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途径
浅谈人文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途径
2 对于 自主学习的误解
教 学 管 理 2 O 1 3 年4月 第4 期( 下) 2 0 1 3 . A o r i l . N o . 4 f u n d e r
并组织 。我们都 知道 , 成 功的教学 活动取决 于教 师 的 良好 组织 , 也 取决 于学 生 了解活 动的 目的、 内容 和形式 的程 度 。因此 , “ 组织者” 是最重 要 的 、 最难 以充 当的 。如今 , 许 多教学方 法都倡导交 际互动 。所 以教师 的主要职责之一 就是设 计 和组织 活动 , 让学生在课 堂上有更 多的机会 练习英语 。在课 堂上教师 要吸 引 学 生 的注意 , 激 发他们 的学习需求 , 激发 学生先 前 的经验 , 计 划 活动 内容 , 提供 适 当的学 习资源 , 布置与课 文相关 的任 务 , 让学 生搜 索在课 堂 上要介 绍 和讨论
与 学生一起努 力 , 学 生不仅 可以形成 良好 的学 习习惯 , 掌 握正确 的学 习方式 , 主 动学 习 、 探索, 通过 自己的努力获 取知识 、 获得能力 , 提 高分析问题和解 决 问题 , 而 且也完成 了教学任 务。 4 . 3 教师是一个 评价者 教学评估 在教学过程 中发挥 着重要作 用 , 我们 有不 同 的评价 方法 , 如 诊断 和 激励 的评价 方法 , 总结性评价 方法等 。在传 统教 育 中, 考 试是 教师 评价 学生 的唯一方法 。显然 , 它对学生是 不公平 的, 因为这 种方 法忽 略 了学生 的其 他能 力 。所 以, 教师作为 评价者 , 要善 于利 用不 同的评 价方式 , 对教学产 生积极 的影 响 。众 所周知 , 正面 的评价会给 学生带来无 尽 的动力 和 自信 , 并 能挖 掘他们 的 潜力 , 它会 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学 习。而负面 的评价就会极 大地伤害学 生 的 自信 心 。高中英语教 师应结合 学习的过程 和结果 , 帮助 学生 找到他 们 的弱点 , 通过 定期 测试或考试 , 检查 他们 的英语 技能 , 例如 听, 说, 读, 写等技 能。通过学 习过 程, 提高学 生学 习英语 的兴趣 。更 重要 的是 , 高 中英语 教师 可 以引导学 生进 行 自我 反省或 自我评价 , 以提高学 生的 自主学 习能力 。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培养人文素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思政教育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现实问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人品德的提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全面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语文教学渗透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文化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政教育、人文素养、现实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人品德、综合素质、渗透、重要性1. 引言1.1 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文字知识,更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责任。
思政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但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文化思想,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出广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现实问题。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处理问题。
语文教学还应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当下社会,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2 思政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思政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首先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学习上。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往往是载体,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从而引发对社会、人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思考。
渗透人文教育,唱响思品课堂情感主旋律
渗透人文教育,唱响思品课堂情感主旋律作者:贾新红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2年第10期人文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内涵和精髓,它对初中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人文教育涉及心理、情感、道德、艺术等多个领域。
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在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不断激励和鞭策学生正视困难和挫折,敢于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从而顺利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一、语言“含”情,让学生感受师爱温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显而易见,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
如在学习《相逢在花季》时,为了与青春期的学生共同探讨男女生交往时的种种困惑以及恰当的交往方式,使他们懂得基本的言行规范,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语:“进入中学,很多同学对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它不仅有利于学习上的进步和提高,也增强了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张扬了青春的活力。
那么怎样的交往方式才是最为恰当的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小川的烦恼‟来进行探讨……”显然,情真意切、饱满深情的课堂导语无疑比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这种润物无声的情感交流,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与温暖。
二、案例“渗”情,让学生接受生命教育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特别是情感教学目标,渗透人文教育,在课前精选教学案例是重要的环节。
虽然教科书里也有一些案例,但往往比较浅显,而且年代久远,对学生而言缺乏新鲜感。
为此,教师要时常关注新闻事件、社会热点,并将一些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爱上思品课程。
如在学习《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这一观点,让学生懂得自身生命的重要性的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要尊重和拯救他人的生命,让生命之歌唱响在每个人的心里。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摘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几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理论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了重大课题之一。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人文精神还没有太多的认识,所以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将人文精神这一重要的人格品质在学生身心中打好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之间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而人文学科是对人文精神教育的知识体系,思想品德教学正是一门以人文为主要对象的重要学科。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以后学生的人生观和身心健康。
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注意一些事项。
