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精选课件)
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孩子们在数学研究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数学研究态度和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
- 数字概念和计算能力:孩子们应该了解并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关系。
他们应该学会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策略,从而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和解决实际问题。
- 几何和空间观念:孩子们应该能够理解和应用几何概念,如点、线、面、体、角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运算。
同时,他们应该培养对空间问题的感觉和想象力。
- 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孩子们应该能够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数据,并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推断。
- 探究与实践能力:孩子们应该具备在实际情境下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通过思考、观察和实验等方式,他们应该能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人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概念教学(1129江西安远)精品PPT课件
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分工: 小数:表示具体的量,带单位:长度、质量、货币等 分数:含有字母的分数(式)在高度数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广 泛应用,可以带量,也可以表示关系 百分数:只表示关系的分母是100的分数,不带单位
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 继续测量身高活动 四年级学生与老师身高 用米做单位 怎么比较精确表达? 做中学 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
读数、写数、比较大小、计算的依据: 十进制、位值,数位、计数单位。
比较大小
两个数怎么比较大小?
9 10 99 100
为什么数位多数就大? 两位数最大是99 三位数最小是100 以此类推
南阳21学校,白晓付 自主探究:补充数位表 十亿、百亿、千亿 师:为什么?思考 师:发现什么知识? 学生:数级 学生:数位所占的位置 叫数位 学生:计数单位所占的 位置叫数位 出示例1 师:发现什么? 学生:七十亿 师:为什么读七十亿? 自己读其他2个数 写在作业纸上 一百亿四千万两千 四千零3亿零五百万
概念不清、判断不明、推理不灵 概念包括四个要素:名称、定义、属性(内涵)、外延(例子)
概念的形成基本上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学习者必须能从许多 事物、事件或情境中认识或抽象出它们的共有特征,以便进行 概括;二是学习者必须能够辨别与概念相关或不相关的标志, 以便进行区别归类。换言之,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通过抽 象去进行分类和辨别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也应成为教师 教学的着力点。学生通过对情境及数学对象的观察、操作、比 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
从一上一直关注到四下: 十进制、位值,数位、计数单位。
小数的意义:数学核心素养体系
概念性知识:小数的内涵:与十进分数、十进制整数的关系
方法性知识:整数知识类比到小数,整合统一。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PPT课件
❖ 在持续多年的讨论和研究之后,OECD 于 2003 年出 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 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并于2005 年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将有关学 生能力素养的讨论直接指向“核心素养”,并构建了 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 等三个维度九项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随后,美、 英、 德、日、法、芬兰、新加坡等国家先后投入到有关核 心素养框架的研究和建设之中。
让人比较尴尬的是,“核心素养”一词却舶来于西方, 其英文词为key competencies。Key指“关键 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可以直 译为“能力”,但现在一般译为“素养”。“核心素 养”的提出与“关键能力”概念的出现渊源深厚。德 国学者梅腾斯于1972年提出“关键能力”概念;英国 作为传统老牌职业教育国家十分敏锐且迅速地引入了 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细分。当前学界公认 的较早对核心素养体系做出较为系统解释的是1997年 12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 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项目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学生核心素养概念框架
能动地使用工具
能在异质群体中互动
能自律自主地行 动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
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
1、数感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3、空间观念(1)(2)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4、几何直观(1)(2)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5、数据分析观念(1)(2)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6、运算能力(1)(2)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能力(1)(2)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者功能不同,相辅相成。
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8、模型思想(1)(2)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问题抽象,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意义。
数学核心素养ppt课件
中西部农村义2 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 © 2008 史宁中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考查数学核心素养
1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到核 心素养。明确要求:修改课程标准,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北师大研究小组定义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
数与代数前提: 命题1 等式(不等式)关系具有传递性
a = b (a ﹥ b),b = c (b ﹥ c) → a = c (a ﹥ c) 命题2 等式(不等式)两边加减相同量,等式(不等式)不变
a = b (a ﹥ b) → a + c = b + c (a + c ﹥ b + c)
中西部农村义2 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 © 2008 史宁中
1
抽象小结 抽象出数学研究对象的概念(符号)、关系、法则(度量) 把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抽象到数学内部
概念: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点、线、面、体、角 关系:三种关系(数量关系、图形关系、随机关系) 运算:四则运算;距离、面积、体积
抽象的东西不是具体的存在:现实中没有 2,只有具体的两匹马、两头牛 而是理念的存在:苹果、足球 → 看到的圆 → 头脑中的圆
郑板桥:我画的不是我眼中之竹,而是我心中之竹。
中西部农村义2 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 © 2008 史宁中
2. 逻辑推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推理对象:研究对象的性质、关系之间的规律 推理功能:得到数学的结论(命题、模式、结构) 推理模式:通过归纳类比猜想命题、通过演绎推理验证命题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解读(课堂PPT)
通读全套教材: 一个内容:数认识、数计算 一个知识点:乘法分配律
40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借助生活经验、直观模型建立“数”的概念
41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百以内数的认识”借助直观学具、计数器建立数的
概念,认识数位、计数单位。
42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43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44
“数的认识”教材梳理
65
(5)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算理:理解“个位7个一减去9个一,不够减, 需要从十位上借1个十再减”的道理,初步感悟 减法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减”。 建议:借助各种直观理解计算的道理。沟通直 观与抽象的联系,追问:个位7个一减去9个一, 不够减, 怎么办?
