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概论第一章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地图学 绪论

第一章 地图学 绪论

IKONOS影像

工作过程;
2. 编绘成图:根据已有的地图或其他编图资料, 在室内编制新图的方法。
常规编图
遥感成图
计算机制图
第三节 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一、地图的功能
1.认识功能
作为表达空间现 象一种主要的图形形 式,它的认知功能表 现在许多方面:
(1)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
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 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
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 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 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 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
• 图形要素
是地图根据制图的要求所表达的内 容。包括注记。地学基础
• 数学要素
这个时期地图学发展的主要历史事件: 15-17世纪地理大发现,奠定了世界地图的地理轮廓。 16世纪地图集的盛行,总结了16世纪以前地图学的 历史性成就; 17世纪后的大规模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奠定了 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18世纪后-20世纪初专题地图,照相制版方法的出现 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明,导致了地图生产技术 工艺的变革; 20世纪中期,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关于地图制作的 技术、方法、工艺和理论。
• 17 -18 世纪,实测成图 为了国家管理、瓜分控制殖民地以及战争 的需要,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基本地形图 测绘逐渐形成地图科学发展的主流。
– 测量仪器 – 投影 – 等高线 – 地图要素和符号比例分级概念逐渐加强
清代的实测地图《皇舆全览图》
——由清康熙帝主持, 中西方测绘人员合作, 历经十年测制的中国第 一部实测全国地图,采 用经纬差各一度的梯形 经纬网格,详细地表示 了地形、水系、居民地 间相对集团及其汉字名 称,并在边疆地区加注 满文。该图具有较高的 精度,公元1717年成图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9年制成铜版(康熙 五十八年), 52.5×77cm 共41幅, 比例尺 1:1 400 000, 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00.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00.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十六章 多媒体电子地图与互联网地图
第一节 多媒体电子地图 第二节 电子地图的设计和制作 第三节 互联网地图的特点和制作
第六篇 地图分析与应用
第十七章 地图分析
第一节 地图分析概述 第二节 传统地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数字地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十八章 地图应用( 阅读章节)
第一节 地图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 地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第三节 地图在军事上的应用
第五篇 现代地图制图的技术方法
第十四章 数字地图与地图数据库
第一节 数字地图 第二节 矢量数字地图 第三节 栅格数字地图 第四节 地图数据库
第十五章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与方法
第一节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数字地图制图系统 第三节 数字地图数据处理与编辑 第四节 地图数据的符号化 第五节 纸质地图数字化生产与出版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特性和定义 第二节 地图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图的分类 第四节 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第五节 地图的功能
第二章 地图学
第一节 地图学的现代特征和定义 第二节 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和各主要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现代地图学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地图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 地图学发展的历史与趋势
第三篇 地图内容要素表示方法
第六章 地图信息源及其处理
第一节 地图信息源 第二节 地图资料(数据)处理 第三节 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节 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
第七章 地图符号设计
第一节 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第二节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第三节 地图符号的分类 第四节 地图符号的功能 第五节 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地图整体效果设计

(完整版)地图学基础知识

(完整版)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第一章:现代地图学概论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地图的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2、科学的地图概括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的组成要素:1、数学要素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3、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地图的功能1、信息载负功能2、信息传输功能3、客观模拟功能4、认知与感受功能现代地图分类(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普通地图: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1:10 万),地市规划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 万,小于1:10 万),国家或省级规划小比例地图(1:100 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第二章: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一、地图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地理坐标系: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天文经纬度: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经纬度:大地经度L: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大地子午面与首子午面之间的二面角大地纬度B:大地纬度是指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心经纬度:地心经度等同于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体面上的任意一点和椭球体中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图学中常用。

地图学概论复习内容要点

地图学概论复习内容要点

第一章现代地图学引论★1、现代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见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富豪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基本特性:严密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科学的地图概括2、看图识别地图的组成要素地形图的组成要素有数学要素(大地控制、缩小程度、地图投影)、地学要素(内容要素)、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图标、文字说明)★3、试述地图的功能及应用领域信息载负与存储功能,信息传输与交流功能,地图模拟与模型功能,地图认知与感受功能4、按照地图表示内容可划分为几类?按比例尺进行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按照地图表示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普通地图又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内容可进一步氛围自然地图、人文社会经济地图等★按照比例尺可划分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0万)★5、现代地图学的定义现代地图学是以地学信息传输与地学数据可视化为基础,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的科学认知与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发放的综合性科学。