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扎实的知识理论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整天面对的就是老师,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老师的个人行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思想品德教师要在道德素质、思想品德思想、个人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首先能做到。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人要讲诚信,那么自己就要在生活中诚信待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不能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而在课下干些违背自己诺言的事情。
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人文精神的真实性。
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还要用丰富的知识储备来给学生具体地讲解人文精神的具体含义。
古语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问的,所以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
除此之外,思想品德教师还要学会接受新鲜的事物,在这个更新换代异常快的时代,思想品德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和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要积极探索出新时代的思想品德教学手段和方法,让自己始终处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状态,随时都能够用思想思想品德的手法向学生讲解现代的一些事实,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感兴趣,对教师产生敬重感,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怎样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怎样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摘要: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学科,其本质就是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呢?本文就依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字:政治教学;培养;人文素养一、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原因思想政治具有显著的人文性。
我们为什么要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一)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政治教学的基本功用现在,由于“一考定终身”的存在,中学教育的目标及功能发生了悖离。
人文素养的培养逐渐淡化甚至被放弃,政治教学也不例外地围绕着中考而展开,应试技巧几乎成了中学政治教学的全部,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把握被格式化为一个个标准的答案。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和漠视现实中政治教育的不足,而应还政治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本来面目,明确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今天政治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功能。
要自觉地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政治学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我们政治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但是近代以来,人文素养的缺失扭曲了人性,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诱发了人的贪欲和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种种危机。
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宗教冲突时有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还没有消除;高等院校招生专业设置中“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存在。
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一根本在现实中还很脆弱。
因此,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应将科学与人文素养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要大力加强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那么,在日常的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二、培养人文素养的方法(一)重视政治教学观念的转变,用学习的过程取代学习的结果政治学习跟一般学习一样,也是一个内心不断受到刺激和自身体验的过程——从感知政治现象、积累政治知识,到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考以了解政治的因果关系,找到政治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政治和现实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1. 引言1.1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更是传递文化、传播思想、培养情感、塑造人格的过程。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思考,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字之美,更能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哲理和思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部分,具有天然的思想渗透优势。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课堂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情感、品德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文所传达的情感、价值和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
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人类的智慧和文化的传承,从而在心灵深处接受思想的熏陶和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加强思政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导加强思政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导,是当前语文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政教育理念的引导,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政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加强思政教育理念的引导还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文学名著、名篇、名词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1. 引言1.1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意义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文学、修辞等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的重要平台。
思政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感受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修养。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化和思想,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政教育也可以通过语文教学的形式,深入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看待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在当今社会,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2. 正文2.1 思政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来渗透思政教育。
