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渔夫的故事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c469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2.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渔夫的形象及其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3)激发学生对渔夫勇敢、善良、智慧的品质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渔夫的形象及其品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渔夫与鱼神的对话及其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渔夫的勇敢、善良、智慧等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的形象。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渔夫的故事》的作者、背景等。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 分析渔夫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渔夫的行为、对话等,分析渔夫的品质。
5. 总结课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描述渔夫的形象及其品质。
3. 思考:你从课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鼓励积极主动、合作共享的精神。
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2750d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5.png)
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渔夫的善良和机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渔夫的善良和机智,以及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渔夫的工作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渔夫的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渔夫的善良和机智在故事中的表现。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注意情感的表达和台词的准确性。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简短故事。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渔夫的其他故事,进行比较和分析。
(2)参观渔村,了解渔夫的生活和工作,感受他们的辛勤和付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e61d7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8.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
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如“渔夫”、“鱼网”、“海洋”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上下文来推测生词的意思。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海洋生物和渔夫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海洋环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渔夫的故事》是一篇描述渔夫与海洋生物之间互动的故事。
故事中,渔夫用智慧和勇气捕获了一条大鱼,并放生了其他的小鱼。
2.2 生词和短语学习并掌握一些与渔夫和海洋相关的生词和短语,如“渔夫”、“鱼网”、“海洋”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于渔夫和海洋有什么了解。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于渔夫和海洋的经验和故事。
3.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的把握。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理解课文的大意。
3.3 学习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来推测生词的意思。
引导学生通过例句和游戏等方式来巩固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第四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将课文内容复述给家长听,加强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要求学生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回答问题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理解能力。
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于生词和短语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渔夫的行为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思考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6.2 创作短文让学生以渔夫的角度写一篇关于保护海洋资源的短文。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朗读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7.2 家庭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八章:课堂活动8.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渔夫与海洋生物之间的互动。
四年级《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四年级《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a4279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8.png)
四年级《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10篇)四年级《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1、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一、导入新课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
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
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3.自学生字词、多音字三、品读课文1、交流思考的问题。
(1)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
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2)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2、师(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6314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a.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渔夫的故事》的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和欣赏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渔夫的故事》是一篇关于一个聪明渔夫的故事,讲述了他如何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知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3.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2 学生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对故事情节的描述、问题的分析和答案的表述。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提高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渔夫的故事的续写,发挥创造力,培养写作能力。
5.2 推荐阅读:教师可以推荐与《渔夫的故事》类似的其他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和欣赏,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故事中的问题。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6.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fd377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a.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理解渔夫的善良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概括故事的主题思想。
(3)学会对比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懂得分享。
(3)培养学生勇敢、善良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渔夫的善良品质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2)学会对比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渔夫的故事》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小组讨论记录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幅图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提问:“渔夫在故事中表现出了哪些善良品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
(3)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渔夫,你会如何处理故事中的问题?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渔夫的善良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渔夫的画作,并配以适当的文字描述。
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5篇)
![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f967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b.png)