★6、现代地图的作用经济建设的科学依据工程建设的设计蓝图产业及城乡规划的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宣传教育的良好形式军事作战的重要工具决策管理的有力帮手国家疆域版图的重要表现形式7、在地图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熟知几种典型地图、代表人物及其贡献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年前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中国裴秀提出“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方邪迂值(地形欺负、倾斜缓急、山川分布走向)西方地理学之父:古希腊埃拉托色尼第一次计算了地球曲率和周长托勒密是西方古代地图学的奠基人★(论述题)8、现代地图学与地学及相关学科的关系现代地图学与地学的关系是基础地学既是地图学的应用对象又是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地图作为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促进了地学的发展。

地图学第一章导论

地图学第一章导论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 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 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 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1.2 地图的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 2.数学要素
⑴ 地图投影 ⑵ 坐标系统 ⑶ 比例尺 ⑷ 控制点
—— 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
1. 实测成图:通过实地测量而制成地图的方法。
地面实测成图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高空实测成图
航空摄影测量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高空实测成图
航天遥感
The image were acquired by the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aboard the Space Shuttle Endeavor, Feb., 2000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 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 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2.2 地图学的结构及学科分支
地图学由地图理论、制图技术和地图应用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 理论地图学




地图学
│ ┼─
地图制图学





└─ 应用地图学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普通地图制图学 专题地图制图学 遥感制图学 地图制印学
数学地图学 地图学概论 地图符号学 地图信息理论 地图感受理论 地图模型理论 制图综合理论 地图传输理论 综合制图理论
地图的基本功能 地图的评价 地图分析理论与方法 地图信息自动分析与处理 地图应用

(完整版)地图学第一章-地图基本知识

(完整版)地图学第一章-地图基本知识

(三) 按区域范围
⑴ 星球图,地球图 ⑵ 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 ⑶ 国家图,次级行政区图等 ⑷ 局部区域图: 海域图,区域图等
(四)其他分类 1.按地图的瞬时状态: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 2.按用途:教学地图、文化地图、军用地图等。 3.按语言种类:汉语地图、少数民族语言地图
等。 4.按出版使用方式:桌图、挂图、屏幕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特征
(一)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 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 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 以是触觉地图。
(二)数学法则的结构
地图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比 例尺、各种坐标系统。
① 地图投影 地球椭球体是一个不可展曲面,将其展开成平面
七世纪中叶的亚洲(唐朝)
清代的实测地图《皇舆全览图》
基于CA模型的开封市土地利用演化模 拟:2002、2010a、2010b
铁路服务范围分析
移动电话信号覆盖范围
巩义市初级中学分布图
巩义市行政村人口分布图
初级中学1-10km缓冲区图
各行政村最近学校示意图
河南省专业村的空间分布图
河南省林果专业村的空间分布图
二、地图的定义
A.H.Robinson等认为,地图是空间关系和空 间形式的视觉图解表象。
C.Board提出,地图是为某种目的或若干目的, 需要传达的地理现实的全面表象和智能的抽 象。
K.Wiss认为,地图是“地理现实世界的表现 或抽象,以视觉的、数字的或触觉的方式表 现地理信息的工具”。
• 1:1万:(经差3′45″,纬差2′30″),每幅1:10万图 含64幅;代号为(1)、(2)、(3)…(64);编号: 1:10万图号后,分别加上各自的代号,例:J-50-5(24)。