在选择文学作品时,可以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和社会性强的作品,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人性、社会等重要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研究语言文字的美感和表达方式,加深学生对人文精神、审美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欣赏古代诗词、名家散文等经典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优美的语言文字之美,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博大和深邃,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讨论时事问题、文学作品中的争议性话题等,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思政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丰富多样,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渗透教育内容,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人文关怀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人文关怀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渗透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变得越来越程式化,学生不仅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因学生得不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导致学生精神空虚,情感失落,甚至造成人格的偏差。
新课程改革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核心是人性化,即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力;始终能真诚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见,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习过程。
人文精神是尊重和关爱人的生命价值,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在人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
思想政治学科本质就是人文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着基础性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先导,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就不可能培养出人文素质很高的学生。
教师除了师德高尚、业务能力较强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
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教师只有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堂渗透着爱心和真情,处处洋溢着人文关怀。
二、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课应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主动交往,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从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思想的提升。
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许多内容渗透着人文精神,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努力寻找人文教育的切入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高中“人文与社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教学内容是高中学生对于未来从事各种更富挑战性的学习或工作的重要基础,甚至是其一生发展的基础。
中学政治教学中人文教育
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处处体现的人文关怀、人性复苏、人文精神,举世罕见。
我们政治教学一定要注重人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法制素养。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教育要以精神层面为突破口,促进入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实现人的价值,帮助每个人聪明、有意义地活着。
思想政治学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学科。
特别是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学科本应包含的人文精神及教化功能有意无意地被弱化乃至被剥离了。
在教学中,冷漠的理性分析取代了辩证的语言感受,“技术化”的训练模式消解了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精神,使思想政治课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抓住以下几点,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
一、学会尊重主体价值和人权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
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给他一个和谐价值。
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
”价值的完善,人的尊严和维护,是人文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为了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有效地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我们应该借“5.12”汶川大地震中“把抢救生命作为最高目标”的实际行动,把学生从“我教你学”的课堂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尊重人权,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为学生健全价格的形成打下基础;把学生从大量空洞的说教中解放出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增强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把学生从传统的师生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师生平等地对话交流,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把学生从家庭、社会所寄予的沉重期望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未来生活,并为此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对初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体 地 位
思 想 品德 教 师 要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的社 会 责 任 感 , 激发学生的爱 国情怀。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 、 电 影, 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党 、 认 识 社 会 主义 , 了解 我 国 所处 的国际环境 以及所面临的人 口、 环境 等问题 , 培 养学生 的爱党爱国情怀 , 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 把 自己的前途命运与 国家 的前途命 运联系在一起 , 自觉肩负起报效国家的责任 ,并落实到以后 的实际 行 动中去。例如 , 在“ 拥 护 党 的领 导 ” 这 一 课 的 教 学 中, 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中国革命 、 改革开放三 十年成就 的视频材料等方式 ,让学生充分认识 只有 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
一
动性 , 让 学 生 积 极 主 动地 思考 、 探索 , 这 样 才 能 最 大 限度地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 。思想 品德教 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帮助学生正 确 认 识 自我 、 超 越 自我 。
( 三) 充 分 挖 掘 教 材 中 的人 文 素 材 . 在 课 堂上 加 强人 文精 神 的 培 养
神 的 魅 力 与力 量 。
( 四) 主 动 培 养 学 生 的 社 会 责任 感 , 激 发 学 生 爱
国情
