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份责任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驾驭学习。老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也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份责任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这是每个当代小学教师应该时时思考于心的大问题。下面就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我的体会。
一、引导学生“敢说”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给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从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开始,到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直到质疑,释疑,学生如能“说理清楚、语言规范”,说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这样也还能促进他们的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食堂买来18筐白菜,9筐萝卜,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几倍?)时,要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几倍,就是白菜的筐数和萝卜的筐数做比较,把萝卜的筐数看成一份,想18里面有几个9,白菜的筐数即是萝卜的几倍,用除法算,算式是:18÷9=2。学生通过说,不仅理解了题意,理清了解题思路,还掌握了算理,同时还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思
维水平。
二、培养学生“会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互动,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向老师提问题。一些数学知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较抽象、难懂,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获取知识。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度有没有关系”时,我给学生拿出自制的“活动角”,动手操作: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看看角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又让学生用纸条把两边增长,看看角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度没有关系。同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根据这一提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活动角的一边固定,旋转角的另一边,看看角有什么变化?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启发学生“善思”
教学时,应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在预习中带着问题思考,从教师的讲解中思考,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思考,在课后复习中不断思考,促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学习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满足学生这一需要,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提出问题:要量出一张纸的长度,但直尺不
够长,怎么办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组讨论,总结出了如下方法:第一种,用直尺量一次,再接着量,然后把量得的长度相加;第二种,把纸对折再量,然后得的长度相加。学生经过自己的尝试,摸索到了方法。再提出问题:由第二种方法你还想到了什么?这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可以把纸折成两份、三份、四份……越长的东西折的份数越多,量出每份长度,再乘以份数,就可以知道总长。通过尝试,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验到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总之,教师的心中只有时时装着学生,为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导,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求知,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的活动。就让我们共同从课堂的四十分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