地图学概论第一章

地图学概论第一章

比例尺 1:50 1:25 1:10 1:5 1:2.5 1:1 1:5千
代码 B
C
DE
F GH
作业:
• 1. 地图的基本特征 • 2. 地图是由那些要素构成的? • 3. 地图具有什么功能? • 4. 比例尺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5 .什么是地形图?什么是地理图?各有什么特点?二
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 7. 我国基本地形图包括那些比例尺系列?采用什么
(二)新的分幅与编号方法
1. 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
由列-行式
行列式
例 北京为:J50
2. 1:5千~1:5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
(1)以1:100万为基础
(2)编号由10个代码组成
1:100万图幅行号字符码 1:100万图幅列号字符码 比例尺 代码
图幅列号数 字码 图幅行号数字码
地形图比例尺代码表:
段焕娥
课时:32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
平时:30-40%(作业、考勤) 考试:60-70%
参考文献: 1.廖克著,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3 2. 地图册 •
第一章 地图 §1.1 地图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红古区
一、地图简史
以图形作为人类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已经存在几千年,经历了几千年来社会的发 展。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寻找描 述和分析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工具,从交通 运输、农田水利、市政建设管理、疆土区域 的划分以及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空间信息,长 期以来最普通的工具就是地图。
经纬线分幅
优点: ①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适用于很大区域范围 ②可分开多次投影,变形较小。
缺点: ①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 ②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刷(合幅)。 ③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地图学概论 第一章PPT课件

地图学概论 第一章PPT课件
长沙国深平防区 地形图
亦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 (西汉 文帝),成图于 公元前168年以前。比例 尺约为1:180 000,相 当于汉代一寸折十里, 地图幅面为纵96cm、横 96cm。原图上本无名, 因地图内容包含山川、 道路、城镇等要素,故 取名“地形图”。 1973 年12月发掘湖南长沙市 东郊马王堆三号汉墓时 出土。绢底彩绘,现藏 于湖南省博物馆。
王家耀: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 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 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 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三、 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 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 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 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 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三)按地图的图型划分
1、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又分为地 形图和地理图 •国家基本地形图
2、专题地图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一月平均气温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四)按地图的维数划分 平面地图(2维)和立体地图(3维) (五)按其他指标的分类 (1)按用途 (2)按语言种类 (3)按历史年代 (4)按出版和使用方式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第三节 地图的功能和分类
一、地图的功能 (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第三节 地图的功能和分类
(二)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三)地图的模拟功能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地图学第一章

地图学第一章

地图的构成要素
数学要素 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等 地理要素

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线、 境界线等 图边要素(辅助要素) 图名、图例、等

地图的功能和用途




地图的功能 信息功能 模拟功能 传输功能 载负信息功能 感受信息功能

地图的功能
1)地图的信息负载功能——直接与间接信息,1-2 亿个信息单位的信息载体。 2)信息传输功能,空间信息的图形传递形式。地图 模型的直观性,抽象性、合成性、几何相似性, 地理对应性、比例尺的量测性等,是其它形状的 模型不预备的。 3)认识功能,利用图形表达事件,给人以特殊的感 受。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知识经济”,1998年 又提出“数字地球”给地图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提出了发展的前景。
地图的分类

按地图内容分类 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一月平均气温
地图的分类

按地图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图(>=1:10万) 中比例尺(1:100万 ~ 1:10万) 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
地图的分类
按制图区分类 全球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国家图省市 图、乡镇图;月球图、火星图等 按用途分类 通用图(挂图、参考图等);专用图(航空图、 航海图、旅游图、交通图、规划图等) 按承载介质分类 纸质图、纺织物图、塑料图、磁介质图(光盘、 磁盘等) 按其他标志分类 二维图、三维图、动态图、静态图等
2. 国外地图学的发展
⑴ 古代地图作品介绍
陶 片 上 的 巴 比 伦 地 图
地图的起源
古 埃 及 绘 在 苇 草 上 的 金 矿 图
托勒密世界地图 ——
在世界地图科学史上,古 希腊的著名数学家、天文学 家、地图学家托勒密( Ptolemy 公元87-150年)占 有重要的地位。他在前人科 学成就基础上完成的巨著《 地理学指南》,事实上就是 一部关于数学制图方法和测 绘资料的汇编。其中的世界 地图原绘于公元二世纪,左 图是1486年的复制本。托勒 密的地图是西方古代地图史 上划时代的作品,地图上的 一些概念,甚至在1538年墨 卡托的第一幅世界地图上, 也还有着相当的影响。