66
(6)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67
利 用 对 元 角 分 的 认 识 理 解 算 理
32
什么是教学设计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的制订教学计划 工作就是数学教学设计。
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目标)
你的学生现在在哪里(起点)
怎么到哪去(过程)
是否到达了(目标是否达成)
33
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依据
依据
教学目标确定
服务
评价
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评价设计
34
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 教”,前者关乎教学内容,后者关乎教学形式。教 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先进理念首 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关注“教什么”。
①
做成椭圆的行吗?
16
②
做成正方形的不行吗? 联想:马路边的井盖大多都是长方形的,为什么?
小学数学PPT课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走向可修改全文
B、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
C、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信息意识)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中国的教育真正进入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育 人阶段!
B.师生对话式教学
C.老师引导你自己主动学习 D.老师放手让你学习
我们学生的情感特征
有一个人你愿意听他话,因为( 162份 )
90Biblioteka 80706050
40
系列1
30
20
10
0
A
B
C
D
E
A.他是成功人士 B.因为他曾对你有过帮助 C.因为他总是让你对未来充满希望 D因为他爱你 E.因为你爱他
我们今天学生的课堂需求
4m
6m 7m
3m
一分为三
4m
6m 7m
3m
一分为四
4m
6m 7m
3m
一分为五
4m
6m 7m
3m
思考:
• 一般情况下,分的越少,越简单! • 可不可以“一分为一”呢?
一分为一
4m 3m 6m 3m
7m
3m
一分为一
4m
6m 57.5mm
3cm
一分为一
4m
6m 7m
图形变了,你会作何选择?
学生要求课堂是:以师生、生生 互动对话为中心的、让他们主动参与并 完成学习的课堂;是可以让他们有愉悦 与成功体验的课堂。
我国课堂教学的现状yu原因
新课改前的常态课堂教学方式与 今天的教学课堂方式学除了教技术有没 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王永春 2011版课标: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十大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当前初中数学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数及代数式的运算、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图形的性质、定理、 空间想象、作图。 其中概念、性质、公式、定理是基础,运算中有推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方程、函数(包括三角函数)、统计与概率 传统的数学教学,尤其是中学数学教学,习惯于精讲多练,重 点在训练,导致普通学生吃夹生饭,学不好数学、害怕数学。 中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模型思想、几何变换思想、推理论证思想等。
(二)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表现。它在学生自主发 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数 学核心素养包含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数 学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数学核心素养既反映课程内容的主线,聚焦课程目标要求,也 是学业质量标准的集中反映。高中阶段包括: 抽象能力 --- 抽象能力与关联 逻辑推理 --- 逻辑推理与交流 数学建模 --- 建模能力与反思 直观想象--- 几何直观与想象 运算能力 --- 运算能力与模式 数据分析 --- 数据分析与知识获取 (表述略)更一般地,还包括学会学习、数学应用、创新意识。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数学核心素养 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 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 • 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 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 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
小学数学11个核心素养(2022版)
小学数学11个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
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
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
知道符号表达的现实意义;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和推理结论具有一般性;初步体会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符号意识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能够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运算的问题,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运算能力有助于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能够感知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成元素,依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根据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利用图表分析实际情境与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课堂的学科价值ppt课件
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
平,教师纷纷开展对核心素养的探索,力求结合教
学实际,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课堂的学科价值,
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可编辑课件PPT
26
在课堂管理方面,融合民主元素,在课堂教学
评价和反思等环节中,以民主理念为主导,尊重并 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了解学生和收集学生对 数学课堂教学的反馈,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结构调 整,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 实现核心素质教育。
可编辑课件PPT
27
(2).要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意识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核心素
可编辑课件PPT
14Βιβλιοθήκη 1、数感 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
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 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 境中的数量关系。
可编辑课件PPT
15
2、符号意识 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 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 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 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34
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 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 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 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可编辑课件PPT
35
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我们身边更多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件
01
02
03
04
创设情境
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
注重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 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实践
能力。
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培养创新思维。
多元评价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评价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0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 容
数学基础知识
组织合作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的方式,共同解决问
题、完成任务。
互动交流学习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他们 在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中共同成长 。
分享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 验,促进知识共享和共同进步。
开展实践活动
设计实践任务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实践
评价指标
包括数学思维、数学应用、数 学交流、数学情感等方面,确 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评价反馈
及时向学生和教师提供评价结 果,以便调整教学策略,促进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反思内容
改进措施
教师需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等方面进行反思。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 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ppt 课件
目录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与反思
01
小学数学核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 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
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