韩愈说 “ 师者 , 所 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 老师的一 举一动都会 深深地影 响学生 ,思想 品德教师更是要 具 备 良好 的 人格 品质 和 扎 实 的 知识 理 论 基 础 ,在 道 德素质 、 思想 品德 、 个人行为 、 价值取 向等方 面为学 生树立 良好的榜样 。例如 , 在“ 诚信” 教学过程中 , 教 师必须要 以身作 则 , 以诚 待人 , 言出必行 , 才能要求 学生对人讲 诚信 。 教师除了要具备 良好 的人格品质 , 还必须要有扎实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 ,这样才能 给学生生动而具体地讲解“ 什 么是人文精神” 。在这 个经济快速发展 、 知识 日新月异的时代 , 思想 品德教 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接受并更新 自己已有 的知识 和观念 , 提高个人素质 ,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和 教学方法 , 使 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敬之感 , 这样 他才能 自愿地 接受教师 的教育和指导 。
浅谈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途径研究①
浅谈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途径研究①【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语文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展开讨论。
在介绍了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在分别从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提倡课外阅读、借助文言文进行思政教育、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强调了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政教育、课程、积极开展、教育途径、结合、课外阅读、文言文教学、综合素养、生活结合、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目的和意义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的在于通过语文教学这一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语文学科的深入学习。
在当今社会,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工具,也是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不仅能够传授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更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径。
思政教育则是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教育形式。
将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语言的力量和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认同感。
通过深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文精神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渗透
力、 潜能 、 天赋才能得 以充分发挥 。为此 , 教师应积极引
位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 的土地 , 育 教
者应 视之 为教育 的资源和财富 , 并加 以挖掘和利用 。为
此, 我们应针对不 同学生 , 采取不 同方法 , 出不 同的要 提
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 , 都能回答 。 一般来说 , 可围绕一个
训练点组织一连 串问题 , 构成一个指向明确 、 由浅入深 、 思路清晰 、 具有 内在逻辑联 系的问题链 。 例如 : 什么是环 境 问题?我 国目前面临的环境 问题有哪些?环境 问题给
就是 由学生 在事先经过充 分准备并 采访 了法院 的叔叔 和阿姨 的基础 上 , 据案情需要分 别扮演法官 、 护人 、 根 辩
求, 满足不 同的需 求 , 充分 尊重和发展 学生 的多样化个
性。 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或提出问题时要特别 注意层次 性, 即设置 了一种活动或提出 了一个 问题后 应能使不 同
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 , 在活动 中, 通过学生 自身的体验 、
感受 、 领悟 和实践 , 正经历一 次知识生 成和创新 的过 真 程。 例如 : 我们在八年级法制课 中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 ,
滞? 是其乐融融 , 还是愁眉苦脸 ? 这一切必须为我们 教师
光和态度来欣赏 和预见学生 的天性 。可 以肯定地讲 , 每
一
所关注 , 这也是思想 品德课能否体现人文教育 的重要标 志。 教学中 , 教师要力争 以趣引路 , 以情导航来创设一定 的教学情况 , 使情境本身具有丰富的美感 、 明的形象 , 鲜 可 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积极 的情绪 , 使其以纯真的情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素中人文关怀体现论文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素中人文关怀的体现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归根结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要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素要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一、教育主体要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是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始终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者设计并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特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用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和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方法,充分尊重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主体的地位,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为根本出发点,营造适合大学生发展的人文环境,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在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领域中去理解和领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义,理解人生的价值真谛。
二、教育客体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在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并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同样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发展状况和内在需求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而且,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的获得和确立,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注重人文关怀就从人的主体地位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
立足教育原点 提升文化效能——浅谈初中思品教学之加强人文教育
型 的立足 点
们具 有面 对挫 折 的承受 能力和 对 待成功 的 正确态 度 , 以适 作 为人文 学科 重要 课程 的思想 品德 课 ,主要 目的是帮 助学 应现 代社 会生 活 的需要 。 生初 步形 成 正确 的世界 观 、人生观 、价 值观 ,为终身 发展 ( 2 ) 结合 思想 品德 教材 的法 律 常识 部 分 ,教 师 要 帮助
新课程 改 革 的一个显 著特 征是 强调 教学 “ 人 文性 ” 。
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学 生初 步形 成适应 现代 社会 生活 所必 需 的法律 意识 , 自 觉 二 、当前初 中思品课教学 中缺 乏人文精神 的表现—— 教 遵 守宪 法和法 律 ,依 法规 范 自己的行 为 。培养 学生 依法行 学改善的反视点 使 公 民权利 , 自觉履 行法 定义 务的情 感和 意识 。 从 教师 角度 看 ,虽然 随着新 课 改的不 断推 进 ,新 的教 学方法 和教 学模 式不 断涌现 ,但是 ,某些 思想 品德 课教 学
【 素 质 教育
立足教育原点 提升文化效能
浅谈 初 中思 品教 学之 加强人文教育
◇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 中学/ 陆劲红
一
、
思想 品德课是培养 人文精神 的重要 阵地——教学转 确 思 想方 法的 教育 ,使他 们懂 得磨 炼意 志 、优化 性格 、 自 尊 自信 、陶冶情 操 、严格 自 律 对个 人成 长 的意义 ; 引导他