地图学第一章第1节

地图学第一章第1节

1.1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1.2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1.3 地图的功能和应用1.4 地图学及其发展趋势1.1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1:1850万一、引言结论一、引言思考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地图投影地球椭球面地图平面B , L x ,y二、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图的数学基础分析1、地图的数学基础地球表面旋转椭球面地图平面大地水准面地图投影B,LB,L x,y 二、地图的基本特征B,L 不规则曲面不规则曲面规则曲面地图平面二、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图的数学基础二、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图的数学基础结论:解决曲面和平面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一个基本特性。

二、地图的基本特征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面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分析二、地图的基本特征2、使用了特殊的符号与注记符号化:就是对地面物体或现象的“抽石桥水泥桥铁桥铁索桥砖石房高层房框架结构水泥混合定位、定性、定量科学性1、能分类分级地表示复杂的事物和现象。

2、表示实地形体虽小,但有重要意义的物体。

3、表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

4、表示地面上被遮盖的物体。

5、表示无形的现象。

表示实地形体小,但有重要意义物体这棵单独的树,由于有特殊的方位意义,得到保留。

表示无形的现象表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二、地图的基本特征3、实施了地图概括(制图综合)制图综合内容取舍形状化简制图综合清晰易读明显的一览性、有使用价值。

从大比例尺地图到小比例尺地图,在内容上也有取舍。

这是一幅气候专题地图。

在这个图上只表示了境界、居民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而没有表示出交通和地貌。

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综合法则结论: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综合法则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综合法则二、地图的基本特征总结: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三、地图的定义三、地图的定义基本定义三、地图的定义现代定义。

地图学讲义

地图学讲义

2.地图的分类
地图分类
内容 比例尺 包含区域范围 视觉 使用方式
普 专大 通 题比 地 地例 图 图尺 地 图 中 比 例 尺 地 图 小 比 例 尺 地 图 星 球 地 图 世 界 地 图 大 陆 、 部 分 大 陆 地 图
其它标志
国 家 地 图
分 区 地 图
省实 虚 桌 挂 电随按 按 按按按按 、地 地 面 图 子身用 表 外质感结 市图 图 用 地携途 达 形地受构 、 图 图带分 形 特分方分 县 地 式 征 式 等 图 分 分 分 地 图
Hale Waihona Puke 适用范围:适用于编制风向、洋流、航海、 航空等地图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3.2 地图投影概述
等积投影
定义:投影面上任意图形面积与地球椭球体面上相应的
图形面积相等的投影。
特征:(1)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
(2)越靠近两极,横向变形越大,纵向变形 越小。
适用范围: 用于编制要求面积
无变化的地形图。如政区、人口 密度、土地利用等。
§3.2 地图投影概述
2、地图投影的定义
地图投影:在球面与平面之间建立点与 点之间对应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研究地图投影的理论、方法、应用和变 换等学问的科学,称地图投影学或数学 制图学,是地图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2 地图投影概述
2、地图投影的实质
★ 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 的大地坐标(λ,φ)与平 面坐标(x,y)之间一一对 应的数学函数关系。
制图
认知
对制图对象 认识的形成
用图者获得的 信息及其认识 解译
反映编图 者的知识 和经验
反映用图 者的知识 和经验
分析
地图
符号识别
地图的认识功能

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基础知识

地图学:第一章:现代地图学概论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地图的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2、科学的地图概括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的组成要素:1、数学要素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3、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地图的功能1、信息载负功能2、信息传输功能3、客观模拟功能4、认知与感受功能现代地图分类(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普通地图: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1:10 万),地市规划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 万,小于1:10 万),国家或省级规划小比例地图(1:100 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第二章: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一、地图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地理坐标系: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天文经纬度: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经纬度:大地经度L: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大地子午面与首子午面之间的二面角大地纬度B:大地纬度是指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心经纬度:地心经度等同于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体面上的任意一点和椭球体中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图学中常用。

