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积累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积累一、单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 )前人之述备矣备: 详尽( 2 )连月不开开: 指天气放晴( 3 )薄暮冥冥薄: 迫近,接近( 4 )沙鸥翔集集: 停息( 5 )不以物喜以: 因为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的“衔”“吞”二字有何妙处?“衔”“吞”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广阔浩渺、气势非凡的特点。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第二、三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只是为了传达出游人的“览物之情”。
B.第四段是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
( 5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 还
专项训练6 -9-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 2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3.文章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文章是从三个角度来写的:①未游西湖时,从听觉角度概写(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游 西湖时,总写全景(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③游西湖时,具体描写近景( 湖上影子……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 4.文章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
专项训练6 -3-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 )前人之述备.矣
备: 详尽
( 2 )连月不开. 开: 指天气放晴
( 3 )薄.暮冥冥 薄: 迫近,接近
( 4 )沙鸥翔集. 集: 停息
( 5 )不以.物喜 以: 因为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到溪水边上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 2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3.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为写“太守乐”做铺垫,反映太守治理有方,滁地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4.选文第二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写了哪几乐? 日暮醉归图。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第二、三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只是为了传达出游人的“览物之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1)嗟乎!。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既举大名耳,。
3)天子之怒,,。
4)布衣之怒,,。
5),奉命于危难之间。
6)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7)塞下秋来风景异,。
8)人不寐,。
9)为报倾城随太守,。
10),弓如霹雳弦惊。
11)莫道不消魂,,。
12),村南村北响缲车。
13)池上碧苔三四点,。
14),一任群芳妒15)吏禄三百担,。
二、文学常识。
1)《史记》的作者,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全书篇。
鲁迅称之为“”。
2)《战过策》是(作者)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它是体史书。
3)《三国志》的作者是,该书记载了,,三国的历史。
4)《出师表》的作者是,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表”是一种的文体。
5)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和。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和。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 B.宜.多应者宜.乎众矣C.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D.或以为亡.国恒亡.2.解释加点词语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为天下唱唱:今或闻无罪或:会天大雨会:3.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①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约.己爱民④悉.仰于官2.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3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3.下列“以”的用法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
(3分)()A.不以.臣卑鄙 B.以.其境过清C.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D.以.中有足乐者4.翻译下列句子。
(2分)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5.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6.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A文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15篇(含答案、译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注释】常平:官仓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甫冠.,名闻四方(2)讽.富人自实粟(3)欧阳修见其文,奇.之(4)力能动.权豪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2)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3)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3.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
(4分)二、是仪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大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曹公有马鞍在库,为鼠所伤,库吏惧,欲自缚请死,冲谓曰:“待三日。
”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①为愁状。
公问之,对曰:“俗言鼠啮衣不吉,今儿衣见啮,是以忧。
”公曰:“妄言耳,无苦。
”俄而库吏以啮鞍白②,公笑曰:“儿衣在侧且啮,况鞍悬柱乎。
”竟不问。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有删改)【注释】①谬:装作。
②白:禀告,报告。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为.鼠所伤____________(2)竟.不问______________2. 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若鼠啮者入见谬为愁状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曹冲是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魏将吴起为西河守,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①,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②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
或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也?”母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③,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节选自刘基《百战奇略》,有删改)【注释】①赢粮:余粮。
②疽(jū):毒疮。
③旋踵:掉转脚跟。
指退缩。
4. 对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子/ 卒也/ 而将军自吮其疽/ 何哭也?1B. 子卒也而将军/ 自吮其疽/ 何哭也?C. 子/ 卒也/ 而将军自吮/ 其疽何哭也?D. 子卒也/ 而将军自吮/ 其疽何哭也?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侯以吴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
6. 吴起何以能够在诸侯之战中胜率这么高?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管仲得其所欲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①。
施伯②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③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
”鲁君欲杀仲,使人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
初三语文上册部分现代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看下面要求)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题=,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自董卓已.来()然操遂能克.绍()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既帝室之胄.()2.下列加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由是遂诣.亮诣.太守说如此B.欲信.大义于天下小信.未福,民弗孚也C.将军既帝室之.胄无丝竹之.乱耳D.信义著于.四海皆以美于.徐公3.下列四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4.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益州险.塞C.利.尽南海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将军岂.有意乎将军岂.愿见之乎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2)6.在文中,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近期目标是;最终目标是;他主张在内政上应遵循的方针是;在外交上的方针是;并指出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另一路是。
7.诸葛亮认为应用什么策略对待曹操?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策略:原因:8.你认为诸葛亮建议刘备“跨有荆益”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9.联系全文,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说明刘备是个什么人?10.“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训练(4篇)