就可 能导致 人们 选择 功利 目标— — 用老 法既 省心 又省 力 , 挥 学 生主动 探 究的 能动性 。将 学 习主动权 还给 学 生 ,使教 但 实 际上作 为 思想 品德课 程 的教育 功能 却 因此淡 化 了。 学过程 真 正建 立在 学生 自主活 动 、主动 探索 的基础 之 上 , 三 、思想品德课教学 中人文精神培养 的策略一 教学 实 通过 学生全 面 、多样 的 主体性 活动 ,促 进他 们主 体精 神 、 践的效 能点 实 践能力 和 多方面 素质 的协调 发展 。 1 . 转 变观 念 ,真 正确 立 “ 以人为 本 ”的教 学 思想 。教 五、时事教育,培养学 生的时代责任感 师要 切实 贯彻 人本主 义 思想 ,一切 从学 生 自身实 际 出发 , 对 学生进 行 时事教 育 ,是 中学政 治课 的理 论联 系实 际 立足 于青 少年 的思 维特 征 、认知 能力 ,让青 少年 成 为思想 的原则 的要 求 ,是学 以致用 的 良好途径 ,也是 当前进 行创 政 治教育 的主 体 。在教 学过 程 中,不仅 要尊 重他 们 的主 体 新 教育 的形 势要 求 。教 师要 加 强对学 生 的时事 教育 ,使 学 地位 ,激 发他 们 的主体 意识 ,促 进他 们 的 自我 教育 、 自我 生学会 运用 科学 的基 本观 点 、方法 ,全面 、正 确地 观察 、 发 展能 力 的形成 ;更要 关注 他们 的情 绪 生活 、情感 体验 、 分 析有 关 问题 ,提高 学生 的分 析 问题 、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道 德修养 和 人格 养成 。通过 教育 使他 们 不仅 能掌握 扎实 的 把 学 生所 关注 的社会 热 点问题 引入 课堂 ,让鲜 活 的事例 在 基 础知 识 、基本 技能 ,也 能形 成 良好 的人文 素养 ,为他 们 教学中发挥功效 ,不仅使教学更贴近现实社会生活,缩小 进 入 、服务 社会 奠定 良好 的基础 。 了与 学 生的距 离 ,而且还 可 以引 导学生 关心 社会 生活 ,为 2 . 注 重学 习 ,促进 教 师 自身人 文 素养 的提 高 。思想 品 学生 的 知行统 一搭 建沟 通 的桥梁 。
中职语文课堂渗透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中职语文课堂渗透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思政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向导,不仅仅是单一的思政课程和常规的思政教育活动,更应该融入各门课程教学实践中。
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和引导。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实施需要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发挥学科的优势,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
学校也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制订科学的课程思政教育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员全程参与。
“立德树人”是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教育则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只有让学生在中职语文课堂学习中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职语文课堂渗透课程思政的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思想道德、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挑战,中职教育的任务也日益重要。
中职语文课堂渗透课程思政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国家意识形态导向的要求。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把其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强调教育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职语文课程要紧紧围绕国家意识形态导向,将课程思政作为一项基本任务,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学生德育、智育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其次是中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中职教育改革旨在培养高素质、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思政的渗透,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中职语文课堂渗透课程思政,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课改提倡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而思想政治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相结合的科目,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对生活给以理性理解并熏陶人文情操。
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素质教育,可是,现行的某些教育教学模式却对这个本质问题置若罔闻。
由于多年来陈旧观念的积淀以及教育评价和社会评价,使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转盘上惯性运转。
久而久之,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逐渐丧失,育人的本质不断退化,最终,学生的意志、个性、情感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
因此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
,是文艺复兴时期张扬的旗帜,它的目的是尊重人性,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关注人的发展,构筑一种自然、率真、和谐、发展的人性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优势。
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拓宽了思想品德教学领域,提供了观照思想品德教学的平台,为思想品德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政治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也是素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方法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严谨的科学观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特别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是目前应着重解决的学校课题之一。
否则,我们的学生将变为一台电脑,没有感情、没有责任感、缺乏集体荣誉感,永远都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别人为他付出,不愿为别人考虑,不会尊重他人。
因此,我们理应站在品德教育的前沿,把握住课程改革的契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实际行动促进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关于“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
244教育智库关于“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研究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现状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驱动者的重大责任。
面对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具有知识水平高、专业素养好、各项能力佳的全方位发展人才,中职院校必须在扎实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切实效果、能够从思想根源上改变学生的思政教育。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目标,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也逐渐融入到了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对中职教学而言,教学质量一直是国家强调的重点,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除了对教学水平的改善下更应该注重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全面稳步发展为主。
而语文课程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渠道,更应肩负起这个责任。
