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说“木叶”》导学案1
9.《说“木叶”》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学习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重点难点】1.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2.学习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学法指导】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1.知人论世:林庚,字静希。
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2006年10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
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
《说“木叶”》选自《唐诗综论》。
林庚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被称为“清华四剑客”;晚年的林庚先生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
林庚先生被称为“喧闹时代的隐退者”,在为先生九十华诞祝寿的时候,有人曾向先生请教过他的长寿之道,先生回答说:“有两条,一条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再一条就是多吃胡萝卜。
”林庚先生所说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这首先是指的淡泊名利,可以说是保有陶渊明之风,承继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先读课文,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字音:林庚()袅袅()陆厥()橘徕()柳恽()涔阳()征戍()橘颂()冉冉()沈佺期()无妨()陇首()寒砧()门栓()得鱼忘筌()桅杆()漂泊()疏朗()亭皋()秋风袅袅()窸窣()迢远()翩翩起舞()灼灼其华()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袅袅:洗练:传诵:传颂:不落于言筌:二、文本解读1.文章基本结构及理解填空: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2022—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
2022—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说“木叶”》导学案(教师版)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概括介绍教学内容《说“木叶”》一文借“木叶”及相关的“树”“落木”“落叶”等诗歌常见意象,形象地阐述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理论,文学色彩较浓,对于学生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分析教学内容特点《说“木叶”》要阐释的是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理论,却以“说木叶”为题,显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值得学生借鉴。
(二)教学对象分析1.分析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本篇课文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普遍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3.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点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诗歌,懂得一定的诗歌鉴赏技巧,但是还不太懂得与诗歌有关的理论知识,在技巧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三)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本课教学适合多媒体教学环境,而学校刚好具备这一条件,因此,选定多媒体教室环境。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木”和“树”等意象的反复品味,理解“落木”“落叶”等意象的区别,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一特征,进而领会本文说理议论时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能说出2——3个古典诗歌中某些意象相对稳定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对诗歌意象的赏析能力。
3.懂得“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1.通过对“木”和“树”等意象的品味,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一特征;2.利用所学,概括出古典诗歌中某些意象相对稳定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对诗歌意象的赏析能力。
二、预习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
袅袅()寒砧()不落言筌()窸窣()迢远()万应锭()2.认真阅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并抓住关键性语句,把握“木”在形象上具有的艺术特征。
3.从课文4——6段来看,古典诗歌中“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在意味上分别有什么异同?4.课文的中心就是为了阐明“木”“树”“树叶”“木叶”“落叶”“落木”这些词语的区别吗?如果不是,那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又为什么要以“说‘木叶’”为题?教学案一、导入课文。
必修五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doc
三(⑦) 总结"落叶”与"落木 象 性
布 置 作 业
《约1分钟〉
古诗词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 一样,成为难以言传 的精妙语言,如“菊”、“莲”、“松”、“杜鹃”、“秋蝉”……请根据课文 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自选一意象,体味其在古诗中的艺术 特点。
拓 展 训 练
(三)拓展迁移,触类旁通(约8分钟〉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 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同的感情,比如我们刚刚讨论过的“木叶”、 “树叶”等等,但也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 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下列诗词中的意象,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试做分析。
晚泊岳阳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6不在深 层次纠 缠,只要 结合诗句 认识“柳”
“月”等 意象的特 点以及它 的暗示意 味即可。
7运用文 中阐述的 知识和道 理指导学 生进行诗 歌意象品 味练习
拓 展 训 练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理解起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有难度,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但那不是
比较一下,看上面两组诗句有什么规律?