地图学第1章-绪论

地图学第1章-绪论
36
地图对客观世界的抽象与概括尤其是主观抽象 与概括,使得地图读者能“在新的见解下来观察 世界(高俊,1986)”,这是线划地图经久不衰 的重要原因,也是线划地图与风景照片、航空影 像、卫星影像区分的重要标准之一。当影像被加 注了地理名称、不可见的要素(如境界线等)、 按某种指标进行了分类等,或者说加入了人的认 知,此时的影像就可认为是地图。
教学形式、考试与实习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实习 考试成绩:实习(30%)+期末闭卷考试(70%)
1)地图投影建立与变形分析
(10%)
实 习
2)专题数据处理与计算机制图 (10%)
3)地形图阅读与分析
(10%)
9
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
教材:焦健等,地图学,北大出版社,2005年
其他参考文献
1)王家耀等,地图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6年 2)马耀峰等,地图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04年 3)祝国瑞等,地图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A. Robinson et al, Elements of Cartography(6th ed.) , John Wiley & Sons, 1995
1. 地图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2. 地图的构成要素
3. 地图的分类
14
本节需解决的问题
• 什么是地图?它有哪些基本特性? • 地图有哪些作用? • 地图有哪些种类?其共性是什么?
• ………
15
地图有什么作用
• 定位
• 找路 • 定向 • 量测 • 装饰 • 发现地学规律 • ……
16
生 活 中 地 图 随 处 可 见
• 图上内容可不以 线划符号为主;
• 可以不采用抽象
的线划符号。

第一章地图与讲义地图学概述

第一章地图与讲义地图学概述
1)地图信息论:研究地理环境信息的变换、表达 和利用的理论。它着重研究地图图形的表示、转 换、传递、存贮、处理、利用等 方面的技术与理 论问题。
2021/4/14
交通与测绘学院测绘系地理信息教研室
24
第一章 地图与地图学概述
2)地图信息传递论:研究地图信息传递过程和方法 的理论。
3)地图感受论:研究地图视觉感受的基本过程和特 点,分析用图者对图像感受的心理、物理因素和地图 感受效果的理论。
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
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 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
来的地图。
2021/4/14
交通与测绘学院测绘系地理信息教研室
5
第一章 地图与地图学概述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是地图所表示内容的主体,是把自
2021/4/14
交通与测绘学院测绘系地理信息教研室
2

第一章 地图与地图学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 地图的基本知识 ➢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 地图分幅和编号 ➢ 作业与思考
2021/4/14
交通与测绘学院测绘系地理信息教研室
3
第一章 地图与地图学概述
§1-1 地图的基本知识
一、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
交通与测绘学院测绘系地理信息教研室
6
第一章 地图与地图学概述
3、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
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他们大部分被安置在主要图 形的外侧。辅助要素主要包括:图名、图例、地图 编号、编制和出版本图的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 程及参数。它是保证地图完整性及地图使用中不可 缺少的部分。

第一章地图学概论

第一章地图学概论

第一章地图学概论第一章地图学概论一、判断题1、地图、航空像片、风景画都具有可量测性。

×2、地图上表示各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地图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3、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核心。

√4、地图上通常用地图符号的图形、色彩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地图符号的尺寸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

√5、1:150万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6、普通地图是以表示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的地图。

×7、高程基准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重合的。

×8、海洋部分的水深是根据"平均海水面"自上而下计算的。

×9、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10、石油输出图中,主要采用的表示方法是运动线法。

√11、在计算机制图的条件下,地图原图编绘和地图出版准备仍有严格界限。

×12、地图制作的方法通常为实测成图和数字制图。

×13、编绘成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二、选择题1、现代地图学体系由理论地图、地图制图学和_应用地图学_ 三大部分组成。

a、地图的分析b、地图制印学c、应用地图学2、地图按内容分类,可分为____b_____ 和专题地图。

a、地形图b、普通地图c、专门地图3、地图的内容包括____c______。

a、地理要素、自然要素、数学要素b、数学要素、自然要素、图外要素c、数学要素、图形要素、图外要素4、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包括___b_______ 。