1、数感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3、空间观念(1)(2)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4、几何直观(1)(2)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5、数据分析观念(1)(2)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6、运算能力(1)(2)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能力(1)(2)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者功能不同,相辅相成。
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8、模型思想(1)(2)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名师培训会的感想海西路小学彭丽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
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
ﻫ数感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ﻫ符号意识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ﻫ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空间观念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ﻫ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ﻫ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分析观念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运算能力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推理能力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ﻫ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者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模型思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问题抽象,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
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
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般认为,“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公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作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
”可见,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能不是明显的和直接的数学问题,而具备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人们在超市购物时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境,收银台前排了长长的队等待结账,而只买一、两样东西的人也同样和买一车东西的人排队等候。
有位数学家马上想到,能否考虑给买东西少的人单独设一个出口,这样可以免去这些人长时间的等候,会大大提高效率。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什么叫买东西少,1 件、2 件、3 件或4 件,上限是多少?因此,会想到用统计的方法,收集不同时段人们买不同件数东西人的数量,用这个数据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至少从两个方面反映了面对这样的情境,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帮助人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首先是数感,具有数感的人会有意识地把一些事情与数和数量建立起联系,认识到排队结账这件事中有数学问题,人们买东西的数量(个数)与结账的速度有关系。
并且买很少的东西也同样排很长时间队,一方面会显得交款处排很长的队,另一方面这些只买很少东西的人在心理上会产生焦虑。
而解决这个问题时就需要数据分析观念,用具体的数据说话会有说服力地解决这个问题。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了解到,具备数学素养可能有助于人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这个情境本身可能并非有明显的数学问题。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数学核心素养一般与一个或几个学习领域内容有密切的关系,某些核心素养与单一的学习领域内容相关。
例如,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与“数与代数"领域直接相关,在学习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数等内容时与这些核心素养直接联系,数的认识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数感,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数的理解和把握。
空间观念与“图形与几何”领域密切相关,学习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关系等内容应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探索一个正方体有多少个面、怎样求易拉罐的表面积等内容时都需要空间观念的支撑。
数据分析观念与“统计与概率"领域直接密切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呈现和判断的整体过程是形成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过程。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有些核心素养与几个领域都有密切的关系,不直接指向某个单一的领域,包括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几何直观与“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都有联系.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时,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数与代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推理能力在几个领域的学习中都会用到.推理在几何中经常运用,特别是实践阶段的平面几何的证明。
在数与数中也常常用到推理。
如数学运算律的学习是用归纳推理的方式来实现的:...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4=7,4+3=7,3+4=4+3;15+6=21,6+15=21,15+6=6+15;24+58=82,58+24=82,24+58=58+24;……a+b=b+a模型思想同样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统计与概率”中都会用到.如,“时、分、秒”可以从建立时间模型的角度理解.方程的学习更是一个建模的过程。
数轴和直角体系都是刻画空间位置的模型。
“最简单的一维几何模型是一条线,如果在线上标出原点、单位、方向,则称这样的线为数轴.”...文档交流仅供参考...“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具有综合性、整体性,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的全过程。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第一,“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
所谓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以及对数学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
《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的10 个核心素养,总体上反映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在不同领域不同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具体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当关注这些知识技能中所蕴涵的核心素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如,数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数感是在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认识和运用的过程中培养的,同时这些内容的深刻理解也离不开学生数感的建立。
《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学习1~10的数认识时,常常是从具体的数量引入,再抽象出数。
1 只狗、2 只鸭、3只小鸟具体的数量,学生可以看到这些数量,可以一个一个地数,1、2、3 就是抽象的数。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这样把数量和数建立起联系,就是形成数感的开始。
在学习更大的数,以至学习小数、分数时都需要像这样建立数感。
数感的建立是使学生把现实情境中的数量,与抽象的数建立起联系.用具体的情境和数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习分数时,“分蛋糕”、“分长方形卡片”、“剪绳子”等过程,也是体会分数的意义的过程,建立与分数相关的数感.学生建立了数感,反过来有助于学生运用数表达与解决问题,用数来表示数量。
“每排8个小朋友,4排一共几个小朋友?"学生要理解8和4 所代表的数量的不同,才能确定是4个8 相加或用8×4 来表达这一数量关系.核心素养是与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的,共同构成学生的数学素养。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第二,“核心素养”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标准(2011 年版)》提出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对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提出的总体要求.数学课程与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既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必需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这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还应当包括使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一些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
比如,应当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观念和模型思想等.这些数学素养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数学核心素养恰恰是针对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对学生提出的基础性的要求,也是具有整合性和前瞻性的较高要求。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标准(2011 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基”可以看作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关系到学生的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四基”应当成为贯穿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