主要的,
第一组诗句中全有“木叶”或“落木”这样的意象,共同点如下:
关键是用
课
①都是秋季,都有“秋风扫落叶”的空阔的意境
心比较出
文
②色彩上有“黄色”的感觉
课 文 研 读
《说木叶》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说木叶》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名句积累(识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的《答柳恽》)“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的《野田黄雀行》)“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二、基础知识(识记)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窸窣()寒砧()迢远()袅袅()桅杆()亭皋()翩跹()2、识记字形diàn()青diàn()粉zhàn()放万应dìng()起dìng ()干zào()暴zào()简liàn()提liàn()桅gān()渔gān()3、解释下列成语得鱼忘筌quán得意忘言三、整体把握:概括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6)第三部分(7)四、研读细节1、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读第5段)2、既然木叶和树叶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它们带给人们的感觉是否相同,为什么?(读第6段)3、分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和“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这两句诗作者表达的情感的不同。
4、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五、迁移练习1.注意下列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出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高中语文 9《说“木叶”》 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说“木叶”》(一课时)【导学目标】1、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结合诗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重点难点】1、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自主学习】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原籍福建,生于北京。
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
北京大学教授。
1928年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转入中文系,曾创办刊物《文学月刊》。
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又参与编辑《文学季刊》。
1934年后,先后在民国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继续写诗,出版《春野与窗》集。
这时期是他写自由诗的时代。
1935年以后对诗的形式有进一步的追求,从现代生活、语言的节奏与民族诗歌发展的规律中探索新的格律体诗,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
抗战后,赴厦门大学任教。
1947年出版《中国文学史》。
旋北归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解放后,任北京市文联理事,《文学遗产》编委,一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对于新诗的形式、中国古典诗词有独到的研究。
2、文题解读:“说”是一种文体。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说明等方式来阐述道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
《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
二、基础知识梳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恽.( ) 灼灼..( ) 寒砧.( ) 窸窣..( ) 不落于言筌.()冉冉..()戎...( ) 翩翩..( ) 征戍. ( ) 戊戌马()仓庾.()迢.远()涔.阳()尽.管()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袅( ) 枭( ) 琅 ( ) 朗( ) 盅 ( ) 蛊( )燥( ) 噪( ) 躁( ) 迢( ) 诏( ) 苕( )褐( ) 竭 ( ) 羯( )3、词语积累冉冉:绵密:不落于言筌:得鱼忘筌:相去无几:一字千里:4、积累名句①,不尽长江滚滚来②秋月照层岭,③,海水扬其波④皎皎云间月,⑤,洞庭波兮木叶下【合作探究】1、文题“说‘木叶’”表明了作者的论题,作者就此论题阐述了自己怎样的看法?请在此基础上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导学案1
《说“木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通过关键概念梳理课文思路,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自主认知】
1.如果要你为本文再拟一个标题,你会拟什么呢?
2.找出文章中和“木叶”相关的概念,并按照作者文章的意思,为这些概念作注解。
【课堂所得】
【能力提升】
一、品读以下三首诗歌,你认为哪首最好?并阐明理由。
二、课后练习二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3.9《说木叶》导学案
《说“木叶”》前置性学习设计【学习目标】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情境导入】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
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
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问题导学】一、阅读文本,整体感知1.结合课下注释整理本文的重点字音、字形、字义。
(整理到笔记本上)(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提示:考点解读:概括内容要点实质上就是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整体的内容要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要恰当地概括文章要点,需要阅读者具有较强的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
要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必须总览全文,把握整篇文章,而不可拘泥于某些词语,要善于找全文、全段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起首句、总结句,把握全文脉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找准内容要点,不遗漏,也不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筛选进去。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具体方法如下:(1)直接提取要点。
可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提取出这样的词语和句子,经过删改,可转化为自己的答案。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要点。
有些文章,中心句、重点句并不明显,就需自己对内容进行条分缕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如怕遗漏,可先分部分、分层次,将其脉络把握,再概括层意。
(3)概括性语句的选用一般是判断句。
在判断时一定切记要结合原文内容整体感知,不可臆断,也不可只抓只言片语,要结合作者写作意图,避免以偏赅全和随意拔高。
说木叶(基本功比赛)原创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说木叶(基本功比赛)原创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梁山现代高级中学张继全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洞庭波兮木叶下无边落木萧萧下(PPT1)这两句诗描述的所落下的东西--“木叶”和“落木”指的是什么呢?(树叶)那诗人为什么不用“树叶”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节课(板书课题)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二.检查预习1.作者(PPT2)2.字词(PPT3)三.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浏览全文,并标出每段的中心句,说说每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PPT4)第一段:诗人钟爱“木叶”。
第二段:诗中少见“树叶”。
第三段:概念形象有别。
此为课文的第一部分,写了“木叶”形象在一“木”字。
第四段:“木”的第一个特征。
第五段: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第六段:“木”的第二个特征。
此为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木”的艺术形象及原因。
第七段:小结,重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四.合作探究1.“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什么?(PPT5)含有落叶的因素。
(“高树”和“高木”比较,诵读“然则高树则饱满”至段末”)2.“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是什么?(PPT6)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诵读“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的概念而出现的”至“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3.“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艺术特征呢?(PPT7)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诵读“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至“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4.阅读五、六段,分析“木叶”“树叶”和“落叶”“落木”的区别。
(PPT8)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