a、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b、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外要素c. 地理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5、水系可分为_____a____ 。

a 、海洋要素和陆地水系b 、河流,井、泉,湖泊c 、海岸,海底地貌6、地形图上蓝色表示____a______ 。

a 、水系b 、植被c 、地物7、土壤图的主要表示方法是_____a_____ 。

a、质别底色法b、范围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8、数字化的主要两种方式为___c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择大地水准面代替复杂地球表面; (2)选择一个近似大地水准面的数学表面; (3)地球曲面和地图平面之间点位进行数学 转换,将地面的各种物体和现象正确地描述到 平面上,保证地图图形可量度性。 解决曲面和平面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 数学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一个基本特性。
__ __
球 面 平 面 变 形
SF53
F G H I
3.经纬度编号法
• 以图幅右图廓的经度除以该图幅的经差得行号;上图廓 的纬度除以该图幅的纬差得列号.取“行——列”作为 图幅编号。
三、我国基本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一)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0万地图是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基础。
地形图 比例尺
1∶100万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图幅大小
纬差 经差





1°30′
20′
30′
10′
15′
5′
7′30″
2′30″ 3′45″
1′15″ 1′52.5″
1∶100万图幅包含关系
行数
列数
图幅数
1
1
1
2
2
4
4
4
16
3. 一览性 ——制图综合(概括)
地图的现代特性
• 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 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 • 地图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
三、地图的定义
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 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 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 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 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1.2 地图的基本内容
数学基础 :测量控制点、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
地理要素 :地图的主题
(图形要素)
普通地图:自然和人文 要素
专题要素:地理基础要 素和主题要素
整饰要素 :外图廓、图名、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
图解、文字比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 (图外要素) 和依据等。
• 方里网: 每隔整公里绘出坐标纵线和坐标横线,所以称之 为方里网,又称直角坐标网。
(三)在国防建设方面
1.各种国防工程的规划、 2. 3.战争中用地图来研究敌我态势、地形条件、自然资源、交
通条件、居民情况等 4.卫星侦察、导弹飞行都需要用到地图。
(四)在其他方面
1. 2.各种文件、 3.划定边界时具有法律意义的附件。
二、地图的基本功能
1. 地图的传输功能 编图者(信息源) 用图者(目的地) 2. 地图信息载负功能 空间信息载体:直接信息、间接信息 3. 地图模拟功能 空间模型 形象—符号模型:等高线 4. 地图认知功能 空间认知:空间定位、格局、关系、时空变化等 图形认知:数量和质量特征
我国处于纬度60度以下,没有合幅。
横列:纬度每4°为一列,至南北纬88°各有22 列,用字母A,B,C,…V表示。
纵行:从180°经线起算,自西向东每6°为一 行,全球分为60行,用阿拉伯数字1,2, 3,…,60表示。
如 北京 在1:100万图幅位于 东经114°~120° 北纬36°~40°, 编号:J-50
经纬线分幅
优点: ①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适用于很大区域范围 ②可分开多次投影,变形较小。
缺点: ①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 ②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刷(合幅)。 ③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二、地图的编号
(一)地图编号的方法
1.自然序数编号法
2.行列式编号法
A B C D E
纵行号 =31- [ 经差6 ] (西经)
[ ] 代表取整
2、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是1:100 万地图基础上的延伸