四年级语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5篇)渔夫的故事教案篇一预习积累:1.给文段标上序号,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故事。
2.了解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相关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教学目标:1.了解《一千零一夜》及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
2.掌握从人物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等方面塑造人物的方法。
3.学习渔夫勇敢、智慧的个性,培养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的经验。
评价任务: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来。
2.体会人物的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清晨即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
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这就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由来,又名《天方夜谭》,它包括了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板书题目)解题:“渔”即打鱼。
“天方”指中东阿拉伯地区,“夜谭”即彻夜深谈。
“轶(散失)事”即世人不知道的史事。
展示并阐释学习目标。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辅导:探讨渔夫“喜悦惊奇——胆怯害怕——机智沉着——坚定勇敢”和魔鬼“恐怖胆怯——忘恩负义——得意忘形——反悔说谎”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读出众多“?”“!”的语气。
渔夫的“简单些。
”——胆怯、急切的语气。
魔鬼的“问吧,说简短些。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8f25f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d.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渔夫的故事》。
内容包括:理解故事背景,学习生字词,分析故事结构,体会故事寓意,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分析故事结构,体会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分析故事结构。
难点:体会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道德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通过展示渔村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渔夫的生活。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渔夫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渔夫的有趣故事。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学生齐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精讲课文(1)分析故事结构,理解故事寓意。
(2)讲解故事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4. 实践活动(1)小组讨论:故事中渔夫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2)小组合作:以渔夫的故事为背景,编写一个新的故事。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故事中的词语造句。
六、板书设计1. 《渔夫的故事》2. 结构:起因、经过、结果3. 生字词:渔夫、大海、勇敢、智慧、团结、克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渔夫的故事》,编写一个新的故事。
答案示例:在一个遥远的渔村,有一位勇敢的渔夫。
一天,他决定去遥远的大海捕鱼。
在大海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如狂风、巨浪等。
但他凭借勇敢、智慧和团结,一一克服了困难,最终满载而归。
2. 课后练习:用故事中的词语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渔夫的故事》,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故事寓意。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6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190a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5.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6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下面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说课稿《渔夫的故事》,欢迎参考!一、说教材《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
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
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
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二是进一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
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二、说目标《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
《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充分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像力,它不仅是阿拉伯人民的宝贵文学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文学瑰宝。
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因此,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应是本文教学的认知目标。
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为本文教学的技能目标。
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本文教学的情感目标。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强、爱幻想、爱表演的心理特点,提出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又会怎样跟渔夫们讲魔鬼的事?等极具想像空间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再想像,以达到本文教学的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80939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f.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具体内容为《渔夫的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渔夫在撒网捕鱼的过程中,与一条会说话的鱼展开了一段寓意深刻的对话。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涵,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培养诚实、善良、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寓意的小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讲解生字词。
4.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其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例题,仿写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6.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渔夫的故事》2. 主要内容:渔夫捕鱼、与鱼对话、收获智慧3. 人物形象:渔夫、会说话的鱼4. 生字词:撒网、捕鱼、诚实、善良、勇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撒网”和“捕鱼”造句。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诚实、善良、勇敢的理解。
2. 答案:(1)略。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499e2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e.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1、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式、电教辅助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二、检查课后练习四、进行正音渔 yu 锡 xi 撬 qiao 魔 mo 耸 song 桅 wei 唆 sou 吻 wen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四、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五、理清__思路、分析结构1、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铜瓶。
2、第二部分(从“隔了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
六、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现瓶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纪──第三个世纪──整整四百年……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
4、魔鬼的外貌描写: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八、布置作业1、归纳__的寓意2、分析渔夫同魔鬼的对话描写3、准备“正义战胜邪恶”的有关故事。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2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这x间故事学生是非常熟悉的,许多学生都曾读过,但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对人物的简略分析的层次上。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6a8c9ba58da0116c174983.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篇一一、教材剖析与设计思路这*间故事学生是非常相熟的,许多学生都曾读过,但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对人物的简单剖析的条理上。