就目前看,中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仍停留在简单的理论教育活动层面,为切实提高中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增加语文教学课堂的丰富性,中职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现中职院校在思政教育领域方面工作的全新发展。
下文中笔者就思政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及教学发展方向进行探究,希望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学能够科学有效的融合,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
中职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思政教育工作是中职院校必须开展的一项教育课程活动,对中职学生的个人成长与日后发展意义重大。
思想政治课程,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政治觉悟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的必要途径。
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更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在新时代,如何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中,实现爱国主义、文化品格教育相融合,强化文化自信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课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注人文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的 ,我 ” 即学 生 自己, 反映 了课 程教 育 文 理 念 “ , 它 1 . 要建立新课程 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 究对象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可见 , 形成和谐 的课堂环境 思
它不 会烤 出 面包 , 会 让你把 面包 烤得 更 但 香; 它不是认识 和实践 的工具 , 不是使你 学 到技术 , 而是 发展 人性 , 完善 人格 , 高你 提
一
自主 、 作 、 究 的学习 方式 , 合 探 必须建
为是 目前 的思想 品德课 教学 已丧失 了对人 当今 的青少 年普遍存 在“ 四不 ” 现象 ——对 立 在一定 的情境之上 , 即要有 东西可合作 、 人不感 激 、 事不 满意 、 对 对物 不爱 惜 、 己 可探 究 。而合 作探究 的重点不是课 本上现 对 思 想 品 德 课 课 程 改 革 的导 向是 突 出 不严厉 。不经意地流 露出 自私 、 自我 , 他 成 的结 论 和观点 , 对 而是 这些 结论 和 观点形
价值观列为首要 的 目标 , 学生道德 、 感 的 盾而 “ 情 冷静 ” 地杀 害 四位 同学 ; 大 的学生 北
文 价值 的生 活事 件或 历史 文 化 素 材 为 背 景 , 过设 计仿 真 的 情境 或 引用 真实 的情 通
境 , 动学 生 的主体 性 , 学生 置身其 中 , 调 使
一
1 . [] 2 戴恩 亮. 高中政 治教 学 的几点反 ( 8) 对
S5 一
2 1 -9 00 0
观察 思 考
关 注 人文 的思 想 品德 课 教 学
潘 国 庆
当前 , 初 中思想 品德课 的教学 实践 他们是 在家 庭 “ 在 中心 ” 的呵护 下成 长 , 在社 性之美 。教学需 要因尊重 而带来 的激 动和
立德育人,浸润无声——浅析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渗透
品位·经典思政教育Si zheng jiao yu77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还是一门人文教育学科,具有极强的人文教育价值。
同时,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表准》中,也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更要在此基础上对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教育因素进行深层次挖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审美情操教育等,逐步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品格、高尚的情操等,进而实现德育的要求,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德育概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立德树人”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随之提出。
在这一教学理念下,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中核心问题。
关于“德育”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其中,广义的德育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
而狭义的德育则仅仅是指学生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学生这一群体所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得学生在政治和道德方面受到影响,进而健全学生的品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个性、高尚的情操等,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主要包括社会公德、文明的生活习惯、纪律意识、法律常识、政治常识等,进而引导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小养成一个文明的生活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分析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作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在【作者简介】 黄静波,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一小。
立德育人,浸润无声——浅析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渗透○黄静波(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一小,广东 深圳 518067)【摘 要】 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不仅承担着学生语言教育的重任,也承担着引领小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任。
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已经成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者:郭红心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0年第02期“人文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它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思想品德课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只有切实抓好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师素质三个环节,才能促进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建构,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组织有效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1.把握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教学的人文性;重教师的主导性、轻学生的主体性;重结论、轻过程;重科学程序、轻灵活变通;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体验;重演绎、轻归纳的现象。
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就表现为学生不爱学,不愿学,认为“思想品德课空洞、枯燥,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究其原因,就是教学没有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确立为教育目标所致。
那种不切合社会发展需求,脱离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的教学,必然会削弱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使思想品德课失去应有的人文魅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回归到教育的价值本位,体现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总之,把“关注人”作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努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2.用好思想品德课教材,丰富教学知识思想品德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利用好教材内容、丰富教学知识就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好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文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途径