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学习目标】1.积累古诗词名句;学习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2、学习文章由“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教学分析】本课作者从“木叶”说起谈论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言在此而意在彼”——要注意读出诗歌概念后的意味,深入浅出。
引导学生真正读进去,并不是一篇十分难于理解的课文,关键在于引导,问题的科学设置。
阅读文本整体感知1、【基础自测】(运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识记字词,做好读书笔记)袅袅柳恽沈佺期传诵传颂洗练不落于言筌者疏朗万应锭2、【积累名句】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③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④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⑤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阅读文本整体把握】【问题投放】文题“说‘木叶’”表明了作者的论题,作者就此论题阐述了自己怎样的看法?【学生活动】阅读文本,抓住关键语句。
思考讨论并作出回答。
【教师点拨】论题只是表明了论述的范围,并不是作者的观点体现。
依据说理的思维格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再结合关键性的语句,可以很快的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层次,便于理解作者的真实写作目的。
【整合答案】作者从传统的意象“木叶”入手,论述了古代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说“木叶”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并且形象的关键就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的原因)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共3篇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共3篇《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说木叶》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日本动漫作品,它讲述了忍者村寒冰(木叶村)里一群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们在保护自己村庄的同时,也在不断面对困难和成长的故事。
本文将结合中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为大家分析《说木叶》中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法,并探讨这些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核心价值观《说木叶》中最为突出的核心价值观是“信念”。
在忍者世界中,死亡、背叛、变故等都是家常便饭,而能坚持初心、坚持信念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英雄。
小南在面对人质被挟持的情况下坚持和平解决问题,鸣人怀着对忍者梦的信念去追求自己的未来,佐助在面对同村的背叛时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这些都展示了“信念”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树立起自己的信念,并坚持不懈地去追寻它。
另外,勇气、责任以及团队协作也是《说木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在忍者世界中,忍者们常常面对艰难险阻,而团队协作、勇气和责任成为了他们成功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勇敢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并且尝试与他人合作,共同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
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并不断成长和进步。
二、思维方法与技巧在《说木叶》中,角色们展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让我们从中受益并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实际应用。
1. 强化自我控制能力。
在忍者世界中,自我控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整个世界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机,因此忍者们需要学会自我保护,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让自己更加稳定和有信心地面对生活。
2. 通过学习来提升能力和技能。
忍者们拥有各种各样的技能和能力,通过学习和不断锻炼才得以将这些能力不断提升和完善。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学习和不断进步,以便不断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技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目标。
高二语文报必修5《说木叶》导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当堂检测
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比较下面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分析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赋予了怎样的情感。
1、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2、学习文章由“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完成预习问题,再深入探究,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
③、第三段主要对象有哪些?他们的关系如何?
预习小结: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
探究一、作者在论述时,引用了大量的诗句,传递的意境各有不同,结合课文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区别有哪些?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或韵味
树叶
木叶
落木
落叶
探究二、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内涵丰富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下面两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
艺术特征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
枝干褐绿色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思情味饱满疏朗
适用场合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秋风叶落
③“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②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③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
【教师点拨】抓关键语句,删繁就简,突出特征。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利于理解。
【整合答案】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离人游子的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
写“秋”,莫过于写叶子凋零的树木。尽管“木”与“树”含义差不多,但人们由“木”和“树”这两个字所产生的联想却很不相同。①“木” →(潜在的形象)木头、木料、木板→(联想)树干→疏朗→秋天→离人游子的愁绪。
《说“木叶”》导学案
导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古诗词名句;学习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过程
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培养细读深究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导
学
策
略
教学
重难点
1、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 说“木叶” 》导学案 学生版
说“木叶”导学案编写:审核:学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理凊课文线索,弄清议论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岀结论”的结构特征。
3、结合诗歌“意象”“意境”品味诗歌语言暗示性。
【重点难点】重点:比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从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难点:运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理解诗歌形象。
【导学基础知识】一.1.积累字词字音:筌()迢远()窸窣()灼灼()寒砧()万应锭()释义:亭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冉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绵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疏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去无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落于言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介本文作者的相关知识。
3.本文的题目有什么含义?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走近作者林庚(1910—2006),字静希,著名学者、诗人。
祖籍福州。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并开始新格律诗写作。
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说“木叶”》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5
《说“木叶”》导学目标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学习并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导学重难点1、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