这篇文章怎样上出新意,怎样上出深度?我思考了很久,决定把浏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先请学生介绍作者,说说他们以前读这则故事留下的印象,然后让学生概括毕淑敏的散文的大意,使他们意识到经典的文章是常读常新的。
在剖析人物和主习题时,不是架空的剖析,而是着眼于文本的研读,在朗诵、品味、揣摩中心得。
课堂小结的步骤我也请学生来说他们对文章的新的解读,课后的作业也紧紧围绕这个话习题布置。
二、课时设计及说明依照我校目前提倡的情境导学法(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合适的思考状态之中,注重老师有效地启发引导。
创设情境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推动学生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我将本课计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是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以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为主。
第二课时在“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思想指导下,老师适时的引导点拨,使清晰的问习题精确,含糊的知识明确,浅薄的认识深刻,从而在反应矫正中实现课堂的高效。
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把老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三、学习目的⑴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方式研读生动的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文章的主习题。
⑵在浏览中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方法,珍视浏览过程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浏览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⑴导入: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
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
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
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
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
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德王后白头偕老。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3f9b2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4.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查阅字典、提问等方式,自主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故事,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究的习惯。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的品质。
(3)引导学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2)运用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字典、词典等查询工具。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渔夫的故事》的梗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及时查阅字典。
(2)学生总结故事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分析故事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故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见解。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引导学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运用所学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3)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渔夫的故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分享。
2. 拓展作业:(1)推荐阅读类似的故事或寓言,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159ce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7.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9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 1精读课的教学是阅读教学,看阅读教学的课上得好不好,既要看其共性体现得怎么样,又必须看个性体现得怎么样。
一、阅读教学的共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教学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1、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保证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的;二是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三是要正确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
二、阅读教学的特殊性1、精读课的特点(1)教学目标的多样;(2)教学形式的丰富;(3)学生活动的充分或语文实践的多样;(4)文本解读的深入。
2、精读课的教学(1) 继续加强词句训练;(2)根据思考·练习安排教学思路;(3)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3、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整体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三、课文特点:1、精读课《渔夫的故事》是一篇借事喻理的文章,其所在课文组的重点训练是“阅读要有一定的见解”。
从种树人如何给桃花心木苗浇水、这么浇水的道理,以及作者从中领悟到的育人道理,是文本内在的意义。
引导学生发表阅读见解,是本文学习指导的重点要求。
四、对《桃花心木》的的教学评点如下:林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顺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反映了学生较高的素质;课的教学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而且较好得体现了课文类型特点,体现了林老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比较娴熟的教学艺术。
1、林老师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林老师的教学思路是:第一课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质疑问难——指导写字;第二课时:复习导入——感悟道理(感知事实、明白道理) ——创设情景、表达阅读。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3fb7ae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7.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具体章节为《渔夫的故事》。
该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讲述了一个渔夫在打鱼过程中,偶然捞到一只魔瓶,打开后释放出一个被囚禁千年的魔鬼。
魔鬼原本打算报复人类,但在渔夫的感化下,最终选择放弃复仇,重回魔瓶。
本文详细内容围绕渔夫与魔鬼的互动,展示了渔夫的智慧、勇敢和善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概括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渔夫和魔鬼的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语,概括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千零一夜》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堂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语。
3. 生字、词语讲解:讲解本课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故事概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
5. 人物分析:分析渔夫和魔鬼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
6.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例题,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8. 故事寓意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寓意,教育他们要勇敢、善良、智慧。
六、板书设计1. 《渔夫的故事》2. 主要内容:渔夫、魔瓶、魔鬼、智慧、勇敢、善良3. 人物形象:渔夫、魔鬼4. 故事寓意:勇敢、善良、智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渔夫和魔鬼的人物形象。
答案:渔夫勇敢、善良、智慧;魔鬼狡猾、凶残、最终被感化。
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复述《渔夫的故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渔夫的故事》,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语,理解了课文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理解了故事寓意。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4df415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0.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寓言故事》中的《渔夫的故事》。
本故事讲述了渔夫在捕鱼过程中,遇到了一条会说话的鱼,鱼为了保命,向渔夫许下了三个愿望。
故事深入浅出地传达了诚实守信、知错就改的道理。