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训练4学校姓名出师表【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
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注解:①【器】重视。
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
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
④【诣】去拜访。
⑤【凡】总共。
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
⑦【倾颓】崩溃。
⑧【信】现在写作“伸”。
⑨【猖蹶】失败。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低微鄙陋 ) 将军宜枉驾顾之(顾:拜访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把 ) 由是先主遂诣亮(由是:因此 )2.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
3.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阅读甲乙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
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
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
【参考译文】【乙】范仲淹担任将领时,号令明确,爱护士兵。
羌人各部有来归降的,都能推心置腹地接纳他们,并不疑心,所以金人不敢轻易侵犯边境。
王举正怯懦不能担任大事,谏官欧阳修等人便进言说范仲淹有当宰相的才能,请求罢免王举正任用范仲淹,于是让范仲淹改任参知政事。
范仲淹说:“执政大臣能因为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他)坚决推托不接受任命,表示愿意与韩琦一同出京去巡视边疆。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或.异二者之为或:(3)先.天下之忧而忧先:(4)仲淹为.将为:(5)固辞.不拜辞:【答案】(1)探求(2)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在……之前(4)担任(5)推脱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何时而乐耶?(2)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答案】(1)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2)执政大臣能因为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3.【甲】文中,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具体表现是“”;【乙】文中,范仲淹面对欧阳修的举荐,其态度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4.范仲淹一生都在践行【甲】文中的政治理想,【乙】文中的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
九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陈涉世家》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①:度已失期度:②为天下唱唱:③今或闻无罪或:④乃丹书帛曰书: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一男附书至B.度已失期关山度若飞C.会天大雨,道不通会宾客大宴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又何间焉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楚人怜之B.吴广以为然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尝与人佣耕4、对第②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意思是:“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
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本段的内容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和“以激怒其众”中“以”字意思相同的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杀之以应陈涉”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A.祭以尉首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 7、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有误的是()A.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D.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肉食者鄙(卑鄙)虽(即使)不能察,必以情B.公将驰(追赶)之牺牲玉帛,弗敢加(增加)也C.辍耕之(的)垄上为天下唱,宜多应(响应)者D.功宜(应当)为王王侯将相宁(难道)有种乎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今亡亦死B.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项燕为楚将,数有功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B.项燕为楚将上使外将兵C.或以为死或异二者之为D.宜多应者诚宜开张圣听1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以啮人,无御之者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策之不以其道1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陈胜自立为将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B.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见渔人,乃大惊13、下面句中加点的“故”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广故数言欲亡B.桓侯故使人问之C.公问其故D.彼竭我盈,故克之1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小惠未偏,民弗从也B.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15、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D.羲之之书晚乃善1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一男附书至B、度已失期关山度若飞C、会天大雨,道不通会宾客大宴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又何间焉17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楚人怜之B.吴广以为然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尝与人佣耕18、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意思是:“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
中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课外文言文冲刺(一)《曾子杀彘》曾子妻之市, 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 顾反, 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 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 为女杀彘反:.同“返”C.妻适市反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昔吴起①出遇故人, 而止之食。
故人日:“诺。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 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②故人来, 方与之食()③恐其自食其言也()④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吴)起不食待之。
B.故人来, 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4、这个小故事中, 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三)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长成已后, 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 至于今日, 十年一理(理:温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平远尤工。
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
人有画《奏乐图》,维熟视而笑。
或问其故,维曰:“此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
”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谬。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或问其故:2.翻译下面句子。
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谬。
3.文中反映了王维具有方面的杰出才能?二.日喻(节选)苏轼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身,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之人也。
[注释]①眇:miǎo,目盲。
②扣:敲打。
③扪:mén,用手摸。
④龠: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象笛子,但比笛子短。
1.“问之有目者”和“扣盘而得其身”省略了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词。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扣盘而得其身,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译:②.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之人也。
译:3.传统上习惯把“眇者”看作贬抑对象,如果换个角度思维,做点翻案文章。
你能否把“眇者”值得肯定和称道的地方排列几点出来?三.王著教帝学书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
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⑤遽:匆忙。
1.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太宗益刻意临学词义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又以问著,对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攘鸡者强辩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②,’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③,然后已。
人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训练(4篇)(3)