1:50万: 经差 3 °、纬差 2°; 1:25万: 经差 1°30′、纬差 1°; 1:10万: 经差 30′、纬差 20′;
3、1:5万、1:2.5万、1:1万地形图的分 幅和编号是 1:10万 地图基础上的延伸
古代用树枝做的地图 刻在石头上的地图
以贝壳 表示岛 屿,枝条 表示岛 屿附近 的风浪 型态,以 应航海 探险需 要
公元前1500年树枝和贝壳制作的航海图
古代上海地图 新石器时代的壁画地图
阿 富 汗 地 图
游 戏 地 图
二、地图的基本特性
地图学必须解决的矛盾
• 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
• ————————————————————
比例尺 方里网距(cm) 相应实地长度(km)
————————————————————
1∶10 000 10
1
1∶25 000 4
1
1∶50 000 2
1
1∶100 000 2
2
• 经纬网:
• 在1:1万——1:20万,经纬线只以图廓线的形式直 接表现出来,并在图角处注出相应度数。为了在用图 时加密成网,在内外图廓间还绘有加密经纬网的加密 分划短线(图式中称“分度带”) 。
§1.5 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一、地图的分幅 1.为什么要分幅?
区域表达,编图、印刷、保管和使用的方便。 2.地图分幅的方法
矩形分幅
拼接
不拼接
经纬线分幅
图1-5 拼接分幅图
优点: ①图幅间拼接方便; ②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充分利用 图纸和印刷版面; ③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地理位置不易精确描绘。
12
12
144
24
24
576
48
48
2304
96
96
9216
192
192
36864
1、1:100万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0万采用国际统一的行列式编号
1891年第五届国际地理学会上提出,逐渐统一规定后制定。 分幅: 单幅: 经差6° ,纬差4°;纬度60°以下 双幅: 经差12°,纬差4°;纬度60°至76° 四幅: 经差24°,纬差4°;纬度76°至88° 纬度88°以上合为一幅
1 17。
1 41 142
143
144
1 20。
J-50 -A ( 1:50万)
纬度 经度 基本比例尺纬差 基本比例尺经差 W=V- *n+ 所求比例尺纬差 所求比例尺经差
4幅
16幅 J -50- [2]
( 1:25万)
J-50- 5 144幅
( 1:10万)
图01-06 1 :50万 、1: 25万、1:10万比例尺地 形图 的分幅与编 号
方法进行分幅编号?
4 5
1 38 1 455 155 06 15 5 7 6 162 58 16 8 5 9 1 74 6 0
7
14 4
6
1 50
5
1 58
16 2 4
283
1 1 74
16
9 13 2 8
任一点所在图幅的编号:
纬度
横列号 =[ 纬差4 ] + 1
经度
纵行号 = [ 经差6 ]+31 (东经)
经度
(二)新的分幅与编号方法
1. 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
由列-行式
行列式
例 北京为:J50
2. 1:5千~1:5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
(1)以1:100万为基础
(2)编号由10个代码组成
1:100万图幅行号字符码 1:100万图幅列号字符码 比例尺 代码
图幅列号数 字码 图幅行号数字码
地形图比例尺代码表:
[3 ]
[4 ] 24
B
36
48
[1 3] [ 8 ] 60
3 8。 61
72
73
84
85 [1 3]
[1 3]
97
C
109
[1 3]
[1 2] 96
D
108
120
121 [ 1 3]
[1 4]
[1 5]
[1 6] 13 2
316。1 4。133 134
135 13 6 137
138 139 140
比例尺 1:50 1:25 1:10 1:5 1:2.5 1:1 1:5千
代码 B
C
DE
F GH
作业:
• 1. 地图的基本特征 • 2. 地图是由那些要素构成的? • 3. 地图具有什么功能? • 4. 比例尺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5 .什么是地形图?什么是地理图?各有什么特点?二
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 7. 我国基本地形图包括那些比例尺系列?采用什么
• 因此,为了准确地计量大范围内两点之间的距离,有的 地图除表示出主比例尺外,还根据具体的变形和地图主 比例尺绘制复式比例尺,也叫经纬线比例尺。不能简单 地用主比例尺在地图的任何部位进行量算。
§1.3 地图的分类
• 一、按内容分类 普通地图
专题地图
地理图:反映地理事物的基本轮廓极其分布 规律;
1:5 万: 经差 15′ 、纬差 10′ 1:2.5万: 经差 7.5′ 、纬差 5′ 1:1万 :经差 3′45〃、纬差 2.5′ 1:5千: 经差 1′52.5〃、纬差 1′15〃
J-50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5 37
49 [5]
[2 ]
A
[1 3]
地图学必须解决的矛盾
• 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 实之间的矛盾
(1)地图内容的符号化; (2)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和概括。
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 间的矛盾的综合法则,构成了地图内容的地理 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二个基本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