详细内容包括:1. 故事背景及情节介绍;2. 人物形象分析;3. 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4. 寓意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3. 德育目标:通过故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分析人物形象;2. 教学重点:朗读、复述故事,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 精读课文:(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讨渔夫和鱼的特点;(2)讲解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等;(3)讨论故事寓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故事中的道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六、板书设计1. 《渔夫的故事》2. 主要内容:渔夫:勇敢、机智、诚信鱼:狡猾、知错就改寓意:诚实守信、知错就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诚实守信、知错就改的认识。
2. 答案要求:结合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023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4篇
![2023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79023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4.png)
2023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4篇小学四年级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1活动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理解词:孤孤寂单。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欢乐乐的在一起。
活动打算:1.课件-照片:一条鱼,两条鱼,很多鱼。
2、课件-音乐《HowluckyIam!(我多幸运)》活动过程:一、导入猜谜语,引起幼儿爱好凸眼睛,阔嘴巴,尾马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金鱼)二、绽开1、课件声音:叹气你们听到了什么?(叹气声),知道是谁在叹气吗?2、课件-照片:金鱼(1)奥!原来是金鱼呀,它为什么叹气呢?(引导幼儿说出,一条小鱼孤孤寂单)老师: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寂单在发愁。
(2)你想帮助小金鱼欢乐起来吗?怎样帮助它呢?(引导幼儿说出,找个好挚友)课件-照片:两条金鱼我们帮它找到了好挚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它们会怎样呢?(老师动作:摇尾,点头)老师: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3、我们再帮小雨找挚友好吗?课件——照片:很多小金鱼(1)又来了几条小金鱼呀?(很多)(2)很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欢乐乐)老师:很多小鱼水里游,快欢乐乐做挚友。
4、观赏儿歌《小金鱼》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小金鱼的`儿歌好吗?老师完整朗诵一遍。
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学接儿歌下半句。
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寂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很多小鱼水里游…(快欢乐乐做挚友。
)5、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这首好听的儿歌,好吗?(老师可演示课件,协作幼儿朗诵)三、结束请幼儿扮演小金鱼,伴随音乐《How lucky Iam!(我多幸运)》表演,自然结束。
小学四年级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2一、教学内容:早期阅读与识字《小金鱼》。
二、教学目标(一)语言角度1、学习并理解字词:金鱼、漂亮。
2、理解记忆儿歌。
3、幼儿能主动思索,发散思维,会用一般话朗读儿歌。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d834e3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e.png)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寓言与故事》中的《渔夫的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故事背景,掌握生字词,分析故事情节,领会故事寓意,进行口语表达与写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文章结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提炼故事寓意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勤奋努力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情节,提炼故事寓意。
2.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渔夫捕鱼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渔夫的故事》。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b. 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板书。
c. 学生齐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d.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提炼故事寓意。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故事中的典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寓意。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口语表达与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生字词列表。
2. 黑板右侧: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三遍。
b. 根据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写出故事寓意。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b. 复述故事及故事寓意: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优点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阅读水平,积累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设计。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ede355ee06eff9aef80788.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水平。
教学程序:一、巩固预习1、让一名平时字词掌握较差学生上黑板列出本课需掌握的字词:(生书写)撒撬弥桅唆吻指名一生写出字音,师生共同正音。
2、解词:笑逐颜开恩将仇报堂堂二、解题启思1、文章选录于那部著作?你对这部作品的知识了解多少?生:选自《一千零一夜》。
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的文学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谭》,“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区,“谭”通“谈”。
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公元8世纪至16世纪阿拉伯的器的风土人情,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2、课文为什么不改为“渔夫和魔鬼的故事”?生:因为文章是从渔夫的活动展开的。
三、梳理情节:1、抓渔夫心理变化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
渔夫在打渔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经历了一次最严峻的人生考验。
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生死攸关的困难,渔夫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讨论,并领会情节的曲折性。
生:渔夫先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鱼时,捞到一个可卖十块金币的胆瓶,解决了生计问题而高兴。
当他遇到了凶恶的魔鬼,内心无比害怕之后,又镇定下来,按自己的计划骗魔鬼上钩,这里应是自信的。
最后,渔夫处置凶暴的魔鬼的态度果断而坚决,从不受魔鬼的*。
板书:喜悦害怕自信果断情节曲折四、研习性格1、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形象个性。
提示:你现在正扮演谁?缩短本人与文中角色差别。
2、课本剧表演: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
演员——魔鬼:魏礼伟渔夫:刘见乐道具——面具2个、马夹、风衣内衬舞台监督——杨绿野音响——魔鬼进出场模拟录音3、评议角色表演:舞台上的“他”表现如何?生:我觉得“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渔夫的故事教案和板书设计
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渔夫的故事教案和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
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
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
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讨论式、电教辅助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二、检查课后练习四、进行
正音渔yu 锡xi 撬qiao 魔mo 耸song 桅wei 唆sou 吻wen 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四、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结构1、第一
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
铜瓶。
2、第二部分(从“隔了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
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
六、组织学
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
打开网──发现瓶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
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纪──第三个世纪──整整四百年……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
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
心理活动。
4、魔鬼的外貌描写:
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生朗读有关
细节描写的语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八、布置作
业1、归纳本文的寓意2、分析渔夫同魔鬼的对话描写3、准备“正义战胜邪恶”的有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