2、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自主学习1、积累字词字音筌( ) 迢远( ) 窸窣( ) 灼灼( ) 寒砧( )释义亭皋:冉冉:绵密:窸窣:疏朗:相去无几:不落于言筌:2、请简介本文作者的相关知识。
3、本文的题目有什么含义?三、阅读文本,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找出1—3段都涉及了哪些诗句?作用是什么?明确:作用: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段)第二部分:(第段)第三部分:(第段)四、合作探究研读4、5、6三段,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1、试辨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并概括.“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1)区别:(2)艺术特征:2、本文谈到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在我国诗歌中,如“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
试举例说明。
(学生能举出意象具有代表性的诗句,并能分析出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意即可。
)3、拓展:读诗要抓意象,明意境。
那么意象是什么?传统意象都有什么含义呢?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的收获是什么?结合所学内容谈谈。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注音:quán tiáo xī sū zhuó zhēn释义:亭皋:水边的平地。
冉冉:(1)(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2)慢慢地。
绵密:(1)稠密;(2)(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窸窣:拟声词。
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文中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疏朗:(1)稀疏而清晰;(2)开朗。
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上留下用功的痕迹。
2、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学习目标: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初步感悟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学习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学习课时二课时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诗歌鉴赏知识,鉴赏诗歌的意象概念: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方法: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等)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结合诗歌分析意象特征。
(找意象并概括意象特点)景第二步、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组合的特点。
(概括景象(意境)的氛围特点)境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情二、快速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1、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袅袅陆厥王褒橘徕服兮淮南皎皎灼灼陇首秋去飞柳恽寒砧征戍沈佺期庾信涔阳万应锭不落于言筌桅杆窸窣歧路冉冉卢纶照浦亭皋迢远2、看拼音写汉字:征shù()jú()颂得鱼忘quán()cén()阳无fánɡ()lǒnɡ()首寒zhēn()wéi()杆shū()朗xī()窣秋风niǎoniǎo()tiáo()远zhuózhuó()其华piānpiān ()起舞洗lian()万应ding()干zao()词zao()典故甜mi()三、认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整篇文章作者从传统的意象“”入手,论述了古代诗歌语言具有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木叶》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初步感悟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学习难点: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诗歌鉴赏知识,鉴赏诗歌的意象
概念: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方法:
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色彩 (色彩鲜明、色彩斑斓)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结合诗歌分析意象特征。
(找意象并概括意象特点)
景
第二步、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组合的特点。
(概括景象(意境)的氛围特点)
境
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
情
二、快速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1、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袅袅陆厥王褒橘徕服兮
淮南皎皎灼灼
陇首秋去飞柳恽寒砧征戍
沈佺期庾信涔阳
万应锭不落于言筌桅杆窸窣
歧路冉冉卢纶
照浦亭皋迢远
2、看拼音写汉字:
征shù()jú()颂得鱼忘quán()cén ()阳无fánɡ()
lǒnɡ()首寒zhēn()wéi ()杆shū()朗xī()窣
秋风niǎo niǎo()tiáo()远zhuózhuó()其华piānpiān()起舞
洗lian( ) 万应ding( ) 干zao( ) 词zao()典故甜mi()
三、认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整篇文章作者从传统的意象“”入手,论述了古代诗歌语言具有的特点。
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即。
第2-3自然段:区别和两个词语,指出更常见,其关键在字。
第4-6自然段:分析“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
一是
二是
第7自然段:总结诗歌中一字之差而意境不同。
第二课时
一、课堂活动,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为了阐述“木叶”这一诗歌形象的艺术特征,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和理论,请简要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
二、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萧萧落木(sù)
B、涔(cén)阳无妨(fǎnɡ)陇首(lǒnɡ)得鱼忘筌(quán)
C、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pō)秋风袅袅(niǎo)
D、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力能扛鼎垂手可得俗不可奈
漠不关心
B、食不厌精突如奇来混为一团
天花乱坠
C、举止安详方枘圆凿飞黄腾达
火烧眉睫
D、好景不长毫无二致捍然不顾
同仇敌忾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些人的科学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的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洞若观火。
B、英国选手接连刷新世界纪录,使一向独霸短跑比赛的美国人黯然失色。
C、中央电视台的“开心一刻”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时,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D、千姿万态、造型各异的紫砂壶,圆无一相,方非一式,真是出神入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就是善于发现和总结工农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的经验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B、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行业,都要制定各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C、中国强烈要求所有核武器国家同时谈判并缔结一项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
D、这套网上航班查询系统和民航总局计算机订座系统相连,具有及时、准确、信息全面等特点。
5、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华航电子有限公司,以人为本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B、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省下许多外汇用以进口国内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C、“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D、与传统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6、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
( )
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
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
汉字等是意音文字。
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三、拓展练习,诗歌赏析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指导
第一种:寻找关键字词。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题: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①找出关键字词(或引述关键字词)。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③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状。
④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种:赏析关键字或词
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步骤〗
①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运用的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王小有。