本文从多种渠道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及人文情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从而推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与人文素质的有机融合,造就具有良好道德、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
人文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71-02
著名语言教育家王蔷教授提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涉及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学生是有情感、动机和价值观的人,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教育必须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
”可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紧迫性和重大意义。
从教师层面来说,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要注重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健全学生人格。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
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治、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为人文学科的思想品德课,如何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思想政治教材与人文素养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有时也抱怨教材写得不太理想,希望能够写得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使学生愿意听,使社会公众感到满意。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但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
革的不断深化,这就需要教师以教材为基本依据,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通过收集和积累最新资料,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2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人文素养
教育首先要培养人。
思想品德课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有“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思想品德教学如果失去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3思想品德教学的方式、手段与人文素养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的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不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要求,学生学习感到枯燥无味,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爱和兴趣。
思想品德课应该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教学,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4教师在教育中要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前,素质教育以越来越强大的气势冲击着我们,如: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试卷难度的降低,能力题、实践题、综合题、开放性试题比重的逐渐加大等,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育中要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勇气,应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有不
同的想法甚至于“奇谈怪论”是正常的,教师不仅不应压制,而且还应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大胆质疑,不唯书,不唯上;对于种种想法,无论是浅薄幼稚,还是谬误百出,或是辛辣尖锐,教师都应尊重,不要动辄就充当法官,轻易做出是非判断,这样才能真正培育自由的思想和独立、创新的精神,师生也才能做到平等的交流。
5创新与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5.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
它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5.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5.3体验性教学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
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
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
6积极挖掘教材,寻找人文精神的切入点
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地把课文知识纳入到深刻的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孔夫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置之脑后。
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毁约、诈骗、故意欠款等失信行为层出不穷,甚至在招生考试中也存在着师生串通作弊现象。
凡此种种社会现实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因而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论证、分析,就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对知识的把握,而是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
7开设课堂文化渠道,增强学生人文情感
7.1巧用典型性案例,拓展人文性。
选择典型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全面拓展思想政治课的人文关怀,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案例虽然深受学生欢迎,但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不是学案例,而是通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服务和服从与学生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政治教
学案例呈现可以充分发挥政治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的优势,在充满激情的演讲过程中实现教材观点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与共鸣。
7.2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真情实感
教学案例可以通过学生扮演各个角色,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营造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表演的机会,作为学生,应尽情舒展生命活动,尽快“动起来,积极思维,展现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成为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受。
7.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深动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书本的一些插图变活,使静态的教材文字变为动态的画面,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定位于人的发展,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政治人文素养;开设课堂文化渠道,增强学生人文情感;发掘课本人文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拥有健康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