W W
VF = VP − VW

刚结体系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及连梁约束弯矩的计算步骤: (1)由刚结体系的 值及 值,查课本P224至P228图,
m
ij
=
m
ij

m
m
ij
则每根梁的梁端集中弯矩为:
Mij = mijh =
mij
∑m
mh
ij
上式弯矩为剪力墙轴线处的弯矩,设计时要求出墙边的 弯矩和剪力(如图12)
图12 连梁的弯矩 利用图 12 所示的三角形比例关系可以求出墙边的弯 矩和剪力。实际应用中,可按下式先求出连梁的剪力为
Vb =
M12 + M 21
⇒ ∑ EI W = 5.35 × 10 7 × 2 × 2 = 21.40 × 10 7 ( KN • m 2 )
2、外力计算 、
q = 1 KN m 1 M 0 = qH 2 = 432( KM • m) 3 ⇒ V = 1 qH = 1 × 1× 36 = 18( KN ) 0 2 2
上式中剪力及荷载称为“等代剪力”和“等代荷载”, 其物理意义为刚结连梁的约束弯矩作用所分担的剪力 和荷载。
图11
刚结体系剪力墙的受力关系
剪力墙的变形、内力和荷载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d2y EIW = MW 2 dx 3 d y dM W EIW = = − VW − Vm = −Vw + m dx 3 dx 4 2 m ij d y dVW dm d y EIW =− + = p w + p m = p(x ) − p F + ∑ 4 dx dx dx h dx 2
梁端有转角θ 时的约束弯矩:
M 12 = m 12 M 21 = m 21
将集中的约束弯矩连续化均布在整个层高上,则 均布的线弯矩为:
m ij =
M ij h
=
m ij h
当同一层内连梁有 n 个刚结点与剪力墙连接时, 总线约束弯矩为:
m=∑
1
n
m ij h
上式就是刚结连梁给剪力墙的线约束弯矩公式。
b
∑i K=
2 × 3.78 × 10 4 = = 1.90 4 2 × 1.99 × 10
总刚度:
5 C F = 5.21 × 10 5 + 5.43 × 10 5 = 10 .64 × 10( KN )
(4)剪力墙刚度计算 )
1 1 −2 3 I W = × 16 × 10 × ( 4 − 0.4) + × 0.4 × 0.4 3 × 2 + 12 12 0.4 × 0.4 × 2 3 × 2 = 1.91( m 4 ) EI W = 2.8 × 1010 × 1.91 = 5.35 × 10 7 ( KN • m 2 )
V Cij D i V F ( j-1) + V Fj = 2 ∑ Di
在求得每个柱的剪力后,可用框架结构计算梁、柱弯 矩的方法计算各杆件的内力。
(3) 刚结连梁墙边弯矩和剪力
在求出总线约束弯矩m后,利用每根梁的约束弯矩系数 m ij 值,按比例将总线约束弯矩分配给每根梁,得到每 根梁的线约束弯矩:
1 × 40 × 403 = 2.13 × 105 cm 4 12 Ic 2.13 × 105 4 4 i c = E = 2.8 × 10 × = 1.99 × 10 (kN • m ) ι 300 Ic =
(
)
(2)柱 )
(
)
(3)框架 )
中柱:
2i 0 K 3.80 = = 0.655 α= 2 + K 2 + 3.80 12 12 5 C F = ∑ αi 0 = 10 × 0.655 × 1.99 × 10 4 × = 5.21 × 10(KN) h 3
2、基本方程及其解 、
图11 计算简图中,刚结连梁的约束弯矩使剪力墙x 截 面产生的弯矩为:
M m = −∫ mdx
x
H
相应的剪力和荷载分别为:
m ij dy dM m Vm = − = −m = −∑ dx h dx 2 m ij d y dVm dm pm = − = =∑ dx dx h dx 2
平均约束弯矩:
∑m ∑h
ij i
12 × 46.87 × 10 4 4 = = 15.62 × 10( KN m) 36
因为题中由4处梁与剪力墙相连,且实际工程中应进行 塑性调幅:
∑m ⇒ ∑h
ij
4 = 4 ×15.62×104 × 0.55 = 34.36×10(KN m)
CF
λ=H
∑m + ∑h
框架-剪力墙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在楼 层标高处,剪力墙与框架之间有相互作用的集中 力[图6(b)] 。为了计算方便,可以把集中力简 化为连续的分布力 [图6(c)],原来只是在每一 楼层标高处剪力墙与框架变形相同的变形连续条 件[图6(a)]也可以简化为沿整个建筑高度范围 内剪力墙与框架变形都相同的变形连续条件。 这样,剪力墙可视为下端固定、上端自由, 承受外荷载与框架弹性反力的一个“弹性地基梁” [图6(c)];框架就是梁的“弹性地基” [图 (d)]。 由此两者共同承受水荷载,这就是框架-剪力墙 协同工作的基本原理。
= H x H C
F
+

m h
ij
EW IW
= H
C
m
EW IW
R
=

其中: ⇒
Cm = CF + ∑
m ij
4
d4y R d 4
h R Od2y 2 R = p ( )H EW IW d 2
考虑连梁约束弯矩的影响,有: EI W ⇒
d3y = −VW = −Vw + m 3 dx
图1 框架和剪力墙单独变形曲线
图2 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变形
框架和剪力墙通过楼板和连梁的连接作用协 同工作,两者有共同的变形曲线,因而在框架与 剪力墙间有相互作用力。如图3所示,这些力至 上而下并不是相等的,有时甚至会改变方向。
图3 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受力
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的计算方法很多, 但主要的分为两大类:用矩阵位移法由电子计算 机求解;在进一步假设基础上的简化计算方法。 本文中用一种借助于图表曲线的简化计算方法。
得墙的剪力系数,算出墙的广义剪力 VW (2)框架的广义剪力
VF = VP −VW
(3)框架的总剪力和梁端的总约束弯矩:
V
F
=
C C
F m
V m h
ij
F
m
=

C
V
F
m

(4)墙的剪力:
V =Vw +m W
3、各剪力墙、框架和连梁的内力计算 、各剪力墙、
在求出总剪力墙、总框架和总连梁内力之后,还要 求出各墙肢、各框架梁柱及各连梁的内力,以供设计中 控制截面所需。
b
∑i K=
4 × 3.78 × 10
边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