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文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途径
本文从多种渠道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及人文情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从而推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与人文素质的有机融合,造就具有良好道德、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人文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71-02
著名语言教育家王蔷教授提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涉及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学生是有情感、动机和价值观的人,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教育必须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可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紧迫性和重大意义。从教师层面来说,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要注重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治、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文学科的思想品德课,如何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思想政治教材与人文素养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有时也抱怨教材写得不太理想,希望能够写得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使学生愿意听,使社会公众感到满意。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但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
革的不断深化,这就需要教师以教材为基本依据,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通过收集和积累最新资料,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2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人文素养
教育首先要培养人。思想品德课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有“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思想品德教学如果失去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3思想品德教学的方式、手段与人文素养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的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不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要求,学生学习感到枯燥无味,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爱和兴趣。思想品德课应该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兴趣。思想品德教学,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4教师在教育中要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前,素质教育以越来越强大的气势冲击着我们,如: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试卷难度的降低,能力题、实践题、综合题、开放性试题比重的逐渐加大等,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育中要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勇气,应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有不
同的想法甚至于“奇谈怪论”是正常的,教师不仅不应压制,而且还应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大胆质疑,不唯书,不唯上;对于种种想法,无论是浅薄幼稚,还是谬误百出,或是辛辣尖锐,教师都应尊重,不要动辄就充当法官,轻易做出是非判断,这样才能真正培育自由的思想和独立、创新的精神,师生也才能做到平等的交流。5创新与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5.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5.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5.3体验性教学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
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
6积极挖掘教材,寻找人文精神的切入点
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地把课文知识纳入到深刻的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孔夫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置之脑后。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毁约、诈骗、故意欠款等失信行为层出不穷,甚至在招生考试中也存在着师生串通作弊现象。凡此种种社会现实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因而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论证、分析,就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对知识的把握,而是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
7开设课堂文化渠道,增强学生人文情感
7.1巧用典型性案例,拓展人文性。选择典型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全面拓展思想政治课的人文关怀,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案例虽然深受学生欢迎,但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不是学案例,而是通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服务和服从与学生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政治教
学案例呈现可以充分发挥政治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的优势,在充满激情的演讲过程中实现教材观点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与共鸣。
7.2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真情实感
教学案例可以通过学生扮演各个角色,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营造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表演的机会,作为学生,应尽情舒展生命活动,尽快“动起来,积极思维,展现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成为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受。
7.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深动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书本的一些插图变活,使静态的教材文字变为动态的画面,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综上所述,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定位于人的发展,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政治人文素养;开设课堂文化渠道,增强学生人文情感;发掘课本人文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拥有健康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