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训练 2学校姓名唐雎不辱使命【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2)公将鼓.之(击鼓进军)(3)虽千里不敢易.也(交换)(4)今日是.也(这样)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7.B)(2分)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8.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B)(2分)A.此庸夫/之怒也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臣未/尝闻也D.下视/其辙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一)[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⑴度已失期(估计)⑵为天下唱(通“倡”,首发)⑶陈胜佐之(辅助)⑷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假装)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 )A.野芳发而幽香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B. 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D.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3.翻译下列句子。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4.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 陈胜起义的原因和对形势的分析。
[乙]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5.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答:①敏锐的洞察能力——“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嗟夫!我曾经寻求过古代仁人的心,或者说是这两种心中的哪一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居高位于庙堂之上,也会为民众忧虑;在远离江湖的地方,也会为君主的安危忧虑。
所以说,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会感到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先为天下的忧虑而忧虑,后为天下的欢乐而欢乐。
”唉,这样的人,我该归附于谁呢?时间是公元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曾经担任将领,他的号令明确,对士兵十分关爱。
当羌人各部有归降的人前来投降时,他们能够毫无保留地信任范仲淹,因此金人也不敢轻易侵犯边境。
相比之下,王举正则是一个怯懦不堪的人,不能担任大事。
谏官欧阳修等人认为范仲淹有当宰相的才能,请求罢免王举正,改任用范仲淹,于是让他改任参知政事。
范仲淹说:“执政大臣能因为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任命,表示愿意与韩琦一同出京去巡视边疆。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寻求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3)先天下之忧而忧:在。
之前就为天下的忧虑而忧虑4)仲淹为将:担任将领5)固辞不拜:推脱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感到快乐呢?2)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
执政大臣能因为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3.【甲】文中,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具体表现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乙】文中,范仲淹面对欧阳修的举荐,其态度是“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4.范仲淹一生都在践行【甲】文中的政治理想,【乙】文中的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
请选取两个事件加以概括。
①范仲淹担任将领时,爱护士卒。
②真诚对待归降的少数民族。
③辞官不做,自愿到边疆巡视。
一】1.连续三天大雪,湖中行人和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行!”【说明】①士:念书人。
②登车揽辔 (p èi) :坐上车子,拿起缰绳。
这里指走立刻任。
③徐孺子:是当时的名士、隐士。
④廨(xiè):官署,衙门。
⑤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记来表彰他。
商容是商纣时的医生,当时被认为是圣人。
1.请解说以下加点的词。
为士则()登车揽辔()为豫章太守()席不暇暖()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译:3.文中陈仲举“行为世范”的详细表现是的人。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从陈仲举的言行看出,他是一个许允丑妻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
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认为忧。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
妇云:“无忧,桓必劝入。
”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存心,卿宜察之。
”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
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
”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恭敬。
一、解说以下加点的词。
奇丑()允无复入理()故当存心()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二、翻译句子。
1.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存心,卿宜察之。
译:2.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译:三、你认为许允是个如何的人?一、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母曰:“儿痴这样,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为土偶,狰狞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解说加粗字。
(1)窃入学舍: ( ) ( 2)听已:( ) (3)冕因去:( ) (4)恬若不见: ( )2.翻译以下句子:(1)王冕者,诸暨人。
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专题一[05温州]阅读《出师表》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13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
1.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
(1分)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2)恐托付不效(3)以伤先帝之明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三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2分)二[武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14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②后值倾覆值: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精选阅读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精选练习姓名班级座号(一)《陈涉世家》节选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⑵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对陈胜、吴广采用“鱼腹藏书”、“篝火狐呜”等办法的原因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卜封的人要他们“卜之鬼”,于是就照着做了。
B.这样做增加了神秘感,使大家认为鬼神都在帮助陈胜,增强了信心。
C.借以在群众中树立“大楚兴、陈胜王”的信念和起义队伍的威信,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D.为了制造革命舆论,争取群众的支持,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鸿鹄”比喻,陈涉的“鸿鹄之志”是4.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5.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训练(4篇)(2)
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训练 3学校姓名隆中对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3分)A. 备由是诣亮诣太守说如此B. 欲信大义于天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 将军既帝室之胄无丝竹之乱耳D. 信义着于四海皆以美于徐公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可是(我)智短谋浅,因此失败,直到今天这个地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
10.?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4分)孙权的政权,已历三世,政权巩固;(2分)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形险要(地理条件优越),人才众多(人心归附)。
1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
(2分)(二)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
旦夕。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
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
自有余饶。
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臣
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
①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④悉仰于官
2.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3.下列“以”的用法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
3分()(2分)
A.不以臣卑鄙 B.以其境过清
C.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D.以中有足乐者
4.翻译下列句子。
(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5.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6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
何现实意义?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A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